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修复法
化学修复技术名词解释

化学修复技术名词解释
,字数400字以上
化学修复技术是指采用化学原理对文物损坏程度较大的部分进行可逆的辩证性和科学性的修复操作,是文物保护领域所指的一项技术工序。
主要是通过对文物做出必要的技术处理,使其能够获得适当的整复后再经过精确的细部修复,实现文物的有序观赏的阶段性任务。
一般来说,文物的化学修复应包括清理,修养,保护和调剂多种工序,为达成修复的客观要求必须使用多种有效的技术方法。
其中清理是化学修复的基础工序,它是指在修复之前,对损伤文物进行清理,去除文物表面的污垢和多余的零件,去除了对修复无用的脏物,以及延长文物保存时间的腐败物。
修养,是指通过某种可以安全有效的化学反应,去除文物表面的现象性毁坏,使文物的外观回复到最基本的状况,比如碱交换、水解、水蒸气蒸馏、涂膜等。
保护,指在修复完成之后,为了促进文物表面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对文物表面进行一定的护理,比如做防护表面漆、做脱脂漆、建立充氮真空阀等。
调剂,则是在修复完成之后,为了消除自然腐败而进行的护理,可以使用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紫外线消毒、抗腐蚀剂喷洒、熏蒸等方法。
总之,化学修复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文物保护技术,它是指综合运用化学原理及文物保护等科学知识,以恢复及保护文物本来状态的一系列技术工序。
科学运用化学修复技术,不仅可以恢复及保护文物,同时也能改善文物的功能性和美感,以至给人们带来完整的艺术享受。
化学修复技术的案例

化学修复技术的案例化学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方法修复受损物品的技术。
它可以修复各种材料,如陶瓷、玻璃、金属、纸张等。
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学修复技术的案例。
1. 陶瓷修复陶瓷是一种易碎的材料,容易破裂或断裂。
化学修复技术可以用来修复陶瓷。
修复陶瓷的方法是使用一种特殊的胶水,这种胶水可以填补陶瓷的裂缝,使其恢复原来的形状。
这种胶水可以在陶瓷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薄膜,使修复后的陶瓷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2. 玻璃修复玻璃是一种易碎的材料,容易破裂或断裂。
化学修复技术可以用来修复玻璃。
修复玻璃的方法是使用一种特殊的胶水,这种胶水可以填补玻璃的裂缝,使其恢复原来的形状。
这种胶水可以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薄膜,使修复后的玻璃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3. 金属修复金属是一种易受腐蚀的材料,容易生锈或腐蚀。
化学修复技术可以用来修复金属。
修复金属的方法是使用一种特殊的化学剂,这种化学剂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锈或腐蚀物,使其恢复原来的光泽。
这种化学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金属再次生锈或腐蚀。
4. 纸张修复纸张是一种易受损的材料,容易破裂或变黄。
化学修复技术可以用来修复纸张。
修复纸张的方法是使用一种特殊的化学剂,这种化学剂可以去除纸张表面的污渍或变黄物,使其恢复原来的颜色。
这种化学剂可以在纸张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纸张再次受损。
5. 石膏修复石膏是一种易碎的材料,容易破裂或断裂。
化学修复技术可以用来修复石膏。
修复石膏的方法是使用一种特殊的胶水,这种胶水可以填补石膏的裂缝,使其恢复原来的形状。
这种胶水可以在石膏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薄膜,使修复后的石膏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6. 木材修复木材是一种易受损的材料,容易破裂或变形。
化学修复技术可以用来修复木材。
修复木材的方法是使用一种特殊的化学剂,这种化学剂可以去除木材表面的污渍或变形物,使其恢复原来的颜色和形状。
这种化学剂可以在木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木材再次受损。
7. 塑料修复塑料是一种易受损的材料,容易破裂或变形。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环境修复技术,它通过化学
反应来修复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常用于溶解性烃类、氯化
溶剂和多环芳烃等污染物质。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将氧化剂喷洒至污染地下水或土壤中,然
后通过氧化剂与污染物质的反应来达到净化的效果。
该技术不仅可以
快速地降解有机污染物,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扩散。
此外,
该技术还可以在污染源处实施治理,无需将污染物地面上检测后再进
行处理,为环保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性。
在实施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时,需要根据污染物质的种类和程
度来选择合适的氧化剂。
例如,对于氯化溶剂类的污染物质,可以选
择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氧化剂。
对于多环芳烃等难降解污染物质,可以
使用较强的氧化剂进行处理。
实施该技术时,需要对地下水、土壤、氧化剂浓度等进行持续监测,确保修复的效果。
此外,为了防止修复过程中,氧化剂溢出未被
处理,在使用时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若修复效果没有达到预期,需要针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和修复。
总的来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地下水和土
壤污染修复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管理和技术壁垒的挑战。
因此,科研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该技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物质的
环保需求。
同时,企业也要注重环保和健康安全,加强环保意识,积极探索实施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最佳路径。
水体修复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水体修复技术的分类和特点水体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对水体污染的治理,促进水质的提高回归到良好或者可以利用的水质状态。
水体修复技术的分类和特点是很多人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介绍水体修复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一、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通过物理手段来修复水污染,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技术。
其中沉淀技术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染物沉降到水体底部,过滤技术则是通过滤网来过滤掉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而吸附技术则是利用吸附剂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物理修复技术效率高,但是处理面积较小,而且根据不同的水质污染情况需要选用不同的物理修复技术。
二、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通过化学方法来修复水污染,其中包括沉淀、氧化还原、化学吸附等技术。
其中沉淀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易于沉淀和分离的物质,氧化还原技术则是利用氧化和还原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而化学吸附技术则是利用化学吸附剂去除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污染物。
化学修复技术处理效率高,但是对水体环境也有一定影响,需要谨慎使用。
三、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生物方法修复水体污染,利用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来降解和吸附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修复技术比较环保和可持续,适用于大面积水体污染治理,但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四、综合修复技术综合修复技术是将多种修复技术结合使用,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例如有机夹带-气浮-生物处理、沉淀-生物处理等。
综合修复技术可以发挥各种技术的长处,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但是需要大量经验和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水体修复技术分类多样,针对不同的水体污染类型和情况,需要选用不同的技术。
水体修复技术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例如物理治理技术效率高,但处理面积不大;化学治理技术效率也高,但需要谨慎使用;生物治理技术环保可持续但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综合治理技术可以发挥各种技术的长处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在实际水体修复中,需要结合不同技术的特点,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治理方案。
抗原热修复的三种方法

抗原热修复的三种方法引言抗原热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可以提高抗原的稳定性和活性,从而增强其在医学和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探讨抗原热修复的三种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方法一: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一种常用的抗原热修复方法,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试剂来修复被高温破坏的抗原结构,从而使其恢复原有的抗原性。
常用的化学修复试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等。
具体的修复步骤如下:1.将受损的抗原溶液加入适量的化学修复试剂。
2.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一定的时间,使修复试剂能够与抗原发生化学反应。
3.去除多余的修复试剂,将修复后的抗原进行保存或进一步的实验操作。
化学修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大多数热敏抗原的修复。
然而,该方法可能会引入一些修复试剂的副作用,如影响抗原的生物活性和结构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谨慎。
方法二: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是另一种常用的抗原热修复方法,通过利用物理手段来修复被高温破坏的抗原结构。
常用的物理修复方法包括冷冻-解冻循环、超声波处理等。
具体的修复步骤如下:1.将受损的抗原溶液进行冷冻,并在适当的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
2.解冻冷冻的抗原溶液,可以使用水浴、室温等方法解冻。
3.可选地,使用超声波处理来加速修复过程。
4.最后,将修复后的抗原进行保存或进一步的实验操作。
物理修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不会引入额外的副作用,并且对大多数抗原均适用。
然而,该方法的修复效果可能会受到不同抗原的特性和修复条件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方法三:基因修复基因修复是一种新兴的抗原热修复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修复被高温破坏的抗原结构。
具体的修复步骤如下:1.针对受损抗原的基因序列,设计合适的修复模板。
2.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将修复模板导入到目标细胞中。
3.在适当的条件下,使修复模板与受损抗原的基因序列发生重组,实现抗原的修复和恢复。
4.最后,将修复后的抗原进行保存或进一步的实验操作。
化学固定修复名词解释

化学固定修复名词解释
化学固定修复是在微外科中一种常用的修复手术,它可以用于固定破裂的骨骼,关节和其他退行性断裂或损伤外科组织。
这种非侵入性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外伤病人和衰老病人的问题。
化学固定修复主要包括将一种钢钉或智能植入物植入到损伤组织中,以加强两个体块之间的结合。
它也可以用来支持或固定某些关节或骨头,以免受到外部力量的伤害。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联结不同的组织,如血管和神经系统中的纤维。
其重要特点是它能够快速修复组织,而不会对被修复的组织施加额外的压力。
化学固定修复的关键仪器包括螺钉、枪托、螺母、螺栓、螺帽、钉、毯、环、支架等。
所有这些仪器在使用之前都必须安装完全,以确保有良好的附着组织牢固度。
在安装完成后,植入物应该放置在正确定位处,以方便植入物或人体内组织增强。
化学固定修复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创伤并使组织可持续,它是未来手术修复的趋势。
这种领先的技术可以有效修复血管、神经等关键的手术区域,在微外科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它也可以用于支持或固定受损的细胞或关节,以及伤口外科修复。
总而言之,化学固定修复是一种重要的外科手术技术,它可以有效修复受损的组织,不受关节运动的限制,也不会给运动或关节活动带来更多的压力。
其易安装且无侵入性的特点使它成为护理界的受欢迎的外科设备。
泛黄的纸张可以修复吗?

泛黄的纸张可以修复吗?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常见的纸张往往会因为氧化而出现泛黄的情况。
无论是珍贵的古籍文献,还是我们保存的重要文件,这种现象都是让人担忧的。
那么,泛黄的纸张可以修复吗?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一、光线修复法光线修复法是一种常见的修复手段,它利用光线的特性来恢复纸张的原本色彩。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黑色箱子,将泛黄的纸张放入其中,并使用纸板或杂志进行垫底。
接下来,我们需要一台具备紫外线功能的灯泡,将灯泡安装在盒子的一侧,方向对准纸张。
然后,将黑色箱子关上,让纸张暴露在紫外线下,并每天坚持约30分钟至1小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泛黄的纸张会逐渐恢复原色。
光线修复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并且对纸张没有任何损害。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修复方式并不适用于铅笔、蜡笔等颜料的材质,因为它们的颜色会因为光线处理而变淡。
二、化学修复法化学修复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手段,它利用化学物质的特性来改变纸张的颜色。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漂白粉或柠檬汁等酸碱性物质进行处理。
将泛黄的纸张放入漂白粉溶液中浸泡,或者用柠檬汁轻轻擦拭,都可以有效去除纸张上的黄斑。
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修复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纸张的材质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修复前最好进行一些试验,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三、纤维素酶修复法纤维素酶是一种可以分解纤维素的酶类物质,它可以有效去除纸张上的杂质和污渍。
使用纤维素酶进行修复时,我们首先需要将纤维素酶溶液均匀喷洒在泛黄的纸张表面,然后用湿布轻轻擦拭。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纤维素酶会渗透进纸张内部,分解纸张上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纤维素酶修复法对纸张并没有任何损害,并且修复的效果较为理想。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纤维素酶之前,最好进行一些试验,以确保纸张的材质能够与酶类物质相容。
总结泛黄的纸张可以通过光线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纤维素酶修复法进行修复。
然而,在进行修复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纸张的材质和稳定性,并在测试中确认修复方法的适用性。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ISCO)就是将化学氧化剂注入到地下 环境中, 通过它们与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将地下水
或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化学物质的方法。
事实证明, 它能够有效地处理TCE污染的地下水和土 壤。目前用于ISCO的氧化剂主要有以下4种不同的 类型: 高锰酸盐(MnO4-), Fenton试剂(Fe2+/H2O2), 过硫酸盐(S2O82-)和臭氧(O3)。
案例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在野外和室内进行了一系列采用 高锰酸盐处理TCE 污染场地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pH 值在4~ 8时, 经KMnO4氧化处理8小时后大部分
的TCE都转化为CO2。
高锰酸盐氧化法的缺点是还原物MnO2会在注射井附 近的积累, 影响污染物的质量转移并可能堵塞含水层 介质。
案例
Fenton氧化法是一种高效的、应用最广泛的高级氧 化法,在处理一般氧化剂难氧化、难生物降解的有 毒有机物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概述
1894年法国科学家H.J.H.Fenton在一项科学研究中 发现酸性水溶液中当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共存时可
以有效地将苹果酸氧化。这项研究发现为人们分析
还原性有机物和选择性氧化有机物提供了一种新的 方法。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Fe2+/ H2O2命名为Fenton试剂,使用这种试剂的反应称为 Fenton反应。
地下水。
案例
与传统的Fenton氧化法相比, 此类反应不仅不需要额 外加入Fe2+ , 而且最重要的是并非只在酸性条件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洗液具有淋洗、增溶、乳化或改变污染物化学性质的作用1.影响因素1、土壤质地(20%-30%的粘质土壤效果不佳,对质地过细的土壤要使土壤颗粒凝聚增加土壤的渗透性;大粒径土壤需要打碎,以缩短污染物和淋洗液的扩散途径。
)2、污染物类型及赋予形态3、淋洗剂的类型2. 局限:产生大量需进一步处理的废液、可能引起再次污染3.限制因素:成本、被污染环境基质特征、污染物类型、淋洗剂类型化学固定修复1.定义:通过向污染环境中添加可促进污染物钝化的物质(固定剂),降低污染物的毒性3.目的:钝化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离子2.原理:在污染环境中加入化学试剂,并利用它们调节污染环境条件、改变污染物的形态、水溶性、迁移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使污染物钝化,形成不溶性或移动性差、毒性小的物质4.分类有机固定剂:依据污染环境中污染物的性质,加入有机化学试剂,使污染物钝化,形成不溶性或移动性差、毒性小的物质无机固定剂:依据污染环境中污染物的性质,加入无机化学试剂,使污染物钝化,形成不溶性或移动性差、毒性小的物质有机-无机复合:依据污染环境中污染物的性质,加入有机-无机化学试剂,使污染物钝化,形成不溶性或移动性差、毒性小的物质a.吸附作用:将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以水合离子、阳离子以及无电荷联合体的形式吸附的过程b.配合作用机理:一些固定剂的离子可与某些污染物发生专属性吸附作用c.共沉淀机理:固定剂溶解后产生的阴离子,在适当的酸碱条件下,与污染物结合成稳定、难溶物质。
比如,磷灰石可去除100%Pb、Cd(37-99%);Zn(27%-99%)6. 范围:程度较轻、污染范围较大、污染物处于环境表层或浅层7. 3个普遍原理8.优点:成本低9.局限:低迁移态金属离子可能重新活化。
加入固定剂后,金属离子向低迁移态形式转变,但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使金属离子从惰性态转化为活性态,再次污染10.限制因素:a.外源物质添加量、b.外源物质种类、c.外源物质添加形式、d.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5.机理a.在高pH条件下,使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复合物而难淋溶;b.金属离子被整合到复合晶体结构中,进而不c.易溶解和渗滤;1.定义:通过向污染环境中添加可促进污染物氧化的物质(氧化剂),分解污染物的结构以降低其毒性2.原理:向污染环境中加入化学氧化剂,依靠化学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分解破坏污染环境中污染物的结构,使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低毒、低移动性物质义3.目的:氧化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包括溶解态的无机与有机污染物4.类型二氧化氯:以气体形式加入污染环境,氧化其中的有机物。
其氧化能力强且稳定,生产简单。
主要用于酚类、氯酚、氰化物、硫化物、胺类化合物、腐殖酸等成分氧化去除;在中性或略偏碱性的水中可迅速氧化水中的铁、锰离子,生成不溶于水的Fe(OH)3和MnO2沉淀析出;在较大的pH 值范围(6~10)内可高效消毒杀菌高锰酸钾: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污染环境中。
其可有效去除污染环境中的多种有机污染物,还能显著地控制氯化副产物,适用的酸碱范围广臭氧:臭氧可直接氧化污染物或通过形成自由基后氧化污染物。
在直接氧化过程中臭氧分子直接加成在反应分子上,形成过渡型中间产物,然后再转化成反应产物。
其能迅速而广泛地氧化分解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
臭氧自身分解产生的氧气可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所利用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灭菌消毒、除味、去色、降解有机物的特性。
应用臭氧进行消毒净化,具有无毒、无害、无任何残留的特点,臭氧被誉为是当前世界上最洁净的消毒剂。
常与其他方法联用: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臭氧-过氧化氢混合氧化技术等。
双氧水、Fenton 试剂及其组合氧化法:双氧水稳定、无腐蚀性、无二次污染、氧化选择性高;Fenton 试剂:为了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在双氧水中加入亚铁离子形成Fenton 试剂,生成具高电负性或亲电子性的强氧化HO.自由基后,生成Fe(OH)3胶体具有絮凝作用,在pH 为3.5~5.0,使悬浮固体凝聚沉淀利用电化学法产生的Fe2+和H2O2作为Fenton 试剂的持续来源,两者产生后立即作用而生成具有高度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使有机物得到降解光催化氧化:以太阳为辐射源,激发半导体催化剂,产生强氧化作用的空穴和电子对,而光生空穴将产生羟基自由基(.OH)等强氧化性自由基,分解污染物;研究最多的半导体材料有TiO2、ZnO 、CdS 、WO3、SnO2等5.范围:降解铁、锰和硫化氢、三氯乙稀(TCE )、四氯乙稀(PCE )等含氯溶剂,以及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 )6.优点:成本低可使污染物通过降解、蒸发及沉淀等方式去除,或毒性降低;氧化剂反应产物应对人体无害;修复过程实用和经济化学氧化法化学还原法1.定义:通过向污染环境中添加可促进污染物还原的物质(还原剂),分解污染物的结构以降低其毒性2.原理:向污染环境中加入化学还原剂,依靠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分解破坏污染环境中污染物的结构,使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低毒、低转移性物质3.目的:还原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使其毒性降低或去除4.类型反应墙体中添加介质的要求a.功能性:染污物与介质之间应必须有物理、化学或生化反应,从而确保污染流经时,污染物能被清除;b.易得性:处理区的活性物质应能大量获得,以确保处理系统长期有效:c.安全性:介质不应产生二次污染a.二氧化硫还原剂法:将SO2溶解在碱性溶液中,以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做缓冲溶液,注入被污染环境中,使其中的Fe3+被还原成Fe2+,由Fe2+还原迁移态的敏感污染物b.硫化氢还原剂法:H2S可原位修复Cr6+污染的环境,将其还原成Cr3+ ,并继续转化成氢氧化铬沉淀,H2S本身转化成硫化物;由于硫化物被认为是没有危险的,三价铬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低,因此反应产物不会导致环境问题c.零价铁胶体还原剂法:通过井注射或在污染物流经路线上放置零价铁胶体,或者直接向被污染环境含水层中注射微米甚至纳米Fe0胶体还原污染物。
基可还原硝酸盐为氮气、脱掉氯代物中的氯离子等。
5.范围:对还原作用敏感的污染物,包括铬酸盐、硝酸盐及氯化物6.优点:成本低7.局限:可能引起二次污染8.限制因素:某些还原剂可能对人体有害(H2S)、产生未知中间产物;固体还原剂难以均匀分散依据反应墙体中的介质原位可渗透反应墙修复1.定义:通过在污染环境中设置包含处理介质反应墙体分解污染物的结构以降低其毒性2.原理:通过天然或人工的水力梯度,迫使污染物在污染环境下层形成污水斑块,该污染斑块流经反应墙,经过反应墙体中介质的降解、吸附、淋滤或溶解,降低或去除有机质、金属、放射性污染物的毒性3.目的:溶解有机质、金属、放射性以及其他的污染物质4.类型a.酸碱度调节法:在反应墙体中加入可调节酸碱度的物质,进而通过调节环境下层水体的pH 值,影响污染物中对pH 值或氧化还原电位敏感的组分的溶解度,特别是将难溶的污染物溶解,形成污水斑块后流经反应墙净化b.析出法:在反应墙体中加入可溶性物质,其溶解后产生的离子与污染物离子形成易析出的颗粒。
如羟磷灰石(磷酸钙)。
c.吸附法:在反应墙体中添加吸附性较强的物质,如活性炭、沸石及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流经的污水中的污染物d.营养有效性调节法:在反应墙体中添加微生物生长,增殖需要的物质,进而提高被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种类与降解能力5.范围:可溶解、可吸附、可析出以及可降解的污染物6.优点:无需外加动力,不占地面空间,无需储存、运输 反应墙方案的设计原则7.局限:处理可能不彻底,可能引进再次污染,需维护9. 反应墙方案的设计原则8.限制因素:由于反应墙体中介质可添加介质种类及数量的限制,可能不保证污染物完全清除;随着污染物在反应墙中的积累,处理系统活性降低;环境条件改变,可能导致反应墙体功能的变化(一般限制在8m )案例:Pierce加油站旧址场地地下水修复场地位置:洛杉矶,加利福尼亚;主要污染物:苯系物(BTEX)、石油烃(TPH) ;氧化剂:Fenton试剂(H2O2+Fe2+)2.1 场地概况主要污染源为原加油站界外,距加油站西南面45m处的汽油井,横穿两条交通道路。
地下水缓流梯度为0.008m/m,流速为1.2cm/d;蓄水层沉积物主要为粉土,少量低渗透性黏土;Fe 的背景值为6-338mg/L,总有机碳含量为17-35mg/L。
下游有一中学校园,为主要敏感区。
2.2 污染特征主要污染物为BTEX和TPH没有MTBE。
污染羽位于浅层冲积蓄水层,深度为地表下9-12m,预估污染区域范围为656m2,蓄水层体积3976m3,最大污染浓度:BTEX 2000µg/L、TPH 65000µg/L。
2.3 修复设计通过建立一个包含污染场地地球化学及水文地质特征参数的模型,确定现场修复工程所需氧化剂的合适用量。
此外,天然氧化剂需要量、土壤氧化剂需求量及天然有机质的需求量虽不通过模型直接模拟获得,但也间接受模型的模拟结果所影响。
共设置21个注射井(深度:9.5-14.0m),在全过程中使用。
基于前期对低渗透性土壤的小试试验结果,注射井的有效半径为4.6m。
各注射井的间隔约7.6m,交错排列用于获得重叠的修复半径,并覆盖场址外的污染羽。
场地的地下水需预先注射催化剂(FeSO4+HCl),本案例中每注射井添加189L催化剂。
H2O2氧化剂通过重力投加,不用泵也不加压,在添加的同时监测井下温度,以此调节H2O2的添加速度,确保地下水温不超过82℃。
这个步骤进行4周后,H2O2的总投加量为32 555L,平均投加量为1628L/井。
2.4 修复结果本场地采用Fenton试剂氧化,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BTEX的浓度由2000µg/L 降至240µg/L,去除率达88%;TPH的浓度由62000µg/L降至4300µg/L,去除率达93%。
根据监测数据计算可知,BTEX的平均去除率为96%,TPH的平均去除率为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