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方案
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方案

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範活動方案行為習慣,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表現之一,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深遠。
學校要教育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為切實抓好學生良好行《行為規範》擬定學生為規範的養成,使他們成為優秀的“高小人”,措施到位。
,,加大力度,完善制度教育活動方案。
在教育上加強領導把學生行為規範教育和學校素質教育工作相結合,齊抓共管,全面提高學生的行為規範素養。
一、建立領導小組,完善教育制度:1、建立學生《行為規範》教育領導小組,落實責任制。
為了加強行為規範教育的領導和管理,發動學校各部門協同努力,堅持和完善由校長負責,德育教導、大隊輔導員、其他中層幹部、班主任老師為主體,其他任課老師齊抓共管的教育體系,成立專門的領導評估小組,分工明確,職責到位。
組長:副組長:組員:2、完善各項制度,保障教育的實施。
在《中小學日常行為規範》實施的基礎上,制訂小學《小學生行為規範守則》,保障教育時有章可循,評比時有據可依。
(1)、規範升旗儀式制度。
嚴格落實升旗儀式制度,做到每週一有升旗儀式(儀式規範:出旗、唱國歌、升國旗、國旗下講話),每天有國旗升降。
每學期開學第一周邀請武警戰士作升國旗示範。
(2)、規範“班會課”制度。
每週一上午第一節課為“班會課”,嚴格實行單周校會、雙周班會制度,禁止調換本課,要求專課專用。
校會課涉及“主體教育”活動、播放宣傳教育片、評優民主推薦等活動。
班會課由班主任老師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進行行為規範教育,安全教育,重大活動安排,處理班務等。
由大隊委員和紅領巾志願者每週進行檢查,加查結果與“行為規範示範班”和“班主任學期考核”掛鉤。
(3)、常規評比制度。
由值日中隊的隊員對全校學生一周的行為規範進行觀察、勸導和記錄,主要涉及學生禮儀、主題教育、班級衛生、文明用餐、校園安全等方面。
由值日中隊在週五統計各中隊得分情況,每週向成績突出的中隊頒發“流動紅旗”。
根據“流動紅旗”、行政抽查、紅領巾志願者協查、文明用語監督員巡查、校園傷害事故匯總等,每月評選出“行為規範示範班”。
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

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篇一:《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班主任:吴义玲活动目的:为了使全班同学进一步了解、理解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能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做一个文明守纪、诚实守信、勤奋向上的学生。
活动过程:一、宣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宣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点的地方,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说。
二、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说自己在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有的同学在上课时爱讲话,不尊重教师的劳动。
有的同学在队伍中不守纪律,走路拖拉。
有的同学上学迟到,铃响了也不进教室,课前没做好准备。
有的同学不团结同学,经常找别人的事,与同学闹矛盾。
等等三、我们该怎么办?老师:遇到同学不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活动:参与讨论,踊跃发言。
见到老师问好,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
不小心影响了别人要主动道歉,会做自我批评。
遵守学校纪律,不迟到,不早到。
家长接送不过线。
四、班主任寄语:同学们,大家都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事例和文明事例,也讲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人好事。
在文明行为规范方面,我们班做得比较好。
我们班教室卫生整洁,有一个安静的舒适的休息环境;我们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很和谐,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所有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体现了文明建设的真谛,就是从文明行为规范养成入手,文明行为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这些具体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现着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
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就必须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范,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成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好学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2024年小学“行规伴我行”主题活动方案

2024年小学“行规伴我行”主题活动方案为了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们计划举办一场主题为“行规伴我行”的活动。
此次活动将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和游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遵守规则、自律自由的意识。
具体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将于2024年XX月XX日在学校操场举行,全校学生参与。
二、活动内容:1. 开场表演:由学生组成的舞蹈团体表演“守规则、讲规矩”的舞蹈,引导学生感受规则的重要性。
2. 游戏互动环节:设置多个小游戏环节,如“闯关游戏”、“规则问答”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感受守规则的乐趣。
3. 互动讲座:邀请学校老师或家长代表进行讲座,分享关于守规则、讲规矩的故事和经验,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4. 认证角色扮演:设置扮演“好孩子”、“坏孩子”等角色,让学生通过扮演体验不同行为带来的后果,体会规则的重要性。
三、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守规则、讲规矩的重要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四、活动意义:“行规伴我行”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将能够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五、活动筹备: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需要提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组织准备所需的道具和设备,安排好各个环节的流程和人员分工,并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参与。
同时,要保证活动安全有序,确保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得到有效指导和帮助。
六、活动总结:希望通过“行规伴我行”主题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期待这场活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掌握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增强我们班级的团结精神,我们将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大家自觉遵守规范,培养成为文明有礼、诚实可信、勤奋进取的新时代学生。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各种道具,包括题目板、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题库,以及一些小奖品,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活动伊始,主持人将引导大家进入状态。
首先,我们会通过一个互动环节来检验同学们对日常行为规范的理解程度。
这个环节叫做《是对是错》,通过一系列的判断题,让同学们分辨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接下来,我们将欣赏一部名为《鸡毛掸子的风波》的小品。
这部小品不仅富有教育意义,同时也充满了幽默与趣味,相信它会给同学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能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规范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会进行一个名为《比划猜猜猜》的游戏。
这个游戏需要同学们两两合作,一个同学通过动作或语言来描述,另一个同学则需要猜出所描述的内容。
这个游戏不仅能锻炼大家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还能增进同学间的默契与合作。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的词汇,比如“小偷小
摸”、“轻声缓步”、“拳打脚踢”和“礼让三分”等,这些都是与我们日常行为规范息息相关的内容。
同学们需要在不透露任何字词的情况下,通过比划和描述来猜测答案。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相信同学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规范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小学生守则及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活动方案

毛小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民族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新世纪人才竞争的需要。
因此,我们为了做好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教育与改革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进一步加强校风、校貌、班容的建设,培养学生成为新一代的"四有"新人。
二、实施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人员:组长:王荣三成员:德育处、各班主任、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三、实施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总目标:学校开展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文明精神,促进行为规范,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文明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自理能力,热情帮助别人,热心为集体服务,提高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实施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总目标:众所周知,大家有目共睹,当代少年儿童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得天独厚的良好学习环境,他们思维活跃、接触广、见识多,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受到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有宠爱,撒娇、任性、自私、不爱劳动,不能刻苦,经受不起挫折,不懂得关心他人的弱点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和特点,进行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逐步形成能力,成为遵纪守法、热心助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小学生毕业生。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篇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队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队会活动----青山小学高鹏飞活动背景: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得讲个规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对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的要求。
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而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他们没有这些能力。
为此我根据本班学生的表现情况,在班里召开《学规范,见行动》的主题队会,通过本次队会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懂规范,正确运用规范要求自己。
活动目的:1、教育学生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型小学生。
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增强自觉性。
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讲文明守规范的好学生。
活动重难点:人人参与,活动有序,有声有色,能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得到更好地贯彻实施。
活动准备:布置组织各小队队员排练有关规范方面的节目,要求人人参与。
一、整队中队长:“各小队开始整队报告。
”小队长整队:稍息,立正,报数。
(队员回答声音响亮)小队长向中队长敬队礼后放下,说:“报告中队长,第1小队应到队员8人,实到8人,报告完毕。
报告人第*小队小队长***。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在互相敬礼)。
小队长回本小队说:“稍息”后,面向黑板站好。
以此类推。
中队长面向全体,说:“全体立正”后,走向中队长向辅导员敬队礼后,汇报:“报告中队辅导员,《争做遵守纪律的小学生》主题中队会,应到24人,实到24人,一切准备就绪,报告完毕,报告人中队长。
中队辅导员回敬队礼:“接受你的报告,预祝队会圆满成功。
”(互敬队礼)中队长回原位,向全体队员说:稍息。
二、出旗中队长站在中间,面向全体说:“出旗,奏乐,全体少先队员敬礼。
”(放出旗曲,全体自觉敬礼,1个旗手和2个护旗手以三角形的队形有节奏地齐步走过去,逆时针方向。
中小学生守则活动方案

中小学生守则活动方案【篇一: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方案】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活动方案为了进一步优化学校环境,净化学生思想,养成文明习惯,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活动”系列活动。
现制定如下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说文明话、行文明举、做文明人”为活动宗旨,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全校师生的环卫意识和文明礼貌习惯,加强学生日常礼貌常规教育,创设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
使师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校风。
二、活动目标:1、提高全校学生的文明水平,使全校学生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
2、学生能够遵守公德、严于律己、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振奋全体师生的精神,使其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工作中,让文明之风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三、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内容:1、开展“五文明”教育1)、文明寝室:保持卫生清洁,用品摆放整齐,无乱贴乱挂,无违章用电,无吸烟赌博,无打架斗殴现象。
2)、文明教室: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尊重师长,认真听讲,保持卫生,禁止“课桌文化”,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
3)、文明就餐:遵守纪律,文明就餐,自觉排队,尊重师傅的劳动,爱惜粮食,节约用水。
4)、创建文明校园:爱校如家,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提倡文明风尚,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
5)、做文明学生: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护校园,文明修身,杜绝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无作弊、违纪行为;热爱劳动,关爱他人,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讲究文明礼仪。
2、促进学风建设,争创先进班级,珍惜集体荣誉1)、采取树典型、严肃纪律等措施,对学生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使学生养成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的优良作风,不断加强和改善我校的学风和班风建设。
2)、以集体荣誉为重,无违纪,无不文明行为,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同学间友爱相处、互助互学,共建文明班级。
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培训计划

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培训计划一、自主活动方式:1、宣讲《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验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内容和标准。
2、全校各班级统一形式,建立自主管理与习惯养成相结合的争星阵地(加上习惯方面,细化)。
3、值周、卫生根据具体情况,每周养成一个或两个习惯,加强微格训练。
4、通过评比“习惯示范班”为各年级、各班级提供展示平台。
5、通过调研和习惯培养研讨会,逐步完善习惯培养策略,解决存在的问题。
6、学校将通过晨会、班会、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板报、主题教育活动等,加强养成性教育,纠正和矫正不良的习惯。
二、工作要求:每位教师从自身做起,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各司其职、各司其责。
班主任要做好课前规范学生习惯的准备工作,课后及时总结教育。
科任老师在自己课堂上负起教师的职责。
班主任和科任做好双向沟通,及时反馈,形成合力。
三、具体做法:(一)、制定明确规范,强化日常训练。
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言行,该校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定出了《小学学生进校一日常规》,从学生的进校、上课、课间活动等各个方面、各个时段都做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
同时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低年级的学生要求边训练边记忆,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不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更要求在行动上落实,并由各班的监督员进行监督,形成量化管理细则。
行为规范是学生训练的基础,各班以条文形式呈现给学生并悬挂张贴上墙,使宣传教育深入每个学生心中。
(二)、借助榜样力量,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特征的关系,他们的模仿性很强。
如果能通过榜样把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少年儿童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就会对少年儿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
1、师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生最爱模仿老师,老师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
鉴于此,该校要求每一位老师谨言慎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活动方案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
学校要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为切实抓好学生良好行为规的养成,使他们成为优秀的“高小人”,拟定学生《行为规》教育活动方案。
在教育上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完善制度,措施到位。
把学生行为规教育和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相结合,齐抓共管,全面提高学生的行为规素养。
一、建立领导小组,完善教育制度:
1、建立学生《行为规》教育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
为了加强行为规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发动学校各部门协同努力,坚持和完善由校长负责,德育教导、大队辅导员、其他中层干部、班主任老师为主体,其他任课老师齐抓共管的教育体系,成立专门的领导评估小组,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完善各项制度,保障教育的实施。
在《中小学日常行为规》实施的基础上,制订小学《小学生行为规守则》,保障教育时有章可循,评比时有据可依。
(1)、规升旗仪式制度。
严格落实升旗仪式制度,做到每周一有升旗仪式(仪式规:出旗、唱国歌、升国旗、国旗下讲话),每天有国旗升降。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邀请武警战士作升国旗示。
(2)、规“班会课”制度。
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为“班会课”,严格实行单周校会、双周班会制度,禁止调换本课,要求专课专用。
校会课涉及“主体教育”活动、播放宣传教育片、评优推荐等活动。
班会课由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进行行为规教育,安全教育,重大活动安排,处理班务等。
由大队委员和红领巾志愿者每周进行检查,加查结果与“行为规示班”和“班主任学期考核”挂钩。
(3)、常规评比制度。
由值日中队的队员对全校学生一周的行为规进行观察、劝导和记录,主要涉及学生礼仪、主题教育、班级卫生、文明用餐、校园安全等方面。
由值日中队在周五统计各中队得分情况,每周向成绩突出的中队颁发“流动红旗”。
根据“流动红旗”、行政抽查、红领巾志愿者协查、文明用语监督员巡查、校园伤害事故汇总等,每月评选出“行为规示班”。
做到天天检查,周周汇总、月月评审,评比结果与班主任学期考核挂钩。
评比结果在校园网上公示,接受师生和家长的监督。
(4)、评优制度。
各中队推选行为规表现突出的学生参评“行为规小标兵”,表彰先进,树立榜样。
在主题教育月期间,各班捕捉先进事迹,组稿在红
领巾广播中加以表扬和宣传,号召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规小标兵”与学生个人学期各类评优挂钩。
二、强化认识,加强训练:
学校层面:宣传高桥镇小学《小学生行为规守则》。
利用校会课、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校园网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
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行为规的容和重要意义。
解读高桥镇小学《小学生行为规守则》(以下简称“行规”),力求帮助学生理解《行规》容,熟记相关的行为要求,号召学生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层面:根据班级情况制定《推进方案》。
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加强教育,预防在先。
留意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反复教育和训练,发现好的做法和榜样,运用各种激励表扬机制鼓励学生做得更好。
记录好《中队行为规教育推进》记录本,记录教育过程,留下教育足迹,便于反思和总结经验。
家庭层面:强化学生行为训练。
通过家长会、班级、家长学校、教师家访、调查问卷等途径赢得广大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经常了解学生在家、在社会中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教育,强化学生行为规的养成训练。
三、全面渗透行规教育:
1、行规教育和各科教学相结合。
在学校各科教学中,要求任课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教材切合实际地把行规细则渗透到教学中去。
各科教师在课前准备、上
课纪律、作业习惯等方面有重点有目的地开展长期的行规教育,各项训练要求落到实处,根据教材实际有机渗透各类行为规教育。
通过班会课、品德与社会课、探究课、小本课、学生社团等教育平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家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
2、行规教育和各项活动相结合。
学生行规的养成单靠说教肯定浮于表面,关键看学生如何落实到行动。
各项活动的开展是检验学生的好时机,学生会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流露行规的养成。
学校每学期固定的活动有春秋游、看电影、社会实践、各类参观、各类集会、体育健身文化节、听讲座、各级各类外出比赛等。
在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行规教育和安全教育,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行规表现,活动后及时总结反馈,使学生的行规训练扎实有效地推进。
3、行规教育和主题教育相结合。
除了常规的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是强化行规训练的重要载体。
利用学校每学期开展的“法制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珍爱生命”、“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保持规的行为,努力改进不足,养成更文明的行为习惯。
4、行规教育和健身教育相结合。
我校的素质教育实验项目是“健身教育”,行规教育在健身教育中主要抓好以下几点:遵守活动时间、遵守活动规则;公平竞争、团结合作;勇于拼搏、坚持锻炼;增强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