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生态景观设计规划

合集下载

《小城镇环境规划》课件

《小城镇环境规划》课件
小城镇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课件将介绍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各方 面,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及实施保障。
环保重于泰山
1
环保政策
加强环保法规,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空
企业责任
2
气水质等。
规范排放标准,加强环保行业投入,促
进可持续发展。
3社Leabharlann 参与发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绿化环保等活 动,共建美好环境。
未来
展望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型小城镇。
未来小城镇环境保护将朝着可持 续、智能、绿色化方向发展,保 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评估与规划
调查研究
明确问题,了解小城镇环境、资源及社会经济 现状。
可行性研究
从技术、投资、社会影响等方面评估环保规划 是否可行。
目标设定
根据环境评估分析,规划环保目标及相应举措。
实施管理
落实环保规划,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估、考核 等管理机制。
生态保护与修复
海洋生态保护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珊 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
策略与政策的制定
制定实施细则
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细则,便于环保工作推进。
加强环保投入
创新环境治理及保护融资机制,加强环保经费投入。
重点督查
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和问题小城镇的督查力度,实施动态管理和问责制度。
小城镇环保现状与未来展望
现状
目前,许多小城镇仍存在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需加大环 保力度。
燃气供应 燃气使用 燃气安全
推进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加强管道网络互连。 规范燃气使用,促进燃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燃气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燃气安全系数。

小城镇原生态的景观规划与保护性发展研究

小城镇原生态的景观规划与保护性发展研究

小城镇原生态的景观规划与保护性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新一轮城市化的发展,小城镇在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逐渐弱化,城市风貌特色逐渐丧失成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小城镇景观规划中存在的一系列反生态问题以及原生态在小城镇景观规划中的价值,指出原生态是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之一,也是解决现有城市景观设计中种种问题的方法之一,并进一步探讨了小城镇原生态景观规划的保护性发展,以指导小城镇景观规划实践。

关键词:小城镇;原生态;景观规划;保护性发展1 引言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对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城市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地方特色与文化特征正逐渐弱化,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丧失,这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着眼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弊病,旨在以恢复场地原始生境的思路与手法修复城市景观“疮疤”,并力求使采用该方法的新城市景观设计相较于之前的设计更加自然、生态,维护成本更低,能够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在小城镇景观规划中提倡原生态理念就是要探寻新时期小城镇景观规划的新方法,指导小城镇景观规划实践。

2 小城镇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小城镇是界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城乡的过渡体,是城市的缓冲带,乡村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它具有相当于景观边缘的效应[1]。

小城镇既是城镇体系的最基本单元同城市有着很大的关联同时又是周围乡村地域的中心比城市保留更多的乡村性,因此小城镇尤其具有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景观特性。

原生自然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个性,并构成了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下一些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把原来水草丛生的城市河道整治成为光洁照人的水泥驳岸,花巨资动拆迁建设物种单一的城市大草坪,大跃进式地把非本土化的异地大树“搬进城”。

充满野趣的湿地变成了光鲜的池塘和喷泉;自由生长的灌木被连根拔起,转而被换成修剪整齐的装饰植物;乡土的野草则被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常绿外来草坪所替代……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景色最后只能变成回忆。

小城镇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小城镇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小城镇公园景观设计分析摘要:公园景观突破了以前的只为赏景而造景的模式,景观中更多地融入了人的参与性和使用性,在设计中要做到“以人为本”,景观更具人性化。

本文通过对小城镇公园景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对策,为小城镇公园景观建设有所启迪。

关键词:小城镇公园,景观分析,设计对策随着社会主义的建设,公园正在大量修建,在小城镇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富裕的人们越来越关注所处的居住环境,创造有吸引力的小城镇环境,修建景色迷人、有意义的公园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

1 现状公园景观总体规划分析1.1 定位不准确、人气不足据调查发现,小城镇公园定位极为不准确,有的把公园设计成政治色彩极浓的大型广场;有的把公园设计成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的苗圃;有的把公园设计成以餐饮业为主的旅游山庄。

这种公园的服务对象模糊不清、用途不明确,规模过大直接导致公园的功能单一,活动设施缺乏,绿地使用率低,人气不足,不能满足小城镇职工对环境的需要。

公园的定位应该是可以观景、可以休闲娱乐、可以游憩活动,同时可以开展多种文体活动的综合性公园。

1.2 选址随意、领导意识浓目前,小城镇公园的选址较为随意,不遵循总体规划设计的要求,长官意识浓,领导说了算,公园大多选在政府机关公办大院附近,而距离居住区却很远,目的是搞“形象工程”,反映面貌,给上级领导一个好印象,这样,政府工作人员办公环境改善了,而居民使用却不方便。

从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希望公园靠近居住区,这样方便人们使用,毕竟公园是为人而建的,他们才是公园的主要使用者。

公园的选址应遵循城镇总体规划,贴近居住区、兼顾场地的现状条件,合理用地。

1.3 形式雷同、主题不具特色小城镇公园互相模仿,给人一种“走了一场又一场,都一样”的感觉,造成“百场一貌”的局面;机械照搬大城市公园的设计,给人一种“土不土、洋不洋”的感觉。

公园景观主题不鲜明,不足以反映小城镇特色,有的公园没有设计主题,有的公园即使有主题也显得庸俗、乏味。

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初探

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初探
设 监 理 有 限公 司 )
造环境优美 、富有情趣 、体现地方 特色的小
城镇景观 。
融于环境 。小城 镇处 于广阔 的农村之 中 , 接近 自然 ,蓝天 、白云 、绿 树 、田园风光近
工 质 量 起 到 了 重 要 作 用 。 业 主
关键词 :小城镇
园林 景观 布局 原则
引言
近年来 ,全 国各地小城镇经 济迅速 发展 ,带动 了小城镇 的繁荣 。然而 ,在 经济迅猛发展 的冲击下 ,有 相当一部分
有 的基 质 展 开 ,景 观 的美 学
意 义相 对 较 为 强烈 ;而大 城
高于审美价值 。 量 观 尺 度 。大 城 市 由 于城 市 建设 用 地 相对 紧张 , 建 筑 密 度较 大 ,建 筑高 度 较 高 ,因此要 在 密 集 的垂 直 空 间 中创 造 良好 的景 观 ,其 景 观 尺度 就 要求 较 大 。 而在 小 城镇 中 ,建 筑高度一般在 3 m 0
的乡 土 气息 和 地方 特 色 ,因 文 此 景 观 就具 有 强 烈 的地 域 文 裔 化 特 征 。 一旦 把 握住 地方 文 化景 观 的 实 质 ,在 园林 景 观 规 划 中就 可 以 寻找 到 传统 文



化与现代文 明的最佳 结合点 ,进 而 领会 小 城
以 下 , 空 间 较 为 开 阔 ,在 一
未 要求 我 部驻 厂监 理 项 目 ,我 部 也本 着 对业 主 负责 的态度 ,
安 排 监 理 人 员 到 厂 对 加 工 质 量
廊道断裂 ,森林 草原被高楼烟筒取代 ,
城镇 中污水垃圾 随处可见 ,环境严重破 坏 ;城镇 文化脉络被切断 ,城镇 中到处 流露 出凌乱 的景象 。 为 了达 到 “ 造 人 与 自然 、人 与 创 人相 和谐 的 ,具有地方特色 和中国风 格 的最佳 人居环境 的中国艺术城市 空间” 这一 目标 ,必须通过对小城镇 园林景观 的规划与设计 ,来强化其景 观建设 ,引 导城镇建设走保护 生态 ,珍爱生态 的道

小城镇居住区中心花园的规划设计

小城镇居住区中心花园的规划设计

依 幼 儿 园而 建 , 足儿 童和老 年 活动 、 区居 民 满 社
健身 的需要 。 儿童 的嬉 戏声与 水声交 相呼应 , 佛天 仿
籁般美 妙 。 4长廊 与石 桌一 星语 . 位 于楼 间绿地 的景 观空 间 , 同时也 有组 织小 型 活动 的功能 。
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 ,使居民获得重返 自然的身
0 n e U n K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J i cl

小 J 镇 居 住 区 中 J 花 园 的 规 划 设 计 I i I l I ! I
现 代居 住 区的建设 ,针 对 为人们 提供 人性 关怀
的环境 之 目的 ,在不 同 的居住概 念 、居住 模式 和居 住 环境 设计上 , 进行 了多方 面的尝 试和探 索。 住 区 居
三、 景观 功能分 区 1观水 平 台一 希 望 .
的原 则 , 拟 自然 的生 态群 落 , 照上 、 、 三层 进 模 按 中 下 行设计 。上层乔木 以落 叶乔木 和常 绿树为 主 , 叶乔 落
木与 常绿树 的 比例为 64 以保证 夏 景 的浓 荫与 冬季 :, 有景 可观 。落 叶乔木 主要有 小 叶 白蜡 、 疆 杨 、 新 五角 枫 、 丝垂柳 、 金 叶榆 、 爪柳 、 龙 银杏 、 头柳 ; 馒 常绿树 主 要有樟 子松 、 东桧柏 、 丹 侧柏 、 油松 等 。中层 乔灌 木 以 亚乔 木和 大灌 木为主 , 时结合 观花 、 、 、 同 叶 果 杆及 芳 香物 种 ,形 成 主要植物 观 赏空 间 。可选 植 物有榆 叶
5小型喷泉一 激情 .
从 规矩 的绿地 , 曲折 的 小路 、 到 宁静 的湖 水 、 现 代色 调 的广 场 , 短 的距 离 内 , 走 一步 , 会 看 到 短 每 都

浅议基于生态观的小城镇景观规划

浅议基于生态观的小城镇景观规划

小城 镇地区的连续 与完整 ,I时增 加小城 镇环境的 自然组分和异质性 — J
斑 块
( 建没小城镇生 态廊道 系统包 括以河 流为主的蓝道和 以绿化 3)
屋、 道路 、 管线 及其它 没施 ),资源结构 ( 土地 、淡水 、食物 、 能源 及其它资源 ) ,环境结 构 ( 大气 、水域 、绿地等 ) 四个方面 ,山此可 小城镇是 以人类社 会为主体 ,以地域空 间和各种i 施为环境的生 殳
小城镇 复合 生态 系统 的 实现 ,较 多地体现 在小城 镇 的景观体 系 中 .小城 镇为人的生存发展 与小城镇经 济的发展提供 空间环 境 .是小 城 镇得 以发展 的空间载 体 ,也 是小城 镇经济发 展与 小城镇 人 f 、资 _ = l
源 、环境 相处关 系乃至小城镇复合生态 系统的外在表现 ,其结构 与功 能优 劣对小城镇发展 直接 产生影响。
途 径 及 方 法 ,确 定 了在 小 城 镇 景 现 规 划 中要 保 护 小城 镇 生 态 格 局 完整 和 生 态 过 程 连 续 、重 构 生 态链 结 . 以优 化 小 城 镇 生 态 格 局 、满 足 人 居 环 境 建设 , 关键词 生 态观 小城镇 景 观 规 划
由于小城镇生态环境 问题 的 甘益突出 ,对小城 镇的景观规划 没计 也提 出 了一个 严峻 『 题 ,那就是 如何在 保持小城 镇建 没和发展 的 蚓 u J
态 系统 。这个生态 系统 ,是小城镇社 会 ( |、劳力 、智 力 )与小城 人L 镇空间 ( 地域环境 、自然资源 、人工 设施 )对立统一的 系统 小城镇是人类技术进 步 、经 济发展和社 会文明的结晶 ,以人的生 产和生活活动为核心 ,在原 自然生态 系统的基础上 ,增 J 了社会和经 J u 济两个子系统 ,为社会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摘要: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中国小城镇建设也面临重重挑战。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小城镇发展逐渐提上日程,而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成为社会的重点关注部分,也是景观行业高度重视的专业内容。

尽管如此,大规模建设虽然让小城镇格局整齐统一,但从整体角度来看,本土特色日渐淡化,这种情况的发生让村民十分恐慌。

因此,加强注重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是重中之重,积极引入现代化先进设计理念,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为建设高质量小城镇注入动力。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景观规划:设计随着近几年城镇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便对其投入重视。

虽然如此,很多农村人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开始外出打工,远离他乡成为当前小城镇普遍现象,导致人才缺失严重。

许多农村人进入城市扎根,除了要求城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也要强调小城镇强化规划设计,为未来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景观规划设计是小城镇实现建设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环节,有利于小城镇建设满足新时代建设要求,突出其价值。

一、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一)以生灵为根本,全方位考虑虽然我国耕地种植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但许多农村人大规模投靠发达城市,导致耕地量持续下降,迫使城市用地日渐紧迫。

为了确保双方协调平衡,小城镇通过景观规划设计确保用地合理,尽可能使用种植地,在保证植物生长健康前提下,最大化利用荒地、低洼地和不适宜种植的分散土地,这样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突出荒废土地价值,再次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景观规划设计的用地在小城镇分布范围比较大,应用优势诸多[1]。

所以,在实施景观规划设计之前,安排相关人员与景观规划局、工业区布局和居民区规划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根据国家规划要求相互协助配合,不能脱离集体私自展开工作;不断强调相关部门和人员,遵循“以生命为根本”的设计原则,渗透现代化设计理念,确保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与实际建设标准相符。

(二)根据当地特点,突出因地制宜不同的城镇地区具有很多特点,尤其是在地区条件、地形地势、自然环境等方面相差明显,再加上各城镇的实际条件、绿化基础、性质特点、规划方向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距离。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浅议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摘要】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镇化建设中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理念,作一简要阐述。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相应跟进。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历史,农村城市化是每个国家城市化阶段的共同选择。

应该说,各国所有城市的初级形态都是由原始的居民点演化为村镇而开始的,只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差异,其演化的进程有所不同罢了。

目前,鉴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必要从较高的角度来研究城镇化的发展,使其在跟上整体化步伐的同时,又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并保持着原有的地域风貌,而生态景观的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和生态学交叉的产物,它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是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千基本模式。

斑块指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廊道指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连接度、结点及中断等是反映其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的基本属性,包括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反映—定空间层次景观的多样性信息,而时间异质性则反映不同时间尺度景观空间异治性的差异。

时空两种异质性的交互作用导致了景观系统的演化发展和动态平衡,系统的结构、功能、性质和地位取决于其时间和空间异质性。

城市景观的异质性,首先表现为城市公园、绿地、水面、建筑物、街道等性质各异、功能不同的多样性,及其空间配置格局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生态景观设计规划的探讨
作为一名规划设计师,我想谈谈我本人对于小城镇生态规划与设计在未来,在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与作用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随着国家的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到来,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乡村变成小镇,小镇变成小城,小城变为中大型城市,变为繁华的都市。

在以往的变化发展中,我们走过不少的弯路,有过很多的教训,也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次,就由我来谈谈我心中的一些不很成熟的看法。

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是建设好小城镇的关键所在,好的生
态景观是成功的一半。

做好小城镇发展规划,确保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规划要求设计者在深刻了解小城镇自然环境、地域特色、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进行,把小城镇置于一个更大范围内来进行考察与设计,充分利用附近山脉、农田营造舒适宜人的田园景观,而不是孤立地对小城镇本身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⑴根据环境特点来安排各种设施,不宜做过大的改变,确保环境的连续性。

有些小城镇在设计时过分求大、求平,不顾环境的实际特点,把山头夷为平地,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建设的费用,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在我国古代的“风水”中就有山为“龙脉”不能断的说法,这实际上是很有科学根据的,切断山脉后会引起一系列
的变化,如影响生物活动、风向风速、水土保持等。

⑵小城镇体量要适中,不能盲目地跟大城市进行攀比。

小城镇有小城镇的特点,根
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城镇人口数量等来合理安排小城镇的面积,以小的、紧凑型的规划设计为宜。

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它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城乡的纽带,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小城镇生态景观内涵丰富,形态多样。

可分为物质性景观和非物质性景观。

物质性景观即人们普遍认识的景观,包括人工景观、自然景观。

按景观生态学理论可分为斑块——廊道——基质三大结构。

福尔曼和戈德罗恩在观察和比较各种不同景观的基础上,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不外乎3种:①斑块,它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

对于小城镇景观而言,斑块可以是、居民点、草地等。

②廊道,它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常见的小城镇廊道包括城市中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等③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

常见的有森林基质、居民点基质等等。

非物质性景观是以物质性景观为载体,通过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感性认识,是寄托在物质景观中的文化痕迹,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理念目标,是小城镇景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灵魂所在。

其实,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小城镇要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使其拥有与众不同的可以吸引人们注意的类似于“品牌”的东西。

景观的基本功能包括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

景观规
划设计就是要保证这3大功能的实现。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的实现以景观协调有序的空间结构为基础。

不同的空间结构形式,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和类型。

景观元素是景观单元的基础,个体景观单元的合理利用方式,是景观结构协调有序的基本保证。

景观规划由目标到功能、到结构、到具体单元逐级进行,每一步都是上一步内容的具体化,并共同构成景观规划的基本步骤。

从生态学角度看,小城镇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组成。

一类是自然景观生态系统;一类是人工景观生态系统。

小城镇生态景观不仅是一种人工形式美,而且表现为自然和人工景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富有生命本质的美。

但一些小城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景观建设,建成钢筋水泥的小城镇丛林,而忽视生态型绿化景观,导致景观生态系统失衡;工业生产和城镇居民排放的大量废弃物,造成大量自然景观破坏,超过了小城镇景观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对小城镇中重要、特殊的环境敏感区的保护,来把握小城镇景观的基本脉络。

规划区域中,环境敏感区往往是表现区域景观突出特征的最关键的地区,但又脆弱且经不起破坏,并且破坏后难以弥补。

因此,相应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强化对这一地区的保护。

通过调查、分析和评估,确定区域的环境敏感区的位置范围,以及环境容受力,设计相应景观。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以三位一体的原则为指导,并充分考虑人及社会、文化背景,合理布置各景观要素,构筑良好的小城镇景观。

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一般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它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

因而,街道在城市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观光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当地的居民习惯性地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商业设施也大都布置于街道两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小城镇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小城镇街道景观,街道景观是最能体现小城镇活力的窗口。

道路景观就是连接各个景观的纽带,因此小城镇想要吸引游人就必须做好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

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它可以树立小城镇的良好形象,提高小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一个建筑要有特色,要求和其他建筑相异;而一个小城镇要有特色,也需要较其它小城镇有自己明显的个性。

小城镇规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故小城镇景观要求“小而精,小而特”。

要体现景观特色,不是把各景观要素简单的罗列,而应是三维的,运用生态、人本、文化的观点去组织这些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各自特色。

景观规划设计人员要抓住构成其景观特色的基本要素,如地域自然条件、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等,去塑造其景观特色。

现在人们对生活的品质需求越来越高,而小城镇在当代社会则是最易做到这一点的人居环境。

必须根据用地的定性、定位,并结合自然、人文因素造景,达到“借景无由,触情俱是”的艺术效果。

园林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学科,是科学的艺术还是艺术的科学呢?我认为是前者。

当前,大城市的景观开发也已基本成型。

而小城镇则像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也许,年轻人,年轻的景观设计师们一展拳脚,实现胸中报复的地方,正是这些亟待规划与创新的小城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