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南)我的创业失败故事
创业失败案例5篇范文

创业失败案例5篇范文第一篇:创业失败案例尚阳科技成立于2003年初,自诞生起就笼罩了刺眼的光环。
首先,公司创办人及CEO是网通曾经的COO郑昌幸,管理团队中还有原华为公司副总裁陈硕和网络产品部总经理毛森江,可为出身豪门;其次,成立之初,公司获得多家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800万美元首期融资,主要投资人华登投资1,800万美元、DCM投资1,000万美元、Intel Capital投资700万美元、NEA投资500万美元,其他投资人还包括Sycamore Ventures、Morgenthaler Ventures、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住友集团的投资公司Presidio Venture Partners、STAR Venture、日立、伊藤忠、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等等。
尚阳科技曾被美国知名的RedHerring杂志评选为亚洲100强私人企业之一,其目标是致力于成为通信领域领跑的下一代服务平台(NGSP)提供商,致力于开启“自由沟通无界限”的自由通信新时代。
主营业务是固网增值解决方案、宽带无线解决方案和企业通信解决方案等几个领域。
当时,电信运营商们也准备在增值业务上大干一把——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中国联通的“联通无限”,这种转型为尚阳科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尚阳拥有几个不错的核心业务,比如UU语信等,但终究没有抓住市场机会。
2年多之后,由于公司创建以来经营不善,郑昌幸被迫“下课”,尚阳科技大幅裁员,业务也开始转型,从昔日的设备方案提供商向互联网增值业务提供商转变。
在市场中不但跟即时通信领域声名显赫的微软MSN、Skype和Google talk等跨国巨头竞争,还面对国内的QQ、新浪、网易、263等本土企业的即时通信工具的挑战。
最终,尚阳科技的业务并未像其名字一样“上扬”,最终美梦破碎,2006就退出市场。
尚阳科技沦落到这个地步,据知情人士透露,是管理上存在问题。
我的创业失败故事

我的创业失败故事我的创业失败故事我们也付出了汗水和辛劳,这些工厂一般都在郊区,而且环境和交通都不是很好,夏天那个热,冬天那个冷,还有一次其中一个技术“老总”被狗给咬伤小腿,很长时间不能战斗。
我右手右腿都被自行车摔骨折过。
当时不懂,只是挂了个时髦的名字,其实现在看来那其实就是商机发布和解读的工作。
事情开头还不错,四个月后四个人瓜分了2万块钱,拿着5000块钱,心里那个兴奋啊,当时真的感觉钱太好赚了,很快就挥霍一空了,说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
再穷不能穷朋友,再苦不能苦嘴巴。
1998年毕业大学生的工资差不多是从400-600这个标准开始的。
一个月1000多块钱真是很大的一笔财富。
就跟现在的4000-5000的感觉。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骗”到钱的,边学习边创业使我们都感到身份很有分量,四个人自封四个“总”,用上了当时最时髦华丽的职位修饰词语,俨然是未来的大亨。
走到哪里都巴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什么什么总。
无论到哪家企业都很能说,可能当时网络作为一个高科技形象特别是网络暴富的神话让这些小企业感到网络具备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神力吧?现在从需求价值上来分析,这帮刚刚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有着相当的精神空白需要填补,因为当时只要是名片上有个“WWW.***.COM”就立马显的不一样了。
随着业务的进一步铺张开来,一些朋友之间的分歧逐步显露出来,但是在利益面前小车不倒,照样往前推着。
超越朋友之间的利益斗争、权利本位之争变的虽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无时无处不在。
这期间我一直幻想工作室可以一直经营下去,摩擦可以化解,始终在做着维系的工作。
我几乎每天都很晚才睡觉,不规律的生活终于使本来就睡眠就不好的我就越发表现出一种歇斯底里的失眠症状,一个月能有十天睡好觉已经很感激,经常是半夜里醒来睡不着写东西,心得、各种计划、客户访谈整理、第二天的必须落实的事情等等。
直到现在我依然是白天昏沉晚上精神,当然还有更宏伟的计划在我心中规划着。
创业失败案例分享故事

创业失败案例分享故事创业,是一条漫长且充满曲折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有许多的成功者,也有许多的失败者。
创业失败,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只要您愿意,失败也能成为一种宝贵的经验和进步的机会。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也是完全符合创业者的真实情况。
接下来将为大家讲述一个创业失败案例分享故事,希望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创业失败的真实情况,从而避免类似的错误,提高创业成功率。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张三。
张三年轻有为,毕业于一个名牌大学,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和优秀的学历,却因为梦想和兴趣注定和朋友一起创业。
于是,他放下了一切,加入了朋友的创业团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这个团队一开始就想着大创意、大投入、大收益,而没有考虑到现实和市场的实际情况。
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团队的项目还颇受欢迎,甚至得到了一些投资机构的支持,但是很快大大小小的问题就出现了。
比如产品的设计和实现不够好,市场营销策略不够精准,甚至因为财务管理和投资等问题导致公司经济状况出现了波动。
在这个过程中,张三和他的朋友们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之中,公司最终不得不关闭。
这个故事同样也是张三的经历,他认为自己的创业失败是源于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他们的项目虽然有新意,但其实并没有经过精心的实施和深入的市场调研,这导致负责后期运营的团队基本半年内不得不解散。
其次,张三作为公司的核心人物,没有成功地领导和调和好了整个团队,也没有正确地面对和解决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由于公司并没有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财务和投资计划,其经济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继而导致公司的终止。
然而,这次创业失败丝毫没有影响张三继续他的事业和追求梦想。
在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和总结之后,张三意识到他需要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认为他需要改进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为此,他选择在一个大型创业公司工作,希望借此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来提升自己。
而他也通过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和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谈判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商业和市场运营思维。
创业但创业失败的故事

创业但创业失败的故事创业的魅力之一在于,你可能永远无法预知你将面临的是成功、失败、还是出局。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创业但创业失败的故事,希望对你有用!创业但创业失败的故事篇1一个是长沙新开的一家麻辣烫老板,可是一个90后哦,这是第三次创业了,前俩次都失败了,发此贴是帮助想创业的人少走弯路当时不懂事17岁就没读书了,进了一家电脑维修公司做电脑学徒,半年后慢慢也就学会了,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无忧无虑,一个月带工资带赚外快4、5千块。
如果能回到以前那该多好啊,可人总是这样想要自己当老板,看到一个朋友开餐饮店赚钱,想着自己还年轻可以闯一闯,自己就天天想着餐饮店,说干就干。
天天在网上看那个加盟店好,到北京看到人家土豆粉生意好,我跟老婆就跑到河南郑州加盟一家土豆粉公司做加盟,交了加盟费15000、品牌使用费3000、押金5000.学习了一个星期就回家了。
然后在老家的步行街的角落选了一个店铺,转让费50000,房租4000,交了4个月房租加装修十万,钱是父母给了一点,找亲戚借了点。
店转下来后就开始装修了,装修必须按公司设计装修,还没装2天就有城管上门要钱了,(在长沙没碰到过,在老家开店就是换个牌头都要钱)店装修好后甭提多兴奋了,以为把店开起来就可以赚钱,天天梦想着年年赚个二三十万把店开起来了,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因为是小店不可能请人,里里外外都要自己去打理,起早摸黑还不一定能赚钱,相信开过店的老板都深有体会。
刚开始生意还好,因为属于特色这边没人吃过,跟老婆早上八点起来做事晚上11点才关店,一天也能收个1000多,还没做多久卫生局的就来了鸡蛋里挑骨头,这里不行哪里不行,我们家的厨房在可以算是最干净的了,全是买的不锈钢的马上打电话问老妈,原来是要东西啊,第二天再来的时候就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到了晚上就请他出来吃了一顿,送他回家时候随便塞了点,以后就没来过了。
1000多的营业额没做几个月就直线下降,当时开店没经验不知道怎样去经营,浪费的太多了。
创业故事失败案例精选

创业故事失败案例精选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一步就能成功的,创业也是如此,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创业故事失败案例精选,希望对你有用!创业故事失败案例精选篇1:雷军:小米创始人现估值450亿美元【失败经历】在成功前,他曾创立三色公司,因无法盈利破产。
在大学时,雷军读了一本讲述盖茨、乔布斯早年创业传奇的书《硅谷之火》,对他有极大触动——“我深深地被乔布斯的故事所吸引。
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打拼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做梦: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梦想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于是,他在大四和三位朋友创办了三色公司。
可惜的是,这家公司半年就被迫解散了。
【失败感悟】对此,雷军有三点反思:一是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二是要有前瞻的市场意识;三是要有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
创业故事失败案例精选篇2:刘强东:京东创始人市值403亿美元【失败经历】曾在中关村开餐馆,被骗钱后关门。
大学毕业后,刘强东盘下了中关村附近的一家饭馆。
之前,店员薪水很低,住在地下室,平时只吃剩饭剩菜,老板亲自把控资金;刘强东接手后,给员工涨了工资,改善了住宿环境,把采购和收银权放给员工。
由于管理松散,员工变着法子侵吞店里的钱,没过一年,原本盈利的饭店赔光了他的投入。
【失败感悟】刘强东由此得到的教训是——对员工一定要信任,但信任不等于没有管理。
创业故事失败案例精选篇3:张小龙:微信之父腾讯副总裁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曾拥有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
周鸿?说,当年的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所以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说要加广告,要盈利,但张小龙却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啦。
后来,Foxmail成了张小龙的大包袱,每天会有无数的人催他往前跑,但知名度和用户量并没有给他带来收益。
一年后,张小龙将Foxmail 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失败感悟】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创始人都说:我们现在不需要考虑钱,有了用户之后,自然会找到盈利点。
失败创业故事分享3篇

失败创业故事分享3篇
创业的路有无数条,但也可以说只有两条——一条通往成功,一条通往失败。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失败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两个以失败告终的创业故事,值得所有创业者深思!错误的创业之路让我们看看这个典型的案例。
鲍勃是一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他对某项业务有了非常棒的创意,他认为之后的创业征途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蜜月期”。
他所信奉的创业方法是:先将解决方案完整地展现出来,好让其他人更清楚、更直接地看到他的愿景。
结果,产品开发过半,他才发现自己低估了解决方案原本涵盖的范围,剩余资源不足以支撑完整方案的实现,他需要寻找额外的资源才能继续下去。
于是,他用几周时间写了一份长达6
页的商业计划书。
他很清楚这其中投机取巧的门道:从一个恰当的“退出价格”出发,然后反向推导。
这个恰当的“退出价格”代表了他承诺给投资人的收益,因而这个数字需要大到能吸引投资者的饕餮之胃,同时又得在业务合理、可信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资金。
商学院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玩笑话:“谁的表格做得最好,谁就能获得投资。
”所以,鲍勃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表格数字之中,成功推导出了项目预算,终于到了撒网的时刻。
在接下来几个月里,他不断地投递商业计划书,也不断地被拒绝,于是他决定降低预期—先筹措一笔种子基金让项目继续下去。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鲍勃组建了一个团队,开始一步步执行他的计划。
因为在这个阶段是没有任何收入的,所以鲍勃通过这个指标来衡量项目的进展—确保开发进度和成。
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

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精选9篇)“创业是创业者及创业搭档对他们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相关内容。
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篇1谭XX、陈XX,湖南大学大学机械制造05级学生,拥有一家名为“星星”的碟店,从事影碟的出租和电脑软件及游戏碟的出售。
谭XX、陈XX于20xx年9月盘下一家碟店,开始创业,星星碟店为两间小木屋,店内出租用的碟片大部分是以前经营者留下来的,租金是每月330元,水电费另算,目前经营正常,但经营业绩有下滑的趋势。
两人都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曾做过一些保健产品的促销。
两人最初的创业目标并不是经营碟店,而是食品及保健品的销售,但由于目前资金及人力资源的限制而选择经营碟店来积累资金和经验。
目前,谭×为加强创业能力,正在辅修工商管理和商务英语。
碟店现阶段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市场需求饱和,DVD-9类影碟的出售逐渐取代了原有DVD影碟的出租,造成原有碟片的淘汰,损耗了较多成本。
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篇2自古君子远庖厨。
去年12月24日,该市另一所高校食品科学系6名研究生声称自筹资金20万元,在成都著名景观———琴台故径边上开起了“六味面馆”。
壮志雄心:5年后开20家连锁店?第一家店还未开张,六位股东已经把目光放到了5年之后,一说到今后的打算,他们六位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开分店啦!今年先把第一家店搞好,积累经验,再谈发展。
我们准备两年内在成都开20家连锁店,到时候跟肯德基、麦当劳较量较量。
情伤钱损:无人管理,草草收场而目前,由于面馆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和经营欠佳的状况,投资人已准备公开转让。
这家当初在成都号称“第一研究生面馆”的餐馆仅仅经营了4个多月,就不得不草草收场。
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篇3学生小刘毕业后一直想自己做老板,看到邻居在小区里开了一个食品杂货店收益一直不错,颇为心动。
于是,小刘租了小区内一个库房做店面,筹集了一万多元钱做启动资金,进了一些货品,开了一家食品杂货店。
失败的创业故事案例

失败的创业故事案例创业这柄双刃剑,让你品尝到成功的甜头时失败的苦果也常常伴随它,今天店铺整理了失败的创业故事案例三篇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失败的创业故事案例一:创业半载亏掉百万打工积蓄有些人创业前觉得自己很多不懂,隔行如隔山,胆心谨慎,做事认真,不断学习提高,最后反而成功了.有些人呢在传统行业里积累了部分资金,自认对行业也有很深的了解,可一旦从打工走向创业路,发现事实不像自己想的那么容易,最后反而失败了.38岁的何为民女士打工积下百万资金,自己创业不到半年就全部亏掉,昨日来到本报,表示在打工两年后,又准备东山再起,开始第二次创业。
1998年,何女士从我市一家文化事业单位辞职,先后在重庆50强房地产公司、世界500强房地产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八年积蓄了上百万资金。
2006年初,她和朋友合伙在贵阳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该公司还拿到上亿元的项目,包括一栋桥梁和几幢商住楼。
“以为自己对这个行业什么都懂了,有经验,懂管理,也有人脉资源,但没想到,自己创业却完全不是这样。
”何女士称。
“由于对合作伙伴的资金情况了解不够,很快便出现了资金链断裂情况。
最后,不得不将该项目转包给其他企业。
”2006年6月,何女士的房地产公司便关门了。
打工8年的收入全部打倒。
为了生计,2006年8月,她又回到了最初任职的文化事业单位。
何女士认为,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是花钱买经验,只要创业的激情还在,就没有输。
她现在准备再次创业,进军中介行业。
选择合作伙伴要谨慎于超:重庆上隧实业公司董事长创业之初,一个决定往往是一个人拍拍脑袋就定了,像这样因为选择合作伙伴导致失败的情况非常多。
创业者选择合作伙伴一定要谨慎,要对对方有全面的了解。
创业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以监督制约合作伙伴,不能因为合作伙伴是朋友或熟人关系而公私不分。
失败的创业故事案例二:从富翁沦为穷光蛋的创业过程十多年前,当温州人以猴子论财富的时候,我已经拥有了几百个猴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指南)我的创业失败故事我的创业失败故事于我快而立之年的时候也突然的发现曾经没心没肺、半年不打家里壹次电话、号称要将漂泊意境进行到底的自己开始逐渐的想起以前的壹些事情,当然很多事情已经没有面目了,只是尝试去分辨,就象壹个老人于余光中用不是很坚定的手去拂擦那些发黄的老照片,而那些最刻骨铭心的、足够影响自己壹生的部分越是清晰,尤其是那些曾经的苦闷、忧伤、郁结甚至是自杀念头的阶段就格外清楚。
当下回想起来越发感到壹个人的成长其实是很偶然的事情,甚至你走哪壹步均是朝不夕想的事情。
人生充满偶然,正是这么多偶然的人的存于,才成就了丰富的大千世界。
如果把整个大地无限的分成东南西北中这样五个类别的话,那么同样的人也是能够无限分的。
这些分类的标准能够从不同的人生经历出发,可是我觉着总能够概括成四类:创业的,职业的,学习的,就业的。
把人分成类别之后,再尝试着把每个阶段的自己象棋子壹样往里放,放的结果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经历是有倾向性的。
按照这个标准来见曾经的道路就会知道自己以前哪步走的对,哪步走的错了。
我自己放的结果是自己当下仍不是壹个创业者,仅仅停留于就业者的水平上,虽然经过5年的磨练自己当下依然是壹个职业者的角色。
壹个人创业成功有很多关联因素,可是里面总有壹个或者几个关键因素。
我的学习者生涯:正是别人走过的路我才不去走我进大学校园的时候网络游戏刚刚开始,每到晚上走廊里到处是左呼右拥出去包夜打游戏的人,那种感觉壹直到当下仍记忆犹新,每天晚上就是红色警戒和三角洲。
后来学会聊天了,迷恋的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么新鲜的方式,我把自己打扮的跟朵花儿似的,熟悉了后就再也不于乎是唐僧仍是牛魔王了。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见事情总要壹分为二。
正是这样壹点壹点接触网络,使我逐渐对网络的作用有了深刻的甚至是超越的认识,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我创业的冲动。
幻想技术创业,壹网既开,黄金万俩的大好局面。
这种书生意气也最终使我自己中断了学习生涯,走上当时时髦的创业行列里。
当时见了很多书,哲学、政治、文学、经济、自然、美学等等什么均见,当时图书馆里越是没人见的冷门书我越是见的欢。
我仍参加壹些讲座、聚会等,就象壹个准备过冬口粮的老鼠。
我其时已经于思考自己未来出路的问题:别人走的路我是否壹定要走。
所以,当有人问我为什么别人均走的路你不走的时候,我只有壹句话能够回答:正是别人均走的路我才不走。
家人当时均说我狂,幼稚,甚而不屑壹顾,说人生不是这么简单的,以后你就明白了。
我不知到有多少人是被这种善意给征服的,他们最终明白了什么,但我已经如箭于弦上,不得不发了—不爆发就灭亡。
其实很多决定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很多是社会给你的反作用,你只是稍微顺应了壹下这种反作用,壹个人的力量于泱泱人海中显得那么苍白和单调,很多人说哪个成功者多么了不起,我反倒觉着当我们于咒骂这个无耻下流卑鄙肮脏龌龊的社会的同时,仍应该用你最华丽最高尚最尖锐哪怕最血腥的语言来赞美它。
社会就是这么个王八蛋,让你呛了壹肚子水后才使你学会游泳。
100%的创业者均是敢爱敢恨的人,没有这种性格,你就根本不会有领导力,而创业者最关键的就是领导力。
现实生活中你坚持壹个方向面对的不仅仅是你的个人价值,仍有你的社会价值。
如果哪个创业者没有这种情感烙印,那么,充其量只是壹个管理者,这个角色跨越俩个价值带:事业区和工作区。
我经历了相当多的创业人士,每个人于创业当初均可歌可泣,可是有壹个人我却印象深刻。
这个人是徐州市沛县下面壹个村里的小老板,生产饲料的。
个子不高,但人很精神。
这个人于我认识他之前刚刚因为喝酒休克了三天三夜,医生均下死亡通知书了,可是后来居然又活过来了。
我见到的时候依然是精神飒爽的,依然是大口喝酒。
医生说要是再饮酒后果就很严重了。
创业者是骨子里就有这种类似征服的瘾。
人的价值差异如此细微又如此天壤之别,解读起来非常有意思。
创业属于命相,这个不是靠壹些表格、量化指标就能够检测出来的,“检测了你的身,却检测不出你的命”。
创业和否、适合不适合首先自己要过人的四个价值纬度:精神、性格、情感和行为,然后才是表表格格的东西。
正如毛主席当时说的话:不听你们的我会完蛋,全部听你的了,我完蛋的更快。
很多东西感觉很关键。
我不是说表格不对,而是说不总是对的。
我承认我不是壹个很能自律的人,我天生是对跟兴趣走的人。
所以我只能做壹个有事业心的职业者。
但我当时甚至从黑暗中醒来后郁闷的要自杀:没有激情我的世界将会沦落!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于激情被耗尽之后才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擅长的方向,过度的投入之后,往往容易引起各种精神的身体的症状,我当下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壹如既往的失眠,身体受到相当的打击。
这是壹个创业者的大忌,创业的过程是足够艰辛的,如果不能把激情分配的长远壹些,仅凭壹腔热情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最近大家均于关注所谓精英病,崔永元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
于东方人的世界观里,正统观念仍是根深蒂固的,于学校里面读书才算读书,而中途中断学业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再读书,别人就认为你是瞎折腾,中国人当下的用人观里仍是单壹的标准:学历至上。
这壹点从我创业失败之后到处找工作的过程之中很明显的感受到。
壹个人成材的模式如此雷同,社会的原因是相当巨大的。
以至于象前壹段时间中国出了个桌球冠军居然又引起“读书无用论”的大讨论,这背后的价值群体无意识依然是上学读书是正道。
于中国打破常规做壹件事情的难度是很大很大的。
破罐子索性摔到底。
有壹次为了拼酒,俩个人平掰了四瓶啤酒之后又平分了壹斤白酒。
那次是彻底醉了,回宿舍的路上坐于楼下的花坛边上低头想什么事情,壹不留神就滚进花坛里面,怎么也爬不起来了,手脚就是明明见到于那里就是不听使唤。
可是大脑当时仍清醒,知道自己应该起来,但就是爬不起来,几次努力失败之后,就产生壹种恐惧感,我要是就这么死掉那不是很窝囊啊。
壹定得干点什么事情再死这样好象说的过去。
可能自己创业的决定就是那时下的,大家说就是好东西,我说见来没错。
走上创业之路:我不是真正的创业者其实仍是应该感谢这段短暂的大学生活的,我更多的是把这个时段见成是我人生的转折期,这个时期我学会了壹些基本的思维方式,比如辨证的见待壹个事物,这个思维方法我认为比波士顿集团法均有效,如果说波士顿集团法解决的是运营问题,那么辨证的思维解决的是人生战略问题。
我当下很坚持壹个人首先要解决人本身的方向设计问题,然后才是人生的运营问题,如果没有设计,那么最后大家只能拼学历拼老子的社会关系和银行存款。
很多人没有去想这个事情,等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什么均不行。
大学里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不久就结识了几个当时认为志同道合的同学壹起依托壹家知名网站开辟了壹个厂商需求广告和行销策划之类的策划工作室,主要是收集当时各种开发区内的中小企业的需求,进行包装后发布,有的直接承包做网站。
因为当时网站刚刚起步,很多人不懂,只是莫名感到洋玩意肯定错不了,威力无穷。
我们壹般分成三波,第壹波介绍互联网,介绍前景,包装案例,这是鼓吹神化;第二波进行技术层面的展现,制做信息条传到网上,让老板见效果,留着电话等联系方式;壹个月后回访,见点击,见留言,询问电话反馈情况,然后展示我们的壹整套工作清单:名片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括员工的袖标胸标等,新产品上市方案,网站或者信息条的内容制作和更新等等。
电话和点击几乎均是我们伪装的,那时网络仍不是很普及。
这些东西壹出来,仍真能唬住壹部分老板,记得当时有个生产电镀塑料件的小企业,老板壹见自己的工厂的确是大变样了,那个高兴啊,回想他的表情绝对不亚于当下的老板们听到上市方案通过的欣喜。
我们也付出了汗水和辛劳,这些工厂壹般均于郊区,而且环境和交通均不是很好,夏天那个热,冬天那个冷,仍有壹次其中壹个技术“老总”被狗给咬伤小腿,很长时间不能战斗。
我右手右腿均被自行车摔骨折过。
当时不懂,只是挂了个时髦的名字,其实当下见来那其实就是商机发布和解读的工作。
事情开头仍不错,四个月后四个人瓜分了2万块钱,拿着5000块钱,心里那个兴奋啊,当时真的感觉钱太好赚了,很快就挥霍壹空了,说什么:千金散尽仍复来。
再穷不能穷朋友,再苦不能苦嘴巴。
1998年毕业大学生的工资差不多是从400-600这个标准开始的。
壹个月1000多块钱真是很大的壹笔财富。
就跟当下的4000-5000的感觉。
我到当下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骗”到钱的,边学习边创业使我们均感到身份很有分量,四个人自封四个“总”,用上了当时最时髦华丽的职位修饰词语,俨然是未来的大亨。
走到哪里均巴不得让所有人均知道自己是什么什么总。
无论到哪家企业均很能说,可能当时网络作为壹个高科技形象特别是网络暴富的神话让这些小企业感到网络具备壹种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神力吧?当下从需求价值上来分析,这帮刚刚富裕起来的壹部分人有着相当的精神空白需要填补,因为当时只要是名片上有个“WWW.***.COM”就立马显的不壹样了。
随着业务的进壹步铺张开来,壹些朋友之间的分歧逐步显露出来,可是于利益面前小车不倒,照样往前推着。
超越朋友之间的利益斗争、权利本位之争变的虽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无时无处不于。
这期间我壹直幻想工作室能够壹直运营下去,摩擦能够化解,始终于做着维系的工作。
我几乎每天均很晚才睡觉,不规律的生活终于使本来就睡眠就不好的我就越发表现出壹种歇斯底里的失眠症状,壹个月能有十天睡好觉已经很感激,经常是半夜里醒来睡不着写东西,心得、各种计划、客户访谈整理、第二天的必须落实的事情等等。
直到当下我依然是白天昏沉晚上精神,当然仍有更宏伟的计划于我心中规划着。
此时西部大开发刚刚起步,壹切关于西部的均很有吸引力,为了进壹步增加我们工作室的知名度,我仍规划组织壹个“了解中国,服务社会”的活动,主要是骑自行车横贯祖国东西方向,过程中联系各种媒体进行报道,展示各地风情习俗,而我当时的设想是充分利用大环境,主要的设计是从商业目的出发广泛的接触各地的中小企业主和各种开发区,建立长期的联络数据库,从现有知识层面来发掘壹些基本问题,具体是什么问题,我也且不是很清晰、明确,因为当时那点道行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那种程度的。
年轻意气归意气,我仍是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了专心管理和运营,我干脆退学了。
那年我大三。
有人说可惜,我说庆幸。
创业不是三俩天,选择这个方向,你就开始选择壹个生命形式,中国目前不但对如何成材的问题的宽容度有限,而且对于年轻人的自我意志的表达的宽容度也是有限。
中国人的认知结构里仍然是壹种经验模式,所以才有“成者王败者寇”的慨叹!当下那段决策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想来是足够折磨人的。
能够用“背腹受敌,惊心动魄”来形容。
因为退学以后,你失去了壹个很重要的社会认可你初始价值的牌照,壹旦你创业失败,那你要为弥补这个缺陷付出常人许多倍的努力、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