脂肪肝临床路径教学教材

脂肪肝临床路径教学教材
脂肪肝临床路径教学教材

脂肪肝临床路径

脂肪肝临床路径

一、脂肪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脂肪肝(ICD-10编码:K76.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 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脂肪肝肝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脂肪肝诊疗方案”。

脂肪肝临床常见证候:

肝气郁滞,血瘀痰凝型

痰湿困阻型

脾虚湿困型

肝郁脾虚型

湿热蕴结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脂肪肝诊疗方案”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93-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脂肪肝。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 西药治疗 (抗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改善和恢复肝功能及减轻肝纤维化)。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脂肪肝(ICD-10编码:K76.001)。2.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肝纤维化、甲胎蛋白或肿瘤四项;

(3)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

(1)腹部CT、肝活检;

(七)药物应用。

1.抗病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干扰素和(或)核苷类似物。

2.中医中药及其它治疗。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

2. 肝功能好转ALT<40 U/L。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治疗,退出本路径。2.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脂肪肝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脂肪肝(ICD-B18.101;103;201;202;901;902;810;81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20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脂肪肝是指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的过渡沉积, 即肝脏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或者光镜下30%以上的肝细胞含脂肪滴。在大体上可分为均匀型与不均匀型,显微镜下可分为大泡型与小泡型两类。 一、脂肪肝的病因 长期大量饮酒是造成脂肪肝的最重要原因。一般认为每日饮酒在50-80克以上,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较大。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中,肥胖是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有关,75%的重度肥胖者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脂肪肝在肥胖的II型糖尿病人中十分常见,约为50-80%。有研究表明有21-78%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脂肪肝,脂肪肝患者中有4%-46%发生糖耐量减退或显性糖尿病[1]。高脂血症也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见危险因素。接触对肝脏有毒性的工业毒物及药物如CCL4、四环素、胺碘酮、考的松、氨甲喋呤等,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减肥过快,实行肠旷置术后,长期静脉内营养也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因素。 二、诊断 脂肪肝起病隐匿,其临床表现轻微且无特异性,少数患者可有乏力,上腹不适或肝区不适,体检可发现患者肝脏肿大。实验室检查对于酒精性脂肪肝可发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r-谷氨酰转肽酶(r-GT)及碱性磷酸酶(AKP)升高,平均细胞体积(MCV)升高,乏唾液酸转铁蛋白/唾液酸转铁蛋白比值升高。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转氨酶轻度升高,可有血糖和/或血脂升高。

影像学是诊断脂肪肝的重要而实用的手段。脂肪肝在超声声像图上的特征性改变为肝实质内弥漫细密的高回声斑点,肝静脉和门静脉分之变细变窄,显示不清,肝深部的回声衰减加重。诊断脂肪肝首先应判定肝回声的强度,对比肝、脾、肾三者以确定回声水平正常与否。根据超声特征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目前一般认为CT是诊断脂肪肝的最佳影像学手段,优于B超和MRI。CT显示脂肪肝的肝实质弥漫性密度降低。脾的CT值较恒定,取肝与脾比值衡量肝密度正常与否。习惯以肝脾CT比值小于1作为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一般认为MRI对于脂肪肝的诊断价值较小,且价格昂贵,但其对于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2]。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变程度,了解病因,估计预后均十分重要。在组织学上将脂肪肝分为大泡性和小泡性两类。又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级,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在轻度占30-50%,中度占50-75%,重度占75%以上。NASH的组织学诊断标准为:肝细胞脂肪变性,点状坏死,气球样变,炎性细胞浸润,有或无Mallory小体[3]。 脂肪肝的诊断原则:首先应根据B超,CT或MRI等影像学结果判断是否有脂肪肝;其次根据实验室检查及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是单纯脂肪肝还是脂肪性肝炎;第三,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有无饮酒,糖尿病,高血脂及药物或毒物接触史,体重如何,从而明确病因;第四,脂肪肝的诊断应排除其他疾病,如HCV感染、Wilson病、血色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非均匀型脂肪肝还应与占位性病变项鉴别。 四、治疗

脂肪肝 健康宣教

脂肪肝 如今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脂肪肝这一“富贵病”明显增多了。其中,男性是脂肪肝大军中的“主力”。现在更让人揪心的是还出现了许多儿童脂肪肝患者! 很多人以为脂肪肝不是病,说来吓一跳,我们日常吃的脂肪有时是有毒的。人不能没有脂肪,但脂肪过多,就会引起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等病。能引起病的物质不就是有毒的物质吗? 脂肪肝是怎么形成的?告诉你吧!是吃出来的,是喝出来的!那些脂肪是在你不经意的生活里,悄悄地爬进了你的肝脏。 很多人在为自己不良的生活行为找理由,如:应酬为了工作,喝酒为了友谊。但就是这些,使你慢慢地丧失了健康!现在的生活,使肝脏大都生在“红旗”下,泡在“蜜罐”里。生活越好,脂肪肝就越多。肝脏是脂肪加工的工厂,不是储存脂肪的仓库。得了脂肪肝,肝脏就从加工厂变成了堆满脂肪的仓库了,肝脏就慢慢变成了一块“石头”。 人体的脂肪就像地球上的水一样。地球离不开水,但水太多了,就会冲毁庄稼和房屋。同样,人也离不开脂肪,但脂肪太多了,就会沉积在血管壁和肝脏里,就有“毒”了。人类还不能自如的控制地球上的水,但人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进入体内的脂肪。 脂肪肝的危害? 1.促进动脉血管硬化; 2.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 3.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 4.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5.降低人的免疫功能、解毒功能。 脂肪肝能治疗吃药吗?不!我们为你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开了一张最重要的处方:“关注你的嘴,迈开你的腿”。具体的说,就是四句话: 多吃蔬菜少吃粮, 多吃水果少吃糖。 多食清淡少饮酒,

多加运动少闲躺。 你知道这两个指标的意思吗? 低密度脂蛋白:将胆固醇从肝脏运到全身。该脂蛋白多了,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留在动脉壁上,时间久了引起动脉硬化。因此,它是“坏的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将全身的胆固醇送回肝脏这个化工厂加工。它扮演着“吸尘器”的作用,它将动脉壁上囤积的胆固醇吸附到自己身上,送回肝脏,排出体外,达到抗血管硬化的目的。因此它是“好的胆固醇”。

脂肪肝疾病研究报告

脂肪肝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脂肪肝 所属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内科,消化内科 病症体征:肥胖症,恶心与呕吐,肝肿大,疲乏,食欲不振,肝区痛 疾病介绍: 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很多,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主要表现为肝脏受损的表现,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症状体征: 脂肪肝有哪些症状? 轻型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B型超声或CT检查等才被发现。脂肪肝形成后,大部分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体格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肝脏(一般在右肋下2-3厘米以内),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软或中等硬度,可有轻度压痛,部分病人有叩击痛。重症病人可出现肝硬化表现。 化验检查: 脂肪肝要做什么检查? 脂肪肝的检查1、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正常或升高,有高脂血症表现,甘油三酯升高,血清-GT活性升高,蛋白电泳血浆球蛋白增高。 脂肪肝的检查2、超声与CT。B型超声显示肝脏增大,实质呈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声衰减。CT扫描显示肝密度比其他实质脏器(如脾脏)低下。 脂肪肝的检查3、肝活检。是确认依据。 鉴别诊断: 脂肪肝的诊断方法

脂肪肝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超声CT、肝活检等。 脂肪肝应于肝癌作鉴别 肝癌是一种恶性肝脏疾病,在临床上可有恶液质、甲胎球的升高、肝功能异常、血沉增快等。但早期肝癌与局灶性脂肪肝的鉴别,大多借助于CT检查。必要时作肝穿活检,以资鉴别。 并发症: 脂肪肝有哪些并发症? 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发表现。常并发有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现,如酒精依赖、胰腺炎、周围神经炎、贫血、舌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营养过剩型脂肪肝常管理层其他基础疾病并发出现,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存,如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妊娠急性脂肪肝常并发有肾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因此,对于忆发现有脂肪肝的患者,应进上步全面检查,以明确脂肪肝的性质和有可能并存的其他疾病。 治疗用药: 脂肪肝的药物治疗 治疗脂肪肝需要去除病因,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合理用药。 1、去除病因。去除一切可以引起脂肪肝的因素。戒酒和应用高蛋白饮食,常常能有效降低肝内脂肪。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戒酒,并给予足量蛋白质饮食,使肝内积存的脂肪有效地去除;肥胖者要减肥;糖尿病病人要治疗原发病。 2、调整饮食。这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一环。饮食需要高蛋白、适量的脂肪和糖类。 3、增加运动量。根据不同的原发病可适量进行锻炼,加速脂肪的代谢。 4、合理用药。可根据药物说明服用一些去脂药物和减肥药物,但治疗效果不十分肯定。合理用药可降低转氨酶,使肝功能恢复正常,但这些药物大多有损肝的副作用,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脂肪肝42例临床特点分析

脂肪肝42例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近4年脂肪 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及血脂分析的特点,以 及其与体重、饮食、饮酒和病毒性肝炎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脂肪肝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占78.6%),多有高脂饮食和长期大量饮酒史,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 仅少数有轻度黄疸和转氨酶增高,大多患者有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各占64.3%和78.6%),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者占56.8%,。结论近年来脂肪肝 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多由肥胖、高脂饮食、饮酒、病毒性肝炎引起,应予以 高度重视,针对不同病因加以预防。 关键词:脂肪肝临床特点高胆固醇血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状况得到普遍改善。但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明 显增高趋势。本文观察近4年脂肪肝患者4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探讨如下: 1 一般资料 42例脂肪肝患者,男性33例,占78.6%,女性9例,占21.4%。年龄21-57岁,平均年 龄40岁。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确诊,符合内科诊断标准。并按B超表现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度。其中轻度脂肪肝16例,中度脂肪肝19例,重度脂肪肝7例。 2 临床表现 42例脂肪肝患者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中20例门诊正常体检检出,住院患者多合并 病毒性肝炎活动而有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乏力、纳差18例,肝区不适合16例, 恶心、厌油者10例,呕吐者6例,皮肤、巩膜黄染者10例,肝肿大者16例,脾肿大者5 例。 3 生化检查与血脂分析 本组患者总胆红素增高者(17.2-79.1μmol/L)13例,占31%,38例患者ALT超过正常 (59-237μ/L)。AST的变化与ALT相似,碱性磷酸酶和r-谷氨酰转肽酶可出现轻度异常。为 排除因病毒性肝炎活动而造成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的情况。将42例患者分为单纯脂肪肝组 和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组。其中,单纯脂肪肝18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24例,二组 主要生化指标变化见表1。42例患者中,胆固醇增高者10例(6.4-12.8mmol/L),甘油三脂 增高者6例(1.7 -5.6mmol/L),其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增高者20例,二者同时正常者 6例。 5 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病史和病原学检查表明,42例脂肪肝患者有病毒性肝炎病史或现有病毒性肝炎患者24 例,占57.1%。其中既往或近期有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史者6例,慢性乙性肝炎患者 16例,丙型肝炎2例。 6 脂肪肝与饮食和饮酒的关系 本组病例中,高脂饮食者有34例,占81%,普通饮食者8例,占19%,喜饮酒者32例,其中每周饮酒量250g以下者5例,每周250-500g者23例,每周超过500g者8例。 7 病程及预后 42例脂肪肝患者在门诊或住院期间经益肝乐、甘利欣、护肝片等治疗1月,肝功能复常 率仅为38.1%(16/42),3月为71.4%(30/42),5月为85.7%(36/42)。而B超检查显示 脂肪程度变化不明显,5月复查时出现脂肪肝减轻者仅为33.3%(14/42)。 8 讨论 本组资料表明,42例脂肪肝患者有以下特点:(1)以男性为主,占78.6%;(2)以中 青年为主;(3)按B超表现,本组脂肪肝多表现为轻中度;(4)多数脂肪肝患者无明显临 床症状,特别是单纯脂肪肝患者,少数患者有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5)单纯脂 肪肝患者功能检查多无黄疸,轻度转氨酶增高,ALT多在100U/L以内波动,而合并病毒肝炎 的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表现较单纯脂肪肝患者明显,且与病毒性肝炎是否活动有关;(6)多

三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文档

三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计划 周冰辉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9人,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校纪校规,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涣散,身体健康意识差,本学期要加强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九课,主要内容是:第一课《我从哪里来》让学生明白小胚胎是怎么来的,正确认识生命的起源;第二课《瞧我多健美》,让学生认识健美的重要性,形成健美意识,掌握一些基本健美训练方法,并进行健美训练;第三课《爱护我们的牙齿》,让学生明白牙齿生病的原因,认识一些常见的牙,知道牙病健康的标准;第四课《警惕病从口入》,让学生明白病从口入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知道一些饮食卫生常识;第五课《我运动我快乐》,培养学生爱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运动的方法;第六课《安全行路有学问》,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第七课《生活中的陌生人》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陌生人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学会和陌生人交往;第八课《别让动物伤着你》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习性,明白动物是有危险的,知道动物对人的伤害的方式;第九课《小心煤气中毒》让学生明白危险就在身边,注意预防,知道煤气中毒的处理办法。第十课《雷电发生时》让学生明白雷电的危险,同时知道如何防雷,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小胚胎是怎么来的,正确认识生命的起源; 2、让学生认识健美的重要性,形成健美意识,掌握一些基本健美训练方法,并进行健美训练; 3、让学生明白牙齿生病的原因,认识一些常见的牙,知道牙病健康的标准; 4、让学生明白病从口入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知道一些饮食卫生常识; 5、培养学生爱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运动的方法; 6、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 7、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陌生人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学会和陌生人交往; 8、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习性,明白动物是有危险的,知道动物对人的伤害的方式; 9、让学生明白危险就在身边,注意预防,知道煤气中毒的处理办法。

降脂保肝汤治疗脂肪肝疗效分析

降脂保肝汤治疗脂肪肝疗效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的增加,脂肪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临床常见的病变。中医药作为脂肪肝的药物治疗途径之一,对促进脂肪肝的逆转以及改善临床症状和某些实验室指标行之有效,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我院采用降脂保肝汤治疗脂肪肝12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6例患者均来自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我院就诊患者,其中男82例,女44例,根据2001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肝病学组制定的“脂肪肝诊断标准(草稿)[1]”确诊,轻度56例(大多数体检时发现),中度49例,重度21例。多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肝区胀满等感觉。或有肝大、脾大、黄疸、肝区轻度压痛,肝区有叩击痛。 1.2 治疗方法生山楂20 g,草决明30 g,柴胡15 g,泽泻15 g,枸杞20 g,茵陈30 g,姜黄15 g,丹参15 g,何首乌15 g,虎杖10 g。1剂/d,水煎2次,混合后,早、晚饭后分服。3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血脂指标恢复正常,B超影像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血脂指标基本恢复正常,B超影像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消失,肝功能、血脂指标部分改善,B超影像无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血脂指标、B超影像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治愈39例(31%),显效45例(35.7%),有效30例(23.8%),无效12例(9.5%),总有效率90.5%。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如表1,与治疗前相比,P<0.05。 表1 治疗前后血脂及脂蛋白指标比较(x±s) 例数TGTCLGL-CHDL-C 治疗前1261.68±0.95.41±0.983.35±0.81.25±0.7 治疗后1261.33±0.74.61±0.542.8±0.711.2±0.1

脂肪肝的形成和饮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在疾病谱中的排名逐渐下降,而一些因生活饮食不当所致的疾病的发生率却越来越多。脂肪肝就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病。据资料显示,我国脂肪肝流行总体呈上升趋势,男性明显大于女性,平均人口发病率约10 %,肥胖者与n型糖尿病患者的 脂肪肝发病率为50%;嗜酒者的脂肪肝发生率57.7 %;50 岁以上者发生率为24.46 %。脂 肪肝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一、脂肪肝的病理机制 (1 )脂蛋白合成障碍,不能将脂肪运输出去,故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常由于合成脂蛋白的原料(如磷脂或组成磷脂的胆碱等物质)缺乏,或化学毒物(如酒精、四氯化碳等)、其他毒素(如真菌毒素)破坏内质网结构,或抑制某些酶的活性,使脂蛋白及组成脂蛋白的磷脂、蛋白质等的合成发生障碍所致。(2 )中性脂肪合成过多、多由于饥饿或某些疾病(如消化道疾病)造成饥俄状态,或糖尿病患者对糖的利用障碍时,从脂库动员出大量脂肪,其中大部分以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肝脏,致肝合成脂肪增多,超过了肝将其氧化利用和合成脂蛋白输送出去的能力,于是导致脂肪在 肝内蓄积。 (3)脂肪酸的氧化障碍,使细胞对脂肪的利用下降。如白喉外毒素等能千拢脂肪酸的氧化过程,而缺氧既影响脂蛋白的合成,又影响脂肪酸的氧化。 二、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1 )酒精: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最常见的病理学改变之一。脂肪肝发生率在饮酒者中明显高于不饮酒者,而且每天饮酒精160 克的人中,40%有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发生。 (2)肥胖: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中度肥胖者(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75%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加拿大一组351 例非酒精性人群的尸检资料提示,肥胖人中脂肪肝检出率(18.5%)为瘦子中检出率(2.7%)的7 倍。 (3)n型糖尿病: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尸检中有1/3发现脂肪肝,有脂肪肝的患者大多数 有糖耐量试验异常和胰岛素基础水平的升高,表明n型糖尿病也是引起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 素。脂肪肝的发生与慢性胰岛素水平升高有关,而不是与高血糖症有关。 (4)高脂血症:脂肪肝患者中甘油三酯升高者达60%?81%,杭州报道单项甘油三酯升高者伴有脂肪肝的病例显著高于甘油三酯水平正常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5)接触对肝脏有毒性的物质:接触对肝脏明确有毒的物质和可能有毒的物质作为引起脂 肪肝危险因素的比数比(OR)分别为8和4.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接触对肝有毒的物质是引起脂肪肝独立的危险因素。下列药物如抗心绞痛药物Perhexiline maleate 、抗疟药Amodiaquine 均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 (6 )长期静脉内营养(TPN):成人给予无脂肪的静脉内营养2周以上,肝活检显示脂肪变

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脂肪肝的病因学包括脂肪肝发生的条件(诱因)和导致脂肪肝的原因(致病因素)两个方面。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状态、营养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均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即为脂肪肝发病的条件因素。 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学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代谢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等。 1.化学性致病因素包括化学毒物(黄磷、砷、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药物(甲氨蝶呤、四环素、胺碘酮、糖皮质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欧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2.营养因素饮食过多、体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来引起脂肪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蛋白质及热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质和能量供给或摄入不足,长期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 (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见于儿童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以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这些致病因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近来研究发现部分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分别引起大泡性和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肺结核、败血症等一些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因营养不良、缺氧以及细胞毒素损害等因素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此外各型病毒性肝炎恢复期以及慢性病毒感染均可诱发肥胖性脂肪肝。 4.遗传因素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的畸变直接致病的。在肝脏,它们主要引起先天性代谢性肝病,其中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果糖耐受不良等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大泡性脂肪肝,而尿素循环酶先天性缺陷、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遗传缺陷等则可引起小泡性脂肪肝。此外某些家庭中的人具有某种疾病的素质,如肥胖、Ⅰ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等,此种现象称其为遗传易感性。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食物中脂肪经酶水解并与胆盐结合,由肠黏膜吸收,再与蛋白质、胆固醇和磷脂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进入肝脏后在肝窦库普弗细胞分解成甘油和脂酸,脂酸进入肝细胞后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而释出能量;或酯化合成三酰甘油;或在内质网转化为磷脂及形成胆固醇酯。肝细胞内大部分的三酰甘油与载脂蛋白等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以此形式进入血液循环。VLDL在血中去脂成为脂酸提供给各种组织能量。脂类代谢障碍是产生脂肪肝的原因: (1)食物中脂肪过量、高脂血症及脂肪组织动员增加(饥饿、创伤及糖尿病),游离脂肪酸(FFA)输送入肝增多,为肝内三酰甘油合成提供大量前体。 (2)食物中缺乏必需脂肪酸,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苏氨酸缺乏、摄入大剂量巴比妥盐等使肝细胞内三酰甘油及游离脂酸合成增加。 (3)热量摄入过高,从糖类转化为三酰甘油增多。 (4)肝细胞内游离脂酸清除减少,过量饮酒、胆碱缺乏、四氯化碳和乙硫氨酸中毒等均可抑制肝内游离脂酸的氧化。乙硫氨酸中毒及胆碱缺乏可阻断磷脂合成。 (5)VLDL合成或分泌障碍等一个或多个环节,破坏脂肪组织细胞、血液及肝细胞之间脂肪代谢的动态平衡,引起肝细胞三酰甘油的合成与分泌之间失去平衡,最终导致中性脂肪为主的脂质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形成脂肪肿。 近年来由于脂肪肝引起的肝炎日渐增多,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总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炎非常相似,提示它们的发病机制可能有许多共同之

脂肪肝临床分析

脂肪肝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5-31T08:52:14.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孙莹 [导读] 脂肪肝是由不同病因导致的中性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 孙莹(黑龙江省鹤岗市岭北人民医院 154106)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200-02 【关键词】脂肪肝调查治疗 脂肪肝是由不同病因导致的中性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由于本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且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变化,因此常被医患所忽略。本病的人群患病率目前尚未见报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防治,作者通过健康体检对20~71岁各年龄组脂肪肝患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在职干部及离、退休人员,共1797人,男性13~5人,女性469人。查出脂肪肝患者102例,患病率为5.67%。102例脂肪肝中男81例(79.4l%)、女21例(21.49%)、41岁以上的81例(79.41%)。中年以上息脂肪肝占多数,即41.71岁患脂肪肝者81例(79.41%),而40岁以下只占20%。 1.2调查方法:本组对受检者均进行了临床各科全面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包括各种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二维超声检查作为诊断脂肪肝的依据,排除了其他各种肝病,而确定为脂肪肝。 1.3诊断依据:本组以二维超声检查认定脂肪肝。诊断困难者选用其他检查方法。按B超回声程度不同将脂肪肝分为三度。 (1)轻度脂肪肝:前场回声增强,后场衰减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仍可见。 (2)中度脂肪肝:前场回声增强,后场衰减。管状结构走行模糊,但尚可辨认。 (3)重度脂肪肝:前场回声明显增强。后场衰减明显,甚至呈无回声区,轮廓不清,管状结构难以辨认。根据上述标准,本组102例中轻度脂肪肝24例(23.52%),中度脂肪肝42例(41.12%),重度脂肪肝36例(35.29%)。 1.4临床表现:本组脂肪肝患者均为体检发现,轻度脂肪肝均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症多无症状,少数有轻度腹胀、饮食不振或疲乏无力等。少数患者有轻度肝大。肝功化验多无异常,仅有3例谷草转氨酶增高。 1.5脂肪肝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102例脂肪肝中伴有高血压病者51例(50%),高血脂41例(40.19%),动脉硬化32例(31.37%),超体重(单纯肥胖)25例(24.5%),冠心病23例(22.54%),糖尿病3例(2.94%)。可见脂肪肝与上述五种疾病有一定相关性。本组未发现与脂肪肝有关的其它疾病或致病因素。肥胖者体重超常者应警惕脂肪肝存在的可能性。 2 治疗 目前的治疗主要是纠正潜在的危险因素,针对性选择应用一些药物,阻止病情进展。NAFLD治疗策略:①鉴别和治疗相关的代谢紊乱,如糖尿病和高脂血症;②通过减肥、锻炼、行为纠正和药物等纠正相关的代谢紊乱;③选择性的使用保肝药物如抗氧化剂等;④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疗效观察不仅仅限于肝脏相关指标,应当观察治疗中患者体重、腰围、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动态变化,还需加强代谢综合征相关肿瘤和心脑血管事件的监测。 2.1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中等量有氧运动以及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饮食纠正最重要的是减少果糖的摄取,因为果糖优先转变为三酰甘油,与当今肥胖流行密切相关。 2.2 保肝药 应用保肝药的作用主要是纠正代谢障碍、稳定肝细胞膜、抗炎、抗纤维化以阻止肝病进展。药物的作用包括促进肝细胞再生、协助肝细胞解毒、去除肝内过多脂肪和改善肝组织代谢等。保肝药物主要适用于:①单纯性脂肪肝基础治疗6个月仍无效或所采用的基础治疗有可能会诱发和导致肝胆系统并发症者;②45岁以上伴有糖尿病,又难以长期坚持减肥治疗的NAFLD患者;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或肝活检显示存在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等。宜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并严密观察,定期检查肝功能,避免滥用药和多用药,切实遵循有效、毒副反应少的原则。 3 讨论 脂肪肝不是独立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中性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脂类在肝内蓄积超过肝重的5%或组织学上50%以上,肝实质脂肪化时均可称为脂肪肝,按照肝内含脂肪量的多少而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脂肪肝含脂肪为肝重的5%.10%,中度脂肪肝为10%~25%,重度为25%~50%。本组是以B超探查根据肝脏回声情况及管状结构的改变来确定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并根据回声异常情况来确定脂肪肝程度。 目前临床上诊断脂肪肝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影像诊断,如B超检查、CT、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检查以及超声引导下细胞学诊断。除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余的诊断法均无特异性。根据报导。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肝细胞抽吸术,将所得标本做病理学诊断是目前诊断脂肪肝的重要检查方法。该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尤其对局限性脂肪浸润,当B超或 CT均难以与肝癌相区别时是一项可靠的鉴别方法。笔者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仍以B超探查脂肪肝为优。 B超检查法经济方便,准确可靠,迅速得出结果,尤其适用大系列普查。 脂肪肝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脂肪代谢障碍,肝对脂肪酸的作用或氧化减少,或脂肪酸合成增加或脂肪酸脂化为甘油三酯增多等,均可发生肝内弥漫性或局限性脂肪浸润。防治脂肪肝首先应积极防治造成脂肪肝的原发病,对单纯性肥胖所治脂肪肝应当控制体重。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脂肪及糖类的摄入,戒烟或酒。脂肪肝一经确诊,应定期复查。也可选用血脂调节药物,避免服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5):264.

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理论探析

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理论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发现高中生在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为什么要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怎样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试图找出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方法及策略,为健全高中生人格,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

1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高中生的学习评价内容已经开始从注重学习成绩转变为实现高中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高中生的健全人格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高中生的人格健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内地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问题的困扰。[1]高中生的人格健全问题日益凸显。高中生的人格健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群体意识淡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动机相对单一,心胸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足,少部分同学还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高中生存在着不同程度地人格方面的缺陷。 健全人格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身心科学发展的要求,实现教育和人格培养对于高中生的科学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实时性和紧迫性。本文通过探究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问题,探索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旨在提高高中生的人格。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指出高中生塑造健全人格不仅受自身理性认识以及自我情感需要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校的培养方向、家庭的教育理念、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针对高中生健全人格过程中内、外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方法及途径进行多方位的理论研究,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我发展意识,培养高中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开发学校的德育教育资源,发挥教师师德魅力,引领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推动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做出微薄的贡献。 2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2.1健全人格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人格。”[2]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钟启泉教授也说过,现代学校承担着两个目标,一是促进“人格的形成”,而是促进“学力的形成”。[3]可见,教育的本来目标是为了培养人,是为了人人格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前提下,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成为了人发展的主流,人格的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

脂肪肝临床路径教学教材

脂肪肝临床路径

脂肪肝临床路径 一、脂肪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脂肪肝(ICD-10编码:K76.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 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脂肪肝肝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脂肪肝诊疗方案”。 脂肪肝临床常见证候: 肝气郁滞,血瘀痰凝型 痰湿困阻型 脾虚湿困型 肝郁脾虚型 湿热蕴结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脂肪肝诊疗方案”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93-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脂肪肝。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 西药治疗 (抗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改善和恢复肝功能及减轻肝纤维化)。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脂肪肝(ICD-10编码:K76.001)。2.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肝纤维化、甲胎蛋白或肿瘤四项; (3)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 (1)腹部CT、肝活检; (七)药物应用。 1.抗病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干扰素和(或)核苷类似物。

2.中医中药及其它治疗。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 2. 肝功能好转ALT<40 U/L。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治疗,退出本路径。2.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肿瘤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六)

肿瘤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乳腺癌的扩散与转移途径是: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 2、诊断胃癌的三种主要手段是胃钡餐检查、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 3、甲状腺癌分为四种类型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髓样癌、 4、A TP的中文名称为:甲胎蛋白 5、疼痛效果的四级评估是: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度缓解、无效。 6、人工冬眠由:哌替啶、异丙嗪和氯丙嗪组成。 7、术后镇痛的意义不仅在于减轻手术后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8、恶性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者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 9、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有: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性转移。 10、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置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负压保持在:-60mmhg。 11、恶性肿瘤病人放疗期间血小板降至80*10^9/L时,应暂停放疗。 12、肿瘤病人常见的第一心里反应是否认期。 13、肿瘤病人化疗或放疗期间,最重要的观察项目是血象。 14、肺癌恶性程度最高的是小细胞未分化癌 15、胃癌的并发症有胃出血、贲门梗阻、幽门梗阻、穿孔 16、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 17、肝素的药理作用是抗凝血、降血脂 18、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36小时 19、纤维胃镜检查前应禁食12小时 20、一般胸腔引流管常放于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或8肋间 二、单选题: 1、乳腺癌常见而最早转移的淋巴结是( A ) A、同侧腋下淋巴结 B、锁骨下淋巴结 C、锁骨上淋巴结 D、胸骨旁淋巴结 E、对侧腋下淋巴结 2、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失音、发绀应考虑(B ) A、喉头水肿 B、血管压迫气管 C、两侧喉返神经损伤 D、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与两侧喉上神经损伤 E、两侧喉上神经损伤 3、胃癌的好发部位是(E) A、贲门 B、胃底 C、胃体小弯侧 D、胃体大弯侧 E、胃窦 4、对倾倒综合征的认识正确的是(A)

营养师学习心得体会与工作总结三篇

营养师学习心得体会与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公共营养师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署假这五天“养公共营养师”的集中学习,加 上纪红等三位老师的精心讲解,自己学到了很多营养方 面的知识。不管在今后的生活中还是在给学校食堂配餐 的时候,都要注意食材和数量的选择搭配,从而使自己 和身边的人以及学生都吃得有营养吃得健康。 在几位专业老师穿针引线、深入浅出的对有关营养 基础知识的讲述让我对营养的认识耳目一新。在学习中,上课的老师均是具有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业级的 老师,她们高深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而且非常实用。 我在享受中度过了每一堂课,每一堂课使我专注的近乎 入迷,特别是纪红专家级老师的博学深深打动了,每次 课后,我都发现自己谈论营养的频率越来越大,每吃一 顿饭总要淘淘不绝地说上半天,每遇上别人说有哪儿不 舒服,就尽可能的给他一些建议,若一时没想到,也会 马上查阅电脑或教材。虽然只学到了营养学的一点皮毛,但这段时间我对营养方面的认识确实增进了不少,和没 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相比,我严然就是一个专家了。 通过所学,我对我周围的人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大致 的评估,我发现体健康的人还真是少之又少,超重的人

很多而且还没意愿控制体重,正常体重或者偏瘦的人还 一个劲的减肥,已经有些疾病的人呢还不注意调理饮食,一些糖尿病、脂肪肝的同志还没有节制的喝酒、进食一 些油腻的食物,亚健康的人比比皆是,成年人也好未成 年人也好,营养知识非常匮乏。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己查 阅资料,又使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的营养知识,改变了我 的饮食营养等方面的观念,加强了家人的营养,开始注 意如何合理健康的生活,正确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让自己和家人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同时给同事、亲人 作营养指导的时候,我也明显的感觉到自身的不足,主 要有两点。第一是掌握的营养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虽说 学无止境,更何况营养知识每天都在更新,但作为一个 公共营养师,至少应该掌握最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这一 点我做的还远远不够。第二,哪怕我对给出的营养建议 的正确性非常有把握,但仍然不能使人信服。这主要是 因为我的资历不够,实际经验不足,随着积累的不断增多,相信自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说到资历的 提升,我认为权威组织的指导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今后,希望得到这几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给我们提供专 业的支持和指导以及展示和提升能力的舞台,我们的成 长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支持和指导。营养学是我喜欢的一 门学科,营养师是我向往从事的职业,我会努力的,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通讯作者:范建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200092,E2mail:fanjiangao@g https://www.360docs.net/doc/546688628.html, 专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关键词】 脂肪肝;诊断;治疗;指南[文献类型];代谢综合征Gu i deli n es for manage m en t of nona lcoholi c fa tty li ver d isea se:an upda ted and rev ised ed iti on The Chinese Nati onalWork2shop on Fatty L iver and A lcoholic L iver D isease f or the Chinese L iver D isease A ss ociati on. 【Key words】 Fatty liver;D iagnosis/therapy;Guidebooks[Pub2 licati on type];M etabolic syndr ome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 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 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 m p le fatty liver, NAF 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NAF LD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3]。为进一步规范NAF 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429],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0]进行更新。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1],文中以括号内罗马数字表示,见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 证据等级定义 Ⅰ随机对照试验 Ⅱ21非随机对照试验 Ⅱ22分组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 Ⅱ23多时间系列,明显非对照试验 Ⅲ专家、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行病学描述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 LD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 LD诊断和治疗中的所有问题。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由于NAF 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仍将根据学科进展和临床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1 流行病学 NAF LD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肝功能酶学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NAF LD患病率为20%~33%,其中NASH和肝硬化分别占10%~20%和2%~3%[1,2,12]。肥胖症患者NAF L患病率为60%~90%、NASH为20%~25%、肝硬化为2%~8%,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NAF LD患病率分别为28%~55%和27%~92%[1,2,12,13]。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20年亚洲国家NAF 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 LD患病率在15%左右[3]。 NAF L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I R、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3,12,13]。尽管酒精滥用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脂肪变关系密切,但是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3,12,14]。即使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标准诊断肥胖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 I)和(或)腰围正常的NAF LD患者在亚太地区仍不少见[3,12,13]。近期体质量和腰围的增加与NAF LD发病有关,腰围比BM I更能准确预测脂肪肝[3,12,13]。在非基因3型HCV感染者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脂肪变主要与I R和代谢紊乱有关;NAF LD是血清HBV DNA低载量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增高的常见原因[3,4,16]。 2 自然转归 NAF LD患者肝病进展速度主要取决于初次肝活组织检查(简称肝活检)组织学类型。NAF L进展很慢,随访10~20年肝硬化发生率低(016%~3%),而NASH患者10~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1,2]。年龄>50岁、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ALT增高、AST与ALT比值>1以及血小板计数减少等指标是NASH和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1,2,9,17]。在NAF LD漫长病程中,NASH为NAF L发生肝硬化的必经阶段[1,2]。与慢性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炎相比,NASH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相对缓慢,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通常发生于老年人[1,2,13,17]。对于I R个体,NAF L是发生NASH和肝硬化的前提条件;脂肪变的肝脏对肝毒物质、缺血/缺氧耐受性下降,NAF L作为供肝用于移植易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13,16]。此外,在其他慢性肝病患者中,

脂肪肝的健康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6688628.html, 脂肪肝的健康教育 作者:蔡英李瑜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45-02 脂肪肝是一种综合性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病变,凡脂类在肝内蓄积超过肝重的5%以上即称为脂肪肝。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因此做好健康教育犹为重要。 1.饮食指导 1.1 控制热能摄入对脂肪肝患者的热能供应不宜过高。一般认为对从事轻度活动的肝炎恢复期病人,每日每公斤体重可供给126~147kJ热能,以防止发胖诱发脂肪肝。对于肥胖或超重者,每公斤体重可供给84~105kJ,以控制或减轻体重。随病人体重减轻,肝内脂肪浸润明显减少,肝脏功能、高血脂和糖耐量也随之改善。 1.2 适当地提高蛋白质量供给高蛋白膳食(1.5~1.8g·kg-1)可以避免体内蛋白质损耗,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并可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和防止肝细胞进一步损害。脂肪肝的病人每日蛋白质供给量应该保持在每1.5-2g/k g,其中动物性蛋白应保持在30%-50%之间。脱脂奶,蛋清,鱼肉,鸡肉,兔肉,有丰富的蛋白质,且脂肪含量较低,为脂肪肝病人适宜的食物。而限制胆固醇的脂肪肝病人应更多选择摄入大豆蛋白质。 1.3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过多的摄入脂肪可使得胆固醇水平升高,使其在肝内大量沉积,妨碍糖原生成,使肝功能减退,加重脂肪肝病情,所以脂肪肝患者应严格的限制脂肪的摄入量。每日脂肪总量要小于总能量25%,不应大于0.6g/k g,同时应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其所含的豆固醇,谷固醇和必须氨基酸都可以阻止或消除脂肪变性,有良好的去脂作用,严格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1.4 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补充对治疗肝病有益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富含叶酸、胆碱、肌醇、尼克酸、维生素E,维生C、维生素B12、钾、锌、镁等的食物和制剂,以促进和维持正常代谢,纠正或防止营养缺乏。对肝脏功能明显障碍、伴有腹水或浮肿者则应限制钠盐。 2.控制体重,维持腹围 控制体重是预防脂肪肝复发的关键。尤其是控制腹围的增加,是重中之重。一旦脂肪肝临床治愈了,病前必须测量一下自己腹围数据,作为观察是否脂肪肝复发的主要指标。如果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