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风格之中式景观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新中式景观风格浅析

新中式景观风格浅析

新中式景观风格浅析中式景观风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式景观风格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中式景观风格。

这种新中式景观风格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美学相结合,打破了传统中式景观束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新中式景观风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中式景观风格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在设计中强调自然、生态、人文相融合,注重营造冷暖气流、水系系统等自然生态环境。

设计师以自然材料和植物为主,将现代技术和传统手工艺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个性的中式景观。

第二,新中式景观风格突出传统文化元素。

尤其是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继承传统文化,提取传统建筑元素,使其融入到当代设计中。

例如,将中国传统飞檐、仕女做旧风格、青瓦红墙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中式景观设计当中。

第三,新中式景观风格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在空间布局上,追求高度的层次感、节奏感,使人们在游览中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时空感受。

景观的多层次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更能够营造出空间和谐、协调的感觉。

第四,新中式景观风格植物种植注重形态和美感。

在植物选择和搭配上,注重植物形态的美感和色彩变化,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即使是日常植物也能被巧妙的融入景观设计之中。

综上所述,新中式景观风格是一种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美学相结合的景观设计风格,它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突出传统文化元素,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植物种植注重形态和美感。

这种风格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融合,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视觉效果。

新中式景观风格浅析

新中式景观风格浅析
生态绿化
现代园艺
2019 年第 4 期
新中式景观风格浅析
白 妍,段广德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
:新中式景观风格是将经久不息、经过历史考验的中国传统元素融糅到现代化景观设计中的一种设计风格。新中式景观风 格作为一种新兴的、民族化的景观设计手法,已经在世界景观设计风格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通过对新中式景观风格的概念介绍和 运用手法上的研究,浅析新中式景观风格的产生和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传承与创新。
本文主要阐述了适季性景观的概念及其影响因 觼訉訑訛
1.2 新中式景观风格产生的原因
1.2.1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时至今日,中国园林景观设 计的发展出于历史原因从璀璨到衰落几经变革。20 世 纪 90 年代末期恣意模仿、复制西方设计风格,无论是 从室内风格还是景观风格到建筑风格,都没有掌握其 精髓所在。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上升,教育程度的提 高,文化复兴的意识慢慢被唤醒,中国景观设计风格开 始回归于真正民族的同时创造着世界的。 1.2.2 温故而知新,借古而开今。每一座园林看上去都 不一样,但是仿佛每一座园林看上去又很相似。历史只 向前走而从不回首,时光不会因为一座城、一个国想留 住过往的辉煌而踌躇不前。
地灯的形态色彩等设计,要形成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 有统一。特别是在冬季无水的状态下,雕塑成为景观中 的标志物,植物展现自身的姿态美,而山石在冬季则营 造出枯山水的意向设计,铺装则是户外活动的广场。[2] 色彩小品作为适季性景观的一种,可丰富广场在冬季 的观赏效果。 5 小结
明德广场缺乏作为大学高校应有的氛围,也缺少 农大传统的文化气息。作为重要的交通部位,学生出入 校园绝大部分都要经过于此,因此广场的观赏性及内 部道路的规划尤为重要。为优化广场观赏及实用性,提 高校园广场的文化品位,应该首先挖掘广场的现有优 势条件,从而合理地规划功能分区,其次再根据适季性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添加其他景观元素如增加水体景 观,应用适季植物,丰富环境小品等来改善广场的现有 问题,提升广场的可观赏性和美观度。 6 结语

中式(水景)园林风格

中式(水景)园林风格

中式(水景)园林风格
中式庭院泼墨山水
特点:浑然天成、幽远空灵
设计理念:中国传统的庭院规划深受传统哲学和绘画的影响,甚至有“绘
以物比德。

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

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所以竹子是中式庭院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庭院是园林的延伸和微缩,按照《辞海》上的解
释,“园”是指“四周常围有恒篱,种植树木果树、花卉或蔬菜等植物和饲养展出动物的绿地”。

而“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山庄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Garden。

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

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手法

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手法

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手法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式景观设计的与时俱进,既要接纳传统古典文化的内涵,也要融合现代文化元素,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

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准备了关于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文章,欢迎阅读。

一、中式景观设计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园林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园林的雏形“囿”,随后中国园林文化随着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经历了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五个时期,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园林一般都为私人所有,造园者除了皇室家族一般都是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达官巨富,他们尊崇儒家思想,又受到道家、佛家等多方面的文化影响,通过自己的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个人情感以园林山水的形式表现出来。

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对于古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所尊崇“大乐与天地同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园林艺术中表现为将园林体系内部诸矛盾因素以整体系统的方式,建立起和谐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平衡关系,同时注重水景和山石的建造,以体现主人高尚、优雅的情趣。

道家学说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经过千锤百炼成为了“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造园原则。

佛家“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小中见大的思想对于园林造景手法的发展更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些传统文化流派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影响着中国园林的发展。

二、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理念近年来,异国风情的设计开始在中国大肆盛行,很多居住区和商业区都采用欧美等国的设计风格,中国传统的景观设计受到了挑战。

不同于欧美设计讲究规则,自由、奔放的风格,中式景观庭院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尊重自然、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设计灵感,以当地的自然条件为依托,景观的设计要在考察完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特征的后,才进行构图设计,同时在设计时要有整体意识,景点的布置要服从整体的需要,无论是植物的栽植还是假山亭廊的建造都要分清主配关系,都要为主景服务,要在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设计,实现周围环境与主人兴趣爱好的和谐统一,为居住地主人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浅谈中式园林设计风格及要点

浅谈中式园林设计风格及要点

浅谈中式园林设计风格及要点一、中式园林设计风格传统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准侧,追求景观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在构图上以曲线为主,讲究曲径通幽的布局形式。

庭院多以假山、花木、流水等共同组成,以木质的亭台、廊柱和水榭为主。

传统中式园林通常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营造丰富多变的空间形象,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设计效果。

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天人合一”在中式园林造景中,十分注重天人合一设计效果。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设计师们倡导以自然为主题来造景,增强人对自然的认识,在设计中通过自然美来增强园林的艺术性。

(二)“因、借”的造园思想中式园林通过借助自然山水把隐喻、借景等描写手法巧妙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

这样周边的景物和园林中的景物就会相互结合相互映衬相互渗透,达到统一的整体,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效果。

(三)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中国的书画艺术流传已久。

在中式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们同样注重建筑和景物的艺术性,对具有诗情画意的设计风格十分追求。

在园林设计中,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山水设计以及对建筑的造型和意境的创设,给人突出一种寄情山水的闲雅风情。

二、中式园林设计要点在中式园林设计上,无论是写意的江南庭院,还是独立组团的四合院,都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讲究居住环境的稳定、安全和归属感。

达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融,以意念中式的现代建造传承传统文化在有效的景观规划空间,创造丰富的视觉感受以庭院造景方式围合、层进、回转、错落营造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

(一)园林选址与布局选择要适当。

园林位置力求适中,居民使用都方便。

园林如果布置在小区中心,其服务半径以下不超过三百米为宜。

如果沿街布置,应尽量利用街角、街边,特别是道路弯转处的两侧或反弓的外侧,可兼顾化解因道路反弓带来的风水煞气,充分利用不宜建筑的地段。

中式园林景说明

中式园林景说明

中式园林景说明
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在于强调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融合,注重空间布局、植物配置、山石水景等多个方面的设计。

以下是对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特点的详细说明:
1. 空间布局: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在空间布局上强调层次感和立体感,利用山石、建筑、植物等元素进行多层次的组合,形成具有深度的空间感。

同时,中式园林也注重借景、引景等手法的运用,将园外的景色引入园内,扩大园林的视野范围。

2. 植物配置: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园林中选用的植物种类和搭配方式都很有讲究,比如松、柏、竹、梅等常绿植物象征着坚韧、高洁,而牡丹、芍药等花卉则代表着富贵、华丽。

同时,中式园林也强调植物的形态美和色彩美,注重植物与山石、建筑的协调。

3. 山石水景:山石和水景是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山石在园林中起到划分空间、突出主题的作用,而水景则能增加园林的灵动感和声音美感。

中式园林中的水景通常采用自然式布局,利用山石、植物等元素形成不同的水景效果。

4. 建筑:中式园林中的建筑风格独特,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亭台楼阁,也有现代的创新设计。

建筑在园林中起到提供休息、观赏、娱乐等功能,同时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

5. 小品:小品是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小品包括雕塑、灯具、栏杆等,它们在园林中起到装饰和点缀的作用,能够突出园林的主题和风格。

总之,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注重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融合,通过多层次的组合和各种元素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空间氛围。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重要参考之一。

最新新中式园林景观说课讲解

最新新中式园林景观说课讲解

最新新中式园林景观说课讲解新中式园林景观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一思想在造园当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

“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中式园林是一种特殊的出于人对大自然的依恋与向往而创造的空间,它是人对大自然欣喜的回眸与回归。

其艺术特质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就是任其自然之意,即重自然,抑人工,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园林文化美学命题,其精神涵义便是“道”之境界。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对自然人性化的审美境界的追求。

一、概念特征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伴随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复苏,东方文化又重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元素”这一符号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越来越高的艺术价值。

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在探寻中国设计界的本土意识之初,逐渐成熟的新一代设计队伍和消费市场孕育出含蓄秀美的新中式园林风格。

它以当代的景观设计语言表现传统中国园林的精神内涵,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功能需求和审美爱好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

可以说,新中式园林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提升,同时也是对古典园林精髓的一种与时俱进的表达。

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二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

新中式风格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展现“水?桥?房”的空间格局、“黑?白?灰”的民居色彩、“轻?秀?雅”的建筑风格、“情?趣?神”的园林意境。

中式园林景观综述

中式园林景观综述
C. 成熟:隋、唐、五代。这段时期造园活动从数量、规模到类型、造园艺术上都达 到一个新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期文人开始直接参与造园,将诗、画、书 法与造园相联系,推动了“诗情画意”的赏园标准的发展。
D. 首次高潮:宋朝。伴随宋朝文学、诗画的空前发展和山水画理论著作的出现,造 园艺术也被推向了高潮。
第4页,共20页
中式园林景观综述
植物比德: 竹,虚心、谅解;兰,花中君子
B.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无为”,偏好将私家园林营造成田园山水诗一般的意境,“中 隐隐于市”。皇家园林中常用的“一池三山”手法也出自道家。
山水园林
颐和园“一池三山”景观布局
道家思想偏好“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在园林上则表现为“虚实相间”,常常 用漏景、分景、借景等手法来表达。
2.1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中国古典园林按照地理位置分,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三类。
北方园林
江南园林
岭南园林
尺度
大体量
小巧
小巧
植物
较少
Hale Waihona Puke 河湖、园石、常绿树较 四季繁花,热带风


色彩
较为鲜艳
淡雅朴素
较为鲜艳
建筑
厚重,平缓,粗壮,朴 轻巧,纤细,玲珑,跷 较高而宽敞,花色


玻璃应用
空间处理
廊道的指引与分割作用,游廊的曲折和高低变化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 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大” 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精炼的湖景,以小见大,片山块石,咫尺山林 D. 含蓄内敛的院落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传统中式小品—景桥
景桥是联系风景点 的水路交通,组织 游览路线,变换观 赏视线,点缀水景, 增加水面层次,兼 有交通和艺术欣赏 的双重作用。
Page ▪ 11
11
传统中式小品—景石
▪ 景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园 林置石组景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 的精神享受。传统中式园林对山石有着特殊的爱好,有“山令人古, 水令人远,石令人静”之说,给石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
Page ▪ 6
传统中式园 路的铺装材 质主要为石 材、卵石、 青砖。经过 拼花图案表 现中式传统 园林的细腻。 对景观要求 的严格性。 在设计园路 时尽量考虑 环路,避免 走回头路。
6
传统中式小品—亭子
Page ▪ 7
我国的古代亭子一般按外形分为四角亭、六角亭和八角亭,其 中六角亭多,有六合之意.
7
亭子的放置位置
1.山地设亭:中、小型的园林,如果周围绿化封闭较好,并有优美的借 景,将亭设在山顶或山脊处,很易形成该园的构图中心。
2.水边和水上设亭:水面较小,亭宜设在临水或水中,且接近水面,体 形宜小。水面较大时,常在长桥上设桥亭,结合划分空间,为人们提供驻 足欣赏岸边景色的处所。
3.平地设亭:在平地上建亭视点较低,亭的基座要抬高些,且设在其周 围环境有景可赏的位置。若环境较封闭,应避开风景透视线。切忌将亭设 在交通干道一侧或路口处,起不到休息和赏景的作用。
在廊的细部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又称美人靠或吴王靠)、 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性建筑 构件。
双面空廊
单面空廊
复廊
双层廊
Page ▪ 9
9
传统中式小品—景墙
障景
框景
漏景
背景
Page ▪ 10
景墙是古代汉 族园林建筑中 常见的小品, 其形式不拘一 格,功能因需 而设,材料丰 富多样。除了 人们常见的园 林中作障景、 框景、漏景以 及背景的景墙 外,很多城市 更是把景墙作 为城市文化建 设、改善市容 市貌的重要方 式。
Page ▪ 8
8
传统中式小品—廊
廊的形式 廊按横剖面划分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单排柱廊、暖 廊。 双面空廊:屋顶用两排柱支撑,四面无墙无窗、通透;在廊的柱间常设坐凳, 栏杆供游人休息。 单面空廊:一边用柱支撑,另一边沿墙或附属于其他建筑物,形成半封闭的效 果。 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 双层廊:廊分上下层。
13
传统中式小品—假山与水景
▪ 传统中式水景主要是与假山或景石结合出现,将景观的软硬得以适当 的结合在一起。
Page ▪ 14
14
现代中式(新中式)
▪ 什么是“新中式”?
▪ 新中式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
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 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 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 无垠的传统文化。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 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
▪特点:
▪浑然天成,幽远空灵,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在造园手法上,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师法 自然”,讲求“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 美景,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此外,在造园上还常用“小中见大”的手法,采 用障景、借景、仰视、延长和增加园林起伏等方法,利用大小、高低、曲直、虚实等对比 达到扩大空间感的目的。
景观风格之中式景观
Page ▪ 1
传统中式
▪风格特征:
▪典型的中式园林风格特征,设计手法往往是在传统苏州园林或岭南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因 地制宜进行取舍融合,呈现出一种曲折转合中亭台廊榭的巧妙映衬,溪山环绕中山石林荫的 趣味渲染的中式园林效果,适用于建筑中式风格定位明显的项目。
▪一般元素:粉墙黛瓦、亭台楼阁、假山、流水、曲径、梅兰竹菊等。
Page ▪ 2
2
பைடு நூலகம்
Page ▪ 3
▪ 岭南园林代表作清晖园
Page ▪ 4
苏州园林
传统中式设计
▪ 传统中式园路铺装 ▪ 传统中式小品—亭子 ▪ 传统中式小品—廊 ▪ 传统中式小品—景墙 ▪ 传统中式小品—景桥 ▪ 传统中式小品—景石 ▪ 传统中式小品—假山与水景
Page ▪ 5
5
传统中式园路铺装
Page ▪ 18
18
Page ▪ 19
19
新中式的色彩运用
北京奥运村大门及构架上分别用中国 红、琉璃黄、长城灰、木原色营造了 崇高、尊贵、祥和、喜庆的入口氛围。
Page ▪ 20
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
于大门、廊架、景观亭、
景墙等景观建筑上,突
显崇高、喜庆、祥和的
氛围
20
Page ▪ 21
新中式的色彩运用
16
▪新中式园林的色彩选择 ▪中国传统符号的应用 ▪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
Page ▪ 17
17
新中式的色彩运用
▪ 色彩是景观表现定位的首要 元素,“新中式”景观设计 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 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 色”,以中国红、琉璃黄、 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 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 的表现定位,还常常使用到 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 同来营造景观效果,营造崇 高、喜庆、祥和、宁静、内 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
Page ▪ 15
15
新中式风格的特点
▪ 新中式从现代材料和手法上修改了传统景观中的各元素,并进行 了演化和抽象化。虽然在外貌上看不到传统的模样,但从整体风格和 意境上仍保留着传统庭院的神韵和精髓。
▪ 新中式是对传统中式风格从“形似”到“神似”的提升。
传统中式园林风格
Page ▪ 16
新中式园林风格
太湖石
泰山石
Page ▪ 12
黄蜡石
传统中式小品—假山与水景
▪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还可以与 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 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因此,假山成 为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
Page ▪ 13
万科第五园用长城灰、木原色在 铺装上和谐共存,对铺装纹理进 行了合理的划分及拼合,形成有 机的铺装纹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