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对比

合集下载

1840年中国和英国的国情比较

1840年中国和英国的国情比较

1840年中英两国比较作者郑鑫1840年的英国已经开始了近代化,开始从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

而1840年的中国为道光时期,仍然固步自封,沉醉于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

下面从三个方面比较1840年中国(清王朝)和英国的国情。

英国:1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2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3东印度公司对外殖民扩张掠夺,使英国拥有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加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国:1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仍处于落后的自给自足封建自然经济体系之下,生产力低下2雍正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3四周强敌环伺,清政府为图自保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

一、生产力英国18世纪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

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

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在十七世纪以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棉纺织业发展得尤其迅速。

十八世纪初,运到英国加工的棉花只有一百万磅,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资本家为了追求越来越多的利润,除了增加工人以扩大生产规模外,迫切希望改革生产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摸索于1769年瓦特制成第一台蒸汽机,经过多次改进后蒸汽机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机械运动,而且还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很快蒸汽机在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很快在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也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机器的广泛使用,根本改变了工业的技术面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中国近代史真是一段让人蛋疼的历史,想想觉得,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古国,能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方面全面落后于英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不过俗话说,父债子偿,祖宗干的怂事儿就是我干的怂事儿,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下面就详细说说那段历史。

所有事情的根源都要从文化说起。

中华民族是个相当写意的民族。

明清时代儒释道三家融合的差不多了,那时代的传统文化里,讲究阴阳相生,天道自然什么的。

这种意识层面的东西能解释所有事物,但某个方面来说,它却什么都解释不了。

这就导致了绝大多数文人成为了科学上的白痴。

没办法,那个时候理科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大家都鄙视这个。

那个时候知识分子的六艺是:“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

数排在最后一个不说,那个时候的“数”是什么呢?我都不好意思提,是九九乘法表啊有木有?!并且,那个时候的“数”是为命理或者说宗教服务的。

数之大成者都要么是推算阴阳风水的要么是观星的,总之都神神叨叨的。

如此这般,理科生更落了下乘,就算通过了理科科举,也多数只能做个小衙门的会计什么的。

当然,中国也除了像张衡啊一类的科学家。

为什么人家能混到中央,和最高领导人直接对话?答:人家文章写得好。

这种文人至上的选拔观念不但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也阻碍了军事的进步(后面详谈)。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系统中强化道德,忽视科学技术。

这种文化观念极大地限制了科技的发展。

关于强化道德观念。

听起来像是件好事儿,大家都尊老爱幼、谦和礼让,和谐社会了啊有木有?然而,事实的真相和重点却不是看起来这样。

这还要从那时的道德系统说起。

叫它道德系统倒不如叫它伦理系统。

虽然现在我们一提儒家经典多是强调“松柏后凋”“学而三省”什么的,但是客观地来讲,儒家文化能一直被统治阶级奉为经典最终统治文化界绝不是因为它给了知识分子各种良好品质,而是因为它规定了严格的等级保准,即所谓“三纲五常”。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概况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概况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概况17世纪中叶,中国和英国几乎同时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大动荡。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立宪制度,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取得了政权,而四年以后,中国的明王朝在李自成发动的农民起义冲击下也轰然倒塌,崇祯皇帝上吊自杀。

此后慓悍的满族骑兵杀入关内,建立了大清王朝。

从此,东、西方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

革命后的英国走上资本主义快车道,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清王朝建立后仍维护传统的封建根基,经济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因此,自17世纪以后,中国先进、西方落后的历史渐渐改观了。

200年以后,当西方的殖民船队再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时候,他们见到的已经不是昔日的中国了。

这个曾使西方人羡慕、敬畏的千年帝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19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英国。

经济上,19世纪初的英国已经先后用武力战胜了老牌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殖民强国,夺取了海外殖民的霸权。

同时经济高度发展,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工业生产已经广泛使用蒸汽机作动力,机器生产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

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一半,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号称“世界工场”。

此时的英国厂房林立,机器轰鸣,火车、汽船已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而当时的中国仍旧是封闭式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尽管在明朝中后期的丝织、制茶和采矿等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一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星星点点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淹没在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

民间的运输大部分靠人拉肩扛,最先进的也只是畜力车。

曾经给中国带来荣耀和繁荣的封建经济已开始走下坡路,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上,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掌了权的资产阶级处处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甚至公开鼓励对外武力扩张,处处显示出新生政权的活力。

而在中国连续运转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已腐蚀严重,运转不灵了。

23869两次鸦片战争

23869两次鸦片战争

思考作业:在1844年英国获取了哪些侵 华新特权?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
习题
1、不平等条约及对应条款连线 条约名称 南京条约 条款内容 领事裁判权 商定关税 兵船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南京条约附件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2、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1)1844年英国人已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和 建立教堂的权利。
(2)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原有的一些资本主义萌 芽破产衰落。
(六)根本:
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希望 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2)直接原因: 英法美提出的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3)借口: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4)目的: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二鸦影响:两半加深
(七)本期外国侵略特点:
1、侵略国家:
英法美俄为主,英国是先锋和主力 2、侵略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侵略特权(俄国还有扩大领 土目的) 3、经济手段: 商品输出为主,还有掠夺原料、走私鸦片、贩卖 华工、早期资本输出等
习题
3、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因素是 A世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增长缓慢 C清政府拒绝了英法美的修约要求 D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的发生 4、判断正误,认为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1)英法联军在广州成立的联军委员会是近代中 国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 (2)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商船可以航行到中国的 汉口。 (3)中国政府在天津条约中准许华工出国,是为 了增加就业岗位,减轻国内人口压力的进步举措。 (5)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台湾被迫对西方列 强开放。
英国
中国
印度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印三角贸易
4、目的:
①直接:维护鸦片贸易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机能8班 赵也非 1352003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机能8班 赵也非 1352003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机能8班赵也非1352003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中英两个大国风起云涌。

而当我们回顾1949年以前,中国在封闭、在战乱,而英国早已发展为强大的国家。

那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呢?从这个根源说起,应该已经注定中国之后的落后。

首先,在政治方面,应该可以得出中国落后的基本结论。

英国在1640-1653年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688年进行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彻底掌握政权。

从此,由于资本主义的性质,英国开始殖民与征服,并以此作为其政治基础。

例如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殖民政策的倡导者与实施者,他发动大大小小的侵略战争,是英国的资本主义政府得到了经济支持并且缓解了危机。

英国首先确立的资产阶级政权,为以后的道路铺下基础,使一个强国的雏形形成。

再看当时的中国,在清政府的统治下达到封建专制的顶峰,政治腐朽,闭关锁国。

当时清政府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并限制商人活动,进口货征高额税,出口货物种类限制。

种种制裁极大的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刚萌芽的资本主义被扼杀在摇篮里。

再加上清政府重本抑末,无视经济规律,造成官员贪污、腐朽的状况。

通过两者对比,英国已经有了强大的前提而中国仍在天朝的美名中自我禁锢。

一个好的开端虽然不能说明一定会是成功,但连一个开端都没有的必定不会成功,这也就注定中国必将落后。

其次,经济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有决定因素,英国意识到这点,而中国没有。

英国在确立资本主义政权后不久,就加入了黑奴贸易,并成为其中心。

黑奴贸易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带动了经济发展,进而为工业革命做了准备。

在物流方面,英国设立高额关税,抵制外来货物,从而保护了本国的生产力。

虽然这一做法和中国有些相似,但毕竟英国的国内生产力发达,而中国经济却是在走下坡路,这样一来,英国经济当然会进行自我刺激,发展的更快,中国却越来越落后。

而且,英国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在进行殖民掠夺,开拓市场,获取原料和劳动力。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103416 王建楠回望历史,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可说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早在17世纪中叶,中国和英国几乎同时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大动荡。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取得了政权;而四年后,中国的明王朝在李自成发动的农民起义冲击下轰然倒塌,满族骑兵杀入关内,建立了大清王朝,从此,东西方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

革命后的英国走上资本主义快车道,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清王朝建立后仍维护传统的封建根基,经济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因此,自17世纪以后,中国先进、西方落后的历史渐渐改观了。

到了19世纪,中国更是在诸多方面落后于英国,这也成为鸦片战争中中国落后的原因,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从政治角度看,17世纪,英国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掌权的资产阶级处处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甚至公开鼓励对外武力扩张,处处显示出了新生政权的活力。

而此时处在清朝统治之下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了顶峰,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没落。

到了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更加衰败,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

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

1813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

由此可见,清朝的封建统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而此时的英国资产阶级专政则刚刚兴起,正处于对外扩张和自身充满活力的时期,相比之下,中国已是远远落后。

而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原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有战略战术方面的原因,抛开这表层次原因,长期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以及自上而下的腐朽之风无疑是这场战败的根本原因。

首先,从地理与文化环境看政治制度的演变。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发展的是一种海洋文明,由于岛屿面积有限使英国人不断探索外面的世界,有一种对自由的向往;而中国作为大陆国家则是一种大河文明,广阔肥沃的中原大地为中央集权提供了条件,所以同样是封建制度,在英国国王与贵族一直有不成文规定来使权利分割,而相应来看与君主相对的相权从诞生之后就遭到不断地削减,最终沦为君权的附庸。

皇帝权利高于一切,历任皇帝还都在加强皇权,没有相应的权力与之抗衡,也就导致了决策的偶然性,一个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必然会出问题,也正是这种权力的诱惑使得历次的起义只会是朝代的更替而没有触及社会制度的改变,中国就在新朝代,盛世,衰败,灭亡之间一次次循环而没有真正得到发展。

相反在英国由于贵族拥有能与国王抗衡的全权力使得国家有了相对稳定而又开放的发展环境,历代违背这一不成文规定的国王像约翰王,查理一世都被推翻,无疑也为后人形成了警示作用,直到最后最终演变为了君主立宪制。

一个国家属于人民,一个属于一个人,正因为如此,在英国决策不可能因一个人而制定,关键决策的合理性让这个国家有了发展的可能。

在中国,皇帝随便一句话就成了法规,闭关锁国,自诩天朝上国,内部却腐朽不堪,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待到晚清政府发起一种自下而上的腐败之风,官僚奢靡浮华只顾享乐怎能赢得战争?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方面。

在英国历来重视海上的贸易,甚至为了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伊利莎白一世去承认海盗的合法性,鼓动他们与外敌战斗,在之后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当然,我们不能肯定殖民扩张这一行为,但贸易经商无疑在英国是及受推崇的。

相反,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农抑商,商人是社会的最底层,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低下,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之时,中国刚完成朝代更替,大清王朝沉溺于大国的美梦之中,对于外来先进技术极其排斥。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历史对比看中国落后的原因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广阔的国土。

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汉字,对世界文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四大发明,无一不证明了中国人的才智,然而鸦片战争却证明了中国的虚弱,现实也证明了中国的落后。

英国仅仅是一个小小岛国,却一度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我们中国落后呢?我认为这个问题要从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三方面考虑:首先从政治的角度看,英国由封建制度很早转变为了较为先进的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1215年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

1265年出现议会的开端。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取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这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成为英国历史的分水岭。

168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在议会中的权利,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到17—18世纪又逐渐形成责任制内阁,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限制了君主的权利使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并发展。

而此时的中国还在延续千年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下,暴政腐败现象严重,阻碍历史发展,钳制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尽管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起义最终也始终是推翻一个集权统治建立另一个集权统治,到清末表现尤为明显的事这样的制度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从经济角度看,英国的自由贸易与中国落后封闭的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又截然不同。

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

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