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技术》实训四、五肌力的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正常肌力受年龄、性别、身体形态以及职业 的影响而存在个体差异。
5.检查不同肌肉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检查体位。 6. 检查者的位置,以尽量靠近被检者,便于 固定、施加手法,但又不妨碍运动为宜。
7. 检查中施加阻力时,应对解剖部位、用力 方向、施加阻力的时间、阻力的大小等进 行合理的设计,绝对禁止因手法粗暴造成 被检者肢体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补充:
对于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评估,
如中风后偏瘫,应采用Brunnstrom法或 Fugl-Meyer法,或上田敏法。(但临床对
中风仍不失以作为一种参考检查。)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4.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①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 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由神经病变引起的肌 肉功能障碍; ②失用性肌萎缩: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肌肉失用性改变,导致肌肉功能障碍; ③肌源性肌萎缩: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或肌力减弱, 如原发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等; ④关节源性肌萎缩:如骨折、关节炎、截肢或损伤等 引起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 ⑤其他: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3. 注意事项
(1)解释说明:取得最大合作 (2)体位选择:标准化,尽量减少体位变化。 (3)阻力情况:肌肉附着处的远端部位,避免
手法粗暴,应做左右两侧对比。 (4)测试时机:重复检查同一块肌的最大肌力 时,间隔2分钟;在锻炼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 作肌力测试。 (5)其他:有心血管疾病者进行肌力测试时, 应注意避免用力憋气;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 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宜用MMT。
①外加阻力的大小:对肌力在3级以上的肌肉(或 肌群)人施加阻力; ②重力作用:根据肌肉(或肌群)对抗重力与否 进行评定2级和3级; ③有无肌肉或肌腱的收缩:对肌力在1级及0级的 肌肉(或肌群)主要根据是否触及或观察到肌 肉或肌腱的收缩来进行评定; ④运动幅度:当运动幅度达不到1/2全关节活动范 围时,则评定为低一级标准加“+”的水平;运 动幅度达到1/2全关节活动范围以上,但尚在全 关节活动范围以内时,则评定为高一级标准加 “-”的水平。
未触及或未观察到肌肉的收缩
可触及或观察到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解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5 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2)肌力评级依据:
1. 等张收缩
2. 向心性收缩 3. 离心性收缩
4. 等长收缩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二)肌肉收缩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1. 肌肉的收缩形式
(1)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又称动力 性收缩,是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纤 维长度改变,引起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方式。
1)向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靠近, 肌纤维长度缩短。(主动肌的收缩)
者,而用俯卧位手法检查代替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百度文库(1)等长肌力测试
4)四肢肌力等长测试
5)腰背肌、腹肌等长耐力测试: 腰背肌:
俯卧位:两手抱头后,脐以上身体在桌缘外,固 定两下肢,伸直脊柱使上身凌空或水平位,维 持此姿势的时间超过60s,腰背肌肌力为正常。
腹肌:
仰卧位:两下肢伸直并拢,抬高45°,维持此姿 势的时间超过60s,腹肌肌力为正常。
8. 避免在运动、饱餐及疲劳时进行肌力检查。
二、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方法
实训四、五
由于大脑所支配的是运动而不是一块或一组肌 肉的收缩。因此,一个动作的执行是由主要动
作肌和辅助肌共同参与完成的运动。
补充总结归纳:肌力检查注意事项
1.如单侧肢体病变,先检查健侧肢体同名肌的 肌力,以便患侧与其比较。 2.当主动肌肌力减弱时,协同肌可能取代被检 的主动肌而引起运动。 3.不同的人甚至不同的肌肉,其疲劳特点存在 差异。
(3)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指肌
肉收缩时,肌张力与肌长度均发生变化,而 带动的关节运动速度是不变的。(采用电脑控
制的专门设备)
实训四、五 肌力的评定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1. 徒手肌力测定(MMT)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分 名称 级 评级标准
0 零
1 微 2 差 3 好 4 良
2)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远离, 使肌纤维长度增加。(拮抗肌的收缩)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二)肌肉收缩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1. 肌肉的收缩形式
(2)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又称
静力性收缩,指肌肉收缩时,肌张力明显增 加,但肌纤维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 运动。(有助于固定体位)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2. 器械肌力测定 (1)等长肌力测试
1)握力:握力指数正常应>50 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100% 2)捏力:其值约为握力的30%。 3)背肌力:男150 % ~200 % , 女100 % ~150 % 。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 %
此法易引起腰痛病人症状加重或复发,一般不用于腰痛患
⑥正常人群:肌力评定还可作为体质评定指标。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2)禁忌证:
①严重高血压:肌力测试特别是等长肌力测试
时,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明显升高;
②严重心脏疾患; ③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活动度极度
受限;
④局部严重的疼痛、急性扭伤等; ⑤骨折错位或未愈合、关节不稳或脱位。
第一节 肌力评定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