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通用工艺要求
冷压接头的压接工艺要求

冷压接头的压接工艺要求1.所需设备:端子压接机。
工艺要求:端子不准变形;必须符合拉力、铆接高度、宽度的要求。
2.压接前设备、工具的检查(1)对专用压接钳的检查:使用灵活。
(2)对端子压接机的检查:运转正常,模具完好。
3.压接工序要求根据图纸要求的端子类型确定压接参数,制作压接操作说明书,有特殊要求需要在工艺文件上注明并培训操作工。
如有的导线需要先穿过护套后才可压接,需要先预装导线然后从预装工位返回再压接;还有刺破式压接用到专用的压接工具,这种压接方式具有良好的电接触性能。
1)冷压接头的选用(1)冷压接头可按CB* 394—80《冷压电缆接头》选用。
(2)冷压接头的规定应按连接导体截面选择。
选择的原则是:接头套筒的内径与铜线芯直径相符;接头的连接孔孔径略大于设备接线柱的直径。
(3)压接前端子检查型号规格符合图纸或线芯截面使用要求;端子表面无裂痕、翘曲、弯曲氧化斑等。
2)压接前检查(1)压接前检查接头,不得有伤痕、锈斑、裂纹、裂口等妨碍使用的缺陷。
(2)压接前线芯检查要求如下所述。
线号:符合图纸要求,字迹清楚可辨;配线:符合图纸要求;剥线长度符合表5.4.2的要求;剥线表观质量:露铜部分,不许有油污和锈斑;剥线露铜表面:没有划伤、断线、松散,铜丝端头齐整。
3)压接工艺要求(1)所有导线的冷压接头必须使用专用工具或设备进行压接,以保证压接质量。
(2)专用工具的压模应按接头的规格选用,压模的尺寸及技术要求应符合CB* /Z89—80《电线电缆冷压连接技术条件》的规定。
(3)接头在压接前,应除去铜芯线上的橡皮膜、残渣及油污。
① 清洁。
绝缘导线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导线端头易被氧化,有些芯线上有油漆层,故在浸锡前应进行清洁处理,除去芯线表面的氧化层和油漆层,提高导线端头的可焊性。
清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小刀刮去芯线的氧化层和油漆层,在刮时注意用力适度,同时应转动导线,以便全面刮掉氧化层和油漆层。
二是用砂纸清除掉芯线上的氧化层和油漆层,用砂纸清除时,砂纸应由导线的绝缘层端向端头单向运动,以避免损伤导线。
冷压接线端子压接工艺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适用范围公司内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冷压接线端子的过程。
二、定义:冷压接是借助较大的挤压力和金属间的位移,使连接器触脚或接线端子与导线间实现机械和电气连接。
三、导线加工工艺要求1.绝缘导线加工要求A.剪线:绝缘导线的剪裁长度应符合设计或工艺文件的要求,允许有5%~10%的正误差,不允许出现负误差,即不允许比图纸规定长度短。
B.剥线:剥线长度应根据芯线截面积和接线端子的形状来确定。
在生产中,剥线长度应符合工艺文件(导线加工表)的要求。
具体剥线长度参考下表1-1。
图1图2表1-1线耳规格适用导线剥线长度压力调节(输入气压0.6mpa)备注RNB1.25 -x 1015#20;1007号线需要剥10mm折双使用5mm 800KG压力压床RNB2 - x 1015#14;1015#20号线需要剥11mm折双使用5~5.5mm,800KG压力压床RNB3.5 -x 2.5~4mm 27~7.5mm 800KG压力压床RNB5.5 -x 4 ~6mm2 7.5mm 5T压床最小压力RNB8 - x 6~10mm2 8.5mm 5T压床最小压力RNB14 – x仿进口SC25-8 10~16mm2 11mm 5T压床偏左9档如图2为15档RNB22 – x仿进口SC35-10 16~25mm2 12.5~13mm 5T压床正中间偏12档剥线长度尽量避免断股。
如图3、图4、图5所示,为不合格剥线样品。
图6为合格样品。
图3线芯被剥伤图4绝缘层不齐图5绝缘层有残余图6绝缘层比较平整1.1.1 导线的绝缘层不允许损伤,否则会降低其绝缘性能。
线芯应无锈蚀、氧化发黑等现象。
绝缘层损坏或芯线有锈蚀的导线不能使用。
1.1.2 C 、对于输入电源线加工,需要浸锡才能使用的导线,多股芯线剥头后应拧紧后再浸锡。
1.1.3 芯线浸锡层与绝缘层之间应留出1-2mm 间隙,以便于检查芯线的伤痕和断股,并防止绝缘层因过热而收缩或损坏。
压接连接工艺

压接连接工艺1、范围本工艺规定了产品压接连接对压接件、工具的要求,工艺技术要求,性能要求和质量要求。
本工艺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上压接连接式电连接接触件(以下简称压接件:模压式、开式、闭式压接件和坑式压接件)与导线的压接连接。
2、引用标准GB/T18290.2—2000无焊连接第2部分:无焊压接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使用导则。
QJ2633—94模压式压接连接通用技术条件。
QJ3085—99坑压式压接连接通用技术要求。
QJ/Z146—85导线端头处理工艺细则。
QJ165A—95航天电子电气产品安装通用技术要求。
3、术语3.1压接:通过压力使压线筒沿导线四周产生机械压缩或变形,从而使导线和压线筒之间形成机械连接和电连接的方法。
3.2压接连接:用压接法使压线筒和导线间形成的永久性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3.3压接连接件:用压接法使导线和压接件形成的电连接接点组合件。
3.4压接件:用压接法连接于导线端头,以便导线能和其它器件或导线实现可靠电连接的导电金属件,通常由压接导线的压线筒及可和其它器件或导线连接的外接端组成。
3.5压线筒:为压接连接专门设计的可适配一种或几种截面导线的金属导电筒。
3.6开式压线筒:压接前呈敞口式的压线筒,即U型、V型压线筒。
3.7闭式压线筒:压接前呈封闭式的压线筒,即圆筒型压线筒。
3.8预绝缘压线筒:带永久绝缘层的压线筒。
压接时,压接力通过绝缘层作用于压线筒。
3.9压接工具:用来进行压接的机械装置。
3.10压模:压接工具中直接完成压接的部分,工具基体驱动压模,将压线筒压成能保证压接性能的尺寸和形状。
通常包括上、下模和定位装置。
3.11模压式压接:压接工具通过压模,将压线筒压成规定尺寸和形状的压接。
3.12压接全周期:从压接工具的压模、手柄处在完全张开位置时,对工具手柄施加作用力开始,到压模压合面闭合到规定的间隙,手柄、压模重新返回到完全张开位置时结束,这样一个完整的压接过程。
3.13压接区域;压接筒的一部分,在此处施加压力使包围导线的筒产生变形或改变形状达到压接连接。
冷压端子的压接工艺要求

冷压端子的压接工艺要求
冷压端子的压接工艺要求如下:
1. 端子选用:选用符合电气性能要求的合适端子。
2. 线缆准备:剥去电缆外皮,确认导体裸露部分质量良好。
3. 线缆预处理:确保线缆导体表面光洁,无氧化或污染物。
4. 端子预处理:清理端子表面,确保无氧化或污染物存在。
5. 压接工具:选择合适的压接工具,确保压接受力均匀。
6. 压接压力:根据端子和导线规格确定合适的压接压力。
7. 压接时机:在端子和导线准备就绪后立即进行压接,以防止导体氧化。
8. 压接质量检查:进行压接后,检查压接部位是否紧密,无松动现象。
9. 光洁度检查:检查压接部位是否有残留的氧化物或污染物。
10. 电气性能检查:进行电气性能测试,确保压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1. 记录:对每个压接进行记录,包括端子和导线规格、压接压力、压接结果等信息。
以上是冷压端子的压接工艺要求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端子压接标准制作要求

端子压接标准制作要求一、压接工具选择1. 压接钳:应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确保其能够满足压接要求。
2. 压接模:应选择与端子相匹配的压接模,以确保压接质量。
3. 校准工具:用于校准压接钳和压接模的尺寸,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二、压接材料要求1. 端子材料:应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如铜、铝等。
2. 绝缘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3. 连接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如镀锡铜线、镀银铜线等。
三、压接工艺参数1. 压接压力:应根据端子的材料和规格选择合适的压接压力,以确保压接质量。
2. 压接时间:应根据端子的材料和规格选择合适的压接时间,以确保端子与连接材料之间的牢固连接。
3. 加热温度:对于需要加热的端子,应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以确保端子的热稳定性。
四、压接质量标准1. 外观质量:端子表面应光滑、无毛刺、无变形等现象。
2. 连接性能:端子与连接材料之间的连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3. 电气性能:端子的电气性能应符合规范要求,如电阻值、绝缘电阻值等。
五、压接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对压接后的端子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2. 连接性能检验:对压接后的端子进行拉力测试,确保其连接牢固。
3. 电气性能检验:对压接后的端子进行电气性能测试,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六、压接操作规范1. 操作前检查:对压接工具和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2. 操作过程: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压接操作,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3. 操作后检查:对压接后的端子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七、压接异常处理1. 当发现压接异常时,应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检查。
2. 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3. 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并向上级报告,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八、压接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应熟悉压接工具和操作方法,确保其正确使用。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端子压接技术规范是指在电气连接器制造和使用中,对端子压接工艺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技术文件。
端子压接是一种常用的电气连接方式,主要用于电路板和电线之间的连接,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下面将从端子压接工艺过程的要求、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1.端子压接工艺过程的要求:(1)端子压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端子压接之前,应对压接工具、端子和电线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损伤、无锈蚀和清洁。
(2)端子的选择。
根据电线截面积和电流负荷来选择合适的端子规格,确保完成压接后的电气连接满足要求。
(3)端子压接工具的使用。
应使用合适的压接工具,压接工具应满足使用要求,并经过校准和保养,确保压接质量。
(4)压接工艺的控制。
应控制好压接力度、压接时间和压接温度,确保压接良好。
2.端子压接工艺的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
检查端子和电线的外观,包括是否存在锈蚀、划痕、变形等缺陷,以及是否整齐美观。
(2)尺寸检验。
测量端子的压接段长度、压接面积等尺寸参数,确保符合要求。
(3)电气性能检验。
通过检测电气连接的电阻、接触电压降以及绝缘电阻等指标,判断端子压接的质量是否合格。
3.端子压接质量控制:(1)压接过程的记录。
对每次压接工艺过程进行记录,包括端子和电线的规格、工具的使用、压接力度等,以便追溯和分析问题。
(2)压接质量的可靠性检验。
定期抽样检验压接质量,使用对比法和实际应用环境的验证,评估压接质量的可靠性。
(3)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分析压接工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和改进工艺参数,提高压接质量。
在端子压接技术规范中,还可以包括对端子压接工具和设备的要求、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工艺指导、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等内容。
通过对端子压接工艺的规范和要求,可以提高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电气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端子压接工艺

端子压接操作规范
在公司的端子压接机主要是三部分组成,压接模具部分、压力
监控部分和端子架。
这里主要介绍压接规范。
压接的端子主要出现的问题,分为压接高度过大或过小,绝缘压接过大或过小,压接飘丝,端子压接变形,压接过于靠前或靠后,喇叭口过大或过小,压接拉力不够。
压接合格的端子如图
一、 当遇到端子压接高度过大或过小时,如图:
此时需要调节
刀具的的高度,使端子高度控制在压接要求的范
围之内。
二、当遇到端子压接飘丝时,如图:
这是由于
线芯放置的位置偏移,调整线芯放置的位置应该
在端子压接区域内。
三、当遇到端子变形弯曲时,如图:
此时
需要调节压接机上的限制销。
注意:当换上新模具时,不要采用半自动压接,首先使用摇杆将压接机摇一圈,如果能够转一圈,说明刀具能安全使用;如果不能转动一圈,就要调整高度,否则会将刀片直接断掉。
在开始压接时,要将摇杆取下,否则会有甩出去的危险。
汽车高压线束的端子压接工艺要求

汽车高压线束的端子压接工艺要求
汽车高压线束的端子压接工艺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压接高度:压接高度是指导体压接区在压接后的横截面高度,是良好压接最重要的特征。
压接高度要适中,如果压接高度过高,则易使压接区存在过大的无效空隙,导致电缆和接插件端子金属导体之间没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无法满足汽车高压线束要求的压接强度、拉脱力和电导率。
如果压接高度过低,则易压断电缆线芯或折断压接区金属导体,不符合汽车线束压接要求。
2.压接长度:压接长度也是影响压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过短的压接长度可能导致接触不良,而过长的压接长度可能会损坏线缆或端子。
3.端子结构:应采用合理的端子结构,以保证压接后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4.压接方式:压接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接插件端子压接时常采用点压、围压等方法。
在实际压接过程中,应确保接触件端子的压接高度和压接长度,以保证压接质量。
5.拉力测试:为保证压接质量,应对压接后的线束进行拉力测试。
测试时,拉力值应参照标准中相同截面拉力值,如没有相同截面的电线,需要选择比所做拉力试验电线截面大的数值作为参照。
6.电压降测试:在测试压接电阻时,应保证端子有低而稳定的电阻抗。
完成电流循环试验后,允许的最大电阻值和电压降值必须符合规定。
7.剖面分析:剖面分析是检验压接质量的有效手段。
通过剖面分析,可以观察压接区的金属流动情况、空隙大小以及线缆和端子的接触情况等,从而判断压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汽车高压线束的端子压接工艺要求非常严格,需要保证压接高度、压接长度、端子结构、压接方式等方面的合理性,并进行拉力测试、电压降测试和剖面分析等检验手段,以确保压接质量和汽车高压线束的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导线剥好头的部位放置在插针的压接部位内,将芯线顶端抵在定位模具挡板上,与压针保持平行,用手抓紧导线的后部以免导线在压接时移动,再踩脚踏板进行压接。
2)压接后端子抱夹导线外观良好,不允许产生飞丝、压胶、偏斜等不良现象。
c)压接示例图
1)压接不合格品如图1、图2、图3。
2)合格品如图4。
图1压接不到位不合格图2压接不到位不合格
图3飞丝不合格图4压接合格
6
对压接质量的检查主要通过拉力计进行拉力和抗张强度测试。
6.1
压接端子与导线拉力测试标准如表2。
表2拉力测试标准
导线截面(mm2)
检验拉力
≥kgf
≥N
0.2
2.9
28
0.3
3.6
35
0.75
7.7
75
6.2
压接端子与导线抗张强度测试标准如表3。
表3抗张强度测试标准
线芯截面积(mm2)
f)护套锁紧
将航插尾部装到航插壳体上,先用手逆时针方向旋转并确保电缆线不能同时转动防止电缆芯线打结、拉扯断裂,然后用一把活动扳手固定航插壳体,拧紧即可。
g)线夹锁紧
松开航插尾部夹板螺钉,将其推至紧靠航插壳体位置压紧护套和电缆,用螺丝刀将线夹板的螺丝拧紧。
5.2
a)剥线
将待压接导线绝缘层剥去,芯线露出长度4mm±0.5mm。剥线后不允许有断丝。
抗张强度(N)
备注
0.25
50
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调整
0.5
70
0.75
100
1
130
压接通用工艺要求
共 页
版次
修订内容
变更日期
变更人
审核
变更单号
1.0
初版发布
1
本文档规范了压接的通用工艺和要求,以保证压接质量。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TZ-TY.J010《特殊过程管理规范》
TB/T 1507-93《机车电气设备布线规则》
GB/T 18290.2-2000《无焊压接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使用导则》
3
本要求适用于生产车间需进行压接的操作。
4
主要工具和设备如表1。
表1主要工具和设备
名称
数量
单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途
压接钳
1
把
用于压接压针及航插
博旺超静音端子机
1
台
压接杜邦头针与白插针
拉力计
1
个
用于拉力和抗张强度测试
剥线钳
1
把
剥导线
5
5.1
a)剥线
剥线的长度根据电缆类型来定,剥线后芯线须套热缩套管并热缩。
注1:屏蔽线芯线须套热缩套管并热缩,若需要套线标的还需要套线标。
b)放针
把已剥好的芯线套入到压针中,将压针放入钳口中,根据芯线规格,选好压接钳的对应档位。
c)压线
调节好档位加力压接1-2次听到“喀嚓”后停止使力,压接完成后,芯线不能裸露。
d)穿尾部配件
将所有已经压好的芯线并拢,穿过松开锁紧螺钉的尾部配件。
e)插针
根据芯线和航插的对应关系将芯线压入对应的航插压孔中,插针过程中尽量保证美观且芯线之间尽量不要互相绞在一起,避免航插拧紧后芯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