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hx1800调对讲机实训报告

hx1800调对讲机实训报告

hx1800调对讲机实训报告
对讲机是一种便携式通讯设备,通常用于组织活动、应急救援、建筑工程和商业用途等。

HX1800是一种数字对讲机,可以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

以下是HX1800调对讲机实训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HX1800数字对讲机的基本操作,调节音频和频道设置,并实现对讲功能。

2. 实验设备
- HX1800数字对讲机
- 充电底座及电源线
- 耳机
3. 实验步骤
步骤1. 准备工作
将HX1800数字对讲机以及充电底座和电源线连接好,并进行充电。

同时,准备好耳机,以便使用。

步骤2. 打开开关
将HX1800数字对讲机的开关打开,如果数字对讲机已经充好电,机器就可以正常工作。

打开之后,屏幕上会显示欢迎界面。

步骤3. 音量设置
在使用对讲机前,需要调整音频音量,使其适合使用者。

按下右侧音量按钮,通过旋转控制旋转按钮选择合适的音量设定。

步骤4. 频道设置
频道用于设定通讯的范围。

在频道中,可以与其他对讲机相互通讯。

将选择键(左上角按钮)按下,以选择可用频道,按下底部的发射键,向其他用户发送通讯。

可以通过频道选择功能,切换到其他可用频道。

步骤5. 使用对讲机
按下底部的发射键,同时讲话,可以与其他用户相互通讯。

按下发射键,当讲话结束后,松开按键,等待下一个用户发言。

如果汇报或通讯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随时调整音频设定或切换频道。

4. 实验结论
通过使用HX1800数字对讲机进行实验,我们可以熟悉其各项基本操作,包括设置音频和频道,以及实现对讲功能。

对讲机实训报告

对讲机实训报告

BACK!
三、产品原理介绍
1、原理框图
发射器件
发射电路
天线
接收器件
接收电路
NEXT
2、产品原理图
NEXT
3、收音机 ( 或接收)部分原理 :
调频信号由 TX 接收 , 经 C9 藕合到 IC1 的19 脚 内的混频电路 ,ICl 第 1 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 ,l 脚 为本振信号输入端 ,L4 、 C 、 ClO 、 C11 等元件构 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 ICl 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 滤波器后得到 l0.7 MHz的中频信号 , 中频信号由 IC1 的 7 、 8 、 9 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 ,7.8 、 9 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 , 此时 , 中频信号频率 仍然是变化的 , 经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 10 脚 外接电容为鉴频电路的滤波电容、这个变化的电压就 是音频信号 , 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 12 脚内的功放电路 , 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 ll 脚输出 , 经过 R10 、 C25 、 RP, 耦合至 IC2 进行第 二次功率放大 , 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锡焊技术是电工、电子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之 一,通过实训要求大家在进一步掌握这一技术 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在工作中耐心细致,一 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培养自己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BACK!
二、产品介绍
本产品用的核心芯片为D1800,它作为收音接收 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选用D2822。对讲的发射部 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震荡兼放大电路,第 二级为发射部分,采用专用的发射管使发射效率和对 讲距离大大提高。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 件小,林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 等优点。只要按要求装配无误,装好后稍加调试即可 收到电台,无需统调,使电子技术改进的理想套件。 它既能收 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不断激发了学生的 好奇心。收音机的参数:调频波段88MHz-108MHz; 工作电源电压范围2.5V-5V;静态电流13.5mA;信噪 比>80dB;谐波失真<0.8%;输出功率≧350mV。 发射机工作电流:18mA,对讲距离20-100米。

对讲机的实验报告

对讲机的实验报告

对讲机的实验报告对讲机的实验报告引言:对讲机是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它可以在不依赖电话网络的情况下进行短距离的语音传输。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对讲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测试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效果。

一、对讲机的原理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无线电通信技术。

它由发送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送器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接收器则接收到发送器发出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声音信号。

这种双向的语音传输使得对讲机成为团队协作和紧急通讯的理想工具。

二、对讲机的使用方法1. 频道选择:对讲机通常有多个频道可供选择,以避免干扰和交叉通信。

在使用前,我们需要选择相同频道的对讲机进行配对。

2. 按键操作:对讲机上通常有一组按键,包括开关机按钮、通话按钮和音量调节按钮等。

通过按键操作,我们可以实现对讲机的开关、通话和音量调节等功能。

3. 通话技巧:在使用对讲机进行通话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要保持清晰的语音,避免噪音干扰。

其次,要等待对方结束发言后再开始自己的发言,以避免通话冲突。

另外,要注意礼貌用语和简洁表达,以提高通话效率。

三、对讲机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效果测试为了测试对讲机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效果,我们选择了室内和室外两个不同的场景进行实验。

1. 室内实验:在室内环境下,我们设置了一定的障碍物,如墙壁和家具等。

通过在不同位置进行通话测试,我们发现对讲机在室内环境下的通信效果较好。

即使在障碍物较多的情况下,对讲机的语音传输仍然清晰可听,没有明显的信号衰减。

2. 室外实验:在室外环境下,我们选择了一个开阔的公园作为实验场地。

在不同距离和不同方向进行通话测试,我们发现对讲机在开放环境下的通信效果更佳。

在较短的距离内,通话声音清晰,无杂音干扰。

然而,随着距离的增加,信号衰减逐渐明显,通话质量有所下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测试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效果。

对讲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具有一定的通信范围和适用环境。

对讲机实验报告总结

对讲机实验报告总结

对讲机实验报告总结
对讲机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通信工具,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测试对讲机的通信距离和音质表现。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对讲机的组成部分,包括主机、天线、电池等。

我们将电池安装在主机内部,将天线固定在主机上,并打开主机的电源开关,完成对讲机的基本组装。

接着,我们进行了通信测试,将两个对讲机分别设定为A、B两个频道,并在相同的频段上进行通信。

在开阔地带和多建筑物环境下,我们测试了对讲机的最远通信距离,结果在直线视野下可以达到2公里左右,但在建筑物遮挡下会受到较大影响。

同时,我们对对讲机的音质表现进行了测试,发现在较小的距离范围内,音质表现良好,但随着距离增大,音质会有所下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对讲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通过对讲机上的按键进行操作,我们可以进行呼叫、接听、发言等操作。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对讲机的频率设置和频段切换方法,这些都是使用对讲机的基本操作。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测试,我们也明确了对讲机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距离和音质表现。

这些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都具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讲机实习报告

对讲机实习报告

对讲机实习报告对讲机实习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讲机实习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对讲机实习报告1在现代通信中,对讲机是一种近距离的、简单的无线传输通信工具。

因为是一种双向通信工具,无需话费,此外,只需一次性投入,按一键即可通话,能够呼叫排队、多组通话单呼、组呼、群呼不会掉线,适用于工作调度适用于紧急通讯和突发事件处理。

因此,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

本次实习所焊接的对讲机是一玩具性质的对讲机,工作频率是27-54mhz,2套对讲机构成一对,工作电压为4.5v,有效距离为30m,接收电流为17ma,发射电流为10ma。

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既可以学习一定的电子技术,又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是电子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它是由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组成。

接收部分采用直接接收的方式,采用lc振荡电路检波,检波后音频信号再由低频放大器放大,最后由耦合电容推动扬声器发声;发射时,由扬声器讲话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后,再经低频放大电路、调制电路,最后将已调波从天线发送出去。

关键词:通信、对讲机、焊接、调试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讲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主要用于短距离声音的传输,经常被用在公安、酒店、宾馆、旅游、建筑场地等。

对于我们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明白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无线电对讲机设备在全球通讯系统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用于团队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深得各界用户好评。

在手机等新锐利通讯产品久热不衰的今天,对讲机的功能仍是不可替代的。

对讲机声音的传播要依靠电磁波来完成。

电磁波是由电磁震荡产生的。

发射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对讲机发射信号的强弱,同时对讲机之间的功率是否匹配将直接影响传输距离的远近。

对讲机实习报告

对讲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讲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对讲机的原理和应用,我选择了在对讲机生产厂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通过对讲机的生产、测试、维修等环节的实践,我对对讲机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实习内容1. 对讲机生产环节: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了对讲机的生产过程。

通过对讲机组装、焊接、调试等环节,我了解了对讲机生产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生产线上的各种工具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对讲机测试环节:我负责对讲机的功能测试,包括通话质量、信号强度、电池续航等。

通过测试,我掌握了如何判断对讲机质量的方法,并了解了对讲机在各种环境下的表现。

3. 对讲机维修环节: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部分对讲机的维修工作。

学习了如何诊断对讲机故障、查找故障原因、更换故障部件等技能。

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对讲机的内部构造和原理。

三、实习收获1. 技术知识:通过对讲机的生产、测试、维修等环节的实践,我掌握了对讲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2. 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生产线上的各种工具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协作: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这使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 问题解决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但通过请教同事和自主研究,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对讲机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如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这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时间: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

对讲机实验报告

对讲机实验报告

无线对讲机装调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制作对讲机。

2、通过阅读原理图,给出PCB板和元器件,焊接其完整的电器内部结构。

学会在已知原理图的情况下,组装电器,并对电器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和解决。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对讲机实验套件,电烙铁及其相关工具、起子、钳子、螺丝刀。

三、实验原理对讲发射的原理:VT1是9018振荡放大三极管,VT2是专用发射管。

VT1进行调制放大,C2,C3.C4,C5,L1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级结电容Cce构成LC振荡电路,电信号变化时,Cce就会变化,频率就会变化,达到调频的目的。

经过VT1 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 耦合至发射管VT2通过天线、C7 向外发射调频信号。

四、制作的具体步骤1.焊接与安装:一先装低矮、耐热的元件,最后装集成电路。

步骤如下:(1)清查元器件的质量,并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元件;(2)确定元件的安装方式,由孔距决定,并对照电路图核对电路板;(3)将元器件弯曲成形,本电路所有的电阻(除R12外)均采用立式插装,尽量将字符置于易观察的位置,字符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以便于以后检查,将元件脚上锡,以便于焊接;(4)插装。

应对照电路图对号插装,有极性的元件要注意极性,如集成电路的脚位等;(5)焊接。

各焊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防止虚焊、错焊、短路。

其中耳机插座、三极管等焊接时要快,以免烫坏;(6)焊后剪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并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

2.测试与调整:在确定好接收信号没有问题以后,开始和另外一个已经调节好接收的同学进行对讲,两人相距一定距离,开始时距离不要太远,然后一人摁住按钮开始说话,另外一人慢慢调节双联,直到听见对方讲话为止。

我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比较顺利的,和同学调的比较快,而且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都比较清晰五、实验感悟这次实习制作无线对讲机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警示,制作电子产品完全不能草率和大意,我这次艰难的完成任务,使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认真的态度和细致的思考。

电工实验JC986A型对讲机实验报告

电工实验JC986A型对讲机实验报告

JC986A型对讲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学习对讲机的装配、焊接和调试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电路工作在接收状态时,将收/发转换开关置于“接收”位置,从天线ANT1接收到的信号经天线匹配电感L1、再经可调耦合电感线圈T1、电容器C4、C2及T1次级线圈等组成的检波电路进行检波。

检波后的音频信号,经T1次级线圈中心抽头耦合到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经放大后由电容器C17耦合推动扬声器SPK1发声。

电路工作在发信状态时,S2收/发转换开关按下置于“发信”位置,由扬声器将话音变成电信号后由电容器C17耦合到Q2 Q3 Q4 Q5和相关电阻电容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放大后,经耦合可调电感的中心抽头将信号加到振荡管Q1进行信号调制,使该管的bc结电容随着话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该管的bc结电容是并联在T1次级两端的,所以振荡电路的频率也随之变化,实现了调制的功能,并将已调波经T1及L1从天线发射出去。

三、实验过程(1)核对并辨认实验元件元器件清单:辨认元件:(2)焊接元件及注意事项所有的器件以立式插装,较紧贴电路板,不要掉的过高。

电解电容器、三极管插装时注意极性。

焊接好的器件不要折断了,就立式放置。

电路板上跳线J1用焊接电阻后剪下的金属线代替,还需一金属线把拨动开关的上端与电路板上(SW1)处连接起来。

套件中6条导线,分别是按如下连接方式接入电路中:120毫米长的导线:电池负极到电路板(GND—)处; 100毫米长的导线:电池正极到电路板(VDD+)处;2根80毫米长的导线:扬声器的两端到电路板(SPK2)处;2根50毫米长的导线:一根是天线接线耳到L1的一端;一根是拨动开关中间端到电路板(SW2)处。

把天线黑色套管旋转装到弹簧天线上,用螺丝将接线耳与弹簧天线固定在塑料前壳中,并焊接导线与电路板上L1处。

(3)安装与调试2套套件焊接完后,认真检查无错误后,可接入9V叠层电池,旋转拨动开关纽,可以使电路通电工作,不按到复位按纽,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扬声器起“电”转化为“声”的作用,可以听到“丝丝”的声音;把另外一套的复位按纽按下,使其工作在“发信”状态,这时扬声器起“声”转化为“电”的作用,把2套的对讲机的天线平行靠近,用无感起子轻轻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使接收机的“嘟嘟”啸叫声最大,即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对讲机装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制作对讲机。

2、通过阅读原理图,给出PCB板和元器件,焊接其完整的电器内部结构。

学会在已知原理图的情况下,组装电器,并对电器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
和解决。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
对讲机实验套件,电烙铁及其相关工具、起子、钳子、螺丝刀。

三、实验原理
对讲发射的原理:VT1是9018振荡放大三极管,VT2是专用发射管。

VT1进行调制放大,C2,C3.C4,C5,L1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级结电容Cce构成LC振荡电路,电信号变化时,Cce就会变化,频率就会变化,达到调频的目的。

经过VT1 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 耦合至发射管VT2通过天线、C7 向外发射调频信号。

四、制作的具体步骤
1.焊接与安装:一先装低矮、耐热的元件,最后装集成电路。

步骤如下:(1)清查元器件的质量,并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元件;
(2)确定元件的安装方式,由孔距决定,并对照电路图核对电路板;
(3)将元器件弯曲成形,本电路所有的电阻(除R12外)均采用立式插装,尽量将字符置于易观察的位置,字符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以便于以后检查,将元
件脚上锡,以便于焊接;
(4)插装。

应对照电路图对号插装,有极性的元件要注意极性,如集成电路的脚位等;
(5)焊接。

各焊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防止虚焊、错焊、短路。

其中耳机插座、三极管等焊接时要快,以免烫坏;
(6)焊后剪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并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

2.测试与调整:
在确定好接收信号没有问题以后,开始和另外一个已经调节好接收的同学进行对讲,两人相距一定距离,开始时距离不要太远,然后一人摁住按钮开始说话,另外一人慢慢调节双联,直到听见对方讲话为止。

我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比较顺利的,和同学调的比较快,而且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都比较清晰
五、实验感悟
这次实习制作无线对讲机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警示,制作电子产品完全不能草率和大意,我这次艰难的完成任务,使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认真的态度和细致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