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飘》的女性主义思想与读后感分析
试析《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试析《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一、本文概述《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之作,自1936年问世以来,便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生动的人物描绘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作品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通过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的生活变迁,展现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痛苦与希望的时代画卷。
除了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也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探讨斯嘉丽等女性角色如何在男权社会中追求自我、挑战传统,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女性的启示。
《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在多个层面。
一方面,小说通过斯嘉丽等女性角色的成长历程,展示了女性在困境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另一方面,作品也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以及女性为争取自由和平等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这些思想在小说中得到了生动的呈现,为我们理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飘》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主题表达等方面,揭示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
我们也将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探讨这些思想对女性自我认知、性别平等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飘》这部文学经典的价值所在,同时也为当代女性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二、《飘》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分析《飘》不仅是一部描绘南北战争背景下社会变迁的史诗性作品,更是一部细致入微地展示女性角色形象及其女性主义思想的杰作。
玛格丽特·米歇尔以其独特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立体的女性形象,她们各自在战争和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斯嘉丽·奥哈拉无疑是《飘》中最具代表性和争议性的女性角色。
她美丽、聪明、独立而又充满野心,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女性”形象。
斯嘉丽在面对战争的冲击和生活的困境时,不仅坚守着自己的生存底线,还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提升。
《飘》阅读心得总结初中

《飘》阅读心得总结初中《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6年首次出版。
该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的一生,以及她与男主角瑞特·巴特勒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斯嘉丽在战争和重建时期的经历,作者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南方社会的变革和人性的复杂。
阅读完《飘》这部小说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以下是我的读后心得总结:1. 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飘》这部小说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极具女权主义色彩的作品。
通过斯嘉丽这个坚强、独立、勇敢的女主角形象,作者勾勒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女性形象。
斯嘉丽追求自由、权力和独立的品性,以及她对男女平等和婚姻制度的冷漠态度,都体现了作者对女性解放和自由的思考和呼吁。
2. 南北战争时期的社会变革小说的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和重建时期,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南方社会的变革和动荡。
战争给南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贫困,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和身份。
同时,重建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小说中描绘的人物和情节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和重建时期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3. 人性的复杂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也充满了复杂性。
比如斯嘉丽虽然聪明机智,但也自私冷漠;瑞特·巴特勒虽然重情重义,但也是一个爱冒险的人;阿希莉则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但也不善于处理现实问题。
这些复杂的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和鲜活。
4. 爱情与婚姻的探讨小说的情节主要围绕着斯嘉丽和瑞特之间的爱情展开。
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和爱恨交织,让人深思婚姻和爱情的真正含义。
小说中的婚姻观念并不浪漫,而是现实主义的。
作者通过斯嘉丽和瑞特的婚姻,表达了爱情和婚姻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婚姻是社会和经济因素的产物,也是人性复杂性的体现。
5. 勇气和希望的力量《飘》这部小说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主人公斯嘉丽却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
《飘》读书心得体会(2篇)

《飘》读书心得体会《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达1000多页的小说,该小说曾获得1937年普利策小说奖,并于1939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南北战争期间的美国南方的故事,主要以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为中心,展现了她从宠儿到强者的人生历程。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其中的一些主题和情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小说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非常深刻。
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非常独立、坚强和勇敢的女性形象,她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不怕付出努力和牺牲。
在战争期间,她不畏艰险,坚守家园,经历了种种困境却历经变故仍然坚持下去,最终化解了危机,保住了家族的荣誉和财产。
她的坚韧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对自己身为女性也充满了自信和勇气。
此外,小说中对爱情的描写也非常感人。
斯嘉丽对她的青梅竹马阿希礼一直有着深深的情愫,但她最终选择了嫁给安慰她的查尔斯·汉密尔顿。
然而,在汉密尔顿去世后,她开始逐渐与她丈夫好友瑞斯相爱,并最终嫁给了他。
斯嘉丽在这段感情中经历了许多挣扎和痛苦,但最终她选择了自己真正爱的人。
这让我明白了爱情的复杂性和难以言喻的冲动,同时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态度和选择。
此外,《飘》还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性。
南北战争让人们逃离家园,生活艰难乏力。
小说中随着战争的进行,生活变得极度艰难,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作出许多残忍和不人道的行为。
斯嘉丽也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学会生存和独立。
这让我思考了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毁和改变,也让我思考了在自身面对困境时如何保持自己的善良和人性。
最后,《飘》也给人以历史的启示。
小说中描写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而且血腥的一次战争,它揭示了种族歧视和阶级差距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通过阅读小说,我了解到了南北战争对于美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体会到了历史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飘》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感人情节的小说。
《飘》阅读感想

《飘》阅读感想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女子斯嘉丽·奥哈拉的坚韧生活和爱情故事。
阅读这部小说,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 坚韧不拔的精神: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格的女性形象。
她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亲人和朋友,但她并没有被困境击垮,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努力重建家园,最终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商人。
她的坚韧不拔精神令人敬佩。
2. 爱情的无奈与现实:《飘》中的爱情故事让人感慨万分。
斯嘉丽一直钟爱着艾希礼,但艾希礼却爱上了她的朋友梅兰妮。
而斯嘉丽在失去艾希礼后,又嫁给了瑞德·巴特勒。
然而,瑞德并不是她真正爱的人,她始终无法忘记艾希礼。
这种无法圆满的爱情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和现实的无奈。
3. 对历史的反思:《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摧残和影响。
小说中的人物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亲人和朋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反思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4. 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各异。
有
善良的梅兰妮,有狡猾的瑞德,有坚强的斯嘉丽等等。
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都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飘》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还让我们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飘》读后感:人生感悟

《飘》读后感:人生感悟
《飘》是一部描绘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经典小说,通过主人公斯嘉丽的命运展现了人生的坎坷和变迁。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有感悟,对人生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小说中的斯嘉丽展现了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
她在生活
中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但她从未放弃,始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这让我明白了人生中总会有风风雨雨,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
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小说中的爱情线也让我有了新的感悟。
斯嘉丽对阿帕奇
深深地爱着,但最终她却没有和他在一起。
这让我明白到,人生中
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有美好的结局,有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接受现实,放下过去,继续前行。
最后,小说中对于家庭、友情和亲情的描写也让我深有感触。
在人生的道路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陪伴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会
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帮助我们度过人生的难关。
通过阅读《飘》,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无论遇到什么
困难,我们都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在爱情中,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放下过去;而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支持更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只有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更多的幸福和成就。
《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解析

《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解析19世纪时,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才开始兴起,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成为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新兴领域,同时女性主义也进入了哲?W领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而在此之前,社会的话语权一直被男性所主导。
小说《飘》于1936年诞生,符合了此时的社会趋势。
小说的主人公斯嘉丽是一位女性,小说的主线就是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转变过程。
它反映了美国内战以后佐治亚州重建时期的历史变迁,融合了爱情的浪漫和现实的写实。
作者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主人公的命运变迁及其背后的性格因素。
斯嘉丽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冲破了传统的偏见和“男尊女卑”的思想藩篱,与男权社会进行斗争,争取独立,是一个坚强勇敢的时代符号[1]。
一、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概述关于女性主义的内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西蒙?波伏娃定义了女性主义是专为女性问题奋斗的主义,这种主义的斗争与阶级斗争不同。
吉尔曼认为女性主义是世界范围内女性的一种社会觉醒,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背景。
凯特将女性主义定义为对障碍的一种反抗,这种障碍是人为的,诸如法律或者风俗习惯,它们阻碍了女性享有应有的自由,且这种反抗是世界范围的。
女性主义虽然是世界范围的趋势,但是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女性主义的流派和分支数量也是蔚为壮观的。
虽然这些流派在对女性主义的基础理论上有不同的主张,但是它们的目的是一致或者是相似的,即是对既存的男权、父权文化的批判和进一步改造[2]。
女性主义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因其特殊性,根据主张和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九大类,其中不乏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等我们较为熟悉的女性主义思想理论。
这些女性主义的理论研究方向、代表观点各有侧重,但却有着相同的重要前提,那便是承认女性在世界上是一个被歧视、被压迫的群体,有着很强烈的解放欲望和必要。
二、小说《飘》中女性角色的思想简述1斯嘉丽:反叛反抗主人公斯嘉丽早在少女的时候就颇具反抗意识,尽管保姆和母亲艾伦经常对她灌输传统思想,但是往往无济于事。
读《飘》感悟

读《飘》感悟《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女主角斯佳丽在南北战争期间的爱情与生活经历。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被斯佳丽坚强、勇敢、聪明的女性形象所吸引,同时也对小说中展现的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斯佳丽在战争中的坚强与勇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面对战争的摧残和生活的艰辛,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勇敢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她不畏艰难,不断努力,最终战胜了困境,实现了自我救赎。
这使我认识到,无论在何种困境下,只要我们保持坚强的信念和勇敢面对的态度,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其次,斯佳丽在爱情中的执着和独立也值得我学习。
她虽然深爱着阿希礼,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
但她并没有放弃对爱情的追求,而是选择了与瑞德结婚。
虽然最终未能与瑞德白头偕老,但她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不依赖任何人。
这使我意识到,在爱情中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不轻易放弃对真爱的追求,同时也要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不失去自我。
此外,《飘》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他们的性格、行为和选择都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同时,小说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如种族歧视、社会阶层差异等。
这使我认识到,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社会的现实也是多样的,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
最后,《飘》的艺术手法也值得称赞。
小说采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对斯佳丽形象的刻画和对南北战争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
同时,小说中也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寓意着希望和未来。
这些艺术手法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力,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总之,《飘》是一部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更通过女主角斯佳丽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勇敢面对困境、坚持追求真爱和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被斯佳丽这一形象所吸引,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分析飘的主题思想

分析飘的主题思想《飘》是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女性斯嘉丽.奥哈拉的故事。
这部小说描述了斯嘉丽经历南北战争,她的爱情和家庭生活的故事。
小说以女性的角度展现了美国南方风景和人民生活,同时也反映出南北战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讲述了几个主题思想。
一、“恋爱”是一个主题小说的主题之一是“恋爱”,小说中的斯嘉丽和阿什利之间的爱情使小说成为了一个浪漫恋爱故事。
斯嘉丽一开始很喜欢阿什利,但是阿什利迎娶了梅兰妮。
斯嘉丽同时认识了一个叫做Rhet Butler的男子,但是因为他是北方人,所以他们的感情在南北战争期间也面临了很多困难。
小说中的感情旅程表达了爱情的复杂性。
二、“自我意识”也是一个主题小说的第二个主题是“自我意识”。
小说中的斯嘉丽是一个非常独立自尊的女性。
她很强大,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角色。
她试图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独立,力争自立。
然而,尽管她在社会上成就很高,但她感到很孤独。
因此,在爱情和家庭生活中,她也经常感到挣扎。
小说传递出独立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同时也表达出了寻找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三、“爱国主义”是一个重要主题小说的主题之三是“爱国主义”。
小说背景发生在南北战争时期,小说展现了南方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也反映了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斯嘉丽对家族的忠诚和她的愿望为南方军队做贡献表达了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传达出爱国主义和对自己家庭,社区和祖国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飘》是一部具有丰富主题的小说。
作为一部反映南北战争期间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作品,它的影响和价值一直被广泛认可。
小说以女性的视角展示了美国南方人的生活和思想,同时也表达了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精神。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飘》将继续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并且会被更多的人所喜爱和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飘》的女性主义思想与读后感分析作者:戚凯琳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4期《飘》是以美国内战为故事背景,对美国南方人民生活进行描绘的小说。
在作品中,米切尔夫人透过斯佳丽对个人爱情、生活、理想的执着追求表达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独特理解,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向人们描述了一个坚强、勇敢女强人的人生经历。
文章在简单解读女性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米切尔女性意识形成原因,从思想价值观、对待爱情和婚姻、对待家庭的态度、对待金钱和事业、男女两性平等追求几方面具体分析斯佳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并结合故事内容表达自己对《飘》的理解,从小说和斯佳丽个人本身反观实际生活,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指导。
女性主义是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批判理论和哲学社会思潮,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生对以男性为主的社会话语阵地产生了深刻的冲击。
这种思潮在文学创作领域的表现则是开始出现了女性视觉角度的文本创作,透过这些文本创作进一步揭露出在男性社会被扭曲的女性形象,对那些用于反抗男权社会的勇敢女性进行讴歌。
《飘》就是以独立的女性视角描述了当时美国内战时期的女性奋斗故事,将当时历史时期的故事展现给读者,描述了以独立女性为代表的一代人的奋斗历史。
《飘》作为一部从女性角度描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米切尔主要描述了在后方家园里女性之间的苦痛和感受,在对战争怀有敬畏之心的同时也展现了在战争中人们为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决心。
斯佳丽作为一名女性,以其独特的坚强和勇敢执着追求自己离线风格的爱情和家庭生活,成为这部小说独特的亮点。
为此,文章结合《飘》的内容,具体分析小说《飘》的女性主义思想。
一、女性主义理论发展概述关于女性主义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和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认识。
西蒙波娃认为女性主义是区别于阶级战争的,专门以女性问题进行奋斗的主义。
吉尔曼则认为女性主义是全世界妇女的社会觉醒。
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对于女性主义的认识各不相同,但是所有女性主义的重要前提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压迫、受歧视,并希望得到解放的群体。
二、米切尔女性意识发展的原因在一部小说创作中,作者会将其自身的经历、认识、思想通过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表现出来。
米切尔的女性意识在《飘》的女主人公斯佳丽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女性觉醒和废奴运动的推动。
十九世纪的英国将女性角色定位成贤良淑德,女性在家中要服从服务于自己的父亲或者丈夫。
在美国废奴运动的发展中,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妇女在这场运动中开始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这种变化对米切尔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米切尔在自己的创作中开始注重女性意识的觉醒。
第二,女权运动发展和美国文化的影响。
在十八世纪法国革命之后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自由的追求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女性。
1848年,美国女性独立运动开始,对当时的美国男女地位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小说《飘》的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一)崇拜强制的价值观西方社会存在比较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和冒险精神,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男人也经常被塑造成强者的形象。
米切尔笔下的斯佳丽作为小说中的英雄,却和以往的小说不同,是一名女性。
但是,小说中的斯佳丽从小遗传了父亲的基因,喜欢和黑人上树、玩耍,在骨子中延续了父亲的血统。
在日常的生活中,斯佳丽是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的一个人,她不遵循社会中一般的思想教条,她承担着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逼迫自己的妹妹去下地摘棉花,自己则是承担更加辛苦的工作,徒步到很远去寻求帮助。
生活的磨难使得斯佳丽成为一名“生活的勇士”,造就了斯佳丽“爱尔兰血统”。
(二)对爱情和婚姻的自由追求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传统女性对待爱情和婚姻是忠贞不渝、不敢反抗的,这些女人认为违反这些道德和规则的女人是坏女人。
和女性相比,当时社会的男性如果违背了婚姻则会被认为是正常的。
斯佳丽和传统的女性不同,她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一种自主选择,是自由的体现,女性在婚姻和爱情中拥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斯佳丽的三次婚姻完全都是处于不同目的的自主选择,第一次是为了报复、第二次是为了保住农场、第三次是为了金钱。
斯佳丽的三次婚姻选择使其承担了社会的指责,但是斯佳丽却不以为然,在社会的质疑和指责中表现出自己的毅然决然。
(三)对待家庭不同寻常的态度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传统的女性一般是十分顾家的,在文化作品中描绘的女性是相夫教子和勤俭持家的。
而《飘》中的斯佳丽则是没有受到传统社会伦理道德和家庭的约束,相反,则是为了事业的实现而放弃了家庭的一部分。
在小说中,斯佳丽除了对待自己的母亲是言听计从,对待自己的妹妹则是表现得十分冷漠,斯佳丽非常鄙视自己妹妹懦弱的样子。
在家庭中,斯佳丽也不听从丈夫的命令和安排,在丈夫离去之后,斯佳丽没有表现出伤心的情绪。
(四)对金钱和事业的追求在亚特兰大被攻陷之后,斯佳丽回到了故乡。
在回到故乡之后,斯佳丽发现自己的家乡已经不再繁荣,自己的家庭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故,母亲去世、妹妹软弱、父亲痴呆。
一时间,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自己的身上。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斯佳丽为了保证家人的温饱每天日夜工作。
在田间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劳动果实,斯佳丽用枪打死了对自己有不好企图的士兵,并同时夺得了士兵的钱财和马匹。
在亚特兰大的时候,斯佳丽为了筹到税款不惜打起了自己妹夫的主义,抢了自己妹妹的男朋友。
对于节前买来的锯木厂,一切经营所得,斯佳丽都不交给自己的丈夫、而是据为己有。
斯佳丽为了扩大自己的交易,使自己经营的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她不管社会舆论对自己的谴责,在发展商业的时候雇佣犯人,并不顾世俗的眼光赶着马车到成立去做生意,在发展生意的时候和男人进行斗争,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打败了男性竞争对手,实现了个人事业的不断发展。
斯佳丽个人事业的成功使她摆脱了男性的束缚,逐渐实现了人格的独立以及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塔拉庄园的重新建设中,斯佳丽将自己完全投入到金钱的赚取中,努力拼搏,不顾社会对自己的偏见。
(五)不畏男权和两性关系的平等追求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一般表现在对夫权和父权的反抗上,在社会生活中力求实现两性关系的平等。
斯佳丽女性主义最明显的体现是对男性的一种反抗。
在当时那个社会,男性是社会一切活动的核心,女性在社会发展中属于一种从属的地位,在生活中一般是被男性奴役的。
但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斯佳丽一反传统的思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独立经营自己的庄园木厂,在她的思想中认为除了生孩子,其他的一切事情完全都能够由女性个人来独立完成。
在生活中,斯佳丽不懈努力,甚至将男性变为自己的奴役,为自己进行工作,斯佳丽用自己一切的行动证明了女性是可以独立发展和自我强大的。
四、小说中斯佳丽的精神品质和个人力量分析小说《飘》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小说中体现的强烈女性主义思想以及作者对女性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
在艺术美学角度上看,斯佳丽是一个思想丰富的多维度人物,在她的身上不仅体现出女性觉醒意识,而且还具备了当时那个社会大多数女性没有的独特的女性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面对生活的磨砺和苦难,斯佳丽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勇于和生活进行斗争,并表现出自己的顽强和自信,在她的身上充分显示出不惧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力量。
在斯佳丽执着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事业的同时,在小说中,斯佳丽对梅兰妮的付出也让人印象深刻。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军直逼南方邦联的首府亚特兰大。
在所有人各自逃命的情况下,面对即将临盆的面梅兰妮,斯佳丽独自留下来照顾孕妇,帮助其接生。
在北军进城之前,斯佳丽在白瑞德的帮助下,冒着全天下的炮火,带着刚刚生完孩子的梅兰妮以及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女仆,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回到自己的家。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自己的母亲频临去世,斯佳丽因为帮助梅兰妮接生错过了自己母亲最后一面。
但是为了坚守自己对阿希礼的承诺,斯佳丽始终不离不弃的照顾梅兰妮。
在这件事情上充分显示出斯佳丽个人的人性魅力,令人敬佩。
但是,斯佳丽和白瑞德的结束却让人感受唏嘘。
在小说的结尾,白瑞德最终离开了斯佳丽,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真爱。
自己想要去挽回白瑞德,但是已经来不及。
面对生命中深爱自己男人的远去,斯佳丽并没有一蹶不振的倒下去,而是重新激发了自己生活斗志,斯佳丽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她将希望解脱于明天。
她觉得只要坚持信念和不断努力,自己想要的未来终有一天会到来。
《飘》这部小说生动形象的刻画了颠覆当时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女强人形象,在斯佳丽的身上充分显示出现代女性的思想和做派,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叛精神的人。
斯佳丽自身坚强乐观、勇于挑战生活的勇气和决心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在塑造这个人物角色的时候,米切尔通过人物形象同时向人们阐述了自己理解的女性主义,即在美丽的外表下面拥有一个坚强、勇敢、独立的心,面对生活的磨难始终充满了斗志和勇气,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对生活充满信心,任何时候都不会绝望与堕落。
在世俗的严重,斯佳丽可能是道德的背叛者,但是她却是自我生活世界的主宰者,她的一切行为都是他听从于个人自由意志,不会受到外界思想和评判的影响。
综上所述,《飘》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是米切尔笔下最具反叛精神的一个人物,斯佳丽的思想不符合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评价。
米切尔在女主人公斯佳丽的身上,从多个角度表达了自己对女权主义思想的理解,努力表现出女性意识的复杂、矛盾和觉醒,通过细致的人物刻画和描写使得斯佳丽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这种女性主义形象的塑造对推动当时的女性运动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说出版和流转之后,一时间,很多人都以斯佳丽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按照斯佳丽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越来越多的女性打破传统束缚对自己的各种条框限制,在社会发展中努力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作者的笔下,斯佳丽同时又具有诸多女性优秀的品质,对现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飘》经久不衰流传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