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环境照明测量1

合集下载

校园光环境实验报告(3篇)

校园光环境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光环境对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良好的校园光环境不仅能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还能营造舒适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分析,评估校园现有光环境的质量,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优化校园光环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校园现有光环境的基本情况。

2. 评估校园光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3. 分析校园光环境存在的问题。

4. 提出优化校园光环境的建议。

三、实验方法1. 实地测量:采用专业光照度计和色温计,对校园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主要场所的光照度、色温进行测量。

2.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师生对校园光环境的满意度。

3. 数据分析:对测量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校园光环境存在的问题。

四、实验结果1. 光照度测量结果: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平均光照度分别为300lx、500lx、400lx,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350lx、500lx、500lx。

2. 色温测量结果: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平均色温分别为3200K、5600K、5800K,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3000K~5600K。

3. 问卷调查结果:在问卷调查中,80%的师生对校园光环境的舒适度表示满意,但仍有20%的师生反映光照度不足或色温不适宜。

五、问题分析1. 光照度不足:部分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光照度低于国家标准,导致师生长时间在低光照环境下工作、学习,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2. 色温不适宜:部分场所的色温偏高,容易导致师生情绪紧张,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3. 照明设备老化:部分校园照明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且照明效果不佳。

六、改进建议1. 优化照明设计:根据国家标准和师生需求,重新设计校园照明系统,提高光照度和色温,确保校园光环境舒适、健康。

2. 更新照明设备:淘汰老化、低效的照明设备,更换为节能、环保、安全的照明产品。

3. 加强日常维护:定期对校园照明系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照明设备正常运行。

教室采光、照明实测

教室采光、照明实测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教室实际采光、照明实测实验一采光实测一、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照明效果是否到达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拟设计经历。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照明进展改造或补充。

二、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Ew〕的比值,即C=(En /Ew)×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内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测试仪器:照度计两台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同,间隔1~2m布置一测点。

2.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如全阴天。

时间最好在9:00~16: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展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应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 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可反复进展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展分析。

采光实测记录表房间名称:2号教学楼〔1-7〕测定人:蔡安红记录人:周江龙总结:由实测结果和数据可以看出2号教学楼〔1-7〕教室的采光不是怎么好,有点低,特别是在靠内侧的采光度只有10LX。

〔1-7〕教室,一共有盏灯每盏灯都是40W的节能灯。

但是灯上大都有很厚的灰。

教室的墙面主要是白色的粉刷墙。

主要影响实验的因素:1、2号教学楼的一楼外面被一些植物挡住,阻碍了起采光。

室内照明测量实验报告

室内照明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室内照明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照明度计的使用和操作。

3. 评估室内照明质量,为照明设计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室内照明度测量主要依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照度标准。

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斯(lx)。

照度测量通常采用照度计进行,通过测量室内不同位置的照度值,可以评估室内照明质量。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照度计:用于测量室内照度值。

2. 测量尺:用于测量室内面积和距离。

3. 计算器:用于计算照度平均值和标准差。

4. 照明灯具:实验室内使用的照明灯具。

四、实验步骤1. 确定测量区域: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室内照明测量区域,并标记测量点。

2. 选择测量点:根据室内空间布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量点,如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

3. 测量照度值:使用照度计分别测量每个测量点的照度值,记录数据。

4. 计算照度平均值:将所有测量点的照度值相加,然后除以测量点数量,得到室内照度平均值。

5. 计算照度标准差:根据照度平均值和各测量点的照度值,计算标准差。

6. 分析照明质量:根据照度平均值和标准差,评估室内照明质量,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实验数据:测量点 | 照度值(lx)-------|---------A | 200B | 180C | 190D | 210E | 2202. 计算照度平均值:照度平均值 = (200 + 180 + 190 + 210 + 220) / 5 = 200 lx3. 计算照度标准差:标准差= √[((200-200)² + (180-200)² + (190-200)² + (210-200)² + (220-200)²) / 5] = 12.65 lx六、实验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室内照度平均值为200 lx,标准差为12.65 lx。

从数据来看,室内照明质量较好,照度值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照明实验实验报告

照明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照明的基本原理和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

2. 掌握不同照明设备的照明效果。

3. 分析照明对环境、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照明实验是通过模拟不同照明条件,观察和分析照明对环境、人体健康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不同类型的照明设备,如LED灯、荧光灯、白炽灯等,以及不同的照明强度和色温,来研究照明对实验环境、视觉舒适度、人体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LED灯、荧光灯、白炽灯等不同类型的照明设备;(2)照明强度计;(3)色温计;(4)照度计;(5)实验场地(室内)。

2. 实验仪器:(1)照度计;(2)色温计;(3)照明强度计;(4)视觉舒适度评价表;(5)人体生理指标测试设备。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五组,分别为LED灯组、荧光灯组、白炽灯组、混合照明组(LED 灯+荧光灯)和自然光照组。

2. 实验步骤:(1)将照明设备分别安装在实验场地,调整照明强度和色温;(2)使用照度计、色温计和照明强度计分别测量不同照明设备的照明参数;(3)邀请志愿者进入实验场地,观察和评价不同照明条件下的视觉舒适度;(4)使用人体生理指标测试设备,测试志愿者在不同照明条件下的生理指标变化;(5)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照明设备照明效果分析:(1)LED灯组:照明效果较好,色温接近自然光,视觉舒适度高;(2)荧光灯组:照明效果较好,但色温偏高,视觉舒适度稍逊于LED灯组;(3)白炽灯组:照明效果较差,色温偏低,视觉舒适度较低;(4)混合照明组:照明效果较好,视觉舒适度较高;(5)自然光照组:照明效果最佳,视觉舒适度最高。

2. 照明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1)LED灯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变化较小,对人体影响较小;(2)荧光灯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变化较小,对人体影响较小;(3)白炽灯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变化较大,对人体影响较大;(4)混合照明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变化较小,对人体影响较小;(5)自然光照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变化较小,对人体影响较小。

照明实验报告

照明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照明条件下对视觉感知的影响。

2. 探究不同光源类型和亮度对照明效果的影响。

3. 评估照明设计在特定空间中的应用效果。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照明实验室实验器材:1. 照度计2. 光源:LED灯、荧光灯、白炽灯3. 灯具:台灯、吊灯、壁灯4. 实验室空间:面积约为20平方米的实验空间5. 记录本及笔实验方法:1. 将实验空间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不同类型的光源和灯具。

2. 在每个区域内,分别使用LED灯、荧光灯、白炽灯进行照明,并记录各区域的照度值。

3. 改变灯具的亮度,观察并记录不同亮度下的视觉感知效果。

4. 通过调整光源和灯具的位置,分析照明设计对空间氛围的影响。

实验步骤:步骤一:光源选择与安装1. 在实验空间内,分别安装LED灯、荧光灯、白炽灯。

2. 确保各灯具安装牢固,无安全隐患。

步骤二:照度测量1. 使用照度计,分别测量每个区域在不同光源下的照度值。

2. 记录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步骤三:亮度调整与观察1. 调整LED灯、荧光灯、白炽灯的亮度,观察不同亮度下的视觉感知效果。

2. 记录观察结果。

步骤四:照明设计分析1. 分析不同光源和灯具在实验空间中的应用效果。

2. 评估照明设计对空间氛围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分析:1. 照度测量结果:- LED灯照度值最高,荧光灯次之,白炽灯最低。

- 在同一区域内,LED灯的照度值比荧光灯和白炽灯高约30%。

2. 亮度调整与观察结果:- 在低亮度下,视觉感知效果较差,空间显得昏暗。

- 中等亮度下,视觉感知效果较好,空间氛围舒适。

- 高亮度下,视觉感知效果过强,空间显得刺眼。

3. 照明设计分析:- LED灯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照明。

- 荧光灯亮度适中,适用于一般办公空间照明。

- 白炽灯亮度较低,适用于营造温馨氛围的空间。

结论:1. 照明设计对视觉感知和空间氛围有显著影响。

2. 选择合适的照明光源和灯具,可提高空间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小组成员:陈建华(0507102214)苏海山(0507102211)胡向荣(0507102217)何锞(0507102224)赖雄(0507102229)实验一照明环境测定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照度计、亮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通过环境照明实验使学生掌握工作场所的照明环境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正确评价;(3)通过设置不同照明环境,分析照明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

二、实验说明照明对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人们通过视觉对象获得必要的信息才能进行有效的生产活动,而照明则是提供良好视觉条件的手段。

照明条件不良,作业者长时间反复辨认对象物,使明视觉持续下降,引起眼睛疲劳,严重时会导致作业者的全身性疲劳,不仅影响效率,也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工作过程中的照度过高、过低、照度值急剧变化,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不良、设备损伤及人为失误等直接事故。

改善照明条件不仅可以减轻视觉疲劳,而且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达到增加产量、减少差错、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因此,照明的好坏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及劳动卫生都有直接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1.测定并计算照明均匀度2.绘制不同照明条件下穿针成功次数的关系曲线四、实验仪器光电池照度计,卷尺、直尺各一把,秒表,缝衣针1枚,白色棉线一卷,工作台一组,五、测定原理及使用方法1.仪器原理光电池照度计是一种利用光敏元件的物理光电现象制成的测光仪器。

仪器由受光元件和电流表两部分组成。

当外来光照到光敏元件硒光电池上以后,硒光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以勒克司(lux )为分度的电流表指示出光照度值。

2.使用方法(1) 先检查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在零位,否则应进行调零。

再将量程开关打到“电源”,查电流表指针是否超过“红线”,否则应进行充电,然后将受光器接线插头插入插孔。

(2)大致估计光源的强弱程度,将量程开关指到合适位置,若大于最大量程读数,必须将减光罩装入受光器,以免引起硒光电池疲劳和打坏指针。

照明度测试报告

照明度测试报告

照明度测试报告项目名称:照明度测试测试日期: 2021年10月15日测试设备:光照度计1. 测试目的本文档记录了对不同环境下照明度的测试结果。

主要目的是评估不同场景下的照明亮度,以便为合理的照明设计提供依据。

2. 测试环境2.1 实验室环境•场地:实验室内部•环境条件:封闭空间,无窗户•光源:荧光灯2.2 办公环境•场地:办公室•环境条件:开放空间,有窗户•光源:天窗采光+LED灯2.3 室外环境•场地:公园•环境条件:户外空间,阳光直射•光源:自然光3. 测试过程在每种环境下,我们使用光照度计对照明度进行测试,并记录结果。

每个环境下测试人员按照事先确定的点位进行测量,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测试结果以下是在不同环境下的照明度测试结果:4.1 实验室环境测量点照明度 (lux)点位1 150点位2 160点位3 155平均值1554.2 办公环境测量点照明度 (lux)点位1 300点位2 350点位3 320平均值323.334.3 室外环境测量点照明度 (lux)点位1 8000点位2 7500点位3 8200平均值79005.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室环境下的照明度相对较低,平均值仅为155 lux。

在封闭空间中,使用荧光灯作为主要光源,会导致环境光较暗。

2.办公环境下的照明度较高,平均值为323.33 lux。

办公室中有天窗采光和LED灯提供光源,使得环境亮度明显提高。

3.室外环境下的照明度最高,平均值为7900 lux。

自然光的强烈直射使得室外场所明亮舒适。

6. 结论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合理的照明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对于封闭空间,如实验室环境,需要增加合适的人工照明设备,以提高照明度。

2.对于办公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天窗采光和LED灯,以提高照明亮度和节能。

3.对于室外环境,应合理安排建筑物和窗户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通过照明度测试报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环境下的照明度数据,为合理的照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光环境测量实验报告

光环境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环境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光环境测量仪器进行实际测量的操作技能。

3. 分析光环境测量数据,了解不同环境下的光照情况。

二、实验原理光环境测量实验是通过对光照强度、光质、光分布等方面的测量,了解和评估光环境质量的一种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积分球式光环境测量仪,利用朗伯余弦定律,对光环境进行测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积分球式光环境测量仪2. 标准照度计3. 光强计4. 光谱分析仪5. 实验场地:室内、室外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确定实验场地,确保场地安全、干净、整洁。

(3)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如照度计、光强计、光谱分析仪等。

2. 实验测量(1)室内光环境测量a. 选择测量点,如办公室、教室、会议室等。

b. 使用照度计测量室内照度,记录数据。

c. 使用光强计测量室内光强分布,记录数据。

d. 使用光谱分析仪分析室内光质,记录数据。

(2)室外光环境测量a. 选择测量点,如街道、公园、广场等。

b. 使用照度计测量室外照度,记录数据。

c. 使用光强计测量室外光强分布,记录数据。

d. 使用光谱分析仪分析室外光质,记录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1)整理实验数据,包括照度、光强、光质等。

(2)分析不同环境下的光照情况,如室内、室外、阴天、晴天等。

(3)评估光环境质量,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室内光环境测量结果(1)照度:室内平均照度为300lx,符合国家室内照明标准。

(2)光强分布:室内光强分布均匀,无明显暗区。

(3)光质:室内光质较好,蓝光占比约为30%,有利于视觉舒适度。

2. 室外光环境测量结果(1)照度:室外平均照度为10000lx,符合国家室外照明标准。

(2)光强分布:室外光强分布均匀,无明显暗区。

(3)光质:室外光质较好,蓝光占比约为40%,有利于视觉舒适度。

3. 分析与结论(1)室内外光环境质量较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环境照明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TES-1330数位式照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2.学习照度测量规范,掌握照明条件的测量方法3.根据有关规定,评价影响照明条件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实验内容1.求平均照度及等照度曲线。

2.求照度均匀度。

3.用简单方法估计工作时间的反射率。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1.数位式照度计,卷尺等2.光电照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TES系列光电照度计简介(1)特点TES-1330-测量范围由0.01lux-20000lux(勒克斯)TES-1332-测量范围由0.1lus-200000lux(勒克斯)TES-1334测量范围由0.01lux/fc-20000lux/fc(勒克斯/呎烛)准确度以及反应速度快。

TES-1334的峰值锁定功能,能追踪大于50.0ms的脉冲信号,锁定其峰值。

读值锁定功能,可锁定测量值。

符号及单位显示,读取方便。

自动归零。

(2)规格:显示:3.5位液晶,最大读值1999。

测量范围:TES-1330—20,200,2000,2000lux(20000lux档显示之读值需要*10才为正确的照度值)TES-1332—200,2000,20000,200000lux(20000lux档的显示读值需要*10,及200000lux档之读值需要*100才为真正照明度值)TES-1334—20,200,2000,20000lux/fc(20000lux/fc档之读值需要*10才为正确的照明度值)注意:1fc=10.76lux准确度:±3%rdg±0.5%f.s(大于10000lux档准确度为±4%rdg±10dgts)(以色温2856K标准平面灯校正)重复测试:±2%温度特性:±0.1%/ oC取样率:2.0次/秒感光体:光二极管附滤光镜片操作温湿度:0 oC-40 oC(32 oF-104 oF),0-80%RH。

储存温湿度:-10 oC-50 oC(14 oF-140 oF),0-70%RH。

过载显示:最高位数“1”显示。

电源:单个9V电池,型式006P或IEC6F22或NEDA1604。

电池寿命:连续使用约200小时。

光检测器引线长度:150cm.光检测器尺寸:135*75*33mm(3)测量范围:液晶显示器:3 1/2位液晶显示器,最大读值1999,可以显示测量范围。

TES-1330—“lux”,“H”,“20000”,“*10”(读值乘10)和"BT"。

TES-1332—“lux”,“H”,“200000”,“*10”(读值乘10),“*100”(读值乘100)和"BT"。

TES-1334--“lux”,“H”,“20000”,“*10”(读值乘10),“fc”,“P”和"BT"。

2.测量范围指示:TES-1330--可显示20,200,2,000,20000luxTES-1332--可显示200,2000,20000,200000luxTES-1334—可显示20,200,2000,20000lux/fc3.电源开关:切换电源ON /OFF。

4.读值锁定开关:5.峰值锁定开关:按PEAK开关一次,出现“P”符号,即能追踪光脉动信号,并保持峰值。

读值下降速率:约每10秒1位数。

再按一次PEAK开关,取消PEAK功能并重新测量照度。

TES-1334才有此功能开关。

6.lux单位测量开关:按lux开关一次,出现“lux”符号,照度值以lux单位显示。

7.fc键一次,出现“fc”符号,照度值以fc单位显示。

8.档位范围开关:TES—1330可选择20,200,2000,20000luxTES—1330可选择200,2000,20000,200000luxTES—1330可选择20,200,2000,20000lux/fc9.光检测器:光检测用。

10.类比DC电压输出。

(4)测量方法:1.打开电源。

选择适合测量档位。

打开光检测器头盖,并将光检测器放在欲测光源之水平位置。

读取照度计LCD之测量值。

读取测量之值,如左侧最高位数“1”显示,则表示过载现象,应立即选择较高档位测量。

读值锁定开关:压HOLD开关一次,LCD显示“H”,且显示锁定读值。

再压一下HOLD开关,则可以取消读值锁定功能。

峰值锁定:欲测量光脉动信号,压PEAK开关一次,LCD显示“P”符号,及脉动峰值。

再压PEAK一次,则恢复正常测试。

测量工作完成后,将光检测器头盖盖回,电源开关切至“OFF”。

四.实验步骤求平均照度及等照度曲线测点、测高的选择原则测点既可任选,也可规定,测高以桌面高度为准,一是便于准确,二是桌面本身即是工作面。

但是,测点不可选在自身背景处,也不可选在日光直射处,以免引入测量误差。

对尚未布置工作面的一般照明房间,可将地面划分若干个1米见方的格子,格子的中心位置为测点,所有测点照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平均照度;对布置好工作面的一般照明房间,全部工作面照度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平均照度;对局部一般照度房间,要按工作区和非工作区分别测量,并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求出平均照度。

等照度测量时,测点任选 ,但布置要有一窍不通密度否则连点困难。

等照度曲线的分类等照度曲线的划分,视照明方式而定,当测定自然采光的等照度曲线时,必须关闭所有人工照明光源;当测定自然光附加人工照明的等照度曲线时,则必须投入人工照明光源;若仅测定人工照明等照度曲线时,则需严密遮挡自然光的投入。

表1表2 为了使测量数据具有说明力,测量时要记录天气情况和时间:安排上也要集中、连续完成。

等照度曲线坐标,即可采用两边直角坐标,也可采用四边正角坐标,刻度单位以米为宜。

求照明的均匀度工作区的照度均匀度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照度的1/5。

数据整理也采用表格法,如表2所示,表中E1系最高照度值,E2系最低照度值,E3系平均照度值。

照明均匀度可依式下计算,即31323321〈⎥⎦⎤⎢⎣⎡--=E E E E E E Au 或 求墙面、地面和工作面的反射率反射率测量应采用光亮计和标准白板。

本实验采用光照度计简易估算方法求反射率,仅可作为定性分析依据。

按上述测量方法,测定自然采光条件下各点的明照度与暗照度。

当光探头朝向光源时测得的照度值为明照度,当光探头背向光源,朝向测面时,测得的照度值为暗照度。

记录与整理表格,推荐如表3所示。

表3反射率按下式计算,即%100⨯=明照度暗照度反射率**实验目的、使用仪器、实验方法概要、以及各测定点数据整理。

绘制照明的等照度曲线。

求照明的均匀度。

计算测面的反射率,参照有关照明标准,对工作环境的照明条件进行评价,分析影响照明的因素,提出改进建议。

实验二环境噪声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TES噪音计的方法;2.学习噪声测量规范,掌握噪声的测量方法;3.根据有关规定和参考标准,评价噪声的性质,对人危害的程度,提出改善建议。

二、实验内容噪声测量;频谱分析三、实验仪器及器材TES噪音计、秒表、卷尺、风速表、温度计等TES噪音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一)说明此噪音计为一设计用来做噪音工程、品质控制、健康防治及各种环境噪音测量。

如工厂、学校、办公室、交通道路、家庭、音响等等各种场合之噪音量测量应用。

(二)使用须知请依噪音计各项规格使用。

使用环境条件:1.2000公尺高度以下。

2.相对湿度<=80%RH3.操作温度O-40oC4.室内使用(三)功能特性说明本噪音计符合符合国际委员会IEC651Type 2和美国国家标准ANSI1.4Type2 功能测量有瞬时音压(SPL)测量范围30-130分贝和自勤换档功能A和C权衡网路选择快速/慢速之反应速率选择RS-232界面可与电脑连接可直接记录16000笔噪音资料,可再扩至128000笔附加时钟和万年历功能AC和DC类比信号输出,可连接至频率分析仪或X-Y轴记录仪器做数据统计分析(四)规格:准确度:±1.5dB(在参考音压位准,94dB@1KHz)。

频率响应:31.5Hz-8KHz。

动态范围:50dB测量范围:30-130dB(A)、35-130dB(C)。

频率加权特性:A和C特性。

动态特性:FAST(快速),SLOW(慢速)等反应速率。

麦克风:1/2英吋极化电容式麦克风。

最大值锁定:MAX数位显示:4位数,解析度0.1dB,取样率为2次/秒。

类比刻划显示:每一刻度代表1dB,取样率为20次/秒。

测量档位:30-80分贝、40-90分贝、50-100分贝、60-110分贝、70-120分贝、80-130分贝,总共6个档位。

自动换档:30-130分贝过载指示:“OVER”、“UNDER”符号表示。

电源:15V3号电池4个或DC 6V10OmA直流电压电源转换器电池寿命:30小时记录笔数:16000笔操作温湿度:0-40oC,10-80%RH储存温湿度:-10-60oC,10-70%RH外形尺寸:265(长)×72(宽)×35(高)mm。

重量:约358公克(包含电池)。

附件:耳机插头、使用手册、电池、调整棒、海棉球、电脑连接线(五)操作步骤:按下电源开关按下LEVEL上下选择适合现在测量的档位,以不出现UNDER或OVER符号为正确.要测量以人为感受的噪音量请选择dBA.要读取即时的噪音请选择FAST,如要获得平均的噪音量请选择SLOW.如要取得噪音量的最大值请选择MAX功能键,即可读到最大噪音量读值.瞬间的动机性噪音请勿选择30-130dB档位测量.四、四.实验步骤:1.注意事项:排除反射声的影响。

选测点时,要把传声器放在远离反声物的地方。

还应考虑到风速,温度,湿度,电磁场等对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测点选择测量车间噪声对操作人员的影响时,测点应以人的耳朵的位置为依据选择测点,测量时操作人员须离开。

若车间各声级差别小于3)(A dB 时,只需在车间内选择1~2个测点;若差别大于3)(A dB 时,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划成若干个区域,划分的原则是小于3)(A dB ,每个区域选择测点1~3个。

测量机器的噪声和频谱时,测点与机器的位置,机器的尺寸有关,其关系如表4所示:表4测点高度以机器的平均高度为准,但最低不小于0.5米。

测量工厂环境噪声时,测点高度以传声器的地面高1.2~1.5米选择数点测量。

测量的量和读数方法工厂噪声测量以A 声级为主,有时把C 声级作为参考。

若控制器还须进行倍频程频谱分析。

环境噪声测量使用 “快”档。

对车间稳定噪声,使用 “慢”档测量A 声级,观测时间一般取2~5秒,并取表示值的平均数为读数,标记)(A dB 。

对于稳定噪声的偶然变化不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