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8.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8.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8.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以及如何保护矿产资源;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2.能结合“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现象,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

3.意识到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矿产资源以及“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的有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收集有关矿产资源开采的有关现实报道。

教学过程:

一、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对矿产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采、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宽产资源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3页“小资料”,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讨论: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又是矿产资源不足的国家?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二、认识矿产资源“乱采滥用”的严重后果以及如何保护矿产资源。

1.讨论提出问题:我们家乡有哪些矿产?这些矿产开发利用的情况怎样?

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编写:审核:2016年12月15日 一、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 1、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 2、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的多 3、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仅次于美俄 (二)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 ①总量虽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低 ②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 ③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 二、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次于美国(原因:人口多,利用率低),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 ▲(三)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术等,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用可再生能源的代替化石燃料资源。 (四)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 1、适度开采,均衡生产。 2、节约使用,提高效率。 3、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 4、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5、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五)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①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地区分布不均衡;③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发布时间:2014-04-08 15:35:41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物质材料,其保证程度关系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原料都来自矿产资源。目前,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68种,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4.6%,居世界第3位。然而,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列世界第53位。面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 经济快速增长下我国矿产危机日益明显,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形式,主要表现有:①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量很大,已探明的主要矿产严重短缺;②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矿业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突出。为了缓解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成为亟需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现状,指出了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在高效清洁利用领域取得的进展及主要技术突破;最后,对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矿产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矿产分布不均,优势矿产大多用量不大,而一些重要的支柱性矿产多为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需要长期依赖进口。(2)贫矿多富矿少:低品位难选冶矿石所占比例大,如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锰矿平均品位仅22%,离世界商品矿石工业标准(48%)相差甚远;铜矿平均品位仅为0.87%;磷矿平均品位仅16.95%;铝土矿几乎全为一水硬铝石,分离提取难度很大[9]。(3)大型-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以铜矿为例,我国迄今发现的铜矿产地90 0余处,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仅占3%,中型矿床占9%,小型矿床多达88%。(4)单一矿种的矿床少,共生矿床多,据统计我国的共、伴生矿床约占已探明矿产储量的80%。目前,全国开发利用的139个矿种,有87种矿产部分或全部来源于共、伴生矿产资源。鉴于我国矿产资源“三多三少”的特征,加上认识和技术上的不足,我国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综合利用率低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矿业的粗放式经营,人们大多对我国的矿产资源情况缺乏正确的认识,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矿山企业盲目开采,对共(伴)生矿物及尾矿等不利用或利用率很低。据统计,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分别仅为30%和3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我国金属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仅为约1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利用率;我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总体偏低,如粉煤灰的利用率为48%,煤矸石为38%。在品种上,我国综合利用的矿种只占可以开展综合利用矿种总数的50%左右。在数量上,我国铜铅锌矿产伴生金属冶炼回收率平均为5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在80%以上,相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推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最为重要的工作方向,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矿产企业、综合利用观念以及基础化的资源保护工作等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够整体上促进我国综合利用效果突出。那么,基于这一方面而言,针对现今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此提出相关的改进对策,为促进我国取得良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标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就我国矿产资源的存在现状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储存量比较大,但是贫矿多,富矿少,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本身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现今开采多一点,则意味着将来的实际运用将会少一点。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尤其是我国在竭力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利用之一,必须能够在当前矿产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创新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以此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浪费现象的出现。 1、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我国而言,已经发现的矿产种类数量达到172种,而且80%的矿产其储存量已经被探明。总体上而言,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总体上可以划分为能源、金属、非金属以及水汽等矿产资源,这些矿产唔的存在形式不同,所以实际开发利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的则是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力图能够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和工程科学建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此外,则是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则是矿产资源的二次利用,二次矿产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围绕第一次矿产资源开采和选矿利用工作完成后,对于周围存在的废石、煤矸石、选矿废水、尾矿、废气等各种废弃物运用相关的技术进行二次使用,实现废弃物的充分使用,有效的降低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矿产资源的二次利用,能够在资源经济与管理手段充分使用的基础上,减少对资源开采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就目前的应用而言,资源的二次利用是价值开发较大的资源综合使用方式之一。 2、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2.1资源保护力度仍需加强,产业形势严峻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则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产的相关企业普遍存在着急需促进自身船业结构升级的现状。这主要是,我国矿产资源在全力资源市场中价格竞争力本身是比较弱的,而且在现今全球产能总体过剩的条件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出现跌落的问题。而且,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相关的工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矿产企业的竞争力交托,而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矿产资源能源的需求量也是比较大的,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案)1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2.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及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3.掌握从海水中提取镁、钾、溴、碘等化工产品原理及方法。 4.认识到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例.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 3CH4·H2O B. CH4·3H2O C. CH4·6H2O D. CH4·8H2O 解析:“可燃冰”是一种甲烷化合物,要推测“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关键是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推测“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题目中所提到的“笼”,可使我们联想到民间的“灯笼”,以8个“笼”为1个单元,每8个“笼”由46个水分子构成,而其中又填充了6个CH4分子、2个H2O分子,所以CH4分子与H2O分子的个数比为6∶(46+2)=1∶8。所以,正确答案是D。 象“可燃冰”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依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聚集体叫超分子。 人们通常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在原子、分子乃至超分子等不同的结构层次上研究物质及其发生化学变化的规律,认识物质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物质世界的重要科学依据。本节课我们主要以金属矿物为例,一起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 阅读课本P80资料卡片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广义地讲,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类需要,强调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强调代际之间、人类和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它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新课】第一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 一、金属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如金、铂、铜、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如铝以铝土矿形式存在,铁以铁矿石形式存在。 二、金属的冶炼 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总的说来,金属的性质越稳定,越容易将其从化合物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试题及答案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试题(2013) 一、名词解释(16分) 1、火法冶金:在高温下,使矿石中有用组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使 之与脉石分离,达到提取分离金属或提纯金属之目的 2、直接还原:是指铁矿石或含铁氧化物在低于熔化温度之下还原成金属产品 的炼铁过程,其产品为直接还原铁(DirectReductionIron简称DRI)也称为海绵铁。 3、浸出:采用浸出剂使矿石或精矿中的有价成分(或有害成分)转入溶液中去, 使金属元素得到富集或分离。 4、二次资源的概念:亦称“再生资源”。“一次资源”的对称。指工业生产中产生 的废渣、废液、废气及各种废旧物资。 二、简答题(32分) 1.简述我国铁矿资源的总体情况(6分) 答:(1)符合矿占铁矿资源的1/5 (2) 贫、细、杂、散。 贫:贫矿资源多,品位低,开采量大、运输量大、加工量大、尾矿量大、金属回收率低,经济效益低。 细:堪布粒度细、磨得细,动力消耗大,且需要消耗较大的化学方法分离 杂:矿物结构复杂、组成复杂 散:分布散,分离富集困难

2.简述复合矿形成的原因及条件(6分) 答:复合矿形成的原因及规律 1)元素类质同相能力: 2) 元素及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相似。 对以上两点展开分析,并各列举一个例子 3、简述造锍熔炼的原理(8分) 答:造锍熔炼:将硫化物精矿,部分氧化焙烧的焙砂、返料及适量熔剂,在一定温度下熔炼产生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熔锍和熔渣;锍即主金属硫化合物(如铜锍、镍锍等)和铁的硫化物共熔体。 2FeS(l)+3O2=2Fe(l)+2SO2(g) 2FeO(l)+SiO2(s)=2FeO:SiO2(l)造渣 xFeS(l)+yMS(l)=(l) 造锍 4简述氯化焙烧的概念、分类,所处理的对象及其分离提取的原理(10分) 答:1)概念: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用氯化剂使矿物原料中的目的组分转 变为气相或凝聚相的氯化物,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2)类型:中温氯化焙烧法生成的固态金属氯化物留在焙砂中,再用溶 剂浸出,使之转入溶液,故此法又称氯化焙烧—浸出法 高温氯化焙烧法生成的金属氯化物呈气态挥发,收尘后湿法 回收有价金属,故又称高温氯化挥发法。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摘要:虽然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运用, 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如何提高现有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 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根据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分析我国 目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关于提升矿产资源实 际利用效率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运用,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 有效转变。 关键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与对策 前言 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 作用,它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繁荣和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 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矿产资源的形势,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矿产资源文明观、产业观等新型的矿产资源观念,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 及改革经济体系,解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若干问题。 一、探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首先,加大对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我国虽然矿产资源总量大,但是同样人口也多,因而具体计算下来,人均占 有率少,这就和一些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情况差不多。另外,我国的矿产资 源在天然条件上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会比较差,由于我国的地貌地形复杂多变, 矿产资源在分布上也不均匀,这就导致在开采和加工时难度增大,也同样导致资 源的一定程度的浪费,这一特殊的矿产资源特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矿产资源 的综合利用,节省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的发展。 其次,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目前的中国还属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对矿产资源的需 求也不断的上涨,根据我国未来的发展预测,工业化的进程将会持续很长的一段 时间,产业的发展导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加大力度进行矿产资 源的综合利用能够缓解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提升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有效 的缓解资源的供给压力,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 再次,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缓解我国环境与生态 危机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引发了很多环境和资源问题,未来的工业和城市发展 进程中,如果我国继续使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会导致矿产资源很难 维持,另一方面也会给环境带来很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中 涉及到的污染物净化以及变废为宝等方面既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又能够缓 解我们在发展进程中的压力。 二、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西方矿业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矿产资源总的回采率仅为30%,综合 回收利用率也仅只有30%,而矿业发达国家的综合回收利用率已达80%以上[1]。 这就说明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同时表示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还有很大 的提升空间。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矿产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 利用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只有深挖其中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真正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选择题 1、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Ⅰ)用①B(Ⅱ)用② C(Ⅲ)用③D(Ⅳ)用④ 2、下列矿石中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有() ①赤铁矿②黄铁矿③磁铁矿④闪锌矿⑤菱铁矿 A.只有①和② B. 只有①和③ C.有①③⑤ D. ①②③⑤ 3、热还原法冶炼金属的反应一定是 A. 氧化还原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4、下列金属中,既可用热分解方法又可用电解法制备的是 A. Fe B. Cu C. Al D. Ag 5、用铝热法还原下列化合物,制得金属的物质的量各 1 mol,需消耗铝最少的是 A. MnO2 B. WO3 C. Co3O4 D. Cr2O3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钠②可以用钠加入氯化镁的饱和溶液中制取金 属镁③用于电冶铝的原料是氯化铝④炭在高温下能还原氧化镁中的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 7、用电炉法炼镁时,要用大量的冷气体将炉口挥发出的镁蒸气降温以得到镁粉,可选用的气体是 A. H2 B. He C . N2 D. CO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些活泼金属如铝可作还原剂法的还原剂 B. 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钠 C. 可用焦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 D. 回收旧金属可以重新制成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 9、铝能用来冶炼难熔金属(如Fe 、V、Mn等),这是因为铝有 A. 两性 B. 良好导电性 C. 熔点低 D. 还原性,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热 10、某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都是金属时,则X一定比Y活泼 B. X一定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的前面 C. 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 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11、工业上生产钾的反应可以是:,对该反应能进行的上述原因,正确的解释是 A.钠的活动性比钾强 B.钾的沸点比钠低,但把钾蒸气抽走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氯化钠的热稳定性比氯化钾强 D. 因上述反应是可逆反应 12、有一种粉末它是由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成,取3.04 g粉末加热,同时通入足量的CO使之完全反应,再用过量澄清石灰水把生成的气体充分吸收,产生沉淀 5 g。则该粉末的组成是 A. 只有Fe2O3 B. 只有FeO C. 等物质的量的Fe2O3和Fe3O4 D. 等物质的量的FeO和Fe3O4 13、关于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仅存在于矿物中。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矿业#综述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葛振华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 中图分类号TD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051(2003)07-0001-03 PROBLEMS FACING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HINA p S MINERAL RESOURCES AND S OLUTION Ge Zhenhua (I nformation Center,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 ces#Beijing100812) 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方针,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对有效利用和合理保护自然资源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 近20年来,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已制定了一系列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一批重要的资源综合利用立法工作也在进行之中。与此同时,地方人大资源立法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一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性法规陆续出台。这对推动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11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成绩喜人,但综合利用率仍相对较低 在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我国现已建成六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金川多金属共生矿、包头白云鄂博多金属共生及稀土矿、湖南柿竹园多金属共生矿、广西大厂多金属矿、辽东硼镁铁矿等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攀枝花铁矿对钒钛资源的综合利用,已使我国从钒的进口国转变为世界第四产钒大国。 从矿业开发的各部门看,资源综合利用成绩不菲。有色金属行业70%以上共伴生有价元素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综合利用。综合回收的元素近40种,综合回收的金属量占同期开发金属总量的15%以上。综合利用产值已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5%。如有色企业每年综合利用的硫占全国产量的40%;伴生金占全国产量的10%;白银占全国产量的80%~90%;铂族金属几乎全部是由冶炼厂综合回收的。煤矿系统共伴生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30%,已建成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40余个,年产共伴生矿产品近170万t。煤层气年利用量达415亿m3,综合利用率为74%。石油工业已建成油田伴生气轻烃组分回收处理能力74亿m3/a,天然气硫磺回收处理能力15万t/a。 尽管与此,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左右,全国对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矿山只占其总数的1/3,综合利用率只有20%左右。近5年来,我国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基本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112工业/三废0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很快,可固体废弃物积存量仍不断增长 在工业/三废0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到2000年基本实现了/九五0计划的目标。工业/三废0产值超过了250亿元。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45%以上。 199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516%,比1991年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117%。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9640万t,比1991年的22284万t,增长了33%。 粉煤灰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长期以来是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点之一。全国公用电厂粉煤灰产生量由1990年的6779万t,增加到1998年的10745万t,年均递增496万t,年均增长率为6%。 1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书 篇一:保护资源建议书 篇一:关于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建议书 关于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建议书 广大的群众们: 有句话叫做:“拯救 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句话是1999年世界环保日的主题。 人类的生活需要水 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可 是,由于人类的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不但使这些资源不能再生,还 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所以,现在我向大家提出以下要求: 1。节约用水。如:

洗米的水可以用来洗菜,洗衣后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吸收可以把水龙头调到适中等等。 2。节约纸张。如: 废弃的纸张可以一页一页搜集起来做小本子。剩下没用完的本子可以用来做草稿本等。大家 一定要记住:纸是用树木做的,假如全国每人一星期浪费35张纸,全国那么多人,那一年得 浪费多少张纸呀!得砍多少棵树呀!为了让我们的大树伯伯不再受折磨,请珍惜纸张吧。 3。请大家尽量不吃 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好吗?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草丛里的青蛙已经越来越少了,它们是在“睡 觉”吗? 不!其实它们与其 说是在“睡觉”,不如说是被人类吃掉了。所以,请大家爱护动物、不吃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4。少用塑料袋。塑 料袋的危害是多么的厉害,你知道吗?它把空气给污染了,它在水里阻止着水的流动,在土 里阻止植物吸收水分,而且它还严重的占用土地,我们人类对它完全没有办法,烧了它,还 会污染空气。埋了它,还会占用土地。所以请少用、尽

量不用塑料袋。 虽然我国从整体上 来看经济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展,人们的生活也富裕了很多,但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提倡节 约、提倡环保。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做到以上这几点,这只是一个六年级小学生小小的心愿而 已! x年x月x日 一位爱环保的小学 生 六年级:吴高慧 篇二:关于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关于 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地球,是宇宙的奇 迹,生命的摇篮,人类共同的家园。她给人类提供生存的空间和资源,使人类在这里生息繁 衍。现在地球环境遭到大家的破坏,逐渐消失原本美丽的志愿,希望大家不要再破坏地球美 丽的资源。 身为一名中学生, 我们有责任保护环境,关心地球,及时发现环境,水资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案(人教必修2)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因此,教学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教材从金属矿物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阐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的作用,首先是因为在当今全球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以及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对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创造了条件。 本节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本节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1.教学策略设计 为了揭示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价值,拉近化学和学生的距离,教学中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素材,尽可能地提供感性材料,便于学生体会。关于金属冶炼以及海水蒸馏这部分知识可以采用多媒体提供材料,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的方法学习,也可以采用联系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实例引导学生讨论的方法展开。 (1)教学方法的选择 设计教学策略时,应该考虑当地和本校的教学条件。教学时都可以利用图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以便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再结合已有知识对金属冶炼、海水综合利用等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归纳使同学的认知向前发展。 (2)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教学活动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的。根据各地、各学校的具体条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采用集体教学或小组教学两种教学形式进行。 (3)教学媒体的选择 虽然本节内容学习难度不大,但是要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了解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就要有较大的信息量。所以选择教学媒体时可以利用图片、录音、录像材料以及多媒体动画,或将它们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 (4)评价反馈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及海水资源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及海 水资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学乐思教育2016秋季高二年级数学一对一第一讲: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主讲教师:刘老师辅导年级及科目:高二年级化学 数学组组长签字:学生姓名: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2、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3、掌握金属的冶炼与海水资源的利用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自然资源: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2、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二、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形态: (1)游离态:极少数的不活泼金属(金、铂等)以游离态存在(单质的形式)(2)化合态:绝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态(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铝以铝土矿形式存在,铁以铁矿石形式存在。

2.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 (1)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冶炼的方法不同。 ①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活动顺序中,Hg 及Hg 以后)可以直接用加 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例如: 2HgO △ 2↑ 2Ag 2O △ 4Ag+O 2↑ ②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Zn-------Cu), 通常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C 、CO 、H 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例如: Fe 2O 3+3CO 高温 2Fe + CO 2↑ ZnO + C 高温 Zn + CO ↑ Fe 2O 3+2Al 高温 2Fe + Al 2O 3(铝热反应) Cr 2O 3+2Al 高温 2Cr+ Al 2O 3(铝热反 应) 铝热剂及应用: (1)铝热剂:铝粉与某些金属(比铝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在高温下 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其混合物称为铝热剂;反应称为铝热反应。 (2)铝热反应的特点:在高温下引燃后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高温,使被还原出来的金属熔化,与熔渣分离。体现铝的还原性、氧化铝高熔点的性质。 (3)铝热反应的应用:①焊接钢轨 ②冶炼高熔点金属:V 、Cr 、Mn 等。 ③电解法:非常活泼的金属(活动顺序中:K------ Al )用一般的还原剂很难将 它们还原出来,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例如:

五年级科学下册 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

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以及如何保护矿产资源;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2.能结合“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现象,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 3.意识到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矿产资源以及“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的有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收集有关矿产资源开采的有关现实报道。 教学过程: 一、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对矿产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采、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宽产资源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3页“小资料”,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讨论: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又是矿产资源不足的国家?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二、认识矿产资源“乱采滥用”的严重后果以及如何保护矿产资源。 1、讨论提出问题:我们家乡有哪些矿产?这些矿产开发利用的情况怎样? 2、认识到“乱采滥用”的严重后果。 矿产资源不能再生,“乱采滥用”会产生严重后果。请同学们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分别是丢弃的矿石、资源枯竭的露天煤矿、地面下陷、小煤窑倒塌。结合报刊、电视等媒体的有关矿产资源开采的现实报道进一步展开讨论。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矿产资源,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根据自己以前的了解和前面的学习展开问题的讨论并做好记录,教师给予学生及时评价。 自由研究 教学过程: 1.选择一个适合于放风筝的天气,由学生自由组合成风筝比赛小团队,共同研究怎么使风筝飞得更高。 2.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奔跑时的安全、不要在有高压线的地方放风筝等。 3.指导学生的研究过程,除了指导按照教材所提示的研究过程去开展研究活动外,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他们也许会在研究过程中一次改变几个条件,尽管这个研究活动有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风力的大小、风筝的质地、学生的奔跑速度、放风筝的技巧等,但是,教师还是应该尽量要求按照对比实验的规范来做,即每次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当然,学生最后可以同时改变学生认为的会影响风筝飞高的条件,直到风筝飞高。 4.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研究成果交流会。只要学生是通过自己研究形成的结论,教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对积极参与研究的团队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1

18 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18 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以及如何保护矿产资源;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2.能结合“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现象,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 3.意识到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矿产资源以及“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的有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收集有关矿产资源开采的有关现实报道。 教学过程: 一、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对矿产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采、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宽产资源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3页“小资料”,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讨论: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又是矿产资源不足的国家?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二、认识矿产资源“乱采滥用”的严重后果以及如何保护矿产资源。 1、讨论提出问题:我们家乡有哪些矿产?这些矿产开发利用的情况怎样? 2、认识到“乱采滥用”的严重后果。 矿产资源不能再生,“乱采滥用”会产生严重后果。请同学们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分别是丢弃的矿石、资源枯竭的露天煤矿、地面下陷、小煤窑倒塌。结合报刊、电视等媒体的有关矿产资源开采的现实报道进一步展开讨论。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矿产资源,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根据自己以前的了解和前面的学习展开问题的讨论并做好记录,教师给予学生及时评价。 自由研究 教学过程: 1.选择一个适合于放风筝的天气,由学生自由组合成风筝比赛小团队,共同研究怎么使风筝飞得更高。 2.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奔跑时的安全、不要在有高压线的地方放风筝等。 3.指导学生的研究过程,除了指导按照教材所提示的研究过程去开展研究活动外,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他们也许会在研究过程中一次改变几个条件,尽管这个研究活动有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风力的大小、风筝的质地、学生的奔跑速度、放风筝的技巧等,但是,教师还是应该尽量要求按照对比实验的规范来做,即每次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当然,学生最后可以同时改变学生认为的会影响风筝飞高的条件,直到风筝飞高。 4.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研究成果交流会。只要学生是通过自己研究形成的结论,教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对积极参与研究的团队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一总论 (一)基本概念 (1)矿产资源: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自然资源。它既包括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物质,又包括在未来条件下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物质。 (2)矿产综合利用范畴 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勘探、开采、利用;对矿产资源生产过程的三废治理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3)矿产综合利用作用意义 扩大资源、增加产值;建设矿山企业,节约多项投资;增加品种、降低成本;减少‘三废”污染,保护人类环境 (4)应用领域 ①共生、伴生矿 黑色伴生V,Ti,Cu,Cr,Ni,Sc,Ga,Nd等 有色伴生Cu,Pb,Zn,Co, Mo,Cd,Ga,S,Fe 建材蛇纹石伴生Ni,Co,Cr,Pt ;高岭土伴生黄铁矿,钾长石 化工S矿伴生Au,Co,Ni,P,稀有;P矿伴生F,I,稀土;K矿伴生B,Li,Br,Cs,Rb 煤炭伴生黄铁矿,高岭土等 ②二次矿(尾矿、废渣) 工业废物(1996):固体6.5105 液体2.0591010 气体1.111013 钢铁、有色、化工、石油化学 (5)现状 国外:资源利用率76-90%(日本、美国);工业废水利用率75%以上;工业废气利用率80~90%;经验;严格法律措施;有利的经济政策;专门的科学研究 国内: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35%;有色(金川、大冶);黑色30~40%;化学60%;工业废水利用率65%;工业废气利用率70-90%。 差距:利用率低;技术不过关;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 (6)发展方向 ①发展无废生产工艺(包括生产、消费过程) 无废工艺是一种在原料资源→生产→消费→二次原料资源的循环中,原料和能源能得到最合理的综合利用,从而对环境的任何作用都不致破坏环境的正常功能的生产产品的方法 闭合、全面、无污染 ②采用再资源化新技术(废物利用) ③优化产品应用途径---提升副产品价值 (二)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措施 ①立法 三率指标: 开采回采率=区域矿石采出量/区域内工业矿石储量 采矿贫化率:采出矿石中混入的废石比例 选矿回收率=精矿产率Ⅹ精矿品位/原矿品位 监督;查处;征收补偿费

保护矿产资源的倡议书

保护矿产资源的倡议书 ?,不断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坚持履行好主体责任。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是我们矿山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矿山企业作为社会公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切实履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主力军和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以身作则,将珍惜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变成我们自觉的行动,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平。 三、坚持技术创新。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是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自主创新,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做研发、推广先进技术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志愿者,积极促进矿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提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平,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保护矿产资源的倡议书【2】矿产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紧密而直接的联系,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其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各种物质过程,许多都和开发矿

产资源的矿业工程紧密相关。建筑、采矿、冶金、农业、装饰、玻璃、陶瓷、水泥等各个行业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矿业工程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知的自然矿产约160余种,我国已发现150余种,其中已经查明储量的有130多种,锑、钨、钼、煤、汞、锡、钒、铁、稀土金属、萤石重晶石、磷、石墨、石膏、膨润土等20多种矿产的储量均居世界的前列。我国也是世界上开创采矿业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一万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逐渐掌握了开采并利用石料的技术。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能够开采铜、铁、金和煤等矿石。 虽然矿产开发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必须的各类物质资源,但矿产开发过程中(及其后)所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地下含水破坏、地表沉陷等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各类自然物质资源需求的日益扩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俞加严重。因此,自然资源的合理、有序、有计划地保护性开发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象西藏、新疆、青海等高海拔、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恶劣、环境自身修复能力差的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负面作用更加显著。矿产资源的开发破坏了周围地层的原始平衡状态,导致产生一系列的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植被的破坏;地层移动与地表沉陷;破坏地下含水层的连续完整性;矸石、尾矿堆积占地;破坏生态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无序开发造成资源的重大浪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开展统一规划,全面推进国内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建立重点

矿产资源管理标语(60条)

矿产资源管理标语(60条) 矿产资源管理标语: 1、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请登记。 2、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百姓安居环境。 3、告别“多小散”,迎来“大优强”。 4、保护地质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5、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 6、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7、地质灾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8、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提高资源忧患意识。 9、严厉打击无证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 10、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1、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12、建好群测群防网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13、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14、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管理,构建和谐矿区。 15、保护矿产资源,珍惜地质环境。 16、治理矿山环境,造福矿区百姓。 17、加强资源监管力度打击违法采矿行为。 18、合理利用矿产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19、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 20、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实施矿权合理配置。 21、依法取得的探矿区,采矿权受法律保护。 22、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 23、科学管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发展。 24、保护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5、防治地质灾害,要坚持预防为主,避让治理相结合。 26、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 27、依法保护科学利用矿产资源。 28、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采。 29、对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坚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从重处以罚款。 30、实施资源整合,促进矿业发展。 31、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破坏矿产资源。 32、保护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3、多管齐下,重拳出击,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34、开展矿产资源整合,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35、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6、国土资源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37、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案湖北专用教案

《4. 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案(2)(湖北专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2、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3、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4、初步培养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活动动探究,通过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意识,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海水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电教器材:视频展示台(包括录象),实物投影仪挂图、标本等 教学过程 【录象导课】 师:放映录像(或幻灯片):海水资源介绍→提出问题:利用海水资源,要解决哪些问题?→呈现录像(或幻灯片):海水淡化装置→实验演示(原理分析)→多媒体呈现:海水化学资源概况→问题探究:海水提溴、海带中I—检验→实验→研讨: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 师:课前布置任务,搜集海水资源开发资料→小组汇报→提出海水淡化装置设想(包括原理分析)、海水提溴、海带中I—检验→相互评价→研讨: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生1:思考问题,归纳整理 生2:原理分析 【例题剖析】 【例1】据报导,1999年7月2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歧口附近海域发生面积400km2的赤潮,以酱紫色为主;同日12点天津海域也发生25km2赤潮;7月3日上午9时,河北沧州、天津赤潮面积已扩大至1500 km2。去年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湾均出现了更大面积的赤潮。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海域中的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的现象,常使海水变红、褐色。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硅藻,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细菌等。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化学因素、环境因素方面,分析赤潮发生的原因。 从生物学原理上分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会对其他海洋生物产生那些不良影响? 如何防治赤潮? 答案: (1)地理条件:春夏季节,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易发生赤潮。去年和前年渤海发生大规模的赤潮,就与这些气候、地理条件有关。 (2)生物因素: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硅藻)在量繁殖。 (3)化学因素: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盐和磷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有机物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赤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这些化学因素是赤潮生物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4)环境因素:由于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农业生产施肥灌溉,冲刷出来的废水中含有氮和磷;通常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废水中也含有大量有机物、营养盐氮和磷,这些废水常未经处理源源不断的流入江河,最后流入大海。使的大海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的富营养化,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起来。所以,环境污染造成的海水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对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现象,要充分考虑到它们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的相互影响作用(即要考虑到生存斗争的问题)。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