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分析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疗效分析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开展治疗的效果。
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选择了10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病历涵盖了从2022年1月到2023年5月的接诊记录,采取随机法将其分组,一组(A组,50例)应用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另一组(B组,50例)加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共50例为B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研究,我们发现,B组与A组相比,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
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已经得到临床研究证实具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临床疗效;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肠胀气等症状。
该疾病给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成长发育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的关注焦点。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备受关注[1]。
本文旨在评估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治疗效果,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选择了10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病历涵盖了从2022年1月到2023年5月的接诊记录,采取随机法将其分组,一组应用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共50例为A组,另一组在A组基础之上加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进行治疗,共50例为B组;A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12岁,均值8.6±1.6岁,体质量28.3±9.8kg;B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11岁,均值8.1±1.4岁,患者28.6±8.2kg;两组小儿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纳入了符合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并且他们的家长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

讨 论
用 , 对改善症状 , 调节 胃动力障碍有较好 的疗效 , 明显不 良反应, 且无 体现 了中医药 治疗 F D的独特优势。
参 考 文 献
1 萧树东. 化 内科 专题讲 座. 消 郑州 : 郑州大 学 出版 社 ,05:0 20 1 . 2 张声生. 科专病 各医 临症经验丛 书 ・ 专 脾
5 高学敏. 中药学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
2 0 5 3—5 4. 0 5: 0 0
6 爱新觉罗 ・ 恒绍 , 作琴. 肾通便 汤治疗 刘 滋 功能性 便秘 的临床 观 察. 国 当代 医药 , 中
20 1 (4 8 0 9。6 2 ):3—8 . 4 ’
固酮的作用 , 以促进利尿 , 使腹水消退。另 配合小剂量速尿三阴交穴位注射 , 不仅起 到
~
几乎每个人 的一 生 中都 曾有 过功 能性 消 化不 良证候群 。因其反复发作 , 持续时 间
较长 , 既影 响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 影 响 患 者 又 工作 , 因此 F 的 诊 治 逐 渐 成 为 消 化 内科 D
3. 82岁 ; 病程 3个月 ~ 6年 , 均 39年。 年 . 两组性别 、 年龄 、 病程等均无 统计 学差 异。
肠 动力 药 物 为主 , 临床 治疗 中虽 然 有 在 效, 但部分患者 长期疗 效欠 佳 , 难 以解 且 决心理因素导致 的情 绪反 应。
4 孙军, 宁, 张 李岩. 柴胡枳实水 提取 物对肠 胃动力 作 用 的影 响. 界 华人 消 化杂 志 , 世
20 1 (2 14 05,3 1 ):4 5—14 . 4 6
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 患 者 4 5例 , 设 对 照 组 并
阿米替林加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阿米替林加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阿米替林加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疗效。
方法:对我院在近一年来收治的50例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5例治疗组和25例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使用阿米替林加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1.2方法1.2.1症状及诊断:一、上腹痛:上腹痛为常见症状,部分患者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有其他上腹部症状。
上腹痛多无规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饱痛,进食后缓解,或表现为餐后0.5-3.0小时之间腹痛持续存在。
二、早饱,腹胀,嗳气:早饱,腹胀,嗳气亦为常见症状,可单独或以一组关头出现,栏或不伴有腹痛,早饱是指有饱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致摄信食物明显减少。
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早饱满和上腹胀常驻伴有嗳气。
1.2.2 对照组给予患者多潘立酮治疗,每天3次,每次10mg多潘立酮,在饭前半个小时口服;治疗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米替林,每天25mg,在睡前口服。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上的指导,服用药物期间停止服用任何其他的药物,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都是4周。
1.2.3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做好随访工作,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的情况。
对疗效的判断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或者完全消失,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有效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减轻或者改善;无效指患者在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现象。
1.2.4选用软件spss13.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43页】

结语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 之一,患者虽有上消化道症状,但经内镜等检 查未能找到确切的病因,或仅有慢性浅表性胃 炎。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西医主要是对 症治疗,但疗效不理想;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和 辨证论治疗,根据症候的不同采用相适应的治 则治法,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调节个脏腑功 能达到治疗目的,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并已被广泛应用。取 得较好疗效。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谢大家
中医所说的脾胃居于中焦,主运化和四肢肌 肉,主要包括消化和运动系统,消化功能的紊 乱归根到底是脾胃的功能失常,分而言之,脾 主升清,脾气能够上升,则营养物质才能输布 全身;胃主降浊,胃气得降,则消化的糟粕方 能排出休外。一旦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发生错 乱,则必然会出现消化能力的减退和运动功能 的紊乱。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功能性消化不良 的中西医治疗
消化不良的定义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 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 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 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消化不良症候群
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国际)
科门诊1/3以上。 消化不良症患者就诊率50%。
罗马Ⅲ标准
FD 餐后不适综合征 上腹疼痛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功能性消化性不良诊断标准
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 灼感
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没有可以解释上 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 以上标准
二、餐后不适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 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 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 症状的食物。注意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进 行心理治疗。失眠、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 静药和抗抑郁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

生活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减轻精神压力等也有助 于改善症状。
0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策略
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 协同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 的优势,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缩短病程。
策略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因,选择 合适的中药和西药,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其中 饮食不节包括暴饮暴食、恣食肥甘厚味等;情志失调包括忧思恼怒、抑郁不乐 等;脾胃虚弱则包括脾胃运化失常、升降失司等。
中药治疗及方剂
辨证施治
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体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常见的证型包 括脾胃虚弱证、肝气郁结证、饮食积滞证等,分别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
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 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 康造成一定影响。
发病机制与病因
0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 明确,可能与胃肠道动力不足、 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异常、 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02
该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作息不规律、脾胃Leabharlann 虚弱等。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可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 症状。通过按摩患者的腹部和背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和 排空,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
03
西医治疗功能性消 化不良
药物治疗及选用
促胃肠动力药
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 胃排空,缓解腹胀、嗳气 等症状。
抑酸药
如质子泵抑制剂(PPI) 和H2受体拮抗剂,可抑 制胃酸分泌,减轻胃痛、 反酸等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临床治疗分析

泛应用 ,经阴道彩超探 头频率 高 ,紧贴 宫颈与 阴道 后穹 窿 ,声像 图 】
清晰直观 ,结 合病史及声像 图特点 ,可提 高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的
血等 ,黏膜 下肌瘤常为 月经过多 ,随肌瘤增大 ,经期 延长 ,是 常见的 子宫 良性 肿瘤 ,主要 由平滑肌细胞增 生而成 ,其 间有 少量的纤 维结缔 组织 ,为 实质性球形结 节 ,与周 围组 织有明显分 界。虽无包膜 ,但肌 瘤周 围 的子宫 肌层 受压 形成假 包 膜 ,其与肌 瘤 间有一 层疏松 网隙区 域 ,切 开包膜后肿瘤 会跃 出。血管 由外穿人假包 膜供给肌瘤 营养 ,肌 瘤越 大 ,血管越 多越 粗 ,受压后 易引起循环 障碍 而使肌瘤 发生各种退 行性 变。子宫腺肌症 表现为经量增 多 、经期延 长 、逐渐加剧 的进行性 痛 经。主要病理 变化是分布于 子宫肌层 内的异 位 内膜 ,随月经的到来 有周 期性 出血 ,从而引起肌 纤维及纤维组 织的反应性增 生。一般弥漫 性 生长 ,少数子 宫内膜在子 宫肌层 中呈局 限性 生长形成 结节或团块 ,
术前 阴道 超声误诊为 子宫肌瘤 。腺 肌症不 同于肌 瘤之处是其 周围无包
膜 ,与周 围肌层 无 明显分界 。总结 二者 的鉴别点主 要为 :子 宫肌瘤 】 内回声较密集 ,有假 包膜 ,故边界 清晰 ,团状感 较强。C F :沿假 1 DI 包膜 呈环状或半环状 血流信号 ,或为弥漫点状 ,树枝状血 流 ,可较 丰 富 ,动脉血流多 呈高速 中等 阻力型 ;而子 宫腺 肌症 内部结 构疏松 ,仅
【 键 词】 功 能性 消化不 良;诊 断; 治疗 ;半夏 泻心 汤 关 中图分 类号 :R 7 5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1 6 0 9— 2 6 1 89 21 )2— 0 0 0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的疗效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的疗效研究1. 引言1.1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其主要特征是消化功能异常,表现为腹痛、胀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据统计,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较为有限,传统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容易出现药物耐受性和不良反应。
本研究旨在探索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
具体目的包括:1. 观察该联合治疗方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消化不良、腹胀、胃痉挛等主要症状的缓解程度;2. 评估该治疗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日常饮食、睡眠、工作等方面的改善情况;3. 分析并比较该联合治疗方案与传统治疗方法在疗效上的差异,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4.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香砂平胃颗粒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旨在评估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研究对象为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100例,其中50例为实验组接受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50例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
实验组患者每天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25mg,每晚口服香砂平胃颗粒10g,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如口服健胃消食片等。
治疗期间定期进行临床症状评估、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临床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临床疗效观察作者:鲁德林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传统中药药材和中药免煎颗粒的治疗效果。
方法 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患者使用传统中药药材治疗;试验组:给患者使用中药免煎颗粒治疗;两者处方的药味相同。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86.0%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中药;免煎颗粒;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一种常见性的胃肠道疾病[1],目前对其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
为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在2011年11月~2012年5月期间,对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数100例,收治时间2011年11月~2013年5月期间。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为50例。
试验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患者的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53.2±4.6)岁;患者的病程1~26个月,平均病程(15.3±2.6)个月;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54.8±4.1)岁;患者的病程在1.2~27个月,平均病程为(15.9±2.1)个月。
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资料上进行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患者在餐后出现饱胀不适的情况;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
对患者进行诊断前,患者的症状出现在6周以上。
1.3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反复或者持续性的消化不良症状,比如出现腹胀和泛酸以及恶心等情况[2]。
患者的病程在4周以上。
对患者进行B超和X线片检查,排除患者肝胆胰等疾病。
患者在排便之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
1.4排除标准患者处于妊娠或者哺乳期;患者有严重性的肝肾、心、造血系统等疾病或者恶性肿瘤;患者有神经疾病;不能按时或者按规定用药;患者资料不全或者对疗法无法进行判断;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者65岁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18T15:04:08.8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郭尔穷
[导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性或间歇发作的,以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
摘要:目的研究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消化不良治疗率。
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12月50例消化不良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结果 50例功能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率
92%。
结论消化性营养不良患者可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措施需要通过患者患病原因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决定,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digestion, dyspepsia treatment. Methods respectively review hospital in Octo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in 50 patients with dyspepsia, for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diet therapy and drug therapy. Result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for psychological therapy, diet therapy and drug treatment,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92%. Conclusion peptic malnutrition can be carried out in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diet therapy and drug therapy, the specific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to patients to determine clinical symptoms and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mprove the cure rate.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性或间歇发作的,以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且不能用器质性疾病或解剖结构的改变来解释的一系列症候群。
消化性营养不良是消化科最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工作等影响极大。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12月23例消化不良患者,其中10例是女性患者,13例是男性患者。
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1岁。
患者均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功能性营养不良。
3例消化不良患者中,溃疡样消化不良的患者8例,胃肠道运动障碍的患者有8例,非特异消化不良的患者有5例。
(二)、方法
1.2.1心理治疗
对于有心理精神症状的消化不良的患者,医生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解释说明,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患者情绪过于激动时,可以适量给足镇静药物。
医生可以鼓励患者多多参加体育运动、唱歌、跳舞等等,放松心情。
1.2.2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至关重要,患者饮食上应注意少食多餐,按时吃饭,定量吃饭,尽可能提高饮食的营养。
原则上,饮食以清淡为主,饮食的材料以低能量、易消化、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
与此同时,患者应该尽量少食刺激食物,例如烟酒、巧克力、辣椒等等。
总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宁素勿荤,宁淡勿浓,宁饥勿饱,生活上做到调情志,益肾精,慎饮食。
1.2.3药物治疗
治疗消化性营养不良主要药物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等。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等。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程为一到两周,常用药物为奥美拉唑或者枸橼酸铋钾与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为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等。
胃黏膜保护剂常用药物有枸橼酸铋钾、氢氧化铝凝胶等。
促胃动力药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等。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结果
治疗效果为显著者有35例,治疗效果为有效者有11例,治疗效果为无效者有4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为21例,治疗有效率92%。
三、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可能与多种外在因素有关,消化性营养不良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胃酸分泌量过多等关联不大,而胃肠道运动障碍和心理精神症状等因素则关系密切。
生活作息的改变和心理暗示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起到了关键作用,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对于胃排空障碍或者胃肠动力学障碍的患者通常使用促动力药物,例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
H2受体拮抗剂与胃黏膜保护剂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消化性营养不良患者可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措施需要通过患者患病原因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决定,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李光明,李健和,刘鹏,等.开胃理脾口服液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98-101.
[2]金宁.焦凤兰。
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64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