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概述】绝大多数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是风湿热的后遗症。
极少数为先天性狭窄或老年性二尖瓣环或环下钙化。
二尖瓣狭窄患者中2/3为女性。
约40%的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为单纯性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诊断】一.病史、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峻时端坐呼吸;极重者可产生肺水肿,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多于睡眠或活动后加重,可伴有咳痰,痰中带血,咯血,随着病情进展,出现下肢浮肿、尿少时,则呼吸困难可减轻。
二.体检发现:二尖瓣面容,口唇轻度紫绀。
心前区隆起,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细震颤,心界于第三肋间向左扩大。
心尖部S1亢进,呈拍击性,在胸骨左缘Ⅲ~Ⅳ肋间至心尖内上方可闻及开拍音,若瓣叶失去弹性则亢进的S1及开瓣音可消失;心尖部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呈递增性,以左侧卧位,呼吸末及活动后杂音更明显;肺动脉瓣P2音亢进伴分裂;在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Ⅱ~Ⅲ肋间闻短促的舒张早期泼水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深吸气时加强。
三.辅助检查:X线检查示肺动脉干突出,左心房大,右心室大,左主支气管上抬,食道可见左房压迹。
肺上部血管影增多、增粗,肋隔角可见Kerley’s B线。
ECG示:P波增宽0.11s,有切迹,右心室肥大;后期可有房颤。
UCG示二尖瓣瓣膜增厚、粘连、钙化,瓣口狭窄,左房、右心室腔扩大,心房可见血栓;多普勒超声示二尖瓣下舒张期湍流频谱。
四.鉴别诊断:应与其他病因的二尖瓣狭窄鉴别。
【治疗措施】(一)代偿期治疗适当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保护心功能;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积极防备链球菌感染与风湿活动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失代偿期治疗出现临床症状者,宜口服利尿剂并限制钠盐摄入。
右心衰竭明显或出现快速心房颤抖时,用洋地黄类制剂可缓解症状,控制心室率。
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一年以内者,应考虑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对长期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者可采用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的发生。
二尖瓣狭窄有哪些症状?

二尖瓣狭窄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二尖瓣狭窄症状,尤其是二尖瓣狭窄的早期症状,二尖瓣狭窄有什么表现?得了二尖瓣狭窄会怎样?以及二尖瓣狭窄有哪些并发病症,二尖瓣狭窄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二尖瓣狭窄常见症状:卵圆孔闭合不全、端坐呼吸、心尖部第1心音亢进、心脏排血受阻*一、症状1、二尖瓣狭窄病人由于狭窄严重程度、病情进展速度、生活条件、职业、劳动强度和代偿机制不同,其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别,临床上主要症状有:(1)呼吸困难:当二尖瓣狭窄进入左心房衰竭期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早期仅在重度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出现,稍事休息可以缓解,常不引起患者注意。
随着二尖瓣狭窄程度加重,以后日常生活甚至静息时也感气促,常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
病情进一步发展,常不能平卧,需采取半卧位或端坐呼吸。
上述症状常因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心动过速、情绪激动和心房颤动而加剧。
(2)咯血:发生率约15%~30%,多见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病人,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大咯血:是由于支气管黏膜下曲张的支气管静脉破裂所致。
因肺静脉与支气管静脉间有侧支循环存在,突然升高的肺静脉压可传至支气管小静脉,使后者破裂出血。
常因妊娠或剧烈运动使肺静脉压突然升高所诱发,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因出血后肺静脉压下降常自行终止,故极少发生出血性休克,但必须警惕咯血所致窒息。
二尖瓣狭窄所致咯血多发生在肺淤血较早期,并非肺动脉高压的表现,后期因曲张的静脉壁增厚,大咯血反而少见。
②淤血性咯血:常为小量咯血或痰中带血丝,因支气管内膜微血管或肺泡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
③粉红色泡沫痰:是急性肺水肿合并肺泡毛细血管破裂的特征性表现。
④肺梗死性咯血:二尖瓣狭窄尤其长期卧床和心房颤动者,因静脉或右心房内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而产生咯血,常呈胶稠暗红色痰。
⑤慢性支气管炎伴痰中带血:二尖瓣狭窄患者支气管黏膜常水肿,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
(3)咳嗽:除非合并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肺水肿,多为干咳,多见于夜间或劳动后,系静脉回流增加,加重肺淤血引起咳嗽反射;有时由于明显扩大的左心房压迫左支气管引起刺激性干咳。
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二尖瓣狭窄诊断MS是一种进行性损害性病变,狭窄程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
无症状期为10~20年。
多数病人在风湿热发作后10年内无狭窄的临床症状。
在随后的10年内,多数病人可做出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但病人常无症状。
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为4~6c m2,当瓣口缩小到1.5~2.5c m2时,才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病人可感到劳累时心悸气促,此时病人一般在20~40岁。
再过10年,当瓣口缩小到1.1~1.5c m2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左心衰症状。
当瓣口小于1.0c m2时,肺动脉压明显升高,病人出现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随后因反复发作心力衰竭而死亡。
1.症状 MS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心悸,少数病人可有胸痛、晕厥。
合并快速性心房纤颤、肺部感染等,可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有胸痛者,常提示合并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病变或肺动脉高压(致右室缺血)等。
出现晕厥者少见,如反复发生晕厥多提示合并主动脉瓣狭窄、左心房球形血栓、并发肺栓塞或左房黏液瘤等。
由于病人左心房扩大和肺动脉扩张而挤压左喉返神经而引起声音嘶哑,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病人突然出现重度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布满啰音,如不及时抢救,往往致死。
长期的肺淤血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而使病人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直立性水肿和胸腔积液、腹水等;右心衰竭发生后病人的呼吸困难减轻,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大咯血的危险性减少。
MS常并发心房纤颤(发生率为20 %~60%,平均为50 %),主要见于病程晚期;房颤发生后心排血量减少20%左右,可诱发、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至引起急性肺水肿。
房颤发生后平均存活年限为5年左右,但也有存活长达25年以上者。
由于房颤后心房内血流缓慢及淤滞,故易促发心房内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引起栓塞。
其他并发症有感染性心内膜炎(8%)、肺部感染等。
3.超声心动图可确定狭窄瓣口面积及形态,M型超声可见二尖瓣运动曲线呈典型“城垛样改变”。
病例分析(病例九)病理

病例分析(病例九)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肺淤血——肺顺应性减低和毛细血管壁增厚——换气发生障碍。
此为二尖瓣狭窄最常见和最早的症状。
①开始时,在活动后,因回心血量增加或心动过速,肺淤血加重,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②严重时可产生端坐呼吸。
2、咳嗽:多在睡眠时或活动后加重,其原因是:①肺淤血加重,引起咳嗽反射。
②支气管粘膜水肿,肺淤血易于并发呼吸道感染。
③左心房过大压迫支气管。
3、咯血:①大咯血常为支气管粘膜下曲张的静脉破裂,多发生于妊娠或者体力活动后,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的较早期,咯血后由于肺静脉压减低而自行停止;②血栓性静脉炎,房颤或血栓脱落所致肺梗塞。
③肺动脉高压、肺淤血或支气管内膜血管破裂可反复痰中带血。
该病的发生发展:①风湿热—风湿性内膜炎—二尖瓣狭窄—左心房适应性增大血液淤积—肺静脉压升高回流受阻—肺淤血水肿—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失代偿—右心室扩张血液淤积室内压增高—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右心房淤血及体循环静脉淤血(本例中累及肺、肝、肾、腹腔、下肢)—劳累,引起感染—心衰加重。
②左心室血液减少—射血量减少—全身供血不足—肾有效滤过压降低—小便短少—肾水肿。
③左心室血液减少—射血量减少—全身供血不足—脑部缺血缺氧,主动脉粥样硬化赘生物进入血液,通过体循环—栓子进入脑部引起脑栓塞(右大脑中动脉血栓性栓塞,右颞叶神经细胞缺血性坏死,小脑扁桃体有压痕)。
4、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心房颤动(房颤),表现:心律不规则(一会快一会慢,一会强,一会弱)。
多继发于二尖瓣狭窄后左心房增大,又是导致左心房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5、右心衰竭表现:为长期肺动脉高压的结果。
右心衰竭引起体循环淤血,有肝肿大、下肢浮肿和尿少等。
右心衰竭后呼吸困难常可减轻。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1.心房颤动。
2.心力衰竭手术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高)。
3.低血压(收缩压在90mmHg以下),需用药物治疗的一种情况。
4.栓塞。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二尖瓣狭窄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二尖瓣狭窄
心脏瓣膜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在内科书中占有比较大的篇章,同时也是考试经常考的的知识点。
部分学员一看到循环就头疼,今天中公医疗考试研究院的老师来帮助大家梳理一下心脏的瓣膜病,对心脏瓣膜病的考点进行总结。
心脏瓣膜病主要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和狭窄以及主动脉瓣的关闭
不全和狭窄。
今天主要进行二尖瓣狭窄的梳理。
1.部位:二尖瓣位于左心室以及左心房之间。
2.病因: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风湿热,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常见于青壮年。
3.病理生理(推导过程):二尖瓣位于左心室以及左心房之间,当心室舒张时二尖瓣开放,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
当二尖瓣狭窄时,心室舒张期二尖瓣狭窄不能完全打开,心房的血液不能顺利进入心室,部分血液淤积在左心房,最终导致肺淤血。
4.临床表现:二尖瓣狭窄主要引起的是肺淤血以及心室向外射血减少。
(1)呼吸困难: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有感染等诱发,加重后静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急性肺水肿。
(2)咯血:肺水肿时部分患者可见咯血。
(3)咳嗽、声嘶等。
(4)查体可见:两颧发红、口唇发绀,称为二尖瓣面容。
心尖部可以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重要的体征,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心界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大体征:右心室收缩期抬举样搏动,P2亢进。
5.检查:主要进行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的检查。
(1)双峰P波,提示左心房增大。
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
(2)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二尖瓣狭窄的主要检查。
二尖瓣狭窄

尖瓣狭窄【概述】绝大多数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是风湿热的后遗症极少数为先天性狭窄或老年性二尖瓣环或环下钙化。
二尖瓣狭窄患者中2/3为女性。
约40%的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患者为单纯性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诊断】一.病史、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峻时端坐呼吸;极重者可产生肺水肿,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多于睡眠或活动后加重,可伴有咳痰,痰中带血,咯血,随着病情进展,出现下肢浮肿、尿少时,则呼吸困难可减轻。
二.体检发现:二尖瓣面容,口唇轻度紫绀。
心前区隆起,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细震颤,心界于第三肋间向左扩大。
心尖部S1亢进,辅助检查:呈拍击性,在胸骨左缘川〜W 肋间至心尖内上方可闻及开拍 音,若瓣叶失去弹性则亢进的 S1及开瓣音可消失;心尖部 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呈递增性,以左侧卧位, 呼吸末及活动后杂音更明显;肺动脉瓣 P2音亢进伴分裂; 在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H 〜川肋间闻短促的舒张早期泼水样 杂音,(Graham-Steell 杂音)深吸气时加强。
X 线检查示肺动脉干突出,左心房大,右心室大,左主支气 管上抬,食道可见左房压迹。
肺上部血管影增多、增粗,肋 隔角可见Kerley ' s 线。
ECG 示:P 波增宽0.11s ,有切迹, 右心室肥大;后期可有房颤。
UCG 示二尖瓣瓣膜增厚、粘连、 钙化,瓣口狭窄,左房、右心室腔扩大,心房可见血栓;多 普勒超声示二尖瓣下舒张期湍流频谱。
四.鉴别诊断:应与其他病因的二尖瓣狭窄鉴别。
【治疗措施】(一) 代偿期治疗适当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保护心功能;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积极防备链球菌感染与风湿活动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失代偿期治疗出现临床症状者,宜口服利尿剂并限制钠盐摄入。
右心衰竭明显或出现快速心房颤抖时,用洋地黄类制剂可缓解症状,控制心室率。
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一年以内者,应考虑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二狭的临床表现

二尖瓣狭窄
定义::指二尖瓣瓣膜受损害,瓣膜结构和功能异常所致的瓣口狭窄.是后天性心脏瓣膜病的一种.
病因:二尖瓣狭窄主要是由风湿热所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一般是儿童或青年时期发生风湿热后在20-30岁之后才出现临床症状。
构成:二尖瓣由前后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组成
狭窄可分两类:隔膜型和漏斗型
正常成人的二尖瓣瓣口面积是4-6cm2,
1.轻度狭窄:瓣口面积>1.5~
2.5 cm2
2.中度狭窄:瓣口面积1~1.5 cm2
3.重度狭窄:瓣口面积<1 cm2
轻度狭窄者,在安静时可不出现症状,中重度狭窄时病人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特别是劳累之后,并有咳嗽、咯血、发绀。
当劳累、情绪激动、呼吸道感染及妊娠时容易诱发急性肺水肿,由于肺动脉压逐渐增高,增加了右心室负荷,导致右心衰竭时即出现食欲下降、恶心、腹胀等症状。
并常伴有心悸、乏力和心前区闷痛等表现。
病理生理改变:左房血液不能顺利流入左室→左房淤血
→左房压升高→左房代偿性扩大→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肺循环淤血→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室负荷过重→右心衰竭
体征:二尖瓣面容:一般在重度二尖瓣狭窄时才会出现,即:口唇紫绀、颧骨和面颊部潮红。
右心室肥大者,心前区可扪及收缩期抬举样搏动;多数病人在心尖部能扪及舒张期震颤,心尖部可闻及第一音亢进和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二尖瓣开瓣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轻度分裂.
右心衰竭者可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腹水及下肢水肿等。
二尖瓣狭窄的相关试题

二尖瓣狭窄的相关试题二尖瓣狭窄是一种心脏瓣膜疾病,其特征是二尖瓣开放不全,导致心脏左心房和左心室血液交流的异常。
以下是关于二尖瓣狭窄的相关参考内容。
1. 二尖瓣狭窄的定义和病因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开放不全,导致心脏左心房和左心室血液交流受阻。
病因主要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常见于二尖瓣发育不全,而获得性二尖瓣狭窄多为风湿性二尖瓣炎引起。
2. 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二尖瓣狭窄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闷、咳嗽、乏力、下肢水肿等。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可能发现心脏杂音、快速而强烈的心跳、颈静脉怒张等症状。
3. 二尖瓣狭窄的诊断除了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需要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透等检查来确诊二尖瓣狭窄。
在超声心动图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二尖瓣的形态和运动情况,以及血流的速度和流量。
4. 二尖瓣狭窄的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治疗主要目的是减轻症状和改善心功能。
对于轻度狭窄,可能只需要定期观察和药物治疗。
对于中度和重度狭窄,可能需要进行二尖瓣可疑拓宽术或二尖瓣置换术。
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洋地黄和抗凝药物等。
5. 二尖瓣狭窄的预后和并发症二尖瓣狭窄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二尖瓣狭窄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感染、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
6. 二尖瓣狭窄的预防措施风湿性心脏病是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预防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也是预防二尖瓣狭窄的重要措施。
有效控制风湿性感染、注射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都有助于减少二尖瓣狭窄的发生。
7. 二尖瓣狭窄的病例分享和患者经验在一些医学论坛和社区中,患有二尖瓣狭窄的患者经常分享自己的病例和治疗经验。
这些分享可以让患者更加了解疾病,提高自我管理和康复效果。
以上是关于二尖瓣狭窄的相关参考内容。
对于患有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和关心该疾病的人士,了解二尖瓣狭窄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措施以及患者经验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一般二尖瓣口面积<1.5cm2时始有明显症状。
1.呼吸困难为常见的早期症状。
早期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晚期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
若有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发作、感染、发热、妊娠或分娩、输液过多过快等因素均可诱发急性肺水肿。
2.咯血有下面几种表现:①突然咯血,咯血量大,它是薄而扩张的支气管静脉破裂所致,常由于左房压力突然升高引起,当持续性肺静脉高压时,导致肺静脉壁增厚,可使咯血减轻或消失;②痰中带血,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③咳粉红色泡沫痰是急性肺水肿合并肺泡毛细血管破裂的特征性表现;④肺梗死,是二尖瓣狭窄伴有心衰的晚期并发症。
3.咳嗽常见,表现在卧床时干咳,可能因支气管粘膜水肿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或左房增大压迫左支气管有关。
4.声音嘶哑(Ortner综合征)是由于左心房明显扩张、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和肺动脉扩张压迫左侧喉返神经所致。
(二)体征
1.二尖瓣面容
中、重度二尖瓣狭窄常有“二尖瓣面容”双颧呈绀红色。
2.二尖瓣狭窄的心脏体征
①心尖搏动正常或不明显;②心尖区S1亢进,是隔膜型二尖瓣狭窄的特征,若瓣膜增厚粘连严重、发生纤维化和钙盐沉积时,则瓣膜僵硬,活动能力减弱,S1减弱甚或消失;③二尖瓣开瓣音,是二尖瓣狭窄听诊的特征性改变,在心尖区和胸骨左缘3、4肋间最易听到,当二尖瓣叶纤维化或钙质沉积,弹性减弱或消失时,二尖瓣开瓣音消失;④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呈递减一递增型的舒张期杂音,常伴有舒张期震颤,是二尖瓣狭窄最典型的体征。
一般是狭窄越重,杂音时限越长,但严重狭窄时却听不到舒张期杂音,称“哑性二尖瓣狭窄”,是由于通过狭窄瓣口的血流量很少所致。
3.肺动脉高压和右室扩大的心脏体征
肺动脉高压时,胸骨左下缘可扪及右室收缩期抬举样搏动,P2亢进或分裂。
由于肺动脉扩张,于胸骨左上缘闻及短促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和递减型高调哈气性舒张早期杂音(Graham-Steell杂音)。
右室扩大伴三尖瓣关闭不全时,胸骨左缘第4、5肋间有全收缩期吹风性杂音,于吸气时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