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部编教材)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景象,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文艺复兴方面,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人物和作品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热爱和尊重,认识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难点: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文艺复兴时期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和图片,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提问:“你们对文艺复兴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如意大利的地理、政治、经济条件,以及中世纪封建制度的衰落等。

然后,详细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讲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本课内容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局限于个别代表人物或作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艺复兴运动,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深远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学会判断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知,认识到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其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文艺复兴时期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2.辅助材料:图片、音乐、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意大利地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因素。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的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引导学生学会判断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案(2019年部编)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案(2019年部编)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案(2019年部编)教学目标:
1.了解艺术复兴运动的背景、特点及其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与中世纪艺术的差异。

3.掌握文艺复兴运动中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成就和特点。

4.思考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三、讨论和解答疑问(20分钟)
1.提出问题:
2.让学生讨论并共同回答这些问题。

4.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引导学生思考(10分钟)
请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特点及其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并掌握
文艺复兴运动中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成就和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了解文艺复
兴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未来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艺术
复兴运动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文艺复兴运动》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文艺复兴运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内容主旨】14、15世纪,以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人为代表的文艺巨匠高举人文主义大旗,力推人性解放,讴歌自由、平等、幸福,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文艺复兴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也引领着欧洲从中世纪走向近代世界。

【教学目标】知道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代表作,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与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初步掌握从文学艺术作品中透视时代特征的基本方法;欣赏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隽永思想,赞赏人文主义者在摆脱思想禁锢、提倡人性解放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重点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从文学艺术作品中透视时代特征。

【教学过程】导入:出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片段,比较分析不同点。

设计意图:以诗歌中折射出的巨大思想反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悬念“观念变化的原因何在”,引入本课学习。

环节一:结合“中世纪时期”的英文表述Dark ages,教师讲述中世纪政权分散、宗教干涉、战争频发和瘟疫肆虐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理解“黑暗”的含义。

出示《“世界之末日——黑死病”》、薄伽丘《十日谈》中的相关材料,教师示范从文学作品中认识时代特征的方法。

设计意图:强化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联。

环节二:以“中世纪西欧完全只是黑暗时代吗?”为过渡,出示《欧洲文艺复兴示意图》、《全球通史》片段及坚尼·布鲁克尔对意大利的描述,引导学生探究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中心和发源地的原因。

设计意图:复习运用历史地图分析问题的方法。

通过“黑暗”与“光明”的联系与比较,梳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环节三:出示但丁格言,讲述其生平,阅读《神曲》片段,展示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理解“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涵义。

出示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歌集》节选,学生尝试通过模仿从文学作品中透视时代特征。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是关于欧洲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本课主要内容有: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文艺复兴运动涉及到的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容易产生兴趣,因此,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掌握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2.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论文、书籍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3.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案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著名城市;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主要著作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简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及其核心内容和实质。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成就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大陆和英国,被认为是新时代的先兆。

这个新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会发生什么变化?(二)、讲授新课:一、文艺复兴1、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地中海14世纪的,阿拉伯商人从中国等东方国家运来瓷器、茶叶、丝绸等商品,转运的地中海沿岸,再由意大利商人,贩卖的欧洲各地。

在中西贸易中,意大利人处于中转站的地位,所以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繁荣,发展起来。

2、文艺复兴的背景: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比较一下不同时期的圣母画像,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中世纪时期的圣母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冷漠,缺少人情;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突出了人性。

3、文艺复兴:①核心内容: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

②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九上14课《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文艺复兴的基本史实,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变兴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分析出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以及文艺复兴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重要成就都是当时的人们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通过学习树立开拓创新、敢于坚持真理的信念O 重点难点【重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和主要代表人物。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材料: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的欧洲),基督教宣传人是有罪的,人的现世生活就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若想消除罪孽就只能求助于教会。

用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这样才能从罪恶中解脱出来,死后才能升入天堂。

问: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与上帝(神)谁重要?基督教引导人们消除苦难的方式是将希望寄托于“现世"还是“来世”?教师总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封建神学禁招了人们的思想,人性被忽视得一干二净,在14世纪一道曙光打破了教会的黑暗。

“人.被发现了。

从此以“神”为中心的时代一去不受返,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走进“文艺复兴”。

板书14文艺复兴解题:问复兴是什么意思?(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文艺复兴简单理解就是文学与艺术的再次兴起。

那么学完这一课后我们再来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下这一课文标题。

下面我们进入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地点:14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阅读课文65页第一自然段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①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兀②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文艺复兴的指导(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实质:课本66页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一. 教材分析1.内容解析:本课主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2.结构安排:本课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已学习过欧洲中世纪历史,对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历史事件有所了解。

2.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对历史事件感兴趣,善于通过故事、图片等直观材料学习。

3.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希望深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特别是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科学、艺术的推动作用,培养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观察分析法:观察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运动。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二、代表人物
活动三: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归纳其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活动四:拓展提升
推荐学生查看学生端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或将教师端教学素材和拓展提升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知识。

教学视频:但丁与《神曲》
教学视频:文艺复兴也是政治与社会改革运动
教学视频:文艺复兴时的艺术
表格体现,一目了然,使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出的思想。

课堂小结
梳理
本课主要
知识点。

训练学
生归纳、概
括的能力。

学习效果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