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酸中毒演示ppt课件

神经系统抑制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药物使用导致呼 吸中枢受抑制,呼吸功能减弱。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和部分肺泡血流不 足,导致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CO2潴留。
常见原因及诱因
肺部疾病
如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等肺 部疾病导致肺泡通气不足。
神经肌肉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等 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呼吸肌无力 或麻痹。
改善通气功能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支 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等药物改 善通气功能。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性酸中毒患者, 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以维持正常的通气和换气功
能。
04
混合性酸中毒
发生机制及特点
双重机制
混合性酸中毒同时涉及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机制,既有HCO3-的减少, 又有H2CO3的增加。
乳酸酸中毒
体内乳酸产生过多或清除减少,导致乳酸堆 积,引起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状态
严重高血糖导致体内渗透压升高,引起脱水 、酸中毒。
肾功能不全
如尿毒症等肾脏疾病导致肾脏排泄酸性物质 能力下降,引起酸中毒。
治疗原则与措施
去除诱因
积极寻找并去除引起代 谢性酸中毒的诱因,如 控制血糖、纠正脱水等
。
相互掩盖
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通过保留Na+和排出H+来代偿,而代谢性酸中毒时,呼 吸加深加快以排出更多的CO2。这两种代偿机制在混合性酸中毒中相互掩盖,使 得临床表现和诊断更为复杂。
常见原因及诱因
肺部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 气管哮喘等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引发 呼吸性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由于胰岛素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 高,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体内酸性物质堆积。
酸中毒PPT课件

HCO3-=24+(PaCO2-40)×0.1±5 HCO3-=24+(PaCO2-40)×0.4±3
HCO3-=24+(PaCO2-40)×0.2±2.5 HCO3-=24+(PaCO2-40)×0.5±2.5
几分钟 3-5h 几分钟 2-3天
20
问题2: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
21
一、计算AG:判定是否有AG↑型代酸
18
问题1:酸碱失衡的代偿公式及应用价值。
19
酸碱失衡代偿公式表:
代酸 代碱
代偿值预计公式
PaCO2=40+(HCO3--24)×1.2±2 或PaCO2=HCO3-×1.5+8±2 PaCO2=40+(HCO3--24)×0.7±5
代偿时间 12-24h
12-24h
呼酸
急性 慢性
呼碱
急性 慢性
17
代偿调节
预测HCO3- = 24+0.4 × △PaC02±3。 如果实测HCO3-值在预测HCO3-值的范围内,
说明是单纯性的呼吸性酸中度;如果实测 值超出了预测值的最大值,说明体内有过 多的HCO3-,则合并有代谢性碱中毒,如果 实测值小于预测值的最小值,说明肾对 HCO3-的回收不够,则可能合并有代谢性酸 中毒。
体内潴留,使血浆H2CO3不断升高,解离 为H+和HCO3-。H+与细胞内的K+交换,进 入细胞内的H+可被细胞内的蛋白质缓冲, 血液中的HCO3-会代偿性增高,以维持 HCO3-/H2CO3的比值接近正常。
15
代偿调节
2).红细胞的缓冲作用 作用有限,不足以维持PH值在正常范围。
16
代偿调节
酸中毒(代谢性和呼吸性)PPT课件

AB和SB: 均降低, AB<SB AG: 增大或正常
15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六、对机体的影响(两抑制一兴奋) 1、心血管系统抑制
1.1 心肌收缩力减弱
H+竞争性结合肌钙蛋白 H+阻碍Ca2+的内流 H+抑制肌浆网对Ca2+ 的摄取和释放 继发性高血K+抑制Ca2+ 的内流
-
H2CO3
CO2 + H2O 右 呼吸 中枢 呼吸 通气
2、肺的调节作用
[H ]浓度
+
中枢外周化 学感受器 CO2呼出
[H ]及 [H2CO3]
+
13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3、肾的代偿调节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CO3-进入血液 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泌H+入肾小管腔
碳酸酐酶 脱氨酶
三、发病原因与机制 1、AG增大型代酸(血CL 正常型) 1.1 基本特征 [HCO3 ]降低, AG增大, 血[CL ]正常
1.2 基本发病机制:不含CL-的固定酸增多
缓冲 (消耗性) 固定酸根 AG 增多的固定酸根弥补了HCO3-减少所 致的负电荷减少, 不需[CL-]代偿性升高
[HCO3 ]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七、治疗原则 治疗原发病 纠正酸中毒(NaHCO3) 纠正水电介质代谢紊乱
-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2.3 临床常见原因
肠液丢失HCO3-,腹泻等 经肾丢失HCO3-,轻中度肾衰 NH4Cl, 盐酸制剂大量摄入
8
胃黏膜细胞
CO2 H2 O HCO3-
CO2+H2O
肠液丢失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1
一、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导致PH降低的 酸碱平衡紊乱。 (一) 原因和机制
酸
碱
1.酸负荷增多
(1)酸产生增多:乳酸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
(2)酸摄入增多:水杨酸中毒、
含氯的成酸性药物
(3)2.心血管系统:
(1)心律失常:与高钾血症有关。 (2)心肌收缩力减弱:与Ca2+运转失常有关。 (3)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3.骨骼系统:
4.呼吸系统:
(五)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治疗原发病 2.纠正酸中毒 3.防治纠酸时低血钾和低血钙
(三)机体的代偿调节
1.血液的缓冲:H+ + HCO-3 →H2CO3 → H2O + CO2↑
2.肺的调节: H+↑ → 外周化学感受器 → 呼吸中枢兴奋 → 呼吸运动↑
ΔPaCO2=1.2×Δ[HCO-3] ±2
3.细胞的调节: H+ - K+ 交换,可出现高 钾血症
4.肾脏的调节:肾脏排酸保碱的功能增强
高钾血症性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三)血气分析
AB 、 SB 、 BB 均 降 低 , BE 负值加大; 经机体的调节,PaCO2降低; AB<SB ;
PH 降低
(四)对机体的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 机制: (1) γ-氨基丁酸增加
(2) 神经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 酸性环境下, 生物氧化酶活性降低,ATP生成减少。
2. HCO-3丢失过多
(1)消化道丢失HCO-3 (2)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大量使用 (3)近端小管性酸中毒
3.高钾血症
1
一、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导致PH降低的 酸碱平衡紊乱。 (一) 原因和机制
酸
碱
1.酸负荷增多
(1)酸产生增多:乳酸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
(2)酸摄入增多:水杨酸中毒、
含氯的成酸性药物
(3)2.心血管系统:
(1)心律失常:与高钾血症有关。 (2)心肌收缩力减弱:与Ca2+运转失常有关。 (3)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3.骨骼系统:
4.呼吸系统:
(五)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治疗原发病 2.纠正酸中毒 3.防治纠酸时低血钾和低血钙
(三)机体的代偿调节
1.血液的缓冲:H+ + HCO-3 →H2CO3 → H2O + CO2↑
2.肺的调节: H+↑ → 外周化学感受器 → 呼吸中枢兴奋 → 呼吸运动↑
ΔPaCO2=1.2×Δ[HCO-3] ±2
3.细胞的调节: H+ - K+ 交换,可出现高 钾血症
4.肾脏的调节:肾脏排酸保碱的功能增强
高钾血症性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三)血气分析
AB 、 SB 、 BB 均 降 低 , BE 负值加大; 经机体的调节,PaCO2降低; AB<SB ;
PH 降低
(四)对机体的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 机制: (1) γ-氨基丁酸增加
(2) 神经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 酸性环境下, 生物氧化酶活性降低,ATP生成减少。
2. HCO-3丢失过多
(1)消化道丢失HCO-3 (2)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大量使用 (3)近端小管性酸中毒
3.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的科普知识PPT

- 补液矫正:通过静脉给药 补充钠、碳酸氢盐等,以调节 酸碱平衡。
- 监测和调整药物:如根据 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酸碱平衡药 物的剂量和频率。
预防与注意事 项
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代谢性酸中毒的方法包括: -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肾脏、
呼吸系统或代谢异常疾病。 - 合理饮食:控制酸性食物的摄入,
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 - 遵循医嘱:使用药物时,按照医生
诊断
诊断
诊断代谢性酸中毒的方法包括: - 血液气体分析:分析血液中pH、二
氧化碳分压和氢离子浓度。 - 尿液分析:观察尿液中的酸性物质
和酮体含量。 - 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可能存
在的呼吸系统、肾脏或代谢异常疾病。
治疗
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包括 :
- 治疗原因:针对引起酸中 毒的原因进行治疗,如呼吸系 统疾病或代谢异常等。
阻塞性肺病等。 - 肾脏问题:如肾衰竭、尿酸排泄不
良等。 - 代谢异常: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
症状
症状
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 :
- 呼吸深快:体内尝试通过 快速呼吸来排出多余的酸性物 质。
- 乏力和虚弱感:代谢紊乱 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 嘴唇或指甲床发绀:代谢 性酸中毒可导致血液中氧含量 降低。
的建议使用,避免滥用。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代谢性酸中毒 的科普知识PPT
目录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与注意事项
简介
简介
代谢性酸中毒是一种酸碱紊乱 的疾病,其发生与体内代谢物 的累积以及酸性物质的产生有 关。
本PPT旨在介绍代谢性酸中毒的 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提高用户对该疾病的科普 知识。
原因
- 监测和调整药物:如根据 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酸碱平衡药 物的剂量和频率。
预防与注意事 项
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代谢性酸中毒的方法包括: -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肾脏、
呼吸系统或代谢异常疾病。 - 合理饮食:控制酸性食物的摄入,
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 - 遵循医嘱:使用药物时,按照医生
诊断
诊断
诊断代谢性酸中毒的方法包括: - 血液气体分析:分析血液中pH、二
氧化碳分压和氢离子浓度。 - 尿液分析:观察尿液中的酸性物质
和酮体含量。 - 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可能存
在的呼吸系统、肾脏或代谢异常疾病。
治疗
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包括 :
- 治疗原因:针对引起酸中 毒的原因进行治疗,如呼吸系 统疾病或代谢异常等。
阻塞性肺病等。 - 肾脏问题:如肾衰竭、尿酸排泄不
良等。 - 代谢异常: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
症状
症状
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 :
- 呼吸深快:体内尝试通过 快速呼吸来排出多余的酸性物 质。
- 乏力和虚弱感:代谢紊乱 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 嘴唇或指甲床发绀:代谢 性酸中毒可导致血液中氧含量 降低。
的建议使用,避免滥用。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代谢性酸中毒 的科普知识PPT
目录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与注意事项
简介
简介
代谢性酸中毒是一种酸碱紊乱 的疾病,其发生与体内代谢物 的累积以及酸性物质的产生有 关。
本PPT旨在介绍代谢性酸中毒的 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提高用户对该疾病的科普 知识。
原因
代谢性酸中毒ppt课件

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01
02
03
心血管系统
代谢性酸中毒可引起心率 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和 血管舒张等,导致低血压 和休克。
呼吸系统
代谢性酸中毒可刺激呼吸 中枢,引起呼吸加快加深, 以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神经系统
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意识 障碍、昏迷和惊厥等严重 神经系统症状。
代谢性酸中毒的病理过程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代谢性酸 中毒可分为阴离子间隙正常型和 阴离子间隙升高型。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病因包括腹泻、肠瘘、胆道引流等引起的酸性物质丢失, 以及肾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引起的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病理生理
代谢性酸中毒可引起多系统功能紊乱,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等。其机制主要包括H+浓度的增加对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干扰以及对酶活性的影 响。
患者因特定疾病或药物使用,如氯丙嗪过量、毒物中毒等,导致代 谢性酸中毒的特殊类型。
治疗建议
针对特定病因进行治疗,同时使用碱性药物进行中和,确保患者生命 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补充水分
对于因脱水引起的代谢性 酸中毒,应及时补充水分, 以恢复体液平衡。
调整饮食
适当控制蛋白质摄入,增 加碳水化合物摄入,以减 少酸性代谢产物的产生。
药物治疗
碱性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补充碱性 药物,如碳酸氢钠溶液,以中和
体内过多的酸。
胰岛素
对于因糖尿病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可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以控制血 糖水平。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使用碱剂 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代谢性
酸中毒的症状。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低脂、低糖、高蛋白、 高维生素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 品和饮料,以利于病情的恢复。
代谢性酸中毒ppt课件

H+ ↑
K+↑
4. 肾的代偿调节作用 谷氨酰胺酶活性↑ 泌H+↑, 泌 NH4+↑,重吸收HCO3-↑
对机体的影响(Effects on organism)
1. 心血管系统 (1)室性心律失常:与高血钾有关
(2)心肌收缩力下降
竞争性抑制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使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谢谢观赏
1、 酸多(消耗HCO3-):
(3)肾排泄固定酸产生减少: 1)严重急性或慢性晚期肾衰竭晚期 2)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4)高血钾症:
出现反常性碱性尿
2、碱少:
(1) HCO3-丢失↑ (2)HCO3-回收↓: 1.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2.使用碳酸酐酶(CA)抑制剂肾重吸收HCO3- ↓ (3)血液稀释性 HCO3-↓
(一) 定义(concept)
由于细胞外液中的H+增加,或者HCO3-减少而引起的以血浆的HCO3-原发性减少导致PH值下降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二) 原因(causes)
酸多, 碱少
1、 酸多(消耗HCO3-):
(1)固定酸产生↑: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 (2)固定酸摄入过多: 1)过量服用阿司匹林等含有水杨酸的药物。 2)长期服用含有氯化铵,盐酸精氨酸,代谢易产生HCL 例:NH4Cl+CO2 (NH2)2CO+2HCL+H2O
代谢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idosis
(一) 定义(concept) (二) 原因(causes) (三) 分类 (classification) (四) 机体的代偿 (compensation) (五) 对机体的影响 (effects on organism) (六) 防治原则(principle of treatment )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治疗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方法
控制血糖
通过胰岛素治疗来迅速降低血糖水平,减少乳酸 生成。
同时监测并调整胰岛素剂量。
治疗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方法
治疗潜在病因
如存在感染等,应及时处理,以减少应激反应。 综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谢谢观看
谁会受到影响?
高危因素
如长期高血糖、脱水、药物反应等均可成为诱发 因素。
定期监测和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症状出现
如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尤其是呼吸急促或意识障 碍,应立即就医。
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挽救生命。
何时需要就医?
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和酸碱度检查,早期 发现问题。
这种情况常见于糖尿病控制不良或感染等应激状 态下。
什么是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发生机制
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法有 效利用,身体转而分解脂肪生成酮体和乳酸。
乳酸的积累会导致血液pH值下降,从而造成酸中 毒。
什么是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疲劳、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 率加快等症状。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糖尿病评估。
何时需要就医?
预防措施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 惯,有助于降低风险。
教育患者识别高危症状也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糖尿病乳酸性酸中 毒?
如何预防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控制血糖
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是预防酸中毒的关键。 遵循饮食计划,定期监测血糖。
如何预防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定期随访
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内源性酸产生过多,HCO3-丢失过多或肾排泌障碍而致内源性 酸积累过多均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按不同的AG值可分为高AG 正常氯型及正常AG高氯型代谢性酸中毒。
流行病学
代谢性酸中毒主要见于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排出过少,(AG增高 型代谢性酸中毒)或HCO3-丢失过多(高氯性酸中毒)的患者。
病因
代谢性酸中毒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ICD号
E87.2
概述
代谢性酸中毒是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 浆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在代谢 性酸中毒的临床判断中,阴离子间隙(AG)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血浆蛋白正常时AG上升,一般为非氯(Cl-)的酸性物质增加所 致,HCO3-被消耗,由伴随的阴离子所替代以平衡阳离子,此 时Cl-无变化,表现为高AG代谢性酸中毒。如伴随的阴离子通过 代谢重新生成HCO3-(如乳酸等),AG及酸碱平衡可恢复正常。若 阴离子在滤过后不能重吸收(如SO42-),则细胞外液容易收缩, Cl-重吸收增加,出现高氯性酸中毒,此时Cl-正常。
(2)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为乙酰乙酸及β-羟丁酸在体内(特别是细胞外液)的 积聚,还伴有胰岛素降低,胰高血糖素、可的松、生长激素、 儿茶酚胺及糖皮质激素等不同程度的升高,是机体对饥饿的极 端病理生理反应的结果。
病因
乙酰辅酶A在线粒体内通过两个途径产生,即丙酮酸的氧化及 脂肪酸的氧化,随后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为CO2并产生能量。 当超出氧化能力时,两分子乙酰辅酶A结合形成乙酰乙酸,后 者可转化为丙酮(非酶作用)或β-羟丁酸。丙酮虽为酮体,但不是 酸,不影响血HCO3-,可由肺呼出。而乙酰乙酸及β-羟丁酸的积 聚则影响HCO3-,出现酸中毒。饥饿时,脂酶活性上升,脂肪 分解代谢增强,最终使乙酰辅酶A的生成大量增加,超出其氧 化能力。
A型为组织灌注不足或急性缺氧所致,如癫痫发作、抽搐、剧 烈运动、严重哮喘等可以造成高代谢状态,组织代谢明显过高; 或者在休克、心脏骤停、急性肺水肿、CO中毒、贫血、严重低 氧血症等时组织供氧不足,这些情况都可使NADH不能转化为 NAD ,从而大量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产生乳酸性物或毒物及某些遗传性疾病所致。如肝 脏疾病,以肝硬化为最常见。由于肝实质细胞减少,乳酸转变 为丙酮酸减少,导致乳酸性酸中毒。这型乳酸性酸中毒发展常 较慢,但如果在合并有组织灌注不足等情况时,酸中毒可十分 严重;如存在慢性酒精中毒则更易出现,可能是饮酒使肝糖原 再生减少,乳酸利用障碍所致。在恶性肿瘤性疾病时,特别为 巨大软组织肿瘤时常常可有不同程度的乳酸性酸中毒,这是肿 瘤组织生长十分旺盛、厌氧代谢明显以及全身情况下降、营养 障碍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病因
在正常氧化条件下,乳酸盐可以进入肝脏或肾脏细胞内的线 粒体,经过α代谢途径而生成酮酸,后者再分解为H2O和CO2并 生成HCO3-。当线粒体因为组织缺O2等而功能不全时,丙酮酸 容易积聚在胞浆中代谢成为乳酸盐。正常人血乳酸水平甚低, 为1~2mmol/L,当超过4mmol/L时称为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 酸中毒临床上分为A、B两型。
病因
如果肿瘤向肝脏转移,病情可以更为加重。化疗使肿瘤缩小或 手术切除以后,乳酸性酸中毒可得到明显好转。部分药物包括 双胍类降糖药物、果糖、甲醇、水杨酸以及异烟肼类等服用过 多可造成本病,其机制是通过干扰组织对氧的利用、糖代谢紊 乱等。少数先天性疾病,包括Ⅰ型糖原贮积病、果糖-1,6二磷 酸酶缺乏、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等,都因为糖酵解障碍、能量代 谢不足,从而乳酸产生过多。
糖尿病酮症酸中酮症酸中毒由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加上高 胰高血糖素水平所致,常发生在治疗中突然停用胰岛素或伴有 各种应激,如感染、创伤、手术及情感刺激等,使原治疗的胰 岛素量相对不够。
病因
患者血糖、血酮明显增加,酮体的产生(特别是在肝脏)超过中 枢神经及周围组织对酮体的利用。由于大量渗透性利尿,可出 现血容量下降。
乙醇(酒精)性酮症酸中毒见于慢性乙醇(酒精)饮用者,停止进 食时可出现,常有呕吐及脱水等诱因,其血糖水平一般低下, 常同时伴有乳酸酸中毒、血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增 加等,血三酰甘油的水平也升高。在乳酸酸中毒存在时, NADH/NAD 上升,酮体大部分以β羟丁酸形式存在,使硝普钠反 应(一种检测酮体的方法,主要检测乙酰乙酸及丙酮)呈阴性。
D型乳酸性酸中毒见于空-回肠短路手术或小肠切除后等。
病因
乳酸杆菌寄生于小肠下部,需要利用葡萄糖及淀粉生长,产生 D型乳酸。正常情况下该两种原料在小肠上部均已被吸收,因 此产生的D型乳酸很少。该种手术后肠道常产生大量D型乳酸, 体内乳酸脱氢酶并不能将D型乳酸转化为丙酮酸,因此在手术 后D型乳酸大量进入体内,患者常在餐后特别进食大量碳水化 合物以后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晕、语言障碍、记忆 丧失等类似醉酒症状。
病因
饥饿性酮症酸中毒为饥饿产生的中等度酮症酸中毒,在开始 的10~14h,血糖由糖原分解所维持。随后糖异生即为葡萄糖 主要来源,脂肪氧化分解(特别在肝脏)加速,导致酮症酸中毒。 运动和妊娠可加速该过程。
(3)药物或毒物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主要为水杨酸类及醇类有机化合物,包括甲醇、乙醇、异丙 醇等。 大量服用水杨酸类,特别同时服用碱性药,可以使水杨酸从 胃中大量吸收,造成酸中毒。酸中毒原因除水杨酸本身为酸性 物质外,还因为水杨酸可以影响许多酶代谢以及对抗前列腺素, 使部分组织器官血流灌注改变等。
1.高AG正常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1)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正常乳酸是由丙 酮酸在乳酸脱氢酶(LDH)的作用下,经NADH加氢转化而成, NADH则转变为NAD 。乳酸也能在LDH作用下当NAD 转化为 NADH时转变为丙酮酸。因此决定上述反应方向的主要为丙酮酸 和乳酸两者作为反应底物的浓度以及NADH和NAD 的比例情况。 正常葡萄糖酵解时可以产生NADH,但是生成的NADH可以到线 粒体而生成NAD ,另外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PDH)作用下转化 成乙酰辅酶A,后者再通过三羧酸循环转化为CO2及H2O(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