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锂电池回收市场分析报告
滁州聚能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滁州聚能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滁州聚能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滁州聚能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批发业-其他批发业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2024年动力锂电池报废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动力锂电池报废市场环境分析引言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车辆的核心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然而,随着动力锂电池的寿命逐渐结束,报废电池的处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将对动力锂电池报废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市场环境的影响。
1.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动力锂电池报废市场规模庞大。
据统计,每年产生的动力锂电池报废量超过数十万吨。
随着全球新能源车辆销量的增长,预计报废电池的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
2. 回收利用率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利用率是衡量报废市场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前,回收利用率较低,尚未形成完善的回收体系。
部分报废电池无法得到有效回收,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污染问题动力锂电池的报废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进一步危害生态环境。
同时,电池内部金属元素的浪费也加剧了资源短缺的问题。
4. 政策与法规政府在动力锂电池报废市场环境管理上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促进电池回收和环境保护。
然而,由于行业标准不一致以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政策的实施效果有限。
5. 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动力锂电池报废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的趋势包括提高回收利用率、研发更环保的处理技术、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等。
结论2024年动力锂电池报废市场环境分析表明,虽然目前面临一系列问题,但随着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加强合作,提高回收利用率,实现动力锂电池报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关键任务。
以上就是对动力锂电池报废市场环境的分析。
希望这些分析能够提供有关市场环境的重要信息,并为进一步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废弃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废弃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动力锂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随着动力锂电池市场的快速扩张,其废弃后的回收再利用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废弃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分析其实施的经济效益,以期为推动废弃动力锂电池的环保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概述了废弃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在废弃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方面的技术进展和现状。
随后,详细分析了不同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废弃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经济效益,包括成本收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本文提出了推动废弃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废弃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循环经济的深入实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废弃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废弃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废弃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不仅有助于缓解资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废弃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及其操作流程。
废弃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主要包括电池拆解、材料分离、材料提纯及再利用四个步骤。
在电池拆解环节,通过专业的拆解设备将电池外壳打开,分离出电池内部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组件。
这一步骤需要高精度的机械操作,以确保电池内部的材料不受损坏。
接下来是材料分离环节,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进一步分离。
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锂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主要是碳材料等。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采用高效的分离技术,以确保各种材料的纯净度。
然后是材料提纯环节,对分离出来的正负极材料进行深度提纯。
2024年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电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然而,在大规模应用的过程中,废旧锂电池的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本报告旨在分析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建议。
2. 市场概述2.1 市场规模过去几年,全球电动车辆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了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的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2.2 市场驱动因素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 - 环保意识的增强: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成为一种可行且必要的解决方案。
- 原材料稀缺性:锂、钴等锂电池材料的市场需求增加,回收再利用可以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 政府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关于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政策法规,推动市场的发展和规范。
3. 市场分析3.1 区域市场分布根据当前市场情况,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 - 亚洲太平洋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区拥有庞大的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
- 欧洲:欧洲国家在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等地也有一定规模的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
3.2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存在以下竞争格局: - 环保企业:一些专注于电池回收再利用的环保企业已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具有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 原始制造商(OEM):一些电池OEM厂商开始积极涉足回收再利用市场并建立自己的回收通道。
- 初创企业:一些初创企业致力于开发新的回收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市场上争夺份额。
4. 市场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不断创新。
例如,有机溶剂法、高压超声法、湿法冶金法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废旧锂电池的回收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
4.2 循环经济发展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普及,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置现状及运行建议

67区域治理DETECTION作者简介:王元飞,生于1990年,环境修复技术工程师,环境保护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固体废物无害化及资源化。
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置现状及运行建议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王元飞摘要:近年来电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锂电池的需求量及保有量也与日俱增,退役锂电池一旦进入自然环境中,其正极材料中包含的LiCoO 2、LiNiO 2、LiMn 2O 4等,遇水、酸及还原剂会发生强烈反应,产生有害金属氧化物并改变环境酸碱度;负极材料中包含的碳、石墨等会造成粉尘污染,遇明火或高温易发生爆炸;电解质中包含的LiPF 6、LiBF 4等具有强腐蚀性,氧化后会产生P 2O 5等有毒物质。
目前废旧锂电池的处理技术日渐成熟,多种工艺设备的结合使用以及正极材料的直接再生将成为未来锂电池处理的发展趋势,而低能耗、少污染、易操作的复合型处理技术会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结合目前国家在铅酸电池推行的回收试点建设鼓励方案,建议建立回收、贮存、预处理拆解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废旧;锂电池;处置方式;运行建议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5-0067-0002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行业迅速发展,锂电池的需求量和保有量也逐渐增加,同时,大规模的锂电池将进入退役阶段。
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7万辆,保有量超过100万辆;2020年,国内产生250亿只废旧锂电池,约合50万t 。
退役锂电池进入环境中,其负极材料中的碳、石墨等会造成粉尘污染;正极材料中物质遇水、酸及还原剂会发生反应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电解质中的LiPF 6、LiBF 4等氧化后会产生有毒物质。
直接采用填埋等传统方法处理废旧锂电池,将严重危害人和环境的健康[1]。
根据行业专家研究进展,从锂电池的属性、组成、处置现状进行研究。
一、锂电池算不算危废?原生态环境部2016年修订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明确规定:对于锂离子电池,因环境风险相对较小,且未纳入《国家危废名录》,故可以不按危废处置。
2024年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是解决电池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本次市场调研旨在分析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为相关企业和政府制定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及发展状况根据国内外数据分析,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然而,与动力电池的更新速度相比,回收再利用市场的发展速度仍然较慢。
主要原因包括技术难题、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市场竞争不充分等。
3. 市场驱动因素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促使政府采取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发展。
其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增加了废旧电动汽车电池的数量。
此外,科技进步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提升也起到推动作用。
4. 市场竞争态势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存在多方竞争。
国内外多家企业将目光投向这一市场,并在技术研发、回收渠道、再利用利用途径等方面展开竞争。
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市场竞争。
5. 市场机会和挑战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将迎来更大的需求。
然而,技术难题、法律法规制约以及市场不成熟等仍然是市场面临的挑战。
6. 市场前景展望根据市场调研分析,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有望迅速发展。
政府支持政策的出台、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将推动市场快速成长。
同时,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激发创新和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内,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将取得较高增长。
结论本次市场调研深入分析了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的现状、驱动因素、竞争态势、机会和挑战以及前景展望。
通过该报告的研究结论,相关企业和政府可根据市场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的健康发展。
以上为2024年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调研报告的摘要。
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一、引言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本报告旨在研究和分析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二、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规模较小,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2.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
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并提供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法律支持措施,鼓励企业投资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
3.技术创新: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出现了许多创新技术,提高了回收利用效率和废旧电池的再利用价值。
例如,一些企业开发出了高效的回收工艺,可以将废旧电池中的有价值材料回收利用,并把其作为二次生产的原材料。
三、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发展趋势1.市场前景: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预测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XX亿美元。
2.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
新的回收技术将能够更高效地回收废旧电池,并改善二次利用的效果。
3.新兴业务模式:随着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的发展,一些新兴的业务模式也开始出现,例如电池租赁和电池再制造。
这些模式将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的发展。
四、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面临的挑战1.安全隐患: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废旧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泄露导致污染或意外事故。
2.技术门槛高: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门槛较高,需要企业拥有专业的技术和设备,这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2018年深圳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机制与政策研究报告

深圳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机制与政策研究Research on the Power Battery Recycling Mechanism and Policy for Shenzhen2018目录一、项目背景、意义 (1)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有政策分析 (1)2.1动力电池的设计及生产 (1)2.2溯源编码及信息化平台建立 (2)2.3报废动力电池回收主体及责任 (2)2.4报废电池的收集、运输与贮存 (3)2.5梯级利用 (4)2.6再生利用 (5)2.7处罚措施 (5)三、深圳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 (6)3.1深圳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现状 (6)3.2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路线图 (6)3.2回收参与主体 (8)3.3回收流程 (10)3.4规范要求 (11)3.5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后可产生的效益 (13)四、深圳市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政策分析 (14)4.1梯级利用技术可行性 (15)4.2梯级利用的主要市场 (15)五、深圳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建议 (18)5.1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定位 (18)5.2建立溯源编码管理信息化平台 (19)5.3废旧动力电池收集 (19)5.4贮存运输要求 (19)5.5梯级利用 (19)5.6再生利用 (19)5.7支持相关技术与标准的研发 (20)附件 (21)A.废旧动力电池污染分析 (21)1.原材料的提取 (21)2.电池生产 (21)3.电池本身污染 (23)4.湿法回收污染 (24)B.报废量预测 (26)1.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26)2.中国动力电池现状 (28)3.报废量预测 (30)C.已有政策罗列 (37)D.动力电池成本构成分析 (41)1.正极材料: (41)2.负极材料 (42)3.电解液 (43)4.隔膜 (44)5.结构件、NMP、铜箔成本 (44)6.成本拆分汇总 (45)7.各类电池成本占比情况 (47)E.梯级利用可行方向与潜力 (49)1.梯级利用技术可行性 (49)2.梯级利用主要市场方向 (50)F.动力电池回收再生利用经济分析 (51)1.回收拆解技术发展现状 (51)2.回收拆解成本收益 (53)参考文献 (57)一、项目背景、意义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报废渐成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锂电池回收市场分析报告
2018年1月
目录
一、锂电池回收市场已处于爆发前夜,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6亿元 (5)
1、锂电池回收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是构筑产业链闭环的关键 (5)
2、政策框架明确,细则不断落实推动回收市场发展 (7)
3、动力电池首批退役潮将至,预计2020年市场整体规模将达156亿元 (9)
二、商业模式已具雏形,三元电池的资源化回收或将成主角 (12)
1、“回收网络+专业化处理”的框架性商业模式正在不断优化 (12)
2、动力电池生产者在磷酸铁锂的梯次利用领域具有“先天优势” (16)
(1)离散整合技术 (18)
(2)全生命周期追溯技术 (18)
3、三元电池的资源化回收综合效益高,需求放量后将成为市场主角 (20)
三、专业化处理企业优势显著,能延伸至三元材料者盈利更强 (22)
1、湿法技术日渐成为主流,多种技术发展综合提高回收效率 (22)
2、专业化处理回收企业在资源化回收领域具有多方面优势 (25)
3、具备三元材料及前驱体生产能力的专业化处理企业盈利能力更强 (27)
四、相关企业简析 (29)
1、芳源环保:掌握三元材料前驱体技术,实现对松下供货 (30)
2、西恩科技: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商,主打电池级硫酸镍 (31)
3、金源新材:湿法资源回收技术成熟,钴产品质量高标 (32)
五、主要风险 (33)
1、政策落地不达预期 ..........................................................................................
33
33
2、梯次利用经济效益偏低 ..................................................................................
33
3、竞争加剧破坏行业生态 ..................................................................................
行业空间:锂电池回收爆发在即,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156亿元。
锂电池回收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是构筑产业链闭环的关键。
梯
次利用通过延长利动力电池使用期限的方式实现经济;原料回收通过直接收回元素实现经济性。
同时锂电池回收具有环保的必要性。
政策框架明确,细则不断落实推动回收市场发展。
针对动力电池回收需求,国家已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建立起政策框架,相关细则亦在推进。
动力电池即将迎来首批退役潮,预计2020年锂电池回收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156亿元。
动力电池最快将在2018年迎来首批退役潮,未来三年将快速增长;根据不同材料体系锂电池的回收价值,我们预计至2020年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156亿,2017-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40.84%。
行业格局:商业模式已具雏形,三元电池的资源化回收或将成主角。
“回收网络+专业化处理”的框架性商业模式正在不断优化。
通过
与动力电池和整车厂商的积极合作,专业第三方回收企业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回收网络。
“回收网络+专业化处理”的商业模式已具雏形。
动力电池生产者在磷酸铁锂的梯次利用领域具有“先天优势”。
磷酸铁锂电池适于梯次利用,其关键技术在于离散整合和全生命周期追
溯技术;动力电池生产者兼具技术和渠道优势,在梯次利用领域优势明显。
三元电池的资源化回收综合效益高,需求放量后将成为市场主角。
三元材料具备很高的资源化回收价值,而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使其具有降成本意义;乘用车放量将拉动其回收需求,未来或成市场主角。
核心驱动:专业化处理企业优势显著,延伸至三元材料者盈利更强。
湿法技术日渐成为主流,多种技术发展综合提高回收效率。
干法
回收工艺流程较短,多用于锂电池中金属的分离回收初步阶段;湿法是以各种酸碱性溶液为媒介进行金属元素提取,是技术领先企业所采用的主要回收方法。
干法、湿法等多种技术综合利用可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
专业化处理回收企业在资源化回收领域具有多方面优势。
相较于动力电池生产者,专业化处理回收企业在资源化回收领域具有多方面
优势,尤其在技术、资质和环保配套方面优势明显。
随着锂电池回收
市场的爆发,规模效应凸显,技术储备深厚的专业化处理企业将率先获益。
具备三元材料及前驱体生产能力的专业化处理企业盈利能力更
强。
通过测算,生产销售三元材料及前驱体相比其原料可以获得显著
增值;具备三元材料及前驱体生产能力的回收企业盈利能力更强;此外,可由此直接“对话”锂电池生产企业,获得其退役电池及生产废料等渠道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