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古诗赏析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托物言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托物言志

古诗鉴赏:托物言志一、托物言志1.特点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

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

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2.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二、咏物诗赏析方法1.托物言志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咏物抒情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物”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

“志”讽刺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说明人间终有正义的道理。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问: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借物咏怀。

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答题思路】1、物的外形特征2、物的神韵、品格3、诗人的理想情操【鉴赏咏物诗的方法】1.咏物要实写其特征(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

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

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

托物言志的诗10首(原文、释义与哲理解析)

托物言志的诗10首(原文、释义与哲理解析)

托物言志的诗10首(原文、释义与哲理解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托物言志的诗10首(原文、释义与哲理解析)《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托物言志的古诗

托物言志的古诗

托物言志的古诗引言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其中有一类被称为托物言志的古诗,通过描写自然界中的事物,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这类古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述,寄托了诗人对世界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关怀,并传达了一种深邃而朴素的哲理。

本文将介绍几首代表性的托物言志的古诗,探讨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一、《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诗作,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描写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人生哲理。

诗中描绘了楼高处的壮丽景色,使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短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描写黄河入海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着人们应该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己的局限。

二、《春晓》《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也是一首代表性的托物言志的古诗。

诗中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清晨的景色,表达了孟浩然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寓意着人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时间会悄悄流逝。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以描写草原上的景色来表达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展示了草原的美丽和悲壮,使人们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伤。

所念隔古今,山映斜阳暮。

乡心新岁度,穷巷望乡国。

这首诗通过描写草原的景色和诗人对乡愁的思念,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的“所念隔古今,山映斜阳暮”表达了离别之后的思念之情,而“乡心新岁度,穷巷望乡国”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结论托物言志的古诗以自然界中的事物为依托,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这类古诗寄托了诗人对世界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关怀,并传递了一种深邃而朴素的哲理。

托物言志的古诗和表达的情感

托物言志的古诗和表达的情感

托物言志的古诗和表达的情感托物言志的古诗和表达的情感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托物言志成为多年来广为传颂的一种写作手法,它精炼语言,高超抒情,传达诗人真挚的情感。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探究托物言志的古诗和它所表达的情感。

一、托物言志的古诗托物言志即指通过物象表达意象的一种写作手法。

此类古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情感,并以一些具体的形象来相互映衬。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通过黄河奔流不息、高堂明镜映照衰老等形象,表达诗人对年华易逝、人生短暂等情感。

另外,王维的《山居秋暝》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可以看出,王维通过新雨、秋天、明月、清泉、竹、莲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然安宁、人心舒畅、物我无间的情感。

二、表达情感的方式托物言志是很多古诗中表达情感的一种常见方式。

在表达情感方面,还有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是“抒情”。

抒情是指诗人直接表达或讴歌自己或别人的情感、感受等的一种写作形式。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抒发了人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除了托物言志和抒情外,象征手法也是表达情感的手段之一。

通过对事物所蕴涵的象征性意义的揭示,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比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中的“锦瑟”、“杜鹃”等象征物,表达了李商隐对华夏文化衰落的感伤之情。

三、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古诗中的情感丰富多彩,涵盖着生命、自然、人生等方面的感受。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托物言志诗鉴赏

托物言志诗鉴赏

托物言志类古诗赏析托物言志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典型的手法。

托是寄托,物是指东西,言是表达,志是思想志趣。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作者不明说自己有什么样的志向,而是把人物的理想志趣寄托在一个物上,借对这个物的刻画或者描述,来表达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即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赏析:《墨梅》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

后两句是托物言志的典型,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和对人生的态度,卓尔不群的气概以及不向权贵献媚的高尚品质。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赏析: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渴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为国建立功业。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的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于谦的这首《石灰吟》,将一位历经磨难、出身卑微、不怕牺牲和志趣高洁的高大形象树立起来。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抓住青⽂⽂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缝中。

托物言志的诗五言绝句

托物言志的诗五言绝句

托物言志的诗五言绝句
1、《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赏析: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

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

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

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

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

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2.《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作者托物言志,以寒中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喻意自身高贵品质,表达自己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持正义之精神。

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

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

卜算子 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以梅喻人,上阕写梅的处境和遭遇:寂寞无 上风雨催逼!下阕写梅的气节操守:无意争春,即 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们从梅花的命运与品 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读出词人像梅花般 精神世界。作者借梅花这一形象表达自己凌寒不凋 冰清玉洁的高尚节操。
国画四君子
•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 •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 •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 •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
• 梅,高洁孤傲 • 兰,优雅空灵 • 竹,虚心有节 • 菊,冷艳清贞
(托物言志)象征
•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 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艺术表 象征。
如何读懂托物言志诗词?
首先,抓住“物”的形象特征。从具体描写物 手,从物象的颜色、气味、声音、动作、形态 挖掘出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等。
其次,理解“物”寄托的思想情感。一般来 诗中的寄等有关系。
再次,分析诗的写作技巧。一般来说,从表 是托物言志,从修辞角度看有拟人、比喻,从描 讲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
(2010·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ɡ):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 感?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 请作简要分析。

最新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古诗三首赏析托物言志诗》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古诗三首赏析托物言志诗》教学课件

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 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
粉骨碎身浑不怕,
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 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
要留清白在人间。 若等闲。
将石灰石烧 成石灰粉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不怕精牺神牲的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托物 言志
石灰吟 于谦
课后练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下 课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 是我最大的快乐。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请您阅读此文 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 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在此 我深表感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的宝 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 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共同欣赏沿途 的风景,走向美好的未来。
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 赏析托物言志诗
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有吟诵、赞美之意。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深受百姓爱

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谦击退瓦剌,英宗复辟后却以“谋
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石灰吟
烧炼石灰石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若开等采闲石灰石很不容易)
烈火焚烧若等闲。
以石灰自喻,寄寓 了自己不畏艰险、勇于 牺牲的高尚品质。
诗中运用的艺术技巧

艺术手法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物言志的古诗赏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这首诗表面写的是石灰从采掘、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

再细细体会,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石灰)”,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不怕“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诗中流露出的凛然正气和豪迈情怀,不知鼓舞和激励了多少后人为真理和正义事业奋斗不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