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895现代经济学考研配套考研真题集

上海大学895现代经济学考研配套考研真题集
上海大学895现代经济学考研配套考研真题集

上海大学895现代经济学考研配套考研真题集

一、上海大学882现代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福利三角形

2公共物品

3古诺—纳什均衡

4(费雪)交易方程式

5奥肯定律和牺牲率

6自动稳定器

二、判断分析(每题5分,共30分)

1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降价必然可以增加销售量和销售收入。

2扩展线一定是每个产量水平上最低成本的轨迹。

3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过剩生产能力意味着其最优产量一定位于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边。

4凯恩斯消费函数与持久收入(假说)消费函数的唯一区别在于:前者反映短期关系,后者反映长期关系。

5短期总供给曲线关系的基础是包括工资率在内的价格调整不灵。

6对中国而言,人民币汇率上升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假定某种产品的市场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分别是p*=0.75元/单位,q*=7.5百万单位。该产品的供给弹性为e s=1.6,需求弹性为e d=-0.8。

要求:写出该产品的供给方程和需求方程(线性函数)。

2某厂商面对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但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出售商品,已知下列函数:产品需求函数为p=60-q;厂商生产函数为q=4L0.5K0.5,其中K=4;劳动市场需求函数为L d=30-w,劳动市场供给函数为L s=-12+0.5w。

要求:计算均衡工资率和厂商最优劳动雇佣量。

3假定两个商家生产同质产品,其长期成本函数分别为LTC A=0.1q A2+2q A;LTC B=0.025q B2+2q B;它们面对的市场需求函数是Q=500-10P。要求:(1)计算两个厂商按古诺模型决策,当市场达到均衡时,它们的反应函数、各自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两个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而愿意组成卡特尔,并且同意一个厂商付给另一个厂商超额利润,以保证两厂商在利润上有相等的绝对增长量,计算两厂商各自的产量、价格以及某一方厂商付给另一厂商的利润。

4C=0.8Y d;I=20-0.4r;G=10;T=20;M s=50;M d=0.5Y—r。要求:(1)写出IS曲线方程并计算乘数;假定物价水平为2,写出LM曲线方程;计算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

(2)写出总需求曲线方程。

(3)如果政府支出增加至12,求物价不变(P=2)和产量不变(Y=60)情况下的均衡产量、均衡利率和物价水平。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政府对贫困家庭进行补助,几乎是所有国家的通行做法,通常采用的具体措施有实物补贴、收入补贴和价格补贴等。

(1)试用相关原理讨论这三项措施对家庭效用的不同效果;

(2)也有经济学家建议用负所得税来补贴贫困穷人,这种措施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22007年7月份以来,我国物价水平持续在6%左右,控制通货膨胀成为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头等大事。

(1)给出从货币供求和产品总供求两个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原理。

(2)简单描述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主要措施,并讨论把货币量和利率同时作为中间性政策目标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配套《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

1在理性预期时,只有欺骗民众的货币政策才有可能产生实际效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研]

【答案】√@~

【解析】在理性预期时,人们可以最好地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关于现在政府政策的信息来预期未来,所以正常的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状况不会造成影响,只有通过欺骗民众的货币政策,使民众产生错误的预期,才有可能改变实际经济状况。

2根据费雪模型,当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其消费水平会下降。()[上海财经大学2017研]

【答案】×@~

【解析】当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消费可能不降反增。比如在没有借贷约束时,消费者在当期是贷款者。即他消费完还剩多余的资金,他愿意将剩下

的资金贷款出去从而获得一部分收益,而如果现在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消费者就可能无法将手中多余的资金贷款放出去,这时候他就不得不把多余的资金花出去。则当期的消费会上升。

3根据庇古的实际余额效应,总需求将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这是因为利率下降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研]

【答案】×@~

【解析】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为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相对的富裕,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的上升,带来消费需求上升并进一步带来总需求的提升,所以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题目中所述的逻辑本身是正确的,属于货币市场理论与投资理论的内容,但与实际余额效应无关。

4托宾q理论认为企业家应该根据企业资本市场价值和企业资本的重置成本比率做出投资决策。()[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

【解析】托宾q值是企业作出投资决策的比例依据,q=已安装资本的市场价格/已安装资本的重置成本。如果q大于1,那么股票市场对现有资本的估价就大于其重置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增加投资;如果q小于1,那么股票市场对资本的估价就小于其重置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减少投资。5政府控制通货膨胀一般要以一定的失业率为代价,但是如果居民采取理性预期的话,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了。[北京大学2005研]

【答案】√@~

【解析】在短期中,控制通货膨胀会造成失业率上升,这是由于当价格下降时,名义工资的粘性使实际工资过高,增加了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具体关系由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π=πe-β(u-u n)+v决定。如果居民采取理性预期,那么居民了解到政府减少通货膨胀后,会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名义工资的粘性不存在,降低了失业率上升带来产量减少的损失。

6如果商品的价格在短期内存在黏性,那么当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时候,失业反而会增加。()[上海财经大学2012研]

【答案】×@~

【解析】根据新凯恩斯模型,若存在价格黏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得劳动需求增加,实际工资率上升,劳动投入增加,失业会减少。

7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个稳定的函数,是完全由制度决定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研]

【答案】×@~

【解析】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或1/k)当作由制度决定了的一个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则认为流通速度V不是数值不变的常数,而是决定它的其他几个数目有限的变量(r m、r b、(1/P)·(dP/dt)、w等)的稳定函数,不只是取决于政府政策。

8索洛模型没有解释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上海大学2018研]

【答案】√@~

【解析】索洛模型的结论是:一旦经济达到稳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就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率。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经济持

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持续上升。但是,索洛模型并未解释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只是索洛模型的一个假设而已。因此,索洛模型没有解释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9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居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可以对经济主体的总产出有好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北京大学2005研]

【答案】√@~

【解析】根据蒙代尔-托宾效应,当消费取决于实际货币余额水平,而实际货币余额取决于名义利率,那么货币增长率的提高会影响消费、投资和实际利率。即C=F(M/P),M/P=L(i,Y)=L(r+πe,Y)。当预期通胀πe时,Y(总需求)增加,从而价格上升,M/P下降,进而导致i下降,也就是说,名义利率对预期通胀的调整是小于一对一的。从这个结论出发,可知居民的通胀预期对经济主体的总产出是有积极影响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10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国家的人均收入,并且前者的增长率也高于后者。()[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答案】×@~

【解析】高储蓄率具有水平效应,即提高稳定状态的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因为储蓄率不具有增长效应,即不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11如果居民具有完全理性,那么,对于一笔新增的政府支出,债券融资与税收融资对产出的影响是等价的。()[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答案】√@~

【解析】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如果消费者具有足够的前瞻性,未来税收等价于现在税收,因此用借债为政府融资等价于用税收融资。

12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如果政府采取减税的政策,那么经济中的消费、总需求和总产出将会增加。[北京大学2004研]

【答案】×@~

【解析】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消费者具有前瞻性,他们的支出决策不仅基于现期收入,而且还基于预期的未来收入。政府减税,意味着未来更多的税收,因而家庭会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带来的未来税收责任。因此,减税不会影响消费,总需求和总产出也不会改变。

13根据生命周期原理,如果股票的价格上升,那么经济中的消费和总需求将会增加。[北京大学2004研]

【答案】√@~

【解析】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个人的消费取决于收入和财富,股票价格上升意味着消费者的财富增加,消费会将此财富增加平摊到各个消费阶段中,从而使得消费和总需求增加。

14根据卢卡斯批评,传统计量模型包含了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答案】×@~

【解析】卢卡斯认为预期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当政策制定者估计任何一种政策变动的效应时,他们需要知道人们的预期会如何对政策变动作出反应,而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预期

的影响。在传统的标准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中所采用的是适应性预期,未考虑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

15根据托宾的投资q理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股票价格的高低,股票价格上升则增加投资。()[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答案】×@~

【解析】托宾的q=已安装资本的市场价值/已安装资本的重置成本。净投资取决于q大于1还是小于1,如果q大于1,那么股票市场对已安装资本的估价就大于其重置成本,投资会增加;如果q小于1,投资会减少。因此,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资本的市场价格与重置成本的大小比较,与股票价格是否上升无关。

16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人均增长率。()[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答案】×@~

【解析】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存量,但是稳态人均增长率不变化,人均产出增长率只与技术增长率有关。

17通货膨胀由于导致人们持有更少的货币,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菜单成本”。()[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答案】×@~

【解析】菜单成本是指因为高通货膨胀率使企业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报价,而改变价格是有成本的,企业需要重新印刷并发送新目录表等付出的成本,菜单成本与人们因通货膨胀持有的实际货币量减少没有关系。

18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后者包含了技术进步。()[上海财经大学2009研]

【答案】×@~

【解析】两模型最大的区别是索洛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定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内生增长模型假定资本的边际收益不变。

19与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性”是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麻痹公众,以达到自己的党派利益。()[上海财经大学2009研]

【答案】×@~

【解析】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是指政府今天制定的政策不一定适合明天。在某些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可能愿意提前公告他们将遵循的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但是在私人决策者根据他们的预期行事之后,这些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而违背自己的公告。虽然其在客观上欺骗了公众,但其政策目的不是为了欺骗公众以谋取党派利益。

20在物价为黏性的时间范围内,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并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上海财经大学2009研]

【答案】√@~

【解析】价格为黏性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再是一条垂直的线,而是向右上方倾斜,在这个时候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并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

21消费的持久性收入理论认为,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较小,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性收入。对于收入的暂时性变动,人们会用储蓄加以平滑。()[上海财经大学2010研]

【解析】持久收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无效的,因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22如果存在价格错觉,家庭就会对货币供应产生反应,从而在短期内改变他们的经济决策。()[上海财经大学2010研]

【答案】√@~

【解析】价格错觉也称为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在货币幻觉的情况下,工人们看到名义工资率上涨,而未看到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从而以为自己的实际工资率提高了,从而改变自己的劳动供给。

23央行宣布将采取有力措施降低通货膨胀,当公众相信了这一宣布并付诸于他们的行动时,不再实施宣布的政策可能对公众更有利。()[上海财经大学2011研]

【答案】√@~

【解析】由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当公众相信政府通货膨胀的政策,则会主动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使得经济的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此时若政府不再采取降低通胀率的政策措施,而是谋求失业率的降低,可能对公众更有利。

24永久性减税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大于暂时性减税。()[上海财经大学2011研]

【解析】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当期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而非当前收入。暂时性减税引起居民当期收入的增加但对持久收入没有影响,从而对消费的影响较小,反之,永久性减税则会使得消费支出增加较多。

25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会降低就职率,延长预期的失业持续时间。()[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

【解析】根据寻职模型,失业保险金的增加提高了人们在失业期间得到的有效实际收入,这又提高了人们的保留实际工资,所以提供的工作更容易被拒绝,降低了就职率,延长了预期失业时间。

26根据卢卡斯货币冲击假说,给定货币冲击力度的实际效果越显著,基本的货币环境越稳定。()[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

【解析】卢卡斯认为,对货币冲击——即名义货币量M的变化——的反应程度,取决于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过稳定还是动荡的历史。在货币不稳定的背景下,家庭大都认为看到的名义工资率w与物价P的变动是普遍通货膨胀的反应。结果,货币扩张通常不能蒙骗工人,使他们以为其实际工资率w/P上升了。因此,在不稳定的货币环境中,货币冲击对劳动投入L和实际GDP的影响大都微乎其微。

相形之下,在货币稳定的背景下,家庭更可能认为看到的名义工资率w与物价P 的变动代表了实际工资率和相对物价的变动。结果,货币冲击对劳动投入L和实

际GDP(Y)往往有显著的影响。总之,卢卡斯货币冲击假说总结:给定货币冲击力度的实际效果越显著,基本的货币环境就越稳定。

27在新凯恩斯模型中,由于名义价格黏性的存在,在短期内,货币冲击可以通过影响劳动供给来影响实际产出。()[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

【解析】新凯恩斯模型的主要观点:在不完全竞争背景下,假设短期内价格具有黏性,厂商只能通过改变生产和劳动投入的方式迎合需求的变化。因此,货币冲击改变经济体的劳动需求量,从而改变劳动投入量和实际产出。

28物价水平在新凯恩斯模型中是逆周期的,而在价格错觉模型中是顺周期的。()[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

【解析】在新凯恩斯模型中,由于价格黏性的存在,当经济衰退时,物价水平仍然较高,因而,物价水平是逆周期的。而在价格错觉模型中,当名义价格上升,企业和工人将会错误地认为是其产品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上升,而不是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因此劳动供给将会增加,企业将会增加产出,因而价格水平是顺周期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