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生物七上《食物链》word教案 (3)

苏科初中生物七上《食物链》word教案 (3)
苏科初中生物七上《食物链》word教案 (3)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食物链

一、教材分析:

食物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第6章的内容,在第5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人体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食物最终从何处而来?”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的问题,所以《食物链》这一课是顺利成章、一环扣一环的。同时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密切关系”的核心思想。教材以“做中学”→“学中用”→“用中思”为线索安排内容,注意到不仅仅是单个知识点的阐述,而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来综合考虑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在教学中给予思维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建立食物链的概念,理解食物链的特点

四、课前准备

游戏卡片、线、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1)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视频

(2)想一想:生物间存在什么关系?

生:(1)说出视频所描述的谚语。

(2)思考回答:吃与被吃。

(二)、分析农田中的生物

师:(1)播放农田生态系统视频

(2)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①将画面上出现的动植物名称写在卡片上。

②按照你发现的现象进行卡片“接龙”。

(3)指导学生将卡片“接龙”写下来。“→”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叫完整。

(4)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①像这6种生物那样,彼此间串联起来的食物关系像什么?

②你所连的食物链各有几个环节?

③位于不同环节的动物所吃食物有何不同?

④比较这几条食物链,你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

生:观看视频,思考画面出现了哪些动植物?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分组活动,比一比哪组进行的“接龙”多。

记录本小组的卡片“接龙”并汇报。如:青草→鸡→鹰。

①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②观察出一般3—5个环节。

③查阅信息库,了解动物的食性分三类。

④讨论归纳出各种食物链一般所具有的特点。

(三)、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师:(1)在上述农田生态系统视频中引入“人”,并配以字幕:

民以食为天,食物何处来?

(2)指导学生探究:你的午餐从哪里来?

(3)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CAI展示出与人有关的食物来源。

(4)CAI展现丰富多彩的食品,展现信息库中的“生态农业”。思考人与动物获取食物方式的根本区别何在?请谈谈你的认识。

生:观察思考。

①列出某一顿午餐吃过的各种食物。

②分类思考其中哪些食物来源于植物?哪些来源于动物?

连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并汇报展示。

学生明确人是靠劳动获得食物的。很早人们就懂得了农业,用各种方式改造植物,办起绿色工厂,利用食物链知识造福人类。

(四)、设计生物防治方案

师:1、(1)展现含啄木鸟、猫头鹰捕食的场景。

(2)说明1只啄木鸟1年能啄食3000多条害虫,1窝猫头鹰可消灭1000多只老鼠,相当于从老鼠嘴里夺回1吨粮食。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3)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天敌?

2、如果放鸡治菜青虫可以吗?

3、(1)指导分组设计:指导学生通过上网百度搜索查找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方案。

(2)组织学生进行方案发布,并进行评价。

生:学生讨论。

(1)思考回答。懂得自然界的动物都互有天敌,保护好这些相生相克的食物链关系对人类大有裨益。

(2)举出生活、生产实践中“巧借天兵”的事例。

分析此方法的不合理性,从而明确设计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百度搜索】

①根据信息库和课前查阅的资料,从松毛虫的危害,灰喜雀的生活习性、管理和调教、灭虫能力等方面设计方案。。

②小组分工合作,名负其责

③方案展示,学习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总结

(1)评价:采取不同学习方法获取更多知识。

(2)能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补充完整吗?

六、教后感

本节课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对大家熟悉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有待以后的课堂中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