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技术专业

一、专业名称

软件技术

二、专业代码

610205

三、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四、入学要求条件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五、学制

三年

六、就业面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软件开发、维护与销售的企业及需要信息化管理、维护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Java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网站开发、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支持与系统维护等工作,本专业相应的就业岗位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就业岗位能力描述表

七、培养目标与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

以软件行业为主,以软件技术一线相关岗位(群)为就业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本专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掌握软件开发等核心专业知识,具备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维护与推广等核心职业能力,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要求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质、自然科学素质以及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精神和现代文明意识。

(3)业务素质要求

①专业知识

●理解需求分析与整体设计能力

●数据库设计能力

●开发工具使用能力

●规范化编程能力

●软件测试和故障诊断能力

●技术文档管理能力

②职业能力

●具有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的能力

●具有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能力

●具有数据库设计与维护能力

●具有正确书写软件文档的能力

●具有阅读和设计软件测试用例的能力

(4)身心素质要求

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有坚定的意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并有终身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勇于创新的信心和愿望等基本素质。

八、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可以考取的职业相关证书如表2所示:

表2 职业相关证书

九、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开展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软件技术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按照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来确定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并针对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工作任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进而归纳行动领域,再转换到学习领域,面向工作岗位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以课程改革与建设为核心,统筹配置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条件,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特色。

1、面向工作岗位重构课程体系

在分析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将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划分为五大模块,构建出软件技术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技术专业面向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是从专业的整个课程结构体系去考虑,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从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主线,并贯穿始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上,遵循以下原则:

(1)课程内容的选择

以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基于软件开发的工作流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精选企业真实项目,提炼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内容,突出技术实用性。

依据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规范,根据产业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进行有效衔接。

注重人文素质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更好的就业,并能适应岗位的迁移。

(2)课程内容的重构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选取企业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源于企业并高于企业,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取舍和重新组合,科学设计学习情境,按照项目开发的过程,将课程内容融合进去,课程内容和项目开发内容相一致,教、学、做同步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完成的同时,项目开发完成。同时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适度提升其深度和广度,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十、核心课程介绍

1.数据结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对象的特性,掌握设计算法的步骤和算法分析方法;熟悉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学会根据实际问题要求来选择数据结构;掌握常规设计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积聚和提高基本的分析设计能力,并培养团队写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Java程序设计(Ⅰ、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Java面向对象设计思想,熟悉Java开发语言的程序设计环境,掌握相应的语句及其控制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图形与多媒体处理和Java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

3.C#程序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C#、SQL Server进行系统开发的方法和步骤,能够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系统。

4.程序设计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在学习了静态网页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基础上开设的职业技能课,通过学习和上机实习使学生掌握网站的规划、设计和网页制作中对于内容的动态显示与更新技术,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数据库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数据模型;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如规范化理论、事务处理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能熟练地运用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定义、操纵和控制数据库;能够进行商用大型数据库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6.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掌握基本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调试、发布流程,具备基础的Android应用开发能力。

十一、课程考核方式

本专业课程考核过程中注重实践技能考核(上机考试)与理论知识考核(笔试)的有机结合,根据课程性质不同,调整分值比例。职业基础课总成绩中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20%以上,职业技能课中占30%以上,实践教学考核以实际操作、实习实训报告、实习评语为形式,从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协调能力等多方位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十二、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

本专业课程分为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拓展课和选修课,共29门课,其中公共课9门,职业基础课4门,职业技能课11门,职业扩展课3门,选修课2门,共2298学时,课堂讲授1044学时,实践教学1254学时,实践教学占总学时54.6%。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详见表3-表5。

表3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