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分析

合集下载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比较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比较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比较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虽然它们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文化传统是指一种民族或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一系列传统习俗、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规范。

它是一种被人们传承和继承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成为了一个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和精神支柱。

而传统文化则更侧重于对传统艺术、文学、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继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是一种对过去文化的总称,它包括了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但也有着更加具体和精细的内涵。

其次,文化传统更强调的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性和传承性,它是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

而传统文化则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再现和再创造。

最后,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文化传统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精神的支撑和文化认同的表达,它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

而传统文化则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弘扬,它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再现和再创造,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虽然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作用。

文化传统更强调一种历史的延续性和传承性,而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弘扬。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一个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和精神支柱。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它们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原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原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原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方式的基石。

它们以其独特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社会行为等方面的传承,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景观,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统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闪耀之星,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民族特色。

它是民族自身对于世界的认识、探索和思考的产物,集中体现了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方面的独特观点和精神追求。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人民精神世界最后的归宿。

如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个学派的思想,以及诗、书、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个方面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小康社会、中庸之道、和谐一家等核心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指导社会生活、约束个人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与变革。

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的延续和传承。

它是个体和社会通过接受、学习、练习以及创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经验融入到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去的过程。

文化传统的形成离不开文化承载体的作用,包括民俗活动、古迹遗址、文化机构等。

这些承载体不仅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也是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的平台。

文化传统的传承注重创新与发扬,既要保持其传统的内核与精髓,又要不断与时俱进、拓展新的领域,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塑造个体的品格、修养和精神追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在个人层面上能够带来情绪的宁静与思维的深邃;而在社会层面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发展可推动社会稳定与谐和、激发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

此外,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也是一个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进行交流与对话的桥梁和纽带,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融与发展。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3.判断哪些是传统文化,哪些是文化传统:
• • • • •
国画 精忠报国 民谣 戏曲 对联 礼仪仁孝 中庸之道 中药 武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捏面人 中秋节 修身克己 孔孟之道 富贵不能淫 剪纸
具体实例
• • • • • • • 中医中药 武术气功 古代科举 园林建筑 饮食起居 节庆习俗 婚庆习俗
传统
初步感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文章包括前言,共四部分,试概括各部分
的内容。 第一部分(1-3) :前言,全文总起,阐述什 么是传统,是全文的总起。 第二部分(4-7) :阐述什么是“传统文化” 及其演变和影响。 第三部分(8-13) :阐述什么是“文化传 统”及其变化过程。 第四部分(14-19)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的两重属性,阐释要辩证地看待“传统”。
与时俱进
湖笔文化 茶文化
与时俱进
服饰文化 饮食文化
抱残守缺,明日黄花
三寸金莲
抱残守缺,明日黄花
看相算命
牌坊
三寸金莲
播迁他邦,重振雄风
昙花一现,未老先亡
像 章
票 证
我们之于传统文化
发掘抢救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理清思路
第三部分(第8—13段)分四层: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
大足石刻
琴棋书画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现 存于中国各地的古典园林,风景优美,建筑奇特, 是中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苏州留园
紫禁城
感觉了的东西, 不能真正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真正感觉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 术和交通的进步,不同种族、国家之间的交 往越来越密切,全球化的趋势正加速进行。 这种全球化的趋势既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 的共享,也突显出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 不同文明的差异、分歧和冲突。那么我们 如何对待这些各不相同文明呢?我们一起 来看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看目录)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是维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富有魅力和强大力量的重要元素。

而传统文化则是指一个民族一直以来所积淀和发展起来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历史的瑰宝。

这两个概念似乎很接近,却有着不同的内涵。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探讨其在现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文化传统可以理解为概念中的传统,即一种地域、民族、社会、世代遗传下来的文化内涵、观念、习俗和价值观念等。

这样的传统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渊源和历史,反映了一种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交往中逐渐形成的风俗文化。

文化传统具有较为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在国别政权换代、经济变革、外来文化冲击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和挺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传统贯穿着我们的每一个方面,包括如桥梁、房屋、文化艺术、医药等传统技艺,到一些社交习俗和传统节日等。

它们往往代表了一国文化的独特特点和精髓,是民族认同、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来源。

同时,文化传统也是国家和地方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久历史和深刻文化基础的体现。

可以说,文化传统是一国尤其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根基,是国家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而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概念。

它包括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内的传统思想、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是民族和国家的理念、声音和文学传承。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场合和环境中,传统文化不断演化,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的影响越大,对后代的影响也越大,因为它有着经历了多年的历史沉淀和磨练,经过时代的洗礼,经过了曲折跌宕的历程而历久弥新。

传统文化是一国文化的精华,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和艺术价值。

在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民俗、传说、神话和宗教。

它们都是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是人类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了某种文化精髓和东方神秘色彩,如中国文化,它独特的茶道、哥特式建筑、藏经阁、阁楼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这些文化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又摒弃了旧文化的不良痕迹,才有了今天的传系。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不同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两个看似相似但实质上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与发展。

然而,对于这两者的理解和区分却往往让人感到困惑。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不同之处。

首先,传统文化是指代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遗产、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是一种历史传承的文化形态。

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髓,代代传承,被视为一个民族的独特标志。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这些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而文化传统则更侧重于传承和继承,是指将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理念或习俗传承给后代,以保持文化的延续性和传统性。

文化传统更注重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

例如,家族企业的文化传统是指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代代相传,确保企业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文化更注重于历史和文化积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根基和灵魂;而文化传统更关注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更新。

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基础,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是文化传统的源头和灵感来源。

然而,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互动。

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基础与灵魂,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体系,传承和发展着民族的文化遗产与文化精髓。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弘扬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如何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是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不断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实现文化传统的建设和文化的繁荣。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虽然有着共同点,但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小结
引出问题:由近及远,由浅入 深,由俚俗进入学术层面。
过去——传统——文化
4—7节:传统文化 14—19节:财富和包袱
中国的剪纸艺术大约有2000多年的 ,是中国民间十分常见的工艺品。 现存于中国各地的古典园林,风景优美,建筑奇特,是中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1、什么是“传统文化”? 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3、现实中存在哪几种简单化的理解? 4、后人对传统 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 14—19节:财富和包袱
3、“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 2、我们说如何辨证地了解和掌握两重属性?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
贵妇人的礼服多以坦胸、低领、大袖为主,同时又有襦裙、半臂肩披帛巾。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现 存于中国各地的古典园林,风景优美,建筑奇特, 是中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苏州留园
2、我们北说如何京辨证地四了解合和掌握院两重属性在? 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座
剪纸,就是用剪子、刻刀在大红纸或有色纸上剪刻出各种装饰性的花样和图案。
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 2、“传统文化”有何特性?
国画,它是用毛 笔、墨及颜料, 在宣纸或绢上画 出的画。中国画 与中医、京剧一 起,被誉为中国 的“三大国粹”。
的 十 中 的 20 术 的 案 花 装 刻 色 红 刻 是 剪 工 分 国 00 大 剪 。 样 饰 出 纸 纸 刀 用 纸 艺常民,多约纸中和性各上或在剪 , 品见间是年有艺国图的种剪有大子 就
唐承隋制,唐代是中国历代 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因 此服饰也十分华丽。贵妇人 的礼服多以坦胸、低领、大 袖为主,同时又有襦裙、半 臂肩披帛巾。当时的织造技 术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由于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的影响以及胡服的持续影响, 唐代服饰普遍华丽、清新, 充满大唐盛世之风范。

中国文学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中国文学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中国文学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如今的社会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依然存在并继续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

中国文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甲骨文和古代诗歌,其内容涵盖广泛。

中国文学从古代开始就与宗教和哲学相交织,表现出了中国人在宇宙观、伦理道德与人文关怀方面的思考。

其中《诗经》、《楚辞》、《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众多经典名著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持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中国文化传统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根据农历,订定了许多节日、习俗和礼仪,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仪式也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传统文化清江画派、岭南画派、工笔画派、国画、中国古代音乐、中国戏剧等文化作品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贡献了大量瑰宝,受到全球关注。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家庭观念、道德伦理、人际关系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独特精髓。

自古以来,老师上学为师,从师徒关系能够满足家庭、教育甚至社会领域的需求。

传统文化也遵循着共同社会信念,去尊重长者,重视家庭中间的关系,这种尊敬也逐渐体现在社会上对无声的权威人士的崇敬中。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多的展示和发展。

从文学名著,到美食文化,从传统艺术到技艺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当前,中国正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依旧扮演着世界文化的重要角色。

总之,中国的文学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发展,并继续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是中国国家和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为我们争取了尊严和荣耀。

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推动文化交流与共享,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发展已经不言而喻,必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民族习俗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

民族习俗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

民族习俗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在世界各个角落,民族习俗传统文化是连接人们和他们祖先的桥梁。

这些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承下来。

民族习俗传统文化在维护人们的自我认同感和文化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民族习俗传统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民族习俗传统文化的影响1. 个体身份认同感的塑造民族习俗传统文化与个体身份认同感紧密相连。

通过参与传统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个体能够深入体验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

例如,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家人团聚、共同庆祝过年成为了每位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这样的活动使个体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并加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感。

2. 社交交流的促进民族习俗传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各种传统舞蹈、音乐、戏剧和仪式活动成为社交的重要方式。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人们能够结交朋友、拓展社交圈,并在共同的文化认同下建立联系。

这种社交交流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3. 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传承民族习俗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如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等。

这些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被传承下来,对个体行为和社会秩序起着指导作用。

例如,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尊重和服从长辈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这种传统价值观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塑造了日本人的行为准则。

二、保护和传承民族习俗传统文化1. 教育和宣传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习俗传统文化,教育和宣传是关键手段。

学校教育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们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遗产。

同时,政府和媒体可以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关注度。

2. 文化节日和庆典的举办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演出、舞蹈比赛和手工艺展览等,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并体验传统文化。

此外,举办特定的文化节日和庆典,如传统婚礼仪式、新年庆典等,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
(文体角度),又是关系型议 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 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 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 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 饶有风趣。
惰性 渐变性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们对于传统和文化和文化传 统的一些态度:
(1)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曾经提出过 “打倒孔家店”。
(2)后来胡适又提出了“整理国故”。
(3)文革期间曾展开过大规模的批林批孔运动,孔 孟之道当作牛鬼蛇神,打翻在地。
(4)九十年代以来也有人提出要复兴我们的传统文 化。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庞朴
庞朴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
阴,汉族。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 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 《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 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 主任。
注音
与时俱进 yǔ 与会 yù 媲美 pì 一大摞 luò 自戕 qiāng 蜕除 tuì 昙花一现 tán 钳制 qián 攻讦 jié 一蹴而就 cù 威慑 shè 孕育 yùn
第三幅画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捉迷藏
的游戏体现了自我保护的意
识,也是一种有意思的活动,
不过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作 用不是很大。电脑世界给孩
了文明的交流。电脑作 为现代科技的成果,也
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 游戏、休闲融为一体,显示
体现了现代外来文明的 冲击力。
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节选。 作者学识渊博,学术造诣颇深。 本文所论述亦颇深,我们却并 不感到晦涩难懂。为什么呢?选 取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谈谈理由。
(4)用比喻说理是本篇议论文在语言上的一个特点, 现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写一个比喻来说明传统文化与 文化传统之间的区别或者联系。
3.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从传统文化或文 化传统中找一个的例子,并且结合课文 “财富和包袱”这一部分内容,谈谈我们
该如何对待它。 (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 讨论)
资料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确实是在革中 国文化的命。八月份开始,“破四旧”的烈火烧 遍中华大地。寺院、道观、佛像和名胜古迹、字 画、古玩作为“封、资、修”立即成为红卫兵们 的主要破坏对象。举例来说,中国第一个佛教寺 院是东汉初年在洛阳城外营建的白马寺,为中国 “释源祖庭”。“破四旧”时它自然难逃洗劫。 寺院旁边有个白马寺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率领 农民去革命,乱砸一通,一千多年的辽代泥塑十 八罗汉被毁,两千年前一位印度高僧带来的贝叶 经被焚。稀世之宝玉马被砸烂。几年后,柬埔寨 流亡君主诺罗敦.西哈努克指名要朝拜白马寺, 周恩来赶紧下令将北京故宫里的贝叶经和京郊香 山碧云寺的清代十八罗汉运到洛阳,来个冒名顶 替,才解决了外交难题。
预习作业:自读课文,填写表格的内容
比较对象 落脚点 传统文化
含义
特性
文化传统
1.校对表格内容:
比较对象 落脚点
含义
特性
传统文化 文化 文化传统 传统
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 的、 时代性
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 实体和 民族性 文化意识。具体的就是文化
遗产。
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是 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 是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 意识。
作为文化实体,四合院 与现代 化的住宅,确实有很大差异,但也 有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 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北朝 南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集体 无意识的作用。
第 二 组 画
这两幅图片放在一起,反 差很大,一静一 动,一个娴静地坐于自家闺房内,另一个则在 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 可变性,贤淑的少女变成了富有活力的勇于拼 搏的奥运健将。
唐承隋制,唐代是中国历代 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因 此服饰也十分华丽。贵妇人 的礼服多以坦胸、低领、大 袖为主,同时又有襦裙、半 臂肩披帛巾。当时的织造技 术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由于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的影响以及胡服的持续影响, 唐代服饰普遍华丽、清新, 充满大唐盛世之风范。
中国画
中国画又叫国画,它 是用毛笔、墨及颜料, 在宣纸或绢上画出的 画。中国画与中医、 京剧一起,被誉为中 国的“三大国粹”。
剪纸,就是用剪子、刻刀在大红纸或有色纸上剪。刻出 各种装饰性的花样和图案。中国的剪纸艺术大约有 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十分常见的工艺品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现存于 中国各地的古典园林,风景优美,建筑奇特,是中外 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苏州留园
第 一 组 画
四合院就是房屋从四面 20世纪90年代,苏州建 “合(拢)”过来。四 造的住宅小区。围墙内 合院除了正房必须朝南, 是一幢幢别墅和公寓房, 还有个“左厨右厕”的 都有墙分隔。 老规矩。
提示:可如动词、关联词,特别是句 式的变化。
②论证的角度,请大家阅读“财富和包 袱”这一部分后面三个小节,思考 文章是如何论证的。
①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作者注意语 言的运用,如动词、关联词,特别是句 式的变化。
例如第六段,“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 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 未老而先亡”大体相同的句式,组合在一起,连 绵而来,读起来很有气势和节奏感。第二段,传 统即“那个在以往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 诞生了现在、孕育了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用很长的短语修饰“民族精神”。再如,以“蜜 蜂”和“蜂蜜”比作“传统文化”与“文化传 统”,极好理解。
②从论证的角度看,本文论证严密,运用 了比喻、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
首先提示辩证地把握传统的两重属性并非易事, 指出由于认识偏差而引发出的两种倾向带来的严 重后果。这里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如把传统比 喻为时装,比喻为文物等。再从正面分析传统为 什么是财富是包袱,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 共同体的品质和精神。这里和前一节形成正反对 比,用了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明确,说明这种 内在物的本质属性和由来,阐明应取的正确态度。
(5) 当前社会上又掀起了“汉服热”、“国 学热”。
总体结构
总————分————总
传统
传统文化 两重性

文化传统
2.看课文的“财富和包袱”这一部分内容, 依次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认为我们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2)作者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基于何种理由呢?
(3)作者用财富和包袱的比喻来形象地说明文化传 统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像这样生动的语言在文 中还有很多,请你从文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用比喻来 说理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