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活动宣传PPT模板(推荐)

合集下载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PPT教学课件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PPT教学课件

局部侵华





华北事变
9.18
全面侵华



平一


津三


失事


陷变

7.7 7.29-30 8.13
11.12


失 陷
南京大屠杀
12.13
1931
1935 12.9
抗日义勇军 抗日游击队
一 二 九
1936 12.12
西 安 事
1937



平津保卫战
淞沪会战 南京保卫战
局部抗战
全民族抗战
坚决抵抗
日本局部侵华,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日本全面侵华, 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背景
(2)国共分别发表声明,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材料研读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 策。
取消现有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 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1937年11月上海 沦陷
四、南京大屠杀
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 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延展距离约两百英里长(320千米)。他们身上的 血共重达一千两百吨。尸体可装满两千五百节火车车厢。如果把这些人一个 个叠起来,将达到七十四层高。
——张纯如《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
——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四、南京大屠杀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33张PPT+视频).ppt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33张PPT+视频).ppt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全七 民七 族事 抗变 战与
一、七七事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三、淞沪会战 四、南京大屠杀
七七事变
一、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一)七七事变的概况: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 事变
时间 地点
经过
1937年 7月7日
北平 卢沟桥
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 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后,炮轰我军防地, 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 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
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意义: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南京大屠杀
①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
材料2: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 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②国民党决心抗日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
一、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二)七七事变中的爱国将领:
材料一:“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
察北伪蒙军(日本控制)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日军为何会选择在卢沟桥发动事变?

(日本控制)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守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外


日本华北驻屯军占据 界的必经之地。事变前的北平基本上处于日军与伪政


权的三面包围中,卢沟桥是进入北平的重要门户。也是

日军南下,进一步侵华的必争之地。

卢沟桥事变PPT演示文稿27页PPT

卢沟桥事变PPT演示文稿27页PPT
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卢沟桥事变PPT演示文稿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39张PPT)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39张PPT)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
(A )
A.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
B.社会性质决定的
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
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A )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 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 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 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
报国。”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抗日救国乃军 人天 职,养兵千日, 报国一时,只有不 怕牺牲,才能为国
崇 争光!” 高 的 爱 国 主 义 精 神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 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 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卢沟桥
一、血染卢沟桥
1、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 地点: 北平西南卢沟桥
简要经过:
日军为什么要首先进攻卢沟桥呢? (卢沟桥战略位置重要)


桥宋
事哲

元 二
示十

九 军

驻 卢沟桥


日本控制的日伪军

日本的控制区
丰台
宛 平
日军重兵占据
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从课文中,你能找出多少中国人民, 尤其是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 作亡国奴”的史实?
砍头、军犬撕咬等。
5、屠杀总人数:
现在的日本政府有没有深刻地反省 这段历史,有没有真诚地向受害的 中国人民道歉?表现在哪里?

一卢沟桥事变-26页PPT资料

一卢沟桥事变-26页PPT资料

1937的7月17日,蒋 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 提出:“如果战端一开, 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 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 守土抗战之责任。”
标志着:国共二次
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正式建立。
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和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思考:七七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
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一、卢沟桥事变
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





示 驻国
意 图
防民 革 命
军 卢沟桥




日本控制的伪军
北平
日本的控制区
丰台


日军重兵占据
令 部 命 令第
二 十 九 军 司
——
共等抵命 存之抗令 亡坟,前 ,墓卢线 不,沟官 得应桥兵 后与即坚 退桥尔决 。
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佟麟阁,河北高阳人,抗日爱国将领。1933年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郞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修改教科书,企图 否认侵华的历史,否认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日本新版教科书对南京 大屠杀作这样的叙述: “关于这一事件的实际 情况,资料上有许多疑 问点,有各种各样的见 解,现在还在持续争 论”。
作为中国人应当如何对待南京大 屠杀事件?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城喜峰口抗击日军,为国民政府第二十九军109旅旅 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七七”事变后,率132师从河北急赴南苑一带参加 保卫北平的战斗。7月28日,在南苑遭敌伏击而壮烈 殉国。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北平的一条马路命名为赵 登禹路。
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平津危急!华北 危急!中华民族 危急!只有全民 族实行抗战,才 是我们的出路!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件PPT模板下载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件PPT模板下载

目 录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件 事件起因历史还原
军队指挥 历史意义
第一章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件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 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 “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 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 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近代中国对外战争中,近代 我国一直都是饱受外国的侵略,而卢沟桥事变则是我国的 一个奇耻大辱,可以说卢沟桥事变的开始也表明了我国正 在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虎牙,从之前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之 后,我国的领土一直都被日本虎视眈眈,而卢沟桥事变中 我国宛平城中的士兵们英勇反抗,也表明了我国人民对于 我国领土完整的强烈保护意识,同时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也 表明了我国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全面反抗。
历 史 背 景
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 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 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 后称霸世界的野心。
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 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 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 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
第三章
军队指挥
七七事变
历史永远铭记1937年7月7日的那个晚上,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枪声唤醒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沉睡。 1937年,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 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的枪声宣告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这一天投下长达八年的暗夜,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这一天刻印 着一个民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这一天记录着中国人的难以忘却的 仇恨和耻辱。
从1937年6月下旬开始,日本在满洲的广东军在卢沟桥以西的边界附近 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在1902年7月15日的''义和团议定书''补 充协议中允许在中国进行军事演习的时候,日本在该地区的驻军规模在 7000到15000之间,不得超过议定书规定的限度。1937年7月6日晚, 与以前的演习不同,日本军方没有通知中国当局正在进行夜间演习,导 致中国军队误将日本军队当作突袭,而中国少数士兵向日本方向发射了 一些无效的步枪射击。

2018年纪念七七事变勿忘国耻抗战精神PPT模板

2018年纪念七七事变勿忘国耻抗战精神PPT模板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 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期,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 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政治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 “九一八事变”,对中 国东北发动袭击,才3个 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 翌年日军进攻上海 (一·二八事变),并攻占 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 津,又在东北建立“满 洲国”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 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 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
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 “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 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 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第二章
PART TWO
起因背景
政治背景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 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期,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 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 桥。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 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 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 中国军队撤走。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 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不 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卢沟桥事变主题班会ppt

卢沟桥事变主题班会ppt

事件影响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 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准备 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 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 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战火。
在21世纪,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值得特别 珍视和发扬。日本军国主义在和平年代仍 然阴魂不散,日本极右势力极力通过各种 方式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中国和世界上 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应保持高度的 警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尊重和 正视历史,才能赢得未来。
结束语
近代和现代国际政治上太多的尊严和荣誉。 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运 动的重要过程,那么“七七事变”就是为 纪念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所选择的注脚。
三年一班班会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 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 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 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 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 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 全面侵华的开始.
事件起因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 吞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 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 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 了北平(今北京市)。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的活动不仅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存,而且 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国国 民政府对日本残存的一点和平幻想彻底破 灭,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作出了积极反应。
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 “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当 前的紧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民族危机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族, 无情的战争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从沿海 到内地、从都市到偏乡僻壤的全中国人民 都被动员起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 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 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
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 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 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
旅第219团严词拒绝。
旅第219团严词拒绝。
严词拒绝。
PART 01 还原历史
驻防在卢沟桥一带的29军,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 旧部。这支部队擅长刀术,每个战士都身背一口 大刀。每当日寇接近阵地时,战士们就跃出战壕, 抡刀同敌人搏斗。日本军队集中火力连续猛攻卢 沟桥石桥和平汉路铁桥,铁桥29军将士勇猛顽强 不怕牺牲,经过4小时激战,又从日寇手里夺回 了铁桥。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几 百具日军的尸体横卧在卢沟桥头,而中国守军却 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主题 教育
动态PPT ︱框架完整︱精美大气︱可以编辑 汇报人:XXX 时间:XX年XX月
前言导读
一寸河山一寸血!
历史永远铭记1937年7月7日的那个晚上,日本开始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枪声唤醒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沉 睡。 1937年,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了 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的枪声宣告了全民 族抗战的开始。这一天投下长达八年的暗夜,遮覆 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这一天刻印着一个民族心 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中华民族自此欲火抗争直至 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华民族的百年衰败沉 沦自此开始扭转,古老中国从此走是,日军攻击驻军地,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进行抵抗, 开启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
PART 02 起因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 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 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 卢沟桥发动进攻
PART 04 历史意义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PART 04 历史意义
1937年7月
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准备后, 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 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 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 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第三部分
PART 03 各方反应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 (1937年7月8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 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 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PART 03 各方反应
”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
全国各地的抗战救国运动风起云涌。
PART 03 各方反应
PART 01 还原历史
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 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 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 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
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 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 还 根 据 1936 年 度 侵 华 计 划 , 制 定 了 1937 年 侵 华 计 划 。 从 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 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 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第二部分
PART 02 起因背景
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 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 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
PART 02 起因背景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 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 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 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
22时 40 分, 日 军 声 称 演 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 22时 40分 ,日 军 声 称 演 习
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 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 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
士兵(志村菊次郎)“失 兵 ( 志 村 菊 次 郎 ) “ 失 (志村菊次郎)“失踪”,
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 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 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
7月15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发表《最后的关头》的演说
表示“最后关头一到, 我们只有牺牲到底, 抗战到底”。但是,蒋介石却对日本侵略者表 现得过于乐观,希望“和平解 决”卢沟桥事变, 因此抗战的立场也不够坚定。 淞沪会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
声明》,决定实行自卫,抵抗日本侵略。
PART 03 各方反应
PART 04 历史意义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中国的活动不仅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 亡,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残存的一点和平幻想彻底破灭,蒋介石对中国共产 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作出了积极反应。

8月22日,国民政府宣布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并设独立 指挥机构

9月22日,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统一战 线正式形成
第四部分
PART 04 历史意义
七七事变 全面抗战 反法西斯 开始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 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 反法西斯战场。
PART 01 还原历史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 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 桥。
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 控制:
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 军一部;
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 个师约4万人。
PART 01 还原历史
“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 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 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
目录
1
还原历史
2
起因背景
3
各方反应
4
历史意义
第一部分
PART 01 还原历史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 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
开枪射击
第29军奋起抗战
又炮轰宛平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