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第1课《人类的形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起源: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2、原因:在长期的进化和劳动中,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3、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猿: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人类的远祖4、人类进化的三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非洲南方古猿“完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分类:早期猿人:距今约250万~180万年左右,能够直立行走,并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晚期猿人:距今约150~20万年前(元谋人:约170万年,1965年发现北京人:约50万年,1921年发现)(丁村人:约12—10万年,1953年发现)晚期智人:约始于10万年前(山顶洞人:约3万年前,1930年发现)出现人种差异: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二)、氏二、氏族社会的出现1、氏族出现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2、发展的过程:母系氏族社会:原因: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群婚特点: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父系氏族社会:原因:男子在社会经济种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稳定结果: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观念和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产生(奴隶和奴隶主)→战争、军队、政府等出现→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为什么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①直立行走首先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和进行劳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②促进了脑的发育,使人从动物界完全分离出来。

一、选择题:1.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 BA.腊玛古猿 B.南方古猿 C.海猿 D.外星人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AA.原始人群B.氏族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3.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人类分为 CA、黑种人白种人B、有色人种无色人种C、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D、黑色人种黄色人种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在母系氏族中,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在母系氏族中,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C.在父系氏族中,人们“只知其父,不知其母”D.在原始社会末,出现阶级压迫是人类的倒退5.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是DA.男子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B.男子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C.男子主要从事打猎和捕渔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6.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DA.使用语言B.建造房屋C.烧制陶器D.制造工具7.下面几项表现了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D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B.使用陶器器皿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8.恩格斯说:“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知识点第一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3、人种及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黄色人种——亚洲;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

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前约3500 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古巴比伦(前约3500 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前约2500 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古中国(前约2070 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1课人类的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1课人类的形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中国:女娲造人说
民俗 ,说 女天 娲地 抟开 黄辟 土, 做未 人有 人
西方:上帝造人说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
——《圣经》
人类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呢?
古猿
进化

它/他是人还是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南方古猿
早期猿人
4、现代人类发源于( ) B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5、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D) A、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 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B、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C、南方古猿经过长期的进化和劳动, 终于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 会了制造工具 D、南方古猿属于“完全形成的人”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早期猿人的作品
晚期猿人
北京人头骨及头部复原像
早期智人
德国尼安德特人复原像
晚期智人
原始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
什么叫氏族?
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血 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 团,是原始人的社会组织和 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
你知道吗?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
①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②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 父”,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 其父”。 ③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有哪
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你能否例说明?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社 •会地位的变化是关键
生产力的提高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课 《人类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课 《人类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内容及其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人类的形成指的是人类的出现、早期人类的划分及主要代表、三大人种的形成,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解体及国家的出现。

其核心内容是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理解它的关键在于掌握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大致历史阶段分期及各时期的特点。

本科内容是初中历史世界史模块的第一课,对培养学生对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学习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本学科而言本课内容并非学业水平测试考察的主要知识点,因此是一个次要的内容。

由于学生在初一上期在中国史部分已经学过关于人类的起源的相关内容,为本节课的知识学习提供了一个较稳固的知识基础。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课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下,第一,本节内容涉及内容时代久远,学生难以从感性上形成深刻的认识;第二,人类是如何从古猿进化成人的。

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下:第一,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源,比如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从感性上形成认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二,重点讲述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劳动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人类是如何形成的?形成后的人类发展情况如何?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设计使学生知道人类形成和发展的大致情况,掌握促成人类由古猿进化为人类的重要因素是劳动。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提供相关补充材料,并结合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1:早期人类是如何产生的?促成人类由古猿进化为人类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早期人类产生于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其祖先是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在漫长的进化和劳动过程中掌握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发展为早期的人类。

因此促成人类进化为人类的重要因素是劳动。

问题2:早期人类形成后人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哪些代表?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距今约5万年至一万年前)问题3:人类的祖先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现在世界分为三大人种,是什么原因呢?人类社会发展到晚期智人的时期,现代人种差异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开始出现,进过漫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主要的三大人种,即: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课《人类的形成》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及出现的原因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课《人类的形成》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及出现的原因

考点: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及出现的原因1.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父系氏族社会是氏族社会的第二个阶段。

其特征是: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男子开始支配社会,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由子女继承,男子是社会和家庭的核心。

2.父系氏族社会出现的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适合男子的农耕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男子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取代女子,占据了支配地位,父系氏族社会出现。

3.原始社会瓦解的原因与标志:(拓展点)原始社会瓦解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贫富分化以及私有制的产生。

原始社会瓦解的标志:国家机器的出现。

易错微析促使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易错:促使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例题1 下列对父系氏族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①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②婚姻关系相对固定③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④男女都可担任家族长和氏族首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父系氏族社会里, 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担任家族长和氏族首领,故答案选A。

例题2 母系氏族社会后期,男子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改变B.女性放弃了在氏族社会中的权力C.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D.剩余产品的出现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的提高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故答案选C。

1.原始社会的一个小孩,有时跟着妈妈去采野果子,有时在父亲面前撒娇。

这种情形最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A.“正在形成中的人”时期B.原始人群居时期C.母系氏族时期D.父系氏族时期2.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女子主动把经济大权让给男子C.采集和狩猎水平的提高D.男子性别意识的提高和复苏3.下列属于父系氏族社会状况的是()①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②部落间的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③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④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⑤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家庭私有财产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氏族成员组成一个大家庭,共同劳动,共同生活。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形成过程,掌握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1.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技能。

2. 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 早期人类的生产工具和狩猎技术。

2.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的形成过程。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和狩猎技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2课《古代埃及》【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成就和衰落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

2. 古代埃及的衰落原因。

【教学难点】1. 古代埃及的农业生产和宗教信仰。

2. 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古埃及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成就和衰落原因。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古埃及的农业生产和宗教信仰。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及其影响。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3课《古代希腊》【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和文化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课《人类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及出现的原因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课《人类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及出现的原因

考点: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及出现的原因1.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母系氏族社会是氏族社会的第一个阶段。

其特征是:①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②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③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2.母系氏族社会出现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根本原因)3.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拓展点)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是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组织者。

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使主要由男子从事的渔猎业难以满足最低限度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主要由女子从事的采集较为稳定,这种经济上的优势再加上分娩、哺育主要由妇女完成,繁衍人口关系到民族和部落的存亡,这些情况都确立了女子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易错微析对母系氏族社会妇女主导地位的理解易错: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不是男女平等。

例题1 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行群婚B.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

D.男女平等答案:D解析: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故D项说法错误,选D。

例题2 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比男子高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妇女人数比男子多B.当时婚姻状况使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C.妇女是当时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组织者D.当时人们对妇女比较尊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时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组织者,所以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故选C。

1.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摩梭人所生子女皆属女方,血缘按母系计,财产按母系继承,男子只负责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在每个家庭中由一个最能干、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生活,保管财产,这种现象相当于古代社会的()A.母系氏族时期B.父系氏族时期C.原始群居D.奴隶社会2.在远古希腊,人们崇拜大地女神该亚,该她是天神、海神和山神的母亲。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核心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核心笔记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九年级部分,可打印出来背诵)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 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1、直立行走使得猿类的双手解放出来,用于 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 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直立行走促进了脑的发育,使人和动物界 完全分离出来。 火的使用是完成从猿到人的转变后产生的,是 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体现。
完全形成中的人:
进化阶段 主要代表 坦桑尼亚奥都威 峡谷“能人” 印尼爪哇人 中国元谋人和北 京人 德国尼安德特人 中国丁村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 中国山顶洞人 基本特征
图册P2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能制造工具进行劳动 学会使用火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脑容量与现代人相同 体质形态上与现代人几 乎没有区别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新石器时期
按社会组织形式划分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氏族定义: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集团。
二、原始社会(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
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 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二、原始社会(氏族社会) 2、父系氏族
世界历史基本内容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发展过 程,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 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历程。
世界历史的时代划分,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为革命史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以前,为世界古代史;1640年-1917年俄国十月 革命,为世界近代史;1917年至今,为世界现 代史及当代史。
猿类 正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
人与猿的根本区 别是什么?
南方古猿——人类的起始
森林古猿 南方古猿
“ 340
体露 态西 已少 具女 有” 人距 的今 特约 征 。 森林古猿生存年代距今大约 3000 南方古猿非洲种 万 多万年 年 ,
南方古猿 阿法种
一、人类的出现
课本P3“动脑筋”
② 母系氏族时期,人们 “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 , 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③ 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 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不 同 点
从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生产力的提高 剩余产品的出现 私有制度的发展和贫富分化的出现 阶级的形成和阶级矛盾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转变的原因: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 业的进步;产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出现。 男子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生活 中占据主导地位。 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 其父”。
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二、原始社会(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公社 相同点 父系氏族公社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 ① 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 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埃及
希腊克里特岛
印度
两河流域巴比伦
中国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促使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B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劳动 C.生产力发展 D.生产工具的进步 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进化阶段的先后顺 序是( A ) ①早期猿人②晚期猿人③早期智人④晚期智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第二种为全球史观:1500年以前为世界古代史; 1500——1900年,为世界近代史;1900年至今, 为世界现代史及当代史。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西方上帝造人说
中国女娲造人说
《物种起源》
论证了人类是从某种 进化而来的 。
古猿

创造了人本身”
恩格斯




人类形成的三大阶段:
世界人种分布图
图册P3
二、氏族社会(原始社会) 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 史。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注释: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分为:原始 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 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出现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几种分期
按生产工具划分
旧石器时期
3.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生活习俗不同 4.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群婚 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 D.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
D )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
谋人和北京人)

北京人头骨及头部复原像
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尼安德特人
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山顶洞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
晚期智人时期,世界三大人种显现出来
白种人(欧罗巴人 )黑种人(尼格罗人)黄种人(蒙古利亚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 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