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教案】

4*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会认“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2.默读课文,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激发对昆虫的探究欲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策略

1.识记生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10个,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指导学习。“距、绸、膜、斑”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字义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多音字“蚂”,在本课读“m à”,组词“蚂蚱”。

2.朗读教学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边联想昆虫的样子,关注拟声词和引人发笑的句子,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有趣。

3.语言运用

让学生课后观察一种昆虫,注意观察昆虫的外形、活动、习性等,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的方式,加深对这种昆虫的了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采取表格或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等方式,试着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为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做适当铺垫。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

(1)课件出示昆虫图片。

师:昆虫是这个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你听,草丛里有蟋蟀在唱歌;你看,花丛中有蝴蝶在捉迷藏;掀起一块石头,蚯蚓在地下造宫殿……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你想到的是什么呢?

(2)板书课文题目(昆虫备忘录),齐读课文题目。

2.研读课文题目。

(1)备忘录是什么?(备忘录就是能够帮助我们记忆的图片、表格或文字等)

(2)课文中的这份备忘录记录了哪几种昆虫?(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吧。(课件出示这四种昆虫的图片)学习多音字“蚂”。

3.学习阅读提示。

(1)默读阅读提示,了解略读课文的阅读要求。(指名说)

(2)师:通过课前预习,你发现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课文由四篇短文组成,每篇短文都有小标题)

(3)观察小标题: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拟写这些小标题的?(“复眼”是根据蜻蜓和苍蝇的特点拟写的,“花大姐”是根据瓢虫的外形拟写的,“独角仙”和“蚂蚱”是根据它们的名字拟写的)【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让学生进入昆虫的世界,调动学生以往积累的有关昆虫的知识,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将本课与之前学过的课文对比,使学生了解小标题的结构形式,为学生自己制作昆虫备忘录做好铺垫。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课件出示: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你发现了这些昆虫的哪些秘密?用“_____”画出来。

2.通读课文,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字词。

课件出示:

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瞎益虫约黑斑(2)指名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再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全班齐读。

3.交流问题。

(1)你发现了这些昆虫的哪些秘密?(明确:昆虫的秘密其实是它们的一些特征)

(2)教师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完成备忘录。(课件出示表格)

拓展了备忘录的形式。

板块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你喜欢哪种昆虫?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或语段读一读。

2.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以“花大姐”为例,学生交流在“花大姐”这一部分中最感兴趣的内容,朗读句子。

课件出示: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4.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画面,理解作者用“款款、黑绸衬裙、膜翅、严丝合缝”这些词的用意。

5.播放瓢虫飞舞的视频。提问:视频中的瓢虫和你们想象的是一样的吗?

6.再读描写“花大姐”的句子。

7.归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类,明确作者是通过“花大姐”的名字、飞行、外形、种类来进行叙述的。

8.指导学生将信息梳理成表格式备忘录。(课件出示备忘录)

9.小结学法:我们通过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把它读准确,然后想象画面,就能形象具体地感受小昆虫的可爱。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以“花大姐”为例,通过图片展示等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指导学生将文本的信息梳理成表格,为落实教学目标“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做出了具体化的过程指导。

板块四运用学法,想象画面

1.自学课文:用想象画面的方法读懂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

2.小组交流汇报。

(1)交流“复眼”。

课件出示:

“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①想象:你觉得“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是什么样的?

②想象画面:你觉得蜻蜓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③印证想象:观察课文插图,和自己的想象一样吗?

④想象:如果你自己有一对复眼,会怎么样?

⑤小结写法:特点+想象。

(2)交流“独角仙”。

课件出示: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①梳理内容:这句话主要写了“独角仙”的什么特点?(外形特点)

②想象理解:你想象中的“霸王”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交流)

③体会特点。

课件出示: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④想象画面:你能想象独角仙是怎样拉泥制的小车的吗?

⑤小结写法:名字+样子+特点+想象。

(3)交流“蚂蚱”。

课件出示:

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我挺喜欢“挂大扁儿”这个名字。

①内容梳理:为什么把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课件出示:

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②理解“顶讨厌”。

②小结写法:名字+样子+不喜欢的原因。

板块五创意制作,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课后你想做哪种昆虫的备忘录?想做成什么样的?

2.课件展示不同形式的备忘录。

3.搜集资料,为自己感兴趣的昆虫做一份备忘录,布置教室昆虫角。

4.写作迁移。

(1)作者是怎样把小昆虫记录下来的?

(2)选择两三种熟悉的小昆虫,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篇题为《昆虫备忘录》的小短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说和写的训练,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引导学生放眼课外,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激发了学生了解昆虫的热情与兴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的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4.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融中获得知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