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22第5节 生物的变异》 (1)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2.5生物的变异 课件 (共33张PPT)

狗的一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什么是生物的变异? 2、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吗?(举例说明) 3、生物的变异对生物来说都是有利的吗?
4、如果没有生物的变异会怎样?
5、生物的自然变异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 用?(举例说明) 6、常用的诱变育种方法有哪些?
概念: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 间,以及子代不同的个体之 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 特点:是生物界普遍存在 的生命现象,是生物的基 本特征之一。
1、下列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是 ( B ) A、一对夫妇中,丈夫对红绿色不能 识别 B、某人常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 C、一对夫妇正常,但小孩长到几岁 后被诊断有先天愚型 D、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女儿是单眼 皮
2、下列不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 D ) 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 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 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 果
可遗传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 的变异。如:人的眼睛的虹 膜有褐色和蓝色、人的辨色 能力有正常的和色盲等
不可遗传的变异: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而遗 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 异。如:断了尾巴的老鼠、 温室里的韭黄等
1、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 孩子。 2、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 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比弟弟黑。 1、上述所讲的两个案例中的变异 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这两种变异是不是都能遗传给 后代呢?
3、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 的是( A ) A、加强水肥管理,使农作物健壮 B、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 C、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 D、挑选牛群中的肉质较佳的进行繁殖
4、同卵双生的兄弟俩胖瘦相差很大, 其原因是( D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共24张PPT)

有利的变异
不抗倒伏的小麦
抗倒伏的小麦
不利变异
变异的类型:(补充完下面表格)
分类
变 依据
异 的 类 型
按可不 可遗传 分
按对生 物生存 有不有 利分
种类
可遗传 变异 不可遗 传变异 有利 变异 不利 变异
定义
举例
由于遗传物质的变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
第二十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温故知新
1.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 近亲结婚 ,提 倡 遗传咨询 和进行 产前诊断 等。 2.生物体 亲代 与 子代 之间相似的现象, 称为生物的 遗传 。 3.生物体 亲代 与 子代 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之体 间存在着差异的现象,称为生物 变异 。
自主预习,认真准备
这种现象叫做变异,由环境因素
导致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而
不能遗传给后代
引起变异的原因
• 遗传物质的改变能够引起变异 • 环境的改变能够引起变异
变异的类型
•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 异。
• 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由外界环境 的影响引起的变异。
表现型=基因+环境
考考你的判断力
• 下列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1、玉米粒有黄粒、白粒和红粒 2、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 3、种在肥沃土壤中的水稻颗粒饱满 4、人种的皮肤有白色、黄色、黑色之分 5、白种人在热带生活两年,皮肤变黑
四、变异对生物个体的意义
• 有利变异:对某种生物而言,有利于它生存的变 异。如,小麦中出现矮秆、抗倒伏的变异。
能够遗传给后代
苏教版生物八下22.5《生物的变异》 课件(共21张PPT)

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安康羊
不同物种之间
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
相 同 物 种 之 间
玫瑰
一、生物变异的概念
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
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或多或
少的变异差异,叫做
现象。
下面哪句俗语说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C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D.虎父无犬子
B、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
C、橘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
D、橘的性状发生了改变
3. 凡是对人类有利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
对人类不利的变异就是不利变异( × )
4. 没有可遗传的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 )
5. 某人因小时候生病注射链霉素导致聋哑,
这种性状能遗传给后代。(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异的是( C )
A、父母都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 B、姐姐有酒窝,妹妹没有酒窝 C、羊有角,马没有角 D、父母胖,女儿瘦
分析:羊和马不是同种生物。
• 植物界也 普象。
• 小结:二、生物变异的特点: 普遍性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类型
不遗传的变异 ——环境因素导致的 可遗传的变异 ——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
玉米幼苗在不同环境中的长势不同
不可遗传的变异
下列生物变异中,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
是( C )
A.小麦的白化苗 B.方便人们食用的无子西瓜 C.蚊子不断增强的抗药性 D.人类的色盲
六、生物的变异的意义
• 1 .若没有 可遗传 的变异,就不可能 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 2 .有了变异, 生物才能从 简单 到 复杂 、 从 低等 到 高等 不断地向前进化发 展。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2章第5节生物的变异课件 (共30张PPT)

举手抢答
▪ 1.同一个品种的甘蓝 种子,在北方种植长 成后叶球重1~3千克, 在西藏,叶球可达6千 克左右。
举手抢答
▪ 2.金边吊兰与一般的吊兰相比,金边中不含叶绿 素,呈黄白色
举手抢答
▪ 3.韭黄、蒜黄的 叶片中不含叶绿 素,呈黄色
举手抢答
4. 同卵双胞胎兄弟俩成年后,一个长时 间在室外工作导致皮肤较黑,一个长时间在 室内工作导致皮肤较白。
能把舌的两侧边抬高卷曲如 U形 不能卷舌
上眼睑有皱褶 上眼睑无皱褶
前额发际向脑门突出一个三角形 发突 前额发际平齐
自我检 查结果
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可遗传的变异:
指生物体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
第二十二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镰
刀
状
正
红
常
细
红
胞
细
胞
一种慢性贫血症,由于控制制造血红蛋白的基 因发生突变造成的, 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红 细胞的外形变成镰刀状。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说明 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选育抗倒伏、抗锈病小麦 等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
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
变异:
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 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变异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和动植物一样,人类中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甚至同卵双生的个体中也 有差异。
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不可遗传的变异:
指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例如:肥料,水分,阳光等环境条件对植物的影响, 人的美容、装饰、化妆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变异【全国一等奖】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这节课是我在今年3月28日的三区连片教研活动中开设的一节公开课。
本节内容为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第22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五节。
本节内容中,关注的是变异的普遍性,变异的类型,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我在备课中设计了五个不同的活动,通过调查、分类、举例、分析等各种活动,贯穿整节课的教学环节,让课程自然的生成。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生存和进化的意义。
4、举例说出变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变异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在活动中锻炼发展自身的能力。
2、通过调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树立良好的科学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活动中体悟出“我”是唯一,增强自豪感,更加地热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变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手段及课前准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调查、分类、举例、分析等活动攻克难点。
课前准备:挑选调查员,收集双胞胎照片。
四、教学流程设计:1、激趣导课展示美国的同卵双胞胎宇航员照片,通过视频展示他们参与的一项特别研究,从照片和视频中,我们看到这些双胞胎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生物学上被我们称为什么——变异这种差异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展示班级双胞胎的照片,“圆、月”两个人的照片,难以区分,大家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再来看看她们和妈妈的合影,我们发现她们和自己的妈妈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而这些不同之处,我们称为“变异”。
2、新课学习(一)生物变异的概念你能用生物学的语言描述出“变异”的概念吗学生尝试用填空题的方式说出生物变异的概念。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第5节生物的变异 (课件)(共31张PPT)

~
~
~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0
0
0
0
2
2
6
8
6
6
分析探究结果:
a.大花生里面有比较小的花生,小花生中 有较大的花生
b.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 小花生果实 长度的平均值
讲授新课
1.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 生的种子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种子会怎 样呢?你作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导入新课
玫瑰花色
导入新课
猫 姐 妹 狗 兄 弟
导入新课
结论
生物变异是 普遍 存在的
注: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普 遍存在,是生物体生命的基本 特征之一
讲授新课
探究点一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存在变异吗? 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不同。
• 1、实验中应选择几种花生品种? 两种;一种是大花生,一种是小花生。
随堂训练
3、遗传的变异是由于下列引起的( B )
A.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B.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营养状况的不同
D.人为因素使生物个体不同
4、有利变异是指( B )
A.对人类有益的变异
B.对生物自身生存有益的变异
C.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D.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随堂训练
5.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C )
2.从大花生的种子选择出一粒大的、饱满的种 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生物性状的表现,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讲授新课
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5《生物的变异》ppt课件(1)

不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 给后 代,一般只表现 在 当代.
由 而引_遗_起_传_(物_可_质_能_的是__改环_ 变境
遗传物质没有发 生改变,
原
因
变化引起的,也可能 不是环境变化引起 的)
__仅__由_环__境变化而 引起的
13
思考:生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影响呢?
实例分析:
对生物的生存会产生 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镰刀状红细胞
可遗传的变异
10
缺粒的 玉米棒子
饱满的 玉米棒子
外界环 不能遗传给后代
境影响
不可遗传的变异
引起的
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 异都不可遗传吗?
11
普通甜椒
太空椒
太空椒是利用太空的各种射线的作用, 使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可遗传的变异 12
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
性状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表 现 _可__以__遗_传给后代
8
思考: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例分析:
1 遗传物质决定的
2、同卵双生兄弟, 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 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 几年后,哥哥比弟弟 脸色黑;
环境不同引起的
思考提示:他们的变异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两种变异是不是都能遗传给后代?
9
遗传物质发生 了改变
正常红细胞
能遗 传给 后代
第五节
1
玫瑰
2
3
一对绿色的鹦鹉产的卵,孵出了四只体色各异的小鹦鹉
4
老母鸡与它的小鸡们
同卵双胞胎
5
肤色正常的夫妇和他们白化病的孩子
6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总
苏教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22第5节 生物的变异》精品教案 (1)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继“人的性状和遗传”之后关于生物变异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比较适合运用探究式教法。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去动脑筋,教师尽量不去直接讲述知识,而是多用引导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自己来探究问题,寻找答案。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本节课上,学生应该知道变异现象非常普遍,并且能判断何种变异可遗传给下一代,何种遗传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并且对于农作物育种有最基础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变异的概念。
(2)学会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原理在培育新品种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培养学生能够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重点难点:生物遗传变异的意义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媒体准备:生物变异的PPT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题提问: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描述的是—种什么生物现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话题。
二、生物的变异(一)变异的概念1、出示问题:什么是变异?2、学生看书后回答。
3、教师点评,并强调概念中关键词。
4、由此引出变异的特点。
(二)变异的分类1、出示问题:变异的分类有哪些?2、学生分析,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交流结论。
3、教师及时总结,并比较两种变异的分类依据。
(三)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由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总结)(四)观看变异的应用案例。
(五)师生共同分析生物的育种方法。
七、板书设计:第五节生物的变异1、变异的概念:2、变异的分类:1...... 2......3、变异的应用: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生果实长度的差异主要是由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同 一种花生果实之间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 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归纳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 多种多样的。
2、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 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制定计划并实施:
提示: ①随机抽样。 ②样品要有足够数量, 不少于30粒。 ③测量果实的长轴长短,以毫 米记,四舍五入。 ④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 测量方法。 ⑤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 为果实的长度,纵轴为样品的个数,依据两数 的相交点,连成曲线。 ⑥测量的结果也可以 用柱形图表示。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花生存在果实大小的变异。
2.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 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
了农作物的:( B )
A.性状: B.遗传物质; C.生活环境; D.生活习性。 3.某小组在测定花生果实长度时,提出下列四种取样方法,
其中正确的是:( C )
A.从大花生中取40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40枚较小的; B.从大花生中取1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1枚较小的; C.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35枚; D.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枚。
花生 种子
小花生的数据
大花生的数据
14 14 15 15 13 11 19 19 18 18 18 21
长轴
长度 11 13 13 15 14 14 16 15 17 19 16 19
数据 单位: mm
随机 15 14 13 13 15 14 15 17 17 18 16 19
取样 各30
粒 11 14 12 15 10 11 21 22 16 18 20 17
讨论: (45页)
1、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 的数量分布状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大小花生的长度总是分布在一定范围内。大花生果实的 长度值大多要明显大于小花生果实的长度值。
2、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值,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大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于小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引起的。
高产与低产 倒伏与抗倒伏
通过杂交,抗 倒伏基因和高 产基因组合到 一起。
太空椒是普通甜椒
在太空射线的辐射 下,引起基因发生 改变而培育成的新 品种 。
普通甜椒
太空椒
1.某人常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
2.同品种的番茄在肥水充足时结薯大,
在肥水不足时结薯小。
3.育种专家用高产易倒伏和低产抗倒
可 遗 传 的 变 异
了变异。
3.遗传育种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自主学习:
1、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 也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
遗传物质 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3、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能够将变 异性状传给下一代;
不一定,种子大小由控制花生大小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 因组成来确定。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а 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小”。大花生的基因型可能是AA 或Aа ,如果是AA,其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а ,其 后代就有大和小两种可能。
分析探究结果:
1.大花生中有比较小的花生,小花生中有比较大的花生; 2.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 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3、与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单纯 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产奶量不同的奶牛 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
奶量高的奶牛选出来,
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
现变异,再次选择繁育,
选
经过数代,就会有高产
择
奶牛,并且保持高产奶 量。
育
种
高产抗倒伏小麦
小麦的相对性状
伏的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的优良 不
品种。
遗
4.在同一土地种植,同样的管理下,
传
大种花生结果大,小种花生结果小。
5.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白 化病的男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变
异
6.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下,
选择培育后结成比原来大得多的太空椒。
7.某人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而患上了 急性肠胃炎。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3、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的种子 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你作 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小 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变大。因为环境 的变化影响生物的性状。
4、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的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 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培育出许多抗虫和抗病的作物新品 种,包括番茄、烟草、棉花、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 大豆、等。 例如:转基因大豆可以抵抗除草剂----草甘膦,避免 杀死大豆植株。转基因木瓜,转基因大豆,转基因西红柿,转基 因大米等。
转 基 因 西 红 柿
13 13 14 13 13 13 14 20 16 14 15 16
数据记录: 大花生的数据
长度(毫米)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个数
小花生的数据
长度(毫米) 9 10 11 12 13 14 15以上 个数
数据处理: 1、计算大花生和小花生的平均轴距。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坐标图。
不﹍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不能将变异性状传给 下一代。 5、如果在染色体复制过程中, DNA 结构发生变化, 或者 染色体 结构和数量发生变化,或者 基因 发生突 变,都很可能引起变异,这些变异一般是可以 遗传 的。
变异的现象
不同品种的菊花
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同卵)双胞胎
(同核)克隆牛
他们的性状很相似
因为他们的 基因
他们的所有性状就一定完全相同吗?
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 的基本特征之一
相同。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提出问题: 花生存在果实大小的变异吗?
作出假设: 花生存在果实大小的变异。
想一想,议一议
现代各品种金鱼是由其野生类型金鲫鱼人工培育来的。从下 图中可以看出,图中金鱼与金鲫鱼的外形差异很大,你能在说出金 鱼身体颜色变化的原因吗?
金鱼身体的颜色、
形状等性状是由基因
决定的。金鲫鱼体色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发生变化是因为控制 1.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身体颜色的基因发生 2.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有哪些?
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一、变异的种类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能够将变异性状传
给下一代; 不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不能将变异性状传给下
一代。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人工选择(高产奶牛的选育)
基因重组(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
基因突变(太空椒的培育)
4.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下图)的幼苗,使细胞内 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含糖量提高。你认为这种变 异能遗传吗?
能遗传。染色体属于遗传的物质基础。由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5.人类已经进入了“基因时代”。你已经知道,用转基因的方 法能够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你能为大家举一两个 例子吗? ( 举例时请说明信息的来源)
练习(48页)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同卵双生兄弟俩,哥哥在地质考查队工作,皮肤黝黑; 弟弟在装配电视机的流水线上工作, 皮肤白净。他们的肤
色都能够遗传给各自的后代。 ( × )
(2)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这肯
定是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