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讨论“孝”的内涵,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2.思维发展与提升:懂得个人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付出得到的,自觉培养对父母、长辈、社会的感恩意识。
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心存感激、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用感恩的心态努力学习,积极生活。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宣传、发动、反馈、交流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真正把践行孝道落实到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并推及到关爱身边的所有老人,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讨论“孝”的内涵,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教学难点:懂得个人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付出得到的,自觉培养对父母、长辈、社会的感恩意识。
三、教学设想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对宣扬孝亲敬老,陶冶学生情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已经一个学期,他们依然活泼好动,愿意参与各种活动。
他们已经可以做到声音洪亮清晰、语言流畅地表达,也能大体说清一个活动的意向,但是还不能独立制定出恰当、科学的活动方案,在制作符合要求的手绘海报方面还有欠缺,需要老师给以指导。
与父母相处不能够耐心倾听。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从孝开始做起。
孝字是会意字,老与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
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与下一代融成一体称为孝,所以上一代与下一代密不可分。
孝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
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祖先有所交代,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
孩子念念背负着父母,就是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担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想着如何让父母生活得更快乐圆满。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板书设计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板书设计教案: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明确孝亲敬老的重要性和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孝顺之心,促进学生关心、关爱和尊重老人。
3.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孝亲敬老的内涵与重要性。
2. 敬老爱老的具体行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感人的孝亲敬老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孝亲敬老的重要性和内涵。
2. 学习和讨论(20分钟)展示PPT,介绍孝亲敬老的内涵,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定义和认识。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孝亲敬老的理解,并讨论孝亲敬老的重要性。
3. 指导学生明确孝亲敬老的具体行动(1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整理出孝亲敬老的具体行动,如:- 给爷爷奶奶写一封感谢信;- 陪爷爷奶奶散步;- 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 给爷爷奶奶讲故事;- 尊重爷爷奶奶的意见和建议;- 关心爷爷奶奶的健康等。
4. 板书设计(10分钟)使用板书设计以下内容:主题: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第一部分】- 孝亲敬老的内涵- 孝亲敬老的重要性【第二部分】- 孝亲敬老的具体行动- (列举学生整理出的具体行动)5. 角色扮演(1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示孝亲敬老的具体行动。
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和爱意。
6. 演讲比赛(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孝亲敬老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孝亲敬老的理解和自己的亲身经历。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对孝亲敬老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 你觉得孝亲敬老对你个人和社会有何影响?四、教学要点:1. 学会孝敬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重要性和内涵。
2. 引导学生明确孝亲敬老的具体行动。
3. 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演讲比赛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行动。
五、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和有需要的老年人。
2. 老人与学生成为互助关系的双向沟通,可以组织老人们到学校讲述自己的故事,学生们也可以组织一次活动,亲自到养老院探望和陪伴老人。
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 从我做起》教学设计

(1)对老年人:
(2)对家人:
总结: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真心为父母或老人们做些事情吧!哪怕帮他们捶捶肩,洗洗碗;哪怕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哪怕给他们唱首歌曲,讲个笑话。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一起将这份感恩之心延续,共同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吧!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以声情并茂的语言,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进行多频道的运作,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活动基调。
学法:知行结合——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亲人爱起,让青少年在孝敬父母的躬行和体验中实现思想道德的提升。
五、教学过程
(一)明“孝”义(3分钟)
参照图片,理解“孝”字的本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个人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难点: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去践行“孝亲敬老”,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三、学情分析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大多数00后的青少年,物质条件优越,父母关爱备至,但是孩子却不知感恩。青春期的他们更足叛逆心重,有的与家长顶嘴,甚至无法与父母沟通。因此欲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走近父母,了解父母,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激发学生爱父母、敬长辈的情感,在他们与父母之间架起一条“理解与敬爱”的彩虹,让其懂得如何孝敬父母,从而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设计表
学校
课名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教师姓名
学科
语文(综合性学习)
年级
七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时间
一、教学目标
1、明白“孝”的内涵,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教学设计

古老的《诗经》就吟唱着儿女因父母早逝不能报答父母恩德的哀伤。
2.将“孝”之成语、名言、故事、诗文等,分小组展示3 视频展示《孝心无价》4.学生自察,回答问题。
请学生真实地回答下列问题,并给自己打分。
PPT显示:(温馨提示:下面1—4、6题中的“他们”是指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1.你一定知道一些明星的生日和星座,可你知道他们的生日和星座吗?2.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你主动送上祝福了吗?主动拥抱过他们吗?3.你知道他们的身高、体重吗?4.你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5.你知道父母做什么工作吗?他们的劳动强度有多大,工作时间有多长?6.你主动为他们端过茶、盛过饭、洗过脚吗?7.你主动帮父母做过哪些家务?8.你无理顶撞过父母吗?朝父母无端发过脾气吗?9.节假日里你是忙着和同学玩耍,还是一定要抽时间陪伴父母?10.父母对你的希望,你是怎么对待的?5 分工合作,组织“孝”活动.学生看完图片后,交流汇报。
3.学生打分,汇报交流。
辅备人修改意见:生:在采访爷爷奶奶时,我了解到祖辈们的人生经历和具体事迹,被他们身上的一些精神品质所感动,更加钦佩他们了。
这次的采访活动增强了我与家人之间的间的情感交流,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先辈们的一些历史,让我有生:在这次践行“孝”的活动中,我做了许多表达孝心的事情,从中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赚钱的不易,更能体谅他们了。
我也了解到平时我不经意说的话难过了。
现在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父母对我的一些事情也能够理解了。
我发现,只要我们多和父母沟通,他们就会非常开心。
个人二次备课: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这一活动,引发学生的反思,加深学生对“孝亲敬老”的认识,使学生明白,“孝亲敬老”就是要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9.板书设计10.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预估时间:请学生从“孝”的三个层次,制订一份“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方案,方案要包括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的具体内容等,下节课交流展示。
初中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初中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一、学情分析本次课的主题是“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是一堂综合性学习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初中生活实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老人的意识,关心和照顾父母、尊敬长辈,从而营造出一个孝敬亲人的和谐家庭。
本堂课程突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之一。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孝乃为人之本,为国之根,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学会如何尊敬长辈,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落实孝亲敬老的精神和价值观。
让学生具备回报父母、懂得感恩父母的能力,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的价值。
3、情感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确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能够体现孝敬亲人的基本道德。
三、教学理念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落实国家教育部门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本堂课程通过教材阅读、小组讨论、情景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的过程中,引导他们领悟孝亲敬老的重要性,逐步培养良好的修养和身体力行的尊老敬老的品质,同时学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珍惜身边的亲人和友善、友爱、宽容的社会生活。
四、教学内容本次课程采用“启发性教学”的方式,结合教材、视频与图片材料、小组讨论等获取知识。
主要内容如下:1、孝亲敬老的概念与重要性孝乃为人之本,为国之根,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体现,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
孝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尊重老人、爱且敬幼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速度越来越快,家庭也越来越小,老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关怀和爱护。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分析孝为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一步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含义。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好品德。
3.提升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懂得一些制作海报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好品德。
三、教学难点:提升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懂得一些制作海报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修身正己的主题选取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短文两篇》这4篇文章组成单元。
通过学习,感受人物身上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了解古今仁人志士的嘉言懿德,树立人生标杆,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加强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
语文要素:四篇课文体裁多样,有散文、小说、议论文和文言文。
学习本单元,掌握略读的阅读方法,根据一定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
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和表达等要产生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综合性学习解析人文主题:通过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懂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体谅父母,关心父母,敬爱老人。
语文要素: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学会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合作,提高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
懂得一些制作海报的基本知识,能够制作手绘校园海报,能够尝试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公益海报。
六、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课前预习教师语言:请大家课前搜集古往今来关于孝的名言和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在课上进行交流分享。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教师语言:(播放中文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同学们,听着这动人的旋律,相信大家都会想起一首耳熟能详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综合性学习___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

《综合性学习___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导学案《综合性进修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和敬老之道,培养学生对家庭价值观念的尊重和珍惜。
2.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与父母的时光。
3.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认识,懂得尊重和关爱老人。
二、教学重点:1. 孝道和敬老之道的传统价值观念。
2. 进修如何从自身做起,实践孝亲敬老的行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孝亲敬老的重要性。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实践认识,让他们从平时生活中做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孝道和敬老之道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孝道,什么是敬老之道。
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父母和老人的态度和看法。
2. 进修(30分钟):a. 讲解孝道和敬老之道的观点和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对家庭价值观念的重视。
b. 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或故事,让学生感受孝道和敬老之道的情感内涵,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c. 与学生讨论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实践孝道和敬老之道,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和老人的尊重和关爱。
3. 实践(40分钟):a.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份“孝亲敬老行动计划”,包括如何在家庭中表达孝道和如何在社会中关爱老人等内容。
b. 学生展示和分享各自的行动计划,鼓励他们互相进修和交流,共同提高对孝亲敬老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4. 总结(10分钟):通过小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和实践活动,强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实践孝亲敬老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将这种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息提升自己的人文关怀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作业安置:让学生回家与家人分享今天的进修内容和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在平时生活中主动关心父母和老人,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实践孝亲敬老的价值观念。
六、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走访养老院等方式,进一步实践和传播孝亲敬老的理念,让更多人受益于这种传统的人文关怀精神。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精选5篇)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2.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心。
3.学会尊敬、关心、爱护、感恩,将尊亲敬老内化为自己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悟,形成真切体会。
在生活中养成尊亲敬老的行为习惯,时时表现“孝亲”,处处实践“敬老”。
4.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培养资料收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自我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1.制订“孝亲敬老”活动方案。
2.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制作手抄报、进行主题演讲、办黑板报等。
3.写一篇文章,谈谈对“孝亲敬老”活动的感受与思考。
本节课活动重点:成果汇报与展示活动准备:PPT课件、学生搜集汇总的资料活动步骤:一、开悟知恩,了解中华“孝”文化经典古籍说“孝”1.《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意思是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上天无情,想要报答父母也没有机会了!2.《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3.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古人尽“孝”故事1.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提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2.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3.在敬老爱亲过程中,培养个人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共同促进社会和谐,让爱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开花。
【教学设计】
1.通过“孝亲敬老月”活动增强学生敬爱长辈的品德。
2.培养学生独立分工合作,组织活动的能力。
导入新课⇒活动安排⇒分享成果⇒课堂小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从孝开始做起。
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
今天我们这节课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快速整理自己准备的素材,同桌间交流。
一、活动安排
(一)明确活动内容。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心存感恩,回报社会。
(二)明确活动形式。
根据每组的分工,制订活动计划或宣传海报,掌握有关“孝”的知识资料,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收集有关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相关故事、漫画歌曲等。
(三)明确活动意义。
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二、分享成果
(一)展示活动一:征集活动方案。
1.各学习小组参考教材101页“资料一”的“孝亲敬老月”活动计划,分别展示本组“孝亲敬
老月”的活动计划。
2.全班讨论各组活动内容的可行性,根据当地的条件可做取舍。
3.大家讨论形成一个总的活动计划,方案要丰富、完善、可行。
(二)展示活动二:分工合作,制作海报。
1.根据制订的方案,分组制作“孝亲敬老月”活动海报,可参考教材102页活动海报。
本组采用哪种方式方法进行活动,什么时间进行,如何分工要明确。
2.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活动素材、图书馆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的方式展开研究制作。
(三)展示活动三:分享体会与感受。
将大家搜集的孝亲故事、名言警句、漫画歌曲等展示出来,触动心底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1.孝亲敬老的名言。
(1)百善孝为先。
(2)子孝父心宽。
(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
(4)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5)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6)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戴维·德克尔)
(7)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俗语)
(8)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印度谚语)
2.孝亲敬老小故事
(1)从前有个家庭,只有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儿子一起生活。
母亲做饭儿子种田,母亲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疼儿子上,早上做好饭等儿子来吃,中午把做好的饭送到地头,晚上帮儿子洗脚。
老母亲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儿子,可是儿子并不满意,老是觉得母亲做得不好,时常打骂母亲。
母亲却舍不得骂儿子。
有一次他耕田到地头休息时,看到地头一个乌鸦窝不知什么原因掉到地上,那小乌鸦正衔着一只虫子送到老乌鸦的嘴边,不知道为什么那老乌鸦没有接住虫子,虫子掉到地上,小乌鸦赶忙衔起来再送到老乌鸦的嘴边。
这一幕让这个儿子心惊了,想起母亲的好,再想想自己对母亲的不好,真是连乌鸦都不如。
从此他幡然醒悟,决心做个孝子。
当他回到家把热水端到母亲前并把母亲的双脚放进水盆的
时候,母亲的泪水流下来了,儿子的泪水也流下来了。
3.唱一唱《父亲》《母亲》《烛光里的妈妈》之类的歌曲。
4.让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段祝福,将感激铭记心中。
三、总结提升
尊老爱亲、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关心老人、孝敬老人。
同学们,把“孝亲敬老”活动作为尊老的第一步,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巩固,让我们真正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自身做起,从尊敬身边的人做起,不为图名,不为图利,养成行为习惯的自觉。
我们大家共同监督来完成好我们的活动吧。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心存感恩,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