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简史论文
西方哲学史论文

西⽅哲学史论⽂西⽅哲学史是欧洲哲学的历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现代哲学的发展史。
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西⽅哲学史论⽂1 题⽬:关于西⽅哲学中“存在”的理解 所在系别: 作者: 学号: 专业年级: 所在班级: 摘要:在西⽅哲学和宗教学研究中就“存在神学”问题的探讨,是历代学者们经常予以关注的重要话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哲学家、宗教学家和史学家从多⽅⾯曾做过诸多论说。
“存在”是西⽅哲学的核⼼范畴,两千多年来深刻地影响着西⽅哲学的发展。
因此,本⽂就“存在 ”这个概念进⾏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巴门尼德存在唯⼀本质 1 存在的提出 “存在”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来的。
在他看来,世间万物处于繁芜丛杂的流变中,直接对于万物进⾏研究,只能获得关于具体事物的知识,⽽这种知识由于事物的流变性⽽不够稳定与可靠。
他认为,关于世界的真理性认识。
是对于整个世界的普遍必然性的认识,⽽其认识对象必须具有永恒性,因⽽只有常驻不变的东西才是真理认识的对象。
⾃希腊哲学诞⽣之⽇起就以获得关于⾃然的知识为最⾼理想,⽽⾃然哲学由于⾃⾝局限于感性领域⽽⽆法达成这⼀⽬标。
基于对⾃然哲学局限性的认识,巴门尼德将眼光从流变中的万物投向单⼀的本质,从⽽提出“存在”这⼀概念。
进⽽开创了以“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形⽽上学之路。
在《论⾃然》⼀开头巴门尼德就借助⼥神之⼝提出了两条研究的途径:第⼀条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另⼀条是“存在不存在,⾮存在存在”。
第⼀条路被他称为真理之路,第⼆条被他称为意见之路。
他认为,只有沿着第⼀条路研究,即认为承认万物的本原——存在,并对其进⾏研究,才有可能获取真理性认识。
接下来他⼜描述了“存在”所具有的属性: 第⼀:存在是唯⼀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
第⼆:存在是永恒的,不⽣也不灭。
西方哲学史论文

我所认识的“古希腊三贤”人类的思想广袤深邃并且源远流长,若是这般假手于西方哲学史的航船,承载着我们富有激情的心,吹散环绕在发迹间的迷雾,洞穿隐约朦胧的假象,给人类思想境界找寻一个足够的高度。
驻足回首,撩开人类历史的长河,为数不多的思想大师们与人类命运和时代文明息息相关。
我深深地懂得,他们为我们全人类的精神世界描绘了一座座多彩美丽的花园,信步其间,我们心旷神怡,掩卷长思,痴醉于中。
他们是真理的发现者,是思想的解放者,是文明的启蒙者,是科学的传播者。
他们以其光芒四射的智慧改变着人类的前进方向,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还记得有人曾语:“希腊哲学的理性思想与希伯来基督的宗教信仰构成了西方文化的经和纬。
”这足以使人们认识到希腊哲学对西方文化的重要性。
古希腊的文明发展是灿烂且辉煌的,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内先后出现了三位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之为“希腊三贤”。
他们不但哲学贡献显赫,更以其师徒关系而举世闻名,并且后者总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迈进,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这不可不谓是哲学界历史上的一大盛况。
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有声望、最有声誉的人物。
他的地位和影响,几乎堪比中国的孔子。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自然哲学”,讨论一些“世界本源”、“宇宙构成”等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的问题。
苏格拉底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正是他针锋相对的提出应该研究“人类本身”的观点,即“心灵的转向”。
正因如此,人们常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
在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也有灵魂不灭的说法,但是思想比较模糊不定,后来苏格拉底明确地将灵魂看作是与物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使得苏格拉底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苏格拉底追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要求认识人类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即“德行就是知识”。
关于西方哲学论文

关于西方哲学论文西方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更在于为西方哲学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哲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哲学论文范文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论文摘要: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
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
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
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
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关键字: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文艺复兴要了解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必然先得了解其人的生平。
笛卡尔简介: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另译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ContinentalRationalism)哲学。
生平笛卡儿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
在他8岁时笛卡儿就进入拉夫赖士(La Fleche)的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
1613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于普瓦捷大学(Université de Poitiers)。
西方哲学课程论文

西方哲学课程论文第一篇:西方哲学课程论文德国古典哲学对当代西方哲学史的意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之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
由于这一时期的德国哲学典型地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并且将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它的理想,因而我们通常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
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由于德国始终处在欧洲文化的影响之下,所以尽管德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极其落后,但是在文化领域却卓有建树,走在了哲学领域的最前列。
德国哲学家们像其他近代哲学家一样,他们在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构造形而上学体系的同时,亦肩负着启蒙的重任。
在某种意义上说,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启蒙主义的最高阶段。
启蒙主义以理性和自由为其根本的主旨,理性是权威和基础,而自由则是最终的目的。
然而卢梭却在启蒙主义的内部发现了矛盾:理性与其成果科学知识的发展和进步不但不能使我们逐步摆脱种种的束缚与限制从而走向自由,反而与自由是背道而驰的,科学、文明越是进步,人类就越是不平等不自由。
理性与自由、科学与道德是相互矛盾的。
形而上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它以超验的东西作为认识的对象--这一点与宗教是一致的,尽管形而上学企图成为科学而且自认为是科学甚至是科学之科学,然而从形而上学诞生之日起它就从来也没有具备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普遍必然性。
对于以科学作为衡量知识的有效性的18世纪哲学来说,形而上学不是科学这一事实无疑宣判了形而上学的死刑。
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反衬出形而上学的困境:科学越来越进步,而自称是科学之科学的形而上学却始终无法证明自己是科学。
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至少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形而上学对象的认识问题,一个是形而上学的科学体系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形而上学问题,康德采取了批判的立场,亦即对理性进行分析和考察,通过揭示我们的认识能力能够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来解决形而上学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问题。
西方哲学史期末论文模板

西方哲学史期末论文模板摘要: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西方哲学史期末论文的通用模板,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撰写关于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论文。
通过对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梳理和重要哲学家思想的分析,探讨哲学思想的演变及其对社会、文化和人类思维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哲学史;哲学思想;哲学家一、引言西方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源远流长,涵盖了众多的思想流派和哲学家。
研究西方哲学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的思想成就,还能为我们思考当下和未来提供深刻的启示。
二、古希腊哲学(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通过对话和质疑的方式,探寻真理和道德的本质。
他强调“认识你自己”,认为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二)柏拉图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的哲学思想以理念论为核心。
他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和永恒的。
(三)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对哲学、科学、逻辑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强调通过观察和经验来获取知识,其思想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中世纪哲学(一)基督教哲学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占据主导地位。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等哲学家试图将基督教教义与哲学思考相结合,探讨上帝、信仰和理性之间的关系。
(二)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注重对宗教教义的逻辑论证和思辨,其方法对哲学思维的训练和逻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近代哲学(一)笛卡尔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强调通过怀疑和思考来确立知识的基础,开启了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
(二)洛克洛克主张经验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和感觉。
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康德康德试图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的概念,其哲学体系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现代哲学(一)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选择,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观点反映了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西方哲学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既对中国学术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使西方哲学在中国形成了研究和发展的独特风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范文一:柏拉图式的爱情——看柏拉图哲学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 柏拉图哲学,一门很深奥的学科,往往使我们望而却步,但是,哲学又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最平凡的事的抽象,是最现实的理论的总结。
经过对哲学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生活,懂得在生活中寻找真理,也学到了一种思维,一种总结与体会的能力,学着在生活中寻找哲学,升华生活。
这门课是西方哲学,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东西方互通互惠,进行着哲学和思想的交流。
但是西方哲学又有着独特的神秘感,许多西方哲学家的思想理论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哲学观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柏拉图,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接触他,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他的生平简介,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时势造英雄,柏拉图一定有他超越常人的不平凡,才成就了他不凡的一生。
我们都听说过也向往着这浪漫的词语-----柏拉图式的爱情,在我们心中那是最完美爱情的象征,是超越世俗的爱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呢,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词语,走进伟大的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世界,听柏拉图是如何为我们描述这美妙的爱情。
了解柏拉图的爱情观就需要我们了解他的思想,解读他的世界观,探究他的哲学理念。
相信,每一位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理念,都有超乎常人的思想成就,让我们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体会哲学家的伟大。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影响了欧洲的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西方哲学论文《论苏格拉底》

西方哲学论文《论苏格拉底》第一篇:西方哲学论文《论苏格拉底》论苏格拉底【摘要】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
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苏格拉底哲学心灵的转向灵魂不灭说教育思想一,苏格拉底简介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1、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2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2、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
西方哲学论文3000字_有关西方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西方哲学论文3000字_有关西方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西方哲学论文3000字(一):笛卡尔哲学对西方哲学二元思维的影响论文摘要:笛卡尔哲学思想开启了西方近代哲学的历史,是西方哲学二元论思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笛卡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形而上学、物理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在形而上学方面阐释了二元论哲学体系,证明了上帝存在的真实性,但在其物理学和其他科学方面,则又完全不认可神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机械唯物主义体系。
由此笛卡尔哲学思想具有较为明显的二元特征,这影响了在其之后西方哲学思想家的思维方式,以二元思维来探讨世界问题成为人们普遍选择。
关键词:笛卡尔西方哲学二元思维近代哲学的发展历史,即是在哲学思想家的自我否定和修正过程中不断对自身思想的超越,从而实现对当前世界各种现象的哲学科学解释。
笛卡尔哲学开启了西方近代哲学的历史,其所要解决的是对“物”的绝对确定性、普遍统一性的基本认识,这在其反思哲学思想、怀疑精神以及其他二元哲学思想中的得以展现。
通过对笛卡尔哲学精神的深入剖析,能够更为明确的了解西方哲学二元思维的嬗变和发展历史,从而评判和总结西方哲学发展的忧患得失,开启西方近代哲学的二元思维之路。
一、机械论哲学:对哲学问题方法论的反思笛卡尔处在一个知识更新换代的时代,因而其思想的最重要基础即是对每一个学科门类都进行重新审视并试图提出新的想法,在研究过程中他更加关注对哲学问题方法论的反思,将物理学中机械思想应用到其哲学体系中,为近代哲学发展提供了合法性和可能性。
在笛卡尔看来,哲学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现实生活的主导作用,更体现在其各个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强调所有科学的统一性在于探讨方法论,哲学要为各项科学研究提供评判的标准。
笛卡尔将数学方法看作是进行各项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认为依靠综合性分析而获取的理性知识才是能够使人信服的内容,因而只有哂谜庵址椒ú拍芄皇迪肿陨砝硇缘乃咔螅佣琅泻妥芙嵴苎枷胙芯康挠腔嫉檬А�笛卡尔的机械论哲学思想,开启了西方哲学对于研究方法论的理性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化学院课程考试改革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成绩__________《西方哲学简史》课程论文题目浅析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及其当代中意义姓名米坜明学号 1008404029专业年级 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指导教师郭向阳2012 年 11 月 22 日怀化学院本科课程论文诚信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课程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作者承担。
本科课程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字 (1)Abstract (1)Key words (1)一、前言 (1)二、社会契约的含义 (2)三、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历史渊源 (3)(一)、17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 (3)(二)、城邦政治下的民主、自由思想的萌芽 (3)(三)、众多政治哲学思想的成为巨大理论推动力。
(4)四、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4)(一)、对自然状态的看法 (4)(二)、财产权与社会契约论 (4)(三)、三权分立学说 (5)五、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6)(一)、面对公共权利腐败问题,运用“公意”来执行国家职能 (6)(二)、面对人权受侵犯,“天赋人权”观发挥应有的作用 (6)六、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浅析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及其当代中国意义摘要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为政治思想领域中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与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趋势相符合,并在国外广泛传播。
抛开社会契约论的一些局限性,它的理论精髓对我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社会契约自然状态三权分立Analysis Locke Social Contract Theory and Its ContemporaryChinese MeaningAbstractThe Locke social compact has established a rationale for democratic politics in politics ideological sphere in terms of thought. His social compact accords with society's need and developing trend, it is propagated abroad together in terms of thought. Some limitation, its theory marrow of ditching social compact theory still has very big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country present age political economy, culture.Key wordsSocial compact, natural state, "tripartite" political system一、前言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为政治思想领域中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从一些方面看,他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是对霍布斯思想的一些发展与创新,是与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趋势相符合的,因此,在国外广泛传播。
对于洛克社会契约论的具体的阐述,从《西方政治哲学史》、《政府论》、《西方社会思想的历史与进程》、《社会契约论的历史演变》、《自然权利与历史》等许多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表达。
何为社会契约?通俗的讲就是“社会据以成立的契约”。
但也有其深刻的含义。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自然状态的看法、财产权与社会契约、三权分立说。
这些内容对后世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抛开社会契约论的一些局限性,它的理论精髓对我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契约的含义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又称社会契约论。
它通过把社会和国家看作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来说明政治权威、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来源、范围和条件等问题。
一般认为,契约分两种:社会据以成立的契约称为社会契约,政治机构或政治权威据以确立的契约称为政府契约。
社会契约说是针对“君权神授说”提出来的,它主张“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社会契约说一般是与“自然状态说”紧密相连的,由于“自然状态”中有种种不便,或由于人类天然的社会性必然导致组成社会和国家,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建立了国家,规定了君主和臣民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
尽管各种社会契约说的方法一致,并一般都承认私有财产权、人身安全等,但结论差别很大:有人用它支持资产阶级的君主专制,有人用它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辩护,还有人用它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提供理论根据。
三、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历史渊源在他以前,霍布斯已经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但是霍布斯的理论带有绝对王权的烙印,洛克出去这些烙印,把它改造成适合民主政治的理论。
这是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思想。
(一)、17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壮大。
客观上要求建立个人主义义平等的契约式生产关系以及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法律制度,而在当时,英国仍然是封建的专制君主制度占统治地位,显然,旧有的体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因此,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势在必行。
(二)、城邦政治下的民主、自由思想的萌芽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正是在这里起步,并逐步走向繁荣,最终成就其当今世界文明的霸主地位。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近代英法社会契约的产生和发展播下了生命之种。
古希腊建立的国家的基本形式是奴隶城邦制。
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利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
其有些措施是对公民平等自由权利的认可,民主的执政方式把人从神的阴影中解救出来,促进了人的解放,体现了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为后来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思想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三)、众多政治哲学思想的成为巨大理论推动力。
巨大的“哲学生产力”生产出众多社会政治哲学思想,社会契约论的真正萌芽也应运诞生。
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深刻的阐述了他的国家观。
他认为正义就是建立一个国家的原则,在一个国家里,人们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把国家建立好,最终才能实现正义的理想。
这是近代社会契约论中正义观点的重要理论来源,但是他的国家观是典型的人治国家观、有等级的正义观,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订立的契约是不可能公平的。
斯多亚学派对社会契约的贡献在于他们提出了自然法的思想。
自然法是社会契约论的基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对近代英法社会契约思想,特别是人性论的形成有巨大的理论意义。
斯多亚学派认定世界主义,即“国际城邦”或“大同国家”。
四、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对自然状态的看法自然状态不再是战争状态。
而是和平的、自由的状态,人们在自然状态中平等的享有自然权利。
自然权利指生命、自由、追求幸福、拥有财产等“天赋人权”。
人们通过契约建立国家不是为了摆脱战争状态,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二)、财产权与社会契约论在人们享有的各项权利中,财产权最为重要,财产权起源于劳动,是物化劳动铭刻在自然物上的标志,谁改动了自然事物,谁就拥有了占有它的权利。
但是由于没有公共裁决机构,财产纠纷问题仍然不能解决,于是人们便签订契约建立国家,通过公共权力来解决财产纠纷。
洛克说:“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
”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委托人的财产权,不让他们对财产权的要求引起混乱。
作为代理人的国家,要按照契约的原则来行驶自己的权力,切实维护好人们的财产安全,否则人们可以按照规定解除契约。
(三)、三权分立学说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专制,保障人民的自由权。
洛克“三权”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
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执行权和外交权是从属于它的。
洛克推崇君主立宪制,反对民主制、寡头制和君主制。
他认为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行使权力必须遵循自然法的精神,行政权和外交权属于君主。
洛克的三权分立,是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实质上是议会和君主权力相互制约,避免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造成的专制,对保护人们的权利起到巨大的作用。
洛克的分权思想既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限制王权,保障自由的要求,又表明了英国资产阶级保留王权,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一面。
五、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意义(一)、面对公共权利腐败问题,运用“公意”来执行国家职能人民网就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进行过一次调查,参加投票的共计24050人,认为很严重的有22677人,占94.3%,认为比较严重的有1230人,占5.1%,两者占总数的99.4%。
从中可以看出,广大人民已深深意识到我国腐败问题的严重性,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人民对国家不满的根源。
我国当前公共权力腐败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中把权力当作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二是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为生活作风腐化的桥梁,如权色交易。
三是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为获取名利的条件,如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谎报成绩等。
洛克认为,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是“天赋人权”,卢梭也主张用“公意“来执行国家职能,我国的公共权力腐败侵犯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对广大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对于腐败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加强对官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的培养,树立公正廉洁的形象。
第二、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特别要注意人民群众对于官员的监督、反映情况。
第三、完善适度的合理分权机制,防止权力过度集中。
(二)、面对人权受侵犯,“天赋人权”观发挥应有的作用洛克的社会契约论的自然权利观认为,人权是天赋的,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人权先于国家而存在,与生俱来,不能变更和让与,也不容剥夺。
国际人权组织的世界人权报告指出,中国的人权和新闻自由状况出现倒退。
人权是天赋的,人权不容侵犯。
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只有切实做好人权保护工作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权观。
人权是最基本的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社会契约论者提出了“天赋人权”,马克思也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人权的彻底实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权的争取者、维护者和发展者。
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树立正确的人权观是切实保护人权的根本。
二是加强人权方面的立法。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权需要法律的保护。
纵观我国的法律体系,人权立法还很不完善,致使很多侵犯人权的事件发生后得不到很快的解决。
西方国家的民主社会发展很早,他们在人权保护立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要批判性的吸收西方国家的优秀人权立法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快人权立法的步伐,切实保障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