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水窜方向以及井网加密调整中的应用PPT4
合集下载
油气井堵水与封窜技术.42页PPT

油气井堵水与封窜技术.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
井网与注水方式姜汉桥油藏工程ppt文档

• 背景 • 我国已开发油田大部分是陆相沉积,不具备形成大型天然 水压驱动的条件(砂体小、侧向连续性差) • 水压驱动采收率高(与其它天然能量相比) • 水源广、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化学稳定性好
• 问题 • 何时补充能量(注水时机) • 注水井点位置,油水井相互排列关系
5
本节主要讨论注水时机以及各类注采 井网,并就目前油田注水开发中的一些 基本做法进行叙述。
井网与注水方式姜汉桥油藏工程
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
Reservoir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第一章 油藏工程设计基础
第一章 油藏工程设计基础
第一节 油田勘探开发程序 第二节 油藏评价 第三节 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 第四节 井网与注水方式 第五节 油田开发方案报告编写 第六节 复杂油田开发 第七节 油田开发调整
10
二、注水时机的确定
具体油藏确定最佳注水时机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油田天然能量的大小,例如边水充足,地饱压差大 2.油田的大小和对油田产量的要求例如小断块油藏和整装大油田 3.油田的开采特点和开采方式例如自喷生产和机械抽油
另外,还要考虑油田经营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标: 1)原油采收率最高。 2)未来的纯收益最高。 3)投资回收期最短。 4)油田的稳产期最长。
对较大的油田,构造顶部井往往得不到能量补充,形成低压带,在顶部区域易 出现弹性驱或溶解气驱。此时,应该采用边缘注水并辅以顶部点状注水方式开 采,或采用环状注水方式。
14
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边缘注水方式
大港油田四区,70.8开发, 74.4转注
边外注水+点状注水 产量从90吨上升到163吨
15
我国大中型油田,要实施早期注水。
资料油田稳油控水及提高采收率技术5.ppt

1.0
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提高采收率 14.23%
每吨聚合物 增油126t
目前阶段:四次采油探索阶段
主要矛盾 开发方针
主力油层聚驱后仍有45%左右的剩余储量,注入 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 发展高效化学驱油技术,提高各类油层采收率。
开发技术 开发效果
突破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新技术,能适应不 同类型油层深度开采。
基础井网 注水井
目标: 调整基础井 网中开发效果差 中、低渗透储层
方法: 细分油层组
措施: 加密井
1981-1991: 一次加密井11000口,增加可采储量38亿桶
二次加密调整-突破了表外储层开采禁区
开采对象拓展到:含油产状以斑块状结构的油浸和油斑 为主,在岩心中含油很不均匀,掺杂许多泥质条带或团块的储 层,空气渗透率绝大多数小于20mD。
The END
Thank You!
22
2
23
3
PI4
PI4
聚合物驱不仅可以扩大波及体积,还能够降低了 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驱油效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应用实例-喇南聚合物驱工业性试验
综合含水(%) 采油量(t/d)
100 80 60 40 20
0 0.0
中心井聚合物驱开采曲线
1000
800
综合含水 600
日采油量
400
200
0
0.2
0.4
0.6
0.8
2、井网加密调整技术
喇萨杏油田水驱井网演变
基础井网 (12.3 口/km2)
一次加密井网 (26.7 口/km2)
二次加密井网 (45.4 口/km2)
三次加密井网
(70.4口/km2)
油田注水工艺及管理教材(PPT 70页)

37,27,21,16
8.1,9.6,13.5,17.3,21.0 15.9,22.4,28.8,35.9
35,38,45,51,57
35,38,45,51,57
127
127
Φ 114 ×4
Φ 114 ×4
Φ 60.3 ×11
Φ 88.9 ×12
110
185
380
380
1480 3650 ×2100 ×1765
第一部分 油田注水地面工艺流程
3、注水井井口工艺流程图
注水井是注入水从地面进入地层的通道,它的主要作用是:悬挂井内管柱;密
封油、套环形空间;控制注水和洗井方式,如正注、反注、合注、正洗、反洗和进行
井下作业。除井口装置外,注水井内还根据注水要求(分注、合注、洗井)下有相应
的注水管柱。
。
注水井口流程图
柱塞泵主要由动力端和液力端两大 部分构成,并附有皮带、止回阀、安全 阀、稳压器、润滑系统等构成。
动力端:由曲轴、连杆、十字头、 浮动套、机座构成。
液力端:由泵头、密封函、柱塞、 进液阀和出液阀构成。
三缸单作用电动柱塞泵
18
长庆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
第二部分 油田注水地面主要设备及管理
19
长庆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
①、边缘注水;边外注水(缘外注水)、缘上注水、内含油边界以内
边内注水等方式。
②、边内切割注水: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为较小单元,分每一
个独立的开发单元进行开发和调整。
③、面积注水:面积注水方式是将注水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和一定的密
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可分五点法注水,七点法注水,歪七点法
注水,四点法注水及九点法注水等。
p真——泵进口的压力值,Pa; γ——液体的重度,N/m3;
《注水与油水井措施》ppt课件

油水井措施的应用
应用范围
油水井措施广泛应用于各个油田 ,是提高油田采收率和产能的重
要手段。
应用效果
通过合理的油水井措施应用,可以 有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产能,为 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应用建议
针对不同油田的特点和需求,应选 择合适的油水井措施,制定科学的 实施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 。
油水井措施对注水方案的影响
油水井的增产措施可能改变地层的渗透性和压力分布,从而影响注水方案的实施 效果。
油水井措施对注水设备的要求
为了满足油水井增产措施的需求,可能需要改进或升级注水设备,以提高注水的 效率和稳定性。
注水与油水井措施的协同作用
协同设计
在制定油水井措施时,应充分考 虑注水方案的需求和限制,实现 注水和油水井措施的协同设计。
目的
通过油水井措施,可以改善油藏 的流动条件,提高油水井的产能 和采收率,延长油水井的生产寿 命,提高油田的整体效益。
油水井措施的分类
增产措施
包括压裂、酸化、堵水等 ,目的是提高油井的产能 。
维护措施
包括清蜡、防砂、热洗等 ,目的是维护油水井的正 常生产和延长生产寿命。
管理措施
包括合理配产、间歇抽油 等,目的是优化生产管理 ,提高油田整体效益。
协同实施
在实施油水井措施和注水方案时 ,应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各项 措施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充分发
挥。
协同优化
应根据油水井措施和注水方案的 实际效果,及时进行优化调整, 提高油水井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
。
04
注水与油水井措施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油田的注水技术应用
总结词:成功应用
详细描述:某油田通过采用先进的注水技术,有效提高了采收率,降低了生产成 本,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砂岩油藏稳油控水技术1201NEWppt课件

9
(二)砂岩油藏稳油控水开发实例
1. 大庆油田稳油控水开发
“八五”期间,使用9项技术保证了稳油控水目标的实现: 以细分沉积相微重点的精细地质描述技术 以可采储量为重点的“稳油控水”指标预测及优化技术 以注采结构调整为重点的高含水综合调整技术 以薄层为重点的水淹层测井技术 以提高薄层固井质量为重点的防窜封窜技术 以高产液量机采井为重点的找水堵水技术 以薄差层改造挖潜为重点的压裂技术 以提高油水井利用率为重点的套管防护及大修技术 以注入水质深度处理和注采系统节能为重点的工程技术
降压半周期:由于高、低渗段压力传导速度不同,高渗段 压力下降快,低渗段压力下降慢,高、低渗段间形成一反向 的压力梯度,同时由于毛细管力和弹性力的作用,在两段交 界面出现低渗段中的部分水和油缓慢向高渗段的大孔道流动, 并在生产压差作用下随后来的驱替水流向生产井,高渗层段 能量下降越快,越有利于低渗层段较早地发挥其储备能
Handil油藏注气开始时气顶位置图
Handil主力油藏产油曲线
Handil油藏注气开发3年后气顶位置图21
提纲
一、国内外砂岩油藏稳油控水技术 二、砂岩油藏稳油控水开发实例 三、Kumkol South油田稳油控水对策
22
(二)Kumkol 油田稳油控水技术对策
1.Kumkol South油田概况
渗透率级差:控制在3以下 原油粘度: 差异小于1倍 同一组合层系的油层厚度:控制在12m以内 注采井距:主力层组合采取稀井网大井距,非主力采
取密井网小井距
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保持在原始压力0.75倍左右 采液强度:非主力层系采取提液生产
层系井网调整示意图
8
提纲
一、国内外砂岩油藏稳油控水技术 二、砂岩油藏稳油控水开发实例 三、Kumkol South油田稳油控水对策
(二)砂岩油藏稳油控水开发实例
1. 大庆油田稳油控水开发
“八五”期间,使用9项技术保证了稳油控水目标的实现: 以细分沉积相微重点的精细地质描述技术 以可采储量为重点的“稳油控水”指标预测及优化技术 以注采结构调整为重点的高含水综合调整技术 以薄层为重点的水淹层测井技术 以提高薄层固井质量为重点的防窜封窜技术 以高产液量机采井为重点的找水堵水技术 以薄差层改造挖潜为重点的压裂技术 以提高油水井利用率为重点的套管防护及大修技术 以注入水质深度处理和注采系统节能为重点的工程技术
降压半周期:由于高、低渗段压力传导速度不同,高渗段 压力下降快,低渗段压力下降慢,高、低渗段间形成一反向 的压力梯度,同时由于毛细管力和弹性力的作用,在两段交 界面出现低渗段中的部分水和油缓慢向高渗段的大孔道流动, 并在生产压差作用下随后来的驱替水流向生产井,高渗层段 能量下降越快,越有利于低渗层段较早地发挥其储备能
Handil油藏注气开始时气顶位置图
Handil主力油藏产油曲线
Handil油藏注气开发3年后气顶位置图21
提纲
一、国内外砂岩油藏稳油控水技术 二、砂岩油藏稳油控水开发实例 三、Kumkol South油田稳油控水对策
22
(二)Kumkol 油田稳油控水技术对策
1.Kumkol South油田概况
渗透率级差:控制在3以下 原油粘度: 差异小于1倍 同一组合层系的油层厚度:控制在12m以内 注采井距:主力层组合采取稀井网大井距,非主力采
取密井网小井距
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保持在原始压力0.75倍左右 采液强度:非主力层系采取提液生产
层系井网调整示意图
8
提纲
一、国内外砂岩油藏稳油控水技术 二、砂岩油藏稳油控水开发实例 三、Kumkol South油田稳油控水对策
套管窜出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PPT课件

生产层位
套管壁厚(mm)
地层静压 (Mpa) 地层岩性
Ed3 7.72
31.6 细砂岩
油补距(m)
正常生产时有无自 溢能力 停产时有无自溢能 力 有无连通井宁
3260.93
3.4 2.80
无 无 10-6
2798.00m 3061.10m
.
水泥返深至地 面
表层套管: 339.7mm×120 .28m
30
宁6-7
870mm
宁北工区
降 套 治 理 41 口
10 宁50-12
780mm
肃宁工区
31
马27
800mm
河间工区
11 留70-407 整改套管偏 肃宁工区
32
宁12-2
600mm
宁北工区
( 油 井 35 口 ) , 12 马20
1000mm
河间工区
33
留70-20
830mm
肃宁工区
其中升套3口,
留70-214井检泵作业时只起出25根油管,其中12 根弯曲变形,下打捞到124.32m处遇阻,套管严重变 形待大修,应力无法释放造成油套塑性变形。
留70-136大修计划取换套时,根据实际情况,及 时把环形钢板割开,结果油层套管窜出45.00cm, 测井径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只进行补孔就投入了生 产,判断为应力无法释放使油套弹性变形。
1
.
5
当前河北省境内面积较大的下 降漏斗23个,在全国18.1WK㎡超采 地区中,河北地下水超采面积占 6.6WK㎡ 。面积为1.4WK㎡的沧州, 有0.48WK㎡的地区形成了地下漏斗, 这个漏斗与河北的衡水和附近的天 津相连,使整个华北地区的地下形 成无数个蜂窝状的漏斗。
油田注水系统详解ppt课件

❖ 平均腐蚀率≤0.07mm/a;
❖ 游离二氧化碳含量≤10mg/L;
❖ 硫化物(二价硫)含量≤10mg/L;
❖ 含油量≤5mg/L。
.
19
4 水质监控
.
20
4.1 水质监测路线
❖ 注水系统水质监控,以观察水处理的实际效果。 ❖ 沿着水处理流程从水源开始,通过注水系统各个部位,
直到注水井井口。 ❖ 对选定的取样点定期取样分析,并取得有关数据。
.
16
3.1.4 各种水处理剂间的相互作用
❖ 事实上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必须有一 个系统的综合的考虑。
❖ 考虑各种药剂之间的配伍关系,不致使各种药剂之间产生相互 干扰,使药效相互抵消或降低,
❖ 希望各种药剂之间产生协同效应,发挥更大作用。
.
17
3.2 水处理工艺技术
❖ 精细过滤技术 ❖ 除氧技术 ❖ 杀菌技术 ❖ 全程防腐技术 ❖ 水质达标工艺技术
.
18
3.3 低渗透油田注入水水质标准
❖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颁布了低渗透油层注入水水质标准,主要指标如 下:
❖ 悬浮物含量≤1mg/L;
❖ 固体颗粒直径≤2μm;
❖ 腐生菌含量≤102个/L;
❖ 硫酸盐还原菌含量<102个/L;
❖ 膜滤系数≥20;
❖ 总含铁量<0.5mg/L;
❖ 溶解氧含量≤0.05mg/L;
当这些有害物质进入地层后,结垢物质、细菌、机械悬浮 物进入地层会造成孔隙堵塞;有机悬浮物和油滴进入地层,在 流动过程中会发生乳化现象,形成的乳化液能降低流体的渗流 能力,影响驱油效果。
.
10
3 水处理系统
.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析
地应力、裂缝研究技术及应用
油田水窜方向及井网调整中的应用
利用微地震波裂缝监测技术可以监测注水井水流的主
裂
缝
要推进方向,分析油藏的油水宏观流动特征,进而可以
分
分析裂缝的分布特征,从而分析油水分布特征。同时利
布
用微地震波裂缝监测技术分析油井(水井)压裂时产生
特 征
裂缝的延伸状况,综合当前地应力分布特征分析油藏当
地应力、裂缝研究技术及应用
油田水窜方向及井网调整中的应用
油
田
应
油藏开发后,尤其是注水开发后,油田地应力特征
力
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注水压力的作用,裂缝特征
场
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通过对压裂井的裂缝监测以及
的 变
停泵压力可以分析油藏当前的地应力特征、裂缝特征,
化
进而可以分析应力场的变化特征以及裂缝的的关系,预测其它井压裂(或
究
注水)时裂缝的延伸状况。
地应力、裂缝研究技术及应用
油田水窜方向及井网调整中的应用
分
通过对注水井注入水流的主要推进方向、裂缝
析 水
分布特征结合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分析可以油水井之
窜
间是否发生了水窜,进而可以分析剩余油可能的分
方
布特征,为部署加密井提供一定的依据。
向
地应力、裂缝研究技术及应用
油田水窜方向及井网调整中的应用
通过对油藏当前地应力特征、裂缝特征以及地应力、
井
裂缝关系的分析,可以比较好的预测油藏今后压裂时裂
网 调
缝延伸状况,注入水流的主要推进方向,为井网的调整
整
提供比较充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