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表面缺陷PPT课件
2011 不锈钢表面常见缺陷类型汇总

不锈钢表面常见缺陷类型汇总1. 狭缝——在钢卷正反两面热轧边缘20MM内,在钢卷全长上产生的线状缺陷。
日新原料上表面此缺陷较宽,下表面较窄。
故日新下表面作为冷轧单面保证品的基准面。
2. 氧化线——材料板面存在因轧制残留的氧化物引起线状缺陷,和夹杂缺陷有所相似;3. 翘皮(氧化皮掉落)——呈舌状或鱼鳞片状,有闭合的有张开的。
有大部也有小部于本体相连。
4. 夹杂——有明显的点状、块状、长条状柳叶状的明显特征。
5. 划线——加工时,在材料板面可看出条状点状有单条也有多条但无手感的划痕;6. 划伤——加工时,在材料板面可看出条状点状有单条也有多条并有手感的划痕;7. 碰伤——材料板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材料变形;8. 层间滑移(双面滑移)——在钢卷正反两面对称位置上发生形态相同的、细小而密集的伤痕。
由于板与板之间松卷产生。
9. 折痕——加工时,板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小的材料变形;10. 纸压痕——加工时,板面因纸皱纹引起的材料变形;11. 毛刺——加工时,在材料断裂面下部形成的塑性变形(平板为毛刺一端头向上、一端头向下);12. 塌边(塌角)——加工时,在材料剪切光亮带上部形成的塑性弯曲变形;13. 线状鳞状折叠——在钢卷的表面缺陷呈线状剥落状态有的被膜覆盖,有的未被覆盖。
14. 边部鳞状折叠——在钢卷边部轧制边缘50MM以内发生的线状或山状的鳞状剥落,与轧制方向平行,连续或断续发生。
15. 山形鳞状折叠——钢卷表面为山形剥落缺陷,发生的位置无特征,山形方向与轧制方向平行。
16. 热轧头部滑移——在热轧卷头部大约5米两面有滑移伤痕。
17. 氧化皮缺陷——在热轧的下表面头尾发生较多,呈长椭圆形的较多里面的材料呈凹下状。
18. 停辊印——在钢带表面发生与轧制方向垂直的一条凹痕。
19. 平整辊印——在钢板轧制方向上,以SPM工作辊周长为间距产生的凹凸形伤痕。
20. 辊印——在钢板长度方向上,以CRM工作辊周长为间距而出现的凹凸形伤痕;中间辊印、支撑辊印:在长度方向无周期、是直线发生的凹凸伤痕21. 边波——钢卷单边或者两边出现的波浪形形变22. 凹坑——在热轧时常发生的不定形的杂物咬入而引起的,发生的位置不固定23. 高温计冷却水斑点——带钢表面上有白色斑点,中间空的部位颜色和带钢一样。
不锈钢轧制过程缺陷分析及对策 共20页PPT资料

设备 状态
设备状态对板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常见问题 可能的原因 检查轧机 改进措施
钢板表面腐蚀 带钢表面色差 带钢表面硌点
过多轧制油残 存在钢板表面
辊系缺陷
工作辊表面缺 陷
检查刮油器效果, 检查卷取温度
检查工作辊、一中 间、二中间、背衬
轴承
检查工作辊表面是 否损伤
3 轧后板面有拖尾坑状缺陷
原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析
设备
设备状态对板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状态
轧制油 性能
轧制油性能对板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设备 状态
设备状态对板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常见问题 可能的原因 检查轧机
改进措施
轧机颤动(或 工作辊或支撑辊 查明哪只轧辊发生
轧辊打滑)
轴承磨损
颤动
带钢表面发脏 润滑不足
轧制油喷嘴是否被 堵
谢谢!
xiexie!
5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Wavenumbers (cm-1)
改进方案
轧后板面条状色差和规律性出现的拖尾坑状缺陷和轧机 1 辊系表面缺陷有关,建议对工作辊、支撑辊进行更换
轧制油方面,根据该公司轧机参数、工艺质量要 2 求及现用油状况而专门开发了调整用添加剂
添加剂性能指标
使用过程出现问题1轧制油颜色变深较快玻璃瓶中室温放置4个月呈深红色轧机系统使用中轧制油呈褐黑色2轧后板面有或明或暗的条状色差3轧后板面有拖尾坑状缺陷原因分析设备状态对板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设备状态轧制油性能对板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轧制油性能对板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轧制油性能常见问题可能的原因检查轧机改进措施轧机颤动或轧机颤动或轧辊打滑工作辊或支撑辊工作辊或支撑辊轴承磨损查明哪只轧辊发生查明哪只轧辊发生颤动检查轧辊使用时间检查轧辊使用时间换辊或磨辊设备状态对板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设备状态带钢表面发脏润滑不足轧制油喷嘴是否被堵疏通被堵喷嘴板型不好轧制油温度过高或流量不足轧制油温度和喷嘴是否被堵将被堵喷嘴疏通并将轧制油温度调回正常末次轧制后过多末次轧制后过多轧制油残存在于不锈钢板上检查钢板出轧机时检查钢板出轧机时的刮油效果和空气吹扫效果表面油斑更换刮油器摩擦痕迹润滑不足工作辊工作条件轧制油喷射压力及方向喷嘴是否被堵更换工作辊调节轧制油压力调节喷嘴方向并疏通喷嘴设备状态对板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设备状态常见问题可能的原因检查轧机改进措施钢板表面腐蚀过多轧制油残存在钢板表面检查刮油器效果检查卷取温度更换刮油器带钢表面色差辊系缺陷检查工作辊一中间二中间背衬轴承更换辊系带钢表面硌点工作辊表面缺陷检查工作辊表面是否损伤更换工作辊带钢表面坑状缺陷工作辊挤干辊张力辊表面杂质粘附根据缺陷的规律性检查上述各辊表面是否粘附杂质更换工作辊挤干辊张力辊
不锈钢表面常见缺陷类型汇总

不锈钢表面常见缺陷类型汇总1、狭缝——在钢卷正反两面热轧边缘20MM内,在钢卷全长上产生的线状缺陷。
日新原料上表面此缺陷较宽,下表面较窄。
故日新下表面作为冷轧单面保证品的基准面。
2、氧化线——材料板面存在因轧制残留的氧化物引起线状缺陷,和夹杂缺陷有所相似;3、翘皮(氧化皮掉落)——呈舌状或鱼鳞片状,有闭合的有张开的。
有大部也有小部于本体相连。
4、夹杂——有明显的点状、块状、长条状柳叶状的明显特征。
5、划线——加工时,在材料板面可看出条状点状有单条也有多条但无手感的划痕;6、划伤——加工时,在材料板面可看出条状点状有单条也有多条并有手感的划痕;7、碰伤——材料板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材料变形;8、层间滑移(双面滑移)——在钢卷正反两面对称位置上发生形态相同的、细小而密集的伤痕。
由于板与板之间松卷产生。
9、折痕——加工时,板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小的材料变形;10、纸压痕——加工时,板面因纸皱纹引起的材料变形;11、毛刺——加工时,在材料断裂面下部形成的塑性变形(平板为毛刺一端头向上、一端头向下);12、塌边(塌角)——加工时,在材料剪切光亮带上部形成的塑性弯曲变形;13、线状鳞状折叠——在钢卷的表面缺陷呈线状剥落状态有的被膜覆盖,有的未被覆盖。
14、边部鳞状折叠——在钢卷边部轧制边缘50MM以内发生的线状或山状的鳞状剥落,与轧制方向平行,连续或断续发生。
15、山形鳞状折叠——钢卷表面为山形剥落缺陷,发生的位置无特征,山形方向与轧制方向平行。
16、热轧头部滑移——在热轧卷头部大约5米两面有滑移伤痕。
17、氧化皮缺陷——在热轧的下表面头尾发生较多,呈长椭圆形的较多里面的材料呈凹下状。
18、停辊印——在钢带表面发生与轧制方向垂直的一条凹痕。
19、平整辊印——在钢板轧制方向上,以SPM工作辊周长为间距产生的凹凸形伤痕。
20、辊印——在钢板长度方向上,以CRM工作辊周长为间距而出现的凹凸形伤痕;中间辊印、支撑辊印:在长度方向无周期、是直线发生的凹凸伤痕21、边波——钢卷单边或者两边出现的波浪形形变22、凹坑——在热轧时常发生的不定形的杂物咬入而引起的,发生的位置不固定23、高温计冷却水斑点——带钢表面上有白色斑点,中间空的部位颜色和带钢一样。
不锈钢表面缺陷

h
12
边损
特征:
在钢卷边缘部弯起、嵌入、
碰伤等发生的边缘部伤痕。
产生原因:
因碰撞、积压、跑偏在边部
发生伤痕。
产生工序:
热轧、BAF、AP(H)
或其它外物碰伤边部 ;因碰撞、积压、
跑偏在边部发生伤痕。
③产生工序:热轧、BAF、HAPL
④消除对策:
a.原料验收要求单边≤60mm(内外三
圈≤80mm)。
h
14
b.BAF对外圈塔形严重的钢卷应用钢板
云状花纹
特征:
Ni钢种上发生的云状的花纹。 产生原因: 热轧黑皮卷时,碰到(结露、 雨水、海水)或热轧时采用 水冷冷却,在APH后发生。
云状花纹
狭缝
氧化皮残留
板形不良
氧化皮缺陷
h
4
线形鳞状折叠
特征:
表面呈线形状剥落状态,有
的被膜覆盖,有的未被膜覆
盖;是凝固后的大型夹杂物
在轧制后表现出的形态,冷
轧后出现较细、两端为针状。
产生原因:
钢坯中附有夹杂物(主要是
凝固后的大型夹杂物),在
经热轧或冷轧时加以延伸产
生。。
h
5
产生工序:
拉矫重卷机组TLL 纵切重卷机组 STL/RCL
冷轧不锈钢卷成品 coil strips
h
3
第一部分:热轧原料缺陷
线形鳞状折叠 山形鳞状折叠 边部鳞状折叠 热轧滑移 卷曲不齐 边裂 边部毛刺
点蚀 孔洞 热轧辊痕迹 热轧双面滑移 泡痕 表面粗糙
不锈钢 PPT课件

固溶体中溶质含量
6
4.1:概述
三、合金元素在不锈钢中的作用
(一)、对耐蚀性的影响
7
4.1:概述
三、合金元素在不锈钢中的作用
1、c点,即致钝电位Ecp,和致钝电流icp:
A、合金元素铬使Ecp负移,即促使铁提早钝化;
B、能减小icp,使铁易于钝化的合金元素有铬、
镍、钼、钒、钛、铌; C、增加icp,使铁不易饨化的合金元素有锰. 2、D点,即达到稳定钝化所需最低电位Ep,和维持 钝态所需电流(也是钝态腐蚀电流)ip, a、使Ep负移的合金元素有铬和硅,可使铁提早转人稳定钝态 ; b、能减小ip合金元素有铬、镍、硅、钨,使铁基合金在钝态下腐蚀速 率更小,更加耐蚀; c、钼、钒、锰加人铁中则能增大ip值.
27
4.2:奥氏体不锈钢
三、奥氏体不锈钢耐全面腐蚀性能
3、Cr-Ni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碱性能 Cr-Ni奥氏体不锈钢在碱液中的耐蚀性能相当好,随钢中镍含量升高, 其耐碱腐蚀性能愈好,因为镍本身是耐碱腐蚀的
28
4.2:奥氏体不锈钢
四、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一般奥氏休不锈钢经过焊接以后,在弱氧化性介质中使用时在热影响 区可能遭受晶间腐蚀,在钢的表面几乎看不出破坏的情况下失去了强 度,可造成结构或设备的破坏,其危害性很大.因此,研究奥氏体不 锈耐酸钢晶间腐蚀的原因、影响因素和防止办法,是很重要的.
Schaeffler组织图
16
4.2:奥氏体不锈钢
一、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
奥氏体不锈钢是在18一8型(Cr18Ni9)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一8型应用最广,约占奥氏体不锈钢的70%,占全部不锈
钢的50%
为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在某些介质中的耐蚀性,需要在18-8基础上进行合金化 1、提高耐晶间腐蚀能力 降低C,加入Ti、Nb 如:00Cr19Ni9、0Cr18Ni9Ti、0Cr18Ni11Nb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和缺陷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和缺陷不锈钢具有独特的强度、较高的耐磨性、优越的防腐性能及不易生锈等优良的特性。
故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食品机械,机电行业,环保行业,家用电器行业及家庭装潢,精饰行业,给予人们以华丽高贵的感觉。
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但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程度。
1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1.1 不锈钢品种简介1.1.1 不锈钢主要成分:一般含有鉻(Cr)、镍(Ni)、钼(Mo)、钛(Ti)等优质金属元素。
1.1.2 常见不锈钢:有鉻不锈钢,含Cr≥12%以上;镍鉻不锈钢,含Cr≥18%,含Ni≥12%。
1.1.3 从不锈钢金相组织结构分类:有奥氏体不锈钢,例如:1Cr18Ni9Ti,1Cr18Ni11Nb,Cr18Mn8Ni5。
马氏体不锈钢,例如:Cr17,Cr28等。
一般称为非磁性不锈钢和带有磁性不锈钢。
1.2 常见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常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②表面镜面光亮处理;③表面着色处理。
1.3.1 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
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种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
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汰。
目前对氧化皮处理方法主要有二种:⑴喷砂(丸)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
⑵化学法: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
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目的。
处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无光的色泽。
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
1.3.2 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
这三种方法优缺点如下:不锈钢表面处理和缺陷2表1项目方法优点缺点适用产品备注机械抛光整平性好,光亮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复杂件难加工,光泽下降,投资及成本较高简单工件,中、小产品,复杂件无法加工整个产品光泽达不到一致,光泽保持时间不长化学抛光投资少,复杂件能抛,效率高,速度快光亮度不足,抛光液要加温,有气体溢出,需要通风设备复杂产品,光亮度要求不高的产品可选用小批量加工较合算电化学抛光达镜面光泽,长期保持,工艺稳定,污染少,成本低,防污染性好一次性投资大,复杂件要装工装,辅助电极,大量生产要降温高挡中小件产品,要求长时间保持镜面光亮产品工艺稳定,易操作,可广泛推广使用1.3.3 表面着色处理: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产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不锈钢表面缺陷

定义:在不破坏不锈钢表面完整性的前提下,对表面缺陷进行检测的方法。
优势:不会对不锈钢表面造成损伤,能够准确检测出表面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常用方法: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
应用场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不锈钢表面缺陷检测,尤其适用于高精度、高要求的表面 质量检测。
不锈钢表面缺陷的 预防措施
不锈钢表面缺陷的 危害
表面粗糙:影响外 观质量,降低产品 档次
划痕:影响美观, 降低产品价值
锈蚀:影响产品外 观,降低使用寿命
污渍:影响美观, 降低产品价值
降低不锈钢制品的外观美感 影响不锈钢制品的耐腐蚀性 降低不锈钢制品的耐磨性 增加不锈钢制品的氧化速率
表面缺陷导致不锈钢材料抗腐蚀性能下降 表面缺陷影响美观度,降低产品价值 表面缺陷可能引起应力集中,降低材料强度 表面缺陷缩短不锈钢制品的使用寿命
均等
特征:通常具 有明显的方向 性,深度较浅, 可能伴随局部
变色
影响:影响外 观,降低产品
价值
定义:不锈钢表面局部下陷或缺失的现象 形成原因:材料缺陷、加工过程中受力不均或温度过高 特征: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深度和直径较小 影响:影响外观,降低产品价值
定义:不锈钢表面局部隆起的现象 形成原因:熔炼温度过高,导致钢水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组织不均匀 特征:凸起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高度和直径不等 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凸起会导致不锈钢表面粗糙度增加,影响美观和使用性能
杂质和夹杂物:不锈钢中存在杂质和夹杂物,这些物质会在表面形成缺陷。
热处理不当:不锈钢的热处理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表面出现裂纹、氧化或脱碳等 缺陷。
铸造缺陷:不锈钢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工艺控制不当或模具设计不合理等原因,会导致表面 出现气孔、缩孔、夹渣等缺陷。
金属材料学不锈钢课件.ppt

火
具,所以采用淬火低温回火。T淬在1000
低
~1050℃,为减少变形,可用硝盐分级冷
回
却。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少量AR
金属材料学不锈钢课件
5.5 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是应用最广泛的耐酸钢,约占不锈 钢总产量的2/3。奥氏体不锈钢优点如下:
① 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 ② 塑性好,容易加工变形成各种形状钢材; ③ 加热时没有同素异构转变,焊接性好; ④ 韧度和低温韧度好,一般情况下没有冷脆 倾向,有一定的热强性; ⑤ 不具有磁性; ⑥ 价格较贵,切削加工较困难,导热性差。
金属材料学不锈钢课件
图 不锈钢组织状态图(焊后冷却)
金属材料学不锈钢课件
⑴ M不锈钢: 1Crl3~4Crl3等Crl3型, Crl7Ni2、9Cr18等
不
⑵ F不锈钢:如0Cr17Ti ,1Cr25Ti,
锈
00Cr27Mo等
钢 分 类
⑶ A不锈钢:具有单相A组织,如 0Cr18Ni9、1Crl8Mn8Ni5N等
金属材料学不锈钢课件
5.5.1 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特点
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Cr和Ni,18Cr和 8Ni
的配合是世界各国奥氏体不锈钢的典型成分。
Cr+Ni= 18+8=26
耐蚀电位接近n/8定 律中n=2的电位值
耐蚀性达到 较高的水平. Cr、Ni再↑, 更为优良
具有良好钝化性能 单相奥氏体组织
处
至700~800℃保温2~6小时后空冷,使
理 马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
另外也可以采用完全退火。
金属材料学不锈钢课件
调
1Cr13、2Cr13常用于结构件→调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7
CHENLI
7
热轧滑移
• 特征: 热轧卷头部的接触滑移伤痕, 表面呈短线状的伤痕。 • 产生原因: 卷取机卷取的带钢和卷筒强 烈接触并在开始卷取时产生。 • 产生工序: 热轧 • 消除对策: 设定合理的卷取张力。
2021/3/7
CHENLI
8
热轧滑移
①特征:
热轧卷头部的接触滑移 伤痕,表
2021/3/7
CHENLI
5
山形鳞状折叠
• 特征: 钢卷表面象山形状剥落状态, 无固定发生位置。 • 产生原因: 板坯附有夹杂物,热轧辊转 动不良以及附有杂物而产生 缺陷,经热轧时加以延伸产 生。 • 产生工序: 炼钢、热轧 • 消除对策: 1、板坯表面进行修磨。 2、及时清理辊面或更换辊
子。
2021/3/7
13
边损
①特征: 在钢卷边缘部弯起、嵌入、碰伤等
发生的边缘部伤痕,带钢边部呈现出程度 不同的损伤 . ②产生原因:
由于钢卷不同程度内塔形、层间塔 形、外塔形以及溢出边等因素;钢卷入 库后频繁倒垛,运输中转环节多,吊夹钳 或其它外物碰伤边部 ;因碰撞、积压、 跑偏在边部发生伤痕。 ③产生工序:热轧、BAF、HAPL ④消除对策:
CHENLI
6
边部鳞状折叠
• 特征: 在钢卷两面距离轧制边缘 50mm以内发生的线状或山 状鳞状剥落缺陷,与轧制 方向平行。 • 产生原因: 热轧卷缩宽轧制时,钢卷 边部与大骨部的边缘辊法 兰强烈接触、板坯端面打 击伤痕等造成的缺陷。 • 产生工序: 炼钢、热轧 • 消除对策: 1、保证板坯边部的质量。 2、减少热轧时的侧压量。
b.形状不良,钢带有镰刀弯。 ③产生工序:热轧、HAPL ④消除对策:
a.加强来料检查验收。 b.机组生产时控制好卷取EPC。
2021/3/7
CHENLI
10
边裂
①特征: 在轧制过程带钢边部产生的边裂是垂直于 表面且贯穿整个板带厚度的位于边部的纵 向裂纹,在厚板轧制时,也会出现于轧件 的一处或多处裂口,很容易肉眼识别。冷 轧制时容易发生 断带。 ②产生原因: 边裂易出现在连铸板坯或热轧制过程。 这类缺陷的形成在于板坯边部的振痕或板 坯边部的粗糙,也在于轧件边部的局部区 域受到超过它的强度极限的应力。此外, 在轧制过程中,由于边部温降过大。造成 局部相组织改变,发生应力变化引起的裂 口。 ③产生工序:热轧 ④消除对策:
a.原料验收要求单边≤60mm(内外三 圈≤80mm)。
b.BAF对外圈塔形严重的钢卷应用钢板 将内圈垫平。 C,HAPL调校CPC装置和活套小车水平 度。
2021/3/7
CHENLI
14
云状花纹
• 特征:
Ni钢种上发生的云状的花纹。 • 产生原因: 热轧黑皮卷时,碰到(结露、 雨水、海水)或热轧时采用 水冷冷却,在APH后发生。
• 点蚀 • 孔洞 • 热轧辊痕迹 • 热轧双面滑移 • 泡痕 • 表面粗糙 • 利辛 • 狭缝 • 板形不良
2021/3/7
CHENLI
4
线形鳞状折叠
• 特征: 表面呈线形状剥落状态,有 的被膜覆盖,有的未被膜覆 盖;是凝固后的大型夹杂物 在轧制后表现出的形态,冷 轧后出现较细、两端为针状。 • 产生原因: 钢坯中附有夹杂物(主要是 凝固后的大型夹杂物),在 经热轧或冷轧时加以延伸产 生。。 • 产生工序: 炼钢 • 消除对策: 提高钢水的纯净度
原料切边生产。
2021/3/7
CHENLI
11
边部毛刺
• 特征: 热轧卷边部的边丝、毛刺。 • 产生原因: 钢卷存在镰刀弯,边部与立 辊强烈接触,造成边部边丝、 毛刺。 • 产生工序: 热轧 • 消除对策: 打磨边部或切边。
2021/3/7
CHENLI
12
边损
• 特征: 在钢卷边缘部弯起、嵌入、
面呈短线状的伤痕。
②产生原因:
卷取机卷取的带钢和卷 筒强烈接
触并在开始卷取时卷紧而 产生。
③产生工序:热轧
④消除对策:
加20强21/3来/7 料检查验收。
CHENLI
9
卷取不良
①特征: 包括塔形、卷偏、松卷。热轧钢卷卷取后
卷形不良,呈塔形状,或者钢卷卷取时边 部未对齐,没有卷紧。 ②产生原因:
a.热轧卷卷取时导向不良,对中不良, 边部未对齐,产生了偏移;
碰伤等发生的边缘部伤痕。
• 产生原因: 因碰撞、积压、跑偏在边部
发生伤痕。
• 产生工序: 热轧、BAF、AP(H) • 消除对策: 1、原料验收要求外三圈单
边塔形小于10MM。 2、BAF对外圈塔形严重的
钢卷应用钢板将内圈垫 平。
3、AP(H)调校CPC装置 和活套小车水平度。
2021/3/7
CHENLI
2021/3/7
CHENLI
2
原料黑皮卷 hot rolled coil
罩式退火炉BAF
十二辊冷轧机 CRM
二十辊冷轧机 CRM
钢厂流程
二、生产工艺 MANUFACTURING PROCESS
热卷连续退火酸洗线HAPL
修磨机组CGL
冷卷连续退火酸洗线 CAPL 立式连续光亮退火线BAL
精磨抛光机组CGL
横切机组CTL
冷轧不锈钢板成品 shee机组 STL/RCL
冷轧不锈钢卷成品 coil strips
2021/3/7
CHENLI
3
第一部分:热轧原料缺陷
• 线形鳞状折叠 • 山形鳞状折叠 • 边部鳞状折叠 • 热轧滑移 • 卷曲不齐 • 边裂 • 边部毛刺 • 边损 • 云状花纹 • 氧化皮残留 • 氧化皮缺陷 • 氧化皮咬入
不锈钢表面缺陷手册
浙江华业不锈钢有限公司
2021/3/7
CHENLI
1
目录
• 第一部分:热轧原料缺陷 • 第二部分:APL机组常见缺陷 • 第三部分:CRM机组常见缺陷 • 第四部分:CGL机组常见缺陷 • 第五部分:SPM机组常见缺陷 • 第六部分:STL、CTL机组常见缺陷 • 第七部分:BA产品特有缺陷 • 第八部分:仓储运输缺欠
• 产生工序:
热轧 • 消除对策: 钢卷捆包,防潮、防水。
2021/3/7
CHENLI
15
氧化皮残留
• 特征: 带钢表面产生的黑色、无规 则的氧化物,呈黑色的点状。 • 产生原因: 因热轧表面粗糙、除鳞不良、 酸洗不干净、速度过快产生。 • 产生工序: 热轧、AP(H) • 消除对策: 1、控制除鳞设备。 2、控制酸洗工艺 。 3、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