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首次规模井网加密调整研究与实践
渤海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钻井防碰技术

渤海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钻井防碰技术赵少伟; 徐东升; 王菲菲; 罗曼; 李振坤; 刘杰【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8(040)0z1【总页数】3页(P112-114)【关键词】丛式井网; 加密钻井; 防碰; 轨迹控制【作者】赵少伟; 徐东升; 王菲菲; 罗曼; 李振坤; 刘杰【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2海上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钻井工程而言,丛式井网加密钻井,井眼防碰是最大的难点。
一旦发生井眼碰撞,将有可能造成钻穿套管、油田停产,甚至溢油等恶性事故。
因此,研究加密井防碰及轨迹控制技术对保证作业安全和提高油田生产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渤海油田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包括轨迹优化、精确测量、高效控制、防碰监测预警及碰后应急处理等一套完整的丛式井网整体加密钻井防碰技术,实现了加密调整井“零碰撞”的目标。
1 加密井防碰技术难点海上油田受平台面积限制,井网密集,井口间距一般为2.0 m×1.8 m。
钻加密井就是在原本已十分密集的丛式井网中再插入一张井网,这两张网在空间不能碰撞,难度极大。
以A油田为例,该油田原有井口平台9座,一期加密新建2座井口平台和1个外挂平台,二期调整又新增2座井口平台和3个外挂平台,新建平台与老平台通过栈桥连接,平台几何中心距仅40 m,而轨迹互相穿插,打新井就像在“扫把中间插扫把”,井眼碰撞风险和轨迹控制难度极大。
2 井眼轨迹优化设计井眼轨迹优化和整体防碰设计是保证钻井精确中靶和避免井眼碰撞的前提。
根据中国海油石油总公司企业标准《丛式井防碰与碰后处理要求》规定:丛式井和加密井设计首先应进行整体防碰扫描分析,新油田定向井设计分离系数至少应大于1.5,加密调整井定向井设计分离系数至少大于1.0。
利用井网加密调整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

利用井网加密调整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
杨立恒;叶立香;苏放文
【期刊名称】《吐哈油气》
【年(卷),期】2003(008)004
【摘要】低渗透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驱动压力梯度,油水井见效慢,加之在油砂体分布不稳定、微相变化快、相带窄的影响下,造成油井见效困难,水驱率较低,最终造成水驱采收率较低,为此,需要寻求新的途径来改善开发效果。
丘陵油田储层为低渗透砂岩,针对其中陵2西区决的水驱状况差,井网不适应的问题,在精细研究区块地质特征和开发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井网加密调整方案,通过加密和调整井网,完善注采对应关系,显著改善了开发效果,对油田下步调整和科学开发同类油田具有借鉴意义。
【总页数】2页(P335-336)
【作者】杨立恒;叶立香;苏放文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48
【相关文献】
1.完善注采系统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 [J], 曹益中;袁梅;曹忠礼
2.利用细分注水调整方法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J], 李海方;单璐瑶
3.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调整作用与效果 [J], 周锡生;李莉;金春海;梅冬;银
小军
4.低渗透砂岩油藏井网加密调整效果评价——以胡尖山油田H154区长4+5油藏为例 [J], 尹红佳;路向伟;马强;郑奎;张换果;杨晋玉;;;;;;
5.低渗透油田地质特征分析及改善开发效果方法研究——评《低渗透油田开发》[J], 丁锐鹏; 武博; 张鹏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上丛式井网加密调整防碰关键技术

1 . 前言
目前 , 海洋石 油资源 的勘探 开发 已进 入了一 个新 的阶段 , 水 平井 、 大位 移井 和丛 式井的应 用越来 越广 泛 , 油气开发 正 向着 更深更 远的 目标发展 。 与 此同时 , 随着 部分油 田进 入 到开 发的 中后期 , 采 油速度 和采 收率 降低 幅度大 、 综 合含 水 上 升快 , 产 量递减 快等 问题 逐 步暴露【 l 】 。 由于海 上油 田开 发离 投入 、 高风 险的特 点, 通过 单纯 的增 加油井 数量 和平 台数量 来提 高产 量的方 式 , 受 到了项 目经 济 性 的制 约和 限制 。 因此 , 采取丛 式井 网整体加 密的 方式 , 即在原来 的丛 式井 网中 再 打加密 调整 井 , 成 为 了海 上油 田高效开 发 、 提 高采 收率的 重要手 段。 但 这种 特 殊 的调 整方 式 给钻 井设计 和 作业 带来诸 多 技术挑 战 和难 点 。 海上 丛式井 网—般 是 以平 台为 中心点 向四周 发散 的轨迹分布 , 由于 井 网密
较高, 而平 台位 置优选 是 降低钻 井总 进尺 、 作业 难度 及钻进 周 期最基 本和 最有 效 的手 段之 一 。 在原 来 已十分密 集 的丛式井 组 中再度 加密钻 出加 密井 网 , 使得 加 密调整 井新建平 台位 置的选择 是一个 非常复 杂的过程 。 首 先需要对 已存在 的 井 眼轨迹进 行分析 , 再 根据 以“ 井 口位移法 ” ( 井组 的井 口位移之 和最小 ) 确定 的 初 始调整 井平 台位 置进 行新钻 井 轨迹设 计 , 并与 老井 网进行 防碰分 析 , 最 后根 据 防碰分 析 结果 对平 台位 置进 行调 整 , 直 到所有 井均 满足 防碰 要 求为止 。 针对上述 平台位 置优选 的复杂 性 , 研 究形成 了以三维地 质模型及 原有井 网 为设计环境的平台位置优选方法。 基于三维井位设计软件D E 脚 和定向 井设 计软 件 C o mi ms  ̄ 现 了含 水平 井平 台位 置优 选 的方法 。 2 3 井 眼轨 迹优 化及 防碰绕 障技 术 在 丛式井 网加密调 整井 的设计 与施 工 中, 除 了需 要时刻 注意实钻轨 迹与设 计轨 迹的相 符程 度及 其变 化趋 势 , 以确保 中靶 并保持 良好 的井 身质量 外 , 还需 要考 虑邻 井的设 计轨 迹和 实钻 轨迹 , 用于 进行 防碰计 算 与设计 。 在 井眼 轨迹 防 碰绕 障设 计时 , 需 要综合 考虑 油藏 钻井顺 序 、 井斜 方位 等因索 , 合 理分 配槽 口, 确定 造斜 点 、 造 斜率 及关 键绕 障控 制点 。 并 采用最 精确 的最小 距离法 [ 3 避 行 防 碰 扫描 。 通过 计算 井 眼距离 的分离 系数 , 来 判断 井眼 间距是否 处于危 险 情况 , 并做 出相应 的决策 。 用参 考井和 比较井 的 中心 距和两井 的误差椭 圆半 径之 比来 表示 井的 接近程 度 , 如 比值等 于 l 说 明两 井相切 , 即有 可能蹭 着邻 井 ; 如 比值 大 于1 , 说 明两 井是安 全的 ; 如 比值 小于 1 , 说 明两井 不安全 , 很有 可能碰撞 套管 , 图1 、 图 2 分别 为渤 海某 调整 井绕 障 前后 的防 碰 中心距 示意 图 。 2 . 4 丛 式井 网井 眼轨迹 控制技 术现 场实施 要 点 1 ) 直 井段 防斜打直 : 表层 钻井过 程 中 , 除预 斜井外 , 应使用 钟摆钻 具 防斜 打 直, 井斜 尽量 小于 0 . 5 。 2 ) 表层 预斜 措施 : 对 于表 层需 要预斜 的井 采用如 下钻 具组合 : 1 7 -1 / 2 ” P D C B i t +X / O + 9 - 5 / 8 ” P D M( 1 . 5 7 ) +8 ” F / V+1 6 -1 / 4 ” S r B +8 ” N MD C+ 8 “ MWD + 8 ” S N MD C+ 8 ” ( F / J + J AR) + x / O + 5 ” HWDP 1 4 } 一般 采 用的 表层 套管 下人 深 度要 以表层 预斜 井斜能 够达到 8 ~1 0 。 的 深度为 参考 , 以保证 二开井 眼轨迹尽 量 分离 且造斜 时毹 以MwU高边 工具面 造斜 , 可使二 开可减 少使用陀 螺定 向 , 节 约 作 业时 间 , 提 高作业 时 效 。 3 ) 精密测量仪器确认已钻井眼轨迹 , 所有表层段都要有陀螺测斜数据 , 为 后期 井的防碰 计算提 供准 确数据 。 直井段 陀螺测 量轨迹 间隔不 大于l 咪 / 每点 。 陀螺 定向 过程 中, 及时 用MWD 工 具面及 实测结果 检验 、 判断陀 螺定 向方 向是 否 正确、 以及 造斜 率是 否满 足 要求 。 4 ) 浅层造 斜率保 障措施 : 为保 证表层 的造斜 率 , 马 达弯 角不小于 1 . 5 。 ; 马达 本体 扶正 套要 尽量 满 眼 ; 上 扶 正器选 择 1 2 - 1 / 4 ” 或着不 加上 扶正器 。 钻井 参数 选择 要尽量 降低排 量 , 保 证钻压 , 并在 造斜 过程 中尽量不使 马达制 动 , 保 持造 斜 工具 面 比较 稳定 和连 续造 斜 。 5 ) 防碰 风 险井 段 应采 用牙 轮钻 头钻 进通 过 。 3 , 渤 海某 油 田加 密调整 井 防碰设 计 实倒
海上稠油开采装置的数据安全与网络保护

海上稠油开采装置的数据安全与网络保护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海上稠油开采装置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装置通过开采海底储油层中的稠油,为能源市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海上稠油开采装置数据安全和网络保护的日益严峻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海上稠油开采装置的数据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网络保护策略。
首先,海上稠油开采装置的数据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装置涉及大量敏感和机密信息,如油井位置、生产数据、设备状态等。
如果这些数据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恶意篡改,将会对公司的生产和运营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保护这些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海上稠油开采装置需要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机制。
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修改敏感数据。
此外,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发生。
在保护数据的保密性方面,数据加密是一种常用的措施。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即便数据被窃取,黑客也无法读取其中的内容。
此外,访问控制清单和权限管理也应该得到严格执行,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获取敏感信息。
为了确保数据的可用性,海上稠油开采装置应实施高可靠性的网络基础设施。
冗余的网络连接和备用设备可以保证当主要网络出现故障时,数据仍然能够正常传输。
此外,定期的系统维护和更新也是确保设备运行稳定的关键。
除了数据安全外,海上稠油开采装置还面临着网络攻击的威胁。
网络攻击者可能利用漏洞和弱点入侵装置的网络,窃取敏感数据或破坏设备运行。
为了保护装置免受网络攻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保护策略:1. 建立强大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止潜在的网络入侵。
2. 实施严格的网络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装置网络的访问权限,并及时撤销离职员工的访问权。
3.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发现的漏洞和弱点。
4. 增强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教育员工识别和应对网络威胁。
海上丛式井网整体加密井眼轨迹防碰绕障技术应用

海上丛 式井 网整体加密 井 眼轨迹 防碰绕 障技术应用 冰
I张晓诚 t 刘亚军 z 王昆剑: 张 海 : 曹
阳
I1中海石油 ( . 中国 ) 有限公 司天津分公司;2 中海油能 源发展 监督监 理技术公 司; . l3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摘 要:海上油田综合调整过程 中,井眼防碰 已经成 为制约丛式井 网加 密钻 采的关键 因素。针对海上油田单平 台井数
多、井间距 离小、丛式 井网密集的特点,利用井眼轨 迹优化和 防碰绕障设计 ,实施 丛式井网整体加密钻采井眼轨迹 防碰绕 障技 术。在绥 中3 - 油田 L平台应 用效果证 明,该技 术能够有效 防止 井下碰撞事故的发 生 ,减 小钻井施工的难度 。 61
— L
B平台 的 2 0口井 中,只有 4口井直井段有 陀螺数
据 ( 2 0 ,另外 l 0~ 5 m) 6口井没有直井段数据 ( ~30 0 0/
50 ) 5 m ,且 原平 台各 井眼轨 迹测量仪 器也有 不 同。此 外 ,由于测 点不是连 续 的 ,测点 问距 大 ,以及 各种系 统误 差和计 算误差 ,坐标 系统 与现用 不一致 ,B平 台
可能错过水 平轨迹 与垂直轨 迹 的碰撞 ,不能用 于水平 井扫描。 其 中最 近距离 扫描主要 用于邻 井 的防碰 ( 4) 图 ,
井 眼 轨迹
欲 钻 井 井 眼 轨 迹
图 2 丛式井 网加 密调整井 眼轨 迹图
图 4 邻井 间最 近距离示意 图
2 井眼轨迹优 化及 防碰 绕 障设计
5
。_ l l
_
瞄皿
海上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调整技术研究

海上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调整技术研究张凤久;罗宪波;刘英宪;赵春明;苏彦春;李其正【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1(013)005【摘要】以绥中36-1为代表的海上稠油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逐步暴露出注采矛盾突出、层间和平面上储量动用差异大、单井控制储量过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较低、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针对中国海油稠油开发面临的挑战,首次提出海上油田大规模综合调整研究,由于海上油田特殊的开发方式,陆地油田综合调整工作中成熟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无法复制到海上油田,海上油田整体加密调整技术研究面临诸多技术难点,因此,本次研究结合绥中36-1油田Ⅰ期自身特点和开发方式,针对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整套海上油田的整体挖潜和调整的技术思路和研究方法,完成绥中36-1油田Ⅰ期整体加密调整方案,调整后油田井网由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转变成为行列注水井网,探索"定向井+水平井"开发模式,整体加密实施效果良好,油田水驱状况明显改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从调整前的80.5%提高到调整后的91.3%,采收率大幅度提高,预计提高采收率10.4%,整体加密调整技术必将在同类油田中推广应用.【总页数】7页(P34-40)【作者】张凤久;罗宪波;刘英宪;赵春明;苏彦春;李其正【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10001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53【相关文献】1.海上老油田丛式井网再加密钻完井技术研究应用 [J], 刘峰;刘宝生;范白涛;徐鲲2.海上丛式井网整体加密井眼轨迹防碰绕障技术应用 [J], 张晓诚;刘亚军;王昆剑;张海;曹阳3.海上密集丛式井组再加密调整井网钻井技术探索与实践 [J], 姜伟4.海上油田整体加密调整效果二元评判方法 [J], 潘彩霞;姚泽5.渤海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钻井防碰技术 [J], 赵少伟; 徐东升; 王菲菲; 罗曼; 李振坤; 刘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田加密调整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研究

密调 整的关键 是井网密 度的选 择, 本 文在前 人研
究[ 1- 4]基础上, 遵循“有无对比, 增 量评价”原则, 考
虑资金时间价值, 综合投资、成本、税费、递减率等多
种因素, 建立了适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加密调整经
济极限和经济最优井网密度计算模型。
1 数学模型建立
据前苏联学者谢尔卡乔夫研究, 油田开发的最
关键词: 井网密度; 经济最优井网密度; 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 T E3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981( 2012) 07—0117—01
我国油气藏储层多为陆相沉积, 非均质性强, 一
次开发井网很难获得满意的采收率, 油田在递减阶
段实施井网加密能够达到提高采收率目的。油田加
K-
KE-
L) -
C
- X] , 则利润现值 V( S) 表达式为:
V ( S) = NEDEtD( e- B/S - e- B/S0 ) 8 - A( S - S0 ) ( ID
+ IB- 0. 0 365Qa8 )
( 7)
根据式( 7) 绘制增量利润 V ( S) 的关系曲线, 通
过曲线交汇法求解经济最佳、经济极限和经济合理
终采出程度即采收率( ER ) 与驱油 效率( ED) 和井网
密度( S) 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ER= ED×e- B/f
( 1)
综合运用增量法和油田指数递减规律, 推导出
油 田加密项目增加产油量初始年产油量增量 Qo 表 达式为:
Qo= NEDEtD ( e- B/S - e- B/ S0) + 0. 036 5A( S- S0)
成本 1155 元/ a。
L油田保障井网加密效果的几点做法

L油田保障井网加密效果的几点做法
宋文波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年(卷),期】2016(023)006
【摘要】为了改善L油田开发效果,开展以井网加密调整为主的综合调整.为了保障加密调整效果,从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水淹分析等各个环节上做好工作,减少加密井低产因素.各个环节所采取的做法、经验以及取得的效果,为L油田后续加密和其它油田加密调整提供了借鉴依据.
【总页数】1页(P255)
【作者】宋文波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鄯善油田温西六区块井网加密调整方案研究及实施效果 [J], 袁昭;郭克诚;张瑜;郭伟峰;杨永霞
2.改善喇嘛甸油田北西块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几点做法 [J], 刘连福;陈冠萍;王家震;王丽敏;季柏松
3.利用井网加密调整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 [J], 杨立恒;叶立香;苏放文
4.低渗透砂岩油藏井网加密调整效果评价——以胡尖山油田H154区长4+5油藏为例 [J], 尹红佳;路向伟;马强;郑奎;张换果;杨晋玉;;;;;;
5.X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效果预测方法 [J], 张意超; 陈民锋; 屈丹; 毛梅芬; 杨子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油 田概 括
s油 田是 渤 海 辽 东 湾 海 域 的 大 型 披 覆 背 斜 整 装稠油油 田… , 产 层 为古 近 系 东 营组 下 段 的 湖 相
三 角 洲 相 砂 岩 。 主 力 开 发 层 系 为 东 营 组 下 段 的
递 减 快 等 问题 。 为解 决 油 田开 发 存 在 的 矛 盾 , 提
摘 要: S油 田是 渤 海 辽 东 湾 海 域 的大 型 整 装 稠 油 油 田 , 作 为海 上最 大 的亿 吨级 自营油 田 , 目前 已 进入 开发 中后 期 ,
逐步暴露 出层 间和平面上水驱动用不均 、 单 井控 制储 量过 高、 采油 速度和 采收率较 低等 问题 。针 对海上 稠油开发 面临 的挑 战, 首次提出海上油 田规模井 网加 密调 整研 究 。但海 上油 田的开发方式 特殊 , 且经多年 注水开发后 水淹 规律 复杂 , 油 田整体调整研究面临诸多技术难点。以地质 油藏再认识为基础 , 剩余油分布研究 为统领 , 克服 了小层 含水半定量研究 、 水淹层定量评价 、 水平井 和定 向井联合开发等技术瓶颈 , 完成油 田整体加密调整研 究和方案 编制
为 l 0 . 2 4~1 3 . 3 3 MP a , 原 始 溶 解 气 油 比介 于 2 3
~
3 8 m / m 之 间 。油 田 于 1 9 9 3年 投 产 , 目前 处
于 中 高含 水 开 发 阶 段 。
3 调 整研 究 思 路及 关键 点
根 据 目前 油 田开 发 中存 在 的 问题 , 以新 三 维 地
工作 , 总 结 出一 套 海 上 油 田加 密 调 整 研 究 技 术 体 系 , 为相 似油 田调 整 研 究 提 供 借 鉴 。
关键词 : 海上油 田; 综 合调 整 ; 剩余油 ; 数值模拟 ; 水平井
中图分类号 : T E 4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1 9 8 0 ( 2 0 1 3 ) 0 1 — 0 0 8 0— 0 6
高 油 田的 采 油 速 度 及 采 收 率 , 有 必 要 对 s油 田进
行综合调整研究 。
对于海 上 油 田大 规 模 综 合 调 整 的研 究 尚属 首
次, 无经 验可供 借鉴 , 同时鉴于 海上 油 田的开 发方 式 及 工程设 施 的影 响 , 陆地 油 田综合 调 整 工 作 中成 熟 的研 究 思路 和技术 路 线 无 法 复制 到 海 上 油 田, 油田 整 体调 整技 术 研 究 面 临 着诸 多 技术 难 点 : ( 1 ) 井 距 大, 油井 多 为大段 合 采 , 受 工 程设 施 限制 , 监钡 0 资 料
2 油 田存 在 的 问题 及 开 发 难 点
S油 田总 体 开 发 形 势 较 好 , 主 要 表 现 在 单 井 产能高 、 平 面 波 及 系 数 大 和 主力 油 层 动 用 程 度 较 高 等 方 面 。但 也 逐 步暴 露 出注 采 矛 盾 突 出 、 层 间 和平面上储 量 动用 差 异 大、 单井 控 制储 量过 高 、 采油速度 和采 收 率较 低 、 综 合 含水 上 升快 , 产 量
I 、 I I 油组 , 可 细分 为 1 4个 小 层 。油 田储 层 发 育 , 物性 较 好 , 孔隙度在 2 8 % ~3 5 %之间, 平 均 为 3 1 %; 渗透率在 ( 1 0 0~1 0 0 0 0 )×1 0 I x m 之 问 , 平 均为 2 0 0 0×1 0~ m 。油 层 分 布 相 对 稳 定 , 含 油砂 层 多 , 厚度大 , 但 小 层 横 向非 均 质 性 较 严 重 。 原油具有密度大 、 黏度 高、 胶 质沥青 含量 高、 含 硫 量低 、 含蜡量 低 、 凝 固点 低等 特 点 , 属重 质 稠油 。 地层原油黏度 为 3 7 . 4~1 5 4 . 7 mP a・ S , 饱 和 压 力
较少 , 剩余油 分 布规律认 识 难 度大 ; ( 2 ) 多 层合 采 条 件下 整 体 加 密 调 整 的井 网部 署 方 式 无 经 验 借 鉴 ;
( 3 ) 海 上油 田尚缺 乏水 淹 层判 断 标 准 和水 淹 层测 井 解释 方法 ; ( 4) 对纵 向 上不 同水 淹 程 度 条 件 下 选 择 性射 孔原 则缺 乏系统 研究 和认识 。
第1 5卷 第 1 期
重庆科 技 学院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3年 研 究 与 实 践
任 晓 宁 王 国栋 刘英 宪
( 中海石 油 ( 中 国) 有 限公 司天 津分公 司,天 津 3 0 0 4 5 2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1 0—1 2
震 资料 和多 年开 发动 态 资 料 为 基础 , 对 油 田的地 质 和开发 效果 重新再 认 识 , 在 动 静 态 资料 结 合 的基 础
上, 提出“ 地质、 油藏、 动态” 3方 面 研 究 “ 三 位一 体 ” 的总体 思路 ( 见图 1 ) , 以精 细地 质再认 识 为依 托 , 以 剩余 油研究 为统 领 的技 术 路 线 , 完 成 油 田加 密 调 整
任 晓宁 , 等: 海上 油田首 次规模 井网加 密调 整研 究与 实践
本 次调整不予考虑 。
表 1 S油田平面非均质性参数统计表
图 1 海 上 油 田调 整 研 究 技 术 路线
研究 和方 案编制 工作 。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 0 1 1 Z X 0 5 0 2 4 — 0 0 2 — 0 0 7 )
作者简 介 : 任晓宁 ( 1 9 8 0一) , 男, 河 北 张 家 口人 , 硕士 , 工程师 , 研 究 方 向为 油 田开 发 。
・
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