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磺酸盐合成工艺研究

石油磺酸盐合成工艺研究
石油磺酸盐合成工艺研究

石油磺酸盐合成工艺研究

摘要:对磺酸盐的工艺研究,国外目前还是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石油磺酸盐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而对比了国内外石油磺酸盐合成不同工艺流程对原料油和磺化剂选

用的相似跟差异之处。

关键词:石油磺酸合成工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合成石油磺酸盐的工艺比较成熟,产品全面。美国马拉松(marathon)公司在罗宾逊炼油厂组建了年产近36000 吨的石油磺酸盐厂。早期美国专利报导,用so3 在封闭循环管式反应器内,对原油、拔顶油和馏分油进行磺化,可生成石油磺酸盐,适合三次采油使用,磺化后未反应的烃化溶剂,从生成的混合物中萃取产品后排出,溶剂可以从低分子量的醇、酮、醚、苯及其混合物中选择。kachmar,o.s 等用石油馏分合成的石油磺酸盐,磺酸盐含量可达10%~13%。ashcraft,t.l 等在光滑管中用so3磺化了特定的石油馏分,合成了光谱纯的磺酸盐,提出芳烃至少要含两个芳环,so3要过量50%~70%。

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单位对磺酸盐用于三次采油技术进行研究,新疆石油管理局于1994 年率先在国内合成了复合驱专用磺酸盐kps 系列,该表面活性剂是采用克拉玛依炼油厂稠油减二线馏分油和独炼厂0#油减二、减三、减四线脱蜡馏分油为原料经so3 磺化反应制备的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此外,他们还利用原油中

(完整word版)木质素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的钠盐即为木质素磺酸钠(sodium ligninsulfonate)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分散能力,适于将固体分散在水介质中。由于分子量和官能团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分散性,能吸附在各种固体质点的表面上,可进行金属离子交换作用,也因为其组织结构上存在各种活性基,因而能产生缩合作用或与其他化合物发生氢键作用。在工业上,木质素磺酸钠广泛地用作分散剂和润湿剂。印染工业中使用的分散剂-NNO 即是以木质素磺酸钠为主要原料复配的。 质素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木浆与二氯化硫水溶液和亚硫酸盐反应产物,是生产纸浆的副产物,一般为4-羟基-3-甲氧基苯的多聚物。由于木材种类不同,磺化反应的差异,木质素磺酸盐的分子量由200到10000不等,化学结构尚未确定。一般说低分子木素质磺酸盐,多为直链,在溶液中缔合在一起;高分子木质素磺酸盐多为支链,在水介质中显示出聚合电介的行为。粗制的木质素磺酸盐大量用于在动物饲料的粒化,精制木质素磺酸盐用于石油钻井泥浆的分散剂;矿石浮选剂,矿泥、染料、农药的分散剂;对重金属,尤其是铁、铜、亚锡离子有较好的螯合能力,是有效的螯合剂。 中文名木质素磺酸钠 外文名 Sodium Ligninsulfonate 分子式 C 20H 24 Na 2 O 10 S 2 分子量 534.5 Cas 8061-51-6 彩色分子结构图:CAS NO.8061-51-6 中文别名分散剂CMN;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木素磺酸钠;木素磺酸钠盐;分散剂M-9;木质磺素钠;木质磺酸钠 英文别名ahr2438b;banirexn;betz402;dispergatorreax;dispergatorufoxane;lignosite458 一、理化性质 1、有良好的扩散性能,能溶于任何硬度的水中,水溶液化学稳定性好,可生物降解。 2、木质素磺酸盐又称亚硫酸盐木质素,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结构也不尽相同,即具有多分散性的不均匀阴离子聚电解质。固体产品为黄棕色自由流动的粉末,具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并不受PH值变化的影响,但不溶于乙醇、丙酮及其他普通的有机溶剂。水溶液为棕色至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处理工业废水研究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处理工业废水研究 木质素磺酸盐是从碱法制浆废水中提取出来的具有苯丙烷结构 的三维网状高分子化合物,是造纸工业的主要副产物,由于其结构比较复杂,衍生物种类繁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当做造纸污染物处理,这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木质素磺酸盐本身就是一种亲水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之其分子结构上的羟基、羧基、羰基、醇羟基、甲氧基、酮基等多种活性官能团,因此具有一定的分散、螯合、吸附及絮凝性能,作为水处理剂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这些官能团也为木质素磺酸盐的改性提供了可能。常见的木质素磺酸盐包括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和木质素磺酸镁。木质素磺酸盐属可再生资源,改性后的木质素磺酸盐中的官能团增多,分子量增大,絮凝、吸附及螯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废水处理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以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处理工业废水能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降低了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目前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在电镀、印染、造纸及制药废水处理中效果甚好,因此开发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水处理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工业废水处理机理研究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中多个基团上的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能与 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产生螯合作用,生成木质素的金属螯合物,再利用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将其沉淀就能将水体中的重金属清除,同时还

具有一定的吸附、脱色等作用。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用作水处理剂通过吸附、絮凝、缓蚀、阻垢等多重作用来达到工业废水处理效果,改性后的木质素磺酸盐表面的阴离子增多,疏松结构表面使吸附和絮凝效果进一步增强,再加上其本身良好的缓蚀及阻垢性能作为水处理剂得到了研究者多方位的证实。化学改性中的酚化、羟甲基化、氧化、环氧化、酚醛化、脲醛花、聚酯化等功能性改性均能提高木质素磺酸盐的吸附能力。木质素磺酸盐的絮凝效果的提高主要通过交联及缩合反应引进的具有絮凝性能的官能团来实现,交联反应是用柔软的链段将多个木质素磺酸盐分子连接起来形成大分子,木质素磺酸盐的活性吸附点增多;同时还可通过羟甲基化、氧化、缩合、缩聚等反应来改变木质素磺酸盐的分子构型,增大分子量来提高絮凝效果。接枝共聚是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研究最多的改性方法,在引发剂的作用下木质素磺酸盐骨架上会产生活性反应点,将具有絮凝及吸附性能的官能团在活性中心的作用下引发聚合形成支链,也可以通过辐射来提高接枝效率,接枝到的活性官能团越多,絮凝及吸附性能就越好。纳米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是近年来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的又一新的研究领域,此方面的报道不多。 2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具有良好的吸附、絮凝和螯合作用,作为水处理剂可有效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悬浮物及有色物质,而且资源丰富,处理效果较好,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大优势。 2.1处理造纸废水造纸废水主要分为蒸煮废水、中段废水及造纸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 的生产技术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系 班级:精化1022 姓名:苏仕阳 学号:2010274218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生产技术 产品简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具有去污、湿润、发泡、乳化、分散、凝聚、脱脂脱墨等性能,可直接用于配制民用或工业用洗涤用品,已成为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主要产品。 分子式:C12H25C6H4SO3Na 分子量:348.48 结构式: 理化指标 (1)化学性质:具有去污、乳化和优异的发泡力,具有微毒(LD502000mg/kg),溶于水成半透明溶液,对碱、稀酸、硬水均较稳定,在25℃时水溶液的临界胶团浓度是1.2~1.6×10-3mol /L (2)生物性质:生物降解度>90% (3)质量指标:活性物含量≥35% 无机盐≤7%,pH值 7~8 用途:用作乳化剂、灭火剂、发泡剂及纺织助剂,也用作牙膏和膏状、粉状、洗发香波的发泡剂。 二、烷基苯的生产

在烷基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丙烯齐聚法、石蜡裂解法(乙烯齐格勒聚合法)、脱氢法 1.丙烯齐聚法 1.1生产原理 4CH3CH=CH2 CH3(CH2)8CH=CH2 CH3(CH2)8CH=CH2+ C12H25 1.2生产原料:丙烯、苯、无水三氯化铝 1.3优点:热稳定好,去污力强,价格便宜 缺点:不易生物降解,造成环境公害 2、石蜡裂解法(乙烯齐格勒聚合法) 2.1生产原理 石蜡裂解是在高温条件下使石蜡分子中的C-C键断裂,从而制得低沸点烃类的热反应,分离得到十二烯烃,再与苯烷化得到十二烷基苯。 2.2生产原料:石蜡、苯、无水三氯化铝 2.3优点:工序较短,产品性能良好 缺点:过程错综复杂,副反应多(包括迭合、缩合、脱氢、异构化、环化和芳构化) 3.煤油原料路线 3.1氯化法 1、生产原理 CH3(CH2)8CH3+Cl2 CH3(CH2)8CH2Cl+HCl

20140319木质素磺酸盐在肥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综述

木质素磺酸盐在肥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综述 张玉娟20140319 木质素作为地球上每年生长的数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仅国内制浆造纸工业每年大约就有5000吨左右的木质素副产品,制浆废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外,还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硫等,若加以综合利用,则可变废为宝,带来可喜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2012.7)仅有安徽天一纸业、山东泉林纸业等少数企业实现了综合利用,在众多中小型造纸企业成为污染环境的废物。实现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利用,拓宽木质素的应用领域,推动中小型造纸企业资源化回收黑液中的木质素,由此中小型造纸厂可通过出售木质素或其它衍生产品,收回全部木质素分离投资成本,显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制浆黑液中木质素资源化利用不论是从解决造纸工业污染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都是一个重要课题。[1]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木质素磺酸盐等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能与作物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等经特定的化学反应以及物理吸附合成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中的养分释放是随着木质素在自然界的腐解而进行的,而木质素在土壤中降解缓慢,因此这种肥料具有较强的缓释特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市场广阔,若能将木质素产品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起来,既可解决制浆造纸工业的污染问题,又能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条极具特色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有效途径。[2] 近年来,研究者们正致力于腐植质类缓释或控释氮肥的开发,目的是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木质素是土壤中形成腐植质物质的重要先体,已经通过不同的方法广泛用于缓释或控释氮肥的制备研究。[3] 一、木质素磺酸盐作包膜剂类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张夫道等2005年发明了“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料生产方法”,以干基40%发酵腐熟的规模化畜禽场粪便或风化煤(腐殖酸含量50%以上)与60%的化肥(氮、磷、钾可按不同作物需求进行不同配比)为原料,使用有机复混肥干基量0.5%-1%的造粒粘结剂CF2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筛选要求粒径1-5mm。采用不同时段释放养分的包膜剂:磺化木质素胶结包膜剂、腐殖酸类混聚物胶结包膜剂、废弃塑料-淀粉混聚物胶结包膜剂、粘土-聚酯混聚物胶结包膜剂包膜,生产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料,从而延长复混肥料中氮素的释放时间,适用于各种作物施用。包膜的生产方法:复混肥经皮带输送至旋转包膜圆筒的包膜室,一边在旋转圆筒内转动上扬,一边喷洒雾状包膜剂,至复混肥表面完全湿润为止(包膜剂母液使用量为复混肥干基质量的1%-3%),然后进入扑粉干燥室,湿润的肥料颗粒一边转动、上扬和滚动,一边沾上一层滑石粉(过200目筛孔),最后再干燥、筛选、装袋。[4] 为了评价各肥料氮素养分的缓释性能,采用土柱间歇淋洗法结果如下: 土柱中氮素累积淋出率(%)

烷基苯磺酸盐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烷基苯磺酸盐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1.1 烷基苯磺酸盐的基本概况 烷基苯磺酸盐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一种品种,也是中国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烷基苯磺酸盐在硬水中不与钙、镁离子形成沉淀,既耐酸又耐碱,有良好的去污力、渗透力、润湿力和起泡力。烷基苯磺酸盐泡沫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好、而且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低,在民用和工业用清洗剂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烷基苯磺酸盐有钠盐、钙盐、铵盐。现在大多数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盐,基本碳原子数为12左右。在其他应用中也常用钙盐和胺盐。烷基苯磺酸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肥皂的缺点,在硬水中一般不致生成皂垢,能耐酸、碱。国内外市场工业上用的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 烷基苯磺酸盐按烷基的结构可将其分为支链烷基苯磺酸盐和直链烷基苯磺酸盐。支链的为硬性型,直链的为软性型,一般将硬性型的称为硬性ABS,或称ABS;软性型的称为软性LAS,或称LAS。 ABS和LAS在去污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前者生物降解性明显低于后者。 烷基苯磺酸盐其疏水基为烷基苯基,亲水基为磺酸基。其早期产品为四聚丙烯苯磺酸钠(ABS),曲于烷基部分带有支链,所以生物降解性差,1966年发明了属于直链烷基磺酸钠(简称LAS)型只含一个支链故易降解的新品种。随后各国相继改为生产以正构烷烃为原料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本报告主要阐述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LAS)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一直被称为主表面活性剂,这是因为它长期以来一直是最廉价易得、多功能的表面活性剂。LAS去污力强,泡沫力和泡沫稳定性好,其在酸性、碱性和某些氧化物(如次氯酸钠、过氧化物等)溶液中稳定性好,所以它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洗涤剂。 烷基苯磺酸盐主要用于洗衣粉和各类洗涤剂,混凝土外加剂,印染等。在洗涤剂中使用的量最大,由于采用了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价格低廉。

木质素磺酸盐合成工艺

木质素磺酸盐合成工艺 目前工艺: 配料表: 水············12吨 亚硫酸钠······1900公斤 木钠··········5760公斤 液碱··········500公斤 甲醛··········1600公斤 在生产前,一般会把原料木钠堆放一段时间(一般为2个月以上),之后做成的木质素磺酸盐扩散力,高温分散性会优于刚买来的原料木钠所生产的木质素磺酸盐。(推测,像松油脂之类的物质会随着时间慢慢挥发,但扩散力也会提高,目前还不知道原因。) 目前检测木钠主要是检测原料的含固量,硫酸钠含量,PH值。 1、放底水12吨于打浆锅内; 2、放毕,开启搅拌,边搅拌边投亚硫酸钠(约半小时投毕);(亚 硫酸钠溶解) 3、投毕,开始投木钠(约45分钟投毕); 4、投毕,搅拌30分钟取样测含固量(约30%左右); 5、浆料打入反应釜(约1小时); 6、打毕,加液碱调PH至10——11;(调制磺化时的PH值)

7、加入甲醛(约10分钟);(用于缩合反应) 8、加毕,升温; 9、约用2小时升至70℃,保温1.5小时,一般会到72℃; 10、继续升温,约1.5小时升至97℃,保温5小时,一般会到100℃; 11、冷却至70℃——80℃,放料至中转槽; 12、储槽放料至振动筛过滤,过滤后泵入储槽。 原生产工艺,现无具体操作规程。 主要是:刚买来的木钠原料,经过与水打浆后进压滤板,再经热水漂洗至PH中性,拆卸下来的滤饼再用现生产工艺进行生产木质素磺酸盐。做出来的木质素磺酸盐扩散力与目前工艺相差不大,但高温分散性会好些。

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1、鉴于目前木质素磺酸盐高温分散性没以前好,打算经过小试恢 复到原先工艺,既木钠先经过打浆洗涤再生产; 2、现工艺最后是用250目丝网过滤,改用500目丝网时很难过 滤;目前该方法还有待小试摸索改进; 3、目前有些公司直接用造纸厂的黑浆、草浆进行生产木质素磺酸 盐,质量基本与我们现有方法生产的木质素磺酸盐相当或略好。 (该原料黑浆、草浆比较便宜,采用此方法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胡老师,以上是我对现有工艺的了解,或许不是很详细,有待胡老师点拨指导。我们期待能与胡老师合作,帮我们改善现有原料的木质素生产工艺;更期待能用黑浆或草浆所生产的木质素磺酸盐的先进工艺。

十二烷基苯磺酸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

十二烷基苯磺酸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五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十二烷基苯磺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LINEAR ALKYL BENZENE SULFONIC ACID 目录代码:SLD4201 分子式:C18H30O3S 分子量:326.49 CAS号:27176-87-0 EINECS号:248-28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本品是有机弱酸,溶于水,用水稀释放热。 十二烷基苯磺酸是无色的液体。 密度:1.2 熔点:10°C 沸点:315°C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如果吞食有害,导致严重的烧伤。潜在健康影响 眼睛:造成眼烧伤。 皮肤:导致皮肤烧伤,可通过皮肤吸收。食入:如果吞食有害.原因消化道烧伤。吸入:如果吸入可烧伤呼吸道。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眼睛: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用肥皂和清水清洗皮肤。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皮肤:立即寻求医疗援助并冲洗皮肤及衣物附着物,用大量的水至少15分钟,去除。食入:不要催吐。立即寻求医疗援助。吸入:立

即寻求医疗援助。除去皮肤及衣物附着物和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如果呼吸困难,给输氧。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介质:用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一般信息: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溢出/泄漏:用惰性物质吸收溢出容器之液体(如蛭石,沙或土),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扩散。小溢出:稀释与水和拖把,或吸收用惰性干物质并放在一个合适的废物处置的容器。 大型溢出:腐蚀性液体。如果没有阻止泄漏的风险。吸收和干旱的大地、沙子或其他不燃材料。不要让水在容器。不要触摸溢出的材料。利用水喷淋窗帘转移蒸汽漂移。防止进入下水道,地下室或狭窄的地方;堤如果需要。消除所有的点火的来源。寻求协助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不要吸入粉尘,蒸汽,薄雾或气体。不要直接接触眼睛,皮肤或衣服。不要摄入或吸入。 存储: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提供排气通风或其他工程控制,以保持空气浓度低于各自的蒸气门槛限制的价值。确保无稽之谈和安全淋浴也近端站的

防锈油配方明细

防锈油配方 防锈油基本由基础油、缓蚀剂、防锈剂组成。下面配方中基础油是机油和煤油,缓蚀剂是石油磺酸钡、氧化石油脂钡和油酸,防锈剂是辛酸二环己胺。 选择配方以渗透性、流动性、缓蚀剂对水的置换性、抗水性等指标考虑。 防锈油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 F201防锈油: 防锈添加剂,干洗油,基础油,锭子油,石油磺酸钡 ,环烷酸锌,工业凡士林。 F20-1防锈油: 变压器油,精制矿物油,石油磺酸钠、羊毛脂镁皂等金属防锈添加剂调配制成。 常温脱水性防锈油配方: 10号机油:(质量分数%,下同)26,煤油:53,石油磺酸钡:8,氧化石油脂钡:4,辛酸二环己胺7,油酸:2。 环保型钢铁水基防锈剂配方: 葡萄糖酸盐、三乙醇胺、钼酸盐、有机磷酸、苯甲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剩余为去离子水,其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比例称取个成分,依次加入25-60℃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混合均匀,即成稳定性好的透明防锈剂。 F-31防锈油配方(%) : 石油磺酸钠15, 羊毛脂镁皂5, 10号机械油10, 煤油4, 二苯胺0.2~0.3, 工业凡士林余量. FY-5浓缩型防锈油配方(%) : 石油磺酸钡20, 环烷酸锌15, 灯用煤油35, 工业凡士林余量.

特种防锈油配方(%) : 石油磺酸钡4, 石油磺酸钠1, 环烷酸锌2, 30号机械油余量. 以上配方适用于工厂半成品或配套入库封存零件用.被封存的零件最好用石蜡纸包上.此类防锈油在室内能保证金属1年左右不生锈.上述4个配方,除201防锈油对铜有变色外,其它配方对铜均可用.但201防锈油铸铁防锈效果最好. 7号防锈油配方(%) : 石油磺酸钡5, 羊毛脂镁皂5, 变压器油90. F-1防锈油配方(%) : 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1, 石油磺酸钡8, 石油磺酸钠1, 司苯-80 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 苯骈三氮唑0.15, 2.6二叔丁基对甲酚0.5, 20号机械油余量. F-33防锈油配方(%) : 石油磺酸钡4, 羊毛脂4, 743钡皂2, 石油磺酸钠1,

农药用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的制备与应用

农药用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 文章介绍了自然界木质素的形成,工业木质素的来源,木质素磺酸盐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分析了木质素磺酸盐的分散机理,热稳定性机理,及影响分散和热稳的诸多因素;同时,对国产木质素磺酸盐的现状做了概述,对国产木质素磺酸盐在农药上的应用提出很好的建议。 一,前言 木质素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历史悠久,早在1909年,人们发现木质素可以作为分散剂用于染料加工中。但当时所谓分散剂是用造纸废液中直接使用,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较差。 最早(60年前),我国在农药上使用,也是把亚硫酸制浆废液在用“液体”和“粉体”农药上,叫“展着剂”,起到分散和粘结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药工业的发展和剂型加工技术的提高,对农药质量,特别是农药加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0年代国内企业对亚硫酸制浆废液经过一系列化学改性后生产的木质素分散剂质量有明显改善,大量用于可湿性粉剂的加工。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国外的木质素分散剂相继进入中国,包括:美国Westvaco 公司,牛皮浆的磺化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挪威Borrgaard公司,亚硫酸法制浆的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两个世界上生产和销售木质素磺酸盐产品最大和最主要的公司,由于木质素分散剂的品种很多,有的和染料分散剂是通用的。 目前,由于木质素分散剂绿色,环保,可降解,是用来加工农药剂型的主要助剂,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共识。已知,生产农药可湿性粉剂,一般性能的木质素分散剂就可以满足要求,国内的亚硫酸盐法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已经大量使用。对于近年发展的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干悬浮剂上用的木质素分散剂质量要求高,必须采用高质量的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主要是经过进一步处理的木质素分散剂可与多种农药有良好的相容性,无论在常温下还是高温下都可以有良好的分散效果。 长期以来,高端木质素分散剂市场,有国外公司的产品占优。他们进入中国的分散剂都是以木材为原料生产的木质素产品。国内的木质素磺酸盐,由于各种原料复杂,有稻草的,有芦苇的,有木材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很难做到高性能的农药分散剂。 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我国仅有的三家木材为原料的亚硫酸盐制浆的企业,转产的一家,关停的一家,仅剩下在吉林省靠近俄罗斯和朝鲜的边陲小镇的“延边石岘双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是中国第一造纸厂,延边石岘白麓纸业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现在已经完全私有化。公司新开发的几只农药木质素分散剂能满足高质量农药剂型的需要,制备高标准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干悬浮剂性能优良。质量和国外产品具有可比性。 木质素分散剂加工剂型农药有如下优点:1.加工各种制剂都有好的分散性和润湿性,2.与农药活性成分有良好的相容性,3.绿色环保,完全可生物降解,4.资源丰富,价格低廉,5.具有抗沉淀和保护胶体作用,6.与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7.增强悬浮剂的抗硬水能力,其缺点是:1.降低表面张力、润湿性和渗透力方面较差,2.带有颜色,不能制备白色和浅颜色剂型,3.脱糖不彻底的产品有吸潮性。 二,木质素磺酸盐的制备 1.木质素形成与特性 在自然界的植物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D-葡萄糖,进一步生成莽草酸,再进一步生成芳香基的搁氨酸和对-羟基肉桂酸,然后再进一步生成木质素的典型单体结构,苯基丙烷。它们是:丁香醇(硬木),松柏醇(软木),香豆醇(草类),统称“苯基丙烷”。如图

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工艺

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 1、画出整个工艺流程图。 加氢分离脱氢分离烷基化分离 煤油→精制煤油→直链烷烃→混合物→烯烃→烷基苯合物→烷基苯→烷基苯磺酸混合物→直链烷基苯磺酸→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SO3磺化分离 NaOH中和 2、加氢的目的、原理及对原料的要求 ①加氢的目的:通过对煤油的选择性加氢,除去直馏煤油中的硫、氮、氧以及其它化合物等杂质,原因:因为这些杂质会使分子筛脱蜡 装置中的吸附剂(分子筛)受到污染,降低使用寿命,也使烯烃饱和, 改善油品的性质。 加氢原理: a、烯烃的饱和反应 反应时,烯烃加氢催化成烷烃,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包括色泽稳定性)。b.脱硫 R,R′为烷基。 脱硫后,发生烷链断裂,生成低碳烃和H2S,使油品中残硫量小 于1 ppm,改善产品气味,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和对吸附剂(分子筛)的 污染。 c.脱氮

脱氮后生成NH3,使油品中残氮量降至1 gpm以下,可改善产品的气味和色泽稳定性,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和对脱氢催化剂、吸附剂的污染。 d.除氧 除氧的目的是,防止油品在高温下生成胶状物质。 e.除金属除去油品中的砷、镍、钒等化合物。 f.除氯化物 直馏煤油中含氯量一般很低,危害不大,如果原料中含氯量很高,为防止HCL腐蚀,应选用耐腐蚀性能高的材料制作设备。 g.炔烃和二烯烃的饱和原料中它们的含量很少。 对原料的要求 a.直馏煤油

b.氢气联台装置中的氢气是循环使用的(除开工时由界外提供外),不足部分由界外补充。 补充氢气的组分应为: 3.画出加氢工艺流程图

4.加氢后的产品的组成 ①主产品——加氢精制煤油作分子筛蜡装置的原料,其主要性质如下:

浅谈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应用现状及发展

浅谈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应用现状及发展 吕爽(大庆炼化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163711) 摘要:石油磺酸盐是目前最常用的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根据国内外文献中石油磺酸盐的试验和应用实例,综述了石油磺酸盐国内外矿场的试验情况分析了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今后发展的方向,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石油磺酸盐;三次采油;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 一、引言 随着油田的深度开采,处于高含水开采阶段的区块,其经济、技术指标都逐渐下降,开发经济有效的强化采油配方,削减采油成本意义重大。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主要分为热采和化学驱,其中化学驱里的复合驱是目前最具商业前景的采油方式之一。在复合驱油法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较低,因此寻找廉价易得,活性佳的产品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受芳烃来源的限制和烷基芳烃生产工艺复杂的限制,人们开发了原料来源相对较宽的原油馏分油制备驱油用石油磺酸盐的探索研究,其产品类型包括:烷基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环烷基磺酸盐、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等不同结构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中目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三种:石油磺酸盐、人工合成磺酸盐和乙氧基磺酸盐。其中,石油磺酸盐是以石油为原料,与氧化性含硫化合物反应生成的产物,作为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界面活性强,与各类型原油配伍性能佳,目前在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研究也较为深入。本文介绍了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在各区块的开发及应用现状,对三次采油用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石油磺酸盐的应用试验情况 石油磺酸盐作为三元复合驱中的表面活性剂,现正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石油磺酸盐在地层中的吸附、滞流和与多价离子的作用,导致了其在驱油过程中的损耗。 美国Ranger油田S/P驱试验采用预先注入示踪剂硫氰酸钠和叔丁醇,第二阶段注入表面活性剂溶液后注入重水,第三阶段再次注入硫氰酸钠和叔丁醇示踪剂监测了其驱油效率。利用示踪剂的分布说明表面活性剂流体的分布情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对石油磺酸盐、羧酸盐等体系进行了大量试验。胜利油田于1992年首先建成三元复合驱试验工程,开展了先导性矿场试验,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2年胜利油田首创了以原油为原料,采取液相催化氧化磺化法生产得到石油磺酸盐产品300吨,将其利用于胜利油田不同驱油体系。试验数据表明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4%时,该产品对降低胜利油田孤岛驱油体系油水界面张力测试均达到国际标准。自1993年至今,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已经发展到三元复合驱的先导性试验阶段,大庆石油管理局利用进口石油磺酸盐ORS-41和B-100用于三元复合驱进行矿场试验,采收率提高高达20%。大庆炼化公司通过先后进行的小试及中试放大试验,合成出了具有组成稳定、成本低廉的优质石油磺酸盐产品。试验数据表明,在表面活性剂浓度在0.1%-0.3%时,该产品在大庆采油一厂至六厂的原油-污水体系下均表现出极佳的界面活性和适应性。室内模拟驱油效率测试也表明,采用人造岩心、天然贝雷岩心,产品三元弱碱体系的模拟驱油效率较水驱高出了20%。新疆石油管理局于1994年率先合成了复合型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KPS系列。他们还利用石油中的环烷酸组分,合成出环烷酸盐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驱。石油磺酸盐普遍存在抗盐性差的问题,该种复合体系只限用在油藏水矿化度低,原油酸值较高和含蜡量偏低的区块。 室内与矿场试验表明,石油磺酸盐类化合物仍存在驱油机理复杂,性能稳定性差,耐盐、耐温性差、吸附损耗大,用量庞大,导致成本高等弊端。 三、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石油磺酸盐类化合物以高沸点石油馏分油经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或浓硫酸磺化后中和而成,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中的亲水、亲油结构可以通过变换原料而调节,因此,可以根据亲水性和耐盐性的需要进行分子设计,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不同用途。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钻井液中可作为乳化剂使用,在矿产筛选、水泥产品改良、润滑油调和剂、农药乳化剂和防锈制剂中都有广泛应用。 用生产白油的副产品生产制得分子量较高的芳基石油磺酸盐,磺化后得到饱和烃类,采用两步催化磺化法与二氧化硫和氯气发生反应,中和,即可得到烷基磺酸盐。该法有望充分利用石蜡基原油,降低成本,提升原料利用率。 1.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优势 (1)界面活性强,能把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到10-3mN·m-1以下,与原油配伍性好 (2)来源广泛,与多种碱剂和聚合物配伍性好,增溶能力强,水溶性和稳定性优良 (3)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2.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组成复杂,性能稳定性差。产品质量不易稳定,将导致采油效率波动,造成资源浪费和延误生产。 (2)耐盐性差,容易结合多价阳离子,与储层环境配伍有困难,在矿化度高的地层中使用受限。 (3)易与粘土表面发生吸附,造成损耗。 结语 石油磺酸盐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油田用化学剂产品,但是由于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工艺控制难度大,产品组成复杂,分子量多分散及性能稳定性差等缺陷大大限制了它的大规模应用。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应用这种优质表面活性剂,必须深入探索产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按功能进行分子设计,简化工艺路线,稳定产品质量,开发新用途并拓宽其应用范围。展望我国石油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界面活性优异,原料廉价易得的新产品开发,对于提高油田三次采油采收率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创新管理101

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及木质素磺酸盐的化学改性方法

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及木质素磺酸盐的 化学改性方法 李凤起1 朱书全2 (1.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030024;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00083) 摘要:介绍了利用造纸工业的主要副产品木质素制取表面活性剂以及对木质素磺酸盐的几种有效的化学改性方法与产品应用途径,给出了用木质素改性制备水煤浆添加剂的实例。 关键词:木质素 化学改性 表面活性剂 接枝共聚 应用 木质素(简称木素)是造纸工业的副产品,在化学制浆过程中,木素绝大部分溶解在废液中,是纸浆废液的主要成分。由于原料不同,制浆方法不同,所以木质素在纸浆废液中的存在形式也不同。 碱木素存在于碱法制浆废液中,是一种具有分散、粘合及表面活性等特殊性能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目前对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尚无统一认识,但公认木质素是以1丙烯基3甲氧基4氧苯为结构单元通过C—O键或C—C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碱木素上缺乏强亲水性官能团,同时可发生反应的位置较少,所以水溶性和化学反应性能都不好,特别是在中性及酸性条件下溶解度很低,这些缺陷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木质素的化学改性是开拓产品利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木质素磺酸盐是在亚硫酸盐制浆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由木质素磺化制得。木质素磺酸盐因有磺酸基存在,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所以它比碱木素的应用广泛得多。 作者在进行木质素改性制取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过程中,分析了木质素的几种有效的改性方法和可能的利用途径,并对碱木素进行磺化改性和对木质素磺酸盐氧化改性制成水煤浆添加剂,分别用于义马、北宿和大同煤制浆,经Haake RV12型流变仪测定,浆的流变性好,且水煤浆的定粘浓度提高2%~3%[1]。 1 木质素表面活性剂 木质素具有含活泼氢的羟基和可以被加成的双键,可以引入各种亲水性基团,合成各种表面活性剂。1.1 合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木质素的改性方法虽然很多,但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的改性方法还是磺化改性。磺化改性包括高温磺化、氧化磺化和磺甲基化。 高温磺化是将碱木素与Na2SO3在180℃左右反应,在木素侧链上引进磺酸基,制得水溶性好的产品。 木质素为网状大分子结构,屏蔽效应比较明显,表面可以被磺化,但其网状内部由于磺酸基无法进入而不能磺化。可以先用氧化剂(如KM nO4, H2O2)等进行氧化,将其打断为小分子后再进行磺化,然后再用偶联剂进行偶联,这样就可以得到磺化度较高的木质素磺酸盐,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控制,分散效果将会更好。 磺甲基化是将碱木素在碱性条件下于170℃与甲醛和Na2SO3反应,即一步法磺甲基化;或者是先羟甲基化,再在碱性条件下于170℃与Na2SO3反应,即两步法磺甲基化。据报道,磺甲基化反应主要发生在苯环上,也有少量发生在侧链上[2],见图1。 木质素经磺化和磺甲基化后,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表面活性,可降低界面张力,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是作者利用碱木素磺化改性制备水煤浆添加剂的实例。 (a)原料来源。 工业碱木素,来源于某造纸厂的碱法草浆黑液,质量分数大于30%,未经提纯,直接进行磺 收稿日期:19991204修改稿收到日期:20001219。 作者简介:李凤起讲师,主要从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工作,已发表论文篇。 2001年3月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SPEC IALIT Y PET ROCHE M ICALS 第2期

重烷基苯的概况

重烷基苯的概况 1.1 重烷基苯的基本概况 重烷基苯 英文名称:Heavy aklyl benzenes;简称:HAB; 重烷基苯(HAB)是生产十二烷基苯过程中的副产物,产量约占烷基苯的10%。 重烷基苯是一种淡黄色油类,粘度低,主要由二烷基苯构成,由线性烷基苯和石蜡经过烷基化反应合成。 重烷基苯可生产冷机油,与减压馏分以不同比例混合,添加适当的抗防腐剂,用于生产汽油机润滑油,它还是生产用于改进柴油机质量的清净分散剂的理想原料,是生产高级润滑油的最佳基础油。 近年来,重烷基苯磺酸盐已被发现具有优良的降低油/水界面强力特性,成为3次采油中最重要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我国烷基苯年产量已接近40万吨,重烷基苯有稳定的来源,但目前国产重烷基苯的组成极不稳定,严重影响重烷基苯磺酸盐的界面活性。随着3次采油技术在国内的推广,重烷基苯的质量与产量将成为烷基苯生产厂家待解决的问题,重烷基苯也将成为烷基苯生产厂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烷基苯生产起步较晚,于80年代初才开始生产烷基苯,之前一直完全靠进口。1995年以后,国内产量增长较快,进口量逐年减少,出口也有所增加。我国重烷基苯生产能力自然随烷基苯的扩大而相应扩大。而且随着技术的改进,重烷基苯收率也有所提高,

目前重烷基苯收率为6%~9%。因此我国重烷基苯产量增长速度比烷基苯要高。 目前,重烷基苯主要用于生产重烷基苯磺酸。具有高闪点,低凝固点的优良性能。广泛用作冷冻机油,电器用油,增塑剂和导热油的基础油,也可作为烷基苯磺酸钙类内燃机油的清净分散剂的优良原料。 1.2 重烷基苯的性质 重烷基苯外观为淡黄色至浅褐色,凝点-45℃,倾点-50℃,运动黏度50℃>13,100℃>4; 闪点185℃,具有高闪点,低凝固点的优良性能。 重烷基苯具有很低的倾点,窄的馏程,非常好的添加剂溶解性,较好的热安定性,通常在合成发动机油或工业润滑油中替代酯类基础油。

石油磺酸钠T-702

南京坦斯特润滑油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4765346.html, T702系列的石油磺酸钠,又称为T702防锈剂。南京坦斯特生产的产品有较强的亲水性,对金属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是一种不错的防锈油和乳化油。可调制许多金属切削液和各种乳化剂、防锈剂。与矿物油或油脂匹配可制成工序间短期使用的防锈油脂,亦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添加量一般为百分之三到四分之一,仪表封存油中加入百分之一。当作乳化油使用时尽量不要用硬化水,以免影响乳化性能的降低。 1、T702防锈剂主要用作配制削液及各种乳化剂、防锈剂、拉丝剂,用于轻载切削的润滑冷却,同时具有防锈、清净的作用。 2、T702防锈剂的质量性能:本产品为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油溶性,同时也有一定的水溶性,提高调合油品的防锈性和清净性。 3、T702防锈剂的注意事项:贮存、运输过程中严禁水分混入。 4、T702防锈剂的包装规格:200L钢桶。 石油磺酸钠T702防锈剂的基本性质:

南京坦斯特润滑油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4765346.html, 本品作为防锈添加剂、乳化剂,有相当好的抗盐水浸泡能力和水溶性。对黑色金属和黄铜防锈性能较好。可以作为多种极性物质在油中的助溶剂。对水有将强的转化功能,用于工序间的清洗和防锈。 石油磺酸钠T702防锈剂的主要用途: T702防锈剂主要用于作纺织生产、印染助液体和液体洗涤剂,还可以氯乙烯聚合用乳化剂。表面活性剂AS,可以用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用作洗涤剂、润滑剂、发泡剂。 用做为防锈添加剂,乳化剂,有相当抗盐水浸渍能力和相当好的油溶性,它对黑色金属和黄铜防锈性能较好,可作为多种极性物质在油中的助溶剂。对手汗和水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其它防锈添加剂复合使用,常用作工序间的清洗和防锈油、防锈脂、切削液。 南京坦斯特润滑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南京市迈皋桥,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公司。我公司生产石油磺酸钠、切削液浓缩液、乳化油及乳化油复合剂、7019缓蚀剂、防冻液添加剂、油溶性、水溶性防锈剂、油溶性铜缓蚀添加剂、消泡剂、杀菌剂、工业清洗剂等产品,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我公司生产的石油磺酸无机盐含量低,钠含量大于50,外观棕红透明,适合于调配各种乳化油;我公司的其它添加剂也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我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可自主研发适用于用户的产品。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我国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措施

混凝土 Concrete 2006年第10期(总第204期)Number10in2006(TotalNo.204)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 MATERIALANDADMINICLE 0前言 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应用已有70余年历史。由于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混凝土技术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飞跃。目前,大流动性、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大体积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等的应用更是越来越普遍。可以认为,混凝土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高强化重要的材料保证,同时也是混凝土实现绿色化、生态化,混凝土工业经济实现节约化、循环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目前,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已超过20种,但仍不能满足各种实际混凝土工程的需要,混凝土外加剂研究人员尚需开发更多品种以及更高效能的外加剂。而混凝土减水剂的发展经过以木质素磺酸盐和以萘磺酸盐为代表的两代产品后,仍面临满足更高减水效果、更优增强效果和降低收缩率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所以新品种、高性能减水剂(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开发和生产也正成为目前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一大热点。 众所周知,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原材料采用纸浆废液,生产工艺简单,是帮助纸浆企业消化处理纸浆废液、 降低河道污染、保护环境的一种重要的环保产品。生产1t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能帮助企业处理2.5t浓度为40%左右的纸浆废液,相应地降低了纸浆企业废液排放对江河的化学污染。但尽管如此,新品种减水剂正以其更高的塑化效果、更强的增强作用,对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这类“普通型”减水剂产生着强有力的市场冲击。对于混凝土行业,是顺应技术潮流,彻底放弃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还是对其生产、应用的实际价值重新进行审定,加大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力度,发挥其特有的技术、 经济和环保效益。笔者认为,不同工程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等级、耐久性 指标等的要求差异较大,加之工程投资者对混凝土材料性价比方面的考虑,市场上新品种减水剂必须与传统品种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等)并驾齐驱,方能满足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工程形式、不同结构部位和不同特种环境的混凝土工程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十分有必要探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生产方法和技术特性,分析我国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生产应用现状,并对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今后的发展措施,提出自己的观点。 1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历史和生产、应用现 状 1.1历史 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在美国研究和生产,应用历史很长,在公路、水工大坝、桥梁、构件和各种建筑的生产、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时,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掺加使塑性混凝土的制备和浇筑成为可能,并有助于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降低水泥水化热释放速率,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能收到前所未有的效果。再者,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在普通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贫混凝土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 然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 50年代才开始生产应用。但就在其生产和应用技术尚未十分成 熟,工程人员对外加剂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尚未普遍掌握的情况下,就开始受到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冲击。 我国用传统方法生产的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由于在磺化、 我国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措施 孙振平1,蒋正武1,于 龙1,金慧忠1,张冠伦1,高 辉2 (1.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2.上海卡耐尔化工有限公司,上海200127) [摘 要] 讨论了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制备基本技术,概括了该减水剂品种的技术特征和应用的环保意义。分析了我国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生产和应用现状,针对我国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日益受到冷落的原因,就如何加大其应用力度,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混凝土;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特性;改性;环保性 [中图分类号]TU528.0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550-(2006)10-0031-04 Statusanddevelopingstrategiesofligno-sulfateplasticizerinChina SUNZhenping1,JIANGZhengwu1,YULong1,JINHuizhong1,ZHANGGuanlun1,GAOHui2 (1.School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2.ShanghaiKenalChemicalCo.,Ltd,Shanghai200127,China) Abstract:Theproducingprocessofligno-sulfateplasticizer(LSP)isdiscussed,andthetechnicalcharacteristicsandenvironmentprotec-tionefficiencyofapplyingLSPinconcretesaresummarized.TheauthorsanalyzethestatusofmanufacturingandapplicationofLSP,andexpressthestrategieshowtoenhancetheapplicationcapabilityofLSPinChinafromthepointoftheirownview. Keywords:concrete;plasticizer;ligno-sulfateplasticizer;characteristic;modification;environmentprotection 3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英文名称:dodecyl benzene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是一种物质,由C、H、C、Na、O、S等元素组成,也叫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白色或淡黄色粉状或片状固体。溶于水而成半透明溶液。主要用作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应用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生产成本低、性能好,因而用途广泛,是家用洗涤剂用量最大的合成表面活性剂,也生产一部分镁、钙等无机盐及三乙醇胺等有机胺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7176-87-0]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是配制各种农药用的混合型乳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由苯与α-烯烃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下缩合,缩合液经碱洗、水洗后蒸出回收苯,真空蒸馏得到精制烷基苯。然后用发烟硫酸磺化、白灰中和(在2倍量乙醇中进行),得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用作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阴离子乳化剂。CAS No.:25155-30-0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为1.2*10-3mol/L 烷基苯磺酸钠是黄色油状体,经纯化可以形成六角形或斜方形强片状结晶.具有微毒性, 已被国际安全组织认定为安全化工原料,可在水果和餐具清洗中应用。烷基苯磺酸钠在洗涤剂中使用的量最大,由于采用了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价格低廉。在洗涤剂中使用的烷基苯磺酸钠有支链结构(ABS)和直链结构(LAS)两种,支链结构生物降解性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直链结构易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性可大于90%,对环境污染程度小。 烷基苯磺酸钠是中性的,对水硬度较敏感,不易氧化,起泡力强,去污力高,易与各种助剂复配,成本较低,合成工艺成熟,应用领域广泛,是非常出色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纳对颗粒污垢,蛋白污垢和油性污垢有显著的去污效果,对天然纤维上颗粒污垢的洗涤作用尤佳,去污力随洗涤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对蛋白污垢的作用高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泡沫丰富。但烷基苯磺酸钠存在两个缺点,一是耐硬水较差,去污性能可随水的硬度而降低,因此以其为主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