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ZTB 05 005-2010 车身主断面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内饰件断面设计规范

内饰件断面设计规范
诚 信 高 效 Sincérité Efficacité 专 业 创 新 Spécialité Créativité
断面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断面设计的目的:直观的反映了零件的内部安装、定位结构、零件厚度、 搭配间隙、配合面差、布置空间、运动校核等信息,使设计工程一目了 然的对此作出判断。
诚 信 高 效 Sincérité Efficacité 专 业 创 新 Spécialité Créativité
9
各内饰件边界处的典型断面
9:门饰板与门槛踏板
9
Section 9
诚 信 高 效 Sincérité Efficacité 专 业 创 新 Spécialité Créativité
各内饰件边界处的典型断面
10:门饰板与立柱护板
10
Section 10
诚 信 高 效 Sincérité Efficacité 专 业 创 新 Spécialité Créativité
5:A柱护板与顶篷两种配合形式(搭接配合、成型结构配合)
Section 5
Section 5
6:顶篷与前挡风玻璃
各内饰件边界处的典型断面
6
6
Section 6
诚 信 高 效 Sincérité Efficacité 专 业 创 新 Spécialité Créativité
7:顶篷与后挡风玻璃
7
各内饰件边界处的典型断面
断面设计的定义和分类
内饰断面:顾名思义就是内饰设计时所使用的断面,具体就是在零件的典 型结构处或者与其他零件的典型配合处的2D截面。是内饰设计过程中非常 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包含典型断面设计和主断面设计两个阶段。内饰断 面设计和完善贯穿于造型设计直至结构设计完成的整个过程。 分类:断面设计主要分为典型断面(Typical Section)设计和主断面 (Master Section)设计。根据断面表达的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将断面分为 外观断面和结构断面 。

车身主断面设计规范及要点

车身主断面设计规范及要点

02
03
多目标优化
拓扑优化
综合考虑刚度、强度、NVH性能 等多个目标,采用多目标优化算 法对车身主断面进行优化设计。
运用拓扑优化技术对车身主断面 进行材料分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实现轻量化 设计。
实例分享:某车型主断面优化过程剖析
01
初始设计分析
对某车型初始设计的车身主断面 进行仿真分析,评估其性能表现

03
优化结果验证
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未 来车身主断面设计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 自动化设计、优化和仿真。
轻量化设计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要求,车身主断面设 计将更加注重轻量化,采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和先进 的制造工艺。
个性化定制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车身主断面设计 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以满足不同消费者 的审美和功能需求。
输入条件收集
收集造型、总布置、动力系统、底盘系统等相关专业的 输入条件,明确主断面的设计约束和依据。
设计方案制定
基于设计目标和输入条件,制定主断面的初步设计方案 ,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和高刚度连接方式。
仿真分析与优化
利用CAE分析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发现刚度 不足和NVH性能不佳的问题,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改 进,采用局部加强结构和阻尼材料等措施。
组织专家对主断面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 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发布设 计结果。
关键技术与方法应用
多学科优化技术
综合考虑车身结构、材料、工艺等多方面 的因素,对主断面设计方案进行多学科优
化,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A 有限元分析技术

汽车设计-汽车顶盖设计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汽车顶盖设计规范模板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顶盖设计规范模板XXXX发布汽车顶盖设计规范模板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顶盖总成的设计要点及判定标准等。

本规范适用于两厢车及三厢车的顶盖总成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66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74/483/EEC/ BQB 416 机动车辆外部凸出物ECE R26 关于车辆就其外部凸出物认证的统一规定BQB 416 烘烤硬化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Q/ZTB 05.003-2010 A-Class Surface 曲面模型质量设计规范FMVSS216 车辆顶盖碰撞保护(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201 车辆头部防护(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3.术语与定义3.1 A-Class Surface造型外表面数字模型的一种,满足特定的技术质量要求,用于表示最终冻结的造型外表面。

3.2 主断面主断面是反映整车性能、结构、配合、法规等方面要求的截面。

主要规定了白车身主要部位的结构形式、搭接关系、间隙设定、主要控制尺寸及公差、装配、人机工程、法规等各方面信息,是车身设计工程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和车身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3.3 NVHNVH是指车辆工作条件下乘客感受到的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以及声振粗糙度(harshness),是衡量车身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3.4 刚性分析顶盖外板拉延成型时,由于其塑性变形的不充分性,往往会使某些部位刚性较差。

刚性差的顶盖外板在受到振动后会产生空洞声,用这样的顶盖装车,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就会发生振动,造成顶盖早期破坏,因此对顶盖外板以及顶盖总成的刚性要求不可忽视。

4.车身顶盖总成概述顶盖是车身构件的重要组成部,顶盖的重要性和房屋的屋顶同等重要,现有市场的所有乘用车中除了特殊功用下没有顶盖外,如:敞篷车和市内无顶观光巴士,所有乘用车都有顶盖。

Q ZTB 05 030-2012 白车身数模验收标准

Q ZTB 05 030-2012 白车身数模验收标准

Q/ZT 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B 05 030—2012 白车身结构数模验收标准2012-08-25发布2012-08-30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设计和生产的需要而制定的。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在检查和验收白车身数模时相关要求。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法规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玉华。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白车身结构数模验收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各部件数模验收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各部件的冲压工艺性、焊接工艺性、涂装工艺性、装配工艺性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结构强度、各部件之间的密封、间隙及干涉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运动件运动分析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安全及法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车身轻量化设计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3定义3.1 白车身总成:是指包含车身骨架总成、左/右前门总成、左/右后门总成、发动机罩盖总成、后背门总成或行李箱盖总成、所有黑漆件在内的涂装之前的车身总成。

3.2 RPS定位点:RPS 是德语单词Referenzpunktsystem(定位点系统)的缩写,本标准RPS是指包含定位面、定位孔及所有定位点系统。

4规范4.1数模通用要求4.1.1零件编号规则要按照《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及研究院关于零件编号的标准执行;数模名称、编号与BOM表名称、代号一致;整车坐标系统一;结构设计数模外表面与A面数模完全符合。

4.1.2 3D数据按要求分层存放;交付数据不允许有未倒角的棱边和未倒圆的,除A面外不可见的结构件型面及切边线要保证G1以上连续。

QZTB 05.010-2011 汽车前围设计规范

QZTB 05.010-2011 汽车前围设计规范

Q/ZT 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B 05.010-2011汽车前围设计规范2011-12-30发布2012-01-10实施Q/ZTB 05.010-2011目次前言 (Ⅱ)1.概论 (1)1.1主要目的 (1)1.2相关内容 (1)1.3适用范围 (1)2.前围板总成主要功能定义 (1)2.1 前围板总成功能概述 (1)2.2前围板安装功能、孔及标准件的功能介绍 (1)3.前围板设计对碰撞及刚度的影响 (3)3.1前围板布置对碰撞的考虑 (3)3.2前围板总成设计刚度和NVH方面的考虑 (5)4 前围板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5)4.1 前围板设计和布置流程及注意点 (5)4.2右舵对前围板设计的影响 (9)5. 前围板加工制造及注意事项 (9)5.1前围板模具设计及选材事项 (9)5.2前围板焊接、涂装事项 (10)5.3部分车型的历史问题 (10)Q/ZTB 05.010-2011前言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法规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蒋。

Q/ZTB 05.010-2011汽车前围设计规范1.概述1.1 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指导前围板总成设计;提供一个前围板总成设计的思路。

1.2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汽车开发过程中前围板总成设计的过程,首先对前围板在整车中的功能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尤其是安装功能,以及前围板总成对整车的碰撞和NVH方面的知识做了简要的概述,同时对前围板总成设计要点作了描述,最后对前围板在加工制造方面作了阐述。

1.3 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众泰集团汽车有限公司各平台车型的前围板总成设计。

2.前围板总成主要功能定义2.1 前围板总成功能概述前围板又称前挡板或防火墙,是前舱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功能主要有:a)是发动机舱与车厢之间的隔板,实现良好驾驶环境的关键件;b)满足多种件的安装;c)提高整车性能功能,主要包括碰撞,整车刚度以及改善座舱的环境等。

汽车内外饰主断面设计规范

汽车内外饰主断面设计规范

汽车内外饰主断面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内、外饰主断面的设计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正在开发的车型及后续车型的内、外饰主断面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O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外饰具有特殊功能及装饰要求的车身外部装饰物。

3.2内饰具有特殊功能及装饰要求的车身内部装饰物。

3.3主断面主要表达安装硬点和安装结构的主断面设计方案、3D线框图和2D图纸。

4内、外饰主断面的设计阶段4.1内、外饰主断面划分阶段根据项目不同阶段输入条件,主断面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NC数据冻结阶段。

4.2概念设计阶段主要以造型效果图、CAS面、油泥模型及参考标杆车的数据为设计依据,进行初步主断面设计方案书的编写及3D线框图的设计。

4.3工程设计阶段主要以A面、DTS报告及DCS(设计概念表)为设计依据,进行主断面设计方案书编写、3D线框图及2D图的设计,在模型光顺开始至工艺数模设计之前完成,用以指导后续的数模设计。

4.4NC数据冻结阶段在NC数模冻结时完成,根据数模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要与NC输岀的冻结数模匹配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主断面设计方案、3D线框图、2D图、3D数模、A面、DTS报告等交付物必须保持一致性。

1Q/HMA3017-20175内、外饰主断面设计方法5.1内、外饰主断面输出物内、外饰主断面输岀物主要包括:主断面设计方案、3D线框图及2D图纸。

5.2内、外饰主断面设计方案5.2.1内、外饰主断面设计方案主要确定内、外饰主断面的编号、名称、方向位置和剖切方向。

示例:图1、2和表1、2为某车型内、外饰主断面设计方案(内、外饰主断面的剖切数量和位置根据车型及需要有所变化)。

5.2.2内、外饰主断面的剖切位置选择按如下要求:a)搭接件及安装件的配合处;b)有安装点的结构处;c)运动件的旋转轴处;d)左右对称时,选择左侧位置。

车身断面设计规定

车身断面设计规定

车身断面设计规范车身断面设计规范车身断面设计规范目录前言 (II)引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及定义 (2)3.1断面的作用 (2)3.2断面的定义 (2)3.3断面的前期输入 (3)3.4断面的分类 (3)4 技术要求 (5)4.1断面的设计要求 (5)4.2断面设计的要点 (5)4.3断面的标注 (5)4.4断面的图纸要求 (6)5 断面设计流程 (6)6 断面检测规则 (7)7 断面代号 (8)8 主断面的内容实例 (11)车身断面设计规范前言本文规定了车身断面设计规范及注意事项。

本标准规定汽车断面设计规范,适用于M1、N1类汽车的断面可行性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无。

3术语及定义3.1断面的作用断面主要定义整车的结构框架及结构硬点(尺寸、特征比例),定量研究局部结构的可行性,通过断面对汽车主要结构零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布置,确定零件之间的结构形式,确定车身内外各处间隙,为下一步的车身分块和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断面分析包括整车外覆盖件、内饰件、密封及相关电器元件的断面分析,通过断面分析可以检查结构搭接是否合理,零部件的布置、车身强度、人机法规、冲压焊接及总装工艺性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所以,断面是整车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另外,断面还构建车身主体框架结构;定义整车各主要部件的配合形式;定义主要的配合尺寸;分析造型的工程可行性;指导详细三维数据的设计;反应整车构建刚度分布状况,定义各部件构件的力学性能指标;形成技术积累,缩短整车开发周期并提高整车工程研发质量,对方案结构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研究。

3.2断面的定义断面是反映汽车关键部位结构状态的截面,它是用来约束造型与工程化设计的重要工程语言;贯穿于从油泥模型制作到结构设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是工程化设计前对主要结构零件的可行性布置和分析的重要手段,确定零部件结构、搭接关系和安装方式,确定车身内外各处间隙、断差、运动件空间布置,确定整车的承载方式、空间及人机关系等,是汽车工程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和指导整车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Q ZTB 05 007-2011 汽车翼子板设计规范

Q ZTB 05 007-2011 汽车翼子板设计规范

Q/ZT 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B 05.007-2011汽车翼子板设计规范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法规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綦法富。

汽车翼子板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翼子板的设计要点及其判定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汽车翼子板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063-1994 汽车护轮板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74/483/EEC 机动车辆外部凸出物2003/102/EC 对行人及其他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的保护ECE R26 关于车辆就其外部凸出物认证的统一规定BQB 416-2009 烘烤硬化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Q/ZTB 05.003-2010 A-Class Surface 曲面模型质量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翼子板翼子板属车身外覆盖件,因旧式车身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

主要起到满足整车造型、遮盖车轮,保护行人的功能,同时承载前保险杠装置、防溅垫、挡泥板、转向灯等的安装。

3.2 A-Class Surface造型外表面数字模型的一种,满足特定的技术质量要求,用于表示最终冻结的造型外表面。

3.3 主断面主断面是反映整车性能、结构、配合、法规等方面要求的截面。

主要规定了白车身主要部位的结构形式、搭接关系、间隙设定、主要控制尺寸及公差、装配、人机工程、法规等各方面信息,是车身设计工程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和车身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3.4 NVHNVH是指车辆工作条件下乘客感受到的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以及声振粗糙度(harshness),是衡量车身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ZT
车身主断面设计规范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法规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为纲。

车身主断面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选择主断面位置的原则、车身主断面设计的要点和要求、车身主断面的标注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车型的车身主断面设计,包括两厢车和三厢车。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车身主断面
是指车身上重要的断面,它是白车身设计中品质控制的关键内容,它能体现出部件的断面形状、
装配关系、焊装关系、关键尺寸要素、公差设计、工艺合理性等诸多设计要素,是设计公司控制车
身设计品质的重要方法。

2.2
造型冻结
车辆外观设计的确定,是车身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在冻结之前,必须对造型做多方面的分析,
特别是结构可行性分析,如果结构上不能满足造型要求,就必须重新调整造型。

冻结以后,车身造
型就不会有大的修改。

2.3
可行性分析
在造型设计阶段,针对造型部门设计的外形,工程设计、工艺设计、成本和法规等部门要从各
自负责的专业范围作出分析,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产品符合各方面的要求。

3 车身主断面的设计要求
3.1 主断面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必须确定,作为车身设计的指导性文件。

办法是结合参考样车测量的点云、公司数据库、车身部件资料、专家经验,经过讨论后确定《主断面初步设计报告》。

一般在车身不同部位设计50~80个主断面,以控制全车的设计。

3.2 在车身设计过程中,《主断面初步设计报告》作为指令性技术文件贯穿每一个零部件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如需修改时,必须办理更改审查手续。

3.3 审查工艺数模、NC数模时,应按《主断面初步设计报告》在车身数模的相应位置作切剖断面进行检查控制。

3.4 选择主断面位置的原则
3.4.1 应尽可能多地反映该处的特征信息。

位于剖切区域内的所有零件按装配状态剖切,密封条按自由状态,但应反映密封件的安装方式。

3.4.2 断面原则上应平行于坐标轴方向剖切。

安装密封件的剖切断面的剖切方向为法向。

3.4.3 汽车纵向对称中心平面(Y0)为必剖的剖面。

3.4.4 主断面数量
主断面数量一般为50~80个,可以根据要求适当增加。

3.4.5 主断面代号
主断面代号以数字表示,如“断面1-1”、“断面15-15”。

在新车型设计时,对于不同车型的
主断面代号与主断面位置可作适当的调整,原则上不能遗漏涉及到装配的关键断面。

3.5 车身主断面设计要体现以下主要信息
3.5.1 车身结构方案。

3.5.2 安装和配合关系,开闭件、车身附件、内饰件、外饰件、灯具等的安装,螺纹,铆接,粘接和卡扣等安装连接方式。

3.5.3 开闭件的铰链结构、安装结构和配合间隙段差。

3.5.4 白车身板金的焊接,焊接边的接合宽度。

3.5.5 外观件造型分缝的缝隙段差等。

3.6 车身主断面设计的要求
3.6.1 密封件的装配状态为非压缩变形状态,密封条应安装到位。

3.6.2 对于开闭件应绘制闭合和开启两种极限状态。

3.6.3 对于左右对称件只需绘制左侧主断面的设计。

3.6.4 在车身造型冻结前应完成车身主断面的设计。

3.6.5 主断面中的标准件按机械制图要求绘制。

3.7 车身主断面图的标注规定
3.7.1 车身主断面位置和主断面代号的相应位置上和标注见附录A,主断面位置和主断面代号的对应表见表A.1。

3.7.2 每个主断面都应绘制图片文件。

钣金件应按正确的方向生成料厚线。

3.7.3 需要标注的内容
3.7.3.1 与内、外造型面有关的各种分缝的间隙和段差。

3.7.3.2 安装密封条的配合间隙。

3.7.3.3 造型面到各窗玻璃(前风窗玻璃、前后车门玻璃、后背门或后风窗玻璃、侧窗玻璃)的台阶高度;各种玻璃外表面到安装配合止口台阶的尺寸。

3.7.3.4 标注装配间隙时应选择在均匀、易于测量部位。

3.7.3.5 开闭件极限状态的开合角度。

3.7.3.6 间隙和段差等尺寸,设计时数值应圆整到小数点后为0或0.5mm。

在零件号后面用“t=料厚值”表示白车身零件和玻璃的料厚,单位mm。

4 主断面设计二维图的检查
4.1 车身主断面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查通过后,方能交付使用。

4.2 二维图断面审查要求
4.2.1 左右对称部分均要作断面检查。

4.2.2 检查配合面是否有干涉和间隙。

4.2.3 检查焊接边的接合宽度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4.2.4 检查安装密封件的配合面是否能保证功能要求。

4.2.5 检查开闭件配合间隙及外观分缝间隙和段差是否均匀,是否满足车型质量要求,是否满足功能及工艺要求。

4.3 主断面二维图的校对
主断面须进行100%的校对,对于对称件,除了检查剖切部位的二维图以外,还应该检查对称部位的三维数模。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主断面定义A.1 主断面定义
主断面定义见表A.1。

图A.1
图A.2
Q/ZTB 05.005-2010
图A.
5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准化:
批准:
版本: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