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冲突本质文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戏剧文学冲突的本质

浅析戏剧文学冲突的本质

然形 不 成 高 潮 。从 头 到 尾 冲 突 不 冲 突 , 冲 突而 不 发 展 , 不 或 都
好 。” 舍在《 点经验》 老 一 中也 说 : 写 戏 须 找 矛 盾 与 冲 突 , 盾 “ 矛 越 尖 锐 , 越 会 有 戏 。戏 剧 不 是 呆 板 的 叙 述 , 才 而是 随 时 发 生 矛 盾 , 出火 花 来 , 碰 令人 动 心 , 最 后 解 决 了矛 盾 。 ” 般 文 学 作 在 一 品都 要 表 现 生 活 的 本 质 .也就 往 往 要 表 现社 会 生 活 的 矛 盾 冲

方 面 则是 由 于戏 剧 文 学 的人 物 之 间 的 矛 盾 冲突 ,恰 是联 系
各 个人 物成 为 统 一 整 体 的纽 带 。 每 个 人 物 因 为 有 和 其 他 人 物 的一 定 矛 盾 冲突 , 有他 在这 一 特 定 情 境 中 的意 义 。 因 此 说 , 才 没 有 冲 突就 没 有 戏 剧 , 突是 戏 剧 特 色 的灵 魂 。 冲 大 部 分 文 学 作 品 , 引起 想 象 的艺 术 。 戏 剧 则 是 引起 感 是 而
抓 住 了情 节 才 有 戏 —— 冲 突 。 论 多么 复 杂 尖 锐 的 冲突 , 无 都是
拼 接 、 据 情 节 来 完 成 的 。戏 — — 冲突 , 于 演 员 来 说 最 重 要 依 对 的 是 表 现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相 互 关 系 和 纠 葛 矛 盾 中 的各 种 复 杂 的 思 想 感情 。 它 一 方 面要 求各 个人 物 的语 言 和 行 动 能 恰 好 表 达 他们 个 人 的个 性 ; 一 方 面 要 求 他 们 的 语 言 、 动 总 的看 来 又 另 行
关键 词 : 剧 文 学 舞 台 艺术 戏

影视文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影视文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影视文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影视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影视文学教学方法革新探究目前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堂上,学生大多都在执行一种创作模式,那就是将主人公置于一种极端的情境当中,从而使得人物动作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人物之间产生激烈的外在冲突,人物关系在情节发展中发生重大改变……戏剧性被强调为教学重点本无异议,但是戏剧性的内涵若仅仅局限于对戏剧性人格特征的呈现、外部的浮于表象的矛盾冲突与动作的组织、对情境危机的刻意营造等层面,会导致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关注作品的外在戏剧性,从而忽视中外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的抒情性,以及其中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关注,审美视野和创作范畴也会变得越来越狭小。

戏剧的世界纷繁而多彩,仅仅强调外部矛盾冲突的戏剧性作品,只是戏剧世界之一隅,而非全部。

在现实主义的作品队伍中,有着更多的更符合当下时代特征与心理特点的作品存在。

这些作品以及其背后的创作方法,更应该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被重视起来。

一、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深度探索的原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现实主义创作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深度探索与革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时代与观众审美的诉求。

当下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平稳,那些重大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极端的情境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时代与生活的变化带来了观众审美诉求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逐渐被人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所取代,今天,走进剧场的观众更加渴望看到那些能够准确、深入地表达出现实日常生活中人们精神世界的优秀作品。

二是小剧场发展的要求。

小剧场作为一种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剧场形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我国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小剧场戏剧已经拥有为数众多的观众群体,成为目前我国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小剧场戏剧无论其剧场特点、场内交流的多向度特征还是对演员的表演要求,都更适合于表现人们的当下生活与精神本质,要求剧作者从关注外部矛盾转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反映。

文学中的戏剧性冲突与高潮

文学中的戏剧性冲突与高潮

文学中的戏剧性冲突与高潮文学作品中的戏剧性冲突与高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故事赋予了张力与吸引力,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通过对戏剧性冲突与高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与魅力。

一、戏剧性冲突的定义与作用在文学作品中,戏剧性冲突指的是各种形式的矛盾与对立,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矛盾。

这些冲突通常被表现为角色之间的争斗、对抗或挣扎,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紧凑与吸引人。

戏剧性冲突不仅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也是故事发展的推动力。

通过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作品能够展现出更加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冲突也为角色提供了成长与发展的机会,通过与矛盾斗争,他们可以产生转变与突破。

因此,戏剧性冲突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

二、戏剧性冲突的分类及例子戏剧性冲突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1. 人与人的冲突:不同个体之间的矛盾对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宝钗的情感纠葛,两人之间的竞争与争夺成为了故事的主要冲突点。

2. 人与自然的冲突: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抗,如《老人与海》中老人与鲨鱼的较量,老人面对自然的力量展现出人性的勇敢与坚强。

3. 人与社会的冲突:个体与社会规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如《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与社会底层的压迫与贫困的冲突,他的奋斗与挣扎体现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体的尊严。

4. 人与命运的冲突:个体与命运、命运的安排之间的对抗,如《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与自己的命运和他所面临的困境的冲突,他的选择与抉择引发了剧作的高潮。

三、高潮的定义与作用高潮是文学作品中情节线发展到最高潮、最紧张、最关键的部分。

高潮通常出现在作品的结尾或中部,带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情感共鸣。

高潮的作用在于增加作品的紧迫感和吸引力。

通过高潮,作品得以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投入地阅读故事。

高潮通常是故事的精华部分,展现了角色的极致挣扎、决定性的抉择或战胜困境的转机,为作品增添了深度与魅力。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冲突与对抗表达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冲突与对抗表达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冲突与对抗表达冲突是戏剧影视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冲突与对抗的表达,作家和导演能够展现出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情感冲突和社会矛盾。

本文将分析几种常见的冲突与对抗表达方式,并探讨其对作品的深度和影响力。

首先,经典的冲突类型之一是人物内心的冲突。

这种冲突体现在人物在思想、价值观、欲望和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存在着对杀父之仇与对杀人报仇行为的犹豫和痛苦。

这种内心冲突不仅使角色更加真实和有血有肉,同时也引发了剧中的其他冲突与对抗,如与克劳狄斯的斗争。

其次,人物之间的社会冲突是戏剧影视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社会冲突可以体现不同阶级、种族、性别和价值观之间的对立。

例如,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雾都孤儿》中,贵族少女西西莉与社会底层孤儿男主角奥利佛之间的冲突是整个剧情的核心。

他们代表了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通过他们的对抗,探讨了社会阶级差异和不公平的问题。

此外,冲突与对抗在戏剧影视中还可以体现为人物之间的情感冲突。

这种冲突源于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嫉妒和欲望。

例如,在电影《乱世佳人》中,斯嘉丽与瑞德之间的爱情冲突既是剧情的主要线索,同时也是人物命运的交汇点。

两人之间的感情纠葛牵动了整个剧情,引发了一系列的战斗、争吵和背叛。

最后,冲突与对抗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也可以是思想观念的冲突。

这种冲突体现为不同的思想流派、哲学理念或社会制度的对立。

例如,在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中,以奥布里恩和温斯顿之间的冲突呈现了极权主义与个人自由之间的斗争。

小说通过对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冲突与对抗,揭示了当代社会的悲剧和压迫。

综上所述,冲突与对抗是戏剧影视文学中的重要表达方式,它们揭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对立,让作品更加真实、引人入胜。

通过人物内心的冲突、社会冲突、情感冲突和思想观念的冲突,作家和导演能够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和深度思考的主题。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戏剧、影视与文学作为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戏剧、影视和文学三个方面,探讨其中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现象,并分析其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1.戏剧中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戏剧作为一种社会表现形式,常常通过人物形象、情节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流。

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经常描绘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之间的文化冲突。

例如,《哈姆雷特》中丹麦文化与英国文化的碰撞,表达了贵族与平民、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而在中国的传统京剧中,不同角色的服饰、行为方式以及戏曲唱腔等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冲突与交流。

戏剧作品中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旨在引起观众的思考,并促使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通过观看戏剧,观众可以从他人的视角来认识、体验不同文化,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2.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影视作品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影视作品中,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的情节常常成为故事的核心。

比如,好莱坞影片《阿凡达》中,人类与外星族群之间的冲突展现了科技文明与自然文明的碰撞。

影片通过角色的发展与情节的演进,向观众传达了关于环保、多元文化和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感知体验。

观众通过影视作品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形式,通过文字与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的思考。

例如,印度作家阿米契的小说《围城》中,主人公以及周围的人物展现了传统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冲突,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由、婚姻制度与社会观念的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深度思考与虚拟体验的可能。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可以理解并体验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关于戏剧冲突

关于戏剧冲突

关于“戏剧冲突”戏剧冲突在戏剧中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因此单独的讲述并不符合文艺创作的规律。

因此我们要注意一点,理论的划分都是为了叙述的方便;艺术是一种活的生命体,我们对局部理论的理解,总要还原到活的整体中去。

一,戏剧冲突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中国的传统戏剧理论讲结构、讲主脑、讲意境、讲情趣、讲本色、是不讲冲突的。

因为中国的戏剧理论讲究戏剧的"浑然天成",它不把戏剧的要素分解得七零八落。

中国的戏剧冲突理论是包含在"主脑"之中的。

有一个词与"戏剧冲突"很有关联,叫"关目"。

李渔在《闲情偶寄·立主脑》中说道:"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

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

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quot;这里的"无穷关目"就是指无数回合的戏剧冲突。

然而,什么叫关目,也没有人对它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当然,就更不会系统的理论了。

西方的戏剧理论本来也不讲什么"戏剧冲突"的。

只是到了工业革命时代,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机器大量涌现,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工业文明也诞生了。

理论,包括文艺理论都有极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代,人们最先是重新发现了亚里斯多德;接着戏剧评论也蓬勃发展;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戏剧理论进入了真正的理论阶段。

这个时代,艺术与科学,在十分广阔的领域内相结合:建筑设计师开始向工程师方向发展;印象派画家把每一幅画都当作是一次实验;文学家们更注重创作的技巧;音乐家们都非常关注音乐作品的解析。

人们看到机器是各种各样的零件组合而成的,它可以组合,也可以拆分;于是,人们发现很多艺术的很多东西也可以拆分。

美术理论家把光学物理中的光和色彩的秘密原理运用到了美术理论当中;德彪西等作曲家也对音乐乐曲的基音与泛音,协和音与不协和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戏剧理论家们也开始拆分戏剧:柏格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笑--滑稽的根源;萨塞、布伦退尔、阿契尔等一些戏剧理论开始剖析戏剧。

现代戏剧中的戏剧冲突

现代戏剧中的戏剧冲突

现代戏剧中的戏剧冲突现代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展开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戏剧冲突是现代戏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驱动着故事的发展,使观众产生紧张的情绪体验。

本文将探讨现代戏剧中的戏剧冲突的种类与作用。

一、人物之间的冲突在现代戏剧中,人物之间的冲突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这种冲突可以是来自不同立场、利益或价值观的冲突,也可以是因为争夺权力、爱情、面子等而产生的冲突。

通过人物之间的较量和对抗,观众能够深入了解角色的情感和思想,并体验到戏剧带来的紧张感和冲突感。

二、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冲突除了人物之间的冲突,现代戏剧还常常通过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冲突来展现戏剧性。

人物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这些外部环境的冲突将与人物的内心冲突相互交织,产生剧烈的张力。

通过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抉择,现代戏剧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三、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现代戏剧往往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解放,这就导致传统观念和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传统的束缚和现代的解放常常成为现代戏剧中的主要矛盾。

通过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现代戏剧能够唤起观众对于社会变革的思考和探索。

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之间的冲突。

这一冲突也是现代戏剧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作品通过展示人物在理想与现实面前的矛盾和挣扎,呈现出生动的戏剧冲突。

这种冲突能够引起观众对于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反思,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五、自我与他人的冲突人物的内心世界常常和外部世界的他人产生冲突。

现代戏剧通过展现人物之间的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探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个人身份的变化。

这种冲突不仅能够展现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能够引起观众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和思索。

总之,现代戏剧中的戏剧冲突是推动故事发展、传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人物之间的冲突、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自我与他人的冲突等形式的冲突在现代戏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展现。

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矛盾与冲突

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矛盾与冲突

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矛盾与冲突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通过矛盾与冲突来展现作品的张力和深度。

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诗歌,矛盾与冲突都是塑造作品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矛盾与冲突,探讨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人物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在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常常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人物之间的争斗、恩怨、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作品的主要线索。

通过这种矛盾与冲突,作家能够展示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情感状态。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与他的叔父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成为整个故事的核心。

哈姆雷特对克劳狄斯的怀疑和仇恨驱动着他的行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二、道德观念中的矛盾与冲突作品中的矛盾与冲突还反映了文学作家对道德观念的思考。

通过呈现不同的道德事件和人物的选择,作品叙述了道德困境和抉择,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在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作者通过展示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面临的道德选择和冲突,揭示了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变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冲突。

三、社会环境中的矛盾与冲突文学作品通常也反映了社会环境中的矛盾与冲突。

作品中的冲突与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展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矛盾,唤起了读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通过描绘上层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矛盾,表达了封闭社会对个体的限制和挤压,呈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与焦虑。

四、自我与命运的矛盾与冲突在文学作品中,矛盾与冲突还常常体现为自我与命运之间的对抗。

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追求自我的实现,却受到命运的限制和打击。

这种矛盾与冲突带给读者一种共鸣和思考,关注人的命运与自我价值之间的关系。

例如,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中的斯嘉丽·奥哈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南北战争背景下面临着家族的衰落和爱情的跌宕,最终通过坚韧不屈的努力迎接命运的挑战,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戏剧文学冲突的本质
摘要:戏剧文学是指富有文学性的供舞台演出用的剧本而言的。

剧本并不等于戏剧,戏剧文学——剧本只是戏剧艺术组成元素之一,是剧本用以演出的基础;它主要是为演出而写的。

因此,具有舞台性。

剧本是戏剧艺术的文学成分,它是和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为艺术的戏剧文学是要在舞台上演出展现的,因此,它又是一种舞台艺术。

它的首要特征就是综合性,也就是一种运用文学(剧本)、音乐、舞蹈、美术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而戏剧文学——剧本的尖锐冲突则是剧本的基本特性和本质。

关键词:戏剧文学舞台艺术
1963年8月16日周恩来《在音乐舞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剧本要写冲突,要写矛盾。

冲突本身必然要发展,不然形不成高潮。

从头到尾冲突不冲突,或冲突而不发展,都不好。

”老舍在《一点经验》中也说:“写戏须找矛盾与冲突,矛盾越尖锐,才越会有戏。

戏剧不是呆板的叙述,而是随时发生矛盾,碰出火花来,令人动心,在最后解决了矛盾。

”一般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生活的本质,也就往往要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而戏剧文学作品则是以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为主要线索。

这一方面是由戏剧文学总是一些不同人物在特定的情景中各按照自己的个性来活动,相互之间自然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戏剧文学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恰是联系各个人物成为统一整体的纽带。

每个人物因为有和其
他人物的一定矛盾冲突,才有他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意义。

因此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冲突是戏剧特色的灵魂。

大部分文学作品,是引起想象的艺术,而戏剧则是引起感觉的艺术。

有些抒情作品虽然表现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却没有直接写出他和其他人物的关系,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只是赞叹了自然景物的壮美,没有写出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有些叙事作品尽管表现了人物之间的一定关系,但不是直接写出相互之间的冲突过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主要写的是人物之间的童年友谊,其后因生活的不同而产生精神上的“隔绝”,以致主人公为此而感叹的情愫。

这也不是主要写人物之间的冲突。

戏剧文学则不然,那些只是自然景色的图画或一些生活片段的描绘,是不能构成戏剧作品的。

戏剧作品必须写出一定的人物之间的完整的冲突过程,这个冲突过程也就是其中各个人物在特定情境中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的各种活
动所形成的。

冲突过程就是戏剧作品的基本情节。

如果戏剧作品中没有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就没有了人物之间有联系有矛盾的纽带。

假如作品中人物之间冲突不是社会生活中矛盾斗争的反映,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纽带就不是真实有力的。

“戏”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冲突尖锐就是戏剧的本色特性。

戏——冲突,对于剧本创作的主题思想来讲,是指戏剧的冲突是否真实、尖锐、复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社会意义、典型意义。

戏——冲突,对于导演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戏剧的冲突更鲜明、更真实地表现出来,导演应该抓到展开戏剧冲突的关键
——情节。

掌控了情节,戏剧的结构、节奏就便于调控了;抓住了情节,人物的性格也就容易把握了。

只有抓住了情节才有戏——冲突。

无论多么复杂尖锐的冲突,都是拼接、依据情节来完成的。

戏——冲突,对于演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纠葛矛盾中的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它一方面要求各个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恰好表达他们个人的个性;另一方面要求他们的语言、行动总的看来又能面会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展示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

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中人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

”这就是说,人物的语言应该是充分个性化的,是他在特定情境中的自然流露,正所谓“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

”(李笠翁《曲话·词话部》)同时也就是说,导演不要把演员当成自己的附庸或傀儡,致使他们的言行不符合所塑造人物的性格。

倘若如此,人物既没有生命,情节也不会真实,这样的作品虽然体现了作者或是导演的意图,却不可能产生真实的艺术魅力:因为它违背了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和本色特征。

马克思在批评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时曾指出,它的主要缺点是: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在情节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突出的东西。

主要强调与说明的也就是此意。

应牢记:在戏剧中或舞台上,剧作者或剧导演,所要表现的全部内容,都是要通过演员的语言与行动来显现完成的。

不言而喻,演员的言行对于戏剧就是一切。

概言之。

如果没有这些戏——冲突,那么,就不会有戏剧,不注重这些戏——冲突,也就
自然不会有好戏。

其间,冲突、性格、情节这三要素是彼此联系、互为作用、比肩不悖地贯穿于戏剧的始终。

黑格尔认为,戏剧是特别适合于表现冲突的,他说:“一般冲突都需要解决,作为两对立面斗争的结果,所以充满冲突的情景特别适宜于用作戏剧的对象,剧本是可以把美的最完满的最深刻的发展表现出来的。

至于建筑都不能充分表现出可以显现伟大心灵力量的分裂与和解的那种动力,就连绘画,尽管它的范围是广阔的,也永远只能把你的某一顷刻显现在眼前。

”剧本不仅供人阅读,主要是为了演出而创作的。

因此,首先要考虑演出的条件,如演出的地点(舞台)、时间和现象的存在,以及这三者给剧创与剧导带来的变量的制约等,为了克服和利用这些利弊条件,就必须严格地把握剧本的特征与特性的本色,把人、时、景高度集中,即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通过人物的个性语言、行动以及一定的场景来展开复杂的矛盾冲突,以此推动剧情朝着预期目标正向发展。

生活中的矛盾反映在剧本中,称之为“戏剧冲突”,戏剧冲突要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围绕某个事件展开、显示人物的关系。

冲突和性格的发展,反映在剧本中的各种性质的社会矛盾,无一不是通过人物的性格冲突具体展现出来的,也可以说,戏剧冲突是一种性格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