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观众厅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剧场视线设计讲解

剧场视线设计讲解

其他
舞台设计
主舞台的尺寸
主舞台 后舞台
后舞台 侧舞台 主舞台 侧舞台
1.舞台设计——主舞台尺寸
舞台设计——主舞台尺寸
侧台的设计 侧台又称台囊、副台,主要作为存放布景和迁换布景的辅助空间。
左右均有侧台时,1、2组景可同时推出
用车台换景示意
侧台前后错开
舞台设计——侧台的设计
侧台外门的处理 侧台地面一般应高于室外地面1米左右,应设门直通室外。在门外设装
卸布景用的平台,其台面与运景卡车底板同高;也可设坡道,汽车开进 侧台,外门宽3.5米,高4.5米
舞台设计——侧台外门的处理
乐池
乐池的平剖面
一般中型综合性使用剧场 大型歌舞剧场 特大型剧场
55~60平方米 75~80平方米 100~120平方米
2.乐池
常用乐位分区
2.乐池
乐池的剖面形式
2.乐池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距控制
座席横排曲率
为使观众不以不舒适的侧身坐姿面向舞台 ,横排座位应有一定曲率,使每位观众都 能正对表演区。
剧场的曲率半径 R ≥ 2S(S 为最大视距 ) 。
宽度不大的观众厅,后部座位可以采用直 排式。
2. 座席横排曲率
2.视线设计——升起
无阻挡视线控制 无障碍视线设计:C =0.12m
侧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过道长,不经济。
前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左右联系不便。
化妆室的布局
照明设计要点
照明设计
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 至表演区中心为30 °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 大台唇前沿夹角为5 0°~60°。面光桥净高不小于 2m,射光口800---1200面光桥应有方便通道与耳 光室、天桥、灯控室相通。

剧院观众厅设计要点PPT课件

剧院观众厅设计要点PPT课件
12
设计原则--观众厅 视线设计
剧院设计视点--0点 位置:舞台大幕线中央
高度:舞台面以上0.3米内 (舞台高度0.6-1.15米)
13
设计原则--观众厅 视线设计
视角 水平视角 (观众席对视点的最远视距,话剧和戏曲剧场不宜大于28m;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14
设计原则--观众厅 视线设计
视角
垂直视角
*观众的仰视俯视都不利 于看清目标,有时还会 引起不适,仰视常出现 在前排观众,俯视出现 于后排观众。
*俯角二楼不应大于20度, 二楼以上不应大于30度; 靠近舞台的包厢或边座 俯角不宜大于35度。
*仰角不应大于40度。
<40
15
设计原则--观众厅 视线设计
无遮挡设计 结合音乐厅升 高设计讲解
CONTENTS
01 设计原则 02 实例调研 03 案例分析 04 场地调研
1
设计原则
01
2
设计原则--观众厅范围
3
设计原则--前厅、休息厅
• 前厅休息厅功能要满足观众候场、展览、休息、交流、疏散要求。并辅设咨询、存储、小 卖、卫生间等。
• 售票室可单独设置或附设于前厅,每500座设一个售票口。
赛宾公式
T-混响时间 v-房间体积 S-房间墙面总表面积 a-房间表面平均吸声系数
6
设计原则--观众厅
平面形式1--矩形平面
*侧墙反射声均匀,适合中、小型剧场或音乐厅,不宜设楼座。 *观众厅宽度较大时,前中区观众座缺少侧向早期反射声,音质效 果会变差
7
设计原则--观众厅
平面形式2--钟形平面
*侧墙早期反射声均匀 *减少了舞台两侧偏座 *为一般中、大型剧场采用的平面形式,可设楼座。

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

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

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剧院是一种专门用于演出艺术表演的建筑物,其设计规范旨在为演出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以提高观众的观赏体验,并为演员和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舞台和工作条件。

以下是剧院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1.功能布局:剧院的功能布局应包括观众厅、舞台、后台、彩排区、训练区、办公区和服务区等。

观众厅应有适宜的座位数量和舒适的座椅布局,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舞台应具备适宜的大小和高度,以便演员的表演和舞美效果的展示。

2.空间规划和尺寸:剧院的空间规划和尺寸应满足安全、舒适、美观和便捷的要求。

观众厅的座位布局和视角应能够使每个观众都有良好的观赏体验。

舞台的大小和高度应适宜,以便演员的表演和舞美效果的展示。

后台的大小和布局应满足演员和工作人员的需要,包括化妆间、更衣室、休息区和设备储存区等。

3.声学设计:剧院的声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观众的听觉体验。

应采取合适的材料和构造来控制声音的反射和吸收,以提供清晰、均衡和自然的音效。

声学设计还应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演出和声源的特点,以保证音乐、对话和音效的质量和效果。

4.照明设计:剧院的照明设计应满足不同类型演出的需求,包括剧目的氛围、舞台效果和演员的视觉效果等。

应采用适宜的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以便实现灯光的强度、颜色和方向的调节。

5.通风和空调设计:剧院是一个密闭的空间,通风和空调设计至关重要,以确保舒适的室内环境和演出的进行。

通风系统应能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并确保空气的循环和净化。

空调系统应能够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以适应不同季节和演出需求。

6.安全和紧急疏散:剧院的安全和紧急疏散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建筑和消防规范。

应采取合适的措施和设备,以识别和防止火灾、漏电和其他安全隐患。

应设立合适的紧急疏散通道和出口,并明确指示和标识,以便观众和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安全地撤离。

综上所述,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主要包括功能布局、空间规划和尺寸、声学设计、照明设计、通风和空调设计、安全和紧急疏散等方面。

观众厅视线设计分解

观众厅视线设计分解

2.弧形排列法
它是按选定的曲率中心和排距,把各排 座位逐一排列在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上。圆心 位置可参看图13-26所示。此法适用于各种 平面形式。 弧形排列的优点是:各排观众都正对视 中心,且同排中观众的视距基本一致。该法 所形成的座席形式整齐、优美。 它的缺点是:施工要求高,并较麻烦; 座席按弧形和错位排列的结果,会损失一定 的有效面积(约占观众厅有效面积的2%-3.5%)。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将总排数划分为若干组, 每组排数根据需要而定。现分别举例如下。 例1. 设视点S高2m,视高差C每排0.12m,排距 0.85m,最小视距Ll即X座标为 10.5m,此处眼 的—Y座标为(-2+眼高1.15)=-0.85m,按下表 计算:
例2 . 某观众厅共21排,排距0.9m,L1=6m,视 高差C=0.12m/每排,视点高S=2.65m,首排 观众眼的—Y座标为(—2.65+眼高1.15)=— 1.50m,按下表计算。 本例将观众厅共分为0~Ⅳ组,其中0组为1排, Ⅱ~Ⅳ组均为5排,其排距为5ⅹ0.9m=4.50m。
3.最小视距(L1)
L1越小,则影院观众厅地 坪后部总的升起高度就愈大, 反之,则愈小。 L1的取值应符合前述视角 要求。通常可取L1=8~12m。
4.排距(d)
排距小,则地坪升起大;反之,则 升起小。通常可取d=0.75 ~1.00m.
5.地面至坐着的观众眼高(hˊ)
按座椅高为0.4m,人眼至地面的 高度约为1.11~1.18m,通常取 hˊ=1.15 m。
3.折线形排列法
它改善了直线形的缺陷,并具有弧 形排列法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平面的观 众厅。 在影剧院中一般采用双折线形排列, 即将中部席位平行台口排列,席位两侧 的边座区倾斜于台口布置。 构成各排的折线形式,应处在(或 接近于)按弧形排列时所作最佳弧线的 弦部位。

歌剧院观众席设计方案

歌剧院观众席设计方案

歌剧院观众席设计方案设计方案:1. 空间布局设计- 观众席采用半圆形的布局,以便让每个座位都能获得适当的视觉角度。

- 观众席分为数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不同的舞台视角。

例如,前排区域可提供更接近舞台的视角,而后排区域则提供更全面的舞台观看角度。

- 观众席区域之间设置合理的通道,以便观众流动和安全疏散。

2. 座位设计- 座位采用舒适的椅子设计,每个座位都具备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以确保观众在演出过程中的享受。

- 座椅之间设置适当的间距,以方便观众行动和伸展。

同时,座椅之间的间隔也可以用于安装通风设备或放置个人物品。

3. 灯光设计- 观众席的照明设计应该考虑到观众的视觉需求和演出效果。

- 灯光设置应该能够提供适当的亮度和均匀的光线分布,以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表演。

- 同时,灯光的亮度和颜色也可以根据演出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以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4. 声音设计- 观众席的声音设计应该能够提供清晰、均衡的音质,使观众能够听到演员的声音和音乐的细节。

- 安装合适数量和位置的扬声器,并调整其音质和方向性,使每个座位都能得到良好的音响效果。

- 同时,观众席区域的声学设计也应考虑到控制回声和消除杂音的因素,以提供更好的听觉体验。

5. 观众席装饰设计- 观众席的装饰设计应该与剧院整体的风格和主题相协调,营造出与演出内容相符的氛围。

- 使用舒适、耐久且易于维护的材料进行装饰,例如舒服的座椅面料和合适的地毯。

- 在观众席区域设置适量的装饰物,如艺术品、花卉等,以增加观众的审美享受。

注意:以上方案仅为初步构思,具体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预算和剧院特点进行进一步讨论和调整。

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

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

剧场建筑设计规~~~~最近设计剧院搜集的资料剧场建筑设计规10建筑设备10.1给水排水10.1.1剧场建筑应设置室、室外给排水系统,并选择与其等级和规模相适应的器具设备。

10.1.2化妆室、卫生间、淋浴室等,宜设置热水供应装置,前厅或休息厅宜设置观众饮水装置。

10.1.3观众厅、乐池、台仓和机械化台仓底部应设置相应的消防排水设施。

10.1.4剧场用水定额、给水排水系统的选择,应按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J 15的有关规定执行。

10.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10.2.1剧场的观众厅、舞台、化妆室及贵宾室,甲等应设空气调节;乙等炎热地区宜设空气调节;末设空气调节的剧场,观众厅应设机械通风。

10.2.2面光桥、耳光室、灯控室、声控室、同声翻译室应设机械通风或空气调节,厕所、吸烟室应设机械排风。

前厅和休息厅不能进行自然通风时,应设机械通风。

10.2.3剧场空气调节室设计参数应符合表10.2.3的规定。

空气调节室设计参数参数名称夏季冬季干球温度(℃)24-26 20-16相对湿度(%)50-70 ≥30平均风速(m/s)0.2-0.5 0.2-0.310.2.4夏季采用天然冷源降温时,空温度应低于30℃。

10.2.5采暖地区未设空气调节的剧场,冬季室采暖设计参数应符合一月10.2.5的规定。

室采暖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室计算温度(℃)前厅12-14观众厅14-18舞台20-22化妆室20-2210.2.6室稳定状态下的CO2允许浓度应小于0.25%(我国人体散发的CO2量可按0.02M3/人.H计算)。

10.2.7剧场最小新风量不应小于:甲等15 M3/人.H;丙等10 M3/人.H。

10.2.8剧场观众厅每人散热和散可按表10.2.8选用。

演员和舞台工作人员的散热、散湿量可按中等劳动强度考虑。

剧场观众厅每人散热量和散湿量温度(℃)16 17 18 19 20 25 26 27 28 29 30 显热(W/人)88 83 80 77 75 60 56 52 48 43 38潜热(W/人)15 18 20 21 22 36 40 44 48 53 58全热(W/人)103 101 100 98 97 96 96 96 96 96 96散湿量(g/人.h)23 27 29 31 34 54 61 67 73 80 86 注:上表已考虑剧场建筑的群集系散。

观演建筑观众厅设计方案

观演建筑观众厅设计方案
• 主台高度(主台面至栅顶 下皮净高):H=2h+2~4 米,台深较大时H=2.5h~ 3h(台口宽h)
排练厅
• 位置
– 舞台后部/后舞台上部/侧台上部/观众休息厅侧厅上部
• 要求:
– 平面尺寸与舞台表演区相近 – 高度≥6米,门高≥3米,宽1.5 – 一侧墙面设通长镜子,墙面设练功扶手。 – 合唱排演厅内设置台阶 – 考虑对外服务
座位,横过道与后墙之间的排数不宜超过10排。
疏散设计
多层建筑观众厅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 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 20 排; 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每排不 宜超过22 个;
(《建规》5.3.16)
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 每100 人不小于0.6m 的净 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m; 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0.8m。
观演建筑
观众厅设计
视线设计 声学设计 疏散设计
视线设计
• 视线设计要求和图示表达: ↄ 看得见——剖面视线升起设计 ↄ 看得清——平面最远视距控制 ↄ 看得舒服——平面、剖面视角分析表示 ↄ 看得全——平面分析,控制偏座
视线设计
• 视线升起设计 ↄ 确定视点:一般选在舞台面上大幕投影线中点处
排练厅
• 上海大剧院
That’s All
Th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s!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1.2.1221.2.12Friday, February 12, 2021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00:56:3900:56:3900:562/12/2021 12:56:39 AM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1.2.1200:56:3900:56Feb-2112-Feb-21
– 这是有争议的问题

观演建筑室内设计剧场电影院的观众厅及音乐厅设计原则

观演建筑室内设计剧场电影院的观众厅及音乐厅设计原则

指出,应减少边上楼座的数量和范围。要使能解决介于莫扎特和华格纳歌剧之间都能接受的混响要求,
可采取在大厅两侧作凸出的阶梯形小包厢和面向舞台的浅的连续挑台的措施。

(4) 即使能够满足多层楼座上有良好的视线和直达声程,还必须住记,与现代话剧院相比,歌
剧院的歌声的强度和清晰度,都应稍微大一些。

(5) 即使因此而减少楼座的数量,也应使池座席的倾斜度比常规的要更陡。
时间: 2005年 07月,出版单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开敞式舞台”的产生,为优良声学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但上面的顶棚或反射
面必须是向外八字形张开的。

(7) 观众厅池座应有恰当的倾斜,并至少应使每个观众通过前排人有清楚的视线。

(8) 楼座也应倾斜,以便提供在表演区前部有清晰的视线。

(9) 包括顶棚在内的顶上的反射面,应设计得使对观众厅后部的声音渐次增强,可
射回来时可能产生的回声。
后墙交角处理方式

(16) 乐池可以部分在前台下,但应以共振镶板装衬。

(17) 座位尽可作成吸声的。

(18) 混响时间应在 1 — 1. 5s 之间,它决定于剧院大小,并考虑排演的条件

2.歌 剧 院

(1) 应把剧院和音乐厅的要求结合到歌剧院的设计中去,并参考下列条款。
观众厅的照明观众厅的顶棚形式应考虑能隐藏光源和声学上的特殊要求因此常作成一系列锯齿形状观众厅的顶棚形式应考虑能隐藏光源和声学上的特殊要求因此常作成一系列锯齿形状的吊顶把荧光灯隐蔽在朝向舞台方向一边并能利用半导体调光控制照明在演出开始时逐渐微暗下的吊顶把荧光灯隐蔽在朝向舞台方向一边并能利用半导体调光控制照明在演出开始时逐渐微暗下来同时也辅以装于同一顶棚中的壁龛式白炽灯下射照明并使荧光灯和白炽灯在楼座上都能获得来同时也辅以装于同一顶棚中的壁龛式白炽灯下射照明并使荧光灯和白炽灯在楼座上都能获得相应的布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类平面为对称曲线形 *具有较好的视角和视距 *观众厅宽度过大时会出现较多偏座 *此类平面要注意声学设计,避免出现声学缺陷和声场扩散
设计原则--观众厅
平面形式6--设楼座平面
*大、中型剧场的观众席组织形式,除矩形平面外均适合增设楼座 *充分利用侧墙早期反射声能 *能容纳较多观众,并使楼座观众具有较短的视距 *可附设侧墙及后墙包厢,包厢有利于混响声场的扩散
姚继权 刘海昕
李硕 彭菲
邓传莉
CONTENTS
01
02 设计原则
实例调研
03
04
案例分析
场地调研
设计原则
01
设计原则--观众厅范围
设计原则--前厅、休息厅
• 前厅休息厅功能要满足观众候场、展览、休息、交流、疏散要求。并辅设咨询、存储、小 卖、卫生间等。
• 售票室可单独设置或附设于前厅,每500座设一个售票口。
视线设计
<40
*俯角二楼不应大于20度, 二楼以上不应大于30度; 靠近舞台的包厢或边座 俯角不宜大于35度。 *仰角不应大于40度。
设计原则--观众厅
无遮挡设计
视线设计
结合音乐厅升 高设计讲解
实例调研
南昌大学音乐厅
01
前厅
设备室
观众厅
舞台
过道
台 口
大 幕
二 幕
后 幕
263 260 268 260 240 240 165
设计原则--前厅、休息厅
入口层大厅作前厅,附 设小卖、厕所等服务设 施,上层大厅作休息厅。
设前厅不设休息厅,设 室外休息廊或庭院。
入口设前厅,两侧设休 息厅,从前厅与休息厅 之间或者两侧休息厅外 端进出观众厅。
前厅兼作休息厅,设在 观众厅正面或侧面。
设计原则--观众厅
观众厅面积应符合下列规 定: 1、甲等剧场不应小于 0.80m2/座; 2、乙等剧场不应小于0.70 m2/座; 3、丙等剧场不应小于 0.60m2/座; 赛宾公式
230 225 233 213 210 180 114 154 150
案例分析
01
波兰剧院
演员入口
观众入口
g ' U A
前厅
观众厅
舞台、备演区
后勤管理区
两层楼座
28 20 12
江苏大剧院
休息厅 前厅
观众厅
休息厅
舞台、备演、 后勤区
观众入口
29 19 9
场地调研
八一广场-现江西艺术剧院地块
01
现状
道路分析
用地 主干道 次干道
道路分析
主干道八一大道 北向双车道 南向六车道 车流量巨大 北向人行道在维修中 人流巨大交通拥挤
道路分析
周围建筑
用地
谢谢观看
01
设计原则--观众厅
平面形式3--扇形平面
*提供较好的视角,拉近水平视距 *中前观众区能获得较多早期反射声
设计原则--观众厅
平面形式4--多边形平面
*相比扇形平面,去掉了后排偏座,增加了后排正座,观众视觉质 量有所提高
*多边形平面使早期反射声分布均匀,声场扩散条件好。
设计原则--观众厅
平面形式5--曲线形平面
设计原则--观众厅
剧院设计视点--0点台面以上0.3米内 (舞台高度0.6-1.15米)
设计原则--观众厅
视角
视线设计
水平视角 (观众席对视点的最远视距,话剧和戏曲剧场不宜大于28m;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设计原则--观众厅
视角
垂直视角 *观众的仰视俯视都不利 于看清目标,有时还会 引起不适,仰视常出现 在前排观众,俯视出现 于后排观众。
T-混响时间 v-房间体积 S-房间墙面总表面积 a-房间表面平均吸声系数
设计原则--观众厅
平面形式1--矩形平面
*侧墙反射声均匀,适合中、小型剧场或音乐厅,不宜设楼座。 *观众厅宽度较大时,前中区观众座缺少侧向早期反射声,音质效 果会变差
设计原则--观众厅
平面形式2--钟形平面
*侧墙早期反射声均匀 *减少了舞台两侧偏座 *为一般中、大型剧场采用的平面形式,可设楼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