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Unit4Amazingart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

Unit4Amazingart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

【课题】Unit 4 Amazing artvisiting.()3.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A.Rembrandt is not as famous as the painter of Mona Lisa.B.The painting Mona Lisa attracts so many people because the woman is always laughing at others.C.In the author’s eyes, the sculptor of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must have incredible skill.D.The reason why Rembrandt liked drawing selfportraits is that he was too poor to pay for a model.【学问展现】1. Greetings from Paris,everyone! 我在巴黎向你们问好!greet v. 问候,迎接,招呼;对…作出反响;最先映入眼帘▶【单词积累】greeting n. 问候,招呼〔常用复数形式greetings 表示“问候语,贺词〞〕send〔one’s〕greetings to sb. 向某人问好exchange greetings〔= greet each other〕相互问候2. This broadcast is being brought to you from one of the largest museums on Earth—the Louvre!本次直播地点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broadcast n. & v.〔1〕n. 播送节目,电视节目It was not until 1920 that regular radio broadcast began.。

Unit 5 Educational Exchanges 第一课时 Reading 教学设计 八上

Unit 5 Educational Exchanges 第一课时 Reading  教学设计 八上

用。

了解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活动观,情境式教学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及互动方式(时间)设计意图效果评价
通过观看与篇章相关的视频,问题链,能够了解一些关于教育交流项目的知识;通过猜测任务一:Lead in
1. 观看视频,了解关于教育交流项目的相关知
识。

2. 通过观察图片与英文解释,认识和理解部分核
心词汇,为阅读作好准备。

任务一:通过
视频,引出这
节课的话题,
为后面的篇章
阅读做铺垫,
观察学生互动表
现,判断学生能
否清晰理解本节
课的教学主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
第二部分
应用实践
第三部分
创新迁移
图片、音标、单词
解释、例句等学习
单词
An exchange visit is
educational and interesting!
标题和插图,预测篇章话题;了解交流项目的形式和内容,初步了解现在完成时的结构
第一部分
学习理解
话题导入
视频, 介绍教育交流项目相关背景知识;
关于太空知识的小测试
问答
单项选择
完成表格
对话
头脑风暴
角色扮演,以采访形式把
篇章内容表演出来。

讨论
教育交流访问为什么是有
教育意义且有趣的。

阅读课评价量表。

第一课时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1Unit2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1Unit2教学设计
6.预习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注意事项:
1.作业布置要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适当调整作业难度。
2.作业量要适中,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并提供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第一课时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1Unit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Module 1 Unit 2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 hobby, collect, stamp, coin, postcard, also, neither, nor, play the guitar, draw pictures, be interested in”等,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有效运用。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应注重以下方面:
1.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强化词汇和语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语和写作能力。
4.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信息捕捉和处理能力,为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人的兴趣爱好。
3.学生能够在听力活动中,抓住关键信息,理解并完成相关的任务。
4.学生能够在口语交流中,用英语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5.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编写简单的短文。,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美国的教案

初中美国的教案

初中美国的教案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2. 掌握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3. 了解美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及重要节日;4. 理解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影响;5.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PPT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问候,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美国有什么了解?他们希望在本节课中学到什么?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使用PPT展示美国的地图,介绍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2. 讲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等;3. 介绍美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及重要节日,如独立日、感恩节等;4. 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讨论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3. 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简要总结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强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听力练习(15分钟)1. 播放与美国地理、文化相关的听力材料,如美国城市的介绍、美国节日的庆祝活动等;2. 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阅读练习(20分钟)1. 提供与美国地理、文化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等;2. 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美国地理、文化的短文;2. 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简要总结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强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初中地理美国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美国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美国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邻国。

2. 掌握美国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3. 了解美国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特点,包括主要农作物和农业带分布。

4. 掌握美国的工业布局和特点,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5. 了解美国的人口构成和种族多样性。

(二)能力目标1. 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2. 通过对美国农业和工业特点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方法。

2. 引导学生关注美国资源与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一)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邻国。

2. 美国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3. 美国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特点。

4. 美国的工业布局和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5. 美国的人口构成和种族多样性。

(二)难点1. 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 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突破1. 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 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 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 利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和工业区、工业城市图,分析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5. 结合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美国的地理特点、农业和工业布局。

2. 运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3. 利用图表资料,让学生掌握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工业布局。

4.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篇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篇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英上册语第四单元I have a Pen Pal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下列动词短语的ing 形式:collecting stamps, riding a bike, diving, playing the violin, making kites2.能够听、说、认读句子:What is your hobby?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What about you ?并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

3.能够在Group work 中灵活自然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重点动词词组:collecting stamps, riding a bike, diving, playing the violin, making kites2.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句型:What is your hobby?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What about you ?并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

3.着重讲解动词ride ,make ,drive的现在分词形式【教学准备】1.与本课时相关的教学挂图。

2.录音机和本单元的教学录音带。

3.准备本课动词短语和时间短语的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warm-up1.教师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问好,做简单的Free Talk.Step2: Presentation: 1.教师将本单元Let’s start的教学挂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教师与一名学生示范。

T: What’s your hobby? 教师随机将其板书。

S: Swimming.What about you?教师回答后示范填写Let’s start部分的表格。

同桌或者周围同学进行问答、填表。

The+adventures+of+Tom+sawyer+第一课时+Reading+I+教学设计

The+adventures+of+Tom+sawyer+第一课时+Reading+I+教学设计

Unit 7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本单元第二课时Reading I语篇研读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一堂阅读课,是Reading板块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能够读懂《The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的故事——“汤姆·索亚漆栅栏”。

通过初步了解阅读篇章故事的情节,体会主人公汤姆索亚的计谋和他的性格特征,能够口头表达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What】本节课的语篇涉及了一篇记叙文。

主阅读篇章是美国著名幽默大师、小说家马克·吐温所著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故事“汤姆漆栅栏”,故事讲述了汤姆担心被同伴嘲笑和完不成漆栅栏的任务的双重压力下,设计了一个圈套,既让伙伴们对这项苦差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争相用自己的宝贝来交换漆栅栏的机会,从而不有痕迹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还得到了一堆宝贝的故事。

【Why】阅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能运用略读、预测等阅读策略,初步了解主阅读篇章的原著的书名、作者和故事的主人公等信息。

能够根据故事的基本要素,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

能根据上下文猜测task, survey,writer,humorous,fence,yard,board,deal,silence和短语in silence的含义。

运用略读、预测等阅读策略,初步了解中阅读篇章的信息。

通过分析故事的基本要素,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能够找出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学习核心单词和短语。

【How】本节课的语篇都围绕“汤姆·索亚历险记”为话题,以“马克·吐温的不同作品为主线”来展开。

通过播放根据《汤姆索亚历险记》改编的动画片结合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话题。

学生通过两人一组讨论并完成what do you about...?部分的练习,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

通过让学生阅读主阅读篇章的语言和标题,完成before you read部分的前两题,学生了解主阅读篇章的原著书名、作者和主人公等信息。

美国的诞生教案初中

美国的诞生教案初中

美国的诞生教案初中课程目标:1. 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独立战争的基本史实。

2. 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认识北美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正义的战争由于得到人民的支持,最终会取得胜利。

3. 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中分析战争的双重性: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教学重点:1. 独立战争的过程,认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 探讨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加深对美国独立战争历史影响的认识。

教学难点:1.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2.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美国的诞生》。

2. 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美国的国旗、国徽等元素,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元素代表着什么?它们背后的历史是什么?2. 学生分享对美国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美国的诞生》。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 学生结合教材和自身知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a.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是什么?b. 独立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c. 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2.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教师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

2. 教师重点讲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加深学生对战争背景的认识。

3. 教师分析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的双重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理解。

2. 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强调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文章,不少于300字。

2.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对其他国家有何启示?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北美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的特点及其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湖特点。

教学
重点
美国自然环境的特征及相互联系性
教学
难点
美国自然环境的特征及相互联系性
教学
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
准备
资料图片,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最近在新闻中出现的一个高频词——
中美贸易战,又称中美贸易摩擦。

同学
们,你们了解吗?俗话说知己知彼,百
战不殆,要想了解并打赢这场贸易战,我们首先要认识美国的概况和美国的经济。

认真听老师读资料通过讲故事的形
式,引起学生的好
奇心。

活动一:人种构成和位置承转:美国在哪?基本情况如何?
1.阅读课本页,了解美国领土组成和
人口构成的基本概况。

(1)美国的领土是由________和
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本土和两个
海外洲)
(2)2010年,美国的总人口_______,
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______是美国
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3)原来
居住在美国的是印第安人等原住居民,
今天居住在美国的___、_____和_____
都是在最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
的。

学生自己阅读课
本内容,独立完成
第1题。

让学生阅读文
本,找出关键词,
这也是学生需要
提升的能力,所以
在课堂中适当的
(4)美国的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
、等城市。

教师小结: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
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
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
民族,因此,人们称美国是“民族大熔
炉”。

接下来我们主要了解美国的位
置。

2.阅读《美国在世界的位置》和《美国
地形图》,回答下面问题。

半球位置:位于_______、______
半球;纬度位置主要位于30°N–49°N
之间,大部分位于和之间,
领土跨、、三带,其中大部
分位于带。

海陆位置:东临,西临,
北临。

北、南分别与_______、
_______国相接壤。

学生完全可以根
据老师提供的图
片,完成“美国位
置”练习题。

安排一些这样的
活动是十分必要
的。

读图练习,是
地理课的特色,也
是学习地理的重
要环节。

已经学习
了很多国家和地
区,学生也应该掌
握一个区域位置
的判读方法,所以
这部分内容交给
学生独立完成,做
完后,老师及时了
解学生的答题情
况,帮助他们及时
查漏补缺。

活动二自然环境
承转: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自然条件如
何呢?
阅读美国地形图回答下面问题
1、地形分为三部分,呈分布;
地形区是西部________,中部________,
东部______。

2、根据地形区的分布得出:地势高
低。

3美国最长的河流河,也是世
界第四长河。

根据美国地势的特点,这
条河干流自向流;西侧的支
流大体从向流,东侧的支流
大体从向流。

另外,美国
和加拿大接壤的地方还有世界上最大的
淡水湖群。

其中,湖是世界
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读美国气候图,回答下面问题
学生回答美国自
西向东的地形特征
为:西部高原山地,
中间平原,东部为
低矮的山地。

地势特征为东西
高中间低。

美国最长的河流
密西西比河,也是
世界第四长河。


流自北向南流,西
侧支流自西向东
流,东侧支流自东
向西流。

另外,美
国还有世界上最大
的淡水湖群。

其中,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
上面积最大的淡水
湖。

第5题主要考查
学生从图中获取
信息的能力,同时
让学生体会工业
发展与资源和交
通的密切联系。

1.气候以____________为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教师小结:美国平原面积占了领土的一半,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河湖众多,这些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美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部沿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在西部山地还有高原山地气候,靠近墨西哥的西南部地区有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

课堂小结我们今天通过阅读图表,查阅资料,
合作讨论,我们理解了美国的移民国情,
了解了美国的位置范围。

农业生产中优
越的自然条件。

下节课我们将了解美国
农业和工业发展的状况。

学生充满期待。

板书设计第一节美国
1.领土构成
2.位置
3.人口与人种
4.地形
5.河流与湖泊
6.气候
教学反思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它人种的构成和国家历史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在讲到民族大熔炉时,提到美国是世界上第三人口大国,让学生从课本中寻找答案,
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当讲到美国的种族歧视时,进行了德育教育,以奥
巴马、乔丹的事例,来激励学生无论在任何的困境下,都要坚持内心的信念,不
断地拼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