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所高校2020届保研率

合集下载

保研申请汇总

保研申请汇总

学校夏令营名称选拔对象录取人数/参会人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2年全国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2013年入学的所有免试推荐研究生和五年制直博研究生50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关于举办“201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经济金融论坛”鼓励更多杰出大学生参与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80-100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关于举办“201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学术研究生项目和金融学硕士项目共拟招收450人左右,各专业招收名额视报名情况待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明德夏令营”2013年推荐免试研究生60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为2012年接收免试推荐研究生(即2013年入学的研究生)进行初步遴选工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12年优秀大学生金融学直博生夏令营2012年接收免试推荐博士研究生(2013年入学研究生)进行初步遴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2年经济学夏令营作为我院招收2013级外校推免生的唯一方式,表现优秀者将直接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802012“汉青-中金公司”全国经济学、金融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选拔2013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未被夏令营选中的学生仍可参加九月份的推免生选拔,夏令营经历将为录取加分计划招收200名营员,其中经济学100人,金融学100人。

营员按要求参加活动将获得夏令营结业证书。

2012年保研夏令营北大清华人大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关于举办“201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选拔接收2013年财务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50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收100名营员,其中优秀学生将推荐到学校,审批通过者将获得免试攻读学院硕士学位资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夏令营校外招收40人,校内招收10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12年暑期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进行2013年推免研究生选拔拟面向全国高校选拔招收40名营员,从本校选拔20名,共计60名。

144所大学高考、保研深造数据分析(之二)

144所大学高考、保研深造数据分析(之二)

144所大学高考、保研深造数据分析(之二)截至11月29日,有更多高校的2020届保研数据被披露。

关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是肯定的,但是还没有具体准确的数据。

不少机构预测的数据是340万左右,比2019年约增加50万人,增长约15.6%。

据教育部在11月28日披露的数据,在中国整个高等教育中,本科生仍是最大体量,目前本科在校生规模近1700万,研究生、专科生、本科生的比例是1:4:5。

因此,一届有340万人(包含社会报考)报名,比例是比较高的。

据新京报报道显示,北京今年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人数为425295人(42万人),比去年的人数增加了41938人(4万人),增幅超过10%。

考研人数到底增长如何?虽然总体数据尚未明了,但部分院校已经公布了本校考研报名人数上升的数据,最高的达到93%,最低也有8%。

☛成都理工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长93%。

☛湘潭大学2020考研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较2019年增长51.79%。

☛西南科技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3451名,比上年增长5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计划招生规模为2120人,全国共5738名考生报考。

考点报名人数达到2194人,相比去年考点报名人数1464人,增幅达5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7497人,较去年增加50%。

☛重庆理工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700名,较2019年增长50%。

☛安徽工业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945人,比上年增长47.69%。

☛宁波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2927人,较去年净增43.68%。

☛东北农业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涨幅约达43%。

☛西安外国语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较去年增加1000余人,涨幅约达40%。

☛西北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8455人,较2019年增长38.2%。

全国高校2024年保研率排行榜

全国高校2024年保研率排行榜

全国高校2024年保研率排行榜示例文章篇一:《全国高校2024年保研率排行榜:一场高校升学竞争的大揭秘》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超级有趣又特别重要的全国高校2024年保研率排行榜。

你们知道吗?这就像是一场高校之间的超级大比拼呢!我先给你们讲讲保研是啥。

保研呀,就像是被学校保送直接去读研究生,不用像其他同学那样辛辛苦苦地去考。

这多好呀,简直是一条通往更高学历的捷径呢!那这个保研率呢,就是看每个学校能有多少学生有这样的好运气啦。

我有个表哥,他就在一所大学读书。

有一次我去他家玩,就听到他和他的同学在讨论这个保研率的事儿。

他同学说:“哎呀,我们学校的保研率要是能再高点就好了,你看人家那些顶尖高校,保研的同学可多了。

”表哥就叹了口气说:“是啊,咱们还得拼命地去复习考研,人家那些保研的同学都已经开始准备研究生的课程了,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从他们的对话里,我就感觉这个保研率对大学生来说可太重要了。

那咱们来看看这个排行榜上的高校吧。

听说那些排名特别靠前的高校,保研率都高得吓人。

比如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哇塞,这就像两座高峰一样,在保研率这方面肯定也是名列前茅的。

我就想啊,在这两所学校里读书的哥哥姐姐们得多幸福呀。

就像住在城堡里的小王子和小公主,有这么好的机会直接去读研究生。

他们的学习氛围肯定也特别棒,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就像一群小蜜蜂在花丛里忙碌地采蜜一样,都朝着更高的知识山峰攀登。

再说说那些稍微靠后的高校呢。

我有个邻居姐姐在一所普通一本大学读书。

她就说:“我们学校的保研率虽然没有那些顶尖高校高,可是我们也在努力呀。

”她和她的同学们每天都早早地去图书馆,晚上很晚才回来。

他们就像一群在黑夜里寻找光明的小蚂蚁,虽然路很难走,但是一直不放弃。

她还告诉我,他们学校也有很多很厉害的老师,这些老师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帮助他们努力提高自己,希望能在保研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还听我爸爸说过,这个保研率的高低其实和很多因素有关呢。

考研福利:好考的双一流院校都在这!

考研福利:好考的双一流院校都在这!

不是所有名校都难考,选对学校你就是幸运的那一个。

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考研率低又好考的双一流院校。

以下是部分双一流院校的保研率统计。

学府考研备注:本次的保研率数据分析以部分双一流高校2018年的保研人数和2014年各校的本科招生人数做对比得出分析结果,虽然其中存在个别5年制专业和个别本科生退学等情况,实际数据会有所偏差但是影响很小。

比较可惜的是,包括清华大学在内众多高校没有在外网公示本校保研名单,因此只统计了近40所双一流高校2018年保研率数据。

上面总结只是一部分,如果没有你的目标院校可以在研究生院官网上面查找在17年10月份左右发布的推免生拟录取名单即可。

根据18考研学长学姐反应的情况,给大家盘点几所相对好考的双一流院校。

海南大学、贵州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内蒙古大学提到上面这8所大学,可能大家大家心里想到的就是:B区、偏远···相对于北上广深是有些差距,但对于想留在家乡发展的同学来说,选择区域内的名校考研,“性价比”很高。

而且上面8所学校都是211,新疆大学是双一流B类院校,其他7所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分别为:海南大学:作物学(自定)贵州大学:植物保护(自定)青海大学:生态学(自定)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学府考研内蒙古大学:生物学(自定)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下同)以上几所学校基本上大部分专业都有空缺,举个栗子像海南大学,在研究生院官网上面看到调剂信息一共发布了三波,几乎涵盖所有专业,只要初试过B区线,复试表现没问题基本上很稳妥。

咱学“生物”看看:为什么学生物的就业难啊

咱学“生物”看看:为什么学生物的就业难啊

咱学“生物”看看:为什么学生物的就业难啊来源:郝永富的日志众所周知,现在生物类专业的就业奇差无比,什么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不论是哪个,只要开头带了生物两个字,就没有容易就业的专业。

笔者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厦大生物系还算是比较厉害的生物系的,现在我说一下去年和前年我们厦大生物本科以及博士的就业情况。

先说本科,厦大生物的保研率堪称全校最高,我们全系150多人,大约20个出国,70个保研考研到本校或者外校,10个考了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参加工作的有50人,只签约了7个,而且这7个人签的都是很一般的企业,部分作销售的甚至和中专生大专生从同一起点做起,7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月薪超过2000。

相比之下,厦大的财政学140人,大约有20个出国或者升学,剩下的120人中,只有7个没有就业出去,而且签约的一百多人中,以四大,各大银行,各大金融部门为主,几乎没有几个人月薪低于3000。

财政和生物同属厦大比较牛的专业,再看看厦大的软肋——工科类专业。

厦大的工科还没有一些比较强的二本工科好,但是,工科的就业率也超过90%,基本人人也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

再看一些二本的比较好的工科,他们的就业情况大致和厦大的工科差不多。

也就是说,进了重本的生物系,你的就业将不如二本。

我说的这些都是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个例我们要抛开而不谈。

别以为清华北大就会好,清华的生物工程就业不如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二本)。

也许有人会说,本科生当然是这样了,如果是博士生那就不一样了。

好的,现在我们看一下厦大博士的就业吧。

先说下,想在厦大生物系做个老师,国内的生物博士毕业是绝对不可能的,清华北大的都不行。

厦大自己的博士毕业只能留校做个实验员,月薪4000不到,能留校做实验员的还是一些比较牛的和导师关系比较好的博士。

至于那些不牛的博士,他们看中的是广大的中学校园,很多生物博士为了争夺一两个中学生物老师的职位打的头破血流。

当时去四个人应聘两个生物老师职位,其中两个是厦大博士,一个是武大硕士,一个是泉州师范学院(二本),最后得到该职位的是一个博士和那个泉州师范的。

中国最容易保研的3做大学,其中一所保研率高达65%

中国最容易保研的3做大学,其中一所保研率高达65%

中国最容易保研的3做大学,其中一所保研率高
达65%
1、北京大学医学部
这所学校的保研率可以高达65%,如果高中对医学比较感兴趣的
同学可能知道北京大学的医学部在高考中是独立招生的。

而且进入
到北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在那里直接就读研究生的可能性超过50%。

但是学医真的非,一共就需要读八年。

因为医学的专业的技术性与
专业性特别强,如果仅仅是本科毕业的话。

很难掌握到医学真正的
精髓。

2、北京大学
3、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的保研率超过30%。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其实看我
国大学的实力,其中的保研率就是参考的重要条件之一。

保研率越高,将来读研就越容易。

如果有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同学们,
一定要重视保研率,再结合其他因素选择院校。

其实这三所院校在全国的排名都很多所以说,他们的竞争就非常激烈,而且报考难度很大。

所以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根据自
身的实力报考。

最后,祝各位考生能够早日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全国116所高校本科生历年就业率一览表

全国116所高校本科生历年就业率一览表

全国116所高校本科生历年就业率一览表2007-3-31江南大学近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2江西农业大学全校200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12%3江苏大学2004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达98%4吉林大学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91%以上.考研率为30%5华东师范大学近几年的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在97%以上.本科毕业生的80%左右在上海就业.15%左右在沿海省市就业6华东理工大学连续多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7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8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考研率在25%以上9华中农业大学近几年来.学校考研率一直在30%左右.其中生物类等专业达到50%~70%左右.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稳定在96%以上10华中师范大学就业率达到95%以上.考研率在20%左右11华南农业大学近年学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在80%以上12华南师范大学就业率87%左右13华南理工大学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7%以上14湖南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15湖南师范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93%左右16河海大学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17河北工业大学就业率一直在96%左右18合肥工业大学近年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都保持在93%19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年达到93%以上.考研率稳定在25%以上.有些专业达50%20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年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考研率在40%左右21广西大学2003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4.86%22复旦大学本科生当年就业率始终在95%以上.考研率约为40%23福州大学2004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4.18%24东华大学研究生就业率连续6年达100%.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考研率在10%以上25东北大学一次就业率为91.57%26东北农业大学就业率达到85.72%27东北师范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85%以上.考研率为30%28东北林业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29东南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3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全员就业率96.42%。

3年数据:保研率超20%高校增至50所!详解→

3年数据:保研率超20%高校增至50所!详解→

3年数据:保研率超20%高校增至50所!详解→高考难考,一般总归有一所学校可上。

有人以为,研究生很容易,却不知道考研只有一个志愿,如果没考上,要么选择“二战”,要么就直接就业。

而在本科生中,优秀的学子可以成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直接读研读博,这样的机会自然是很多人争取的。

上表虽然数据还不全,但也能看出一些新情况——1.保研率超过20%的高校已由2021届的43所增加到50所。

而通过“两年增减幅度”统计发现,在2022届与2020届保研数据的比对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以14.40%的比例高居榜首,是唯一一所增长超过10%的高校。

其他超过5%的高校有7所,分别是:上海科技大学9.2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20%,复旦大学7.2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20%,南京大学6.20%,山东大学6.13%,北京师范大学5.94%。

在对有3年数据的高校“两年增减幅度”统计中,没有发现负增长,而单独比对2022届与2021届的数据,会发现有少数高校有负增长(幅度不大,如北京大学),单独比对2021与2020的数据也有类似情况,因而统计平均增长数据更合理些。

2.尽管清华大学今年没有明确公开保研数据,但根据往年的情况,清华的保研率都在50%以上,因此仍然有清华、北大两所高校保研率是50%级别的。

3.保研率在40%-50%之间的学校增至2所,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次超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坐上保研率第三把交椅。

国科大保研率比2021届的39.36%高出7个百分点,属于幅度较大的高校。

4.保研率在30%-40%之间的学校,由去年的8所增至11所,分别是复旦、南大、北师大、上科、上交、西交、人大、哈工、同济,北航,浙大。

其中上海科技大学再次前进1名,而北航、浙大首次过线30%。

值得注意的是,国科大、上科大都是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的新学校,保研率都是从18%左右开始逐年高速增长,双双进入全国保研率前十高校。

上科大本届共有153人保研,比对22届毕业生人数,保研率达到37%,按照入学人数计算也有36.26%,这一数据也明显高于2021届的33.24%,4年保研率增长到2倍多,在保研率增长高校最快的高校中仅次于国科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考研推免率
50% 38% 34.70% 27.50% 32.90% 30% 32%
28%
25.30% 27.30% 24.90%
25.20% 22% 24.20% 21.80% 21.60% 23.30%
20.20% 20% 20.60% 24.60% 20.94% 20% 19.50% 19.50% 18%
7.60% 7.40% 7.10% 7.10% 6.30% 6.10% 6% 6% 5.80% 5.50% 5.10% 5.10% 5% 5% 5% 4.90% 4.80% 4.80% 4.80% 4.70% 4.70% 4.60% 4.40% 4.40% 4.30% 4.20% 4% 3.90% 3.90% 3.80% 3.70% 3.70% 3.60% 3.60% 3.50% 3.50% 3.30% 3.20% 3.10% 3% 3% 3% 2.70% 2.40% 2.30% 2% 2%
2%
142 徐州医科大学
2%
143 西南医科大学
1%
144 北京建筑大学
1%
145 武汉工程大学
1%
146 北京服装学院
1%
14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
148 湖北工业大学
1%
149 江西中医药大学
1%
150 中国民航大学
1%
1.10% 1% 1% 1%
2.30%
2% 1% 0.94% 1%
1% 1%
3.96%%
2% 3% 3.75% 2.94% 3.85% 4.35% 2.97%
3.54%
3.06% 2% 2.47% 2.47% 3% 3% 2.19% 1.74% 1.82% 1.70% 1.18%
140 华北理工大学
2%
141 西华大学
序号 @博雅数据库 1 清华大学 2 北大医学部 2 北京大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北京师范大学 5 中国科学院大学 6 上海交通大学 7 南京大学 8 复旦大学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同济大学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华中科技大学 13 浙江大学 14 西北工业大学 15 上海科技大学 16 中国农业大学 17 厦门大学 18 南开大学 1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 四川大学 21 华东师范大学 22 兰州大学 2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4 东南大学 25 中国政法大学 26 山东大学 27 北京交通大学 28 北京科技大学 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30 重庆大学 31 吉林大学 32 湖南大学 3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4 北京理工大学 35 中国矿业大学 36 北京林业大学 3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8 南京理工大学 39 华东理工大学 40 华南理工大学 4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2 大连理工大学 43 中南大学 44 电子科技大学 4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
17.50% 17.20% 16.70% 16.50% 16% 15.90% 15.70% 15.60% 15.40% 15.30% 15.30% 14.80% 14.30% 14.20% 14.10% 14% 13.60% 13.60% 13.10% 13% 12.80% 12.3%% 12.10% 11.90% 11.90% 11.40% 11.30% 11.20% 11.20% 10.50% 10.40% 10.30% 10.20% 10.20% 10.10% 9.60% 9.60% 9.60% 9.60% 9.50% 9.30% 9.10% 8.60% 8.40% 8% 8% 7.70%
18.60%
15.80% 18.40% 18.10% 18.10% 18.10%
17% 18% 17.20%
2018届考研推免率 52%
50% 37.46% 29.40% 17.17% 33.80% 31.50% 36.50%
26.96%
26.04% 25.40% 23.70% 18.82% 26.24% 21.92% 25.58% 21.03% 21.60% 19.36% 16.50% 18.22% 18.60% 20.32% 20.70% 20.94% 20% 20.57% 19.84% 18% 20% 18.60% 18.50%
9.15% 10.20%
9.30% 8.70% 8.90% 8.60% 7.40%
17.60%
18.27% 16.40% 13.66% 20% 15.02% 15% 15.10% 15.40% 12.60% 13.13% 13.42% 10.62% 13.91% 11% 14.27% 12.36% 11.75%
17.60% 15.90% 16.30% 16.40% 14.40% 14.70% 15.30% 15.50%
15.40% 12.70% 13.50% 14% 11.30%
14.60%
11.90%
11.50% 10%% 11.40% 11.50% 11.20%
11.50% 7.80% 10.50% 9.70% 9.20% 9.10% 9.80%
6.80%
4.10%
5.10% 4.20% 2.50% 2.70% 4.40% 3.90%
4.30% 4.30%
3.90% 3.50% 2.60%
3.40%
2.80%
2% 2.20% 2% 1.40%
9.26% 8.20% 6.72% 8.68%
4.83% 5.66% 3.40% 8.74%
5.08% 3.82% 5%
2020届考研推免率 53% 27.40% 43.80% 38.80% 33.60% 33.20% 21.40% 31.30% 30.40% 30% 27.70% 27.60% 26.50% 25.90% 25.90% 24.90% 23.60% 23.20% 22.90% 22.30% 22.30% 22.10% 22.10% 21.30% 21% 20.50% 20% 20% 20% 20% 19.80% 19.70% 19.70% 19% 19% 19% 18.90% 18.70% 18.40% 18.20% 18.20% 18.10% 18% 17.90% 17.80% 17.60%
11.42% 10.23%% 11.20% 12.13% 11.10% 10% 9.78% 12% 10.34% 9.40% 9.20% 7.12% 9% 8% 10.31% 9.06% 6.74%
3.43% 10.64% 7.20% 14.16%
8.20% 3.74% 4.64%
93 燕山大学 94 石河子大学 95 太原理工大学 96 河北大学 97 四川农业大学 98 扬州大学 99 安徽师范大学 100 上海体育大学 101 河北医科大学 102 宁夏大学 103 安徽农业大学 104 西安理工大学 105 南京中医药大学 10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07 湖北大学 108 江苏大学 109 上海理工大学 110 西南政法大学 111 西南科技大学 112 福建中医药大学 113 武汉科技大学 114 北京工商大学 115 南京邮电大学 116 东北石油大学 117 河北师范大学 118 江苏师范大学 119 江西财经大学 120 南京工业大学 121 西南石油大学 122 江苏科技大学 123 浙江师范大学 124 宁波大学 125 四川师范大学 126 中北大学 127 华南农业大学 128 西华师范大学 129 天津工业大学 130 南通大学 131 成都中医药大学 132 上海海事大学 133 西安外国语大学 134 西南民族大学 135 中南民族大学 136 南华大学 13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138 重庆交通大学 139 广州大学
15.97%
17.30% 18% 18%
17.10% 17.44% 17.20%
46 中国海洋大学 4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8 东北大学 49 西南交通大学 5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1 东北师范大学 52 南京农业大学 53 中国药科大学 54 北京化工大学 5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56 中央民族大学 57 武汉理工大学 58 安徽大学 59 上海财经大学 60 东北林业大学 61 南昌大学 62 南京师范大学 63 上海中医药大学 64 中央财经大学 65 北京中医药大学 66 西南财经大学 67 浙江工业大学 68 江南大学 69 合肥工业大学 70 北京外国语大学 71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72 辽宁大学 73 华中师范大学 74 东华大学 75 云南大学 76 上海大学 77 上海外国语大学 7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9 苏州大学 80 湘潭大学 81 山西大学 82 中国医科大学 83 河南大学 84 延边大学 85 南京医科大学 86 北京语言大学 87 河北工业大学 88 新疆大学 89 首都师范大学 90 南京林业大学 91 上海音乐大学 92 东北农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