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名词概念区分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1、晶体材料的组织:指材料由几个相(或组织单元)组成,各个相的相对量、尺寸、形状及分布。
第二章材料的晶体结构1、空间点阵:将理想模型中每个原子或原子团抽象为纯几何点,无数几何点在三维空间规律排列的阵列2、同素异构:是指有些元素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的特性3、离子半径:从原子核中心到其最外层电子的平衡距离。
4、离子晶体配位数:在离子晶体中,与某一考察离子邻接的异号离子的数目称为该考察离子的配位数。
5、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6、致密度:晶体结构中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1、聚合度:高分子化合物的大分子链是出大量锥告连成的。
大分子链中链节的重复次数叫聚合度2、官能度:指在一个单体上能和别的单体发生键合的位置数目3、加聚反应:由一种或多种单体相互加成而连接成聚合物的反应;4、缩聚反应:由一种或多种单体相互混合而连接成聚合物,同时析出(缩去)某种低分子物质(如水、氨、醉、卤化氢等)的反应;5、共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休参加聚合而形成聚合物的反应。
第四章晶体缺陷1、晶体缺陷:实际晶体中与理想的点阵结构发生偏差的区域;2、位错密度:晶体中位错的数量,是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包含的位错线总长度;3、晶界:同一种相的晶粒与晶粒的边界;4、晶界内吸附:少量杂质或合金元素在晶体内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常偏聚于晶界,称这种现象为晶界内吸附;第五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1、固溶体:当合金相的晶体结构保持溶剂组元的晶体结构时,这种相就称为一次固溶体或端际固溶体,简称固溶体。
2、拓扑密堆积:如两种不同大小的原子堆积,利用拓扑学的配合规律,可得到全部或主要由四面体堆垛的复合相结构,形成空间利用率很高、配位数较大(12、14、15、16等)一类的中间相,称为拓扑密堆积。
3、电子浓度:固溶体中价电子数目e与原子数目之比。
4、间隙相:两组元间电负性相差大,且/1≤0.59具有简单的晶体结构的中间相5、间隙化合物:两组元间电负性相差大,且/≥0.59所形成化合物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1、晶体:本子按一定办法正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天准则沉复排列,有牢固熔面,各背同性.之阳早格格创做2、中间相:二组元A战B组成合金时,除了产死以A为基大概以B为基的固溶体中,还大概产死晶体结构与A、B 二组员均不相共的新相.由于它们正在二元相图上的位子经常位于中间,故常常把那些相称为中间相.3、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教上不克不迭宁静存留,但是正在赶快热却大概加热历程中,由于热力教能垒大概能源教的果素制成其已能转化成宁静相而姑且宁静存留的一种相.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本子周围迩去邻且等距离的本子数.5、再结晶:热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正在本变形构制中沉新爆收了无畸变的新晶粒,而本能也爆收了明隐的变更并回复到变形前的状态,那个历程称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与代变形晶粒的历程).6、真共晶:正在非仄稳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大概过共晶身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局部的共晶构制,那种由非共晶身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构制称为共晶构制.7、接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正在本滑移里上滑移受阻时,有大概从本滑移里变化到与之相接的另一滑移里上去继承滑移,那一历程称为接滑移.8、过真效: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正在加热保温历程中将先后析出GP时资料的硬度强度将下落,那种局里称为过真效.9、形变加强:金属经热塑性变形后,其强度硬度降下,塑性战韧性下落,那种局里称为形变加强.10、固溶加强:由于合金元素(杂量)的加进,引导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强度得到加强的局里.11、弥集加强:许多资料由二相大概多相形成,如果其中一相为细小的颗粒并弥集分集正在资料内,那种资料的强度往往会减少,称为弥集加强.12、不齐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面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齐位错.13、扩展位错:常常指一个齐位错领会为二个不齐位错,中间夹杂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所有位错形态.14、螺型位错:位错附近的本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15、包晶转化:包晶转化便是以结晶的固相与结余液好同应产死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化.16、共晶转化:由一个液相转化成二个分歧固相的转化.17、共析转化:由一种固相转化成其余二个分歧固相的转化.18、上坡扩集:溶量本子从矮浓度背下浓度处扩集的历程称为上坡扩集,标明扩集的驱能源是化教位梯度,而非浓度梯度.19、间隙扩集:那是本子扩集的一种体制,对付于间隙本子去道,由于其本子尺寸小,处于晶格间隙中,正在扩集时,间隙本子从一个间隙位子跳到相邻的另一个位子,产死本子的移动.20、身分过热:界里前沿液体中的本量温度,矮于由溶量分集所决断的凝固温度时爆收的过热.21、一级相变:凡是新旧二相化教位相等,化教位的一次偏偏导不相等的相变.22、二级相变:从相变热力教上道,相变前后二相的自由能(焓)相等,自由能(焓)的一阶偏偏导数相等,但是二阶偏偏导数不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如磁性转化,有序-无序转化,常导-超导转化.23、共格相界:如果二相界里上的所有本子均成-对付应的真足匹配闭系,即界里上的本子处于二相晶格的节面上,为相邻二晶体所公有,那种相界里称为共格界里.24、调幅领会:过鼓战固溶体正在一定温度下领会成结构相共,身分分歧的二个相的历程.25、回火坚性:淬火钢正在回火历程中,普遍情况下随回火的温宿的普及,其塑性、韧性普及,但是正在特定的回火温度范畴内,反而产死韧性下落的局里称为回火坚性.对付于钢铁资料存留第一类战第二类回火坚性.他们的温度范畴,效率果素战个性分歧.26、再结晶退火:所谓再结晶退火工艺,普遍是指将热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缓缓热却到室温的历程.27、回火索氏体:淬火钢正在正在加热到400-600ºC温度回火后产死的回火构制,其由等轴状的铁素体战细小的颗粒状(蠕虫状)渗碳体形成.28、有序固溶体:当一种组元溶解正在另一组元中时,各组元本子分别吞噬各自的布推维面阵的一种固溶体,产死一种各组元本子有序排列的固溶体,溶量正在晶格真足有序排列.29、非匀称形核:新相劣先正在母相中存留的同量处形核,即依附于液相中的杂量大概中去表面形核.30、马氏体相变:钢中加热至奥氏体后赶快淬火所产死的下硬度的针片状构制的相变历程.31、贝氏体相变:钢正在珠光体转化温度以下,马氏体转化温度以上范畴内(550ºC-230ºC)的转化称为贝氏体相变.32、铝合金的真效:经淬火后的铝合金强度、硬度随时间延少而爆收隐著普及的局里称之为真效,也称为铝合金的真效.33、热弹性马氏体:马氏体相变制成弹性应变,而当中加弹性变形后不妨使马氏体相变爆收顺转化,那种马氏体称为热弹性马氏体.大概马氏体相变由弹性变形去协做.那种马氏体称为热弹性马氏体.34、柯肯达我效力:反映了置换本子的扩集体制,二个杂组元形成扩集奇,界里将背扩集速率快的组元一侧移动.35、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当马氏体相变形状的变更是通过弹性变形去协做时,称为热弹性马氏体相变.36、非晶体:本子不少程的周期排列,无牢固的熔面,各背同性等.37、致稀度:晶体结构中本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38、多滑移:当中力正在几个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相等并共时达到了临界分切应力时爆收共时滑移的局里.39、过热度:相变历程中热却到相变温度以下某个温度后爆收转化,仄稳相变温度与该本量转化温度只好称为过热度.40、间隙相:当非金属(X)战金属(M)本子半径的比值.41、齐位错:把柏氏矢量等于面阵矢量大概其整数倍的位错称为齐位错.42、滑移系:晶体中的一个滑移里及该里上一个滑移目标的推拢称为一个滑移系.43、离同共晶:共晶体中的α相依附于初死α相死少,将共晶体中另一相β相推到末尾凝固的晶界处,进而使共晶体二组成相相间的构制个性消得,那种二相分散的共晶体称为离同共晶.44、匀称形核:新相晶核是正在母相中匀称死少的,即晶核由液相中的一些本子团间接产死,不受杂量粒子大概中表面的效率.45、刃型位错:晶体中的某一晶里,正在其上半部有多余的半排本子里,佳像一把刀刃拔出晶体中,使那一晶里上下二部分晶体之间爆收了本子错排,称为刃型位错.46、细晶加强:晶粒越细小,晶界总少度愈少,对付位错滑移的阻拦愈大,资料的伸服强度愈下,晶粒细化引导晶界减少,位错的滑移受阻,果此普及了资料的强度.47、单接滑移:如果接滑移后的位错再转回战本滑移里仄止的滑移里上继承疏通,则称为单接滑移.48、单位位错:把柏氏矢量等于单位面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单位位错.49、反应扩集:伴伴随化教反应而产死新相的扩集称为反应扩集.50、晶界偏偏散:由于晶内与晶界上的畸变能不共大概由于空位的存留使得溶量本子大概杂量本子正在晶界上富集的局里.51、柯氏气团:常常把溶量本子与位错接互效率后,正在位错周围偏偏散的局里称为气团,是由柯垂我最先提出,又称柯氏气团.52、形变织构:多晶体形变历程中出现的晶体教与背择劣的局里喊搞形变织构.53、面阵畸变:正在局部范畴内,本子偏偏离其仄常的面阵仄稳位子,制成面阵畸变.54、稳态扩集:正在稳态扩集历程中,扩集组元的浓度只随距离变更,而不随时间变更.55、包析反应:二个固好同应得到一个固相的历程为包析反应.56、非共格晶界:当二相正在相界处的本子排列出进很大.共大角度晶界相似,可瞅成由本子不准则排列的很薄的过度层形成.57、置换固溶体:当溶量本子溶进溶剂中产死固溶体时,溶量本子吞噬溶剂面阵的阵面,大概者道溶量本子置换了溶剂面阵的部分溶剂本子那种固溶体称为置换固溶体.58、间隙固溶体:溶量本子分集于溶剂晶格间隙而产死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59、二次再结晶:再结晶中断后仄常少大被压制而爆收的少量晶粒非常十分少大的局里.60、真共析转化:非仄稳转化历程中,处正在共析身分面附近的亚共析,、过共析合金,转化结束构制局部呈共析构制形态.61、肖脱基空位:正在个体晶体中,当某一本子具备脚够大的振荡能而使振幅删大到一定程度时便大概克服周围本子对付它的约束效率,跳离其本去位子,迁移到晶体表面大概内表面的仄常节面位子上而使晶体里里留住空位,称为肖脱基空位.62、弗兰克我空位:离启仄稳位子的本子挤进面阵中的间隙位子,而正在晶体中共时产死相等数手段空位战间隙本子.63、非稳态扩集:扩集组元的浓度不但是随距离x变更,也随时间变更的扩集称为非稳态扩集.64、真效:过鼓战固溶体后绝正在室温大概下于室温的溶量本子脱溶历程.65、回复:指新的无畸变晶粒出现之前所爆收的亚结媾战本能变更的阶段.66、相律:相律给出了仄稳状态下体系中存留的相数与组元.67、合金:二种大概二种以上的金属大概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大概其余要领推拢而成并具备金属个性的物量.68、孪晶:孪晶是指二个晶体(大概一个晶体的二部分)沿一个大众晶里形成镜里对付称的位背闭系,那二个晶体便称为孪晶,此大众晶里便称为孪晶里.69、相图:形貌各相存留条件大概共存闭系的图解,也可称为仄稳时热力教参量的几许轨迹.70、孪死:晶体受力后,以孪晶的办法举止的切变历程称喊孪死.71、晶界:晶界是身分结构相共的共种晶粒间的界里.72、晶胞:正在面阵中与出一个具备代表性的基础单元(最小仄止六里体)动做面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73、位错:是晶体内的一种线缺陷,其个性是沿一条线目标本子有顺序天爆收错排,那种缺陷用一个线目标战柏氏矢量共共形貌.74、偏偏析:合金中化教身分的不匀称性.75、金属键:自由电子与本子核间之间静电效率爆收的键合力.76、固溶体:以某一组元为溶剂,正在其晶体面阵中溶进其余组元本子(溶量本子)所产死的匀称混同的固溶体,它坚持溶剂的晶体结构典型.77、亚晶粒:一个晶粒中若搞个位背稍有好别的晶粒称为亚晶粒.78、亚晶界:相邻亚晶粒间的界里称为亚晶界.79、晶界能:无论是小角度晶界大概大角度晶界,那里的本子大概多大概少天偏偏离了仄稳位子,所以相对付于晶体里里,晶界处于较下的能量状态,超过的那部分能量称为晶界能,大概称晶界自由能.80、表面能:表面本子处于不匀称的力场之中,所以其能量大大降下,超过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大概表面能). 81、界里能:界里上的本子处正在断键状态,具备逾额能量.仄稳正在界里单位里积上的逾额能量喊界里能.82、淬透性:淬透性是指合金淬成马氏体的本领,主要与临界热速有闭,大小用淬透层深度表示.83、淬硬性:淬硬性是指钢正在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下硬度,主要与钢的含碳量有闭.84、惯习里:固态相变时,新相往往正在母相的一定晶里上启初产死,那个晶里称为惯习里.85、索氏体:中温段珠光体转化产品,由片状铁素体渗碳体组成,片层间距较小,片层较薄.86、珠光体:铁碳合金共析转化得产品,是共析铁素体战共析渗碳体层片状混同物.87、莱氏体:铁碳相图共晶转化的产品,是共晶奥氏体战共晶渗碳体的板滞混同物.88、柏氏矢量:形貌位错个性的一个要害矢量,它集结反映了位错天区内畸变总量的大小战目标,也是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付滑动的量.89、空间面阵:指几许面正在三维空间搞周期性的准则排列所产死的三维阵列,是人为的对付晶体结构的抽象.90、范德华键:又瞬间奇极矩战诱导奇极矩爆收的分子间引力所形成的物理键.91、位错滑移:正在一定应力效率下,位错线沿滑移里移动的位错疏通.92、同量形核:晶核正在液态金属中依赖中去物量表面大概正在温度不匀称处择劣产死.93、结构起伏:液态结构的本子排列为少程无序,短程有序,而且短程有序本子团不是牢固稳定的,它是此消彼少,转眼万变,尺寸不宁静的结构,那种局里称为结构起伏.94、沉心规则:处于三相仄稳的合金,其身分面必位于共轭三角形的沉心位子.95、应变真效:第一次推伸后,再坐时举止第二次推伸,推伸直线上不出现伸服阶段.但是第一次推伸后的矮碳钢试样正在室温下搁置一段时间后,再举止第二次推伸,则推伸直线上又会出现伸服阶段.不过,再次伸服的强度要下于初次伸服的强度.那个真验局里便称为应变真效.96、枝晶偏偏析:固溶体正在非仄稳热却条件下,匀晶转化后新得的固溶体晶粒里里的身分是不匀称的,先结晶的内核含较多的下熔面的组元本子,后结晶的中缘含较多的矮熔面组元本子,而常常固溶体晶体以树枝晶办法少大,那样,枝搞含下熔面组元多,枝间含矮熔面组元较多,制成共一晶粒里里身分不匀称的局里.97、临界变形度:给定温度下金属爆收再结晶所需的最小预先热变形量.98、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是指由主要电子浓度决断其晶体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又称戚姆-罗赛里相,凡是具备相共的电子浓度,则相的晶体结构典型相共.99、共量同构体:化教组成相共,由于热力教条件分歧而产死分歧的晶体结构.100、再结晶温度:形变金属正在一定时间(普遍1h)内刚刚佳完毕再结晶的最矮温度.101、布推菲面阵:除思量晶胞形状中,还思量阵面位子所形成的面阵.102、配位多里体:本子大概离子周围与它间接相邻分散的本子大概离子的核心连线所形成的多里体,称为本子大概离子的配位多里体.103、施稀特果子F的夹角.与中力F104、拓扑稀堆相:由二种大小分歧的金属本子所形成的一类中间相,其中大小本子通过适合的协共形成空间利用率战配位数皆很下的搀杂结构,由于那类结构具备拓扑个性,故称那些相为拓扑稀堆相.105、间隙化合物:当非金属(X)战金属(M)本子半径的隙化合物.106、大角度晶界:多晶资料中各晶粒之间的晶界称为大角度晶界,即相邻晶粒的大角度晶界的位出进大于10度的晶界.107、小角度晶界:相邻亚晶粒之间的位背好小于10度,那种亚晶粒间的晶界称为小角度晶界,普遍小于2度,可分为倾斜晶界、扭转晶界、沉合晶界等.108、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系启动所需的最小分切应力;它是一个定值,与资料自己本量有闭,与中力与背无闭.。
材科基名词解释

材科基名词解释材科基是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一部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领域,涵盖了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以及制备、加工、改性、表征等方面的知识。
材科基是学生在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前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建立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整体框架和全局认识而设置的。
材科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无机材料基础:无机材料是指非金属材料中的无机化合物,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
无机材料基础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晶体结构等。
此外,还会涉及无机材料的组成原理、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制备和改性等基本知识。
2. 有机材料基础:有机材料是指含有碳-碳键或碳-氢键的化合物,如塑料、橡胶、纤维素等。
有机材料基础主要包括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有机合成反应等。
此外,还会涉及有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制备和改性等基本知识。
3. 物理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物理学基础主要包括固体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
固体物理学主要研究固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包括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晶体的力学性能等。
凝聚态物理学则更加注重研究材料的电学、磁学、光学和热学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4. 化学工程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化学工程基础主要包括化学过程原理以及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
化学过程原理主要涉及物质的转化、分离和提纯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则包括常见的材料加工工艺,如冶金工艺、陶瓷工艺、高分子材料的加工等。
通过学习材科基,学生可以建立起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整体框架和全局认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材科基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物理学、化学学、化工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科学素养和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材科基的学习也为学生未来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1.固相烧结:固态粉末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气氛和时间条件下,通过物质与气孔之间的传质,变为坚硬、致密烧结体的过程。
液相烧结:有液相参加的烧结过程。
2.金属键:自由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
3.离子键:金属原子自己最外层的价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自己成为带正电的正离子,而非金属得到价电子后使自己成为带负电的负离子,这样正负离子靠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氢键:由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相差很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O,F,N等)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比一般次价键大的键力。
弗兰克缺陷:间隙空位对缺陷肖脱基缺陷:正负离子空位对的奥氏体:γ铁内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
布拉菲点阵:除考虑晶胞外形外,还考虑阵点位置所构成的点阵。
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玻璃化转变温度:过冷液体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过冷液体的黏度迅速增大,原子间的相互运动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当温度降至某一临界温度以下时,即固化成玻璃。
这个临界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Tg。
表面能:表面原子处于不均匀的力场之中,所以其能量大大升高,高出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半共格相界:若两相邻晶体在相界面处的晶面间距相差较大,则在相界面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一对应,于是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位错,以降低界面的弹性应变能,这时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地保持匹配,这样的界面称为半共格界面或部分共格界面。
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量的大小和方向,也使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
柏氏矢量物理意义:①从位错的存在使得晶体中局部区域产生点阵畸变来说:一个反映位错性质以及由位错引起的晶格畸变大小的物理量。
②从位错运动引起晶体宏观变形来说:表示该位错运动后能够在晶体中引起的相对位移。
部分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金属材料:以金属键结合为主的材料,如钢铁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以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为主的材料,如陶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以共价键结合为主的材料,如塑料、橡胶。
复合材料:以界面特征结合为主的材料,如玻璃钢。
结构材料:利用它的力学性能,用于制造需承受一定载荷的设备、零部件、建筑结构等。
功能材料:利用它的特殊物理性能(电、热、光、磁等),用于制造各种电子器件、光敏元件、绝缘材料等。
高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经聚合而组成的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性质或组织结构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
晶体:物质的质点(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空间点阵:把质点看成空间的几何点,点所形成的空间阵列。
晶格:用假想的空间直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三维空间格架。
晶胞:从晶格中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最小几何单元。
晶格参数:描述晶胞的六个参数a、b、c、晶体中各种方位上的原子面叫晶面,表示晶面的符号叫晶面指数。
{hkl}代表原子排列完全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晶面,称为晶面族。
晶体中各个方向上的原子列叫晶向,表示晶向的符号叫晶向指数。
<unw>代表原子排列完全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晶向,称为晶向族所有平行或相交于某一直线的这些晶面构成一个晶带,此直线称为晶带轴。
属此晶带的晶面称为共带面。
晶胞原子数:指一个晶胞内所含的原子个数。
原子半径:指晶胞中原子密度最大方向上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距离的一半,与晶格常数有关。
配位数:指晶格中任一原子周围所具有的最近且等距的原子数。
致密度: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如:黄铜,Cu、Zn合金;碳钢,Fe、C合金。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物质(组成合金的元素、稳定化合物)。
相:成分结构相同并以界面分开的均匀部分。
组织: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相的分布形态。
固溶体:指溶质组元溶于溶剂晶格中,并保持溶剂组元晶格类型而形成的均匀固体。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全)

晶体:即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反复分列的固体.非晶体:原子没有长程的分列,无固定熔点.各向同性等.晶体构造:指晶体华夏子或分子的分列情形,由空间点阵和构造基元构成.空间点整:指几何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的规矩分列所形成的三维阵列,是工资的对晶体构造的抽象.晶面指数:结晶学顶用来暗示一组平行晶面的指数.晶胞:从晶体构造中掏出来的反应晶体周期性和对称性的反复单元.晶胞参数:晶胞的外形和大小可用六个参数来暗示,即晶胞参数.离子晶体晶格能:1mol离子晶体中的正负离子,由互相远离的气态联合成离子晶体时所释放的能量.原子半径:从原子核中间到核外电子的几率散布趋势于零的地位间的距离.配位数:一个原子或离子四周同种原子或异号离子的数量.极化:离子慎密聚积时,带电荷的离子所产生的电厂必定要对另一个离子的电子云产生吸引或排挤感化,使之产生变形,这种现象称为极化.同质多晶:化学构成雷同的物资在不合的热力学前提下形成构造不合的晶体的现象.类质同晶:化学构成类似或邻近的物资在雷同的热力学前提下形成具有雷同构造晶体的现象.铁电体:指具有自觉极化且在外电场感化下具有电滞回线的晶体.正.反尖晶石:在尖晶石构造中,假如A离子占领四面体闲暇,B离子占领八面体闲暇,称为正尖晶石.假如半数的B离子占领四面体闲暇,A离子和别的半数的B离子占领八面体闲暇则称为反尖晶石.反萤石构造:正负离子地位刚好与萤石构造中的相反.压电效应:因为晶体在外力感化下变形,正负电荷中间产生相对位移使晶体总电矩产生变更.构造缺点:平日把晶体点阵构造中周期性势场的畸变称为构造缺点.空位:斧正常结点没有被质点占领,成为空结点.间隙质点:质点进入正常晶格的间隙地位.点缺点:缺点尺寸处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上,三维偏向上的尺寸都很小.线缺点:指在一维偏向上偏离幻想晶体中的周期性.规矩性分列而产生的缺点.面缺点:是指在二维偏向上偏离幻想晶体中的周期性.规矩性分列而产生的缺点.弗伦克尔缺点:质点分开正常格点落后入到晶格间隙地位,特点是空位和间隙质点成对消失.肖特基缺点:质点由概况地位迁徙到新概况地位,在晶体概况形成新的一层,同时在晶体内部留下空位,特点是正负离子空位成比例消失.非化学计量缺点:是指构成上偏离化学中的定比定律所形成的缺点.电荷缺点:是指质点分列的周期性未受到损坏,但因电子或空穴的产生,使周期性势场产生畸变所产生的缺点.辐照缺点:指材料在辐照下所产生的构造的不完全性.位错:晶体已滑移部分和未滑移部分的交线.混杂位错:晶体内部已滑移和未滑移部分的交线既不垂直也不服行滑移偏向的位错.晶界:不合取向的晶粒之间的界面.堆垛层错:是斧正常堆垛次序中引入不正常次序堆垛的原子面而产生的一类面缺点.固溶体:将外来组元引入晶体,占领基质晶体质点地位或间隙地位的一部分,仍保持一个晶相,这种晶体称为固溶体.置换型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结点上,替代了部分溶剂原子.间隙型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的间隙中.非化学计量化合物:正负离子比例不成固定比例关系的一些化合物.色心:是因为电子抵偿而引起的一种缺点.熔体:特指加热到较高温度才干液化的物资的液体,即较高熔点物资的液体.熔融石英的分化进程:在氧化钠感化下,使架状{sio4}断裂的进程.缩聚:由分化进程产生的低聚合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互相产生感化,形成级次较高的聚合物,同时释放出部分氧化钠,这个进程称为缩聚.桥氧.非桥氧:在硅酸盐熔体中,与两个si相连的氧称为桥氧,与一个si相连的氧称为非桥氧.粘度:是流体抵抗流淌的量度.物理意义:指单位面积.单位速度梯度下两层液体间的内摩擦力.硼反常现象:这种因为硼离子配位数变更引起机能曲线上消失转折的现象称为概况张力物理意义:感化于概况单位长度上与概况相切的力.概况能:在恒温恒压下增长一个单位概况积时所做的功.玻璃:由熔体过冷而形成的一种无定形固体.均态核化:假如熔体内部自觉成核,称为~.非均态核化:假如是由概况.界面效应,杂质或引入晶核剂等各类身分安排的成核进程,称为~.依据单键能的大小,可将氧化物分为三类:(1)玻璃收集形成体:其单键强度大于335kj/mol,这类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2)收集改变体:单键强度小于250,这类氧化物不克不及形成玻璃,但能改变收集构造,从而使玻璃性质改变.(3)收集中央体:其单键强度介于250~335,这类氧化物的感化介于玻璃形成体和收集改变体之间.界面:相邻两个结晶空间的接壤面.物体概况:晶体三维周期构造和真空之间的过渡区域润湿现象分为:沾湿.浸湿.铺展.接触角小于90,可润湿,大于90,不成润湿扬德方程:粘附功:指把单位粘附界面拉开所需的功.相:体系中具有雷同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完全平均部分的总和称为相.组元:体系中每一个能单独分别出来并能自力消失的化学纯物资称为组元.自力组元:足以暗示形成均衡体系中各相构成所须要的起码数量标组元称为自力组元.自由度:在必定规模内,可以随意率性改变而不引起旧相消掉或新相产生的自力变量.吉布斯相律:F=C-P+n相律肯定了多相均衡体系中,体系的自由度数.自力组元数.相数和对体系的均衡状况可以或许产生影响的外界影响身分数之间的关系.运用相律可以很快的肯定均衡体系的自由度数量.凝集体系:没有气相或气相影响可疏忽不计的体系称为~.相均衡:当外界前提不变时假如体系的各类性质不随时光而改变,则体系处于均衡状况.相图:依据多相均衡的实验成果,可以绘制成几何图形用来描写这些在均衡状况下的变更关系,这种图形称为~.一致熔熔化合物:是一种稳固的化合物,与正常的纯物资一样具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所产生的液相与化合物构成雷同.不一致熔熔化合物:是一种不稳固的化合物,加热这种化合物到某一温度便产生分化,分化的产品是一种液相和一种晶相,二者构成和化合物构成皆不合.可逆多晶改变相图特色:多晶改变温度低于两种晶型熔点.不成逆相反.一级变体之间的改变:不合系列和熔体之间的改变.二级变体间的改变:同系列的不合形态之间的改变,也称高下温型改变.集中:当物资内有梯度消失时,因为热活动而触发的质点定向迁徙即集中.(集中是一种传质进程,宏不雅上表示为物资的定向迁徙,本质是质点的无规矩活动)集中通量:单位时光内经由过程垂直于X轴的单位面积的原子数量.集中系数:单位浓度梯度下的集中通量.稳态集中:集中体系中,空间中随意率性一点的浓度不随时光变更,集中通量不随地位变更.非稳态集中:···,空间随意率性一点的浓度随时光变更,集中通量随地位变更.相变:在外界前提产生变更的进程中,物相于某一特定的前提下产生突变.一级相变:在临界温度.临界压力时,两相化学位相等,但化学位的一阶偏导数不相等的相变.二级相变:相变时化学位及其一阶偏导数相等,而二阶偏导数不相等的相变.集中型相变:在相变时依附原子的集中来进行的相变.无集中型相变:相变进程不消失原子的集中,或虽消失集中,但不是集中所必须的或不是重要进程的相变即为.重构型相变:相变前后有旧键损坏和新键形成,相变所需的能量高.速度慢,此类相变称为.位移型相变:相变时只是原子间键长.键角的调剂,没有旧键损坏和新键形成,相变的能量低,速度快,此类相变称为.成核速度:单位时光单位体积母相中形成新相焦点的数量.晶化速度(长大速度):单位时光新相尺寸的增长.液相不混溶或玻璃的分相:一个平均的液相或玻璃相在必定的温度和构成规模内有可能分成两个互不消融或部分消融的液相或玻璃相,并互相共存的现象.上坡集中:改变时产生浓度低的向浓度高的偏向集中,产生成分的偏聚而不是成分的均化.集中掌握的长大:新相长大速度受溶质原子的集中速度所掌握.界面掌握的长大:晶体发展取决于分子或原子从熔体中向界面集中与其反向集中之差.固态反响:固体直接介入反响并起化学变更,同时至少在固体内部或外部的一个进程中起掌握感化的反响.固态反响的两个进程:相界面上的化学反响和固相内的物资迁徙.持续反响:在固态反响中,有时反响不是一步完成,而是经由不合的中央产品才最终完成,称为持续反响.当集中速度弘远于化学反响速度时,解释化学反响掌握此进程,称为化学动力学规模.特色是:反响物经由过程产品层的集中速度弘远于接触面上的化学反响速度.泰曼温度:一种反响物开端呈现明显集中的温度.烧结宏不雅界说:粉体原料经由成型.加热到低于熔点的温度,产生凝结.气孔率降低.压缩加大.致密度进步.晶粒增大,成为坚硬的烧结体,这个进程称为烧结.烧结微不雅界说:固体平分子或原子间消失互相吸引,经由过程加热使质点获得足够的能量进行迁徙,使粉末体产生颗粒粘结,产生强度并导致致密化和再结晶的进程称为烧结.固相烧结:是指松散的粉末或经压抑具有必定外形的粉末压坯被置于不超出其熔点的设定温度中在必定的氛围呵护下,保温一准时光的操纵进程.液相烧结:烧结温度超出某一构成的熔点,因而形成液相.初次再结晶:指从塑性变形的.具有应变的基质中,发展出新的无应变晶粒的成核和长大进程.二次再结晶:是坯体中少数大晶粒尺寸的平常增长,其成果是个体晶粒尺寸的增长.。
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

缩孔:大多数金属和合金在凝固过程要发生体积收缩。如果没有足够的液体继续补充,就会在铸锭(件)中形成收缩孔洞,简称缩孔。根据缩孔的位置和分布,可分为集中缩孔和分散缩孔。
重心定律:O点成分的三元合金处于α+β+γ三相平衡,α,β和相的平衡成分分别为D,E和F点的成分。重心法则指出:三平衡相的成分点构成一个重量三角形(三角形DEF),合金成分点O必位于三角形的重量重心位置。
第九章
稳态:体系自由能最低的平衡状态。
亚稳态:体系高于平衡态时自由能的状态的一种非平衡。
非晶:非晶态材料包括玻璃、非晶态半导体、非晶态金属、非晶态高分子聚合物及无定形材料等
第六章
组元:组元通常是指系统中每一个可以单独分离出来,并能独立存在的化学纯物质,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组元就是构成系统的各种化学元素或化合物。
相:在一个系统中,成分、结构相同,性能一致的均匀的组成部分叫做相,不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开,该界面称为相界面。
相平衡:在某一温度下,系统中各个相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互相转变,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相平衡。各组元在各相中的化学势相同。
临界晶核:半径恰为r*的晶核称为临界晶核
临界半径:r*称为晶核的临界晶核半径
临界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自由能的变化△G*>0,这说明形成临界晶核是需要能量的。形成临界晶核所需的能量△G*称为临界形核功。
能量起伏:形成临界晶核时,液、固两相之间的自由能差只提供所需要的表面能的三分之二,另外的三分之一则由液体中的能量起伏来提供
材料科学基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基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单晶体:是指在整个晶体内部原子都按照周期性的规则排列。
多晶体:是指在晶体内每个局部区域里原子按周期性的规则排列,但不同局部区域之间原子的排列方向并不相同,因此多晶体也可看成由许多取向不同的小单晶体(晶粒)组成点缺陷(Point defects):最简单的晶体缺陷,在结点上或邻近的微观区域内偏离晶体结构的正常排列。
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尺寸都很小,约为一个、几个原子间距,又称零维缺陷。
包括空位vacancies、间隙原子interstitial atoms、杂质impurities、溶质原子solutes等。
线缺陷(Linear defects):在一个方向上的缺陷扩展很大,其它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也称为一维缺陷。
主要为位错dislocations。
面缺陷(Planar defects):在两个方向上的缺陷扩展很大,其它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也称为二维缺陷。
包括晶界grain boundaries、相界phase boundaries、孪晶界twin boundaries、堆垛层错stacking faults等。
空位:晶体中点阵结点上的原子以其平衡位置为中心作热振动,当振动能足够大时,将克服周围原子的制约,跳离原来的位置,使得点阵中形成空结点,称为空位vacancies肖脱基(Schottky)空位:迁移到晶体表面或内表面的正常结点位置,使晶体内部留下空位。
弗兰克尔(Frenkel)缺陷:挤入间隙位置,在晶体中形成数目相等的空位和间隙原子。
晶格畸变:点缺陷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使晶格发生扭曲,称晶格畸变。
从而使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电阻升高,密度减小等。
热平衡缺陷:由于热起伏促使原子脱离点阵位置而形成的点缺陷称为热平衡缺陷(thermal equilibrium defects),这是晶体内原子的热运动的内部条件决定的。
过饱和的点缺陷:通过改变外部条件形成点缺陷,包括高温淬火、冷变形加工、高能粒子辐照等,这时的点缺陷浓度超过了平衡浓度,称为过饱和的点缺陷(supersaturated point defect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固体结构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原子规则排列、是否有固定熔点、各向异(同)性。
1.原子规则排列: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规则排列,存在长程有序,而非晶体的原子无规则排列的。
2.是否有固定熔点: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无固定的熔点,液固转变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
3.各向异(同)性:晶体具有各向异性(anisotropy),非晶体为各向同性。
2.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区别空间点阵(space lattice)是晶体中质点排列的几何学抽象,用以描述和分析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由于各阵点的周围环境相同,它只能有14中类型。
晶体结构(crystal structure)是晶体中实际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具体排列情况,它们能组成各种类型的排列,因此,实际存在的晶体结构是无限的。
3.组织和相的区别:组织:是指在结晶过程中形成的,有清晰轮廓,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区别开来的组成部分。
实质上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属中各相或各晶粒的形态、数量、大小和分布。
相:是指构成显微组织的基本单元,它有确定的成分与结构,但没有形态的概念。
4.固溶体和中间相固溶体(solid solution) :固溶体的最大特点是保持溶剂的晶体结构。
中间相是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相,它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二次固溶体),一般可以用化学分子式来表示,但不一定符合化合价规律。
5.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原子是一些原子半径小于0.1nm的非金属元素其形成条件是△r>41% 或 r质/r剂<0.59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一般溶解度较小。
影响因素:溶质原子的大小;溶剂晶体结构中间隙的形状和大小。
置换固溶体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晶格点阵位置的固溶体。
一般在金属元素之间形成,但要有一定条件6.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间隙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原子是一些原子半径小于0.1nm的非金属元素其形成条件是△r>41% 或 r质/r剂<0.59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一般溶解度较小。
影响因素:溶质原子的大小;溶剂晶体结构中间隙的形状和大小。
间隙化合物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比较复杂。
其表达式有如下类型:M3C、M7C3、M23C6、M6C。
间隙化合物中金属元素M常被其它金属元素所代替形成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二次固溶体)。
在H、N、C、B等非金属元素中,由于H和N的原子半径很小,与所有过渡族金属都满足rx/rm<0.59,所以过渡族金属的氢化物、氮化物都为间隙相;而硼原子半径rB/rm>0.59较大, rB/rm>0.59,硼化物均为间隙化合物;而碳原子半径处于中间,某些碳化物为间隙相,某些为间隙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的熔点、硬度较高,也是强化相7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间隙相间隙相的晶格类型比较简单且与组元的结构不同。
在间隙相晶格中金属原子占据正常位置,非金属原子占据间隙位置,有如下规律: rx/rm<0.414时进入四面体间隙rx/rm>0.414时进入八面体间隙间隙相的化学式与晶格类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间隙相具有金属特性如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极高的硬度和熔点,是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和高温金属陶瓷材料的重要组成相。
间隙化合物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比较复杂。
其表达式有如下类型:M3C、M7C3、M23C6、M6C。
间隙化合物中金属元素M常被其它金属元素所代替形成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二次固溶体)。
在H、N、C、B等非金属元素中,由于H和N的原子半径很小,与所有过渡族金属都满足rx/rm<0.59,所以过渡族金属的氢化物、氮化物都为间隙相;而硼原子半径rB/rm>0.59较大, rB/rm>0.59,硼化物均为间隙化合物;而碳原子半径处于中间,某些碳化物为间隙相,某些为间隙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的熔点、硬度较高,也是强化相8.正常价化合物和电子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是一些金属与电负性较强的ⅥA、ⅤA、ⅣA族的一些元素按照化学上的原子价规律所形成的化合物。
特点是符合化合物规律。
电负性差起主要作用,具有严格的化合比、成分固定不变,成分可用化学式表示,一般为AB型、AB2型或A2B型、A3B2型。
电子价化合物电子价化合物是由ⅠB族(Cu、Au、Ag)或过渡族金属(Fe、Co、Ni)与ⅡB、ⅢA、ⅣA族元素形成的金属化合物。
电子价化合物的特点是不遵循原子价规律、电子浓度是决定其晶体结构的主要因素。
可用化学式表示,可形成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
键型:金属键第三章:晶体缺陷1.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刃型位错。
在某一水平面以上多出了垂直方向的原子面,犹如插入的刀刃一样,称为刃型位错线。
位错线附近区域发生了原子错排,因此称为“刃型位错”。
刃形位错有一个额外半原子面;刃形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其中既有正应变,又有切应变;位错线与晶体滑移的方向垂直,即位错线运动的方向垂直于位错线螺型位错。
晶体中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线(即位错线)若平行于滑移方向,则在该处附近原子平面已扭曲为螺旋面,即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是按螺旋形式排列的,这种晶体缺陷称为螺型位错无额外的半原子面,原子错排呈轴对称,分右旋和左旋螺型位错;一定是直线,与滑移矢量平行,位错线移动方向与晶体滑移方向垂直;滑移面不是唯一的,包含螺型位错线的平面都可以作为它的滑移面;位错周围点阵也发生弹性畸变,但只有平行于位错线的切应变而无正应变,即不引起体积的膨胀和收缩;位错畸变区也是几个原子间距宽度,同样是线位错2.交滑移和多滑移交滑移对于螺型位错,由于所有包含位错线的晶面都可以成为它的滑移面,因此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多滑移晶体的滑移在两组或更多的滑移面上同时进行或是交替进行。
3.滑移与攀移位错的滑移是在外加切应力作用下,通过位错中心附近的原子沿柏氏矢量方向在滑移面上不断地作少量位移(小于一个原子间距)而逐步实现的。
任何类型的位错均可进行滑移位错的攀移在垂直于滑移面方向上运动攀移的实质:刃位错多余半原子面的扩大和缩小。
机制:通过物质迁移即原子或空位的扩散来实现的。
刃位错的攀移分类和过程:正攀移,向上运动(空位加入);负攀移, 向下运动(原子加入)。
只有刃型位错才能发生攀移;滑移不涉及原子扩散,而攀移必须借助原子扩散;外加应力对攀移起促进作用,压(拉)促进正(负)攀移;高温影响位错的攀移攀移运动外力需要做功,即攀移有阻力。
粗略地分析,攀移阻力约为Gb/5。
螺型位错不止一个滑移面,它只能以滑移的方式运动,它是没有攀移运动的。
攀移为非守恒(非保守)运动,滑移为守恒(保守)运动。
4.割阶与扭折割阶:曲折段垂直于位错的滑移面时扭折:曲折段在位错的滑移面上时①刃型位错的割阶为一可动的刃型位错,扭折为一可动的螺型位错。
②螺型位错的割阶和扭折均为刃型位错。
扭折是可动的刃型位错,割阶是不可动的刃型位错。
③扭折与原位错在同一滑面上,可随主位错线一起运动,几乎不产生阻力,且扭折在线张力作用下易与消失。
割阶与原位错不在同一滑面上,不能随主位错线一起运动,成为障碍,产生割阶硬化。
5.晶界相界孪晶界晶界(grain boundaries):位向不同的相邻晶粒之间的界面。
相界(phase boundaries) :合金的组织往往由多个相组成,不同的相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两个相之间的界面。
孪晶界(twin boundaries) :相邻两晶粒的原子,相对一定晶面呈镜面对称排列,这两晶粒间的界面叫孪晶界。
6.小角度晶界,大角度晶界小角度晶界:由一系列相隔一定距离的刃型位错所组成大角度晶界为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一过渡层。
大多数晶粒之间的晶界都属于大角度晶界。
小角度晶界的能量:主要来自位错能量(形成位错的能量和将位错排成有关组态所作的功),而位密度又决定于晶粒间的位向差,所以晶界能量与θ有关:γ= γ0θ(A-lnθ)大角度晶界能量:与θ无关,为恒定值,0.25-1.0J/㎡7、共格相界。
非共格相界,半共格相界1.共格界面(coherent phase boundary ):界面上的原子同时位于两相晶格的结点上,即两相的晶格是彼此衔接的,界面上的原子为两者共有。
特征:界面两侧的保持一定的位向关系,沿界面两相具有相同或近似的原子排列,两相在界面上原子匹配得好,界面能很低。
理想的完全共格界面只有在孪晶面(界)。
2.半共格界面(semi-coherent phase boundary ):若两相邻晶体在相界面处的晶面间距相差较大,则在相界面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一对应,于是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位错,以降低界面的弹性应变能,这类界面为半共格界面。
特征:沿相界面每隔一定距离产生一个刃型位错,除刃型位错线上的原子外,其余原子都是共格的。
所以半共格界面是由共格区和非共格区相间组成。
半共格界面上的位错间距取决于相界处两相匹配晶面的错配度(δ):δ=(αα-αβ)/αα3.非共格界面特征:原子不规则排列的薄层为两相的过渡层。
第四章:固体中原子和分子的运动1、稳态扩散与非稳态扩散稳态条件下的扩散即各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只随距离变化而变化,即dc/dt = 0非稳态扩散在扩散过程中各处的浓度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而通过各处的扩散流量不再相等而随距离和时间发生变化。
2、自扩散与互扩散(化学扩散、异扩散)1.自扩散(Self—diffusion):原子经由自己元素的晶体点阵而迁移的扩散。
纯物质或成分均匀合金中的扩散。
自扩散在扩散过程中不伴有浓度变化的扩散,即不改变组元浓度分布。
扩散与热振动有关。
如纯金属或固溶体的晶粒长大。
2.互扩散(异扩散、化学扩散)(mutual/chemical diffusion):原子通过进入对方元素晶体点阵而导致的扩散。
成分不均匀合金中的扩散。
伴有浓度变化的扩散。
互扩散与异类原子的浓度差有关,是异类原子的相对扩散、相互渗透。
3、上坡扩散和下坡扩散根据扩散方向是否与浓度梯度(concentration gradient)(dρ/dx)的方向(浓度变化趋势)相同分类1.下坡扩散(downhill diffusion)(顺扩散):沿浓度降低方向进行的扩散,扩散使浓度趋势与均匀化。
例如:均匀化退火、化学热处理2.上坡扩散(uphill diffusion)(逆扩散):当化学位降低的方向与浓度降低的方向相反,将沿浓度升高方向进行的扩散,扩散使浓度发生两极分化。
如溶质原子的偏聚、调幅分解等。
扩散表现为向浓度高的方向进行,称为上坡扩散4、原子扩散与反应扩散1.原子扩散(atomic diffusion):扩散时晶格不变,无新相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