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lma)-麻醉最新
喉罩在我院临床应用体会

喉罩在我院临床应用体会喉罩(LMA)是一新型的通气工具,它可部分替代气管导管的功能,为全身麻醉或急救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通气手段。
目前,喉罩在基层也逐渐得到应用。
现就作者在喉罩全麻41例的术中应用予以讨论。
1临床资料1.1我院自2013年1月起使用喉罩,择期手术患者41例,年龄2~75岁,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2例,手术体位均为平卧位。
术前查体无颈部活动受限,无张口困难,张口度大于自身2横指(约4cm),无心脏病、糖尿病、无咽喉部疾病、无通气障碍或呼吸功能障碍。
ASAⅠ~Ⅱ级。
1.2术前常规禁食,麻醉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钠0.1,阿托品0.5mg术前30min 肌注。
1.3手术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8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5例,盆腔手术5例,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4例,小儿斜颈矫正术5例,阑尾切除术2例,抢救插管2例。
1.4麻醉全部选用喉罩(LMA)全麻,面罩吸氧辅助呼吸下依次静注咪哒唑仑2~10mg→构缘酸分太尼0.05~0.2mg→丙泊酚20-100㎎→维库溴胺2~8㎎辅助和控制呼吸约3~5min后麻醉深度适宜再置入喉罩,调节喉罩不漏气,通气正常,生命指征正常后,联接麻醉机行静吸全麻。
1.5并发症2例术后胃胀气,经置入胃管缓解,6例自诉咽部轻微疼痛,3d 后缓解。
2体会2.1了解喉罩(LMA)喉罩(LMA)主要由通气管,通气罩,充气装置三部份联接组成,使用前需进行充气和放气检查有无漏气现象,消毒灭菌备用。
本组病例我们均准备2号~4号备用。
2.2术前复习病史,了解有无喉罩(LMA)全麻的相关禁忌症,如心脏病心功能障碍、糖尿病、咽喉部疾病、颈部活动受限、张口困难、通气障碍或呼吸功能障碍、急诊饱食、牙齿松动等,有活动假牙应取下。
术前了解拟行手术,体型体重,手术部位是否作好标记等相关信息。
2.3术前访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了解麻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进行必须的告知义务,进行心理沟通,减少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使其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能较好地配合手术治疗。
喉罩的临床使用课件

2/20/2021
喉罩的临床使用
15
喉罩置入前的麻醉
(1) 异丙酚静脉诱导:在面罩去氮,静脉注 射异丙酚诱导后即可置入喉罩,无须使用肌松药。 但绝对不能用硫喷妥钠静脉诱导,因极容易引起 严重喉痉挛。
(2) 神经安定镇痛麻醉:在面罩去氮,静脉 注射氟哌啶芬太尼合剂结合表面麻醉后即可置入 喉罩。
(3) 吸入全身麻醉:在吸入七氟烷诱导至咽 喉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即可置入喉罩,但需注 意麻醉不能过浅。
2/20/2021
喉罩的临床使用
10
②可曲型喉罩:同属第一代产品,喉罩的 导管部分是由锣纹钢丝组成,可以扭曲, 不影响通气。
2/20/2021
喉罩的临床使用
11
③加强型喉罩:属于第二代产品,喉罩导 管中部经过加强,可防止牙齿咬扁。
2/20/2021
喉罩的临床使用
12
④可插管型喉罩:系第二代喉罩,通过喉 罩管道内可引导气管内插管,成功率较高。
①使用方便、迅速、气道维持更容易。
②无需喉镜,与气管插管比较,初学人员放置LMA的难度 小,成功率高。
③对不需肌松的长时间手术,LMA取代了面罩的作用。
④建立气道以便自主通气和控制通气。
⑤LMA的位置即使不很理想,也多能维持气道通畅。
⑥避免气管内粘膜损伤。
⑦在浅麻醉状态下也能耐受,耐受LMA比气管内导管所需 的麻醉药量也减少。
喉罩的临床使用
18
鉴定喉罩位置是否正确的方法
具体有两种鉴定法: ①利用纤维光导喉镜置入喉罩进行观察,
标准是:1级(仅看见会厌);2级(可见 会厌和声门);3级(可见会厌,即部分罩 口己被会厌覆盖);4级(看不见声门,或 会厌向下折叠)。
②置入喉罩后施行正压通气,观察胸廓 起伏的程度,听诊两侧呼吸音是否对称和 清晰;听诊颈前区是否有漏气杂音。
喉罩在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

喉罩在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临床观察发现由于小儿独特的解剖、生理特性,在围术期发生呼吸道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几率非常高,特别是婴儿不利的气道事件较年长儿常见。
在麻醉过程中呼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小儿围术期气道管理对麻醉医生来说充满挑战。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 LMA) 在临床麻醉呼吸管理中的使用日益广泛。
LMA通气开创了一种新的通气模式。
由于LMA对咽喉部损伤小、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婴幼儿短小手术中显示出特有的优势。
下面就LMA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 喉罩的临床应用喉罩是由英国医生Brain根据人咽喉部解剖结构而发明的[1],喉罩是介于气管内插管通气和面罩通气之间的声门上通气装置。
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 对呼吸道的损伤、刺激小, 并发症少, 能维持有效、可靠的通气。
至目前,不论英国或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大约90%以上的医院采用了LMA,并作为一种新的麻醉方法正在各国普及应用。
经过多年应用LMA的逐步改进和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最初用于一般患者、短小手术麻醉中保持自主呼吸时的气道管理,现在已发展到困难气道的处理。
在紧急气道维持中的应用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由于气道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性,小儿困难气道的评估与管理对每个麻醉医师来说都是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考验。
随着在成人和小儿困难气道中应用发展,它已成为麻醉医师在面临这项挑战时的重要选择。
小儿LMA的大小不过成人的1/5,但它的作用和地位是革命性的,不容忽视的[2]。
临床经验证明,喉罩正确安置后,通气功能确切,抢救效果良好[3, 4]。
随着小儿生长期呼吸道的解剖不断改变,小儿麻醉时上呼吸道解剖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异。
核磁共振成像(MRI) 研究发现浅麻醉保留自主呼吸时,期呼气相气道横截面在软腭水平最小,舌水平最大。
随着麻醉的深度增加,整个眼部呼吸道横截面积明显缩小,缩小最多是喉咽腔,前后庭最大部分的是口咽腔[5]。
喉罩在小儿困难气道中的应用及价值案例分享

02
喉罩代替气管插管
喉罩代替气管插管
LMA是一种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结合小 儿口咽部的解剖曲度和特点设计而成的 通气方式,它插入容易可行自主或机械 通气,与其他通气方式比较,诱发躯体
经统计由LMA引导的FOB插管成功率是90%~ 100%,明显高于经LMA的直接盲探插管。
Naguib等对1988—2003年期间的1548例患儿的 回顾性研究发现LMA对患儿年龄大于2岁者是引 导FOB最普遍的通路,减少了插管用时,且并发 症发生率为1.9%,低于直接鼻腔径路插管(3.5% )。
04
生。
LMA用于小婴儿会发生更多的气道梗阻,高通气压力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升高、LMA漏气及气道并发症
。
LMA技术在小儿应用中的局限与注意
01
胃胀气和气道漏气在LMA的应用中时有报道,Latorre等的研究显示胃胀气90% 与LMA的位置有关,而小儿LMA位置不良发生率高于成人。
02
LMA的位置可由纤支镜确定,Latorre等在纤支镜下评价LMA的位置分为5级, 小儿置入LMA后占1级理想位置的比率只有70%。
、自主神经激惹反应低。
LMA弥补了面罩和气管插管用于气道 维持的不足,在术前预计为困难气道的 患儿中,LMA能方便置入并维持稳定 可靠的气道,避免反复多次插管造成的
损伤及气道并发症。
在颌面部严重发育不全的患儿行麻醉气 体诱导时,由于面罩供氧不佳,国外把 LMA作为临时通气道,保证患儿充足
氧供后安静地在直接喉镜下插管。
THANKS
感谢观看
全麻诱导和术中使用LMA作为通气道,术后有10例 患儿发生气道并发症,3例出现氧饱和度下降,发生 部分喉痉挛有5例,1例有气道梗阻,还有1名出现反 流但无误吸征象。经治疗处理后均及时纠正无一例死 亡。
LMA(Supreme)喉罩复合静脉全麻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LMA(Supreme)喉罩复合静脉全麻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目的:比较LMA(Supreme)喉罩和气管插管复合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无严重心、肺功能异常,无口咽部疾患及困难气道,择期LC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喉罩组置入LMA(Supreme)喉罩全麻,气管插管组置入加强型气管导管全麻。
观察插管(喉罩)期间、手术期间、拔管(喉罩)期间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手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手术期间胃肠胀气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后、手术期间血压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喉罩组胃肠胀气发生率(0例)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18例)(P<0.01),喉罩组拔管期呛咳、体动发生率(4例)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16例)(P<0.01)。
结论:LMA(Supreme)喉罩复合静脉全麻血流动力学平稳,与气管插管比较,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标签:喉罩;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近年来已成为胆囊切除手术的趋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需行气腹处理,临床多选择应用全身麻醉,为确保呼吸道通畅,维持气腹期间正常的呼吸功能,气管插管全麻曾是唯一的选择。
新型通气道喉罩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以来,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取得很大进展,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1-4],LMA(Supreme)喉罩属于第三代喉罩,2012年1月-2013年4月,笔者将LMA(Supreme)喉罩复合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与传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2012年1月-2013年4月,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LC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15~76岁,体重39~95 kg。
临床麻醉学重点:标准LMA的结构、型号和选择

临床麻醉学重点: 标准LMA的结构、型号和选择今天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麻醉学的部分知识做了汇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临床麻醉学重点-标准LMA的结构、型号和选择, 希望对大家麻醉学的复习有所帮助。
喉罩通气道(LMA)概述LMA是Brain于1983年发明并首先提倡并使用的一种新型通气道。
LMA插入咽喉部, 充气后能在喉部周围形成一个密闭圈, 既可让病人自主呼吸, 又能施行正压通气, 属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
(一)标准LMA的结构、型号和选择1.结构LMA 由通气导管和通气罩两部分组成。
通气导管一端开口可与麻醉机或呼吸机相连接, 另一端为通气罩。
通气罩成椭圆形, 周边隆起, 其内空腔, 在喉部形成通气道。
通气导管后面的黑线有助于识别通气导管的扭曲;通气导管进入通气罩入口的上部, 有两条垂直栅栏, 使其形成数条纵形裂隙, 以防会厌阻塞管腔。
通气罩近端与注气管相连, 注气管向内注气使之膨胀。
2.型号及选择共有7种标准型LMA。
①1号:适用于体重小于5kg 的新生儿和婴儿;②1.5号:适用于体重5~10kg 的婴儿;③2号:适用于体重10~20kg 的小儿;④2.5号:适用于体重20~30kg 的小儿;⑤3号:适用于体重大于30kg 的小儿及体现瘦小的成年人;⑥4号:适用于正常体重的成年人;⑦5号:适用于体形较大的成年人。
(二)改良型LMA1.加强型LMA特征是通气导管的长度、壁厚和强度增加, 有的通气导管壁内还预制有金属螺旋。
2.气管插管型LMA 包括一个标准通气罩、预塑形的金属通气导管和金属手柄。
有3个型号:3号适用于较小的成年人(体重30kg); 4号适用于正常成年人;5号适用于较大体形的成年人。
3.食管引流型LMA 其结构特征:①具有一个与通气导管相平行的引流管, 引流管通气罩的内腔, 开口于通气罩椎形的前端;②通气导管进入通气罩入口的部位未设计栅栏。
当正确插入后, 其引流管的前端正好位于食管的上部, 从而可在应用喉罩通气进行肺通气的情况下, 经引流管插入胃肠减压管进行食管反流物和胃内容物的吸引。
喉罩的进展及临床应用(上)(1)

各种规格PLMA的特征
型号
3号 4号 5号
适用患者的体重(kg) 30~50 50~70 70~100
通气罩最大充气量(ml) 20
30
40
引流管可通过的胃管 外径(mm) 引流管可通过的胃管 型号(法制)
5.5 5.5 6.0 F16 F16 F18
ILMA or Fartrach- laryngeal mask airway, Fastrach-LMA),属于一种专门为气管 插管而设计的装置;第三代即食管引流 型喉罩通气道 (又称双管型喉罩通气 道,ProSeal laryngeal mask airway, ProSeal-LMA ,PLMA )
20
显
喉
罩
背
面
观
︵
显 示 同 咽 部 的 关 系
︶
LMA大小(依体重而定)
型号 体重(kg) 内径(ID,mm) 长度(cm) 套囊容量(ml)
1 6.5
5.25
10
2~5
2 6.5~20
7.0
11.5
7~10
2½ 20~30
8.4
12.5
14
3 30~70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
15~20
4 70
12
19
25~30
历史和发展
LMA于1981年始用于英国皇家伦敦医院 (Royal London Hospital)。当时一位英国 麻醉医师 Archie Brain博士将一牙科面罩 进行改良拉长( 称为高曼鼻罩, Goldman nasal mask),粘结到一个气管插管上, 将其放置在喉头周围,进行牙科麻醉。这 是第一个LMA原型。继而用LMA对23位 患者建立气道管理,此后经对7500例患者 观察和实践,对模型做了多次改进,不断 筛选,研制成现在的LMA
喉罩的临床应用

特点
◆与气管内插管相比较,喉罩刺激小,呼吸 机械梗阻少,病人更易于接受。 ◆插入和拔出时心血管系统反应小。 ◆术后较小发生咽喉痛。 ◆无需使用喉镜及肌松剂便可置入。 ◆操作简单,易学。初学者经数次训练便可掌 握。 ◆新型喉罩更可使操作人员在病人自然体位, 无需任何辅助手段,即可快速将插管插入病人 气道内。
把喉罩延伸至下咽腔部位直到感觉稍有阻力为止
在移开食指前,用另一手轻轻地压住喉管, 以防止喉罩移位
充气பைடு நூலகம்罩,固定位置,保持通气
套囊的充气量
制造商建议以最小量空气使套囊充气。 实际应用很多都以推荐充气量——最大
气量充气。 存在问题: 1.以最大充气量充气可能并不产生最佳
的气密性; 2. 引起口咽部粘膜缺血;
适用范围
◆气管内插管困难的病例。 ◆颈椎不稳定需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病例。 ◆不希望使用气管内插管的病例。 ◆气管、喉头的检查与气管内异物的清 除。 ◆急诊科、ICU及各科室急救复苏之用。
喉罩的大小
一.基于体重选择: 3号 20ml 较小成人 30kg-50kg 4号 30ml 普通成人 50kg-70kg 5号 40ml 较大成人 70kg-100kg 二. 基于性别选择: 女性选择4号 男性选择5号
喉罩适合于心肺复苏早期气道的建立,虽然气 管内插管可以建立人工气道,但形成插管困难 的因素较多,技术操作要求高,根据报道:非 麻醉医生分别使用喉罩与气管内插管两种方法 比较,其结果喉罩一次试插成功率为94%,气 管内插管的成功率为51%。建立通气所需时间, 其喉罩为38.6 s,气管内插管为88.3s。日本 横滨市急救中心在急救医疗中使用喉罩的占 96.4% 。
原因
套囊充气至最大时越僵硬,对咽部各种 形状的适应性越差,可能出现移位而漏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