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

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

全身材格检讨一.全身材格检讨的根本请求:1.内容务求周全体系.2.次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3.内容.次序要闇练.规范.顺畅.个体次序可作恰当调剂,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讨背部时从受检者面前予以填补检讨.腹部检讨可采纳视.听.叩.触的次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次序记载.4.体魄检讨应留意原则的灵巧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须要简略体检后即着手挽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固后填补.5.全身材格检讨的次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次序进行,检讨手段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次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讨部位次序如下:①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形和性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含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体系(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形和性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含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体系(最后站立位).包管分段而分散的体魄检讨顺遂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6.控制检讨的进度和时光.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二.全身材格检讨的根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1.一般检讨及性命体征(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2)预备和盘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目力表.别针.棉签. 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3)毛遂自荐(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攀谈以融洽医患关系);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大夫.我姓张.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周全的懂得, 须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魄检讨.请您合营一下,好吗?讯问病人姓名.年纪.家庭住址.疾病情形等情形,不雅察病人的意识情形,同时与病人沟通.交换.(4)不雅察发育.养分.面庞.神色和意识等一般状况;报告请示:患者发育正常.养分优越.神色天然.无病态面庞.神志苏醒.主动体位. 平常情形:发育不良.超凡.养分;中等.不良.肥胖.恶液质.(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报告请示; 体温摄氏36度6.手段; 手不克不及触及水银部位,将温度标识表记标帜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端计时.检讨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材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 等10分钟到时(检讨颈部时)掏出体温计,报告请示读数.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报告请示:脉搏每分钟76次,脉搏有力.节律整洁,血管弹性正常.(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讨其对称性;(左手测右挠动脉,右手测左挠动脉)手段;由上至下,由内向外,阁下比较.部位同上.肩胛骨内侧,手指与脊柱平行,与肋骨垂直.肩胛骨折下方,手指与肋间隙平行,与脊柱垂直.(9)叩诊双侧肺下界(一侧腋中线.肩胛线肺下界放在与肺下界移动度一路检讨);(10)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报告请示;左侧腋中线肺下界第8肋间,左肩胛线肺下界第10肋间,肺下界移动度约6cm. 右侧腋中线肺下界第7肋间,右肩胛线肺下界第9肋间,肺下界移动度约6cm.留意:叩诊前上肢天然下垂,以便肯定准确的肩胛下角地位.然后再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 叩诊一个部位停止时,须要让病人天然呼吸,不要让病人屏气时光太长. 手段;先叩左侧腋中线.左肩胛下线,再叩右侧腋中线.右肩胛下线.肩胛下线先叩出肺下界标识表记标帜,再测深吸气后肺界---标识表记标帜,测深呼气后肺界---标识表记标帜.测量.(11)听诊双侧后胸部(有无平常呼吸音.啰音,双侧比较); (12)听诊有无肋膜摩擦音;报告请示;两侧呼吸音对称,听诊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肋膜摩擦音.手段;由上至下,由内向外,阁下比较.留意胸侧壁.(13)检讨双侧语音共振(双侧比较);受检者发”1.2.3”.报告请示;双侧语音共振对称.手段;听诊器由上至下,由内向外,阁下比较.留意胸侧壁.(14)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报告请示;脊柱无畸形.无压痛.手段;逐个按压棘突.使皮肤留下红印记.讯问病人有无痛苦悲伤.(15)直接与间接叩诊法检讨脊柱有无叩击痛;报告请示;脊柱无叩击痛.手段;叩诊锤逐个叩诊棘突.然后左手放在受检者头顶,右手锤击左手手背. 讯问病人有无痛苦悲伤.(16)检讨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17)检讨双侧肾区有无叩击痛.报告请示;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无压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手段;双手按压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讯问病人有无痛苦悲伤.左手放在肋脊点和肋腰点之间,右手叩击左手手背.讯问病人有无痛苦悲伤.5.腹部(1)准确吐露腹部;(2)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3)不雅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报告请示;腹部平展.两侧对称.未见胃肠蠕动波.腹式呼吸消失. 未见蜘蛛痣.皮疹.黄染及斑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未见隆起及排泄物.手段;大夫视线与受检者腹部平行,并且从不合的角度不雅察. (4)听诊肠鸣音;至少听1分钟(5)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报告请示;肠鸣音正常,每分钟4次.未闻及血管杂音.手段;听诊器放在脐四周听肠鸣音1分钟计数,然后听诊肾动脉.腹主动脉区.;(6)叩诊全腹;(7)叩诊肝上界;(8)叩诊肝下界;报告请示;腹部叩诊轻度鼓音,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下界在肋缘处.肝浊音界规模大约7cm; 手段;先全腹叩诊,左下腹开端叩诊,九区法逆时针扭转叩诊.肝界先叩上界: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向下至清音变浊音处,用记号笔标识表记标帜,肝下界;由锁骨中线脐右开端向上,鼓音变浊音处,记号笔标识表记标帜,再用直尺测量.(9)检讨肝脾区有无叩击痛;报告请示;肝区.脾区无叩击痛.手段;左手掌置于肝区.脾区肋骨上,右手叩击手背,讯问受检者是否痛苦悲伤.锤击一次.(10)检讨移动性浊音(经脐程度线先左后右);报告请示;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手段;脐开端向左侧叩诊,直到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右侧卧位,医外行指不克不及动,然后再向脐部叩诊.浊音不变,然背工指移动进程中,浊音变鼓音为正常,手指叩到脐部,令受检者平卧,再向右叩至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左侧卧位,余同上.(11)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端.逆时针);(12)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端.逆时针);报告请示;腹软.腹部无压痛.未触及包块.手段;手平放在腹壁,四指稍用力,自左下腹开端.逆时针触摸腹壁. 手段;令受检者张口呼吸,手平放在腹壁,四指用力下压,自左下腹开端.逆时针触摸腹壁.(13)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段触诊肝脏;(14)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段触诊肝脏;报告请示;肝脏未触及.(或触及不满足)手段:先让受检者演习吸气鼓肚子.左手;左手掌面平托于受检者右后胸壁11~12肋部,拇指伸向右下胸壁,按压胸壁,限制胸壁扩大幅度.右手;手掌平放在右下腹,腕关节伸直,2~5指并拢,示.中.无名指指腹挠侧,在腹直肌外缘,瞄准右季肋部.嘱受检者张口吸气(吸气).腹部同时兴起来(鼓肚子).手段;呼气时用力深压.手指向上移动.吸气时手指不克不及向季肋部位移动,随吸气腹壁举高时,手指轻度举高,右手主如果根本停在原地迎碰随吸气下移的肝脏.前正中线肝脏触诊;左手掌及四指压在剑突上,拇指压在右肋缘处,手段同上.(15)检讨肝-颈静脉回流征;报告请示;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手段;吐露受检者颈部.大夫右手2~5指并拢,榨取受检者右上腹肋缘下1分钟. 不雅察颈部静脉.榨取后颈部静脉怒张.增粗.或升高>1cm,心率增快,为阳性.(16)检讨Murphy征;报告请示;胆囊无压痛,Murphy征阴性.手段;左手四指平放在肋缘上方胸壁处,拇指程度放在右肋缘与腹直肌交点处, 在用力按压同时讯问病人是否痛苦悲伤.再令受检者深吸气,吸气进程讯问病人是否有按压处痛苦悲伤. (17)双手段触诊脾脏;(18)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报告请示;脾脏未触及.(或触及不满足)手段;左手并拢,手掌放在受检者左胸壁下部(9~10)肋处,稍用力施压限制呼吸,右手自脐部开端,与左肋弓垂直偏向触摸.吸气用力顶住触摸,呼气手指随呼吸上抬,并且向肋弓部移动.再令受检者右侧卧位,手段同上.留意:右侧卧位时留意体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愚昧,受检者左上肢放在胸前.(19)双手段触诊肾脏;报告请示;双侧肾脏未触及.(或触及不满足)手段;左手掌自左肋腰区向前托住受检者后腹壁,右手掌四指平放在左下腹,食指.中指端瞄准左季肋部,随呼吸运着手指逐次向腹深部触摸,并且手指逐渐移向季肋部.吸气用力顶住触摸,呼气手指随呼吸上抬,并且向季肋部移动.(20)检讨腹部痛觉(或触觉,双侧比较)受检者闭眼报告请示;腹壁痛觉正常,两侧一致.手段;令受检者闭眼,用曲别针测试,由左到右.由上向下.阁下比较.受检者手示阁下侧. 留意讯问受检者是否痛苦悲伤.两侧是否一致.(21)检讨腹壁反射(上中下双侧比较).报告请示;腹壁反射正常.手段;用棉签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由外向内的次序.不雅察腹肌压缩.6.上肢(1)准确吐露上肢;(2)不雅察上肢皮肤.关节等;(双侧比较)报告请示;双上肢对称,皮肤未见黄染.皮损.淤斑.皮下节结.双上肢未见肿胀.畸形.(3)不雅察双手及指甲(双侧比较);报告请示;甲床未见惨白.紫绀.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未间肿胀畸形.(4)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报告请示;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无肿胀.无压痛.手段;右手拇指.示指逐个按压指间关节掌面.不和.正面.掌指关节用右手;掌心向下, 拇指按压手背掌指关节.示指中指按压受检者掌面关节.(5)检讨指关节活动;报告请示;指关节活动自如.手段;令受检者举起双手,睁开手指.曲折指关节.再曲折掌指关节.再握拳. 然后再张开手指,令受检者拇指对掌,其余四指伸平.(6)检讨双手握力;报告请示;双手握力正常.手段;令受检者紧握大夫两个食指,大夫用力向外抽.(7)触诊腕关节;报告请示;双侧腕关节无肿胀及压痛.手段;按压腕关节掌面.不和.两侧.(8)检讨腕关节活动;报告请示;双侧腕关节活动自如.手段;令受检者伸直前臂.手掌,掌心向下,留意伸直.令受检者腕屈背(背伸).垂腕(掌屈).(9)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先查左侧,然后查左侧滑车上淋凑趣)(10)触诊滑车上淋凑趣;报告请示;双侧肘关节无压痛,肘关节构造正常.滑车上淋凑趣未触及肿大.手段;左侧;大夫用左手提起受检者左手段,提向头端.使肘部举高. 右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 将受检者手段再进步使上肢伸直,后呈一条直线. 右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凑趣.(尺神经沟之上)右手;大夫右手提起受检者右手手段,提起前臂.左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 使检者伸直上肢,后呈一条直线.左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凑趣.(11)检讨肘关节活动;报告请示;双侧肘关节活动自如.手段;令受检者屈肘.伸肘.(12)检讨屈肘.伸肘的肌力; 报告请示;屈肘.伸肘肌力正常. 手段;令受检者屈肘,大夫用力向外拉,然后,受检者屈肘向外推,大夫向内推.(13)吐露肩部;(14)视诊肩部外形;报告请示;双侧肩关节对称.饱满.(15)触诊肩关节及其四周;报告请示;双侧肩关节及其四周无压痛.(16)检讨肩关节活动;报告请示;双侧肩关节活动不受限.手段;令受检者左手绕过火顶,触摸右耳.右侧反之亦然.(17)检讨上肢痛觉(或触觉,双侧比较);报告请示;双上肢痛觉正常.两侧一致.手段;令受检者闭上眼睛,用曲别针次阁下上臂.右左前臂.阁下手背.留意阁下对比.(18)检讨肱二头肌反射(双侧比较);(19)检讨肱三头肌反射(双侧比较);(20)检讨桡骨骨膜反射(双侧比较);留意次序;左二头肌.右二头肌.右三头肌.左三头肌.左桡骨骨膜.右桡骨骨膜.报告请示;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双侧桡骨骨膜反射正常.手段;将受检者双手放在脐部,左手拇指按主受检者左侧肱二头肌腱,叩击大夫左手拇指盖. 左手拇指按主受检者右侧肱二头肌腱,叩击大夫左手拇指盖. 手段;左手抬起肘关节,直接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腱.手段;受检者手臂天然放在腹部,叩击左侧挠骨与肘关节之间的骨膜.(21)检讨Hoffmann征.报告请示;Hoffmann征阴性.手段;左手抬起受检者左手段部,右手食指.中指夹住受检者中指,向上提,使手背背屈, 用拇指弹刮受检者中指指甲盖.7.下肢(1)准确吐露下肢;(吐露至耻骨结合以上)(2)不雅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报告请示;双下肢对称.未见畸形.皮肤未见黄染.色素惊慌.皮疹.静脉曲张.窦道疤痕.(3)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用双手同时检讨双侧) (4)触诊腹股沟淋凑趣横组.纵组;(用双手同时检讨双侧) (5)触诊股动脉搏动(用双手同时检讨双侧),须要时听诊;报告请示;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块.未触及肿大淋凑趣.双侧股动脉可触及,双侧对称.手段;横组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腹股沟平行.手在腹股沟下与腹股沟平行触摸. 纵组与大隐静脉走向一致,双手在腹股沟区股动脉搏动处向下触摸.(6)检讨髋关节愚昧.内旋.外旋活动;报告请示;双侧髋关节不受限.手段;左手托起受检者膝腘窝,右手握住受检者踝关节,屈膝屈髋各90度. 向外扭转右足(足向外.膝关节转向中线).向内扭转右足(足向中线.膝关节转向外)(8)触诊膝关节和浮髌实验;报告请示;双侧膝关节未触及不规矩崛起.双侧膝关节无压痛.浮髌实验阴性.手段;双手手指触摸在膝关节前.后.两侧.腘窝,关节四周软组织.并略施加压力. 左手虎口压在髌骨之上的股四肌腱上,右手拇指.中指固定,食指按压膑骨.(7)检讨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伸膝);(9)检讨膝关节愚昧活动;报告请示;双下肢近端肌力正常.膝关节愚昧活动不受限.手段;双下肢伸直,双手压住两大腿中部,令受检者屈髋,反抗受检者抬膝动作. 受检者屈膝,双手压住胫骨下端,令受检者伸直腿,反抗受检者伸膝动作.(10)检讨有无凹陷性水肿;报告请示;双下肢未见凹陷性水肿.手段;双手拇指同时按压踝关节之上的胫骨前5秒钟.(12)触诊双足背动脉(用双手同时检讨双侧);报告请示;双侧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一致有力.手段;双手同时触摸.指腹与第1.2跖骨平行触摸.(11)触诊踝关节及跟腱;报告请示;两侧踝关节无肿胀.无压痛,跟腱张力正常.(13)检讨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报告请示;双侧踝关节活动自如.手段;令受检者双足踝关节背屈(勾脚背).跖屈.(13)检讨脚趾地位觉.报告请示:双下肢地位觉正常.手段:手指捏在足趾两侧,高低活动不超出5度.(14)检讨双足背屈.跖屈肌力;报告请示;双足背屈.跖屈肌力正常.手段;左手握踝关节,右手握足底前掌处.令其背屈时赐与外拉抵抗,.跖屈时上推抵抗.(15)检讨下肢痛觉(或触觉,双侧比较);报告请示;双下肢感到正常.两侧一致.手段;用曲别针刺大腿面.胫骨前.足背六个点,弓行移位.(16)检讨膝键反射;(17)检讨跟键反射;报告请示;双侧膝键反射.跟键反射正常.手段;左手托起膝关节,下肢放松,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手段;令受检者屈膝屈髋.大腿外展,踝关节平放在床上.左手握住足掌部,叩击跟腱.(18)检讨髌阵挛;(19)检讨踝阵挛报告请示;双侧髌阵挛阴性.踝阵挛阴性.手段;左手虎口部紧压髌骨上方,用力向远方快速推压数次,并保持左手推力. 右手轻扶在胫骨上,手段;受检者屈膝屈髋,左手握住受检者小腿肚,右手握住足前掌部,用力使踝关节背屈.(20)检讨Babinski征;报告请示;巴彬斯基征阴性.手段;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划,然后拐向拇指底部.(21)检讨Oppenheim征;报告请示;奥喷汉姆征阴性.手段;左手拇指和示指胫骨前缘用力向下划.(22)检讨Kernig征;报告请示;克尼格征阴性.手段;左手托左腘窝下.右手托左踝后,使髋膝关节愚昧各90度.举高小腿,使小腿伸直.(23)检讨Brudzinski征;报告请示;布鲁津斯基征阴性.手段;受检者去枕平卧,大夫左手托颈,大夫右手按压胸骨,左手用力昂首使头前屈. 不雅察下肢是否屈膝屈髋.(24)检讨lasegue征.报告请示;拉塞格氏征阴性.手段;受检者下肢伸直平卧,大夫左手放在膝关节之上,右手放在踝关节之下, 将伸直的下肢逐渐举高至>70度.不雅察受检者有无下肢痛苦悲伤.8.共济活动.步态与腰椎活动(1)请受检者站立;(2)不雅察步态;报告请示:步态稳健.手段;令受检者步行几步.(2)指鼻实验(睁眼.闭眼);报告请示:指鼻实验稳准.手段;伸直手臂,先左后右,速度逐渐加速.先测双侧睁眼,再测双侧闭眼.(3)检讨双手快复轮番活动;报告请示:双手快复轮番活动快捷流利.手段;上臂伸直,前臂竖立,快速扭转前臂.(4)Romberg实验(闭目难立征)(睁眼.闭眼);报告请示:罗姆伯格征阴性.手段;令受检者双脚并拢,上肢程度伸直.先睁眼,再闭眼.留意:检讨者站在受检者后侧,双手有一个呵护动作,防止受检者摔倒.(5)检讨屈腰活动; (双上肢伸直上举过火顶,然后哈腰)(6)检讨伸腰活动; (双手伸直上举过火顶,头.上肢.躯干后仰)(7)检讨腰椎侧弯活动;(留意下垂上肢必须与身材平行侧哈腰)(8)检讨腰椎扭转活动.(大夫站在受检者后部,双手固定受检者双侧髂棘,嘱受检者阁下扭转腰部)报告请示:腰椎活动自如.三.全身材格检讨成果的论述及记载根本请求:1. 尽量不要应用结论性说话如无肿大.正常.无平常等,也不要记载检讨手段或进程如瞳孔见光立刻缩小.叩击肌腱肌肉立刻压缩等,只描写检讨成果.2. 检讨成果视诊内容可以用“无”.“未见”,阳性体征要描写体征类型或名称(如丘疹.瘢痕等).部位.大小.数目.形态.色彩等;触诊成果描写为:未触及,阳性体征记载部位.大小.形态.压痛.概况及边沿.搏动.局部皮肤温度变更等;叩诊有无叩击痛.某种叩诊音(如双肺叩清音).脏器界线的具体地位等;听诊记载为未闻及……音,或某部位可闻及……音,描写其频率.节律.强度.性质等等.3. 关节活动功效描写为有无受限;各心理反射记载为正常.加强.削弱或消掉,双侧比较;阵挛.病理反射.Kernig 征.Brudzinski征及某些分解征可论述或记载为阴性或阳性等;肌张力描写为正常.加强或削弱;感到功效检讨成果正常.减退.消掉.过度等.<PIXTEL_MMI_EBOOK_2005>3</PIXTEL_MMI_EBOOK_2005>。

全身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

• 腹部:正确暴露腹部,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
侧,平静呼吸,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触诊 palpation
叩诊 percussion
听诊 auscultation
• 胸背部听诊顺序:自上而下,由外向内,
双侧对比
头颈部颈部
胸部
胸部
心脏瓣膜听诊区
腹部
腹部
上下肢肌力测定
上肢:令受检者紧握护士两个食指,护士用力向
外抽
下肢: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伸膝)
远端肌力:受检者屈膝,双手压住胫骨下端,令受 检者伸直腿,对抗受检者伸膝动作。
触诊足背动脉
指腹与第1、2跖骨平行触摸
检查患者下肢有无水肿
双手拇指同时按压踝关节之上的胫骨前5秒钟
全身体格检查操作小结
护理部
观察患者发育、营养、 面容、表情、体位和意
识等一般状态。
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以卧位患者为例: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
肺)→( 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
骶部)→( 卧位)腹部→上肢、下肢→神经系统。
视触叩听
视诊 inspection
• 颈部: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 胸部:暴露胸部,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 • 背部:请受检者坐起充分暴露背部,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1、全身体格检查应全面、系统,重
点突出。 2、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 行。强调一种合理、规范的逻辑顺序。 3、环境应温暖,安静。被检查部位
充分暴露,未被检查部位适当遮盖。
4、检查过程中要与患者适当的交流。 5、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 6、手法规范,结果准确。
谢谢!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全身体格检查过程一、一般检查/生命体征:1、准备和清点器械(要求齐备)。

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及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并当着受检者的面洗手。

说: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张国刚。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家庭住址在哪工作单位结婚了没有您是什么民族的籍贯好了,现在为了能够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您的身体状况,因此我下面将会为您做全身体格检查,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好吗2、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形、面容表情、意识和体位。

说:患者发育良好,营养中等,正力体型,面容安静,无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无甲亢面容、黏液性水肿面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苦笑面容、满月面容等病理面容。

表情自然,意识清晰,自主体位,无被动体位、强迫体位等病理性体位。

(注:面容是指面部呈现的状态。

表情是指在面部或姿态上思想感情的表现。

意识是指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也就是对环境的知觉状态。

各种体型有正力、无力(瘦长型)、超力(矮胖型)等体型。

)3、测量体温。

注:应测腋温,10分钟。

测之前应将腋窝搽干,水银柱应该甩在35以下,注意被检者周围无致冷致热无存在。

附:体温的分级:正常;36----37,低热:。

中等度热:。

高热:。

超高热:41以上。

4、检查脉搏,至少30s,检查双侧对称性。

脉率:60---100次每分。

脉律规则。

无水冲脉、奇脉、迟脉等病理脉。

5、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记数呼吸30s。

说:呼吸节律均匀整齐。

频率正常为16---18次每分。

儿:20—30。

无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叹气样呼吸。

6、测由右上臂血压。

注意:打气应该慢在停不到声音后在上升20――30mmHg即可,但测2次。

正常血压:小于130/85。

7、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二、头部:8、观察头颅外形、头发、运动。

说:头颅外形正常,无小颅、方颅、巨颅、尖颅等异常头颅。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正确。

5)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汇报:体温为xx℃,脉搏为xx次/分,呼吸为xx次/分,血压为xx/xxmmHg。

2、头面颈部检查1)外观检查:头颅大小、形态、头发、颜色、分布等。

2)颈部检查:颈部活动度、甲状腺大小、质地、结节等。

3)口腔检查:口腔黏膜、齿列、牙龈、舌、咽部等。

4)眼科检查: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眼球运动、视力等。

5)听力检查:听力、耳廓、外耳道等。

6)鼻腔检查:鼻腔粘膜、鼻中隔、鼻窦等。

汇报:头颅无畸形,颈部活动度正常,甲状腺未触及异常,口腔、眼、耳、鼻检查无明显异常。

3、胸部检查1)外观检查:胸廓形态、呼吸运动、皮肤、等。

2)触诊:乳房、胸壁、肋间隙等。

3)叩诊:肺界、胸膜腔、心浊音界等。

4)听诊:心脏、肺部、气管等。

汇报:胸廓对称,呼吸运动正常,乳房、胸壁、肋间隙触诊无异常,肺部叩诊、听诊无明显异常。

4、腹部检查1)外观检查:腹部形态、皮肤、脐部、肠道蠕动等。

2)触诊:腹部肌肉张力、压痛、包块、脾、肝、肾等器官。

3)叩诊:肝浊音界、脾浊音界、肠鸣音等。

4)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等。

汇报:腹部平坦,无压痛、包块、脾、肝、肾未触及异常,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

5、四肢检查1)上肢:手指、手掌、腕关节、肘关节等。

2)下肢:足趾、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

汇报: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肿胀、压痛等异常。

6、神经系统检查1)粗略神经系统检查:意识、语言、视力、听力、运动、感觉等。

2)深度神经系统检查:腱反射、病理征、锥体束征等。

汇报: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7、肛门直肠检查1)外观检查:肛门周围皮肤、肛门括约肌等。

2)指检:肛管、直肠、前列腺等。

汇报:肛门周围皮肤无异常,肛管、直肠、前列腺指检无明显异常。

8、外生殖器检查1)男性:、阴囊、附睾、精索等。

2)女性:外阴、、宫颈、附件等。

汇报:男性外生殖器无明显异常,女性外阴、、宫颈、附件检查无明显异常。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一、一般检查/生命体征:1、准备和清点器械要求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及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并当着受检者的面洗手;说: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张国刚;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家庭住址在哪工作单位结婚了没有您是什么民族的籍贯好了,现在为了能够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您的身体状况,因此我下面将会为您做全身体格检查,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好吗2、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形、面容表情、意识和体位;说:患者发育良好,营养中等,正力体型,面容安静,无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无甲亢面容、黏液性水肿面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苦笑面容、满月面容等病理面容;表情自然,意识清晰,自主体位,无被动体位、强迫体位等病理性体位;注:面容是指面部呈现的状态;表情是指在面部或姿态上思想感情的表现;意识是指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也就是对环境的知觉状态;各种体型有正力、无力瘦长型、超力矮胖型等体型;3、测量体温;注:应测腋温,10分钟;测之前应将腋窝搽干,水银柱应该甩在35以下,注意被检者周围无致冷致热无存在;附:体温的分级:正常;36----37,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4、检查脉搏,至少30s,检查双侧对称性;脉率:60---100次每分;脉律规则;无水冲脉、奇脉、迟脉等病理脉;5、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记数呼吸30s;说:呼吸节律均匀整齐;频率正常为16---18次每分;儿:20—30;无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叹气样呼吸;6、测由右上臂血压;注意:打气应该慢在停不到声音后在上升20――30mmHg即可,但测2次;正常血压:小于130/85;7、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二、头部:8、观察头颅外形、头发、运动;说:头颅外形正常,无小颅、方颅、巨颅、尖颅等异常头颅;头发浓密分布均匀,头颅运动自如,无头颅异常运动;9、触诊头颅;无压痛、无结节、无皮下肿块;10、观察眉毛,、眼睑、睫毛、眼球外形;眉毛分布两边对称均匀、无脱落,无倒睫、无上下眼睑水肿及睑内翻、无上睑下垂、眼睑闭合不全;两侧眼球等大等圆,眼球无突出或凹陷;11、检查睑结膜、泪囊、球结膜及巩膜;睑结膜球结膜无充血水肿,无溃疡;巩膜无黄染;挤压泪囊有无异常分泌物或泪液自上下泪点溢出,有粘液溢出提示有慢性泪囊炎;12、检查左右眼运动;呈H型从6个方向:中间-左上―左下,又从中间-右上-右下,最后绕个圆圈手指放于患者眼外30――40cm;正常:眼球运动自如;13、取手电筒观察角膜、瞳孔;正常表现:角膜无充血、无溃疡;瞳孔双测等大等圆;14、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检查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检查角膜反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正常表现:两侧瞳孔均缩小;调节反射和幅皱反射方法:嘱被检者注视1m外的手指,并随其运动,手指运动到被检者面前20cm;其中调节反射手指运动快,幅皱反射运动慢,正常表现:调节反射两瞳孔缩小、幅皱反射两眼球内聚;角膜反射:用以棉絮从被检者眼外侧迅速往内侧划;双眼均要,正常表现:瞳孔缩小;15、观察耳廓、外耳道及乳突;耳廓无畸形、无皮下隆起、无肿块结节;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检查外耳道时用收向后上提拉耳尖以使其变直;乳突区无皮下出血点,无结节,无肿块;16、触诊耳廓及附近淋巴结、乳突;双测耳廓及乳突区皮下无结节、肿块,无压痛;耳前耳后及枕后淋巴结:注意有无肿大,能否触及,若能触及需说明位置、大小、质地、数量、与皮下组织是否有粘连;正常表现:耳前耳后淋巴结未及,无压痛;17、检查双测听力;检查时用一手捂住被检者的一耳以检查另一耳;双耳均需检查;检查者用另一手手指从远处起开始摩擦一直到被检者能停到声音为止;正常表现:在离被检者1m外就能听到声响;18、观察鼻外形、鼻前庭、鼻中隔和鼻腔;鼻外形正常,无方鼻、塌鼻、酒渣鼻;鼻前庭正常;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正常,无充血水肿、无溃疡、无结节、无出血、无浓性等异常分泌物;19、检查两侧鼻腔通气;在检查一侧时先用一手捂住另一侧鼻腔以利于检查;然后用一手至于鼻腔前面看看通气情况;双测均检查;20、检查额窦、筛窦和上颌窦;正常表现:无压痛;筛窦只能检查前组,后组因为位置较深因此不能触及;21、观察口唇、口腔粘膜、牙齿、牙龈;唇红、无疱疹、无皲裂、无脱屑、无口角糜烂;牙齿正常,无义齿、无牙齿缺失;牙龈无肿胀、充血、溃疡出血、糜烂等;口腔粘膜无充血水肿、无糜烂溃疡、无水泡;22、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舌体大小适中,无肥大;舌苔薄白;伸舌无偏曲,无震颤;23、检查扁桃体、咽后壁等;扁桃体无肿大、无充血溃疡等;咽后壁无充血、溃疡出血糜烂等;24、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观察皱纹、鼻唇勾、口角;教被检者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微笑吹口哨等;看能否顺利完成;25、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诊咀嚼肌和观察张口动作;震颤表现:咀嚼肌有力,张口自如;三、颈部:26、观察颈部外形、皮肤、血管;观察甲状腺;检查颈椎活动情况;颈部外形正常,左右对称,无偏曲;皮下无出血点皮肤无溃疡、无肿块、无红肿、无静脉曲张、去脱屑等;无颈动脉怒张;甲状腺不能看见;颈椎前后左右活动自如;27、测试颈项强直;同时观察两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运动Brudzinski征正常:颈部无抵抗;阳性表现:两膝关节及髋关节同时屈曲;28、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颌下、颏下、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正常表现:各处淋巴结均不能触及;倘若能触及应注意其有无肿大,能否触及,若能触及需说明位置、大小、质地、数量、与皮下组织是否有粘连;29、触诊甲状腺峡部和左右叶;分别用两种手法检查,先从胸骨上窝沿气管上摸到甲状软骨即甲状腺峡部后在触诊两叶;正常表现:甲状腺不能触及;附:甲状腺肿大分度;三度:一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二度,能看到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三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甲状腺肿大见于:1、甲亢、2、单纯性甲状腺肿,3、甲状腺癌,4、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乔本甲状腺炎,5、甲状旁腺腺瘤;30、触诊气管位置;三手指触诊;先将两手指至于胸锁关节上,中指放于气管上,看中指离两指的距离是否相等;正常表现:气管居中,无偏曲;31、听诊颈部血管性杂音;主要是听诊肿大甲状腺的血管杂音;先左后右;甲状腺无肿大时无需听诊;四、前胸部和肺部:32、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蹲下观察胸廓外形、对称性;正常表现:皮肤无隆起、无肿块、无皮下出血点、无淤点淤瘢;呼吸运动两侧对称;肋间隙未见凹陷或隆起,胸壁静脉未见曲张;胸廓外形正常,左右对称,未见异常隆起或凹陷,无桶状胸、扁平胸等异常胸廓;33、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正常表现:两侧乳房左右对称,未见隆起或凹陷,表面无红肿溃疡出血点等异常;乳头必须注意其位置,大小对称性,有无倒置内翻等;34、触诊乳房:女性常规触诊;触诊顺序:先左侧后右侧,从外到内;注意硬度弹性、有无压痛、包块;包块注意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及活动度;正常:乳房左右对称,富有弹性,无压痛、无包块;35、触诊腋窝淋巴结;按顺序: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依次触诊;注意其大小、部位、数量、质地、活动度;正常表现:不能触及;36、触压胸廓,了解胸廓弹性;正常表现:全胸廓富有弹性;37、触诊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正常表现:胸壁无皮下气肿、无胸壁压痛、无胸骨压痛;38、检查胸廓扩张度;检查时要两侧对比,前胸廓扩张度是双手至于肋弓上,拇指在前正中线上;39、触诊语音震颤;将手掌尺侧缘或掌面放于两侧胸壁对称部位,嘱被检者发常被检者发长yi音;从上到下,左右对称;40、触诊胸摸摩擦感;检查时将两手放于腋中线胸下部,正常失不能感觉到,只有当胸摸发生炎症时才能感觉到;原理是胸摸的脏层和壁层发生摩擦而产生声音;41、叩诊前胸部和侧胸部;从肺尖开始,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的原则进行逐一肋间叩诊;右侧叩到实音处,左侧叩到浊音处;异常叩诊音主要有过清音和浊音;42、肺下界叩诊;正常肺下界为6、8、10肋;43、听诊前胸部和侧胸部;从肺尖开始,顺序与叩诊同;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以及干湿罗音;正常人是没有的;44、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发长yi音,位置同听诊;正常:声音比较响亮;45、听诊胸膜摩擦音;有胸膜摩擦感时可听到,最常听到部位:前下侧胸,同胸膜摩擦感部位;五、心脏:46、观察心前区是否有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cm,搏动范围直径大约:2.0――2.5cm;异常心前区隆起见于:扁平胸、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等;47、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两步法无抬举样搏动,见于左室肥大;48、触诊心包摩擦感;多见于心包炎等,正常人是没有的;触诊时位置在:胸骨中下段左缘;各个听诊区均要触诊;49、叩诊心浊音界;方法:先左界后右界;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有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二肋间;右界先叩出肝脏上界,然后在其上一肋间从外到内、逐一肋间往上叩;直至第二肋间;正常心脏浊音界;50、心脏听诊;顺序: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二区――三尖瓣区;逆时针顺序;个听诊区位置:P146;正常表现:心率60――100次/min,心律整齐;无额外心音,心脏杂音等异常心音;51、听诊心包摩擦音;正常时是停不到的,当心包膜发生炎症时可停及;各个心音听诊区均要听诊;六、背部:52、被检者坐起,两手抱膝,暴露背部;53、视诊皮肤、脊柱、胸廓外形及对称性;皮肤无红肿、淤点淤瘢、皮下出血、脱屑及腹壁静脉曲张等异常表现;脊柱无隆起凹陷;胸廓外相正常,左右对称;54、触诊胸廓扩张度及对称性;方法:双手拇指与后正中线平行;位置于前面相对;嘱被检者深吸气;55、触诊语音震颤;方法部位同前胸;56、触诊后胸膜摩擦感;可不做;57、叩诊肺尖;方法:在斜方肌上叩诊,沿斜方肌走形进行叩诊;58、叩诊双侧后胸部;从肺尖开始,先沿斜方肌叩,到肩胛骨时扳指与脊柱平行;到肩胛骨下方时沿肋间隙由外向内叩;需左右对称的叩;59、叩诊肺下界及肺下界活动度;从肺尖开始叩出肺下界;大约在第十肋间;叩出肺下界后嘱被检者深吸气并屏住,检查者沿肺下界继续玩下叩诊直至变音;此时嘱被检者将气呼出;等呼吸均匀2-3次后嘱被检者深呼气,检查则从肺下界开始迅速往上叩,直至变音为止;标记出叩出的两点,测量其间的距离;正常为:6―8cm;60、叩诊背部;大体与叩诊后胸部同;61、听诊语音共振;部位同叩诊;方法同前胸语音共振听诊;62、观察脊柱有无侧弯,观察脊柱弯曲度及活动度;将三手指至于脊柱上用力下滑检查红线是否有偏曲;观察脊柱弯曲度可教被检者做前伸背曲及侧曲看看活动如何;正常:活动自如;63、检查脊柱压痛、叩击痛、先用间接叩击法再用直接叩击法沿脊柱往下一个以个脊柱按压,正常没有压痛;检查叩击痛时间接法是将以手至于头顶,另一手进行叩击或至于脊柱上在行叩击;直接法是直接用手叩击不能扳指;正常没有叩击痛;64、叩击肋脊点和肋腰点;肋脊点:第十二肋下缘与脊柱的交点;肋腰点:第十二肋与腰肌外侧缘的交点;正常时均无叩击痛;七、腹部:65、受检者的体位及姿势;受检者体位:仰卧位;姿势:四肢自然伸直放松,当触诊腹部时双下肢屈曲;66、视诊腹部外形蹲下平视、腹部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或蠕动型;正常表现:腹部平坦,左右对称,无全腹或局部的膨隆或凹陷;无蛙状腹或舟状腹;腹部皮肤无溃疡、淤点淤瘢、皮下出血及皮下结节或肿块,皮肤无静脉曲张;腹部视诊为腹式呼吸;无胃肠型或蠕动型;67、右下腹听诊肠鸣音1min;正常:4――5次/min,大于10次/min以上者为肠鸣音亢进;如果3――5min后还不能听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是麻痹性肠梗阻;68、听诊有无血管杂音;主要听诊腹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正常情况下不能听到;69、检查振水音;将以手指尖端放于腹中部作快速按压;70、听诊有无射枪音和Duroize双重杂音;听诊器体件置于股动脉上听诊;71、腹部浅触诊;使腹壁压陷约1cm,从左下腹开始沿逆时针顺序直到脐部;若有胡同时则应从健侧卡时;主要用于发现腹壁紧张度、表浅压痛、肿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如皮下脂肪瘤、结节等;正常表现:腹壁柔软,无表浅压痛、无肿块和腹壁肿物;无异常搏动;此时双膝需屈曲;72、检查Mcburney点反跳痛;Mcburney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正常表现:无压痛和反跳痛;73、腹部深触诊;使腹壁压陷至少2cm以上;了解腹腔内脏器情况,检查压痛、反跳痛和腹内肿物等;方法同浅触诊;此时双膝需屈曲;74、肝脏触诊;有单手触诊法和双手触诊法;正常表现:肝脏不能触及,但有是也可在肋弓下触及,但在1cm以内,或是剑突下,当在3cm以内;瘦高者可达5cm;触诊时需沿两条线进行,即右锁骨中线和前正中线;若触及肿大肝脏使应注意其质地、表面、边缘及搏动和大小;75、在前正中线触诊肝脏;结果如上;76、肝脏肿大者作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方法:被检者仰卧,检查则一手托其枕部,另一手置于胸前;枕部收用力托起;若被检者双下肢抬高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77、检查胆囊点有无压痛和/或Murphy氏征检查;胆囊点位于:肋弓和右锁骨中线的交点处;正常时无压痛;Murphy氏征: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停止称为Murphy氏征;78、脾脏触诊;也有两种手法;单手和双手法;正常时脾脏不能触及;对轻度肿大的脾若平卧时不能触及可叫被检者右侧卧位同样用双手触诊;脾脏肿大分度:临床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中度:超过2cm 在脐水平线以上;重度巨脾: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第一测量线甲乙线:指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以cm表示,用于轻度肿大时;第二测量线甲丙线和第三测量线丁戊线:前者指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应大于第一测量线;后者指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若脾右缘超过前正中线向右则测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大距离;以+表示,未超过者则测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短距离,以-表示;79、触诊肾脏;一般用双手触诊法;一般情况下都比较难触及80、触诊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有无压痛;81、检查液波震颤;3000――4000ml以上才能检查得出;方法:检查者一手掌面贴于被检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以指端冲击式触诊,如有大量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即波动感;检查时还可叫另一人将一手掌尺侧缘压与脐部腹中线上;82、检查腹部叩诊音分布;由左下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叩诊全腹,正常为鼓音;83、如果肋下缘触及肝脏;叩诊肝界;叩一条线即可,即右锁骨中线;先沿第二肋间往下叩到变为浊音时为止;此时即为肝的相对浊音界上界;叩出上界后再从右下腹开始往上叩直至肋缘;即为肝下界;正常表现:上界在第五肋间,下界在右季肋下缘;长度约为9――14cm;84、检查肝区叩击痛;正常:无叩击痛;85、叩诊移动性浊音;方法:首先被检者平卧,从正中线开始向外叩诊,直至变为实音为止,此时叫被检者向另一面侧卧,再沿原线往回叩直至变为浊音为止;左右一样;86、触诊两侧腹股勾淋巴结、股动脉搏动;87、加查上、中、下腹壁反射;用棉签在肋弓下和腹中部及腹股勾处分别轻划;正常表现局部腹肌收缩;轻划时从外到内;八、上肢及部分神经反射88、视诊上肢皮肤、关节、手指及指甲;正常表现:皮肤无淤点淤瘢、无皮下出血、局部红肿结节、溃疡等;关节未见畸形;手指关节正常,未见杵状指、掌、爪行手等畸形;无匙状甲;无发甘绀等;89、检查肘上3—4cm处皮肤弹性;触诊左右滑车上淋巴结;正常表现:皮肤富有弹性;淋巴结未及;90、触诊桡动脉搏动强弱与节律,有无交替脉、奇脉、水冲脉和毛细血管征;正常表现:桡动脉搏动均匀有力,无交替脉、奇脉、水冲脉和毛细血管征等异常表现;91、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均未见局部的隆起和结节;92、检查屈肘、伸肘、上肢远端肌力、肌张力;屈肘、伸肘自如、未见障碍;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注意肌力分为6级;从0―5;93、检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活动;正常表现:各关节活动自如;检查时作相应的屈伸、内收、外展运动;94、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及Hoffmann征检查;正常表现:肱二头肌反射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肱三头肌反射可使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桡骨膜反射可使肱桡肌收缩,放生屈肘和前臂旋前动作;Hoffmann征检查多属于病理反射,但也可见于腱反射亢进的正常人,属深反射;阳性表现:引起其余四指轻度掌屈反应;95、指鼻试验、双手快速轮替试验;指鼻试验嘱被检者手臂外展伸直,再以示指触自己的鼻尖,由慢到快,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小脑半球病变同侧指鼻不准;如果睁眼时准确而闭眼时不准确说明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双手快速轮替试验:嘱被检者伸直手掌并以前臂作快速旋前旋后动作;共济失调者动作慢不协调;九、下肢及部分神经反射:96、视诊下肢外形、皮肤、下肢静脉、关节、踝部及趾甲;下肢未见异常未见跛行,鸭步,呆步等异常步态;皮肤无淤点淤瘢、无红肿溃疡、无皮下出血、无皮下结节等;下肢静脉未见曲张;未见下肢髋关节内收、外展、旋前畸形,未见膝关节有膝内翻O型腿、外翻X型腿、膝反张肿胀肌萎缩等异常;踝部未见肿胀,局限性隆起,未见扁平足、高弓足、马蹄足、足内翻、足外翻等畸形;趾甲未见发绀等异常;97、触诊腹股勾淋巴结,触诊腹股勾有无肿块、股动脉;正常:不能触及淋巴结,腹股勾无肿块,可触及股动脉搏动;98、腘窝淋巴结触诊,触诊膝关节、浮髌试验;触诊未见压痛、肿胀、摩擦感等;浮髌试验:正常时为阴性;99、触诊踝关节和跟腱有无压陷性水肿;正常:无压痛,无肿胀结节隆起等,无压陷性水肿;100、触诊足背动脉;位置:表现:搏动正常;101、检查下肢肌力屈髋、踝关节背屈、石屈、足背屈、及肌张力;下肢肌力正常各关节活动自如,无障碍;肌张力5级;102、触诊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均未见有肿胀,压痛、结节、摩擦感等异常;103、检查髌阵挛、踝阵挛;正常表现均为阴性;髌阵挛阳性反应:股四头肌发生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移动;踝阵挛阳性表现:腓肠肌与比目鱼肌发生连续性节律性收缩而致足部呈现交替性屈伸动作;系腱反射极度亢进;104、检查膝反射、跟腱反射;膝反射表现:小腿伸直;跟腱反射:腓肠肌收缩,足向石面屈曲;105、检查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rdon征、Kernig征、Laseque征; Babinski征:用竹签沿被检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拇指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Chaddock征:阳性表现同前;Oppenheim征: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往下滑压;阳性表现同前; Gordon征:检查者用收以一定力度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前;Kernig征:被检者仰卧,一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成90度,检查者将被检者小腿抬高伸膝;正常膝关节可达135度;若伸膝受阻且伴疼痛与屈肌痉挛者为阳性;Laseque征:106、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跟-膝-胫试验:被检者仰卧下肢伸直,另一肢足跟置于伸直的一肢上,并沿胫骨外缘下滑,正常人可顺利完成这一动作;小脑半球损伤时不能完成;闭目难立征:正常人没有; 107、盖好被子,检查完毕后感谢被检者的合作,并道谢;。

全身体格检查步骤及结果描述

全身体格检查步骤及结果描述

33 叩诊两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两肺叩诊音为正常清音,无异常叩诊音”34 叩肺下界:右锁骨中线,左,右腋中线“右锁骨中线肺下界位于第6肋间隙,左,右腋中线肺下界位于第8肋间隙”35 听诊呼吸音(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上中下,左右对称) “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干,湿啰音,胸膜摩擦音”36 听诊语音共振(3X2) “语音共振强度正常,两侧对称”心脏37 画前正中线和左锁骨中线(男:约通过乳头位置),测量其间距离“MCL为XX cm”(记录)38 [视诊]心前区“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或凹陷,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cm(或不明显),无心前区异常搏动”39 指尖触诊心尖搏动“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处(内0.5-1cm),范围约2cm,强度正常,无搏动弥散,抬举性搏动,负性心尖搏动”40 手掌触诊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包摩擦感”41 叩诊心相对浊音界(记录)右(cm) 肋间左(cm)XX(正常2-3) II XX(正常2-3)XX(正常2-3) III XX(正常3.5-4.5)XX(正常3-4) IV XX(正常5-6)V XX(正常7-9)42 听诊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第二,三尖瓣听诊区)“心率为XX次/分(记录),节律整齐,可闻及S1,S2,S2无分裂,未闻及S3,S4.未闻及杂音,额外心音,心包摩擦音” (若闻及杂音:最响部位,时相,性质,强度,传导方向,体位,呼吸运动的影响)肺底部43 令受检者坐起,撩起衣服 [视诊]背部胸壁及皮肤“背部胸壁及皮肤正常”44 检查语音震颤(4X2) “语音震颤强度正常,两侧对称”45 叩诊两肺(竖着叩)“两肺叩诊音为正常清音,无异常叩诊音”46 找到肩胛下角,叩肩胛线处肺下界“左,右肩胛线肺下界位于第10肋间隙”47 叩一侧肺下界移动度“肺下界移动度为XX cm”(记录)48 听诊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干,湿啰音,胸膜摩擦音”49 听诊语音共振(4X2) “语音共振强度正常,两侧对称”背部及脊柱50 压肋脊点,肋腰点“肋脊点,肋腰点无压痛”51 叩肾区“肾区无叩击痛”52 [视诊]脊柱外形“脊柱位于正中,无侧,前,后凹畸形”53 检查颈,腰椎活动度(前,后,左,右,转)“颈,腰椎活动度正常”54 检查脊突压痛,椎旁肌压痛“脊突,椎旁肌无压痛”55 检查脊柱直接,间接叩击痛“脊柱无直接,间接叩击痛”腹部56 令受检者躺下,仅暴露腹部(至腹股沟),蜷腿“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形,蠕动波,上腹部搏动;腹壁未见皮疹,色素沉着,腹纹,瘢痕,疝;脐凹陷,无溃疡及分泌先叩左侧再叩右侧。

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1)卧位: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回到卧位——腹部——四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2)坐位: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患者取卧位——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全身体格检查准备和清点器械:常用的器具具有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软尺、直尺手电筒、消毒棉签、压舌板、标记笔等。

病房内查体,病人多取卧位。

医师站在病人右侧。

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的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通过简短的交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信任感,并了解病人的应答和言语情况,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测量体温:先检查体温表内水银柱是否已甩至35.C以下,然后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如有汗液则须擦干后测体温,并嘱病人用上臂将体温表夹紧,测试10分钟。

检查脉搏时手指并拢,以示指和环指指腹平放在病人右手桡动脉近手腕处,至少计数3 0秒脉搏搏动次数。

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30秒。

测量右上肢血压两次。

先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液面是否与0点对齐。

使病人右上肢裸露。

伸直并外展约45度,气袖中部对准肱动脉,袖带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厘米。

袖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一般以能伸进一指为宜。

在肘窝肱二头肌内侧触及肱动脉,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并使测量点与腋中线同一水平。

以适当速度向气袖内注气,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毫米汞柱。

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毫米速度为宜。

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至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同样方法测定两次,间歇一分钟左右,取较低值为血压值。

全身体格检查步骤

全身体格检查步骤

全身体格检查1、洗手;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3、确定病人身份,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了解病人年龄。

一般状况检查:1、体温(观瞧刻度,甩至35度以下,面巾纸擦干腋窝,测腋温,10min)2、血压(第一次,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方2-3cm,胶管避开肱动脉,触右上肢肱动脉搏动,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20-30mmHg,放气时缓慢,双眼平视汞柱表面,2-3mm/s),关闭时血压计向右倾斜45度角)。

3、脉搏(三指触诊,至少30s,再双手触诊、节律、频率、再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4、呼吸(胸或腹、至少30s,节律、频率)。

头颅1、视诊:大小、形态、头发(疏密、色泽、分布、损伤)。

2、触诊:询问头部压痛、包块。

3、头部器官(1)眼:视(眉毛有无脱落、睫毛有无倒睫、眼睑有无水肿及下垂、眼球有无突出、凹陷)、视力(遮未检查眼,判断检查者手指数进行初测,嘱夹好体温计)、睑结膜、球结膜、巩膜(有无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黄染等);角膜(有无混浊、疤痕)、瞳孔(大小、形态、就是否对称)、眼球运动(左手固定被检查者头部,右手食指距被检者左眼前30-40cm处,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顺序进行。

反射(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

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对光反射就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检查间接对光反射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免对检查眼受照射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检查集合反射:嘱病人注视1m以外得目标(通常就是检查者得示指尖),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5~10cm),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convetgence rellex)。

(2)耳:双侧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分泌物(手电筒)、乳突区压痛、听力(分别检查双耳听力:在静室内嘱被检查者闭目坐于椅子上,并用手指堵塞一侧耳道,医师持手表或以拇指与示指互相摩擦,自1m以外逐渐移近被检查者耳部,直到被检查者听到声音为止,测量距离,同样方法检查另一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

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①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

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

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2)准备和清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3)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

我姓张。

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

请您配合一下,好吗?询问病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疾病情况等情况,观察病人的意识情况,同时与病人沟通、交流。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无病态面容、神志清醒、自动体位、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常。

营养;中等、不良、肥胖、恶液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汇报;体温摄氏36度6。

手法;手不能触及水银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

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

双手放在剑突部位。

等10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

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汇报:脉搏每分钟76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左手测右挠动脉,右手测左挠动脉)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

部位同上。

肩胛骨内侧,手指与脊柱平行,与肋骨垂直。

肩胛骨折下方,手指与肋间隙平行,与脊柱垂直。

(9)叩诊双侧肺下界(一侧腋中线、肩胛线肺下界放在与肺下界移动度一起检查);(10)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汇报;左侧腋中线肺下界第8肋间,左肩胛线肺下界第10肋间,肺下界移动度约6cm。

右侧腋中线肺下界第7肋间,右肩胛线肺下界第9肋间,肺下界移动度约6cm。

注意:叩诊前上肢自然下垂,以便确定正确的肩胛下角位置。

然后再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

叩诊一个部位结束时,需要让病人自然呼吸,不要让病人屏气时间太长。

手法;先叩左侧腋中线、左肩胛下线,再叩右侧腋中线、右肩胛下线。

肩胛下线先叩出肺下界标记,再测深吸气后肺界---标记,测深呼气后肺界---标记。

测量。

(11)听诊双侧后胸部(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双侧对比);(12)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汇报;两侧呼吸音对称,听诊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

注意胸侧壁。

(13)检查双侧语音共振(双侧对比);受检者发”1、2、3”。

汇报;双侧语音共振对称。

手法;听诊器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

注意胸侧壁。

(14)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汇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

手法;逐个按压棘突。

使皮肤留下红印记。

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15)直接与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汇报;脊柱无叩击痛。

手法;叩诊锤逐个叩诊棘突。

然后左手放在受检者头顶,右手锤击左手手背。

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16)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17)检查双侧肾区有无叩击痛。

汇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无压痛。

双侧肾区无叩击痛。

手法;双手按压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

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左手放在肋脊点和肋腰点之间,右手叩击左手手背。

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5、腹部(1)正确暴露腹部;(2)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3)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汇报;腹部平坦、两侧对称。

未见胃肠蠕动波。

腹式呼吸存在。

未见蜘蛛痣、皮疹、黄染及斑痕。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未见隆起及分泌物。

手法;医生视线与受检者腹部平行,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4)听诊肠鸣音;至少听1分钟(5)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汇报;肠鸣音正常,每分钟4次。

未闻及血管杂音。

手法;听诊器放在脐周围听肠鸣音1分钟计数,然后听诊肾动脉、腹主动脉区。

;(6)叩诊全腹;(7)叩诊肝上界;(8)叩诊肝下界;汇报;腹部叩诊轻度鼓音,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下界在肋缘处。

肝浊音界范围大约7cm;手法;先全腹叩诊,左下腹开始叩诊,九区法逆时针旋转叩诊。

肝界先叩上界: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向下至清音变浊音处,用记号笔标记,肝下界;由锁骨中线脐右开始向上,鼓音变浊音处,记号笔标记,再用直尺测量。

(9)检查肝脾区有无叩击痛;汇报;肝区、脾区无叩击痛。

手法;左手掌置于肝区、脾区肋骨上,右手叩击手背,询问受检者是否疼痛。

锤击一次。

(10)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水平线先左后右);汇报;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

手法;脐开始向左侧叩诊,直到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右侧卧位,医生手指不能动,然后再向脐部叩诊。

浊音不变,然后手指移动过程中,浊音变鼓音为正常,手指叩到脐部,令受检者平卧,再向右叩至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左侧卧位,余同上。

(11)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12)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汇报;腹软、腹部无压痛、未触及包块。

手法;手平放在腹壁,四指稍用力,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摸腹壁。

手法;令受检者张口呼吸,手平放在腹壁,四指用力下压,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摸腹壁。

(13)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14)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汇报;肝脏未触及。

(或触及不满意)手法:先让受检者练习吸气鼓肚子。

左手;左手掌面平托于受检者右后胸壁11~12肋部,拇指伸向右下胸壁,按压胸壁,限制胸壁扩张幅度。

右手;手掌平放在右下腹,腕关节伸直,2~5指并拢,示、中、无名指指腹挠侧,在腹直肌外缘,对准右季肋部。

嘱受检者张口吸气(吸气)、腹部同时鼓起来(鼓肚子)。

手法;呼气时用力深压、手指向上移动。

吸气时手指不能向季肋部位移动,随吸气腹壁抬高时,手指轻度抬高,右手主要是基本停在原地迎碰随吸气下移的肝脏。

前正中线肝脏触诊;左手掌及四指压在剑突上,拇指压在右肋缘处,手法同上。

(15)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汇报;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手法;暴露受检者颈部。

医生右手2~5指并拢,压迫受检者右上腹肋缘下1分钟。

观察颈部静脉。

压迫后颈部静脉怒张、增粗、或升高>1cm,心率增快,为阳性。

(16)检查Murphy征;汇报;胆囊无压痛,Murphy征阴性。

手法;左手四指平放在肋缘上方胸壁处,拇指水平放在右肋缘与腹直肌交点处,在用力按压同时询问病人是否疼痛。

再令受检者深吸气,吸气过程询问病人是否有按压处疼痛。

(17)双手法触诊脾脏;(18)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汇报;脾脏未触及。

(或触及不满意)手法;左手并拢,手掌放在受检者左胸壁下部(9~10)肋处,稍用力施压限制呼吸,右手自脐部开始,与左肋弓垂直方向触摸。

吸气用力顶住触摸,呼气手指随呼吸上抬,并且向肋弓部移动。

再令受检者右侧卧位,手法同上。

注意:右侧卧位时注意体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受检者左上肢放在胸前。

(19)双手法触诊肾脏;汇报;双侧肾脏未触及。

(或触及不满意)手法;左手掌自左肋腰区向前托住受检者后腹壁,右手掌四指平放在左下腹,食指、中指端对准左季肋部,随呼吸运动手指逐次向腹深部触摸,并且手指逐渐移向季肋部。

吸气用力顶住触摸,呼气手指随呼吸上抬,并且向季肋部移动。

(20)检查腹部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受检者闭眼汇报;腹壁痛觉正常,两侧一致。

手法;令受检者闭眼,用曲别针测试,由左到右、由上向下、左右对比、受检者手示左右侧。

注意询问受检者是否疼痛、两侧是否一致。

(21)检查腹壁反射(上中下双侧对比)。

汇报;腹壁反射正常。

手法;用棉签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由外向内的顺序。

观察腹肌收缩。

6、上肢(1)正确暴露上肢;(2)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双侧对比)汇报;双上肢对称,皮肤未见黄染、皮损、淤斑、皮下节结。

双上肢未见肿胀、畸形。

(3)观察双手及指甲(双侧对比);汇报;甲床未见苍白、紫绀。

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未间肿胀畸形。

(4)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汇报;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无肿胀、无压痛。

手法;右手拇指、示指逐个按压指间关节掌面、背面、侧面。

掌指关节用右手;掌心向下,拇指按压手背掌指关节、示指中指按压受检者掌面关节。

(5)检查指关节运动;汇报;指关节运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举起双手,展开手指、弯曲指关节、再弯曲掌指关节、再握拳。

然后再伸开手指,令受检者拇指对掌,其余四指伸平。

(6)检查双手握力;汇报;双手握力正常。

手法;令受检者紧握医生两个食指,医生用力向外抽。

(7)触诊腕关节;汇报;双侧腕关节无肿胀及压痛。

手法;按压腕关节掌面、背面、两侧。

(8)检查腕关节运动;汇报;双侧腕关节活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伸直前臂、手掌,掌心向下,注意伸直。

令受检者腕屈背(背伸)、垂腕(掌屈)。

(9)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先查左侧,然后查左侧滑车上淋巴结)(10)触诊滑车上淋巴结;汇报;双侧肘关节无压痛,肘关节结构正常。

滑车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左侧;医生用左手提起受检者左手腕,提向头端。

使肘部抬高。

右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将受检者手腕再提高使上肢伸直,后呈一条直线。

右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巴结。

(尺神经沟之上)右手;医生右手提起受检者右手手腕,提起前臂。

左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使检者伸直上肢,后呈一条直线。

左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巴结。

(11)检查肘关节运动;汇报;双侧肘关节运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屈肘、伸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