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案

合集下载

美国ourworld教案

美国ourworld教案

美国ourworld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美国ourworld教案目标:1. 了解美国ourworld的内容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对美国文化、地理和历史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教案步骤: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美国ourworld是一个关于美国的教育资源平台,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美国文化和历史。

2. 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一些美国的标志性景点、名人或文化符号的图片,并让学生猜测它们的意义。

主体(30分钟):3. 美国ourworld的内容介绍:a.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负责了解美国ourworld中的一个主题,如美国历史、地理、文化等。

每个小组需要收集相关信息,并准备一个简短的介绍。

b.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并与全班分享。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信息。

4. 美国ourworld的特点:a. 教师讲解:介绍美国ourworld的特点,如多媒体资源、互动学习模块、在线交流平台等。

b. 学生讨论:让学生讨论这些特点对他们学习美国文化和历史的帮助有多大,并分享他们期望从中获得的收获。

拓展(15分钟):5. 跨文化交流活动:a. 观看视频:播放美国ourworld中关于美国文化差异的视频片段。

b.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美国和自己国家的文化差异,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c.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跨国小组,让他们彼此交流并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化特点。

总结(5分钟):6. 总结美国ourworld的教育价值和学习收获。

7.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美国ourworld中的内容,并提供学习建议和资源。

教案评估:- 学生小组展示的准备和表现。

- 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的积极程度。

- 学生对美国ourworld教育价值的理解和反馈。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美国ourworld,并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的文章。

2. 组织学生参观美国相关的展览、活动或者进行线上虚拟参观,以加深他们对美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美国的独立》教案

《美国的独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经过;(2)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及其贡献;(3)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2)通过时间线、地图等方式,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3)通过分析、比较等方式,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理解和尊重;(2)培养学生对美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3)培养学生对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的认同。

二、教学内容1. 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1)英国的殖民统治:对北美经济的压制、颁布一系列法令限制北美经济发展;(2)启蒙思想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的传入;(3)北美人民的反抗:波士顿倾茶事件等。

2. 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1)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2)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3)1781年:约克镇之战,英军投降;(4)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3. 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1)乔治·华盛顿: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独立战争;(2)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成为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3)本杰明·富兰克林:参与《独立宣言》的起草,为美国独立战争作出贡献。

4. 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的意义(1)实现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推动了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的普及和传播;(3)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发了其他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经过;(2)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及其贡献;(3)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的意义。

2. 教学难点:(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经过的相互关系;(2)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的意义的深入理解。

《美国》教学案

《美国》教学案

《美国》教学案一、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5、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举例说明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二、本课目标1、通过查找地图确认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会利用数字、图表等资料分析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的构成。

3、在美国农业分布图上说出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并能综合分析每个农业带的成因。

4、通过了解美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

5、认识到其工业高度发达的背后,是对全球资源的大量消耗及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树立经济要与环境同步、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1、上网或资料查询“移民”的含义;移民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家乡迁移到其它国家去定居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2、判断下列哪些情况属于移民:出国留学、到中国驻外使馆工作、出国旅游、在国外工作生活且拿到绿卡。

四、知识建构知识点1、国土组成探究一:看世界政区图,你能说出西半球的两个分区及美国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吗答:西半球有两个分区: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美国共有50个州,除本土的48个州外,还包括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州。

美国首都是华盛顿,它直辖于联邦政府的哥伦比亚特区。

知识点2、移民国家探究二:1、读“美国的人种构成”图等,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的构成。

答:美国是一个人种非常复杂的国家,原有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属于黄色人种。

后来又有从欧洲迁入的白种人、从非洲迁入的黑种人以及来自亚洲的黄种人。

2、为什么把美国称为移民国家答:自美国建国以来,从世界各地移居到美国的大约5000多万人。

《美国》教案(精选7篇)

《美国》教案(精选7篇)

《美国》教案(精选7篇)《美国》教案篇1课题第 6课美国(一)第 1 课时共 1 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老师: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的位置和组成,知道其领土变化的缘由和过程2、了解美国居民的构成和美利坚民族的简单性。

3、了解美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把握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类型4、了解美国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5、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分析美国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5、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了解美国进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6、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育同学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进展观。

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以及种族构成等。

教学难点1、美国自然环境和资源对于进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争论法、对比法、探究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课前预习阅读教材85--------88导入新课从今日开头,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漂亮富裕的土地,透过美国和巴西,了解美洲的自然风貌、经济特点和人们的生活风俗等。

重难点教学过程1. 世界政区图。

观看地图,说说美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临国位置。

(美国位于西半球的北温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西南与墨西哥相邻,北临加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除了本土外,美国海外的两个州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属什么温度带?(阿拉斯加,位于北极圈四周,大部分属北温带,少部分属寒带。

夏威夷,位于北回归线四周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属热带。

3. 美国国旗。

问:你知道美国国旗的含义吗?(美国国旗的左上角蓝色星区内,一共有50颗白色五角星,他们分别代表美国的50个州;星区以外还有13道红色白色相间的条纹,他们又代表美国最初独立时的13块英国殖民地。

)一、领土组成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2、领土组成美国的普遍居民中,都有哪些肤色的人?这说明白什么问题? (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说明美国是一个由各种人种构成的移民国家。

总结: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居民都是由各大洲移人的,所以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初中美国的教案

初中美国的教案

初中美国的教案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2. 掌握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3. 了解美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及重要节日;4. 理解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影响;5.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PPT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问候,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美国有什么了解?他们希望在本节课中学到什么?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使用PPT展示美国的地图,介绍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2. 讲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等;3. 介绍美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及重要节日,如独立日、感恩节等;4. 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讨论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3. 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简要总结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强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听力练习(15分钟)1. 播放与美国地理、文化相关的听力材料,如美国城市的介绍、美国节日的庆祝活动等;2. 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阅读练习(20分钟)1. 提供与美国地理、文化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等;2. 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美国地理、文化的短文;2. 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简要总结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强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美国的建立》教案(精选4篇)

《美国的建立》教案(精选4篇)

《美国的建立》教案(精选4篇)《美国的建立》教案(精选4篇)《美国的建立》教案篇1美国的建立【本节重点知识】1、英属北美第一个殖民地;2、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特别是北美经济发展的主流、美利坚民族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启蒙思想传播及启蒙思想家、导火线);3、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和主要事件(建立大陆军及其总司令、《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和发表的时间意义、萨拉托加大捷的时间意义、战争结束的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时间);4、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和评价;5、美国联邦政府成立的时间和第一任总统;6、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图解】一、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1、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①16xx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②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并有大批移民移居北美。

2、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政治经济状况①经济发展: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同时也存在许多落后的经济成分;b、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c、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②统治模式:依照英国政体建立,每个殖民地都有自己的总督和议会;总督代表英国对殖民地进行统治。

3、美利坚民族的形成:①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②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③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4、启蒙思想传播,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日趋增强——涌现出一些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如富兰克林和杰斐逊5、英国竭力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①目的:希望北美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的商品市场,并要从殖民地搜括更多的财富;②后果:殖民地人民和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7、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①地点:费城②内容:共同商讨对付英国的办法二、独立战争(1775——1783年)1、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2、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①1775年,会议决定把汇集到波士顿附近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②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

美国的独立教案

美国的独立教案

美国的独立教案美国的独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独立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及其影响。

3. 了解美国独立宣言的重要内容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与影响。

2. 美国独立宣言的重要内容和意义。

三、教学资源1. 教材:《世界历史》第二册。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引发学生思考,以课堂调查问答的形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导师问:在你们的印象中,美国的独立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重要人物和事件与此有关?学生回答。

Step 2:历史背景与原因(10分钟)导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美国独立之前的历史背景,包括英国殖民地对北美的控制、殖民地与英国政府的矛盾等。

并解释美国独立的原因,如殖民地的经济负担、政治压迫等。

Step 3:独立战争的经过与影响(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包括波士顿倾茶事件、第一次和第二次大陆会议等关键事件,使学生了解美国人民为独立而进行的抗争。

导师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引导学生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如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美国独立后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等。

Step 4:独立宣言的内容与意义(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独立宣言的重要性和意义。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总结讨论结果,导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Step 5:拓展与延伸(5分钟)导师向学生推荐相关课外阅读资料,如《独立战争纪实》等,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独立的相关内容。

五、课堂小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美国独立的历史背景、独立战争经过及其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发言,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存在一定的提问和引导不够充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互动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案初中地理美国

教案初中地理美国

教案初中地理美国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掌握美国的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等社会经济特征。

3. 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行政区划、主要城市等政治地理情况。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2. 的美国社会经济特征。

3. 美国的政治地理情况。

教学难点:1. 美国的地理特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 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运作。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美国的概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美国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二、自然地理特征(15分钟)1. 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分析美国的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农业、工业的分布。

三、社会经济特征(15分钟)1. 介绍美国的人口、民族、宗教等社会特征。

2. 分析美国的文化多元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讲解美国的主要经济产业,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四、政治地理情况(10分钟)1. 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行政区划、主要城市等政治地理情况。

2. 分析美国的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运作。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选取一个与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相关的案例,如旧金山地震、911事件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地理因素及其影响。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

2. 引导学生反思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其他话题。

2.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研,加深对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地理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人口人种特点。

2、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美国的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4、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美国工业区分布的区位影响。

(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一)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教学难点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突破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了解美国的课外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一、位置和领土1.导人新课导语: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一个国家,他是个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他虽只有两百多年的建国历史,但他的足迹对世界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他就是美利坚合众国。

提问:同学们请谈谈你眼中对美国的认识(学生发言:有旧金山,唐人街,好莱坞,美国白宫,自由女神像,福特汽车,哈佛大学,海湾战争,奥巴马等等)2.展示世界政区图(见地图册)观察地图,说说美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临国位置。

(美国位于西半球的北温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西南与墨西哥相邻,北临加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展示美国国旗问:你知道美国国旗的含义吗?(美国国旗的左上角蓝色星区内,一共有50颗白色五角星,他们分别代表美国的50个州;星区以外还有13道红色白色相间的条纹,他们又代表美国最初独立时的13块英国殖民地。

)4.除了本土外,美国海外的两个州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属什么温度带?(阿拉斯加,位于北极圈附近,大部分属北温带,少部分属寒带。

夏威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属热带。

美国横跨北美洲和大洋洲两大洲)二、人口与人种创设情景: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像(播放美国街头游行队伍录像片段),看看在美国的普遍居民中,都有哪些肤色的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说明美国是一个由各种人种构成的移民国家。

)总结: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居民都是由各大洲移人的,所以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2.你所熟悉的美国名人中,哪些人是其他国家或大洲移民的后裔?(华盛顿:美国人。

爱因斯坦:德国犹太人。

杨振宁、李政道:中国人。

乔丹:非洲人。

)3.展示“美国的人种构成饼状图”,看看在美国什么种族的人口最多? (白种人占80%,最多;其次黑种人占13%;黄种和其他占7%。

)4.阅读教材16页,分析美国人口分布特点(美国人口分布不均,一半以上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

)问:近年来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因素为?(气候因素)5.情景教学。

(1)展示唐人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展示华人在美国工作、生活的资料。

问:华人对美国的建设都有哪些贡献? (西部开发,修筑铁路;科学界获诺贝尔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过渡:有众多的中国人生活在美国,那么美国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与中国有哪些异同?三、优越的自然条件1.导语:美国地跨寒温热三带,国土面积辽阔93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因此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也丰富多样2.展示美国的地形图同学们,从图上找出阿巴拉契亚山脉、落基山、内华达山,海岸山,科迪勒拉山系、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和五大湖等地。

问: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哪种地形面积最大?(美国的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即:西部为高大的山地,中间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山地。

其中,平原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展示课件相关图片)科迪勒拉山系:由多条平行山脉组成,绵延与南北美洲西部,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山间多盆地和高原。

问形成原因(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而成)科罗拉多大峡谷: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峡谷,由河流切割而成,谷壁可见从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层。

五大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各湖湖水相通经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具体有苏比利尔湖(世界最大淡水湖)、密歇根胡、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密西西比河:北美第一大河。

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长江,居世界第四位。

3.展示美国的气候图引导:美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三面环海,对气候影响非常大。

大家观察图,看看美国有哪些气候类型?最主要的是哪种?(温带大陆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气候、高山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带大陆气候。

)问:请同学们分析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区地形特征对气候的影响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南北走向、东西排列,多山间盆地和高原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急剧减少;影响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等的分布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山势低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中部中央大平原南北纵列,地势平坦冬季极地冷气流可以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大风寒潮天气;夏季墨西哥湾的暖气流直接北上,使得温度普遍较高(二)第二课时四、专门化经营的农业1.引导: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

其中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技术、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先分析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2.自然条件:水热条件适宜——(纬度位置)地势平坦广阔——(平原面积占全美的二分之一,有利机械化作业)土壤肥沃——(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冲积平原的沃土)水源充足——(密西比河流经,五大淡水湖附近)3. 社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交通运输条件:运输网络完整而便捷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机械化水平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扶持4.过渡:我们分析了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那么美国农业到底有什么特点?回答:“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5.展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师生总结:农业带分布范围形成的条件代号名称①乳畜带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纬度高,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靠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稠密,有巨大的消费市场②小麦带中部和北部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③玉米带乳畜带以南,中部40°N~45°N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雨热同期④棉花带东南部35°N以南热量充足,光照丰富⑤水果和灌溉农业带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糖分积累点,值得我们借鉴。

五、高度发达的工业1.导入: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产品是美国生产的?请列举一些产品或品牌。

(可口可乐、摩托罗拉手机、福特汽车、柯达胶卷等。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的工业产品遍布世界,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

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认识美国的工业状况。

2.引导:你知道美国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吗?(钢铁、汽车、化学、电子、宇航、石油、飞机制造、军火等。

)3.展示“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

(见地图册)引导:请同学们在图上指出下列工业城市:底特律、纽约、休斯顿、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

(底特律:汽车。

纽约:纺织、化工。

休斯顿:石油、宇航、飞机。

旧金山:电子。

洛杉矶:宇航、电子、电影。

西雅图:飞机。

)点拨:东北部是美国开发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主要是传统工业部门。

后来逐步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转移,这两个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新兴工业门类为主的工业区。

6.引导:有人说:“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你同意吗?你能列举一些有关高新技术的产品和其他事物吗?(航天飞机、微软公司、彼尔·盖茨、爱国者导弹、硅谷等。

)7. 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次电子工业技术的创新:20世纪周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90年代的互联网,都发生在硅谷。

微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核心,“硅谷”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点拨:区位条件分析: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

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

3交通便捷。

“硅谷”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硅谷’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雄厚。

5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总结: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美国人民的努力也是重要因素,如美国农业的专门化,机械化,又如美国工业的发达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可以值得我国深鉴。

板书设计: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一、位置和领土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领土组成:二、人口和人种三、优越的自然条件西部高大山地地形:中部大平原东部低缓山地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四、专门化经营的农业五、高度发达的工业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硅谷的区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