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设计规范标准
剧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剧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7-88第1章总则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第3章前厅部分第4章观众厅4.1视线设计4.2座席4.3走道4.4其它第5章舞台5.1主台、侧台5.2乐池5.3舞台机械设备5.4演出技术用房和设施第6章后台第7章防火与疏散7.1防火7.2疏散7.3消防给水7.4火灾报警第8章声学8.1观众厅体型设计8.2观众厅混响设计8.3扩声系统设计8.4噪声控制8.5其它声学要求第9章建筑设备9.1给水排水9.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9.3电气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 1.0.1 条为保证剧场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 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剧场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设计。
其舞台部分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镜框式台口、箱型舞台剧场,其它类型剧场,可参照执行。
第 1.0.3 条剧场建筑根据使用性质及观演条件主要分为歌舞、话剧、戏曲三类。
剧场为多用途时,其技术标准应按其主要使用性质确定,其他用途应适当兼顾。
第 1.0.4 条剧场建筑规模按观众容量可分为:特大型 1601 座以上大型 1201~1600 座中型 801~1200 座小型 300~800 座话剧、戏曲剧场不宜超过 1200 座。
歌舞剧场不宜超过 1800 座。
第 1.0.5 条剧场建筑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
特等剧场的技术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剧场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 100 年以上,乙等 50~100 年,丙等 25~50 年;二、耐火等级:甲、乙等剧场不应低于二级,丙等剧场不应低于三级;三、室内环境标准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相应规定。
第 1.0.6 条观众厅面积不超过 200m2 或观众容量不足 300 座者,可按一般建筑规定执行,不受本规范限制。
第 1.0.7 条剧场建筑设计除应按本规范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现行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剧院建筑设计规范

剧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7-88第1章总则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第3章前厅部分第第5.4 演出技术用房和设施第6章后台第7章防火与疏散7.1 防火7.2 疏散7.3 消防给水7.4 火灾报警第8章声学第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剧场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剧场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设计。
其舞台部分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镜框式台口、箱型舞台剧场,其它类型剧场,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剧场建筑根据使用性质及观演条件主要分为歌舞、话剧、戏曲三类。
剧场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剧场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二、耐火等级:甲、乙等剧场不应低于二级,丙等剧场不应低于三级;三、室内环境标准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相应规定。
第1.0.6条观众厅面积不超过200m2或观众容量不足300座者,可按一般建筑规定执行,不受本规范限制。
第1.0.7条剧场建筑设计除应按本规范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现行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临接的要求时,应在剧场后面或侧面另辟疏散口,并应设有与其疏散容量相适应的疏散通路或空地。
剧场建筑后面及侧面临接道路可视为疏散通路,但其宽度不得小于3.50m。
第2.0.4第2.0.5条剧场基地应设置停车场,或由城市规划统一设置。
第2.0.6条剧场总平面设计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人流与车流交叉。
布景运输车辆应能直接到达景物出入口。
第2.0.7条剧场总平面设计应为消防提供良好道路和工作场地,并应设置照明。
内部道路可兼作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应小于3.50m,穿越建筑物时净高不应小于4m。
第2.0.8条在基地允许条件下,进行绿化。
座,座,第3.0.3条前厅与休息厅合一时应按甲等剧场不小于0.50m2/座,乙等剧场不小于0.30m2/座,丙等剧场不小于0.15m2/座计。
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

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剧院是一种专门用于演出艺术表演的建筑物,其设计规范旨在为演出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以提高观众的观赏体验,并为演员和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舞台和工作条件。
以下是剧院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1.功能布局:剧院的功能布局应包括观众厅、舞台、后台、彩排区、训练区、办公区和服务区等。
观众厅应有适宜的座位数量和舒适的座椅布局,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舞台应具备适宜的大小和高度,以便演员的表演和舞美效果的展示。
2.空间规划和尺寸:剧院的空间规划和尺寸应满足安全、舒适、美观和便捷的要求。
观众厅的座位布局和视角应能够使每个观众都有良好的观赏体验。
舞台的大小和高度应适宜,以便演员的表演和舞美效果的展示。
后台的大小和布局应满足演员和工作人员的需要,包括化妆间、更衣室、休息区和设备储存区等。
3.声学设计:剧院的声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观众的听觉体验。
应采取合适的材料和构造来控制声音的反射和吸收,以提供清晰、均衡和自然的音效。
声学设计还应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演出和声源的特点,以保证音乐、对话和音效的质量和效果。
4.照明设计:剧院的照明设计应满足不同类型演出的需求,包括剧目的氛围、舞台效果和演员的视觉效果等。
应采用适宜的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以便实现灯光的强度、颜色和方向的调节。
5.通风和空调设计:剧院是一个密闭的空间,通风和空调设计至关重要,以确保舒适的室内环境和演出的进行。
通风系统应能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并确保空气的循环和净化。
空调系统应能够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以适应不同季节和演出需求。
6.安全和紧急疏散:剧院的安全和紧急疏散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建筑和消防规范。
应采取合适的措施和设备,以识别和防止火灾、漏电和其他安全隐患。
应设立合适的紧急疏散通道和出口,并明确指示和标识,以便观众和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安全地撤离。
综上所述,剧院的建筑设计规范主要包括功能布局、空间规划和尺寸、声学设计、照明设计、通风和空调设计、安全和紧急疏散等方面。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16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16
《剧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16)是结合当前国家和本行业发展现状,根据建(构)筑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按照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和建筑基础及装修设计的有关规定,
解决当前剧院建筑设计中建筑历史文化保护、节能、防火、无隐患、安全有序上演等问题
而制定的强制性管理性文件。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投入使用、结构改造、装修改造和维修保养的剧院建筑(包括新院线、临时性舞台)背景建筑及其他有关建筑;新建、改建、改造时,应以成套施工图纸为
基础;有条件改造、拆除时,应并套原有成套施工图纸。
本规范规定的要求包括剧院建筑的各种设计要求、设备选型方案、内部空间布置及管
理制度、维护和运行管理等,以保证剧院可以安全、舒适和有艺术表演效果的上演。
1、建筑分析和研究:应对剧院建筑进行有效的建筑分析,根据文化遗产、城市环境、文化地域特色以及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等,确定建筑结构形式和新旧建筑之间的衔接形式,
并将建筑形态、风格结合起来;
2、技术规程及材料选择:应科学选择建筑材料、安裝工艺技术,确保材料符合本规
范的要求,并符合施工工程的质量要求;
3、剧院内部设计:应重点考虑影院和舞台的设计,采用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设计,
确保使演出安全、顺利,以达到艺术效果,并考虑设置相应的演艺设备;
4、安全及消防保护: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使剧院无论是开院运营还是演出过
程中均具备安全;
5、维护:必须对剧院的装修、保温、排气等设备进行有效的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整体而言,《剧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16)旨在提高剧院建筑设计质量,创
造安全、科学的剧院结构和装饰装修,造福大众,促进文化建设发展。
影剧院设计规范样本

影剧院设计规范第1.0.3条电影院规模按观众厅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如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 规模恰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 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质量原则分特、甲、乙、丙四个级别(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规定依照详细状况拟定。
甲、乙、丙等相应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构造耐久年限: 甲等1以上, 乙等50~1, 丙等25~50年。
二、耐火级别: 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 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 甲等宜设立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观众厅主体构造宜具备能兼放、或后来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条件。
注: 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取应依照本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合理布置,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重要入口应临接城乡道路、广场或空地;二、重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不大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 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不大于8m, 大型不应不大于12m, 特大型不应不大于15m;三、重要入口前集散空地, 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 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规定外, 且深度不应不大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重要面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派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座以上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电影院尚应满足城乡关于交通车行视距规定。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 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 互不干扰,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火灾或其她紧急状况下, 应能使观众及工作人员迅速疏散至有照明安全地带, 并为消防作业提供适当通路及场地;二、一面临街电影院, 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 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 其宽度均不应不大于3.5m;三、合建、附建电影院除以防火墙与毗邻建筑划提成独立防火分区外, 别的临空某些仍应按上款执行;四、设备用房应置于对观众干扰至少位置, 且应注意安全、卫生、消声、减振和设备安装维修以便;五、总平面内宜设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场, 或由城乡交通规划统一考虑;六、总平面内尚应满足排水、隔噪、节能等方面规定, 并依照条件布置绿化。
影剧院设计规范及案例

1. 桁架:钢或混凝土 桁架
2. 平板网架 3. 拱壳结构 4. 折板结构 5. 悬索结构
的确定为关键 • 确定的方法:
– 楼座端部开口高与 出挑深度比值关系: L=1.2—1.5h.
– 利用池座末排观众 看到台口的控制线 求出楼座开口高度
68
影剧院建筑设计
台 口 效 果
69
影剧院建筑设计
70
影剧院建筑设计
71
影剧院建筑设计
72
影剧院建筑设计
剧场的声学设计
73
影剧音质院对建房筑间设尺计寸的要求
36
影剧院建筑设计
37
影剧院建筑设计
38
影剧院建筑设计
39
影剧院建筑设计
40
影剧院建筑设计
41
影剧院建筑设计
42
影剧观院众建厅筑的设剖计面形式
• 无楼座 观众厅
≤1000座
• 设楼座 观众厅
>1000座
43
影剧院观建众筑厅楼设座计形式
• 全挑式
部分悬挑式
双层出挑式
44
影剧院建筑设计
• 舞台防火
– 设防火幕 – 杜绝火路,
提高墙体和 结构耐火度。 – 舞台上部社 排烟口。设 消防控制值 班室等。
102
影剧院建筑设计
103
影剧院建筑设计
• 人流组织 – 人流流线要明确、短捷,进场口要明显易找,并有足 够的数量和宽度。 – 厅的布置方式要合乎人流方向和使用特点。避免形成 瓶颈。 – 楼座至少有两个分开的出口。
第4节 辅助部分设计
1. 门厅及休息厅 2. 放映室设计 3. 售票处设计 4. 文化娱乐和商业辅助 5. 贵宾休息室 6. 观众用卫生间设计 7. 设备用房设计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1.剧场功能区划设计规范:(1)观众区:应满足观众容纳量、观看角度和视线畅通等要求;(2)舞台区:应包括大、小演出舞台,舞台高度、宽度、深度和倾斜度等需符合舞台表演的需要;(3)演员区:包括演员换衣区、化妆区、休息区等;(4)技术设施区:包括声光设备操作区、灯光控制室、音控室等。
2.观众席设计规范:(1)观众席坡度:席与席之间的高差要适宜,防止观众在剧场中的空间感失衡;(2)观众席视线:观众座椅的高度要保证观众能够看到舞台中心的区域;(3)观众席排列方式:观众座位的排列要便于观众出入,同时保证尽可能多的观众席视线畅通;(4)安全设计:观众通道、紧急疏散通道、设施的防火阻燃等安全措施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舞台设计规范:(1)舞台尺寸:根据不同的剧目需求,舞台的大小要符合类似舞蹈、话剧等不同剧目的演出需求;(2)舞台地板:在防滑、防反射、防擦伤和保护舞台灯光等方面要有相应的设计和材料选择;(3)灯光与音响:舞台上的灯光和音响要能够投射和扩散到合适的位置,使观众能够获得最佳的视听体验;(4)安全设施:设计安全门、扶手、防护网等设施,以确保工作人员在悬空、高处工作时的安全。
4.舞台剧院声学设计规范:(1)声学设备:舞台剧院应该配备适当的声学设备,如声学反射板、声学吸声板等,以改善声音在剧场内的传播效果;(2)音响设备:音响设备要满足剧场内各个座位的声音听觉效果要求,合理设置音响位置,防止声音的共振、回音以及各种噪音。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舞台演出的效果和观众的观赏体验,并且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安全。
设计师在遵守这些规范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剧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创新和个性化设计,以打造出独具一格的剧场建筑。
《影剧院设计规范》课件

声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01 02
保证良好的音质效果
影剧院作为观影和听音的场所,音质效果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声 学设计应确保观众席有良好的听音环境,声音清晰、饱满、无回声和颤 动。
满足不同类型节目的需求
不同类型的节目对声学设计的要求不同,如音乐会、歌剧、话剧等。声 学设计应能够适应不同节目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混响时间和音响效果。
舞台结构与承重设计
01
02
03
舞台基础设计
根据舞台设备的重量和动 荷载要求,进行舞台基础 的结构设计。
舞台承重框架
选择合适的承重框架材料 和结构形式,确保舞台承 重能力。
舞台设备支撑
根据舞台设备(如灯光、 音响、布景等)的重量和 布置要求,设计合理的支 撑结构。
观众厅结构与承重设计
观众厅梁板结构
03
影剧院建筑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安全可靠
确保影剧院结构安全,能够抵 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影响
。
经济合理
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 合理控制结构造价,提高经济
效益。
适用性与耐久性
确保结构设计能够满足未来影 剧院的功能需求,并具有较长
的使用寿命。
环保节能
采用环保、节能的结构设计, 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防火分隔
影剧院应设置防火分隔,将不同 区域分隔开来,防止火势蔓延。
防火门和防火窗
影剧院的门和窗应选用防火门和 防火窗,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
05
影剧院节能环保设计
节能环保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约能源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设备选型,降低影剧院的 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