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闷热(mèn)伫立(zhù) 擎天撼地(qíng)B. 酝酿(niàng) 炽热(chì)锲而不舍(qiè)C. 馈赠(kuì) 栖息(xī) 颔首低眉(hàn)D. 狡黠(xiá) 稽首(jī)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阻遏推崇拮据心会神疑B. 筹划嗔视思绪寻章摘句C. 颓唐箫索缄默吹毛求疵D. 诘问萌发沉腼衰草连天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手术室的门紧关着, 等在外面的家属们如坐针毡, 度秒如年。

B.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 悉心指导我一遍遍修改作文, 她真是吹毛求疵。

C. 今天是端午节, 爸爸妈妈带孩子回家看望老人, 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共享天伦之乐。

D.他是远近闻名的医生, 经常收到病人送的锦旗, “妙手回春”“华佗在世”“悬壶济世”……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会不会用心观察, 能不能重视积累, 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

B. 回到家乡, 我看到了母亲亲切的笑容, 听到了久违的乡音。

C.在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下, 河池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D.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壮乡, 所以刘三姐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园子里长满了榆树, 细细的, 干干的, 举着飘飘摇摇的榆钱。

B. 清晨, 一辆摩托车像离弦的箭一样, 在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飞驰。

C.金秋第一阵北风扫过来, 海面亮起一片银圆般的浪花——大虾成熟了。

D. 这些可怜的东西(指大虾)不知道, 漫漫的旅途上到处都撒下了天罗地网。

6.将下面5 个句子重新排序填入横线中, 顺序恰当的一项是()下雪吧, 下雪吧。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试卷试题:第Ⅰ卷(30分)一、基础知识及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合计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折腰(zhé) 风骚(sāo) 鲜妍(yàn) 妖娆(ráo)B.佝偻(lǚ) 宽宥(yòu) 惊骇(hài) 枉然(wǎnɡ)C.阴翳(yì) 觥筹(ɡuānɡ) 绮户(qǐ) 累赘(zhuì)D.冠冕(miǎn) 麾下(huī) 珐琅(fà) 野蔌(s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嘶哑天骄濡养相得益章B.呢喃阴翳缀满彬彬有礼C.漫游脏物灰烬李代桃僵D.飘逸困厄妄想富丽堂黄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C.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D.如果开始不成功,就多次努力,不行再放弃,没必要为此自惭形秽。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2017·德阳模拟)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别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比喻、对偶、拟人)B.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该留下点什么东西呢?(排比、反问)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比喻)D.有责任感的“80后”现在少了吗?不少!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勇于献身。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2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2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九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

我们青年人应该对未来充满希冀.(),时刻把自己切实可行而非好高wù()远的目标铭记在心,摒弃一切狭隘.()的私心和萎mǐ()的情绪,向着理想奋勇前进。

2.在下面文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燕子①________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②________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③________声匿迹。

A.①偏②籁籁③销B.①翩②簌簌③销C.①偏②簌簌③消D.①翩②籁籁③消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之一。

②铜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品质的凝聚、精神的载体。

③我站在博物馆的铜鼎前,无尽的遐想油然而生。

④“鼎”字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本义,它还被赋予“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等意义,如“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

⑤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A.第①句里的“之一”与“唯一”语意矛盾,应删除“之一”。

B.第②句使用了排比修辞,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鼎文化的礼赞之情。

C.第④句中,“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中的“鼎”分别是“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的意思。

D.第⑤句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4.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________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及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 狼籍蹂躏(lìng)弄巧成拙(zhuō)脍灸人口B. 矜持嗫嚅(rǘ)棱角分明(léng)眼花瞭乱C. 威摄熟稔(rěn)呱呱坠地(guā)不可思义D. 斑斓褴褛(lán)拈轻怕重(niān)相提并论2.下列词语中, 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贸然筵席引申义丰功伟绩B. 遵循压榨金钢钻心无旁鹜C. 端祥逞能混合物鸠占雀巢D. 萧索制裁侯车室形销骨立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 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B. 学习犹如登山, 要脚踏实地, 循序渐进, 不能指望一步登顶, 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C.人应该要学习负责, 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 不是帮他, 反而是害了他。

D.如果开始不成功, 就多次努力, 不行再放弃, 没必要为此自惭形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孝”文化, 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 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B. 2017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 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C.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 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 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 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5.请选出没有修辞手法的一句()A. 天生的聪明, 优美的资质, 温柔的性情, 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B.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 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C.一个浑身黑色的人, 站在老栓面前, 眼光好像两把刀, 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D.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 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子上, 一边的还在, 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他们与新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不仅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 是社会道德的践行者。

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读音与现代汉语不同?A. 江河B. 课本C. 语言D. 书写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拔苗助长C. 庖丁解牛D. 对牛弹琴3.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维C. 骆宾王D. 白居易4.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曹操C. 司马迁D. 陈寿5.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不包括以下哪位?A. 林黛玉B. 薛宝钗C. 王熙凤D. 李纨二、判断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 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

()3.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4.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的助词。

()5.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三、填空题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自_______。

3. 《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_______。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

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_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分类。

2. 解释“赋、比、兴”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3. 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

4. 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5. 简述唐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五、应用题1.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并造句:“画蛇添足”。

3. 请列举出《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4. 请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六、分析题1. 分析《离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七、实践操作题1. 请写一篇关于“我的语文老师”的短文。

2. 请以“我最喜欢的古代诗人”为题,进行口头作文。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 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汹涌(yǒng)摇曳(yè)娉婷(pīn)B. 黎明(ní)嘶哑(sī)飘逸(yì)C. 风骚(sāo)呢喃(nán)丰润(rùn)D. 腐烂(fǔ)冠冕(guàn)鲜妍(yán)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萌发帷幕消声匿迹震耳欲聋B. 烦躁坍塌锋芒毕露微不足道C. 喧器狼藉坦荡如砥无动于衷D. 云霄安详骇人听闻大相径庭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代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的结尾别出心裁, 既在情理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

B. 张家界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 把几个旅游类节目办得绘声绘色, 深受好评。

C.大型山水实景剧《天门狐仙》融合声光电技术, 场面极其壮观, 令人叹为观止。

D.这群游客在见到了“奇峰三千, 秀水八百”的张家界美景后, 激动得语无伦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A. 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钢铁厂参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芳的心, 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B. “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 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

C.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 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 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项珠穆朗玛峰,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但我要问他: “做工苦, 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B.假若爱比恨多, 小屋就光明温暖, 像一座金色池塘, 有红色的鲤鱼游弋。

C.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

D. 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 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A. 杜甫B. 李白C. 陆游D. 苏轼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不耻下问C. 三人行,必有我师D. 举一反三5. “临川四梦”是哪位戏剧家的作品总称?A. 关汉卿B. 汤显祖C. 马致远D. 白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杜甫的名句。

()3.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诗。

()4.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作品。

()5.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______》。

2. “学而时习之,不亦______乎?”出自《论语》。

3.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______》。

5. “______,力拔山兮气盖世”出自《史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题。

2.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3.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关系。

4.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历史背景。

5. 请简述《儒林外史》的主要讽刺对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山、水、月、花”四个字,组成一句诗。

2. 请用“风、云、雨、雪”四个字,组成一句诗。

3. 请用“春、夏、秋、冬”四个字,组成一句诗。

4. 请用“梅、兰、竹、菊”四个字,组成一句诗。

5. 请用“琴、棋、书、画”四个字,组成一句诗。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点。

人教版版本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版本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

(1-6,每小题3分共18分)(37分)1、根据本期学过课文的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辍.耕(chuò)B.襁褓..(qiǎng bǎo) 丝缕.(1ǚ) 强聒.不舍(guō)弥.留之际(mí)C.闪烁.(shuò) 单.于(chán)麦穗.(suì)妇姑荷.箪食(hè)D.静谧.(mì) 亵渎..(xièdú) 栖.息(qī)教诲(hu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炫耀决别逢场作戏苦心孤诣B.荣膺诓骗人情炼达一泻千里C.奥秘凌驾转弯抹角进退围谷D.驻足屏障恪尽职守闲情逸致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老师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他发现了提高语文成绩的蛛丝马...迹.。

B.看到大家都在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他忍无可忍....地加入到这次活动中来。

C.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滔滔不绝....的推出了绿色食品。

D.学校进行义务劳动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受到老师的批评。

4、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国庆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如果没有普罗米修斯走在最前面“盗火种”,如果没有哥白尼走在最前面为科学“布道”,如果没有鲁迅走在最前面“呐喊”,如果没有邓稼先走在最前面升起“蘑菇云”,走在最前面的人士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魂魄,都凝结为时代最美丽的花朵,给世人带来信心和勇气。

(1)哪有科学精神的传播和光大(2)哪有人类的光明和希望(3)哪有泱泱大国的崛起和强大(4)哪有国民精神的启蒙和解放A. (2)(1)(3)(4)B.(4)(3)(1)(2)C.(3)(4)(1)(2)D.(2)(1)(4)(3)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分.外(fèn)家眷.(juàn)折.腰(zhé)润如油膏.(gāo)B.消逝.(shì)赣.江(gàn)憧.憬(chōng)稍逊.风骚(xùn)C.喑.哑(yīn)留滞.(zhì)襁.褓(qiǎng)成吉思汗.(hàn)D. 禁锢.(gù)妖娆.(ráo)单.于(chán)银波微漾.(yàng)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须晴日须:等到B、折腰:鞠躬,倾倒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

C、俱往矣俱:都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D、妖娆:娇艳美好惟余莽莽惟余:只剩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上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B、《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它采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C、《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D、《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

4、下列诗句与原作完全一致的是()A.需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B.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C.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盛装。

5.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得一项()A. 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

(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B. “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指质量差)C. 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

(蛋糕:喻经济利益)D. 小轿车得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俄国诗人叶赛宁的笔下,夜是那么静谧、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C.李老汉说他儿子今年多大了,在哪儿工作?D.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三、四里路,他总是步行来上学。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C.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

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9、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10、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11、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12、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13、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14、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15、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沁园春·雪》,完成下列各题(12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10、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下面对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的写出了大雪茫茫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情景,有写实进入想象。

C、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过低,无法与现代人相比。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12、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13.《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A.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B、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C.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D.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1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

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二)阅读《雨说》选段,联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6分)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见了我笑出了泪啊见了我笑斜了啊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有一天,你们吃着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的心意15.对诗句朗读语气语调解说有误的一项()16. A.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期盼与渴望)17. B.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雄壮、激越)18. C、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轻快、深情)19. D.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活泼、欢快)20.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借“春雨”的真情诉说,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以及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亲近自己、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的诚挚祝福。

B.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亲切感人,切合儿童心理,易于打动孩子们的童心C.这首诗语言亲切、清新自然,给人以温柔亲切之感,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

D.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诗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满足的心情。

17.下列有关“雨”的诗句所写的季节与课文不同的一项是(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咸.不解其意咸.(3)敕船官悉.录锯木屑(2)值.积雪始晴值.(4)皆令录.厚头19.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2)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20、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4分)(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泡桐花开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

每天傍晚归来,只要一转进那条长着泡桐树的小巷,我的脚步就会放慢放轻,仿佛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定。

我常常伫立树下凝望泡桐,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

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

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

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

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

那气味不象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

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入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陷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的空灵状态。

那气味不属于精致的城市,而是带着乡间味儿,令人联想起森林、平原、山野,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

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

由于树干高大,它不仅超然于群花之上而且还超出了人的视线,显出一份“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古。

很少听人提起“泡桐花开了”,它自生自长、花开花落,不用人操心也难以引入关注,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

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

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掠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

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

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院中长着一棵高大的、开花的泡桐,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阕古老的田一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

后来泡桐就见得少了,要么是孤独的一棵,最多也是齐齐的一排。

而且它们继续在都市中隐身而去,远望仿佛一个身材优美的紫色背影。

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

泡桐的气质似乎不太适合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繁华,它们渐渐走远了,同时永远地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也带走了我那个紫色的梦幻。

2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泡桐花,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分)22、细读第3自然段,分析行文思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23、写华山之行的部分属于(叙述顺序),结合本文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24、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中“紫色的梦幻”指的是什么?(3分)三、作文(40分)25、郑愁予在《雨说》中写:“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啊”“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依据你对诗句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