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归类复习必备

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归类复习必备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很高的创造性活动。诗歌赏析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考点分析

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诗歌赏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学趣味。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感悟、欣赏等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中考考试说明》:“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同时,古诗词鉴赏也是中考语文复习耗时多,见效少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古诗词鉴赏复习的瓶颈,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我从以下几方面作复习思路梳理,并附上训练题。二、考点要求

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等。

会作品的意境、情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韵律等。

析评价。

三、题型分类

(一)鉴赏字词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三)赏析表达技巧

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四)强化书面表达

在进行诗歌鉴赏训练时,应注意加强学生诗歌鉴赏的书面表达训练。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逻辑合理,指的是见解能够自圆其说。

四、解题方法

1.体味诗歌的遣词。

2.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3.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扣住答题点】

【三注意】

一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像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子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二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毛泽乐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画中有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赏析原则】

【例题举要】

例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诗描绘了云的黑、山的青、雨的白、水的碧蓝,浓墨重彩的勾画出雨前、雨中、雨后的美景。

2.示例: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理解“跳珠”在本诗中的比喻义及其特定的表达效果即可)(2分)

3.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例2.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1.苏轼,号________ 。(1分)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词,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赏析划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坡居士(没有“居士”二字不得分)

2.示例: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3 . 两句诗在形式上是对仗(或对偶),具有美感(或韵律感)( 2 分);在内容上通过一个“休”字和烧新火、试新茶两个细节,表现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思乡感伤之情,却又能借酒茶吟诗暂作解脱的达观心态(2 分)。

例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深秋晚景图(1分)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意近即可)

3、词写的是秋季景色,应为西风。西风较寒,使人的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一点 1 分,两点满分。意对即可。 2 分)

4.示例:①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之情。

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意对即可。 2 分)

例4.

《后出塞》其二杜甫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1.赏析第二句中“风”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艺术手法上赏析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