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计划刚要》与《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对比研究
学校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对策研究

(0 1 2 1 ) 中 , 2 1- 05年 》 同样将青 少年学 校体 育列入 为其
中的重 要 内容 , 出了 明确 的 目标 与工 作要 求 。学 校 提
收稿 日期 :0 1 o 一 4 21-9o
体育工 作 不仅是 教育 事业 的 有机组 成 部分 , 而且 是 全 民健身 事业 的重要 内容 , 是 全体公 民终身 体育 的教 还
的改 革 发 展 才能 更 好 地 为 全 民健 身 服 务 。
关键词 : 全民健身计划; 学校体育 ; 发展; 定位
中图分类号 : 87 G 0.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4 20 (0 1 5 0 9-4 17 - 192 1) -0 60 0
自 19 95年 6月 国务 院颁布 实施 《 民健 身计 划 全
作 者 简 介 : 志 平 (9 7 )男 , 族 , 师 , 王 17 一 , 汉 讲 主要 从 事 大 学 体 育 教 学 与训 练 , 民族 体 育 研究 。
育基础圆 。学 校体育工作 应面 向全体学生 , 目的在于 其
王志平
杜江伟等 : 学校体 育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 (0121 年 )的对策研究 2 1—05 》
一
发 展 机遇 , 学校 体育 的改 革 发展应 进 ~步 分 析 和认
体现 , 现为身 体素 质增 强 ;3全 民健 身 服务 体 系进 表 ()
一
清 新 起 点 上所 面 临 的新 形 势 , 确 发展 新 思路 , 准 明 找
工 作定 位 , 强化 工 作措 施 , 对做 好 新 起 点上 的全 民健
身工 作具 有重要 意义 。
步完善 , 表现为体育锻炼的条件改善和保障水平的
对全市中小学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步 工 作 规 划 和 推 动 学
查 阅 当地 政 府 及 相 关 管 理 部 门 的有 关 体
2 结 果 与分 析
育政策法规文件 、 领 导讲 话 、 学校文件 、 统 计 资
料等 , 共 收集 各 相 关 资 料 约 3 0万 字 。
1 . 2 . 2 调 查 访 问法
2 . 1 中 t 5 城 区与 区县郊 区各 级 领 导 对 《 纲要》
对全市中小学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季
1 9 9 5年 6月 2 0 E t , 国 务 院 颁 布 了《 全 民健
身计 划纲要》 ( 以下 简 称 纲 要 ) ,这 是 一 项 国家 领导 、 社会 支持 、 全 民参 与 的 体 育 健 身 计 划 , 是
一
校 体 育 健 身 活 动 的开 展 提供 理论 与实 践 依 据 。
1 . 2 . 4 比较 分 析 法 主 要 采 用 同类 比较 、 横 向比较 、 宏 观 比 较
和 微 观 比较 等 研 究 方 法 。
表1 两 地 学 生 对 全 民 健 身 活 动 的 认 知 态 度 问 卷 调 查 情 况 你 了解 《 全 民健 身 计 划 纲 要 》 实施《 全 民健 身计 划 纲 要 》 你 是 否 参 加 全 民健 身活 动 有 助 于 调 查 对象 的作 用 和 意义 吗 提 高 全 民素 质 可能 1 3 . 1
3 7 . 4
4 8 . 5
4 3 . 5
6
8 6 . 5
4 8 . 7
4 2 . 2
1 0
2 O . 4
中心 城  ̄( n = 5 1 0 )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明的生活 方式 , 提 高全 民族身体 素质 . 健 康水平 和生 活质量 , 促 进 人 的 全 面 发展 , 促 进社会和 谐和文 明进 步。 本 文 从 学 校 体 育教 学 现 状 出 发, 就《 全民健 身计 划( 2 0 1 1 -2 0 1 5 # - ) 》 对体 育教 学带来 的 启示进 行 分析 , 从 而 为更好 的进行 高职院 校体 育教 学提 供 帮助 。 关键 词 : 《 全民健 身计 划( 2 0 1 1 -2 0 1 5 年) 》 体育教 学 启示
学校体 育学
2 01 3年 ( 第 3卷 )第 2 3期
全民健身计划( 2 0 1 1 - 2 0 1 5年 ) 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杨 永
( 渭 南技师学 院 陕西渭南 7 1 4 0 0 0 )
摘 要: 2 0 1 1 年2 月国家推 行《 全民健 身计 划( 2 0 1 1 -2 0 1 5 # - ) 》 , 积极 开展 形式 多样的体 育运 动, 丰 富人 民群众精神 文化 生活 , 形成健康 文
Ya n g Yo n g
( We i n a n t e c h n i c i a n c o l l e g e 。 We i n a n S h a n x i , 7 1 4 0 0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2 0 1 1 F e b r u a r y n a t i o n a l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0 n o f t h e” N a t i o n a l F i t n e s s P r o g r a m ( 2 0 1 1 -2 0 1 5 ) ” ,a n d a c t i v e l y c a r r y o u t v a r i o u s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的通知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01•【字号】宣政〔2011〕67号•【施行日期】2011.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的通知宣政〔2011〕6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现将《宣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九月一日《宣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为进一步发展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广大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切实保障广大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
二、目标任务总体目标: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任务: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
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2%);在校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不断提高。
2.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合格级以上的人数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美国
2 管理上又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门负责,州 医疗工作者、教育者、社区共同参与上下联动的方式
中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与美国《健康公民2010》的比较
6 评估体系对比
中国为五个实施效果评价标准: 一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 (每周锻炼至少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 二 健身场地设施 三 城乡居民素质 四 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五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美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标准:成人参加有氧运动的比例 中等强度: 大于等于75分钟每周 大强度:大于等于150分钟每周,或者等价运动组合
不同点
结论
1 侧重点不同,中国强调的是“健身”而美国则更注重 “健康” 2 从颁布部门和运行结构看,中国以政府主导为主,地 方权力小,缺乏必要的社会组织机构,美国则以民间 组织为主,政府为辅,更加具有灵活性与实践性。 3 从计划内容结构来看,中国全民健身计划大而空泛, 重点在于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上,缺乏组织实施的具 体流程,各部门职责不明,缺乏系统性。 4 从运行结构到保障机制看,美国有专门的健康指标 和评价体系,而且对于残疾人、患病人群的健康有很 健全的建设和保障体系,中国计划的涉及人群尽管覆 盖广泛,但真正的实施体系却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而 且对于相关体育法规的颁布与实施还有很长路要走。
个人启示
政府应该鼓励民间健康组织的开办,给与他们部分实 权,为我国全民健身出谋划策。 政策法规的制定应该取之于民再用之于民。所以全民 健康计划的制定该有民间不同的声音,国民都有权利 去制定它。 中国关注“健身”说明我们的国民体质与发达国家还有 差距,从“健身”到“健康”是一个国家国力上升的过程。 政策的实施必须要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保障体系。而 且评价体系也十分重要,这是我们要向美国健康计划 学习的。 对于残疾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活动是我们当前要 努力解决的迫切问题。
中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与美国《健康公民2010》的比较研究

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 以上标准的人数 比例 明显增加 ,在校
12 《 康 公 民 2 1 5 生 的社 会 历 史 背景 和 发 展 过 程 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 、 参加体育锻炼 的 人数 显著增加 、身体素质 明显提高 、形成覆盖城乡 比较健全
的全 民健 身 公共 服务体 系 来实现 “ 从体 育大 国迈 向体 育强
摘 要:本文以美 国 健康公 民 2 1)和我 国 全 民健 身计划 (0 1 05 为 范本 ,从 出台背景 、 目 定位 以及 实施途径 00 ) 2121 ) - 标 三个方 面, 中关两国的国民健 身计 划和健康 计划进行 了考察和 比较 ,以期抛砖 引玉,为我 国进一 步发展全 民健 身事业,广 对 泛开展全 民健 身运动 ,加快体 育强国建设 进程 ,提供 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 关键词 : 全民健 身计划 ( 0 1 0 5 》 健康公 民 2 1 ) 2 1- 1 ); 2 0 0 ;比较研 究 )
《 划 》研 制 工 作 按 照 《 民健 身 条 例 5 求 ,在 前 期 工 作 计 全 5要
的基础上形成 《 计划 》第一稿 。经过多次讨论修改 ,《  ̄5 计: 5 J 于 21 0 0年 3月下发各省区市体育局征求意见 ,并提交全 国 群体工作会议讨论 。 根据各地意见进行 多次修 改后 形成 征求 意见稿发送国务院 2 6个部委 ,各省 区市体育局 、各行业体 协,体育 总局各 司局 、直属单位征求意见 。根据 反馈 意见再 次修改后,形成公开征求意见稿 。【最后通过 国务 院以通知 】 】 的形式印发给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 委及各直属机构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
全民健身计划里中国风元素健身操(舞)初探

全民健身计划里中国风元素健身操(舞)初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我国民众的健身理念以及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尤其自《全民健身条例》颁布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加入到健身行列中来,积极推动了我国全民健身健身操(舞)的推广。
本文就中国风健身操(舞)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对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帮助。
标签:中国风;元素;健身操(舞);全民健身计划一、中国风的概念界定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要素。
对中国风概念的界定,也是本文的逻辑起点。
“中国风” 本身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因此几乎不能考证它最早使用于何处。
在马珺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文化研究》中提到了几处较早用到“中国风”或与之相似的概念的地方。
总而言之,“中国风”是中国的流行风尚、风格。
中国元素则是它的表现形式,任何一种流行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
中国风是建立在中国文化以及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文化交融全球化的趋势,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风格的艺术形式。
尤其是在几次国际舞台上的惊艳亮相之后,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中国风,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化、艺术等领域。
二、中国风健身操(舞)的诞生背景在我国全民健身热情日益高涨的大环境下,中国风健身操(舞)也应运而生。
自我国在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之后,国务院又相继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15年)》,对2011—2015年全民健身发展提出了目标任务。
尤其是新的全民健身计划总体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视。
中国风健身操(舞)的诞生可以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也顺应了流行风尚的发展潮流,它集健身性和娱乐性为一体,使人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其不仅受到社会组织的欢迎,许多学校也将其列为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内容之一。
此外,由于中国风健身操(舞)自身的特性,其能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和提高民族凝聚力,传承民族文化,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存在问题的理论评说(一)——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内容的评说

健 身计 划纲 要 》 定 内容 方 面存 在 的不 足 。 制 关 键 词 : 全 民健 身计 划 纲 要 》 问题 评 说 《
在 国际 大 众 体 育 浪潮 的洗 礼 下 ,国 务 院 于 19; 颁 布 了 95 年 我 国首 个 群 众 体 育 纲 领— — 《 民 健 身 计 划 纲 要 》 以下 简 称 全 ( 《 要 》 。《 要 》 纲 ) 纲 对我 国全 民健 身 所 面 临 的 形 势 , 完 成 的 任 要 务 和 目标 , 施 的 对 象 和 重 点 , 策 和 措 施 , 及 实 施 的 步 骤 实 对 以 做 了表 述 。 《 要 》 在 纲 的指 导 下 , 国 的大 众 体 育 有 声 有 色 地 发 我
划 纲要 》 定 的 内容 方 面 存 在 一 定 的 问题 。本 文 阐述 了《 民 制 全
5 0 2 ;z 票 市 实 验 小 学 , 宁 北 票 12 0 ) 15 0 2[ L 辽 2 0 0 展 起 来 , 诸 多 方 面 都 取 得 了较 好 的成 绩 。 我 国 的 体 育场 地 在 如 设 施 得 到 了很 大 的 改 善 ; 育 人 口 、 会 体 育 指 导 员 、 育 团 体 社 体 体 数 量 都 有 了很 大 的提 高 ; 育 产 业 迅 速 发 展 , 为 我 国 国 民 体 成 经 济 新 的 增 长 点 : 育 彩 票 的 销 量 有 了很 大 的 提 高 ; 民体 质 体 国 在 一 定程 度 上 得 以增 强 ; 育 法 律 法 规 得 以加 强和 完 善 。 这 体 从 角 度来 讲 ,纲 要 》 制 定 和 实施 是 及 时 和 正确 的 , 客 观 地 《 的 但 讲 , 《 要 》 定 的 内容 上 来 看 也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从 纲 制 1 纲 要 》 人 的 体 育 权 利 重视 不 够 . 《 对 体 育 是 人类 社 会 的 产物 , 人 类 社 会 所 特有 的 文化 现 象 , 是 是 一 种 获 得 身 心健 康 , 受 经 济 、 乐 、 化 权 利 的 手 段 , 始 享 娱 文 它 终 以人 的生 存 、 展 需 要 为 价 值 取 向 , 这 种 意 义 上 讲 , 与 发 从 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对比研究姓名吴艳鹏院系体育学院专业社会体育班级08800301学号0880030107指导教师张伟答辩日期成绩《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对比研究摘要《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是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后的又一个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规划,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法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进行了对比研究。
分别从它们颁布的时代背景、基本情况、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保障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上做了具体的对比研究。
从而旨在使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更好的执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为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对比研究"National fitness program"and"national fitness program"of comparative studyAbstract"National fitness program"is"national fitness program"later,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nd a national fitnes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planning.This paper used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the network search and comparing research on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and"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of the comparative study. They issued separately from the background,basic situation,goal duty,the measures, safeguard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specific comparative study.So as to facilitate the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the"national fitness pla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nationwide fitness do contribution.【Key Words】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popular fitness fitness plan comparativestudy目录1前言 (1)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对象 (1)2.2研究方法 (1)2.2.1文献资料法 (1)2.2.2网络检索法 (1)2.2.3对比研究法 (1)3研究结果与分析 (1)3.1《纲要》与《计划》的时代背景 (1)3.1.1《纲要》颁布的背景 (1)3.1.2《计划》颁布的背景 (2)3.2《纲要》与《计划》的基本情况 (2)3.2.1《纲要》与《计划》颁布执行部门及时间跨度 (2)3.2.2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及开展活动对《纲要》和《计划》的保障与推动 (2)3.3《纲要》与《计划》目标任务的异同 (3)3.3.1《纲要》与《计划》总体目标任务的异同 (3)3.3.2《纲要》与《计划》具体目标的异同 (3)3.4《纲要》与《计划》工作措施的异同 (4)3.4.1《纲要》与《计划》工作措施的相同之处 (4)3.4.2《纲要》与《计划》工作措施的不同之处 (5)3.5《纲要》与《计划》保障措施的异同 (5)3.5.1《纲要》与《计划》保障措施的相同之处 (5)3.5.2《纲要》与《计划》保障措施的不同之处 (6)3.6对《计划》的一些展望 (6)4结语 (6)参考文献 (8)致谢 (9)《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对比研究学生姓名:吴艳鹏指导老师:张伟1前言提高我国的身体健康素质是我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要决策,也是我国走向世界体育强国的一项伟大工程之一。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是关乎我国健康,关乎我国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这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有学者在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研究中指出“现代社会中把健康作为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和发展力量,尽可能高的提高健康水平,是我国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准,也是世界进步的标志”。
现在,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本文通过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与《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对比研究来了解国家的政策取向,以更好的贯彻《计划》,为探索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相关内容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山西师范大学校园网以及查阅体育书籍、期刊杂志,收集并研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
2.2.2网络检索法以百度、谷歌等著名搜索引擎为检索工具,采用网络直接搜索,获取我国全面健身的文献、报道等相关信息。
2.2.3对比研究法把《全面健身计划纲要》与《全面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的目标、措施等进行了比较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纲要》与《计划》的时代背景3.1.1《纲要》颁布的背景我国在解放前期被殖民者称为“东亚病夫”。
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不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要求各类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实现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方针。
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
面临我国全民健身工作开展的现状,国家召开了全国体委主任会议,随之提出了制定《纲要》的构想。
在《纲要》被李鹏总理批准后,随即被印发并在全国推广全民健身计划。
1995年6月,经批准,《纲要》在全国颁布实施。
3.1.2《计划》颁布的背景在《纲要》实施结束的基础上,1995年8月,我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得益于《纲要》16年的计划,一些地方,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了健康而去消费,这也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部分健身项目,如蹦极、攀岩、保龄球、跆拳道、高尔夫球等运动。
同时增强了国民体质,增加了体育锻炼场所,很大程度上对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得到了满足。
也就是《纲要》实施的这些巨大变化,为《计划》的出台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纲要》的实施已经告一段落。
但为了全民健身更进一步的发展,为了群众体育活动的更好发展,也为了增强人民的体质问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计划》。
《计划》明确了今后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为推动全民健身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3.2《纲要》与《计划》的基本情况3.2.1《纲要》与《计划》颁布执行部门及时间跨度《纲要》同《计划》一样,在国务院的带头下,国家体委同其他部门和各地群众性组织、社会团体共同推广。
负责组织实施的是体育总局。
地方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从这两者颁布及执行部门就可以看出国家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视程度,这也加快了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前进的进程。
《纲要》是国务院在1995年6月20日发布开始实施,到2010年底实施周期结束。
时隔16年。
它采取了整体来规划,逐步去实施的方式。
到2010年实施分为两期工程。
1995年-2000年为一期,又分三个阶段:1995年-1996年为一阶段,宣传发动和改革试点。
1997年-1998年为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重点实施、逐步去推进。
1999年-2000年为三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各项工作。
2001年-2010年为二期工程,十年中,要使全民健身工作有巨大的改变,上一个新的台阶,努力把它建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与《纲要》不同的是,《计划》只有5年的规划进程,从2011年2月24日发布到2015年结束。
这5年的总体规划是在《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健身意识要在城乡居民中得到增强,也要增加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国民的身体素质要求明显提高”。
据了解,今后计划的实施有可能会依据国家发展的每个五年计划而递进,也就是说国家会根据国家的整体规划每五年制定一次关于全民健身的计划来实施。
3.2.2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及开展活动对《纲要》和《计划》的保障与推动第一、相关政策方面为了更好的落实全民健身事业,国家在政策方面做了相关的要求和法律上的保障。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在199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它在填补了我国体育立法空白的同时,对全民健身也做了明确的要求。
第二条“把坚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作为体育工作的基础。
”第十一条“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由国务院制定”。
这是《全民健身条例》执行的第八条规定。
该条例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法律保障,为更好地发展全民健身做了充足的保证。
在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次全代会”上对全民健身做了详细的要求,把全民健身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无不显示出全民健身的重要性。
由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其他部门共同制定的《“十一五”农民健身工程规划》,对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上做了明确要求,这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农民的健身权利。
第二、相关活动方面开展了许多相关的活动也是为了保障全民健身的执行力。
如:“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
在奥运会前期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以此作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前中国群众体育工作的主题。
要求广泛开展有创意,方便大家参与的活动。
使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得到加深。
“阳关体育在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启动,不仅对全民健身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健身意识,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
规定“全民健身日”为每年的八月八日。
这既是为了纪念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又是对全民健身的一种督促。
虽然以上只是《纲要》与《计划》两者期间颁布和开展的一些相关政策与活动,但这些小节点无不反应出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显示出我国对于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视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