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片摄影物镜的设计

三片摄影物镜的设计
三片摄影物镜的设计

深圳大学课程论文题目成绩

专业课程名称、代码

年级姓名

学号时间

任课教师

三片摄影物镜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的具体指标及其要求

系统的焦距f=100mm,D/f=1/5,视场角2W=40O。该物镜对d光校正单色像差,对F、C光校正色差。

二、实验原理

光学设计必须校正光学系统的像差,但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把像差校正到完全理想的程度,因此需要选择像差的最佳校正,也需要确定校正到怎样的程度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即确定像差容限。对光学系统成像性能的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光学特性,包括焦距、像距、放大率、入瞳位置、入瞳距离等;第二方面是成像质量,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应该足够清晰,并且物像相似,变形要小。

像差指在光学系统中由透镜材料的特性或折射(或反射)表面的几何形状引起实际像与理想像的偏差。理想像就是由理想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实际的光学系统,只有在近轴区域以很小的孔径角的光束所生成的像才是完善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须有一定大小的成像空间和光束孔径,同时还由于成像光束多是有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同一介质的折射率随颜色而异。因此实际光学系统的成像具有一系列缺陷,这就是像差。像差的大小反映了光学系统质量的优劣。几何像差主要有七种:其中单色光像差有五种,即球差、彗差、像散、场曲和畸变;复色光像差有轴向色差和垂轴色差两种。在实际的光学系统中,各种像差是同时存在的。它影响了光学系统成像的清晰度、相似性和色彩逼真等,降低了成像质量。

1、球差

轴上物点发出的光束,经光学系统以后,与光轴夹不同角度的光线交光轴于不同位置,因此,在像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弥散斑,这就是球差。

在孔径角很小的近轴区域可以得到物点成像的理想位置l′,任意孔径角U的成像光线偏离理想像点与光轴相交的位置为L′。我们把轴上物点以某一孔径角U 成像时,其像方截距L′与理想像点的位置l′之差称为轴上点球差,又称为轴向球差,用如图2-1表示。球差也可在垂轴方向度量,称为垂轴球差。

图2-1 光学系统的球差

不同孔径角U(或孔径高度h)入射的光线有不同的球差值,如果轴上物点以最大孔径角Um成像,其球差称之为边光球差,如果以孔径角0.707U成像,则相应的球差称之为0.707带球差。大部分光学系统只能对某一孔径高度校正球差,一般是对边光校正球差,这样的系统称之为消球差系统。

2、彗差

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

学系统折射后,若在理想像平面处不能结成清晰点,而是结成拖着明亮尾巴的慧星形光斑,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慧差。彗差是轴外像差的一种,它破坏了轴外视场成像的清晰度。彗差值随视场的增大而增大,故对于大视场的光学系统必须予以校正。

由于慧差是垂轴像差,且彗差大小与光束宽度、物体大小、光阑位置、光组内部结构(透镜的折射率、曲率、孔径等)有关。改变透镜的形状或组合,可较好地消除彗差。如能对该透镜消除球差,则彗差亦得到改善。另外当系统结构完全对称,孔径光阑置于系统的中央,且物像放大率为-1时,整个光束结构关于系统的中心点对称,如图2-2所示,系统前半部产生的慧差与后半部产生的慧差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反,慧差完全自动消除。

图2-2 全对称结构彗差自动消除

3、像散

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斜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不能结成一个清晰像点,而只能结成一弥散光斑,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像散。

像散是一种轴外像差,使得轴外成像的像质大大地下降。与彗差不同,像散的大小只与视场角有关,与孔径是没有关系的。即使光圈开得很小,在子午和弧矢方向仍然无法同时获得非常清晰的像。在广角镜头中,由于视场角比较大,像散现象就比较明显。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应该尽量使被摄体处于画面的中心。对于像散的校正,有以下方法:可以控制视场,小为宜;改变球面曲率;适当透镜材料;合理设置光阑的位置。

4、场曲

垂直于主轴的平面物体经光学系统所结成的清晰影像,若不在一垂直于主轴的像平面内,而在一以主轴为对称的弯曲表面上,即最佳像面为一曲面,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场曲。对于场曲的校正,可以采用弯月型厚透镜,或者采用正负透镜分离的方法。

5、畸变

被摄物平面内的主轴外直线,经光学系统成像后变为曲线,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畸变。畸变是指物所成的像在形状上的变形。畸变并不会影响像的清晰度,而只影响像与物的相似性。这是畸变与球差、慧差、像散、场曲之间的根本区别。由于畸变的存在,物方的一条直线在像方就变成了一条曲线,造成像的失真。造成畸变的根本原因是镜头像场中央区的横向放大率与边缘区的横向放大率不一致。畸变与镜头的光圈F数大小无关,只与镜头的视场有关。畸变与其他像差不同,它仅由主光线的光路决定,引起像的变形,并不影响成像清晰度。

6、色差

多数情况下,物体都以复色光成像,白光包含了各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谱线有不同的折射率。当白光经过光学系统时,系统对不同波长有不同的焦距,各谱线将形成各自的像点,导致一个物点对应有许许多多不同波长的像点位置和放大率,这种成像的色差异我们统称为色差。色差是描述两种波长成像点的差异,它仅出现于有透射元件的光学系统中。按照理想像平面上像差的线大小与物高的关系,可分为两种:描述两种波长像点位置差异的称为纵向色差(又称轴向色差或位置色差),通常对轴上点计算;描述两种波长像点高度或放大率差异的称横向色差(又称垂轴色差或倍率色差),通常对轴外点计算。(a)位置色差(又称纵向色差):与物高无关的像差,即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会聚在不同的焦点。位置色差的形成:同一透镜对不同波长的色光成像的焦距不同,物距一定,焦距不同像距就不同,因此一个物点形成很多像点。位置色差就是轴上的物点以复色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

位置色差的校正:为了消色差,应使两透镜的光焦度符合相反,即正负透镜胶合;两透镜的材料不能相同。

(b)横向色差(又称倍率色差):与物高一次方成正比的像差。它使不同波长光线的像高不同,在理想像平面上物点的像成为一条小光谱。倍率色差的原因:对轴外点来说,两种色光的横向放大不一定相同,不同色光的距不同时,其横向放大率也不相等,因而像也不相等。

三、三片摄影物镜的初始结构参数的设定

1、入瞳直径的设定

点击“Gen”按钮打开“General”窗口,在“General”系统通用数据对话框中设置孔径和玻璃库。在孔径类型(Aperture Type:)中选择“Entrance PupilDiameter”,并根据设计要求在“Aperture Value:”输入“20”;如图3.1所示。

图3.1入瞳直径的设定

2、视场角的设定

点击“Fie”按钮打开“Field Data”窗口,设置视场分别为0°、14°、20°,

如图3.2所示。

图3.2视场角的设定

3、工作波长的设定

点击“Wav”按钮,或同时按下快捷键“Ctrl+W”打开“Wavelength Data”窗口,设置“Select→F,d,C[Visible]”,自动输入三个特征波长。如图3.3所示。

图3.3工作波长的设定

4、系统初始结构参数的设定

打开Zemax软件,在数据编辑器(Lens Data Editor)中输入三片摄影物镜的初始结构参数,如图3.4所示。三片摄影物镜的系统初始结构图如3.5所示。

图3.4三片摄影物镜的系统初始结构

3.5三片摄影物镜的系统初始结构图

四、三片摄影物镜的优化

1、确定自变量

把除了虚设的光阑平面(第三个面)以外的所有6个面的曲率半径都作为自变量加入校,薄透镜的厚度不作为自变量,把两个空气间隔作为自变量,如第二个面以及第五个面所对应的厚度。

2、评价函数的设定

评价函数有六个初级像差和一个实际的像差构成,即选择SHPA、COMA、ASTI、FCUR、AXCL、LACL、DIST,同时将焦距的要求加入到评价函数中。在这里“SPHA”代表初级波球差,“COMA”代表初级波慧差,“ASTI”代表初级波的像散,“FCU R”代表初级波场曲,“DIST”代表实际波的最大视场相对的畸变,“AXCL”相当于初级位置色差,“LACL”相当于初级倍率色差。图4.1是三片摄影物镜未优化的初值的设定。图4.2是最终优化后的评价函数的值。

图4.1评价函数的初始设定

图4.2最终优化后的评价函数

3、最终优化后的结构参数和结构图

图4.3是最终优化后的三片摄影物镜的结构参数图,图4.4是最终优化后的结构图。

图4.3最终优化后的三片摄影物镜的结构参数

图4.4最终优化后的三片摄影物镜的结构图

4、三片摄影物镜的球差和位置色差曲线

图4.5(a)图4.5(b)

图4.5(a)三片摄影物镜的初始的球差和位置色差曲线

图4.5(b)三片摄影物镜的最终优化出的球差和位置色差曲线5、三片摄影物镜的像散、场曲和畸变曲线

图4.6(a)图4.6(b)

图4.6(a)三片摄影物镜的初始的像散、场曲和畸变曲线

图4.6(b)三片摄影物镜的最终优化出的像散、场曲和畸变曲线6、倍率色差曲线

图4.7(a)图4.7(b)

图4.7(a)三片摄影物镜的初始的倍率色差曲线

图4.7(b)三片摄影物镜的最终优化出的倍率色差曲线

7、三片摄影物镜的横向像差曲线

图4.8(a)图4.8(b)

图4.8(a)三片摄影物镜的初始的横向像差曲线

图4.7(b)三片摄影物镜的最终优化出的横向像差曲线

8、三片摄影物镜系统的公差

见附件二

五、心得体会

通过对三片摄影物镜的玻璃的曲率半径、空气间隔进行了优化,设计出了一个三片摄影物镜,这个三片摄影物镜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在本次的设计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在评价函数的各个功能的作用和怎么影响其各种曲线图。上课看着老师操作容易,自己动起手来就很难。三片摄影物镜的设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通过评价函数的调整,一步步改善,最终满足实验的要求。通过这次设计,我学会了如何使用ZEMAX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并体会到ZEMAX 的诸多优点。这一软件集成了包括光学系统定义、设计、优化、分析、公差等诸多功能,并对软件的应用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高清人像摄影艺术作品合集

高清人像摄影艺术作品合集 篇一:摄影艺术赏析作业答案全套满分! 摄影艺术赏析_在线作业_A 一单项选择题 1.1839年发明了“摄影术”的法国人是()。 (5.0分)a b c d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Adams)达盖尔(Daguerre)大卫?穆恩奇(Davidmuench)弗朗科?方塔纳(FrancoFontana) 2.促使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公园法并开辟约塞密提为国家公园,有“约塞密提大师”美誉的摄影家是()。(5.0分)a b c d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Adams)达盖尔(Daguerre)大卫?穆恩奇(Davidmuench)弗朗科?方塔纳(FrancoFontana) 3.以下哪位摄影家善于抓拍作品?() (5.0分)a b c

d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halsman)优素福?卡什(YousufKarsh)阿诺德?纽曼(Arnoldnewman)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Avedon)4.美国著名的F?64小组创始人之一,创造了许多花卉摄影经典之作的女性摄影家是()。(5.0分)a b c d爱德华?斯泰肯(edwardsteichen)曼?雷(manRay)伊莫金·坎宁安(Imogencunningham)吉安?帕洛?巴尔贝里(gianpaolobarbieri) 5.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摄影家是()。 (5.0分) c d 埃里克?沙洛蒙罗伯特?卡帕 6.通常可用于对名画真伪进行辨别的科技摄影类型是()。 (5.0分)a b c显微拍摄红外摄影x光摄影 7.创立了“集锦摄影”,并以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的中华摄影家是()。(5.0分)a b c d奚志农陈复礼罗红郎静山

照相物镜的设计光学设计

照相物镜的设计 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一个照相物镜,焦距:50mm,相对孔径:1/2,全视场角:40°. 2 要求: (1)通过给定参数,计算出其他参数值; (2)分析系统需要校正的像差类型; (3)通过手册查询初始结构,并回答所属类型,然后输入到计算机软件中,给出输入结果的二维图; (4)采用上机学到的知识进行全局优化,给出MFF结果; (5)采用上机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样板和公差分析,给出操作步骤图片和结果; (6)绘制出光学系统图。 设计过程 初始结构的选择 照相物镜属于大视场大孔径系统, 因此需要校正的像差也大大增加, 结构也比较复杂, 所以照相物镜设计的初始结构一般都不采用初级像差求解的方法来确定, 而是根据要求从手册、资料或专利文献中找出一个和设计要求比较接近的系统作为原始系统。在选择初始结构时, 不必一定找到和要求相近的焦距, 一般在相对孔径和视场角达到要求时, 我们就可以将此初始结构进行整体缩放得到要

求的焦距值。 (1)参数数据 焦距:1、f’=50mm; 2、相对孔径D/f’=1/2; 3、全视场角 40°; 照相物镜的视场角和有效焦距决定了摄入底片或图像传感器的空间范围, 镜头所成的半像高y 可用公式y = - f tanw计算, 其中f 为有效焦距, 2w 为视场角。 经过计算:其视场角为2w=40°所以w=20°。 其余参数见表: (2)输入参数 打开ZEMAX,将上表中参数输入ZEMAX:其中第七面设为光阑面

设置相对孔径值和波段:

更换玻璃,换成国产玻璃:

输入焦距50mm进行缩放 缩放后得到我们所设计的焦距f’=50mm的初始参数(如图所示) 到这里,初始结构及其参数已经完成。

时尚人像摄影摆姿入门教程--半身照

在第一部分中示范了难度较高的全身姿势,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一下比较“大路”的半身姿势,其中又可以分为半身及大半身。半身照的定义,是只拍摄模特大腿及以上的部位,包括大腿、腰、手部、胸部及头部。至于大半身照,就只拍摄胸部以上的位置。由于半身照及大半身照可以让模特充分占据照片的大部分位置,但又可保留一点空间交代背景,配合手部姿势、头部角度、饰物、衣服等变化,所以相对来说是最容易处理的比例。大家不难发现,在所有人像摄影作品中,半身照占着相当大的比例。 与特写照一样,拍摄半身照时同样要照顾模特的表情。至于手部及腰部方面,旧时较为艺术的人像照流行以“兰花手”、“拗腰”等方式处理,不过现时这类姿势已不太流行,而且模特也不太习惯这类高难度姿势。大家不妨可以随便一点,指导模特拨弄头松、托腮、整理耳环、拉扯外套衫

领等等,手部动作可以为照片带来变化,也可解决双手不知放在哪里好的问题。有时不妨稍为利用一下身边的对象,让模特按着墙壁、抱着椅背、侧身伏在沙发上等,可以衬托之余也可增加模特的安全感。 半身姿势 最简单的正面半身姿势,最重要是不能呆直站着,手可以举起到一半、摸头发、撑腰、插袋等。留意让模特大腿稍为重迭,看起上来会更为纤细。

跟全身姿势一样,稍为向侧站看起来会较瘦。

用手托着脸部,可以减少一点脸部的面积,令脸形看起来更尖。

回眸望镜头也是常见动作,更可以突出模特肩膀的美态,头部左右角度改变一下即可以为照片带来变化。留意脖子扭动的角度不能太大,不然就会使表情不自然。

坐着也可以回眸一笑,头部稍为向镜头方向倾侧会较为精神,向后倾的话就感觉较怪。

照相物镜镜头设计与像差分析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课题名称: 照相物镜镜头设计与像差分析

专业班级:_________ 2009级光通信技术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工作时间:2011620 至2011.7.1 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 设计一个成像物镜透镜组,照相物镜的技术指标要求:

二、进度安排 1、2011.6.20-2011.6.21 学习zemax手把手教程,掌握zemax输入 数据 方法和像差评价函数 和电路中各参数的计算结果。 2、2011.6.22-2011.6.23 根据实例,深入学习zemax像差控制和优化方法

3、2011624 光学自动设计及像差理论(上课),布置任务 4、2011627-2011628 确定初始结构,并进行像差控制和优化设计;给出 像质评价报告; 5、2011629-2011.7.1 撰写课程设计论文,修改定稿并交稿 三、参考资料或参考文献 1、《光学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美)莱金著,周海宪,程云芳译, 2009.10 2、《现代光学设计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李林,2009.9 3、《工程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郁道银,谈恒英,2006.2 4、《应用光学(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张以谟,2010.7 5、《几何光学像差光学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李晓彤,岑兆丰,2003.11 6、《实用光学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王之江,2007.1 7、《光学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刘钧,高明,2006,10 8、《实用光学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王之江,顾培森,2006,9 9、“光行天下”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5512234280.html,/

一款照相物镜设计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光学软件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一款照相物镜设计 专业、班级:13级光电2班 学生姓名:周观后 学号: 2 指导教师:苏倩倩 分数: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光学软件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苏倩倩

目录

六、 一、照相物镜简介 照相物镜的基本光学性能主要由三个参数表征。即焦距f ’、相对孔径D/f ’和视场角2w 。照相物镜的焦距决定所成像的大小 Ⅰ)当物体处于有限远时,像高为 y ’=(1-ωβtan ')f (1-1) 式中,β为垂轴放大率,l l y y ''== β。对一般的照相机来说,物距l 都比较大,一般l >1米,f ’为几十毫米,因此像平面靠近焦面,''f l ≈,所以 Ⅱ)当物体处于无限远时,β→∞像高为 ωtan 'f (1-2) 因此半视场角 ω=atan ''f y (1-3) 表1-1中列出了照相物镜的焦距标准: 表1-1

相对孔径决定其受衍射限制的最高分辨率和像面光照度,在此的分辨率亦即 通常所说的截止频N λ λ u f D N == (1-4) 照相物镜中只有很少几种如微缩物镜和制版物镜追求高分辨率,多数照相物 镜因其本身的分辨率不高,相对孔径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像面光照度 E ’=1/4πL τ(D/f ’)2 (1-5) 照相物镜的视场角决定其在接受器上成清晰像的空间范围。按视场角的大小,照相物镜又分为 a )小视场物镜:视场角在30°以下; b )中视场物镜:视场角在30°~60°之间; c )广角物镜:视场角在60°~90°之间; d )超广角物镜:视场角在90°以上。 照相物镜按其相对孔径的大小,大致分为 a )弱光物镜:相对孔径小于1:9; b )普通物镜:相对孔径为1:9~1:3.5; c )强光物镜:相对孔径为1:3.5~1:1.4; d )超强光物镜:相对孔径大于1:1.4; 照相物镜没有专门的视场光阑,视场大小被接受器本身的有效接受面积所限 制,即以接收器本身的边框作为视场光阑。 照相物镜上述三个光学性能参数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这三个参数决定 了物镜的光学性能。企图同时提高这三个参数的指标则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

基于ZEMAX的照相物镜的设计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自动化仪表系 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10级仪表三班设计题目 设 计技术参数 1、焦距:f’=15mm; 2、相对孔径:1/2.8; 3、在可见光波段设计(取d、F、C三种色光) 4、视场角2w=74° 设计要求 1、简述照相物镜的设计原理和类型; 2、确定照相物镜的基本性能要求,并确定恰当的初始结构; 3、输入镜头组数据,设置评价函数操作数,进行优化设计和像差结果分析; 4、给出像质评价报告,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工作量 查阅光学设计理论和像差分析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提出并较好地的实施方案设计简单透镜组,并用zemax软件对初级像差进行分析和校正,从而对镜头进行优化设计 工作计划 第一天、第二天:熟悉ZEMAX软件的应用,查阅资料,确定设计题目进行初级理论设计 第三天、第四天:完善理论设计,运用ZEMAX软件进行设计优化,撰写报告 第五天:完善过程,进行答辩 参考资料《光学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刘钧,高明,2006,10 《几何光学像差光学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李晓彤,岑兆丰,2003.11 《实用光学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王之江,2007.1 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 签字

摘要 (1) 第一章简述照相物镜的设计原理和类型 (2) 第二章设计过程 (4) 2.1根据参数要求确定恰当的初始结构 (4) 2.2优化设计过程 (5) 2.3 优化结果像差结果分析 (8) 第四章课设总结 (13) 参考文献

人们早就有长期保存各种影像的愿望。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前的公元四世纪时,人们按投影来描画人物轮廓像的方法达到了全盛时代,至今这种方法仍然作为剪纸艺术流传着。后来,人们让光线通过小孔形成倒立像,进而将小孔改为镜片,并加装一只暗箱。只要在暗箱底板上放一张纸,不仅可以画出轮廓,还可以画出像上的各个部分。这就形成了照相机的机构雏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照相机的发展日益迅速,有着显著的飞跃。照相物镜是照相机的眼睛,它的精度和分辨率直接影响到照相机的精度与成像质量。要保证所设计的照相物镜达到较高的技术要求,在设计时就必须达到更高的精度与分辨率。 本文所讨论的照相物镜,它主要采用后置光阑三片物镜结构,其中第六面采用非球面塑料,其余面采用标准球面玻璃,应用ZEMAX软件设计了一组焦距f '= 15mm的照相物镜,相对孔径D/ f’=2. 8,镜头总长为15.1366mm,整个系统球差0.000192,慧差0.000432,像散0.002716。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字:照相物镜ZEMAX 设计

光学设计照相物镜的设计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现代光学设计》考核 ——照相物镜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系统设计要求: 1、焦距:f’=15mm; 2、相对孔径:1/2.8; 3、在可见光波段设计(取d、F、C三种色光) 4、视场角2w=74° 二、设计过程 1,在光学技术手册查询后选定初始结构为后置光阑的三片物镜,初始参数为: 1 输入初始参数

2,优化设计过程 将参数输入zemax:其中第六面设为光阑面,厚度设为marginal ray height,移动光标到STO光阑面的“无穷(Infinity)”之上,按INSERT键。这将会在那一行插入一个新的面,并将STO光阑面往下移。新的面被标为第2面。再按按INSERT键两次。移动光标到IMA像平面,按INSERT键两次。在LDE曲率半径(Radius)列,顺序输入上表1中的镜片焦距(注意OBJ面不做任何操作);在镜片厚度(Thickness)列顺序输入表1中的镜片厚度;在第七个面厚度处单击右键,选择面型为Marginal Ray Height。在镜片类型(Class)列输入镜片参数,方法是:在表中点右键对话框Solve Type选中Model,Index nd中输入n值Abbe Vd 中输入v值。结果如下在system-general-aperture中输入相对孔径值 2.8,在system-wavelength中输入波段,然后在tools-make focus中该改焦距为15mm进行缩放。3,设置相对孔径值和波长

输入焦距15mm进行缩放: 4,定义视场如下 此时得到初始结构及参数如下图

人像摄影作品欣赏分析

人像摄影作品欣赏分析 ■ 《回娘家》,摄于云南,后期合成。薄雾气氛中的画面近实远虚,急切探母的妈 妈与回头顾盼的孩子。作品用湖蓝的淡色调,吟诵出“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淡淡诗意。 ■ 《母亲·俄罗斯后裔》,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作品光影对比强烈,画面在具有 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仿佛讲述着一个平凡而曲折的家庭故事。身后的家人在幽暗的内室忙 碌着,而身为家庭主妇的她,侧身回顾,秉承着一颗操劳的心。作品压暗背景亮度,营造 了北方家庭简朴的氛围。 ■ 《巴伐利亚少女》,摄于德国巴伐利亚。作品恰到好处地捕捉到少女那由衷欢笑 的瞬间,造型生动,前后呼应,清新的色彩,高雅的灰层次,一派别致的灿烂春光。 ■ 《放飞时刻》,摄于浙江前童古镇。作品中两个夕阳下归家的孩童,雀跃的神情,飞奔的脚步,刹那间喷射出欢快、纯真的童趣。作品降低了背景色彩的饱和度,反映出作 者心中对乡间生活的体悟。 ■ 《母爱的眼神》,摄于德国威斯巴登。构图颇有惠斯勒画作《母亲》的神韵。画 面中母亲的眼神目不转睛地凝聚在孩子身上,母爱的温柔、真切和细腻在此刻成为永恒。 作品大幅压低了背景的亮度,突出了母子对视的深情一刻。 ▲ 《老屋门前》,摄于浙江前童古镇,后期合成。少女蒙娜丽莎般的眼神,与两个 小动物和谐相处,让人体悟到桃花源南山下生活的氛围。整幅作品压低了影调,减弱了色 彩的浓度,安逸和宁静的气氛油然而生。 ▲ 《马与他的主人》,摄于上海松江某马场。作品以男子与黑骏马相拥相吻的瞬间,刻画了人与动物之间超然的情感,显现出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真实场景。后期对画面进行了 模糊处理,并突出了男子红衣的鲜活色调。 ■ 《回娘家》,摄于云南,后期合成。薄雾气氛中的画面近实远虚,急切探母的妈 妈与回头顾盼的孩子。作品用湖蓝的淡色调,吟诵出“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淡淡诗意。 如果用的是消费级相机的话,在拍人像时稍微变下焦,就是拉近点变多少自己看着调. 这样也可以加大背景虚化. 用好闪光灯..拍人时如果背光,就要用反光板了,如果没有,就要用闪光灯了.用闪光灯 时最好给灯加上柔光罩,这样打在人脸上的光不会很生硬,没有高光.过度很好,很像自然光.如果是消费级相机,就用一张白纸,或白纱布档在闪灯前约0.5CM处,也有散光效果. 人像摄影技巧美化人物姿态的要领在拍人物全身照或大半身照时,被摄者的姿势及 造型十分重要。要使被摄者的姿势优美,须掌握下面几个要诀:

照相物镜设计报告实例

照相物镜镜头设计与像差分析 设计一个成像物镜透镜组,照相物镜的技术指标要求: 1、焦距:f’=12mm; 2、相对孔径D/f’不小于1/2.8; 3、图像传感器为1/2.5英寸的CCD,成像面大小为4.29mm×5.76mm; 4、后工作距>6mm 5、在可见光波段设计(取d、F、C三种色光,d为主波长); 6、成像质量,MTF 轴上>40% @100 lp/mm,轴外0.707 >35%@100 lp/mm。 7、最大畸变<1%

照相物镜的简介 照相物镜的基本光学性能主要由三个参数表征。即焦距f ’、相对孔径D/f ’和视场角2w 。照相物镜的焦距决定所成像的大小 Ⅰ)当物体处于有限远时,像高为 y ’=(1-ωβtan ')f (1-1) 式中,β为垂轴放大率,l l y y ' '== β。对一般的照相机来说,物距l 都比较大,一般l >1米,f ’为几十毫米,因此像平面靠近焦面,''f l ≈,所以 l f '= β Ⅱ)当物体处于无限远时,β→∞像高为 y ’=ωtan 'f (1-2) 因此半视场角 ω=atan ' ' f y (1-3) 表1-1中列出了照相物镜的焦距标准: 表1-1 相对孔径决定其受衍射限制的最高分辨率和像面光照度,在此的分辨率亦即通常所说的截止频N λ λ u f D N == (1-4) 照相物镜中只有很少几种如微缩物镜和制版物镜追求高分辨率,多数照相物镜因其本身的分辨率不高,相对孔径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像面光照度 E ’=1/4πL τ(D/f ’)2 (1-5)

照相物镜的视场角决定其在接受器上成清晰像的空间范围。按视场角的大小,照相物镜又分为a)小视场物镜:视场角在30°以下; b)中视场物镜:视场角在30°~60°之间; c)广角物镜:视场角在60°~90°之间; d)超广角物镜:视场角在90°以上。 照相物镜按其相对孔径的大小,大致分为 a)弱光物镜:相对孔径小于1:9; b)普通物镜:相对孔径为1:9~1:3.5; c)强光物镜:相对孔径为1:3.5~1:1.4; d)超强光物镜:相对孔径大于1:1.4; 照相物镜没有专门的视场光阑,视场大小被接受器本身的有效接受面积所限制,即以接收器本身的边框作为视场光阑。 照相物镜上述三个光学性能参数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这三个参数决定了物镜的光学性能。企图同时提高这三个参数的指标则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在侧重提高一个参数的同时,相应地降低其余两个参数的指标。 早期的照相物镜是单片的正弯月形透镜,其前置一孔径光阑,之后演变为双胶合弯月透镜以及正负分离透镜,这些简单的物镜相对孔径很小只能在室外照明条件良好时拍摄,又称为风景物镜。最早出现的对称型物镜,属于简单的风景物镜对称于光阑的组合,相对孔径仍然很小,如Hypogon物镜。之后又出现Protar物镜,Dagor物镜等一系列逐渐演变出来的物镜,之后出现的三片物镜是很多复杂透镜的基础,它由三片分离的薄透镜组成,在视场角为55°时,相对孔径可以达到1:3.5~1;2.8,在视场角适当降低时,相对孔径可提高到1:2.4以上。其他还有双高斯物镜、远距物镜、反远距物镜等等复杂物镜。 本次涉及所使用的三片物镜是具有中等光学特性的照相物镜中结构最简单,像质最好的一种,被广泛使用在比较廉价的135#和120#相机中,例如国产的海鸥—4、海鸥—9、天鹅相机等。这种照相物镜进一步复杂化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增大相对孔径,或提高视场边缘成像质量。 设计过程

最最经典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最最经典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这是一张极其经典的照片,作为二战胜利的象征被广为流传,又是人类最美好爱情的见证!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旁边的人则报以会心的微笑:毕竟胜利来临了,是值得高兴的事!照片出现于《时代》杂志,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它不饰雕琢,清新自然。40年后,摄影者阿尔夫里德.伊森斯塔特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找到了当年的这两位照片中的男女,他们已成了子孙满堂的爷爷和奶奶。

[小大人]照片中三位美国女孩在西班牙塞维尔某个地方交谈。这张照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美国销售 第二的明信片。

[最著名的吻]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 世界流传。 [撤退]这是在朝鲜战争中撤退的美国海军士兵。摄影者大卫.道格拉斯.邓肯别具匠心,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一直不错。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援朝军队的回击。 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撤退?他*的!我们打错了方向”!

[温斯顿.丘吉尔] 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剎那,卡特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奥马伊拉的痛苦] 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尽管福尼尔曾经当过外科医生,但此时也无能为力。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虽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疗,但还是死了。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WPP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 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照相物镜设计

.. . . .. 汉口学院 《应用光学》 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照相物镜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班级: 授课老师:

二O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二、设计要求 (5) 三、外形尺寸计算 (5) 四、结构选型及参数计算 (5) 1.结构选型 (5) 2.参数数据 (7) 五、ZEMAX初始数据 (7) 1.初始结构参数 (7) 2.缩放焦距 (9) 3.更换玻璃 (10) 六、ZEMAX校正数据 (11) 1.设置约束对象 (11) 2.设置变量 (12) 3.优化 (13) 4.最终结构数据 (13)

七、像质评价 (14) 1.2D草图 (14) 2.场曲和畸变 (14) 3.快速傅立叶变换调制传递函数 (15) 4.标准点列图 (15) 5.光线像差特性曲线 (16) 6.光路特性曲线 (16) 八、零件图 (18) 九、学习体会 (19) 十、参考文献 (20) 一、选题背景 照相机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已成为科研、国防、生产、教育以及文化生活各领域中的重要手段。它给人类的文明生活带

来了许多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照相机也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普及了。 照相机是由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测距器,卷片,机身(暗箱)等主要部件构成的。其中镜头的作用是通过光线把景物集结成影像并投射到感光片上,使感光片接受清晰的影像,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照相机的性能。照相物镜的光学特性一般用焦距f'、相对孔径 D' f /、视场角ω 2表示。此外还提出分辨率的要求,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技术条件。 照相物镜的结构型式很多,而且不断有新的型式出现。选用照相物镜的原则应该是:既能满足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的要求,而结构又最简单。 双高斯物镜是具有较大视场(大约ω2=40o左右)的物镜中相对孔径最先达到1/2的物镜[1]225。双高斯物镜是以厚透镜矫正匹兹万场曲的光学结构,半部系统是由一个弯月形的透镜和一个薄透镜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图1-1.2 图1-1.3 双高斯照相物镜是目前多数大孔径物镜的基础,它的演变型式很多,它的复杂化目的是为了改善成像质量,如图1-1.2所示,或者是为了增大相对孔径,如图1-1.3所示,相对孔径可达1/0.95。由于

一款照相物镜设计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光学软件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一款照相物镜设计 专业、班级:13级光电2班 学生姓名:周观后 学号:130250202 指导教师:苏倩倩 分数: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光学软件课程设计

目录 一、照相物镜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确定初始结构 (5) 三、用ZEMAX优化 (9) 四、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照相物镜简介 照相物镜的基本光学性能主要由三个参数表征。即焦距f’、相对孔径D/f’和视场角2w。照相物镜的焦距决定所成像的大小

Ⅰ)当物体处于有限远时,像高为 y ’=(1-ωβtan ')f (1-1) 式中,β为垂轴放大率,l l y y ' '== β。对一般的照相机来说,物距l 都比较大,一般l >1米,f ’为几十毫米,因此像平面靠近焦面,''f l ≈,所以 l f '= β Ⅱ)当物体处于无限远时,β→∞像高为 ωtan 'f (1-2) 因此半视场角 ω=atan ' ' f y (1-3) 表1-1中列出了照相物镜的焦距标准: 表1-1 相对孔径决定其受衍射限制的最高分辨率和像面光照度,在此的分辨率亦即通常所说的截止频N λ λ u f D N == (1-4) 照相物镜中只有很少几种如微缩物镜和制版物镜追求高分辨率,多数照相物镜因其本身的分辨率不高,相对孔径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像面光照度 E ’=1/4πL τ(D/f ’)2 (1-5) 照相物镜的视场角决定其在接受器上成清晰像的空间范围。按视场角的大小,照相物镜又分为 a )小视场物镜:视场角在30°以下; b )中视场物镜:视场角在30°~60°之间;

【2018最新】唯美的人像摄影作品欣赏-范文模板 (2页)

【2018最新】唯美的人像摄影作品欣赏-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唯美的人像摄影作品欣赏 很早以前,人们就以各种需要、各种方法描绘自己的形象。最早,人像画 面出现在绘画中,尤其到19世纪早期,当时的油画肖像已经非常时髦,创作上也日臻成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肖像绘画作品。不久,当摄影术发明之后,人 像开始进入摄影领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抽象的人像摄影作品欣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唯美的人像摄影作品欣赏 精彩的人像摄影作品精选 人像摄影的拍摄方向 拍摄方向 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同是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到的 视觉印象并不完全一样,有的角度显得更美,更有神韵。在拍摄人像的时候也 是这样,我们要力求找准被摄者最美、最动人的角度。拍摄角度的少量变化, 都能对被援者形象的表现产生明显的影响。拍摄方向的选择,是以被摄者为中 心照相机左右位置的变化。拍摄方向大体上分作正面人像、七分面人像、三分 面人像、侧面人像这几种拍摄。正面人像,适合于那些五官端正、脸型匀称而 漂亮的人。如果脸围太胖、太宽、太瘦。两侧不均,或者两眼大小不一,鼻子、嘴形不正的人,一般说来不宜从正面拍摄。 七分面人像 七分面人像,指被摄者面部略微向一侧转动,但从照相机的方向仍能看到 被摄者脸部正面的绝大部分。如果以被摄者面部正面和侧面所占的比例划分, 七分面人像应是脸部的正面占大部分,而侧面只占小部分。这种七分面人像, 不仅仍能表现出被摄者的正面相貌,而且显得灵活并富有变化,容易收到较好 的效果。选择七分面拍摄还有一个特点:它不像正面人像中被摄者脸围两侧的 轮廓线条同等突出,而是面都较窄的那面的轮廓线条最鲜明,面部较宽的那面 的轮廓线条则退居较次要的地位,不显得那么突出。拍摄中,如果有的被摄者 脸部两侧的轮廓线条不十分对称,我们便可以让其面部转向轮廓好看的一侧,

照相物镜系统设计报告

照相物镜系统设计报告 一、系统设计要求 1.1 光学特性要求 系统焦距:f′=12mm 物方视场角:2ω=40° F数:F/# =4 工作波段:可见光 1.2 成像质量要求 MTF>0.3@67.5lp/mm 二、系统设计过程 2.1 系统选型 根据本次系统设计的光学特性要求,发现三分离式物镜可以很好的满足相关特性,所以接下来的设计与优化过程,是基于三分离式光学系统进行的。 2.2 设计及优化过程 2.2.1 初始结构参数录入 首先参考光学设计手册,选择对应光学特性参数均优于本次系统设计的光学结构参数,因此,录入初始光学结构参数如下图(图一)所示。 图一初始光学结构参数 同时,设定系统工作的光学特性参数,如下图(图二~四)所示。 图二系统孔径设定

图三系统工作波长设定 图四系统工作视场设定 以上工作完成后,根据软件提供的系统数据,此时系统有效焦距EFFL=77.2915mm。 2.2.2 系统焦距修改 为了使优化过程更加精确高效,这里先对系统焦距进行修改。此次设计,要求系统的有效焦距EFFL=12mm,因此,按照Tools->Miscellaneous->Scale Lens 过程,如下图(图二)所示的方式进行修改。 图五修改系统焦距

修改后系统结构参数如下图(图六)所示。 图六焦距修改后系统光学结构参数 此时,系统有效焦距EFFL=12.0034mm,相应的成像质量评价指标图像,如下图(图七~九)所示。 图七优化前系统光线追迹图 图八优化前系统点列图

图九优化前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 2.2.3 设置优化函数 从前面的系统像质评价指标的图像可以看出,初始结构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系统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在Merit Function Editor中,按照Tools->Default Merit Function的过程进行缺省优化函数设定,如下图(图十)所示。初始时,系统相差较大,设定系统根据光斑半径(Sport Radius)进行优化,当优化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系统相差与波长可比拟,则根据波前(Wavefront)进行优化。 图十缺省优化函数 为了使优化结果满足要求,应对优化函数进行优化丰富。这里添加MTFA和EFFL操作数,其设定方式如下图(图十一)所示。

照相物镜设计

武汉工程大学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 说明书 课题名称:照相机物镜的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题工作时间: 2011年6月20日至 2011年7月1日 XXX大学教务处

一.前言 背景知识 相机镜头是相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拍摄成像的质量。同时镜头也是划分相机种类和档次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准。一般来说,根据镜头,可以把相机划分为专业相机,准专业相机和普通相机三个档次,无论是传统的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可以适用于这个划分。镜头能分为变焦和定焦两大类。变焦镜头我们刚才已经试用了,就是焦距可变,也就是可以推拉的镜头。除此之外还有定焦镜头,就是焦距不能变只有一个焦段,或者说只有一个视角。在镜头外观上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定焦镜头只有对焦环(就是控制清晰度的,稍后介绍),而变焦镜头拥有两个环,一个对焦环(控制清晰度)和变焦环(控制视角,即推拉)。 定焦镜头因为其焦距固定,因此比较好分类:广角镜头:一般低于35mm的镜头为广角镜头,低于28mm的为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视角广,纵深感强,景物会有变形,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如建筑、集会等。 中焦镜头:一般在36mm到134mm的镜头为中焦镜头。中焦镜头比较接近人正常的视角和透视感,景物变形小,适合拍摄人像、风景、旅游纪念照等。 长焦镜头:一般高于135mm以上的镜头为长焦镜头,也被称为远摄镜头。其中,大于300mm 以上的为超长焦镜头。长焦镜头视角小,透视感弱,景物变形小,适合拍摄无法接近的事物,如野生动物、舞台等,也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虚化背景的作用,拍摄人像。 变焦镜头因其焦段变化,不好一概而论。假设其焦段在广角、中焦、长焦的一段或者两段间变化,也可以称为广角变焦镜头、中长变焦镜头等。 二.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照相物镜 (1)光学特性要求:f’=100mm;2?=30?,D/f’=1:3.5. (2)成像质量要求:弥散斑直径小于0.05mm;倍率色差最好不超过0.01mm;畸变小于3%。 . 三、设计课题过程 1、通过查找资料,在镜头数据编辑页面输入物镜的初始值如下: 这是一个焦距为76mm、2ω为55.5、相对孔径为1:3.5d的Tessa物镜。 2、改变相关参数,使数据符合需要设计的照相物镜 将焦距改为100mm,入瞳直径改为28.571429。.

拍摄人像文案

拍摄人像文案 篇一:人物访谈类文案模板 《》频道 《》栏目 制片人:主持人:编导: 观望风景感悟人生 1 《》节目文案 一. 节目阐述:1. 本期主题:2. 本期嘉宾:3. 制片人: 4. 主持人:5. 编导:二. 嘉宾资料:三. 节目亮点:四. 节目构架: 五. 关于插入小片和照片说明:明星简介写字板,MV,照片 观望风景感悟人生 2 观望风景感悟人生 3 观望风景感悟人生 4

观望风景感悟人生 5 篇二:摄影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XX银行杯“幸福XX·大美XX”摄影展 一、活动背景 近几年来XX县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城镇建设上,结合对XX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的新一轮修编,以建设首都卫星城为定位,强调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创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魅力之城。几年来,完成了城区道路及排水、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城中村改造及住宅建设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城市化率连续三年跻身全省30强,并获得全省唯一的“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二、活动目的 ? ? 记录人文风情,塑造城市精神,展示城市形象; 通过展示优秀的摄影作品,积极宣

导社会正能量,让人们从时代的轨迹中思考生活,寻找力量,在体验城市生活、传播城市文化中感悟城市发展及生命存在的意义; 给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 三、组织机构 主办方:XX 联合承办:XX 摄影俱乐部协办方:摄影工作室指导单位:总冠名:XX银行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5月1日—5月15日XX展览中心 五、活动理念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六、活动详细流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3月15日—3月31日) 1 a.成立摄影活动主委会

三片摄影物镜的设计

深圳大学课程论文题目成绩 专业课程名称、代码 年级姓名 学号时间 任课教师

三片摄影物镜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的具体指标及其要求 系统的焦距f=100mm,D/f=1/5,视场角2W=40O。该物镜对d光校正单色像差,对F、C光校正色差。 二、实验原理 光学设计必须校正光学系统的像差,但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把像差校正到完全理想的程度,因此需要选择像差的最佳校正,也需要确定校正到怎样的程度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即确定像差容限。对光学系统成像性能的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光学特性,包括焦距、像距、放大率、入瞳位置、入瞳距离等;第二方面是成像质量,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应该足够清晰,并且物像相似,变形要小。 像差指在光学系统中由透镜材料的特性或折射(或反射)表面的几何形状引起实际像与理想像的偏差。理想像就是由理想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实际的光学系统,只有在近轴区域以很小的孔径角的光束所生成的像才是完善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须有一定大小的成像空间和光束孔径,同时还由于成像光束多是有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同一介质的折射率随颜色而异。因此实际光学系统的成像具有一系列缺陷,这就是像差。像差的大小反映了光学系统质量的优劣。几何像差主要有七种:其中单色光像差有五种,即球差、彗差、像散、场曲和畸变;复色光像差有轴向色差和垂轴色差两种。在实际的光学系统中,各种像差是同时存在的。它影响了光学系统成像的清晰度、相似性和色彩逼真等,降低了成像质量。 1、球差 轴上物点发出的光束,经光学系统以后,与光轴夹不同角度的光线交光轴于不同位置,因此,在像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弥散斑,这就是球差。 在孔径角很小的近轴区域可以得到物点成像的理想位置l′,任意孔径角U的成像光线偏离理想像点与光轴相交的位置为L′。我们把轴上物点以某一孔径角U 成像时,其像方截距L′与理想像点的位置l′之差称为轴上点球差,又称为轴向球差,用如图2-1表示。球差也可在垂轴方向度量,称为垂轴球差。 图2-1 光学系统的球差 不同孔径角U(或孔径高度h)入射的光线有不同的球差值,如果轴上物点以最大孔径角Um成像,其球差称之为边光球差,如果以孔径角0.707U成像,则相应的球差称之为0.707带球差。大部分光学系统只能对某一孔径高度校正球差,一般是对边光校正球差,这样的系统称之为消球差系统。 2、彗差 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

照相物镜设计

汉口学院 《应用光学》 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照相物镜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授课老师: 二O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二、设计要求 (4) 三、外形尺寸计算 (4) 四、结构选型及参数计算 (5) 1.结构选型 (5) 2.参数数据 (6) 五、ZEMAX初始数据 (6) 1.初始结构参数 (6) 2.缩放焦距 (8) 3.更换玻璃 (8) 六、ZEMAX校正数据 (10) 1.设置约束对象 (10) 2.设置变量 (11) 3.优化 (11) 4.最终结构数据 (11) 七、像质评价 (12) 1.2D草图 (12) 2.场曲和畸变 (12) 3.快速傅立叶变换调制传递函数 (13) 4.标准点列图 (13) 5.光线像差特性曲线 (14) 6.光路特性曲线 (14) 八、零件图 (15) 九、学习体会 (16) 十、参考文献 (17)

一、选题背景 照相机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已成为科研、国防、生产、教育以及文化生活各领域中的重要手段。它给人类的文明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照相机也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普及了。 照相机是由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测距器,卷片,机身(暗箱)等主要部件构成的。其中镜头的作用是通过光线把景物集结成影像并投射到感光片上,使感光片接受清晰的影像,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照相机的性能。照相物镜的光学特性一般用焦距f'、相对孔径f D' /、视场角ω2表示。此外还提出分辨率的要求,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技术条件。 照相物镜的结构型式很多,而且不断有新的型式出现。选用照相物镜的原则应该是:既能满足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的要求,而结构又最简单。 双高斯物镜是具有较大视场(大约ω2=40o左右)的物镜中相对孔径最先达到1/2的物镜[1]225。双高斯物镜是以厚透镜矫正匹兹万场曲的光学结构,半部系统是由一个弯月形的透镜和一个薄透镜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图1-1.2 图1-1.3

人像摄影的前景和背景处理

人像摄影的前景和背景处理 一、前景 前景是指画面中处于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任何景物,甚至包括主体前面的阴影,都可以作为前景元素。 六月。未央作者:格式化 运用前景有助于画面产生三维的感觉 当然,并不是说每一张片子绝对都要有前景,也不是说没有前景的片子不是好片。强调前景意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运用,前景对画面强化三维效果的优势。

北京女孩在汽车影院作者:达文东 运用前景有助于画面的视觉平衡 用长焦镜头拍摄人像特写,可让朦胧的散景突出主题,此时要注意,若没有前景的衬托,将使得影像单调、缺乏韵味。若是将绿叶前景纳入构图中,置于人像前方,则将使得画面更生动。这是点缀式的拍摄手法,善用人物与绿叶之间的视觉平衡

【暖暖】--- Judy作者:Rainer鲸鱼 恰当地选取前景,不仅能增强画面的空间感,而且能够明显提高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应该针对画面内容和表现意图的需要,大家要自觉能动地选择前景、运用前景。

魅力女神&典雅作者:火页心 通过色彩的对比达到画面平衡,如上图将一个小的但很强烈的色彩细节面对一个大面积的苍白的区域。 要想在二维的空间中产生三维的感觉,可以通过景深的控制。拍摄时如果使用长焦,将焦点落于人中,开大光圈;使用广角时,使前景尽可能贴近镜头。这样就可以得到前景虚化的效果。 二、背景 以人物为主体的照片,背景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人物与背景的相互关系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人像摄影中,如何运用与处理好背景,是一幅作品关键所在,许多人在拍摄时常因全神贯注于主体而忽视对背景的取舍,结果拍出的画面主次不分,没有章法。 背景作为主体以外,在画面中起到衬托作用的这种景或者物。作为艺术表达来讲,肯定这个背景在你的艺术作品中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而且在前期的创作中应该在考虑你的主体同时要考虑到你的背景的融合。我记得有一个哲学家谈过,说你做一个雕塑的时候,如果你雕塑这个作品的时候不考虑到你把他放在什么地方、你不考虑你把他应有在什么场合做这个雕塑的话,那么这个作品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我觉得艺术都有相通的地方,作为摄影也能够适应,也适合我们作品摄影的创作。背景是画面的重要构成因素,在人像摄影构图中是起到烘托主体、帮助叙事、渲染气氛的作用,有助于说明人物所处的时间、地点、季节等,有助于主题的表现。从人像摄影的实践来看,背景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平面的,有纵深的,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如何借背景刻画被摄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一)、根据照片所欲阐明的主题来选择背景

人像摄影作品欣赏分析

人像摄影作品欣赏分析 ■《回娘家》,摄于云南,后期合成。薄雾气氛中的画面近实远虚,急切探母的妈妈与回头顾盼的孩子。作品用湖蓝的淡色调,吟 诵出“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淡淡诗意。 ■《母亲·俄罗斯后裔》,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作品光影对比强烈,画面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仿佛讲述着一个平凡而曲折 的家庭故事。身后的家人在幽暗的内室忙碌着,而身为家庭主妇的她,侧身回顾,秉承着一颗操劳的心。作品压暗背景亮度,营造了 北方家庭简朴的氛围。 ■《巴伐利亚少女》,摄于德国巴伐利亚。作品恰到好处地捕捉到少女那由衷欢笑的瞬间,造型生动,前后呼应,清新的色彩,高 雅的灰层次,一派别致的灿烂春光。 ■《放飞时刻》,摄于浙江前童古镇。作品中两个夕阳下归家的孩童,雀跃的神情,飞奔的脚步,刹那间喷射出欢快、纯真的童趣。作品降低了背景色彩的饱和度,反映出作者心中对乡间生活的体悟。 ■《母爱的眼神》,摄于德国威斯巴登。构图颇有惠斯勒画作《母亲》的神韵。画面中母亲的眼神目不转睛地凝聚在孩子身上, 母爱的温柔、真切和细腻在此刻成为永恒。作品大幅压低了背景的 亮度,突出了母子对视的深情一刻。 ▲《老屋门前》,摄于浙江前童古镇,后期合成。少女蒙娜丽莎般的眼神,与两个小动物和谐相处,让人体悟到桃花源南山下生活 的氛围。整幅作品压低了影调,减弱了色彩的浓度,安逸和宁静的 气氛油然而生。 ▲《马与他的主人》,摄于上海松江某马场。作品以男子与黑骏马相拥相吻的瞬间,刻画了人与动物之间超然的情感,显现出生活 中令人感动的真实场景。后期对画面进行了模糊处理,并突出了男 子红衣的鲜活色调。

■《回娘家》,摄于云南,后期合成。薄雾气氛中的画面近实远虚,急切探母的妈妈与回头顾盼的孩子。作品用湖蓝的淡色调,吟 诵出“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淡淡诗意。 如果用的是消费级相机的话,在拍人像时稍微变下焦,(就是拉近点)变多少自己看着调.这样也可以加大背景虚化. 用好闪光灯..拍人时如果背光,就要用反光板了,如果没有,就要 用闪光灯了.用闪光灯时最好给灯加上柔光罩,这样打在人脸上的光 不会很生硬,没有高光.过度很好,很像自然光.如果是消费级相机,就 用一张白纸,或白纱布档在闪灯前约0.5CM处,也有散光效果. 人像摄影技巧美化人物姿态的要领在拍人物全身照或大半身照时,被摄者的姿势及造型十分重要。要使被摄者的姿势优美,须掌握下 面几个要诀: 1.头部和身体忌成一条直线。两者如成直线,难免有呆板之感。因此,当身体正面朝向镜头时,头部应该稍微向左或向右转一些, 照片就会显得优雅而生动;同样道理,当被摄者眼睛正视镜头时,让 身体转成一定的角度,会使画面显得有生气和动势,并能增加立体感。 2.双臂和双腿忌平行。无论被摄者是持坐姿或站姿,千万不要让其双臂或双腿呈平行状,因为这样会让人有僵硬、机械之感。妥当 的做法可以是一直一曲或两者构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就能既造成 动感,姿势又富于变化. 3.尽量让体形曲线分明。对于女性被摄者来说,表现其富于魅力的曲线是很有必要的。通常的做法是让人物的一条腿实际上支撑全 身的重量,另一条腿稍微抬高些并靠着那一条站立的腿,臂部要转 过去,以显示其最窄的一面,胸部则通过腰部的弯曲,尽量地显示 其高耸和丰腴感。同时,人物的一只手可摆在臀部,以便给画面提 供必要的宽度。 4.镜头宜远不宜近。一般来说,拍人物照,距离远些总比近些好。因为当镜头(尤其是短焦距的镜头)离被摄者很近时,会出现畸形现象。因此,摄影时应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并让镜头与人物保持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