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的处理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正确处理有机溶剂

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正确处理有机溶剂

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正确处理有机溶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有机溶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然而,它们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正确处理有机溶剂不仅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对环境和实验人员自身健康负责的表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机溶剂的常见种类。

常见的有机溶剂包括醇类(如乙醇、甲醇)、醚类(如乙醚)、酮类(如丙酮)、芳烃类(如苯、甲苯)、卤代烃类(如氯仿、四氯化碳)等等。

这些有机溶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处理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我们必须对实验中所用到的有机溶剂的性质有充分的了解。

这包括它们的沸点、闪点、密度、溶解性以及毒性等信息。

例如,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容易挥发,在使用和储存时需要密封良好,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

而对于高闪点的有机溶剂,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远离火源,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在实验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应该尽量控制在最小必要量。

这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还能降低潜在的风险。

对于需要精确计量的实验,应该使用合适的量具,如移液管、量筒或容量瓶等,以确保使用量的准确性。

当实验完成后,对于含有有机溶剂的废弃物,不能随意倾倒。

我们需要根据有机溶剂的性质和实验室的规定,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对于一些纯度要求不高的实验,经过简单的处理和提纯,有机溶剂可以再次使用。

例如,通过蒸馏的方法可以分离出纯度较高的有机溶剂。

但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防止发生危险。

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有机溶剂,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常见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燃烧法、化学分解法和生物处理法等。

燃烧法适用于那些可以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物无害的有机溶剂。

但在燃烧过程中,要确保燃烧充分,避免产生有害的废气。

化学分解法是通过加入化学试剂,使有机溶剂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

而生物处理法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溶剂分解为无害物质。

但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剂,且处理周期较长。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

实验室中常⽤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法1.⼄酸⼄酯市售的⼄酸⼄酯常含有微量⽔、⼄醇和⼄酸。

可先⽤等体积的5%碳酸钠溶液洗涤,再⽤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酯层倒⼊⼲燥的锥形瓶中,加⼊适量⽆⽔碳酸钾⼲燥1h后,蒸馏,收集77.0。

77.5℃馏分。

2.⽯油醚⽯油醚是低级烷烃的混合物。

根据沸程范围不同可分为30~60℃、60~90℃和90~120℃等不同规格。

⽯油醚中常含有少量沸点与烷烃相近的不饱和烃,难以⽤蒸馏法进⾏分离,此时可⽤浓硫酸和⾼锰酸钾将其除去。

⽅法如下。

在150mL分液漏⽃中,加⼊100mL⽯油醚,⽤10mL浓硫酸分两次洗涤,再⽤10%硫酸与⾼锰酸钾配制的饱和溶液洗涤,直⾄⽔层中紫⾊不再消失为⽌。

⽤蒸馏⽔洗涤两次后,将⽯油醚倒⼊⼲燥的锥形瓶中,加⼊⽆⽔氯化钙⼲燥lh。

蒸馏,收集需要规格的馏分。

3.氯仿普通氯仿中含有1%⼄醇(这是为防⽌氯仿分解为有毒的光⽓,作为稳定剂加进去的)。

除去⼄醇的⽅法是⽤⽔洗涤氯仿5~6次后,将分出的氯仿⽤⽆⽔氯化钙⼲燥24h,再进⾏蒸馏,收集60.5~61.5℃馏分。

纯品应装在棕⾊瓶内,置于暗处避光保存。

4.苯普通苯中可能含有少量噻吩,除去的⽅法是⽤少量(约为苯体积的15%)浓硫酸洗涤数次,再分别⽤⽔、10%碳酸钠溶液和⽔洗涤。

分离出苯,置于锥形瓶中,⽤⽆⽔氯化钙⼲燥24h后,⽔浴加热蒸馏,收集79.5~80.5℃馏分。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使⽤各类溶剂作为反应介质或⽤来分离提纯粗产物。

由于反应的特点和物质的性质不同,对溶剂规格的要求也不相同。

有些反应(如格⽒试剂的制备反应)对溶剂的要求较⾼,即使微量杂质或⽔分的存在,也会影响实验的正常进⾏。

这种情况下,就需对溶剂进⾏纯化处理,以满⾜实验的正常要求。

这⾥介绍⼏种实验室中常⽤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法。

5.⽆⽔⼄醚市售⼄醚中常含有微量⽔、⼄醇和其他杂质,不能满⾜⽆⽔实验的要求。

可⽤下述⽅法进⾏处理,制得⽆⽔⼄醚。

在250mL⼲燥的圆底烧瓶中,加⼊100mL⼄醚和⼏粒沸⽯,装上回流冷凝管。

正确处理有机溶液的方法,赶紧收藏!

正确处理有机溶液的方法,赶紧收藏!

正确处理有机溶液的方法,赶紧收藏!正确的处理方法一.焚烧法①将可燃性物质的废液,置于燃烧炉中燃烧。

假如数量很少,可把它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平安的地方把它燃烧。

点火时,取一长棒,在其一端扎上沾有油类的破布,或用木片等东西,站在上风方向进行点火燃烧。

并且,必需监视至烧完为止。

②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可把它与可燃性物质混合燃烧,或者把它喷入配备有助燃器的焚烧炉中燃烧。

对多氯联苯之类难于燃烧的物质,往往会排出一部份还未焚烧的物质,要加以留意。

对含水的高浓度有机类废液,此法亦能进行焚烧。

③对由于燃烧而产生NO2、SO2或HCl之类有害气体的废液,必需用配备有洗涤器的焚烧炉燃烧。

此时,必需用碱液洗涤燃烧废气,除去其中的有害气体。

④对固体物质,亦可将其溶解于可燃性溶剂中,然后使之燃烧。

二.溶剂萃取法①对含水的低浓度废液,用与水不相混合的正己烷之类挥发性溶剂进行萃取,分别出溶剂层后,把它进行焚烧。

再用吹入空气的方法,将水层中的溶剂吹出。

②对形成乳浊液之类的废液,不能用此法处理。

要用焚烧法处理。

三.吸附法用活性炭、硅藻土、矾土、层片状织物、聚丙烯、聚酯片、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稻草屑及锯末之类能良好吸附溶剂的物质,使其充分吸附后,与吸附剂一起焚烧。

四.氧化分解法(参照含重金属有机类废液的处理方法)在含水的低浓度有机类废液中,对其易氧化分解的废液,用H2O2、KMnO4、H2SO4+HNO3、HNO3+HClO4、H2SO4+HClO4及废铬酸混合液等物质,将其氧化分解。

然后,按上述无机类试验废液的处理方法加以处理。

五.水解法对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类,以及一部份有机磷化合物等简单发生水解的物质,可加入NaOH或Ca(OH)2,在室温或加热下进行水解。

水解后,若废液无毒害时,把它中和、稀释后,即可排放。

假如含有有害物质时,用吸附等适当的方法加以处理。

六.生物化学处理法用活性污泥之类东西并吹入空气进行处理。

例如,对含有乙醇、乙酸、动植物性油脂、蛋白质及淀粉等的稀溶液,可用此法进行处理。

废有机溶剂的处置及精馏再利用技术概述

废有机溶剂的处置及精馏再利用技术概述

废有机溶剂的处置及精馏再利用技术概述导论:有机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品。

然而,使用有机溶剂也伴随着大量的废溶剂的产生,这些废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废有机溶剂的有效处理和再利用成为当今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对废有机溶剂的处理和精馏再利用技术进行概述。

一、废有机溶剂的处理技术概述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手段将废有机溶剂与溶剂中的污染物分离,例如蒸馏、吸附、气体净化和薄膜分离等。

蒸馏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加热使溶剂蒸发,然后再通过冷凝器使溶剂再次液化,从而实现溶剂的分离和回收。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有机溶剂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氧化反应可以将有机溶剂氧化成低毒或无毒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和沉淀等。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有机溶剂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毒的产物。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生物膜反应器、生物吸附和植物净化等。

精馏再利用是指利用精馏技术将废有机溶剂中的溶剂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根据溶剂的性质和纯度要求,精馏再利用技术可以分为常压精馏、真空精馏和超声波辅助精馏等。

常压精馏:常压精馏是指在常气压下进行的精馏,其适用于开放系统和溶剂沸点低于200℃的情况。

常压精馏通过加热溶剂使其蒸发,然后再通过冷凝器使溶剂再次液化,并进行分离和回收。

真空精馏:真空精馏是指在减压(低于大气压)条件下进行的精馏。

由于减压降低了溶剂的沸点,使得能够处理沸点较高的溶剂。

真空精馏常用于溶剂沸点较高的情况。

超声波辅助精馏:超声波辅助精馏是通过超声波的能量作用,促进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和振动,加快溶剂的蒸发速度和溶剂分离速度。

超声波辅助精馏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结论:废有机溶剂处理和再利用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是常用的废有机溶剂处理技术。

精馏再利用是废有机溶剂处理的关键环节,其中常压精馏、真空精馏和超声波辅助精馏是常用的精馏再利用技术。

废弃有机溶剂的再利用与回收技术

废弃有机溶剂的再利用与回收技术

废弃有机溶剂的再利用与回收技术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废弃有机溶剂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废弃有机溶剂的再利用与回收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废弃有机溶剂的方法,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有机溶剂的分类和危害有机溶剂是广泛用于化工、冶金、印刷、油漆和溶剂制备等行业的化学品。

根据溶剂的性质和用途不同,常见的有机溶剂可分为醇类、酯类、醚类、芳香烃类、脂肪烃类等多种类型。

这些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其废弃物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有机溶剂的废弃物常常含有有毒物质和可燃性成分,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土壤、水源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

废弃有机溶剂的再利用技术溶剂回收系统溶剂回收系统是一种将废弃有机溶剂经过净化处理后再利用的技术。

该系统包括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装置和废渣处理装置。

在溶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将有机溶剂废气收集并通过除尘、吸附、膜分离等处理方法进行净化,再经过冷凝、吸附和蒸馏等步骤回收有机溶剂。

经过处理的废水和废渣也可以进行循环利用或者进行资源化处理,如沉淀、过滤和干燥等。

溶剂回收系统具有处理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和节约成本等优点。

通过该技术,废弃有机溶剂可以得到再生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

催化裂解技术催化裂解是一种通过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将废弃有机溶剂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高温使有机分子发生断裂,并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分子结构的改变,最终得到较短链的碳氢化合物。

催化裂解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产物多样化和资源回收率高等特点。

经过催化裂解处理后的产物可以进一步用于能源生产、化工合成和原料制备等领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超临界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将废弃有机溶剂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分离和回收的技术。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和萃取能力。

半导体 废溶剂

半导体 废溶剂

半导体 废溶剂
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溶剂通常是有机溶剂,如丙酮、异丙醇(IPA)、甲醇等。

这些溶剂在生产过程中用于清洗、去脂、脱水和干燥等多种工艺步骤。

然而,随着使用,这些溶剂会逐渐被污染,含有杂质和残留物,成为废溶剂。

废溶剂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们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不当处理,有机溶剂可能会挥发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如果渗入土壤或水源,还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环境影响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半导体制造商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废溶剂:
1. 回收再利用:通过蒸馏、过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溶剂中的杂质,使其达到可以重新使用的标准。

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新鲜溶剂的需求,也降低了废物处理的成本和环境负担。

2. 焚烧处理:对于无法回收的废溶剂,可以通过高温焚烧的方式将其分解为无害的气体和水蒸气,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焚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所有的有害物质都被彻底分解。

3. 化学处理:某些情况下,废溶剂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学品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

4. 合规处置:对于不能回收或转化的废溶剂,必须按照当地环保法规进行安全处置,通常由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负责收集和处理。

在处理废溶剂的过程中,半导体制造商需要遵守严格的环保法规,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其操作不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寻求更加环保和经济的废溶剂处理方法。

废气中有机溶剂的处理及回收

废气中有机溶剂的处理及回收

废气中有机溶剂的处理及回收摘要:为了降低我国工业生产对于环保的危害,本文选定废气中有机溶剂展开分析,先行探讨了废气、有机溶剂两者对生态环保构成的威胁,随后阐述了废气中有机溶剂进行处理和回收的重要性,最终给出了几项处理及回收方案,旨在借此为生态环保型工业生产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废气;有机溶剂;处理;回收引言:新时期经济发展背景下,国家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

新市场形势下,工业产业生产量开始增加,导致产品废气排放量也随之增长,废气中所含有的有机溶剂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极大危害。

但部分工业生产厂家对此意识并不到位,致使废气中有机溶剂含量居高不下。

鉴于此,本次研究意义重大。

一、概念解读(一)废气及其危害废气,本质上是人类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在工业生产及生活中所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的有毒气体。

据相关资料显示,废气的高频排放点,主要以化工厂以及炼油厂等工业生产厂家为主,此类厂家所排放的废气异味大且携带刺鼻感,污染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对国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

另外,废气所包含的空气污染物种类极为繁杂,对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也比较复杂,因而其携带的毒性也随之携带复杂性,对人体健康形成极大的危害。

(二)有机溶剂及其危害有机溶剂为化学性有机溶剂,其介质为有机物。

在国民的生产生活中,有机溶剂属于一类应用相对广泛的有机性化合物,常见的以清洁剂、装饰涂料、油漆等为主,虽然应用后可对生产、居住环境具有装饰效用,提升审美,但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却不可小觑[2]。

综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溶剂分类可知,主要包括三乙醇胺、苯乙烯等,尤其是后者,其属于一类典型的有机性化合物,由本氢原子组建而成,与水不相容,工业生产中,常用于合成橡胶。

结合废气中有机溶剂进行深入分析可发现,所携带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侵害人体神经系统。

有机溶剂随大气循环入体后,会对引起人类神经衰弱,从而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目眩等反应。

其二,侵害人体血液健康。

废气中有机溶剂的处理及回收

废气中有机溶剂的处理及回收

ECOLOGY区域治理废气中有机溶剂的处理及回收陈彦红1,刘会21.山东富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山东鲁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摘要: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具有很强的毒性,如果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大气,会造成严重污染问题,对动植物及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在加强生态平衡发展战略与低碳经济社会的构建的背景下,研究废气中有机溶剂的处理及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讨论了该过程中有机溶剂的处理与回收,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废气;有机溶剂;处理;回收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129-0001一、前言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光化学反应,生成化学烟雾,这种烟雾具有很强的毒性,可以长期存在于大气中而不分解,对人体、动植物健康及地球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如何科学处理和回收废气中的有机溶剂是相关人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废气中有机溶剂处理与回收近年来,碳吸附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新技术、新设备也不断涌现。

例如,沸石可以实现有机溶剂回收。

这些技术和设备也可用于氮氧化物等无机气体废气处理,不仅回收率高,无污染,还能提高废气的分离效率和效果,在各种有机废气回收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1]。

(一)吸收法吸收法主要是指通过借助液化气体,实现对废气的有效吸收。

吸收法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利用可溶性物质,科学调整和控制高温变化状态。

吸收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行业中[2]。

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溶剂吸收法所起到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吸收法的应用优势,相关人员选用合适的溶剂吸收法,以保证溶剂的吸收效率和效果。

颗粒活性炭吸附回收技术的应用是最广泛的,这是由于活性炭纤维或有机多孔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二)冷凝法冷凝法便于废气直接分离回收,是最简单的回收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溶剂的处理
有机溶剂2006-03-21 11:14:12 阅读410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有机溶剂的处理
有机溶剂的处理包括废气与废溶剂中有机溶剂的处理,处理方式包括再生与分解,有机溶剂的聚集态核能是气态或液态。

本文试图对有机溶剂的处理做一提
纲性总结。

一、排放源
●木镶板、木家具表面涂层:烘箱、油墨滚涂层器
●彩色钢板、纸、带与标签表面涂层:烘箱、作业区域、溶剂涂料混合、
溶剂传输与储存
●织物涂层:烘箱、作业区域、闪蒸区域、溶剂涂料混合、溶剂传输与
储存、废溶剂处理
●机械零件、机器、设备、器具与金属家具表面涂层:烘箱、作业区域、
闪蒸区域
●电绝缘表面涂层:烘箱、作业区域
●摩托车、汽车、卡车、火车车厢、飞机表面涂层:烘箱、喷涂室(车
间)、闪蒸区域
●平板印刷、胶印和纺织品印刷等艺术印刷:烘干、油墨滚、油墨储存、
冷凝器
●干洗:烘干、洗涤器、蒸馏过程、蒸煮、传输与储存
●机械润滑剂:烘箱
●橡胶轮胎制造:烘干、喷涂、粘合、储存
●废溶剂回收:冷凝器、传输与储存
二、主要溶剂成分
●乙二醇—乙醚、乙醇、乙二醇
●酮类:丁酮、丙酮、甲基异戊基甲酮
●酯类:酯、乙酸乙酯
●芳香类:甲苯、二甲苯其他芳香剂
●脂肪烃:石脑矿油精、环乙醇
●卤代烃: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稀、四氯乙烯、三氯三氟乙烷、
氯苯、邻对二氯苯、卤代溶剂
三、工艺路线
确定有机溶剂处理方法与工艺时需要考虑下列问题:
●处理方法:回收、再生或分解?
●处理工艺
●废气净化
●回收溶剂的质量
●装置成本与运行费
四、气态溶剂处理
1、回收
●多孔介质吸附、蒸汽再生:活性炭吸附居多,入口VOC浓度小于
10000ppmv
●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气,直接冷凝回收
2、净化
●直接焚烧:爆炸下限25%,对于含氧量大于16%同时热值高于500kJ/Nm3
的废气需要稀释处理;燃烧气体停留时间与溶剂成分、燃烧温度和去除
率有关,对于98%去除率,未卤代物、900℃时停留时间0.75s,卤代物
在1100℃时需要停留时间1s,对于99%去除率,未卤代物、如停留时间为0.75s则要求燃烧温度980℃,卤代物如控制停留时间1s则需要1200
℃;燃烧气体需要洗涤处理;
●催化焚烧:废气热值低于400kJ/Nm3时才能采用催化焚烧;去除率、
催化剂床入/出口温度和空间速度(体积流量/催化剂体积)是主要的设
计变量,一般要求入口温度不低于320℃,出口温度则控制在540—650
℃,空间速度不大于11s;
●生物法:生物滤池或生物滴池
五、液态废溶剂蒸馏回收
厂家比较重视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
的回收。

溶剂回收都采用蒸馏法,而且一般采用蒸汽间接加热,蒸馏温度65—100
℃,采用工艺如下:
废溶剂→接收槽→蒸馏工序(粗蒸或精馏)→冷凝器→滗析器在二氯甲烷等系列溶剂的回收工艺中也可使用活性炭,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溶
剂采用蒸汽法很容易回收。

六、液态废溶剂的热分解
因三氯乙烯等卤代溶剂的使用规定非常严格,目前此类废溶剂的处理以热分解为主。

液中燃烧罐技术和接触湿式氧化是两种可供选择的新技术,但接触湿式氧化因在高压下运行,不仅装置成本较高,而且对操作要求也较高。

下列几点需
要重视:
●混入3—5倍沸点相近的可燃溶剂;
●喷嘴前火焰温度不低于1300℃;
●燃烧气体足够的停留时间;
●烟气需要净化。

七、国内主要厂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