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共56页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单选题1.我国城市化的根本特征是()。
(3.0分)A.合理、有效的利用有效资源,走城市现代化道路B.城乡协调发展,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道路C.大力发展城市地产经济,带动经济增长D.城乡逐步统一发展,走城市化经济社会道路我的答案:A、D ×答错答案:B2.现代化城市最基本的条件是()。
(3.0分)A.具有现代化的居住条件和环境配备,充分满足城市人口的各种不同居住需求B.具有现代化的生产力和先进合理的经济社会空间结构,满足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需求C.具有现代化的公共交通体系、道路体系以及各种交通设施,充分满足城市各种交通需求D.具有丰富的城市文化和优美的城市环境,充分体现城市现代化的形象和文化元素我的答案:A、B×答错答案:D或C3.现在国际上一般是()来表示城市化发展的程度。
(3.0分)A.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楼宇数量占其总楼宇数量的比例B.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数量占其总人口数量的比例C.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企业数量占其总企业数量的比例D.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收入占其总经济收益的比例我的答案:B√答对4.( )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基地。
(3.0分)A.城镇B.农村C.中小城市D.大城市我的答案:D√答对5.()是国家重要的战略。
(3.0分)A.发展农村密集地区B.增加农村人口的数量C.发展大城市密集地区D.合理化消减农村地区我的答案:C√答对6.日本城市化的显著特点是()。
(3.0分)A.出现了郊区化的城市B.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C.城市密集地区大发展D.加剧了区域发展的失衡我的答案:C√答对7.()是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
(3.0分)A.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先进合理,并相互有机的结合B.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先进合理,并相互有机的结合C.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空降结构的先进合理,并相互有机的结合D.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先进合理,并相互有机的结合我的答案:C、D×答错答案:A或B8.国际上,伴随工业革命,最先发展起来城市化的国家是()。
现代化与城市化

现代化与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化:当代社会发展的双轮驱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现代化和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双轮驱动。
现代化的进程带来了科技的革新与全球化的融合,而城市化则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首先,现代化的进程在高科技的助推下,为城市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如今,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
通过网络的普及和科技的应用,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这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极大便利。
先进的通讯技术与智能系统相结合,使得城市管理更加智能高效,提高了居民生活的质量。
其次,城市化的推进也催生了现代化的需求。
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城市化的进程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也同时推动着人们对于现代化生活的渴望。
城市化不仅包含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发展,更涉及到教育、医疗、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发展。
人们在城市里享受到更多的文化资源和优质教育,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科技力量。
正是因为城市化以及现代化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然而,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城市化造成的土地开发和人口聚集多样性导致了环境恶化、资源紧张和社会问题的增加。
例如,城市化过程中的大规模建筑工程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也导致了水源的减少和空气质量的下降。
此外,城市的人口集聚也造成了交通拥堵、住房短缺、治安问题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追求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其本质和目的。
现代化和城市化不仅仅是追求技术的进步和城市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ppt

rural modernization shall be harminzed with urbanization and the boosting effects to rural development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长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造成的过大的城乡差距,经过
改革开放初期的所有缩小后,又一直呈扩大的趋势。
The duel structure of long-term urban and rural segmentation creates excessive urban and rural gap, which was narrowed to some extent short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t then sees a tendency of further widening
中国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牛凤瑞 Niu Fengrui
05年3月18日 March 18, 2005
Workshop on China’s Rural Electrification
1
中国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Urbnization in China
expenditur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s 2.3:1 2000年 增加到3.0:1,By 2000, the ration had grown to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第一讲 城市化概论答案完整版

第一部分 ;判断题1. 工业革命的开始意味着现代城市化阶段的到来。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正确 √2. 城市化就是大城市化、城市行政辖区的扩展。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正确 √3. 过度城市化是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超过城市化水 平的城市化模式。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正确 √4. “线型城市”源于有机疏散理论,是为缓解城市过度集中 而提出的。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正确 √5. 离心型城市化一般出现在城市化的低级阶段。
A. 正确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6. 农村劳动力转移法是指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能转移量的 计算,来预测相应的城市化水平提高数值。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正确 √7.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 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正确 √8.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明显滞后于城市化。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正确 √9. 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的发展层次越高。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正确 √10. 城市郊区化是指人口、就业岗位和工商业等从大城市的中 正确 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的人口增长相对低于人口迁出的一种√离心分散化的过程。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11. 城市化的过程不都是集中过程,也包括分散,集中和分散 正确 是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12. 总的来看,我国还处在向心型城市化的阶段,但一些较发 正确 达的大城市,也出现了一些离心型城市郊区化的现象。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城市化(urbanization )城市化是一个城市形成以及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是城市工业发展现代化、社会化的结果和外在表现。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有不同的解释人口学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地理学所研究的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
社会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一.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 .人口学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 社会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 经济学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城市发展方针的客观分析
在大、中、小城市之间,并不天然地存在绝对 优劣,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规定限制谁、鼓励谁。 这是因为:
·从空间角度看,各地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 展状况千差万别,应走不同的城市化道路;
·从时间角度看,各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 发展阶段不同,应有不同的城市化战略;
·从城镇体系的结构完整性看,不同规模层级的 城市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不能互相替代;
优位经济效益
是指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额外”经济 效益。其表现形式有: o 依托区域交通干线(如铁路、高速公路、江 河水道)或重要交通枢纽(如机场、港口、 火车编组站); o 邻近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般是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o 拥有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主要是矿藏资源、 旅游资源)。
因此,一个城市经济类型中轻、重工业的不同比例就影响 了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大小,从而导致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即:轻工业为主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要高于重 工业为主的城市。
(3)科技进步加速城市化进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众多的技术进步因素 中,对于城市化最具实质意义的有三项: o 先进的农业技术使人口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o 便捷的交通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空间和距离概念,使 超大城市和城市群应运而生; o 发达的通讯技术将城市文明以更快、更广的态势向 农村地区传播推广。
3.中国城市化道路分析
(1)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 础和前提 (2)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城 市群)的核心作用,辐射和带动区域的发展 (3)完善中小城市的功能,引导合理增长 (4)积极发展有条件的小城镇,打破传统的 “二元结构”,从城乡统筹发展走向城乡一体化
四、城市现代化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
道客巴巴城市化与现代化_OK

——“光明日报”,01-10-15。
2021/9/6
8
2021/9/6
9
※讨论题
※ 海南省的城市化规模 与水平较低,你认为应如 何推进海南省的城市化进 程?
Exercise:P36,T1—30。
2021/9/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
省市区 R&D 省市区 R&D 省市区 R&D
北京 155.7 辽宁 41.7 广东 107.1
上海
73.8
山东 52.0 福建
21.2
天津
24.7
江苏 73.1 湖北
34.8
重庆 10.1 浙江 33.4 四川 44.9
陕西
49.5
海南 0.8
河南
24.8
注:2000年全国R&D为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GDP的 1.0%,该比率美国为2.8%,日本为2.9%,韩国为3.2%,印度为2.5%
» ——中国经济年鉴,2001年,P919。
2021/9/6
5
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之比重
年份 第一产业
1980 68.7 1985 62.4 1990 60.1 1995 52.2 1998 49.8 2000 50.0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中国有 单位所占比重
18.2 13.1 64.3 20.8 16.8 49.0 21.4 18.5 44.9 23.0 24.8 33.0 23.5 26.7 28.4 22.5 27.5 26.1
上表中,全国倒数5名分别为:西藏(0.2)、海南(0.8)、青海 (1.3)、宁夏(1.7)、 新疆(3.2)。
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城市与城市化课件(共54页)

考点梳理
考点一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基础导学
1. 城市与城市区位
(1)城市 ①含义:城市是1 人口 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2 非农业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3 经济 、文化中心。 ②特点:人口和4 产业活动 密集、生产效率和5 经济效益 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 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合理性问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 题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生的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 城市化推进很快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 通拥挤、住房紧张、环 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 象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 家
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 早(自产业革命开始)
目前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发展中国家 晚(自“二战”结束后开始) 较低,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
(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具体如图所示:
①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②从 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 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