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表面缺陷
不锈钢辨真伪方法

不锈钢辨真伪方法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耐腐蚀、耐磨、耐高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厨具、建筑、船舶等领域。
但是市场上也存在着一些假冒伪劣不锈钢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困扰。
因此,辨别不锈钢的真伪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辨别不锈钢真伪的方法。
1.观察外观真正的不锈钢表面光滑、均匀,没有砂眼、裂纹、气泡等缺陷。
而假冒的不锈钢材料往往表面不光滑,有明显的划痕或者凹凸不平的现象,可以用手感触辨别。
同时,真正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一定的重量感,而假冒产品通常比较轻。
2.使用磁铁进行测试不锈钢通常具有弱磁性,真正的不锈钢材料对磁铁没有或者只有非常弱的吸引力。
因此,可以使用磁铁将其靠近不锈钢表面,如果磁铁能够吸附在材料上,那么很有可能是假冒产品。
3.化学测试不锈钢材料通常由铬、镍等金属元素组成,可以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测试。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硝酸银法和铬酸法。
硝酸银法的原理是真正的不锈钢材料在硝酸银溶液中通常不会产生颜色变化,而假冒产品则会在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铬酸法则是通过添加铬酸盐溶液,真正的不锈钢材料会产生绿色溶液,而假冒产品则不会。
4.高温测试真正的不锈钢材料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在高温下不易变色。
可以将不锈钢材料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观察材料表面是否发生颜色变化。
真正的不锈钢材料不会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而假冒产品则可能会变色。
5.使用电化学测试仪器在专业场合,可以使用电化学测试仪器进行测试。
这种测试方法可以通过测定不锈钢材料的电位差和腐蚀电流密度等指标,来判断其真伪。
总的来说,辨别不锈钢真伪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观察外观、使用磁铁测试、化学测试、高温测试以及使用电化学测试仪器等。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和渠道购买不锈钢产品,以降低购买假冒产品的风险。
冷轧不锈钢质量控制及常见缺陷预防论述

冷轧不锈钢质量控制及常见缺陷预防论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锈钢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冷轧不锈钢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热性、美观性等特点,因此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不锈钢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缺陷,影响质量,因此,研究冷轧不锈钢的质量控制及常见缺陷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冷轧不锈钢质量控制不锈钢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料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控制和质量管理等四个方面。
其中,原料控制的关键是对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查,以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人员素质和生产流程进行控制,确保机器运行稳定,环境整洁卫生,工人操作规范等。
同时,在检验和质量管理方面,需要严格把控各个环节,遵循标准化的检验流程,以保证成品质量可靠。
二、冷轧不锈钢常见缺陷1. 表面缺陷表面缺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不锈钢缺陷。
主要是指钢板表面出现坑洼、斑点、伤痕、起泡、杂质等问题。
2. 化学成分不合格化学成分不合格通常指钢板中的元素含量不符合标准,如钼、钴、铝等成分的含量不足或超标,这会导致不锈钢耐腐蚀性不佳、强度及硬度差等问题。
3. 热处理不当不锈钢的热处理涉及温度、时间、冷却速率等因素,如果问题出现,则会引起不锈钢的形状不稳定,脆性增加等现象。
4. 噪音过大钣金加工过程中,耳膜损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噪音过大会促进物理变化的发生,从而影响不锈钢板的质量。
三、常见缺陷预防措施为预防冷轧不锈钢的各类缺陷,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严格执行生产流程,确保各环节质量稳定;2. 对生产过程进行盲审,以防止环境污染和机器故障等因素影响不锈钢质量;3. 严格按照标准化检验流程进行检验,防止不合格不锈钢流入市场;4. 在制造过程中注意产品匹配,任何一级产品的质量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成品质量。
总之,冷轧不锈钢的质量控制和缺陷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严格管控各个环节、严格遵循标准化检验流程,才能保证不锈钢板质量稳定,并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不锈钢拉伸缺陷

不锈钢拉伸缺陷
不锈钢拉伸缺陷是指在拉伸过程中,不锈钢材料出现的各种缺陷。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纵向裂纹:不锈钢在拉伸过程中,如果受到过大的拉力或者
过快的拉速度,就会出现纵向裂纹。
这种缺陷不仅会降低不锈钢的强度和韧性,还可能导致材料断裂。
2. 横向裂纹:不锈钢在拉伸过程中,如果受到过大的横向应力,就会出现横向裂纹。
这种缺陷通常发生在板材或带钢等扁平材料中。
3. 毛刺:在不锈钢拉伸过程中,如果材料表面存在毛刺或划痕,就会导致拉伸过程中出现毛刺缺陷。
这种缺陷不仅会影响不锈钢的美观度,还可能导致材料表面损伤。
4. 拉伸不均匀:不锈钢在拉伸过程中,如果拉力不均匀或者应
力集中,就会导致拉伸不均匀缺陷。
这种缺陷会影响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5. 表面氧化:不锈钢在拉伸过程中,如果材料表面存在氧化或
者腐蚀,就会导致表面氧化缺陷。
这种缺陷会影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为了避免不锈钢拉伸缺陷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拉伸速度和拉力大小。
2. 保持材料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3. 采用优质的不锈钢材料。
4. 加强检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修复缺陷。
不锈钢表面常见缺陷类型汇总

不锈钢表面常见缺陷类型汇总1、狭缝——在钢卷正反两面热轧边缘20MM内,在钢卷全长上产生的线状缺陷。
日新原料上表面此缺陷较宽,下表面较窄。
故日新下表面作为冷轧单面保证品的基准面。
2、氧化线——材料板面存在因轧制残留的氧化物引起线状缺陷,和夹杂缺陷有所相似;3、翘皮(氧化皮掉落)——呈舌状或鱼鳞片状,有闭合的有张开的。
有大部也有小部于本体相连。
4、夹杂——有明显的点状、块状、长条状柳叶状的明显特征。
5、划线——加工时,在材料板面可看出条状点状有单条也有多条但无手感的划痕;6、划伤——加工时,在材料板面可看出条状点状有单条也有多条并有手感的划痕;7、碰伤——材料板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材料变形;8、层间滑移(双面滑移)——在钢卷正反两面对称位置上发生形态相同的、细小而密集的伤痕。
由于板与板之间松卷产生。
9、折痕——加工时,板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小的材料变形;10、纸压痕——加工时,板面因纸皱纹引起的材料变形;11、毛刺——加工时,在材料断裂面下部形成的塑性变形(平板为毛刺一端头向上、一端头向下);12、塌边(塌角)——加工时,在材料剪切光亮带上部形成的塑性弯曲变形;13、线状鳞状折叠——在钢卷的表面缺陷呈线状剥落状态有的被膜覆盖,有的未被覆盖。
14、边部鳞状折叠——在钢卷边部轧制边缘50MM以内发生的线状或山状的鳞状剥落,与轧制方向平行,连续或断续发生。
15、山形鳞状折叠——钢卷表面为山形剥落缺陷,发生的位置无特征,山形方向与轧制方向平行。
16、热轧头部滑移——在热轧卷头部大约5米两面有滑移伤痕。
17、氧化皮缺陷——在热轧的下表面头尾发生较多,呈长椭圆形的较多里面的材料呈凹下状。
18、停辊印——在钢带表面发生与轧制方向垂直的一条凹痕。
19、平整辊印——在钢板轧制方向上,以SPM工作辊周长为间距产生的凹凸形伤痕。
20、辊印——在钢板长度方向上,以CRM工作辊周长为间距而出现的凹凸形伤痕;中间辊印、支撑辊印:在长度方向无周期、是直线发生的凹凸伤痕21、边波——钢卷单边或者两边出现的波浪形形变22、凹坑——在热轧时常发生的不定形的杂物咬入而引起的,发生的位置不固定23、高温计冷却水斑点——带钢表面上有白色斑点,中间空的部位颜色和带钢一样。
冷轧不锈钢板带表面缺陷分析与控制

冷轧不锈钢板带表面缺陷分析与控制摘要:通过分析原料性能特点、出口产品不同规格及不同的质量要求,重点讨论辊轧机比较容易产生的几类典型缺陷的原因,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控制预防措施,以期有效降低轧机产品的缺陷率,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冷轧不锈钢板;带表面缺陷;分析与控制?引言轧制的不锈钢板带应达到用户合同要求的目标厚度,并保证带钢实际厚度在允许的厚度偏差之内,同时为保证成品板形质量,在轧制过程中对原料板形进行改善,并达到后部工序生产的要求。
1.冷轧不锈钢概述不锈钢冷轧轧制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旋转轧辊给予不锈钢带压力,使钢带产生塑性变形的的加工方式,相对于普通的钢板轧制,不锈钢冷轧的工艺特点主要有三点:(1)不锈钢强度高、加工硬化快;(2)不锈钢冷轧对轧后钢板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尤其是光亮退火后的钢板表面,不但要求板形好、精度高,而且要求表面光泽;(3)不锈钢的导热性能差,但不锈钢冷轧轧制过程中会产生大的变形热,需及时将冷轧过程产生的热量转移。
2.冷轧工序主要缺陷及控制不锈钢冷轧板带产品的生产是钢铁产品中的精加工品,表面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加工工序多,辊子多,产生缺陷的机会和因素较多、较复杂。
表面缺陷的产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原料缺陷,例如原料夹杂、锈蚀印等,在冷轧生产过程中显现明显;另一个是各工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
2.1原料缺陷不锈钢中含有较高的合金元素,有较发达的柱状晶和在高温下存在第二相组织,造成热塑性较低。
如果热加工出现表面裂纹,即使修磨消除也往往由于残留缺陷而保留在成品表面上。
不锈钢铸坯表面缺陷如清理不彻底也会对成品表面造成影响。
热轧时由于轧辊硬度、冷却强度不良,易造成热轧辊印等缺陷。
这些缺陷在冷轧工序无法去除,由于辊印缺陷均呈周期性分布,对成品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所以针对热轧钢带在冷轧前一般需要进行表面修磨。
2.2 冷轧产生的缺陷冷轧比较容易产生的几类缺陷及预防措施:(1)冷轧擦划伤:该类缺陷一般产生在钢卷的头、尾,生产过程过程中穿带、甩尾以及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张力不匹配造成层间擦伤,尤其是4.0mm以上厚度原料钢卷,发生率较高。
不锈钢质量验收标准

不锈钢质量验收标准一、外观检查1. 表面应无明显划痕、凹坑、变形等缺陷。
2. 表面应无气泡、砂眼、裂纹等缺陷。
3. 表面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色差。
4. 表面应无锈蚀、油污等杂质。
二、尺寸精度1. 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对角线、边长等尺寸应满足公差要求。
3. 平面度、直线度等形位公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材质确认1. 不锈钢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相应的材质证明文件。
2. 不锈钢材料应有明显的材质标识,如材质牌号、规格等。
3. 不锈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表面硬度适中,易于加工。
四、表面处理1. 不锈钢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抛光、拉丝、喷砂等。
2. 不锈钢表面处理后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加工痕迹。
3. 不锈钢表面处理后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
五、焊缝质量1. 不锈钢焊缝应平整、光滑,无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2. 不锈钢焊缝的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焊缝高度、焊接强度等。
3. 不锈钢焊缝的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并符合设计要求。
六、厚度检测1. 不锈钢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2. 不锈钢厚度的测量应在不同位置进行,并取平均值。
3. 不锈钢厚度应均匀一致,无明显偏差。
七、结构检查1. 不锈钢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各部件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2. 不锈钢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承受各种使用条件下的负载。
3. 不锈钢结构中的螺钉、螺栓等紧固件应连接牢固,无松动脱落现象。
4. 不锈钢结构中应注意排水措施,避免积水造成腐蚀。
排水口应设在最低处,以便于排水。
同时应注意检查排水口是否畅通,避免堵塞造成积水。
5. 不锈钢结构中应注意保温措施,对于暴露在外的金属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止结露造成腐蚀。
保温材料应选用导热系数低、不易燃的材料,并注意检查其安装是否严密,防止漏风造成结露。
6. 不锈钢结构中应注意防震措施,对于可能受到震动或冲击的部位应采取防震措施,以避免应力集中和金属疲劳造成结构损坏或安全事故。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和缺陷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和缺陷不锈钢具有独特的强度、较高的耐磨性、优越的防腐性能及不易生锈等优良的特性。
故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食品机械,机电行业,环保行业,家用电器行业及家庭装潢,精饰行业,给予人们以华丽高贵的感觉。
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但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程度。
1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1.1 不锈钢品种简介1.1.1 不锈钢主要成分:一般含有鉻(Cr)、镍(Ni)、钼(Mo)、钛(Ti)等优质金属元素。
1.1.2 常见不锈钢:有鉻不锈钢,含Cr≥12%以上;镍鉻不锈钢,含Cr≥18%,含Ni≥12%。
1.1.3 从不锈钢金相组织结构分类:有奥氏体不锈钢,例如:1Cr18Ni9Ti,1Cr18Ni11Nb,Cr18Mn8Ni5。
马氏体不锈钢,例如:Cr17,Cr28等。
一般称为非磁性不锈钢和带有磁性不锈钢。
1.2 常见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常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②表面镜面光亮处理;③表面着色处理。
1.3.1 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
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种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
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汰。
目前对氧化皮处理方法主要有二种:⑴喷砂(丸)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
⑵化学法: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
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目的。
处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无光的色泽。
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
1.3.2 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
这三种方法优缺点如下:不锈钢表面处理和缺陷2表1项目方法优点缺点适用产品备注机械抛光整平性好,光亮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复杂件难加工,光泽下降,投资及成本较高简单工件,中、小产品,复杂件无法加工整个产品光泽达不到一致,光泽保持时间不长化学抛光投资少,复杂件能抛,效率高,速度快光亮度不足,抛光液要加温,有气体溢出,需要通风设备复杂产品,光亮度要求不高的产品可选用小批量加工较合算电化学抛光达镜面光泽,长期保持,工艺稳定,污染少,成本低,防污染性好一次性投资大,复杂件要装工装,辅助电极,大量生产要降温高挡中小件产品,要求长时间保持镜面光亮产品工艺稳定,易操作,可广泛推广使用1.3.3 表面着色处理: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产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不锈钢孔洞的原因

不锈钢孔洞的原因
不锈钢孔洞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腐蚀和磨损:不锈钢虽然耐腐蚀,但并不代表它完全免疫腐蚀。
在恶劣环境下,腐蚀和磨损可能使不锈钢表面的保护层受损,从而导致孔洞的形成。
2. 材料问题:不锈钢的质量不好可能会导致材料存在缺陷,例如金属的纤维方向、夹杂物、缺损和晶粒过大等,这些也可能是造成孔洞的原因。
3. 应力腐蚀开裂:这是一种严重的问题,不锈钢在长时间或高应力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应力腐蚀开裂,从而产生孔洞。
为避免不锈钢出现孔洞,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材料的选择、保养和注意使用环境等。
例如,根据不同用途的需要选择不同品牌和质量的不锈钢材料,避免使用切割和焊接等方法以免损坏材料,对材料进行充分的检测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等。
此外,还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提高使用温度或减小负荷,以避免应力腐蚀开裂的问题,并避免材料受到恶劣的环境和强烈的阳光、辐射和湿度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2
边损
特征:
在钢卷边缘部弯起、嵌入、
碰伤等发生的边缘部伤痕。
产生原因:
因碰撞、积压、跑偏在边部
发生伤痕。
产生工序:
热轧、BAF、AP(H)
或其它外物碰伤边部 ;因碰撞、积压、
跑偏在边部发生伤痕。
③产生工序:热轧、BAF、HAPL
④消除对策:
a.原料验收要求单边≤60mm(内外三
圈≤80mm)。
h
14
b.BAF对外圈塔形严重的钢卷应用钢板
云状花纹
特征:
Ni钢种上发生的云状的花纹。 产生原因: 热轧黑皮卷时,碰到(结露、 雨水、海水)或热轧时采用 水冷冷却,在APH后发生。
云状花纹
狭缝
氧化皮残留
板形不良
氧化皮缺陷
h
4
线形鳞状折叠
特征:
表面呈线形状剥落状态,有
的被膜覆盖,有的未被膜覆
盖;是凝固后的大型夹杂物
在轧制后表现出的形态,冷
轧后出现较细、两端为针状。
产生原因:
钢坯中附有夹杂物(主要是
凝固后的大型夹杂物),在
经热轧或冷轧时加以延伸产
生。。
h
5
产生工序:
拉矫重卷机组TLL 纵切重卷机组 STL/RCL
冷轧不锈钢卷成品 coil strips
h
3
第一部分:热轧原料缺陷
线形鳞状折叠 山形鳞状折叠 边部鳞状折叠 热轧滑移 卷曲不齐 边裂 边部毛刺
点蚀 孔洞 热轧辊痕迹 热轧双面滑移 泡痕 表面粗糙
边损
利辛
山形鳞状折叠
特征:
钢卷表面象山形状剥落状态,
无固定发生位置。
产生原因:
板坯附有夹杂物,热轧辊转
动不良以及附有杂物而产生
缺陷,经热轧时加以延伸产
生。
产生工序:
炼钢、热轧
消除对策:
h
6
1、板坯表面进行修磨。
边部鳞状折叠
特征:
在钢卷两面距离轧制边缘 50mm以内发生的线状或山
状鳞状剥落缺陷,与轧制
a.热轧卷卷取时导向不良,对中不良, 边部未对齐,产生了偏移;
b.形状不良,钢带有镰刀弯。 ③产生工序:热轧、HAPL ④消除对策:
a.加强来料检查验收。 b.机组生产时控制好卷取EPC。
卷取不良
h
10
边裂
①特征:
在轧制过程带钢边部产生的边裂是垂直于
表面且贯穿整个板带厚度的位于边部的纵
向裂纹,在厚板轧制时,也会出现于轧件
程中二次氧化皮未除净被压
入金属基体中,一般发生在
带钢头尾部。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h
18
1、减少板坯表面氧化皮厚度。
点蚀
特征:
Cr系热轧卷经APH后局部或
全面出现点状的腐蚀坑点。
产生原因:
铁素体钢在热加工过程中,
造成碳化物析出,因不及时
投料生产,长期放置空气中
造成氧化或腐蚀而产生。
产生工序:
方向平行。
产生原因: 热轧卷缩宽轧制时,钢卷边部与大骨部的边缘辊法
兰强烈接触、板坯端面打
击伤痕等造成的缺陷。
产生工序:
h
7
炼钢、热轧
热轧滑移
特征: 热轧卷头部的接触滑移伤痕, 表面呈短线状的伤痕。 产生原因: 卷取机卷取的带钢和卷筒强 烈接触并在开始卷取时产生。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设定合理的卷取张力。
产生工序:
热轧 消除对策: 钢卷捆包,防潮、防水。
h
15
氧化皮残留
特征:
带钢表面产生的黑色、无规
则的氧化物,呈黑色的点状。
产生原因:
因热轧表面粗糙、除鳞不良、
酸洗不干净、速度过快产生。
产生工序:
热轧、AP(H)
消除对策:
1、控制除鳞设备。
2、控制酸洗工艺 。
h
16
3、降速。
氧化皮缺陷
的一处或多处裂口,很容易肉眼识别。冷
轧制时容易发生 断带。
②产生原因:
边裂易出现在连铸板坯或热轧制过程。
这类缺陷的形成在于板坯边部的振痕或板
坯边部的粗糙,也在于轧件边部的局部区
域受到超过它的强度极限的应力。此外,
在轧制过程中,由于边部温降过大。造成
h
11
局部相组织改变,发生应力变化引起的裂
边部毛刺
消除对策:
1、原料验收要求外三圈单边塔形小于 10MM。
2、BAF对外圈塔形严重的钢卷应用钢
h
13
板将内圈垫平。
边损
①特征:
在钢卷边缘部弯起、嵌入、碰伤等
发生的边缘部伤痕,带钢边部呈现出程度
不同的损伤 .
②产生原因:
由于钢卷不同程度内塔形、层间塔
形、外塔形以及溢出边等因素;钢卷入
库后频繁倒垛,运输中转环节多,吊夹钳
特征:
在热轧下表面及头尾部发生
较多,缺陷形状呈椭圆形,
并且有凹下状。
产生原因:
板坯的一次氧化皮和热轧的
二次氧化皮没有被除鳞去除,
在轧制时又被压入到钢卷的
表面上,经酸洗后呈现的状
态。
产生工序:
h
17
热轧
氧化皮咬入
特征:
在AP(H)时板表面部分咬
入了氧化铁皮。
产生原因:
因钢坯表面粗糙,在热轧过
罩式退火炉BAF
十二辊冷轧机 CRM
二十辊冷轧机 CRM
钢厂流程
二、生产工艺 MANUFACTURING PROCESS
热卷连续退火酸洗线HAPL
修磨机组CGL
冷卷连续退火酸洗线 CAPL 立式连续光亮退火线BAL
精磨抛光机组CGL
横切机组CTL
冷轧不锈钢板成品 sheets
平整机组SPM
不锈钢表面缺陷手册
浙江华业不锈钢有限公司
h
1
目第一部分录:热轧原料缺陷
第二部分:APL机组常见缺陷 第三部分:CRM机组常见缺陷 第四部分:CGL机组常见缺陷 第五部分:SPM机组常见缺陷 第六部分:STL、CTL机组常见缺陷 第七部分:BA产品特有缺陷 第八部分:仓储运输缺欠
h
2
原料黑皮卷 hot rolled coil
热轧、APH
消除对策:
h
19
计划及时安排投料生产。
①特征:
非连续的、贯穿带钢上下表面的缺陷。
②产生原因: 板坯内的裂缝或气泡或夹杂在轧制时裂开,
也有的在轧制时咬入了异物 ;在轧制过程 中,带钢断面局部疏松,该处的应力超过材 料的变形极限(如塑性),带钢越薄,其现 象越明显。
③产生工序:炼钢、热轧
h
8
热轧滑移
①特征: 热轧卷头部的接触滑移伤痕,表
面呈短线状的伤痕。 ②产生原因:
卷取机卷取的带钢和卷筒强烈接 触并在开始卷取时卷紧而产生。 ③产生工序:热轧 ④消除对策:
加强来料检查验收。
h
9
①特征: 包括塔形、卷偏、松卷。热轧钢卷卷取后
卷形不良,呈塔形状,或者钢卷卷取时边 部未对齐,没有卷紧。 ②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